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修养与文学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邹广胜[2](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冯译萱[3](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说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赵子夜[4](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胥光松[5](2020)在《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蔡元培先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以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依美启真,依美储善,在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理念显得尤为迫切。如何立足于中学语文教材,并以音乐为孔道探寻其中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理想,以中学语文教学中音乐元素的应用研究为导向,给中学语文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尤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音乐元素,使其在学生审美教育中发挥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乐教功能,这将有利于学生更为全面、深入地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内涵,有助于启迪学生更为深刻地领略艺术原理及价值。第一章挖掘整理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存在的音乐知识、歌声和音乐场景等音乐元素,此类显性音乐元素的客观呈现需要得到教师、学生和相关研究者的重视,这些音乐元素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关联性美育教育资源应该被合理利用,这样才能重新架设音乐与文学之间的桥梁,以便人们更好的探寻乐教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章对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予以阐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隐性音乐元素的理解把握,可以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通过对音乐元素的合理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更好地感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精神。第三章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对音乐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用音乐创造情境可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初读环节启发动机;在文章细读环节强化感知;在精读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通过配乐朗诵的方式可以让文学的美得到升华,配乐朗诵的实践方式可以语文、音乐、舞蹈等学科综合的形式得以更好的实现。将流行音乐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研究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呈现与应用,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文学审美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可以为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
李木子[6](2020)在《论J.C.巴赫键盘协奏曲的优雅风格 ——以W.C.49-67为例》文中提出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ohn Christian Bach,1735-1782)是18世纪中叶左右在英国极富盛名的德国作曲家。他早年跟随父亲约·塞·巴赫和兄长卡·菲·埃·.巴赫学习,在18世纪欧洲流行的优雅趣味影响下,在意大利音乐环境的熏陶下,以及英国商业化经济环境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体现公众审美趣味的风格——优雅风格(“Galant”,又称“华丽风格”)。在J.C.巴赫大量的器乐作品中,键盘协奏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巴赫-阿贝尔”系列公众音乐会上,他创作的键盘协奏曲是必备曲目体裁。因其简练雅致、动静相宜、竞合协作的优雅风格特征,在英国伦敦吸引了当时一大批听众。也正因顺应了 18世纪60-70年代英国公众的审美趣味,而形成他个人理想化的优雅风格。
郭佳琪[7](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就是在这样的实况境遇下应运而生,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完善的创新发展,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方式的模式探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意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美化人功能,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一创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建立于新时代“三全育人”的现实需要和艺术文化的隐性教育特性之上,借鉴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美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创性,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加强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化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推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本质目的就在于推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充分利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艺术形式,渗透于社会大环境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微观小环境,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渗透性和思想性、广泛性和全面性、人民性和创造性,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心理、艺术审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和提升,不仅拉近了艺术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获得感,也加强和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推广。