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机耕费收取难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松营[1](2021)在《农产品直播带货经济效益提升路径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文中认为
王蕾[2](2021)在《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灌溉用水消耗巨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使得原本水资源短缺及浪费的问题更加严峻,尤其是对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愈发深刻。因此,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机制缓解水资源日益突出的用水供需矛盾,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稀缺程度,水价偏低会导致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灌溉水价,借助价格的杠杆作用,对于调节农户的决策行为,促进农业节水的实现,以及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就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经济手段水价为研究目的,以艾比湖流域的农户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对所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河流水系与湖泊面积情况、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首先系统地探讨了当前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及农业灌溉水价现状,发现艾比湖流域水资源使用及水价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入湖水量不足、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价制定不合理,以及水价改革管理不科学。其次以农户作为第一视角,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农户对于水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再运用ELES模型与水价承受能力指数法,探究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试图找出适宜的水价范围标准;并基于农户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确定,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与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灌溉的博弈进行梳理和探讨,并提出适宜流域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64%的农户在水价上涨较大时的决策行为难以改善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艾比湖流域农户对于水价上涨100%时的响应可看出,39%的农户选择了不再种地,转换到其他产业,20%的农户选择了打井,选择改变种植业结构及调整灌溉方式的农户分别占到17%和14%,选择优化农业管理模式和什么都不做,继续种地的农户分别占到6%和5%。影响农户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位置、教育水平及是否打井,其中年龄较大、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农户在水价上涨时更倾向于采取打井措施。可见,农户在水价上涨时所表现出的支付意愿较小,提高水价的幅度较大会降低农户种植的积极性。(2)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范围为600-1082元/hm2,可提升空间为482元/hm2。艾比湖流域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4845元以下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3%,其对灌溉水价无支付能力;年人均纯收入在4845-13780元之间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11%,其有一定的灌溉水价支付能力;年人均纯收入在13780元以上的农户家庭所占比例为86%,其对灌溉水价具有支付能力。水价的界限值为1950元/hm2,调整空间的平均值为960元/hm2;单位水价可调整范围在0.11-0.32元/m3之间,平均值为0.18元/m3。结果表明,水价尚有上涨的余地,且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3)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为0.425。艾比湖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较高,其中种植玉米的均值为0.78,种植棉花的均值为0.85,而灌溉用水效率均值较低,其中种植玉米的均值仅为0.44,种植棉花的均值仅为0.41,且均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灌溉水费、水资源短缺与否及灌溉方式对流域的灌溉用水效率产生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而农户年龄、农业劳动力、灌溉面积、非农业收入比例、受教育程度、是否打井及是否为村干部与灌溉用水效率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见,流域的灌溉用水效率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影响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与灌溉管理方面有关。(4)政府在水价制定改革中应纳入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灌溉水价改革作为灌溉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各个参与者间的产权制度及角色安排较为复杂,会对灌溉水价改革的进程产生影响,且农户对灌溉水价改革政策的实施起主导作用。参与节水灌溉博弈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水资源管理组织和用水农户,其中是否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仍然是用水农户。这说明,艾比湖流域水价改革管理应当重视传统利益相关者间水权制度的完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职责分配、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以及农户用水协会组织的建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总结出本研究适宜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保证充足的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升农户自主节水意识,保障水价在农户的可承受范围;强化农业用水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节的功能;改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职责;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构建良好的农户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加强协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邢伟[3](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林俊瑛[4](2019)在《农户生产外包的选择及对生产效率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烟叶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小农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然而,小农户面临信息传递滞后、经营规模有限、议价能力缺失和交易成本高昂等诸多挑战。