一、震惊江西的谋杀案(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明,魏迟婴[1](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指明上期内容提要:1931年冬,江西苏区政府筹措了一笔一百二十两黄金的特别经费,秘密运往上海临时中央。不料,在运送途中,特别经费神秘失踪。事后,苏区和上海中央保卫机关同时启动了对此案的调查,但因条件所限,最终成为一桩历史悬案。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要求,上海市公安局成立"历史悬案调查办公室",对时隔十八年的特别经费失踪案重新进行调查。当年负责接力运送特别经费的七位地下交通员的去向成为调查的焦点,专案组侦查员沿着特别经费的运送路线一路寻找
东方明,魏迟婴[2](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指出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孔泽鸣[3](2021)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犯罪题材电影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同时学习、借鉴美国好莱坞犯罪题材电影和韩国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在犯罪心理类型、人物心理表征、视听语言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电影符号学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麦茨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电影是梦的映射,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可以通过观赏电影得以释放。在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作品中,导演和编剧将人性中的欲望、恐惧、愤怒、死亡、仇恨与毁灭,纷纷以光怪陆离的影像呈现出来,使观影者深陷于导演、编剧编织的情境中,使观影者与银幕上角色的情感紧密相连,产生共情,进而上升到心灵上的共鸣。伴随着影片中角色内心欲望、仇恨等矛盾的外化与排解,观影者也将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和压力释放,电影中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影片所传达的法治理念对于观影者来说既是教育又是警醒。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加之受到外国犯罪片的影响,类型化叙事特征越发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心理叙事特征,其中的类型元素也逐渐稳固,对犯罪题材电影的消费也变成了某些人或某些群体观影的内在心理需求,左右了他们购买电影商品的选择。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明显具备了自觉的类型创作意识,能够将现实主义题材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有机结合,更加注重表现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的病态心理特征。内地电影作品中也出现了类型交叉的犯罪题材电影,如科幻+犯罪类型,这或许也是今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方向。若想研究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离不开精神分析法。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可以划分为内生性犯罪动因和外衍性犯罪诱因。内生性犯罪动因源于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根据着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这根植于犯罪者内心原始的冲动,当“自我”与“超我”失控时,人内心深处的“原我”就会出来作乱。而马斯洛则认为,当人类最低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驱动力,驱使人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需求。外延性犯罪诱因,即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例如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纵容欺凌的校园环境和某些具有煽动犯罪的特殊环境的人们容易被激发和唤醒犯罪心理,并最终实施犯罪。总体上来说,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个人因素、外界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结论,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一步展开研究。结合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叙事文本,影片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病态化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变态心理体现在性变态、创伤应激综合症、反社会和心理幻觉;第二,复杂又矛盾的心理冲突,犯罪者的内心冲突体现在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情杀、仇杀和救赎。通过对心理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行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探究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进而揭示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心理叙事上的特点,深度挖掘犯罪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扭曲性,从而突显人性的价值,并对复杂的人性展开深入地探讨。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已经具备了类型化特征,这种类型化创作特征主要体现在心理叙事方面。影片叙事时更加注重刻画犯罪动机,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深度描绘,将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复杂多变的人性描摹展现在银幕上。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悬念设置、空间设置和视听语言运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悬念设置方面,电影创作者往往通过信息差、蒙太奇、麦高芬和开放性结局,为观影者开启谜团与推理双重情节建构,激发观影者对影片叙事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取观影者的持续关注。