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通过深入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现存问题,可以总结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要在拓展环境艺术载体、提升公众艺术审美、增强微观环境渗透、明晰艺术传播中心理念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首先要借助雕塑、建筑、景观等空间性艺术美化社会大环境,使人们在整体的艺术氛围中实现精神文明的传承和思想情感的满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要依托音乐、电影、舞蹈等表现型艺术形式深入人们的微观环境,渗透于家庭、校园、组织、社区以及同辈群体环境中,实现个体在人际交往、价值观培育等方面的思想引导。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要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民性,鼓励文艺创作者深入基层观照现实,创作出能够弘扬新风正气的文艺作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要依托新媒体时代不可忽视的信息技术平台,运用好新时代的媒介力量宣扬正能量、引导舆论氛围,构建好艺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还要建立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通过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审查和管理落到实处提供保障。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重点在于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手段上的束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环境,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道德精神文化修养的提升。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文艺创作、媒体传播、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有助于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实践路径。
李秋香[8](2020)在《沈约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沈约是南朝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文人,历任宋、齐、梁三朝,在美学、文学、史学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文学方面,他是永明体的倡导者之一,其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引领时代的风气,是齐、梁文坛着名的领袖,被誉为“一代辞宗”。史学方面,他撰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等四代历史,今存《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史家称他“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1)。现今研究沈约的学者较多,研究内容、成果也颇为丰富、扎实。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文学、史学方面,较少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他的美学思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对沈约显在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共七部分构成。绪论为百年来沈约研究的相关成果的综述与补充。第一章为沈约的家世与时代。特定的社会思潮、家族环境对沈约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他美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章为沈约的佛教美学思想。齐梁时期由范缜《神灭论》一文引发的神灭与神不灭之争论,持有神论的沈约由此创作大量与佛相关的作品来维护自己的信仰。结合沈约的论、义等护教作品分析其神不灭思想的知识体系和构成,即神本非形的二元论;知性常传的佛性论;“一念之间,众缘互起”的因果论。分析了其杂糅的佛教美学思想,即佛性之美与净国之美;神妙形粗与贵神贱形;“情照”说;无念的审美状态。第三章为沈约的礼乐美学思想。首先,对沈约涉乐作品做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其次,结合沈约作品分析其论乐的构成:器、文、情、官;最后,从南朝统治集团出生庶族、乐自身发展的需求及沈约个人原因三个方面,结合沈约的作品重点分析其“歌功颂德”的雅乐观和“清丽哀伤”的俗乐观。第四章为沈约文学批评的审美批评标准。主要围绕沈约史论、诗赋等作品,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其诗赋“情真彩丽”的自然审美旨趣,分析其“平易晓畅”的声律美,分析其“情文并茂”的审美理想。第五章为沈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沈约作为南朝齐梁美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美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活动和审美趣味对南朝后期和永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教融合下形成多元、杂糅的美学形态;沈约对“北方士族孙,祖根源阳夏”(1)谢灵运的接受和认同,可看作是其南北审美文化融合的体现,也是南北审美文化的交流过程体现;刘勰对其文学批评审美理论的继承,主要表现为抒情重文的文学发生论,倡导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论,追求诗歌声律的完美和谐,崇尚“清丽”之美;永明声律美的继古与新变。沈约作为南朝齐梁时期审美文化的大杂糅、大综合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古时期古典审美文化向更高的综合阶段和圆熟形态上、转换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大综合、大统一的审美文化,为盛唐审美文化的真正圆熟境界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历史铺垫和准备。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观点的总结及对沈约美学思想价值的概括。