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之一,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小农户将生产环节全部或部分外包给合作社,缓解或消除了小农户参与大市场方面的先天缺陷,成为小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市场参与和增加生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小农户有哪些外包选择?哪些因素决定了小农户生产外包?生产外包是否真正的给小农户带来了福利?本研究以烟叶生产为例,基于农户视角,对生产外包的影响因素及外包对烟农技术效率和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我国烟叶生产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以贵州为代表的烟叶主产区,介绍烟叶发展的现状及烟农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然后根据烟叶生产六大生产环节的属性和特征,将不同的外包方式进行了细分。最后基于贵州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基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从交易频率、不确定性和专用性三个视角构建了影响生产外包的分析框架。实证结果表明,烟农生产外包是多维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控制了地区的异质性、户主和家庭特征后,家庭中拥有的专有性设施、获得的灾害保险困难程度和种烟面积显着影响烟农生产外包。从不同的外包方式看,种植规模更大的烟农更加依赖于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全环节外包,并且更愿意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第二,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考察烟农生产外包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步估计法以提高模型估计的准确性。由于烟农生产外包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构建生产外包决定方程,并将烟农生产外包的估计值纳入到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中,更加准确地估计了生产外包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烟农外包显着且正向影响烟农的技术效率。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烟农外包和技术密集环节烟农外包对于技术效率影响存在差异。第三,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生产外包对烟农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生产外包对种烟收入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其内在机制是:一方面,生产外包优化了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烟农收入。另一方面,烤烟环节的生产外包有效地保障了烟叶质量,保障了烟农的产品定级和价格,从而提高了烟农收入。此外,不同的外包方式对于烟农收入的增收效应有所差别。实证结果还表明,生产外包还提高了家庭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家庭非农收入。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在于: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基于农户的视角,基于交易成本分析框架,更加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户生产外包的因素及生产外包对于技术效率和收入的影响。第二,在研究对象上,现有文献主要是关于水稻和小麦种植户生产外包的研究,对于烟农生产外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烟农的生产外包为研究对象,更加深入揭示了烟叶这种特殊农产品生产的外包规律性,丰富了农业生产外包的研究对象。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除了研究烟农生产外包的影响因素及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外,还进一步研究了生产外包对烟农收入的影响,丰富了现有文献关于生产外包对农户经济影响的内容。同时,本研究对烟叶生产的环节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了烟农生产外包与技术效率、收入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在分析生产外包对烟农技术效率的影响时,本研究采用工具变量法和随机前沿模型相结合、匹配法和随机前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更加准确地估计生产外包对于烟农技术效率的影响。在生产外包对烟农种烟收入影响机制检验方面,本研究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基因匹配法,解决了由样本自选择造成的有偏估计问题,现有文献较为少见。
阳斌[5](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周灿[6](2019)在《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矛盾、农业经营主体老龄化、土地撂荒等现实问题的逐渐发展,农地细碎化的弊端日益凸显,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制约农民增收与农村生活改善的关键因素,农地细碎化治理不仅成为破解当前农业发展困境的关键抓手,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本文前两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农地细碎化概念、成因、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农业供给侧矛盾的现实背景深入诠释了农地细碎化治理动因及必要性;第三章对当前主流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特征及不足加以总结;随后在第四章中以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土地经营权转移方向为线索构建了我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分类标准并选取了“联耕联种”“按户连片耕种”和土地托管三种小农为主体的区域细碎化治理实践模化进行对比研究,深入揭示了“服务集中型”规模化途径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完善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价值,然后根据地区实践经验提出“提高媒体宣传力度”“厘清主体权责定位”“建立多数组织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如何在农业人口庞大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不平衡的社会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李学森[7](2018)在《福建水稻制种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种业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上游产业,优质的良种对提高作物生产力、保障作物生产质量、提高农民增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制种是我国制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水稻制种过程中,制种农户不仅要应对水灾、旱灾、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而且还要受到温度、湿度等不可控气候因素的影响,轻则给制种农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重则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水稻制种保险则是一种有效防范该产业农业风险的创新举措。