其次,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还开启了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叙事,通过人物心理物化的封闭空间,弥散焦虑与压抑的情绪空间以及揭示心理创伤的回忆空间,设置了一种玄妙而新奇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将观影者带入到心理犯罪者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内心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犯罪者内心深处的真相相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参与。再次,犯罪题材电影中的光线与色彩运用也为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心理状态的转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剧中加入音响声效与歌曲,对于营造剧情氛围,引起观者共情,推动剧情走向及表达人物情绪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功效。通过画面中的光线与色彩变化,音响与音乐的配合可以辅助观影者对犯罪者的犯罪心理进行解读,感受到犯罪题材电影独特的美学意义。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蓬勃发展离不开观影者的评价,尤其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趋势愈发成熟,类型特征越发明显,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受众也趋于固定,并呈现出群体化趋势,因此从受众角度考察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观影心理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观影者心理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题材电影中出现的如暴力、血腥、色情、窥视等情节能满足观影者的特殊癖好。此外,对豆瓣电影中有关犯罪题材电影共计157.1772万字的影评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观影者对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特征尤为感兴趣,认为犯罪题材电影中充满了压抑和欲望,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并希望能够拍摄出更多真实、大尺度的犯罪题材电影。
高祎博[4](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提出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赵轩[5](2021)在《类型探索与民间立场:20世纪80年代国产恐怖惊悚电影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国产恐怖惊悚电影的大量出现,在应和娱乐片热潮的同时,也显现出内地影人的探索意识。此时的影片表现出对国外类型电影的大胆借鉴与民族化、现代化影像风格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实绩。然而,潜隐于借鉴过程中的自我迷失,以及民间立场彰显过程中的庸俗化阻碍了国产恐怖惊悚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化影像风格的终未形成、类型发展文化驱动力的缺失,预示着这一电影类型的最终衰落。
丛珊[6](2021)在《历史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再现 ——《墨之城》(第1至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次翻译实践以美国作家艾尔莎·哈特(Elsa Hart)的作品《墨之城》(City of Ink)为源文本。该小说是以清初京城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内容围绕揭开谋杀案和反清复明案的真相展开,目前暂无中译本。源文本为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小说,文本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生动而极具感染力,但同时也给译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往往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式。笔者发现,对人物肖像、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正面描写的句子以及对环境烘托和人物衬托的侧面描写的句子都给翻译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较为忠实地呈现给译语读者,不能仅依靠直译的方法,还需要辅之以意译的翻译方法,转换、增译、省译等翻译技巧,来再现原语作者想要刻画的人物形象。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对历史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翻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反思不足之处的同时,也总结了翻译实践中用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自身的翻译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希望本报告能为翻译历史小说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蒋林倩[7](2021)在《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20年第一部本土侦探短片《车中盗》问世,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9年的时光中,这个移植自西方的商业电影类型在民国复杂乱世图景中进行着自身的探索与演变。本文根据类型电影相关理论圈定侦探片范围,广泛搜寻影片本事、报刊文章、影像等第一手资料展开研究,结合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对侦探片进行考察,梳理其类型流变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早期侦探片文本风格与观念内涵之变化,将其大致划分为1920年-1927年多元素杂糅的萌芽期、1928年-1938年的类型范式形成期以及1939年-1949年向间谍题材与黑色风格倾斜的转型期。文中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侦探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叙事解构与宏观角度的社会文化论析,分析现存影像的美学风格,并尝试回归历史现场,还原观众的评议与国共两党围绕侦探片发生的意识形态争锋。最后章节从类型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观察早期侦探片对民国社会问题的审视,以及其在中西方多重价值观念的共同影响下,对社会秩序的想象性建构,从而探究侦探片这个早期商业电影类型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挖掘侦探片曾经被主流话语体系所遮蔽的价值意义。