张灵馨[9](2020)在《冯契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冯契作为中国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建构了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对中国哲学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冯契自觉地将对美的问题的思考纳入其中,美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追求自由、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冯契的美学理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相关,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如果不了解他的“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无法全面、准确地看待他美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冯契论“美”与他的“智慧说”相关,“智慧说”是他哲学乃至对美学问题思考的基础。冯契对真善美与人的自由之间关系的探讨,重点关注了美与自由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中,他抓住了“言志说”与“意境”理论两条线索,将这两者看作是中国传统抒情艺术的代表,在与西方注重造型艺术的对比中,突显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对“言志说”与“意境”理论的阐发中,他将“言志说”与理想论相结合,强调艺术要为人生服务,既要表现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要表现艺术理想。他将“意境”看作是超越形式之上的境界和感受,以此来突出中国美学的特色。在对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中,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外缘与内因进行了分析,关注了近现代美学家如王国维、朱光潜、鲁迅、宗白华等人对美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同时,关注了近代艺术革命的问题。他不仅自身有对美学问题的独特理解,早年也亲自进行过一些文艺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所从事的相关美学工作也推动了相关美学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冯契对美学问题的关注拓宽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也为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他提出的审美理想对于完善自由人格、推动美育发展、提高人生境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肖菲[10](2019)在《弘一法师诗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弘一法师一生存诗97首、词14首、歌词40首。这些作品既是诗人生命体验和心灵世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诗人艺术观念、宗教体悟等理性思考的具体实践。诗人秉持“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观,生命意识、爱国情怀成为他诗词的重要主题;贵含蓄,重创新的自觉追求,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词美格高、幽秀沉着的艺术风貌;他吸收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教育理念,他的歌词文质兼具,至今广为传唱;他的诗词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与他出家后护持众生的宗教理念内在相通;诗词写作上的认真、自律与他佛法修持的严格同样体现了对生命极致境界的追寻。弘一法师诗词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位文化名士、佛教高僧的全新路径。本文以弘一法师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严谨的文体辨析意识,对其诗词创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以准确文本为研究立足点:就诗论诗,发现其诗词创作的艺术特性;以诗识人,借此了解弘一法师人生经历、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的同时,观照彼时文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以诗观世,从中获得对当时社会实景的具体认识;因诗寻教,实现其文学创作行止与宗教修为的通观。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缘起,分析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应用价值,对目前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同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并就重要概念做出界定、说明。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诗、词、歌词三类进行分体研究,采用严谨的界分标准,全面爬梳、辨析其不同的文本属性;从作品出发,联系创作背景,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艺术个性;通过文学文本“知人论世”的同时,亦认识到作者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定位。第四章对弘一法师的佛理诗、歌词做出专章论述,分析此类作品对前人的借鉴、阐释其蕴涵的佛学哲理及普世价值。第五章着重分析弘一法师诗、词、歌词创作中体现出的共性,并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弘一法师宗教皈依理路的文学依据,实现诗词创作与佛法修行的通释观照。余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二、音乐修养与文学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乐修养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
(五)音乐符号论 |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
(三)本文观点 |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
1.历史之溯源 |
2.思想之底蕴 |
3.作品之表达 |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
(一)想象之于听者 |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音乐知识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歌声 |
一、天籁似曲:大自然的歌声 |
二、岁月如歌:古今人的歌声 |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音乐场景 |
第二章 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 |
第一节 循音入情,感受文学语言韵律 |
一、语文课文是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形式” |
二、吟咏诵读是体味艺术韵味的有效手段 |
三、格律声韵是绵延音乐时间性特质的路径 |
第二节 静听妙赏,顿悟课文语义韵味 |
一、音乐联类审美联觉和情绪 |
二、音乐触发审美移情与想象 |
第三节 乐与境偕,领略教材乐教境界 |
第三章 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因声入境:用音乐创造教学情境 |
第二节 乐以化人: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
第三节 情动于中:流行音乐融入语文教学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论J.C.巴赫键盘协奏曲的优雅风格 ——以W.C.49-67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绪论 |