福建省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而成为优良种子的产地之一,其中,建宁县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县、主要产粮区,是农业部认定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县,制种面积约占全省的80%。为应对水稻制种过程中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风险和农户的经济损失,福建省适时推出了水稻制种保险。但在水稻制种保险开展的这些年里,水稻制种保险是否对农户收入产生了影响,影响多大,此类研究尚少。为此,本研究拟探讨福建水稻制种保险在保障农民收入方面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阐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介绍水稻制种保险和农民收入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福建省水稻制种业和水稻制种保险的现状;第四部分概括农民收入的发展现状;对水稻制种保险影响农民收入的量化分析,总结目前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基于水稻制种保险与农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根据2017年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调查所得的323户农户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PSM)分析水稻制种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实际影响,得出结论:水稻制种保险对福建省农民收入保障有着正向的作用。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并对目前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政策的相关建议。
王伟娜[8](2018)在《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土地整治不仅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而且能够直接拉动工程建设投资,间接带动经营主体配套投资和农村扩大消费延伸投资,其外溢性很强,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土地整治的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参与的缺失引起重建轻管、建管分离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土地整治综合效益长远有效地发挥作用。从本质上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都与现行农村土地整治的模式密切相关,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直接决定了土地整治综合成效。因此,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土地整治在促进乡村振兴、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对现有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的完善和优化成为关键。本文以农村土地整治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多项环节的复杂技术性工程和社会治理工程,是包含了实施主体、组织方式、资金筹集、运行模式和监督管理在内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研究和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了德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和经验,综合运用了现代农业理论、马克思地租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系统论等理论,采用分类和归纳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土地整治的模式内涵和构成出发,将我国现有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分为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和以农民为主导的“自下而上”模式,并分别对“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以及部分试点地区“自下而上”模式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现有土地整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的实现路径和框架,并构建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实施、政府监管验收”的“自下而上”土地整治模式。以期为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体制机制,推进土地整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农村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提供参考和依据,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促进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下而上”土地整治模式优于“自上而下”土地整治模式。在“自上而下”模式中,政府作为投资方、建设管理方、组织验收方,在各阶段都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最终决策意见。这种“自上而下”建立起的纵向授权代理和行政执行机制模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涉及多个主体和环节,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它强化了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程度,导致土地整治的直接受益主体参与不足,资金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后期管护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长期有效的发挥作用。与“自上而下”模式相比,各试点地区“自下而上”模式虽在项目资金来源范围和运作方式方面,项目组织实施单元、实施主体的类型和内部组织构架方面,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方面有所差别,但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整治项目由“政府投资、政府主导、政府验收”的模式,都更加强调土地权益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决策权。这种模式依托于农民集体自治制度,“自下而上”地推动建立土地整治项目运作实施机制。它弱化了各阶段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强化了土地权益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和后期管护水平,避免了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行政执行机制的弊端,降低了交易成本,从总体上实现了对原有“自上而下”传统模式的优化,提高了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率。