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粮食保护政策的演变轨迹与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邢安冉[1](2021)在《日本右翼势力演变中的美国因素(1945-1978)》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右翼势力的存在由来已久。虽然在战后受到短暂削弱,但时至今日已演变成不容小觑的一股政治力量,而美国的“推波助澜”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二战结束到1978年的3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右翼势力经历了“削弱”——“复活”——“抬头”的过程。此间美国对日政策和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态度随着本国国家发展需求而不断变化。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不仅对日本政治走向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中日关系走势和亚太和平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束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缘起、价值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做了基础性交代。第一章,主要介绍和阐述了1945年至1949年美国因素对日本右翼势力削弱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美国削弱日本右翼势力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笔者认为,美国在战后初期为了更好地占领和控制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了日本右翼势力。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949年至1960年美国因素对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美国默许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背景、表现和后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笔者认为,美国默许日本右翼势力复活是基于世界形势以及亚太地区事态的变化;而其结果导致了被削弱的日本右翼势力再度复活,这对日本国家、中日关系以及东亚的和平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第三章,主要阐述了1960年至1978年美国因素对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美国放任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背景、表现和后果展开论述。笔者认为,美国放任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是基于日美关系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而其结果导致了日本右翼势力迅速抬头,进而阻碍了日本社会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发展。结语部分,主要就本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关日本右翼势力的一些新见解。
张强强[2](2021)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推进,苹果产业率先进入市场化改革。在产业比较收益诱导下,中国苹果生产区域不断扩张、产业较快发展,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8年和1992年以来持续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苹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25个省(区、市),涵盖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五大区域。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苹果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现有的苹果生产、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供给总量与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在高产量、高进口、高成本助推下,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加大,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部分区域苹果相对价格较高的溢出效应、产业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农户理性选择的异质性等因素,诱导中国非适生区和次生区的苹果面积扩张较快、产量比例上升过高,导致苹果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下降,放大了苹果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苹果市场价格持续波动,亟需优化苹果生产布局、降低苹果生产风险和稳定苹果市场价格。同时,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境中,要切实保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其生产布局,提高其苹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揭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第二,分析影响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三,评价现阶段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建议方案。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有关农业生产布局和苹果生产布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集中度指数、重心指标等方法,分析中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增产动因与空间集聚特征。其次,基于产业布局理论、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区域要素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各驱动因素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再次,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评价各产区和各省区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在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优势评价的结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苹果产能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在世界苹果产业和中国水果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从苹果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视角,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苹果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苹果生产规模经历了稳定期(1978~1984年)、速增期Ⅰ(1985~1991年)、速增期Ⅱ(1992~1996年)、速降期(1997~2003年)和饱和期(2004~2018年)五个阶段。苹果技术进步驱动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中国苹果增产的主要动力。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重心呈现“西移南进”特征。1978~2018年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导致苹果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格局正在向优势区集聚,其中黄土高原优势区的苹果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高,并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优势区逐步下降为中国第二大苹果产区;其他产区苹果生产地位基本稳定。中国苹果种植面积重心也由1978年的115.24°E和37.06°N(位于河北省巨鹿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0.16°E和36.44°N(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586.13千米;苹果产量重心由1978年的116.95°E和37.86°N(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1.65°E和36.44°N(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609.40千米。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呈现“西移南进”态势,由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迁移,符合国家苹果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受多重因素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省域层面的苹果生产空间自相关性显着,并呈波浪式演进趋势。苹果种植面积的空间集聚程度具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高集聚区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境中,苹果比较收益、苹果有效灌溉面积、运输密度、苹果优势区域规划、“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苹果受灾面积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具有显着影响。4.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化明显且布局总体合理。