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的寺庙建筑及医药(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1](2021)在《鄂尔多斯地区藏传佛寺殿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文中指出
崔晓磊[2](2021)在《藏式寺庙建筑的数字化重建及展示方法研究 ——以雍布拉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雍布拉康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为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实现了藏式寺庙建筑的三维重建,为古建筑遗产的数据留存、保护、修复及展示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高的数字化方案。并且本研究将三维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对藏式传统建筑文化的展示传播中,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播藏式传统建筑文化。总结来说,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采集雍布拉康建筑数据信息。对藏式传统寺庙建筑雍布拉康建筑进行了数据采集,包括三维点云数据、倾斜摄影影像数据、无人机拍摄全景视频、数码相机拍摄局部照片等,并且通过处理所采集数据得到建筑平面图、建筑三维模型等。2、运用多种方法对藏式寺庙建筑进行了三维重建。以雍布拉康为例,实验使用了多种古建筑测绘手段,并根据三维重建对象不同,将三维场景分为主建筑、构筑物、山体环景三类,分别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航拍倾斜摄影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从多种源头得到了雍布拉康的建筑数据,实现了藏式寺庙建筑及环境各部分的数字化重建,通过实验总结了藏式寺庙建筑的三维重建方案。并且探索解决了多源头数据融合的格式转化、数据配准等问题,为航拍数据和三维扫描数据的融合提供了方法,有助更好地发挥古建筑测绘数据的数字化价值。3、采用多种方案展示三维模型。实验对多源头数据进行处理加工,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得到多种格式三维对象,如三维点云、三维模型、全景照片和视频等,为了配合不同格式数据的展示浏览,选用了多种展示方案,如Wish3D、Trimble Real Works、Potree、Mars、Venus等,并且根据web端、移动端的不同总结了适用的数字化展示发布方案。4、制定了一套多源古建筑测绘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案。在此过程中详细总结了三维激光扫描后期点云的详细处理流程,包括点云数据获取、点云配准、点云去噪、点云取样、点云输出与格式转换这五个基本流程,为其他古建筑的点云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航摄外业过程中总结了无人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作业方案,包括无人机地面操作系统、飞行航线和参数设定等,并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三维实景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领域进行了阐述。
陈晓宇[3](2018)在《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及传承研究》文中提出藏传佛教地区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浓厚、宗教特点鲜明、地域文化独特的圣地。其中藏传佛教建筑及建筑装饰艺术因其独特的历史面貌和价值一直是藏学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关注和开发,在加快西部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协调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地域性特征、在战略实践中如何把握文脉传承,这不仅是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也是研究课题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藏传佛教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藏传佛教建筑既保留了藏族传统的民族特点、建造结构,还吸收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特征,成为文化传承最有力的载体之一。建筑装饰是装饰艺术利用其基本的造型元素,如色彩、工艺、造型、材质、内容、主题等表达一套完整的建筑语汇和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意在通过研究藏传佛教建筑装饰总结其特点,以文化传承及体验为角度阐明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发展的立场,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设计创作。绪论总体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背景与现状、方法与框架。第一章主要根据时间脉络总结藏传佛教建筑及装饰形成的相关背景,梳理藏传佛教建筑细部的装饰,总结其艺术特征。第二章主要阐述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当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以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设计为例阐述建筑装饰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保存至今的寺庙建筑,如塔尔寺、雍布拉康、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隆务大寺等,更离不开精美坚固的宗教艺术品和民族文化作品。这些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李凤仪[4](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孔瑶[5](2016)在《喜马拉雅西部山地建筑研究 ——印度北阿坎德邦》文中研究说明印度在地形上可分为三大部分,它们分别为:印度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区、印度中部为中央平原,印度南部为德干高原。