第—章 J.C.巴赫面向公众的商业化音乐活动 |
第—节 “巴赫-阿贝尔”系列公众音乐会 |
—、私人组织的定期预定套票制音乐会 |
二、优雅公众 |
三、新作品音乐会 |
第二节 乐谱出版业 |
—、出版业与启蒙教育思想 |
二、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
第三节 J.C.巴赫与伦敦楚姆佩钢琴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
—、J.C.巴赫与钢琴制造业的互动 |
二、钢琴对J.C.巴赫商业化音乐运营的整体性支持 |
第二章 17-18世纪欧洲的优雅趣味 |
第—节 优雅趣味的特质 |
—、轻松愉悦、自然亲切——趣味(强调感性体验) |
二、节制自律、克己复礼——道德(强调社会规范) |
三、机智精巧、和谐统———审美(强调形式特征) |
第二节 18世纪优雅趣味形成的根本原因 |
—、趣味的形成 |
二、共同感 |
第三章 J.C.巴赫的优雅风格——以英国时期键盘协奏曲为例 |
第一节 整体精简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第二节 平衡和谐 |
一、混合型理性结构 |
二、感性体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J.C.巴赫及相关事件的大事年表 |
致谢 |
(7)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基本概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概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内涵解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内在动因 |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当代价值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思想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理论 |
二、艺术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启示 |
(一)艺术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二)丰富多样的艺术类型 |
三、美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启示 |
(一)以美育德,引善启真 |
(二)启迪智慧,拓展思维 |
(三)寓教于乐,陶冶性情 |
(四)综合提升,培养人才 |
四、心理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启示 |
(一)审美心理效应 |
(二)艺术心理效应 |
(三)环境—行为关系心理效应 |
(四)社会心理效应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特征与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基本特征 |
(一)塑造鲜明形象,提升审美趣味 |
(二)深化感性体验,提高理论认知 |
(三)渗入千家万户,促进全面发展 |
(四)满足人民需要,创造美好生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主要功能 |
(一)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 |
(二)有助于引导理想信念 |
(三)有助于激发爱国情感 |
(四)有助于促进心理疏导 |
(五)有助于提升审美境界 |
(六)有助于增进行为规范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发展现状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运行优势 |
(一)用多元化载体强化思想宣传,价值观念导向鲜明 |
(二)结合新时代人民需求深入基层,艺术创作服务群众 |
(三)注重多样化艺术形式充分挖掘,艺术资源应用充分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现存问题 |
(一)艺术化内容的教育认知存在短板 |
(二)环境艺术针对性不够完善 |
(三)环境艺术表现力有待增强 |
(四)艺术渗透性运用有所欠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环境艺术载体创新亟需拓展 |
(二)对公共环境艺术审美有待提升 |
(三)对微观环境掌握认识相对困难 |
(四)对艺术传播中心理念把握不清 |
第五章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路径 |
一、以空间性艺术形式美化社会环境 |
(一)以历史纪念意义的雕塑和街区推进精神传承 |
(二)以民族特色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强化文明积淀 |
(三)以全民活动的建筑和场所的艺术化优化公共服务 |
(四)以赋予生机的公园和景观培育情感乐土 |
二、以表现型艺术形式深入精神生活 |
(一)丰富娱乐生活,促进家庭和睦 |
(二)走出课堂课本,活跃校园氛围 |
(三)焕发向上精神,凝聚组织力量 |
(四)扎根社区生活,构建和谐气象 |
(五)把握群体特性,引导主流思想 |
三、以人民性文艺创作丰富艺术材料 |
(一)选择扎根生活的文艺活动 |
(二)鼓励观照真实的文艺题材 |
(三)弘扬新风正气的文艺作品 |
四、以新媒体艺术弘扬新时代主旋律 |
(一)新媒体推进艺术传播宣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
(二)新媒体构建艺术场域引导舆论氛围正能量 |
(三)新媒体形成艺术空间打造思政工作新平台 |
五、以全局性战略统筹机制体制建设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制度 |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审查制度 |
(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沈约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一)沈约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沈约音乐思想的研究 |
(三)沈约文学活动与诗文创作研究 |
(四)沈约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的研究 |
(五)沈约家世及其生平研究 |
(六)沈约《宋书》的史学价值研究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沈约的家世与时代 |
第一节 沈约的家世 |
第二节 沈约生活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征 |
二、追求新变的思潮 |
第二章 沈约的佛教美学思想 |
第一节 沈约的神不灭思想 |
一、神本非形的二元论 |
二、知性常传的佛性论 |
三、“一念之间,众缘互起”的因果论 |
第二节 沈约佛性论中的美学思想 |
一、“佛性”之美与“净国”之美 |
二、“神妙形粗”与“贵神贱形” |
三、“情照”说 |
四、“无念”的审美状态 |
五、沈约佛教美学思想的意义 |
第三章 沈约的礼乐美学思想 |
第一节 沈约礼乐作品概况 |
第二节 沈约论“乐”的构成 |
一、乐之器 |
二、乐之文 |
三、乐之情 |
四、乐之官 |
第三节 沈约的“雅俗”美学思想 |
一、“歌功颂德”的雅乐观 |
二、“清丽哀伤”的俗乐观 |
三、沈约雅俗观的成因 |
第四章 沈约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 |
第一节 “情真彩丽”的自然审美旨趣 |
第二节 “平易晓畅”的声律美 |
第三节 “情文并茂”的审美理想 |
第五章 沈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
第一节 综合、杂糅的美学思想 |
一、三教融合下新的美学形态 |