在产区层面,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五大产区中具有最明显的苹果规模优势;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呈“倒U”型趋势,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虽略有增加,但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下降;特色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下降,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在省区层面,陕西、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长明显,中国苹果生产重心从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转移符合区域种植业内部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5.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区的苹果生产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有些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省区呈现规模比较优势明显高于效率比较优势特征。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即中国苹果主产省区基本格局相对稳定,但山东、辽宁、河北等沿海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有所下降,而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呈增长趋势。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苹果生产与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增强,苹果远距离物流、大规模运输格局难以改变;部分省区不具有苹果效益优势,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化是促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真正动因,甘肃和河南等高投入—低产出区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低投入—低产出区苹果生产已不具有效益优势。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需要多举措并举。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时,应该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苹果效益导向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增强《规划》政策的引导与政府的规制作用,改善苹果生产条件,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李青[3](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孙晓华[4](2020)在《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虽然主要国家及时实施了金融救助并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但过去的11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缓慢。幸运的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亮点,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角色,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调整中发出了新兴大国的声音。《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保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其中,新兴经济体中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抢眼,一方面,两国正在引领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而且转移速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两个亚洲巨人的持续需求,两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值得世界关注。然而,引起世界对中印两国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近年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似性,更是两国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两个初始国情相似的国家在经济增长道路上迥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两国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国通过快速的外向型工业化实现了经济增长,被称为“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增长经验不但没有显示出快速工业化的迹象,而且绕开工业化走上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增长之路,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尽管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但两国都抓住了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机遇,都享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红利,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链条整合,结构红利效应将逐渐减弱,中印两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两国面临的巨大挑战。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将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中印比较的文献比较少。但从实践发展看,两国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印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时期,研究这两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很重要,因为它对就业和生产率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要素数量型增长向要素效率型增长的转变,对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大国的增长实践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以从这个研究中吸取一些教训。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改革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及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初的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使中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印度则在1991年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之后,走上了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业升级主要是市场机制下的资本流动所带动。中国的工业主导型模式为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条件,中国因此被学术界和国际组织称为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并被赞誉为“中国模式”,但也为此付出了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诸多代价。而印度的服务业主导模式使印度经济增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中高速,过去20年平均每年超过6%。印度的结构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服务业,但在创造就业方面远没有那么成功,这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无就业增长”的原因,而且印度制造业几乎没有增长,印度经济也存在结构性缺陷,修复起来难度较大。其次,论文对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印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速度慢于中国,而印度的产业结构高度化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再次,通过偏离-份额法对中印的部门内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劳动转移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部门内效应,也就是说两国的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就资本转移效应而言,中国的资本转移效应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印度,说明印度的资本利用效率稍高于中国,而中国的劳动转移效应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低于印度。最后,论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中印产值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显示,印度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35个百分点,而中国则仅带动0.2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国中间产品制造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41个百分点,而印度则仅带动0.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充分印证了中国的工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和印度的服务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概而言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比印度更为激烈,范围也更广。