胡贝克[8](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认为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黄可蒙[9](2020)在《黄佩华与凡一平乡土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佩华和凡一平均出身于桂西北乡村家庭,几乎同一时间登上广西文坛,都自觉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并且他们的乡土小说都以桂西北乡土为背景。然而,从多方面来看,他们的乡土小说都大异其趣,各有所求。同样讲述牛题材的故事,黄佩华的小说体现了壮族牛图腾文化在现代乡村的传承意义,而凡一平的小说却解构了壮族牛图腾文化的内涵,以牛的视角反观物欲膨胀所导致的人性异化问题;同样写民间风水题材,黄佩华的小说反映了壮族的风水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境遇,反映了风水文化对壮族人的精神影响,而凡一平笔下的风水文化却沦为被物质利益挟持的伪文化,成为政绩和商业的工具,见证了人性贪婪;同样,黄佩华笔下的民间风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壮族特色,而凡一平小说中的民间风俗个性模糊,难以寻觅壮族文化的印迹。凡一平的乡土小说重在讲述欲望故事,重在表现现代化语境下人性的异化、钱权物欲对人性的扭曲,而黄佩华的乡土小说关心壮族人、壮族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黄佩华乡土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谱系由壮族传统文化的守成者和反叛者构成,人物冲突以壮族文化的代际冲突为主,反映了壮族传统文化观念在现代化语境中的传承与新变。凡一平乡土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谱系则由警察、罪犯和受害者构成,讲述人与人之间因物质利益冲突而导致违法犯罪,体现了对传统价值体系崩坏的反思。凡一平追求“好看又好读”的故事主义,黄佩华则坚持“为壮族写作”,不同的创作追求使两位作家的叙事策略和语言风格产生较大的差异。黄佩华乡土小说叙事人称和视角的选择隐含了其对自身民族身份和壮族文化的认同,平行情节模式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壮族叙事,实现了审美效应的增殖;而凡一平的民族认同意识并没有直接体现于小说创作当中,他的乡土小说叙事人称和视角的选择有利于故事建构,其谜式情节模式实现了悬疑推理叙事的艺术效应,更有利于影视改编。黄佩华的语言沉静质朴、含蓄敦厚;凡一平的语言动感十足,张扬外放。
赵慧娟[10](2020)在《孟京辉戏剧青年化接受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震惊江西的谋杀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震惊江西的谋杀案(论文提纲范文)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上期内容提要: |
第十九章 失踪的病人 |
第二十章 “历史问题” |
第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 |
第二十二章 人犯653 |
第二十三章 让子弹飞 |
第二十四章 决战沐家桥 |
尾声 |
(2)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
第四章 烈士遗物 |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
第六章 外国神父 |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
(3)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总体研究趋势 |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相关研究 |
(三)电影治疗心理疾病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况及类型化分析 |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述 |
(一)犯罪题材电影概念界定 |
(二)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历史沿革 |
二、外国犯罪片对本土化创作的影响 |
(一)好莱坞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
(二)日、韩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
三、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分析 |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 |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特征 |
第二章 精神分析视域下犯罪心理类型及其动因 |
一、内生性犯罪动因: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 |
(一)弗洛伊德本能理论:原始的冲动 |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悖反 |
二、外衍性犯罪诱因: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
(一)焦虑压抑的工作环境:“自我”失控与“原我”宣泄 |
(二)充斥暴力的家庭:武力的效仿 |
(三)青春期躁动症:校园欺凌与反抗 |
(四)物欲与性欲的诱惑:唤醒与诱发犯罪动机 |
第三章 犯罪心理表征及代表作品 |
一、精神到行为:“变态心理”显现 |
(一)心理偏激引发的性变态:《血十三》 |
(二)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食人狂魔》 |
(三)极端心理下的反社会人格:《天注定》 |
(四)非现实的心理犯罪幻觉:《二次曝光》 |
二、矛盾到对抗:“心理冲突”展现 |
(一)人群效应: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杀生》 |
(二)情杀:畸形的爱欲——《白日焰火》 |
(三)仇杀:不可控的报复心理——《守望者:罪恶迷途》 |
(四)救赎:反省与忏悔——《烈日灼心》 |
第四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心理叙事特征 |
一、独具匠心的悬念设置 |
(一)信息差:叙事视角造成的悬念 |
(二)蒙太奇:叙事时序形成的悬念 |
(三)麦高芬:引导叙事的特殊符号 |
(四)开放结局:悬念的无限制延展 |