二、南北审美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刘勰对沈约文学批评审美标准的继承 |
一、抒情重文的文学发生论 |
二、倡导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 |
三、追求诗歌声律的完美和谐 |
四、崇尚“清丽”之美 |
第三节 永明声律美的继古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冯契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冯契美学思想研究之缘起 |
二、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澳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
三、《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冯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哲学上的“智慧说” |
一、广义认识论 |
二、知识与智慧 |
三、哲学和哲学史 |
四、科学和哲学 |
第二节 冯契论美及其相关概念 |
一、美的对象 |
二、美感与快感 |
三、美的多样性 |
四、美与真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冯契论真善美与人的自由 |
第一节 冯契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生成阶段 |
三、完善阶段 |
第二节 真善美与人的理想和自由 |
一、真、人生理想与自由 |
二、善、道德理想与自由 |
三、美、审美理想与自由 |
第三节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
一、中国哲学史上对理想人格问题的探讨 |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特征 |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与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冯契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冯契对“言志说”的研究 |
一、冯契对“言志”说与典型性格的分析 |
二、冯契对“言志说”与理想论的结合 |
第二节 冯契对“意境”理论的研究 |
一、冯契对“意境”内涵及演变的研究 |
二、冯契对近现代“意境”理论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的探索 |
第一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的发展进程 |
一、中国近代美学发展的外缘因素 |
二、中国美学在近代的内部变革 |
第二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家的理论及贡献 |
一、冯契论王国维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二、冯契论鲁迅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三、冯契论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冯契的美学实践与理论价值 |
第一节 冯契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一、早年文艺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
二、积极从事美学工作,推动美育发展 |
第二节 冯契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互相观照 |
二、对审美理想的价值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弘一法师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本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李叔同诗歌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早期创作:《断句》一则 |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
二、成因溯源 |
第二节 创作发展期(1898—1905) |
一、酬赠诗 |
二、咏怀诗 |
三、本阶段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 |
第三节 创作成熟期(1905—1916) |
一、抒怀咏志仍为主要题材 |
二、感时伤事成为重要内容 |
三、语言组合更洒脱灵活 |
四、用典更加密集紧凑 |
第四节 叔同诗歌总体艺术风貌 |
一、感于哀乐、有情而发 |
二、词美格高、幽秀沉着 |
三、长于近体,尤擅七绝 |
第二章 李叔同词创作 |
第一节 李叔同词的表现内容 |
一、交谊酬赠 |
二、感怀伤情 |
第二节 李叔同词的艺术个性 |
一、词风清丽,兼有风骨 |
二、以口语、散句入词 |
三、小令、长调兼擅 |
四、喜用整散结合、节奏感强的词牌 |
第三节 一首值得注意的自度曲——《老少年曲·梧桐树》 |
一、诗体属性辨析 |
二、独特的认识价值 |
第三章 李叔同歌词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李叔同歌词的表现内容 |
一、感怀之歌 |
二、咏景状物之歌 |
三、乐教之歌 |
四、宗教哲思之歌 |
第二节 诗词与歌词——李叔同爱国情怀的双重变奏 |
一、爱国主题在两类文体中的不同表现 |
二、“一喉异曲”的生成原因 |
第三节 李叔同歌词的艺术成就 |
一、兼顾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
二、贯通古今、包容中外的通融性 |
第四节 《送别》——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作 |
一、人类共情的高度浓缩 |
二、古典意象的精妙运用 |
三、对古典词调的借用 |
第四章 《护生画集》题句与《清凉歌集》 |
第一节 《护生画集》题句 |
一、《护生画集》题句的诗意 |
二、《护生画集》题句的表现内容 |
三、从《护生画集》题句看法师由儒入僧的路径 |
第二节 《清凉歌集》 |
第五章 弘一法师文学行止与释门修行之通观 |
第一节 诗歌与宗教——生命意识的二维表现空间 |
一、生与死——诗歌与宗教的共同课题 |
二、李叔同生命意识的典型性 |
三、佛家对生死问题的解答 |
第二节 信仰逡巡在诗中的折射 |
一、《化身》《男儿》——圆融宗教观的体现 |
二、1914 年至1917 年所做诗三首——出世、入世的踌躇 |
三、《中文名歌五十曲》歌词三首——走近佛门 |
四、几番辗转终归灵台 |
余论 |
附录 李叔同诗词创作年表——兼论当下几种选集之得失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音乐修养与文学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5]音乐元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与应用研究[D]. 胥光松.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6]论J.C.巴赫键盘协奏曲的优雅风格 ——以W.C.49-67为例[D]. 李木子. 中央音乐学院, 2020(01)
- [7]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研究[D]. 郭佳琪. 兰州大学, 2020(01)
- [8]沈约美学思想研究[D]. 李秋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冯契美学思想研究[D]. 张灵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弘一法师诗词研究[D]. 肖菲.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