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政府投资、政府实施、政府监管”的“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土地整治模式,逐渐向“自下而上”的土地整治新模式转变。由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实现路径的分析可知,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的着力点是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优化来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提高农民有效参与度、破解资金筹集难题。而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优化关键在于找到农民自治的合适单元,搭建农民有效参与的平台和机制,通过组建成立能够切实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构建完善的农民自治组织架构,并以此为依托,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真正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落到实处。同时,通过积极探索政府财政资金高效整合办法、不断细化和完善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土地整治内外部运行环境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措施来不断完善农民参与土地整治体制机制,从而实现国家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执行效果,共同放大土地整治综合成效。
王海娟[9](2016)在《地尽其利:细碎化农地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项对我国地权的形态、利用方式以及农地制度绩效的经验研究。土地细碎化是农业发展漫长、原住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原住民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地形态,是我国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的根本性制约。主流的个体行动范式以及“产权界定-经济激励”框架无法有效分析细碎化土地的利用问题。本文采用集体行动范式以及“产权特性-产权结构”框架,分析细碎化土地利用如何实现地尽其利的目标。原住民地区存在典型的土地细碎化形态,中国地权与之有差异性。土地细碎化是土地属性多元化、“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和土地相对均等配置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细碎化土地利用具有外部性,且具有非排他性、非标准化、不可移动性和转让困难的产权特性。原住民地区普遍采取土地私有制,形成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和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外部性使得个体农民利用土地受到他人的限制且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农地资源闲置或利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问题。我国采取土地集体所有制,形成绝对平均的政治性资源配置方式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方式。政治性资源配置方式使得我国农地分配得更为细碎。随着现代生产力发展,我国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土地细碎化问题。一些地区的农民试图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将农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为经济组织的利益。在这些制度创新中,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繁昌县和上海市的农地集中流转、射阳县的农业服务规模化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方式。这些制度创新在不同的产权结构下形成了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不同的集体行动模式。在土地私有制产权结构下,农民拥有完全的、排他性的土地经营权利,农民之间形成了合作经济。合作经济的原则是一致同意和帕累托改进,所依据的规则是法律规则和价格机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产权结构下,集体拥有土地经营权利,农民之间形成了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原则是多数原则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所依据的规则是自治规则和公共利益共享机制。从制度创新实践来看,不同类型的集体行动具有不同的交易成本和经济效果。合作经济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由于地权存在非标准化特征,对个体的成本-收益进行计量的价格机制遭遇计量成本过高问题,标准化的法律规则无法解决交易特殊性问题;由于地权存在不可移动特征,一致同意原则既可能遭遇农民意愿差异性导致的异质性问题,也可能遭遇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一致行动难以形成。因此,合作经济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无法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集体经济可以解决或者避免以上问题。灵活性的自主规则可以解决交易特殊性问题,“利益共享、成本均摊”的公共利益共享机制规避了计量问题,“少数服从多数”的多数原则可以解决一致行动难题。因此,集体经济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可以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这表明,中国集体所有制产权结构及其双层经营方式,可以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原住民国家也有两种有代表性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并形成了不同农业现代化形式。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方式,这种方式无法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日本由此形成了小家庭农业。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政治强制方式,有效治理了农地细碎化并形成了大农场农业,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相比较而言,中国通过产权结构改革形成了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家庭农业+集体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形式。这表明集体所有制具有弥补小规模分散经营不足的功能,也具有内在的制度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生产力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我国当前的农地制度改革以农地流转为中心、以土地财产化为方向,将弱化乃至取消集体的土地经营权利,进而瓦解集体所有制。