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非常重要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与结构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密切相关。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粘合剂”的作用,中国在服务业上的滞后发展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力向服务部门的转移,因此,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陈亚州[5](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刘俊辉[6](2019)在《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中国幅员辽阔,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使异质性研究成为一个新的视角。以区域异质性为研究视角,改进传统DEA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的缺陷,以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污染排放综合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融合了 SBM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共同前沿函数法等模型评价了 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分为同质性和异质性群组视角下考察了农业生态效率的静态、动态差异和长期动态演变趋势,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两种不同前沿距离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全局及局部的空间差异,最后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上均有所提升,呈现出东部最高、中部最低、西部其次的“U”型格局,但基于区域异质性考察,三大区域中中部、西部农业生态效率被低估,且在各省市中,湖北、河南、湖南等省份农业生态效率被严重低估。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同质性视角下占到75%,异质性群组视角下占到90%以上。从农业生态效率差距的动态演变趋势上看,两种前沿距离下农业生态效率的波峰高度、宽度、偏度、数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结果基本一致,表现出“流动性低、跨越式发展难、显着集聚”的特点。同质性与异质性群组视角下各区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演变类型均以“增长型”为主,分别占总体的54.84%和61.29%。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着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水平较低且具有一定的波动型,同质性与异质性群组视角下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但是通过显着性检验的“热点”与“冷点”的省份数量均在减少。从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上看,农业生态效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存在“正N型”曲线关系,表明环境污染和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受灾率、财政支农水平、家庭经营收入比、工业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显着的正向效应;农业机械化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显着的负向效应;农业人力资本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从空间溢出效应上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基本与空间杜比模型估计结果一致,但是农业机械化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直接作用是正向的,对邻近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为负。调整农业补贴政策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减少农业投入冗余和面源污染,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推动跨区域合作交流是提升农业生态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
孙志云[7](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牛燕军[8](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曾荣[9](2017)在《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文中提出1933年1月在南京创刊发行的《地政月刊》是民国时期第一个较全面地讨论地政问题的学术刊物。它附属于中国地政学会,是民国地政人士“研究的园地及实际运动报告的喉舌”。它通过关注和研究欧、美、日、苏俄等国家地政问题以获取西方先进理念经验,并结合我国以往土地治理情况以及当时基本国情,探究解决当时我国地政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地政月刊》的内容涵盖了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管理和利用、土地经济理论等方面,涉及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土地与人口问题、三农问题等话题。本文从《地政月刊》所涉内容及其自身发展等情况入手,运用历史事实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政月刊》作全面系统的考察,以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地政研究情况及地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发掘探究《地政月刊》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第一章首先对本研究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进行了说明。在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后,笔者认为《地政月刊》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民国地政情况的重要参考材料,但目前仍无研究对其进行专门的梳理发掘。对《地政月刊》进行梳理可以较为全面和清晰地展现民国时期土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因此本研究就显得极具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地政月刊》总体概况。《地政月刊》自1933年1月发行第一期起,至1937年5月发行最后一期止,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每月编印一期,期间未有任何间断,据统计共发行五卷五十四期。《地政月刊》以“穷欲藉以聚集一切有关系之文献,虽不能兼容并蓄,巨细菲遗,亦将集中文稿,沟通消息,兼为研究该问题之向导,应达促进土地改革之目的”为其宗旨,即希望通过《地政月刊》的创办与发行,集中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讨论,从而推动民国时期地政事业发展。《地政月刊》的编作者阵容十分强大,基本涵盖了当时地政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这使得它能形成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诸如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等。这些成果无疑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时重要的材料来源,是我们在进行相关问题探究的重要参考借鉴。而后,本文三至七章又对《地政月刊》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对国外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和我国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以期从这些文章的介绍和评论中,寻找出地政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发展脉络和应用情况。笔者以为,就其历史贡献来看,《地政月刊》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篇,不能完全反映民国时期土地经济思想脉络,但它们却是我们现在研究土地经济理论的重要史料补充。第四章以《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涉及日本、欧美以及苏俄等的国家和地区。笔者从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改革等角度入手,对这些区域或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这些区域或国家的先进的地政思想。通过这部分的分析,笔者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发达国家较为完备的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政策以及积极的土地改革为其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我国土地改革事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土地改革的经验。第五章以《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土地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笔者以为完备的土地制度体系是我国破解土地难题的关键所在,《地政月刊》实现“平均地权”的思路是正确的,不过由于时局和政治立场的原因使得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而迟迟难以推动土地改革,没有实现其“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至少它的思想是正确的,日后台湾土地改革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国民党推行土地改革的前后对比,进一步说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土地制度的关键性。第六章以《地政月刊》涉及我国土地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利用管理、土地政策、土地法规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土地管理情况。