二、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设置 |
(一)封闭空间:人物心理的物化 |
(二)情绪空间:弥散的焦虑与压抑 |
(三)回忆空间:揭示心理的创伤 |
三、独特的视听语言运用 |
(一)光线与色彩:隐喻式的心理暗示 |
(二)色彩:对人物情绪的营造 |
(三)音响与音乐:沉浸式的心理氛围 |
第五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众心理分析 |
一、基于“接受理论”对受众心理的阐释 |
(一)“期望阈”的解构与重构 |
(二)电影“二次解读”的酣畅感 |
二、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受众观影心理的深描 |
(一)受众情绪宣泄的途径 |
(二)受众特殊癖好的满足 |
三、通过网络影评及模型统计看受众心理 |
(一)犯罪题材电影影评词汇统计 |
(二)基于LDA主题模型对犯罪题材电影影评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电影名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类型探索与民间立场:20世纪80年代国产恐怖惊悚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型气质:借鉴过程中的自我迷失 |
二、视听风格:民族化的开拓与现代性的探索 |
(一)“兽片”传统与诉诸官能的惊悚元素 |
(二)舞台化的鬼魂演绎 |
(三)“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另类实验 |
三、社会主题:被凸显的“复仇”与“反思/怨恨”的转变 |
结语 |
(6)历史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再现 ——《墨之城》(第1至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内因素 |
1.2.2 文本外因素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
2.1.2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1.3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正面描写的人物形象再现 |
3.1.1 肖像描写的翻译 |
3.1.2 动作描写的翻译 |
3.1.3 神态描写的翻译 |
3.1.4 心理描写的翻译 |
3.2 侧面描写的人物形象再现 |
3.2.1 环境烘托的翻译 |
3.2.2 人物衬托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心得体会 |
4.2 翻译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文与译文 |
致谢 |
(7)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早期侦探片”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期:西风东渐,炫异争奇(1920-1927) |
第一节 侦探的踪迹:文本溯源 |
一、从传统公案小说到现代侦探小说 |
二、踩在“福尔摩斯”肩上的原始侦探片 |
第二节 从观赏到仿制 |
一、电影传入初期,欧美侦探片风行沪上 |
二、《车中盗》:改编而来的发轫之作 |
第三节 本土素材的杂糅奇观 |
一、惨遭禁映:骇人心目的犯罪描写 |
二、侦探套餐:“言情”“拆白”+“武打” |
三、初受好评:描摹社会之底色 |
四、自我调侃:侦探迷的逗趣生活 |
第二章 形成期:“侠探”“智探”,并行银幕(1928-1938) |
第一节 渐趋稳定的类型范式 |
一、“劫盗-缉匪”叙事模式与侠义型侦探形象 |
(一)传统因果线性结构 |
(二)符号化的正邪对立 |
(三)多元身份诠释侠义 |
二、“凶案-推理”叙事模式与智慧型侦探形象 |
(一)追随悬念进入迷宫 |
(二)好搭档霍桑与包朗 |
(三)“回到祖国”的陈查礼 |
三、《浪淘沙》:超乎类型的表现主义美学 |
第二节 风雨飘摇中的观念博弈 |
一、徐欣夫“三部曲”:国民政府意识形态书写 |
二、“滚开罢,侦探片与软性电影论者”:左翼影人批判话语 |
第三章 转型期:谍影重重,“黑色”思潮(1939-1949) |
第一节 亚类型间谍侦探片热潮 |
一、抗战叙事的另类表述与国共角力 |
二、“间谍斗争+桃色纠纷”:抗日语境中的国民党特务形象 |
三、《孤岛天堂》:隐蔽而激昂的救亡图景 |
第二节 黑色元素席卷探案故事 |
一、“凶杀”“恐怖”“猎奇”:情绪宣泄的飨宴 |
二、混乱时局中的扭曲形象与百态人心 |
第四章 文化心理:早期侦探片的恐惧与救赎 |
第一节 “城市为万恶之薮” |
第二节 想象性秩序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相关史料 |
二、研究资料 |
三、理论参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9)黄佩华与凡一平乡土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桂西北乡土壮族文化的在场与缺席 |
第一节 牛图腾文化的传承与消解 |
第二节 壮族风水文化的浸染与剥离 |
第三节 壮族远风俗的遗存与隐匿 |
第二章 礼治与法治两种社会视阈中的人物谱系比较 |
第一节 桂西北乡土社会两种不同的人物谱系 |
第二节 同源异质——两种人物冲突的构建及社会根源 |
第三节 乡土社会的“礼”“法”之辨: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
第三章 迥然有异的叙事策略和语言风格 |
第一节 叙事人称和视角的比较 |
第二节 平行情节的多层叙事与谜式情节的悬疑叙事 |
第三节 沉静内敛/张扬奔放——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震惊江西的谋杀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8)
- [2]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3]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D]. 孔泽鸣. 吉林大学, 2021(01)
- [4]“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5]类型探索与民间立场:20世纪80年代国产恐怖惊悚电影研究[J]. 赵轩.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1(05)
- [6]历史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再现 ——《墨之城》(第1至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丛珊.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7]中国早期侦探片研究(1920-1949)[D]. 蒋林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8]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黄佩华与凡一平乡土小说比较研究[D]. 黄可蒙. 暨南大学, 2020(04)
- [10]孟京辉戏剧青年化接受现象研究[D]. 赵慧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