在土地细碎化情况下,这不仅导致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丧失,而且将导致更严重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应以农地细碎化治理为中心、以强化集体的土地经营权利为方向,促进地尽其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吴秋菊[10](2016)在《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完善 ——基于农田水利治理的经验考察》文中认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实践探索中产生的,后为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制度所确立的制度理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于1999年被写入《宪法》,成为了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理论,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畴。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却并未真正走向完善。事实上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关于农业发展制度的争论就已经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的曲折式发展埋下了伏笔。199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讨论中,一个争论的焦点是,农业发展是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还是应当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999年双层经营体制被写入《宪法》,然而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中,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已经失去了其重要位置,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取而代之成为发展重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是对我国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基本描述,小规模经营农业是我国农业转型的基本背景和条件。因而,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转型需要回答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小规模经营农业如何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问题,不论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还是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其基本的理念都是要实现小规模农业与大生产的对接。然而,单纯地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并不足以解决小规模农业与大生产对接的问题,近年来农田水利发展中曝露出的问题即是说明。本文对中部地区农业与农田水利发展典型县——沙洋县——的考察发现,随着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沙洋县农田水利的发展反而陷入了困境——高成本并高风险的井堰式微型灌溉系统兴起,以及低成本且低风险的规模水利遭遇瓦解。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的意涵也包含了农业生产性公共事务治理的面向,它表明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生产性公共事务治理的可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相比一般的公共事务治理理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优势,一方面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生产性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也可以看做是社会化的公共事务治理主体,但是组织与其成员之问的经济关系已经相当明晰;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自治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可以转化成为其治理资源。所以,农田水利的治理制度建设依然应当选择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其理论依据。本文以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为依据探索了农田水利的治理之道,这部分的内容也相当于是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现实意义的阐述。所以,在我国健全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当下,应当认识到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制度规范建设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表明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完善的基本路径:一是要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二是要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建设。
二、农村机耕费收取难的分析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机耕费收取难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研究 |
1.2.2 农户承受能力及水价变动的影响研究 |
1.2.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河流水系及湖面面积 |
2.1.4 土地利用结构 |
2.1.5 社会经济 |
2.1.6 农业发展 |
2.2 研究方法 |
2.2.1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2.2.2 农户对于水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 |
2.2.3 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的经济承受能力 |
2.2.4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5 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博弈 |
2.3 数据来源 |
2.3.1 数据搜集 |
2.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1.1 入湖水量分析 |
3.1.2 用水总量分析 |
3.1.3 用水指标分析 |
3.1.4 水质评价分析 |
3.1.5 水库建设分析 |
3.2 农户的基本情况 |
3.2.1 各行政分区基本情况 |
3.2.2 调研农户的基本情况 |
3.3 农业灌溉水价现状 |
3.3.1 农业灌溉水价构成 |
3.3.2 农业灌溉水价定价 |
3.4 农业灌溉水价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入湖水量不足 |
3.4.2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
3.4.3 农业灌溉水价制定不合理 |
3.4.4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不科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比湖流域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
4.1 水价上涨的响应评估 |
4.2 农户响应的影响因素 |
4.2.1 变量选择的基本情况 |
4.2.2 影响农户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 |
4.3 农户对于水价上涨心理承受能力的讨论 |
4.3.1 农户决策行为对于水价改革的影响较为重要 |
4.3.2 水价上涨幅度较大不利于提升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