笔者以为,民国政府绕过了土地所有制的问题而研究土地管理体系不失为一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路,但应该明白土地所有制问题是最基础的,不解决大量农民少地无地的情况而谈土地利用是不切实际的。但《地政月刊》对于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整理、土地税赋、土地法等问题的研究倒是非常有见地,有一些研究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其他的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与金融问题、土地与地方经济、土地与人口问题、土地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通过这一章的分析,笔者以为其一,《地政月刊》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能很好地反映民国时期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二,《地政月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当今借鉴和学习。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体考察,在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结,同时也考察了《地政月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希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来客观地评价《地政月刊》。
王中洲[10](2017)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小麦为例》文中认为对于国家来讲,粮食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但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粮食的生产能力,国家于2004年出台了最低收购价政策,目的是通过托底收购,提高农民种田效益,刺激粮农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供应,从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转眼间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了将近12年,这期间实施效果如何,执行是否良好,有没有更好的措施来推动政策持续健康的执行下去,这些对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对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的研究,不仅能够检验政策实施效果,还能够找出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对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任何政策的演变与发展都依托于国家大环境,所以本文先是回顾了国家粮食保护政策的演变轨迹,对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由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分别利用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等经济学工具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依据及理论效果进行推理与阐述,接下来以河南省小麦为例,运用固定效应对河南省小麦托市收购所产生的农户收入效应、产量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而且为了确保理论与实际一致,也为了保证论证的准确性,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各目标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和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讨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进建议,由此本文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计量和调查分析,我们得出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对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正向作用,但作用微弱,农民普遍对政策实施效果不满意。而后通过国内外经验的借鉴,本文认为应在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农业保险保障制度,以农业保险作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进突破点,建议建立以农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补贴体系。
二、我国粮食保护政策的演变轨迹与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粮食保护政策的演变轨迹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右翼势力演变中的美国因素(1945-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日本右翼势力的削弱与美国因素(1945—1949) |
第一节 美国削弱日本右翼势力的背景 |
一、日本战败投降使然 |
二、美国掌控盟军最高司令部(GHQ)成为可能 |
三、美国出于占领日本的需要 |
第二节 美国削弱日本右翼势力的措施 |
一、GHQ下发解散右翼团体的命令 |
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 |
三、美国占领当局整肃军国主义残余分子 |
第三节 美国削弱日本右翼势力的影响 |
一、有助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管制 |
二、有助于日本走向和平发展道路 |
三、有助于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第二章 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与美国因素(1949—1960) |
第一节 美国默许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背景 |
一、“冷战”局面的形成 |
二、新中国的建立 |
三、朝鲜战争的爆发 |
第二节 美国默许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表现 |
一、“旧金山条约”的默认 |
二、日美新安保体制的纵容 |
三、允许右翼头目岸信介访美 |
第三节 美国放任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后果 |
一、为军国主义复活种下祸根 |
二、成为中日复交的严重障碍 |
三、为东亚和平埋下危机 |
第三章 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与美国因素(1960—1978) |
第一节 美国放任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背景 |
一、新安保体制的形成 |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
三、东西方“冷战”的加剧 |
第二节 美国放任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 |
一、允许右翼政客佐藤首相访美 |
二、自动延长《日美安全条约》 |
第三节 美国放任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后果 |
一、导致民间青年右翼崛起 |
二、日本国内呈现反美复仇迹象 |
三、阻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
1.3.1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
1.3.2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
1.3.3 农业生产布局绩效评价研究 |
1.3.4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研究 |
1.3.5 文献评价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苹果及苹果生产 |
2.1.2 农业生产布局及苹果生产布局 |
2.1.3 农业演变规律及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 |
2.1.4 区域优势评价及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布局理论 |
2.2.2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
2.2.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4 农业区域要素理论 |
2.2.5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 |
3.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与特征 |
3.2.1 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2 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3 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4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5 特色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3.1 研究尺度 |
3.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四章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
4.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
4.1.1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 |
4.1.2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内果业地位 |
4.1.3 中国苹果生产发展阶段 |
4.1.4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 |
4.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分析 |
4.2.1 苹果增产的贡献因素 |
4.2.2 苹果生产区域集聚特征 |
4.2.3 苹果生产重心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5.1 理论假设 |