4.3.3 农户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整体有待提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比湖流域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 |
5.1 农户整体收支和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情况 |
5.1.1 农户整体收支情况 |
5.1.2 农户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情况 |
5.2 农户支付能力水平的界定标准 |
5.3 农户农业灌溉水价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 |
5.3.1 水费支出水平情况 |
5.3.2 农户用水户可承受水价范围 |
5.4 水价标准的调整空间 |
5.5 农户对于水价改革经济承受能力的讨论 |
5.5.1 现行农业灌溉水价偏低 |
5.5.2 农户对农业灌溉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6.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测定 |
6.1.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与统计 |
6.1.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测算 |
6.2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 |
6.2.1 影响因子变量选取与统计 |
6.2.2 影响灌溉用水效率的具体因素 |
6.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
6.3.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利用系数偏低 |
6.3.2 农业灌溉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及节水博弈 |
7.1 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 |
7.1.1 传统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情况 |
7.1.2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区分及界定 |
7.1.3 水价改革前后利益相关者的具体作用 |
7.2 灌溉的节水博弈 |
7.3 水价改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7.3.1 传统利益相关者间的水权制度不健全 |
7.3.2 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职责分配不明确 |
7.3.3 节水灌溉技术有待提升 |
7.3.4 农户用水协会组织的建立有待加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改革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保证充足的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
8.2 提升农户自主节水意识,保障水价在农户的可承受范围 |
8.3 强化农业用水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节的功能 |
8.4 改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区分不同参与者的职责 |
8.5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8.6 构建良好的农户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加强协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农户生产外包的选择及对生产效率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烟叶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外包 |
2.1.2 服务外包 |
2.1.3 生产性服务外包 |
2.1.4 农户生产外包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3 农户生产外包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交易成本视角农户生产外包的研究 |
2.3.2 其他因素对农户生产外包影响研究 |
2.3.3 农户生产外包影响因素的相关方法 |
2.3.4 小结 |
2.4 农户生产外包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 |
2.4.1 农户技术效率的相关研究 |
2.4.2 投入与产出要素的选择 |
2.4.3 技术效率的相关估计方法 |
2.4.4 小结 |
2.5 农户生产外包对收入影响的研究 |
2.5.1 生产外包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 |
2.5.2 生产外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
2.5.3 生产外包对非农收入的影响研究 |
2.5.4 农民收入的相关估计方法 |
2.5.5 小结 |
2.6 研究进展评述 |
3 我国烟叶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贵州烟农合作社发展 |
3.1 我国烟叶产业发展趋势 |
3.1.1 以西南烟区为主产区 |
3.1.2 烟叶单产逐年上升 |
3.1.3 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
3.2 贵州烟叶生产的基本情况 |
3.2.1 种烟基本情况 |
3.2.2 户均规模情况 |
3.2.3 烟农收入情况 |
3.2.4 基础设施情况 |
3.3 贵州烟农合作社发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贵州烟叶生产环节及烟农生产外包的现状 |
4.1 贵州烟叶生产的主要环节 |
4.2 贵州烟叶生产外包环节的分类 |
4.2.1 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外包和技术密集环节外包 |
4.2.2 全环节外包和部分环节外包 |
4.2.3 烤烟环节的“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 |
4.3 贵州烟农生产外包的现状 |
4.3.1 育苗环节外包比重最高 |
4.3.2 劳动力密集环节外包比重高 |
4.3.3 部分环节外包比重高 |
4.3.4 烤烟环节更倾向“包工包料” |
4.4 本章小结 |
5 交易成本视角下烟农生产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5.1.1 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说 |
5.2 研究方法 |
5.2.1 模型的选择 |
5.2.2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
5.3 变量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3.1 变量的选择与依据 |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结果 |
5.4.1 基本回归结果 |
5.4.2 稳健性检验 |
5.4.3 不同外包方式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烟农生产外包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
6.1 生产外包对烟农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
6.2.2 估计策略: 采用一步估计法 |
6.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1 变量的选择 |
6.3.2 投入与产出的定义 |
6.4 实证结果 |
6.4.1 技术效率的估计 |
6.4.2 基本估计结果 |
6.4.3 不同外包方式分析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烟农生产外包对收入的影响分析 |