5.1.1 资源禀赋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2 机会成本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3 基础设施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4 技术进步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5 消费需求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6 政策环境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2 空间分析方法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
6.1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水平测算 |
6.1.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
6.1.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
6.1.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
6.2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变迁分析 |
6.2.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2.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2.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
6.3.1 部分省区的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 |
6.3.2 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 |
6.3.3 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 |
6.3.4 部分主产省区苹果生产缺乏效益优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与政策启示 |
7.1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必要性 |
7.1.1 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 |
7.1.2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 |
7.1.3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
7.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
7.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
7.2.2 坚持生产效益导向原则 |
7.2.3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则 |
7.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
7.3.1 增强政策引导与政府规制 |
7.3.2 改善苹果生产条件 |
7.3.3 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2 印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现状 |
1.2.4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简评 |
1.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简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 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1.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法则 |
2.1.3 钱纳里的跨国模型 |
2.1.4 工业化内部结构合理化标准——霍夫曼定理 |
2.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2.2.2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比较 |
3.1 中印产业结构的初始状况比较 |
3.2 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2.1 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2 印度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3 中印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3 中印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及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3.1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2 印度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3 中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印产业结构现状比较及原因分析 |
4.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 |
4.1.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三次产业划分角度 |
4.1.2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27 个部门划分角度 |
4.2 中印产业结构质量比较 |
4.2.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2.3 印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4 印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3 中印产业结构差异性原因分析 |
4.3.1 需求因素 |
4.3.2 供给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及驱动因素比较 |
5.1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比较 |
5.1.1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GDP和 GDP增速比较 |
5.1.2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速比较 |
5.1.3 中印失业状况比较 |
5.1.4 中印劳动生产率比较 |
5.1.5 中印通货膨胀情况比较 |
5.1.6 中印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 |
5.2 中印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比较——产业结构变动视角 |
5.2.1 领先的“中国制造”和落后的“印度制造” |
5.2.2 中国侧重“制造业”而印度侧重“信息通讯业” |
5.2.3 领先的“印度服务”和后起之秀的“中国服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6.1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
6.1.1 结构红利假说 |
6.1.2 结构主义的资源逐效率配置论 |
6.1.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组织演进论” |
6.1.4 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创新论 |
6.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结构效应——扩展的偏离-份额法 |
6.2.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对印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2.4 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2.1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根本 |
7.2.2 市场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 |
7.2.3 政府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的政策和引导上“有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共同体 |
(二)国际共同体 |
(三)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1.2.2 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研究 |
1.2.3 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效率 |
2.1.2 生态效率 |
2.1.3 农业生态效率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3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2 指标与数据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指标处理 |
3.2.3 数据来源 |
3.3 区域异质性下农业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
3.3.1 异质性群组横向静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3.3.2 异质性群组纵向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3.4 区域异质性下农业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分解 |
3.4.1 区域差异度量方法 |
3.4.2 区域总体差异 |
3.4.3 区域差异分解 |
3.5 区域异质性下农业生态效率增长分布动态分析 |
3.5.1 增长分布动态分析研究工具 |
3.5.2 区域异质性下农业生态效率差距的动态演变趋势 |
3.5.3 区域异质性下农业生态效率差距的长期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格局 |
4.1 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1.1 同质性视角下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1.2 异质性群组视角下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2 空间格局规模分析 |
4.2.1 总体特征分析 |
4.2.2 地区特征分析 |
4.3 空间格局集聚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全局自相关分析 |
4.3.3 局部自相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 空间计量模型类别与构建 |
5.3.1 空间计量模型类别 |
5.3.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
5.4.2 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调整农业补贴政策,建立生态导向的生产行为补贴制度 |
6.2.2 减少农业投入冗余和面源污染,促进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 |
6.2.3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重点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2.4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
2.2 基层政府实践 |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
(8)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上篇 空间演变篇 |
第一章 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
二、巩宁城的修建 |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
一、城墙的拆建 |
二、街道的改扩建 |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
本章小结 |
中篇 经济发展篇 |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
本章小结 |
下篇 社会变迁篇 |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
本章小结 |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政月刊》总体概况 |
第一节 《地政月刊》创办始末 |
一、创办机构——中国地政学会 |
二、创办经过 |
第二节 《地政月刊》的地位及其基本情况统计 |
一、《地政月刊》在同类刊物中的地位 |
二、栏目设置 |
三、文献统计 |
第三节 《地政月刊》的编着情况 |
一、《地政月刊》编者团队 |
二、《地政月刊》作者群体 |
三、《地政月刊》重要论着 |
第三章 《地政月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关于西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分析 |
二、关于土地报酬的分析 |
第四章 《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国外土地制度的研究 |
一、日本土地制度研究 |
二、俄国土地制度研究 |
三、美国土地制度研究 |
四、欧洲土地制度研究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美国土地政策研究 |
二、欧洲各国土地政策研究 |
三、苏俄土地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关于国外土地改革的研究 |
一、日本土地改革分析 |
二、欧洲各国土地改革分析 |
三、苏俄土地改革分析 |
第五章 《地政月刊》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我国土地制度研究的概况 |
一、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 |
二、民国土地制度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二、我国都市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土地所有权问题分析 |
一、土地国有问题研究 |
二、平均地权问题研究 |
第六章 《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研究 |
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分析 |
二、我国土地整理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关于我国税赋政策的研究 |
一、我国田赋政策分析 |
二、土地税收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土地法问题的研究 |
一、关于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
二、关于国外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
三、关于土地法内容的评述 |
第七章 《地政月刊》对土地相关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土地金融问题分析 |
一、农村金融调剂问题探讨 |
二、土地金融体系分析 |
第二节 土地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一、土地与地方财政问题分析 |
二、土地与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土地与人口问题研究 |
一、土地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 |
二、土地与人口增长问题研究 |
第四节 农民、农村、农业与土地问题研究 |
一、农民与土地问题 |
二、农村与土地问题 |
三、农业与土地问题 |
第八章 结束语 |
一、《地政月刊》的学术贡献 |
二、《地政月刊》的历史影响 |
三、《地政月刊》的局限性 |
四、《地政月刊》的现实启示 |
五、综评《地政月刊》 |
附录1: 《地政月刊》目录 |
附录2: 《地政月刊》作者群(部分)简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10)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小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3、选题目的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预期创新与不足 |
二、我国粮食保护政策的历史回顾 |
(一)20 世纪80年代以前粮食严重短缺条件下的粮食保护 |
(二)改革开放之初的粮食保护 |
(三)粮食供求平衡受挫以后的粮食保护 |
(四)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粮食保护 |
(五)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余粮的粮食保护 |
(六)本章小结 |
三、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依据的理论分析 |
(一)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理论基础 |
1、市场失灵理论 |
2、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 |
3、政策工具理论 |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应的理论分析 |
1、产量和收入效应 |
2、社会总福利效应 |
(三)本章小结 |
四、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一)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现状 |
1、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路径 |
2、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情况 |
(二)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调查的案例分析 |
1、调查情况说明 |
2、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
3、调查结果呈现 |
(三)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计量分析 |
1、粮食安全角度的计量分析 |
2、农民收入角度的计量分析 |
3、计量分析结论 |
(四)结论 |
五、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
1、责任主体不一致影响政策实际执行效果 |
2、政策预案并未对最低收购价制定做出规定 |
3、缺乏事后评估体系 |
(二)政策执行存在问题分析 |
1、政府宣传缺乏力度 |
2、粮食收购标准偏高 |
3、收储库点较少导致农民卖粮难 |
4、粮食收购企业信用风险引担忧 |
(三)政策执行后造成的消极影响分析 |
1、最低收购价托底制约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 |
2、垄断性收购不利于河南小麦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 |
3、政府对高于市场价部分进行补贴增加了财政负担 |
六、国外经验做法及借鉴 |
(一)国外经验做法 |
1、美国 |
2、欧盟 |
3、日本 |
(二)经验借鉴 |
七、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选择与对策 |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选择 |
1、国内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讨论 |
2、国内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实践 |
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进路径的选择 |
(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对策 |
1、大力完善最低收购价制度 |
2、积极建立农业保险保障制度 |
3、完善与政策相配套的保险信贷以及服务体系 |
4、推进企业改革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
5、加强政策实行的监督管理与评估 |
6、健全以农业保险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补贴体系 |
八、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我国粮食保护政策的演变轨迹与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右翼势力演变中的美国因素(1945-1978)[D]. 邢安冉.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D]. 张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 孙晓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6]区域异质性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俊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D]. 曾荣.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分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小麦为例[D]. 王中洲. 河南工业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