7.1 生产外包对烟农收入的影响机制分析 |
7.2 模型构建 |
7.2.1 生产外包对烟农收入的影响 |
7.2.2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工具变量的选择 |
7.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5 机制检验 |
7.6 不同外包方式分析 |
7.7 进一步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与实践启示 |
8.2.1 对政府政策的建议 |
8.2.2 对合作社实践的启示 |
8.2.3 对农户实践的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贵州省烟农调査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概念界定的研究 |
1.2.2 关于细碎化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治理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 |
2.1 农地细碎化概念 |
2.2 农地细碎化成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人为因素 |
2.2.3 小结 |
2.3 农地细碎化影响 |
2.3.1 正面影响 |
2.3.2 负面影响 |
2.4 农地细碎化治理动因 |
2.4.1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
2.4.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
2.4.3 破解供给侧困境的关键举措 |
2.4.4 适应老龄化农业的内在要求 |
2.4.5 改善农业经营环境的现实诉求 |
第3章 农地细碎化治理区域模式 |
3.1 主流路径 |
3.1.1 土地整理 |
3.1.2 土地流转 |
3.1.3 小结 |
3.2 区域实践模式 |
3.2.1 “联耕联种” |
3.2.2 “按户连片耕种” |
3.2.3 土地托管 |
第4章 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
4.1 模式划分 |
4.1.1 规模化经营路径选择 |
4.1.2 关于不同规模化路径的分析 |
4.2 “联耕联种”与“按户连片耕种”的比较 |
4.2.1 “按户连片耕种”模式优势 |
4.2.2 “联耕联种”模式优势 |
4.2.3 实践效果的共性 |
4.2.4 实践效果的差异 |
4.3 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的比较 |
4.3.1 土地流转模式优势 |
4.3.2 土地托管模式优势 |
4.3.3 实践效果的共性 |
4.3.4 实践效果的差异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联耕联种”模式总结 |
5.1.2 “按户连片耕种”模式总结 |
5.1.3 土地托管模式总结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5.2.1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
5.2.2 厘清主体权责定位 |
5.2.3 建立多数组织原则 |
5.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7)福建水稻制种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水稻制种保险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水稻制种保险的基本理论 |
2.2.1 农业保护理论 |
2.2.2 福利经济理论 |
2.2.3 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 |
2.2.4 新制度经济理论 |
3 福建省水稻制种产业与水稻制种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水稻制种保险在主要制种地区发展历程 |
3.2 福建省水稻制种产业及水稻制种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福建省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现状 |
3.2.2 福建省水稻制种产业发展优势 |
3.2.3 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发展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与农户收入的量化分析及存在问题 |
4.1 福建省制种地区农户的收入分析 |
4.2 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与农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 |
4.3 福建省水稻制种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水稻制种保险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3 数据来源 |
5.3.1 调查样本 |
5.3.2 样本对比分析 |
5.4 购买行为回归与样本匹配 |
5.4.1 购买行为回归 |
5.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倾向得分估计 |
5.4.4 购买保险的收入增长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历史与基础理论简述 |
第一节 土地整治的历史变迁 |
一、初步探索阶段(1949-1985) |
二、起步规范阶段(1986-1997) |
三、跨步发展阶段(1998-2007) |
四、稳步完善阶段(2008年以来) |
第二节 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 |
一、现代农业理论 |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 |
三、公共物品理论 |
四、系统理论 |
五、博弈论 |
第二章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 |
一、实施主体 |
二、组织方式 |
三、资金来源 |
四、运行环境 |
五、监督管理 |
第二节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的分类 |
一、“自上而下”模式 |
二、“自下而上”模式 |
第三节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对比 |
一、实施主体和组织方式 |
二、资金来源和运作流程 |
三、运行环境和监督管理 |
第三章 部分试点地区土地整治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湖南试点“四自”模式 |
一、运作流程 |
二、组织方式 |
三、项目资金和运作 |
第二节 湖北试点“以奖代补”模式 |
一、运作流程 |
二、组织方式 |
三、项目资金和运作 |
第三节 浙江试点自筹资金垦造耕地模式 |
一、运作流程 |
二、组织方式 |
三、项目资金和运作 |
第四节 广西试点“小块并大块”模式 |
一、运作流程 |
二、组织方式 |
三、项目资金和运作 |
第五节 广东清远“土地整合”模式 |
一、运作流程 |
二、组织方式 |
三、项目资金和运作 |
第六节 部分试点地区“自下而上”土地整治模式对比 |
一、部分试点地区“自下而上”土地整治模式的共同点 |
二、部分试点地区“自下而上”土地整治模式的不同点 |
第四章 现有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的不足 |
第一节 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
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
二、各部门之间利益博弈 |
三、农户之间利益博弈 |
第二节 “自上而下”项目制模式的不足 |
一、强化了各阶段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
二、资金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
三、后期管护水平低 |
四、土地整治直接受益主体参与不足 |
第三节 试点地区“自下而上”项目制模式的不足 |
一、农民有效参与度需进一步提高 |
二、资金筹集难度较大 |
三、缺乏科学长远规划 |
四、整治水平有待提高 |
五、配套政策制度需完善 |
第五章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如何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
一、农民参与土地整治行为分析 |
二、内在因素激励 |
三、外在因素激励 |
第二节 如何提高农民参与的有效性 |
一、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有效性分析 |
二、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
三、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优化 |
第三节 如何解决资金筹集问题 |
一、资金筹集面临的困境 |
二、融资创新途径分析 |
三、解决资金问题的方向 |
第六章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 |
第一节 模式优化基本框架 |
一、模式优化的着力点 |
二、模式优化的方向 |
三、模式优化的阶段 |
四、模式优化框架图 |
第二节 实施主体优化 |
一、实施主体对比 |
二、优化方向 |
第三节 组织方式优化 |
一、组织方式对比 |
二、优化方向 |
第四节 资金来源优化 |
一、资金来源对比 |
二、优化方向 |
第五节 运行环境优化 |
一、运行环境对比 |
二、优化方向 |
第六节 监督管理优化 |
一、监督管理对比 |
二、优化方向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中文期刊(论文) |
英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地尽其利:细碎化农地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个体行动范式下的农地利用研究 |
1.3 集体行动范式下的农地利用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1.5 核心概念与章节安排 |
2 农地细碎化与我国的农地形态 |
2.1 土地细碎化的成因、产权特征及其利用困境 |
2.2 中国土地形态的变迁及其特殊性 |
2.3 生产力变化与我国土地细碎化问题的演变趋势 |
2.4 小结 |
3 治理方式(一):按户连片耕种—以“按户连片”制度创新为例 |
3.1“按户连片”制度创新实践及其绩效 |
3.2 土地互换与集体行动失败 |
3.3 土地调整与集体行动成功 |
3.4 小结 |
4 治理方式(二):农地集中流转—以“虚拟确权”和“反租倒包”制度创新为例 |
4.1 农地流转及其细碎化问题 |
4.2 以农户为主体土地流转模式的实践与困境 |
4.3 以集体为主体土地流转模式的实践与绩效 |
4.4 小结 |
5 治理方式(三):农业服务规模化—以联耕联种模式和综合农协模式为例 |
5.1 联耕联种模式的实践与绩效 |
5.2 日本综合农协模式的困境及其演化路径 |
5.3 小结 |
6 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
6.1 中国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 |
6.2 日本和英国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及其经济效果 |
6.3 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及其比较 |
6.4 小结 |
7 农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变迁及中国地权的走向 |
7.1 强化农民土地权利:农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变迁 |
7.2 土地财产化与中国地权的走向 |
7.3 强化集体土地权利:地方社会农地制度创新的实质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土地特性与农地利用研究的范式转换 |
8.2 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绩效与制度优势 |
8.3 小农经济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
8.4 关于农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论文成果 |
(10)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完善 ——基于农田水利治理的经验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结构布置与研究方法 |
2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设计与理论意涵 |
2.1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践探索 |
2.2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设计 |
2.3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阐释 |
2.4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功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经营体制变革与农田水利治理模式之变 |
3.1 集体经营体制时期的“统管统用”模式 |
3.2 双层经营体制时期的“公有共用”模式 |
3.3 新双层经营体制时期的“公有私用”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经营体制变革中的农田水利治理困境 |
4.1 沙洋县农田水利情况简述 |
4.2 农田水利的系统困境 |
4.3 农田水利的工程困境 |
4.4 农田水利困境的机制分析 |
4.5 农田水利困境的体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集体统筹经营的农田水利治理模式 |
5.1 农田水利的公共物品属性 |
5.2 农田水利的统筹治理模式 |
5.3 农田水利的统筹主体 |
5.4 启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建设 |
6.1 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基础 |
6.2 巩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建设 |
6.3 坚持农村集体土地公有制的改革底线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若干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二:沙洋县水务局《关于在全省试行农业灌溉水费统筹的建议》 |
四、农村机耕费收取难的分析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直播带货经济效益提升路径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D]. 于松营. 烟台大学, 2021
- [2]艾比湖流域农业灌溉水价研究[D]. 王蕾. 新疆大学, 2021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农户生产外包的选择及对生产效率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烟叶生产为例[D]. 林俊瑛. 浙江大学, 2019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D]. 周灿.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 [7]福建水稻制种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李学森.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8]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优化研究[D]. 王伟娜.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地尽其利:细碎化农地利用研究[D]. 王海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4)
- [10]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完善 ——基于农田水利治理的经验考察[D]. 吴秋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