北阿坎德邦属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北面与中国西藏接壤,东面与尼泊尔交接,西面与喜马偕尔邦为邻,南面与北方邦交界。由于北阿坎德邦的独特的山地地形、极端气候环境和宗教自然力量,使该邦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本土传统建筑。这些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出现也更加体现了本土居民生活在当地自然环境的独特适应能力与应对能力,它们以山地为依托,形成了这些地区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主要脉络,揭示且代表了当地居民生活多的样化特性。这些传统建筑在建造中充分的考虑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就近取材,运用本土化工艺,形成了一套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系。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提出了课题的来源,对研究对象和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论述,并总结出了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总体构想;第二章是北阿坎德邦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分别从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等自然环境展开,介绍了北阿坎德邦的政治历史、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人文背景;第三章是北阿坎德邦传统聚落,着重分析了北阿坎德邦的各种职能类别的城镇类型和传统村落,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描述;第四章是北阿坎德邦传统宗教建筑,本章为重中之重,着重分析了北阿坎德邦主要教派印度教神庙的起源、发展以及多种寺庙形式;第五章是北阿坎德邦传统居住建筑,分别从喜马拉雅三个海拔维度展开,分析了各个海拔高度下的建筑形态变化,着重强调了中部喜马拉雅地区石木结合抗震建筑的相关研究;第六章是北阿坎德邦传统建造技术,较系统的介绍了传统建筑各个建筑组件之间的详细做法,尤其侧重于抗震系统建造技术的初步研究;第七章是北阿坎德邦传统装饰艺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阐述了各种材质运用下的的装饰纹样与图形演变。
郎玉鸽[6](2016)在《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 ——以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诵经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6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再度传入内蒙古地区,特别是有清一代,清政府的扶植下迅速发展。到清朝中期,内蒙古地区的寺庙多达1800余座,喇嘛人数约15万人左右。至此,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佛教在不同民族和地区传播过程中,自然形成了民族化、本土化属性。但是国内外学界对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的历史现象关注不足。因此有必要系统深入的研究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这对研究和探讨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播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利用档案及文献史料、田野调查等对清代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本土化传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填补了以往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与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相互影响或彼此融合,构成了与西藏佛教有所不同的传播模式。即清代藏传佛教在蒙古族聚居区域的传播过程中,不仅吸收了蒙古古老的萨满教思想学说,而且不可避免地带进了蒙古族思维模式、审美情趣、性格习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诸多“价值参与”,使佛教的民族化、本土化更为明显,富有异彩。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的主要表现在藏传佛教教义与蒙古萨满教神灵的结合、藏传佛教基本经典《甘珠尔》《丹珠尔》经的蒙古文翻译、蒙古语诵经体系的形成与推广、汉式、蒙式风格和汉藏风格结合之寺庙建筑的出现、仿效清代蒙古社会组织形式的札萨克达喇嘛管理体制的实行、藏传佛教与汉族民间信仰相结合的“复合体”庙宇的出现等方面。其中,最具民族化、本土化表现形式则是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诵经体系的形成与推广。清代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诵经体系由内齐托音一世创立的蒙古语诵经制度、察哈尔镶白旗的蒙藏双语诵经法和蒙古民间形成的蒙古语嘛呢经念诵形式等构成。内齐托音一世创立的蒙古语诵经制度是内蒙古地区最早推广的蒙古语诵经方式。内齐托音一世在内蒙古东部诸部传教时,为了使广大蒙古大众更容易接受佛教教义,首创蒙古语诵经制度。由于内齐托音一世用最朴实的蒙古语诵经方法传播佛教教义,深受当时内蒙古东部各部贵族和广大蒙民的极力供奉和敬仰,在蒙古民间被称为相当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博格达”喇嘛。其后,内齐托音一世弟子梅力更葛根一世传承其师傅的蒙古语诵经制度,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不断推广蒙古语诵经体系。尤其是梅力更三世在原来基础上创建新诵经法,使内齐托音一世创建的蒙古语诵经制度更加完善,也使得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更为明显。内齐托音体系内东部蒙古地区很多寺庙实行了各有不同的蒙古语诵经形式。如科尔沁诺颜呼图克图葛根庙、巴林右旗四大寺庙、阿鲁科尔沁旗汗庙、扎鲁特右旗旗庙和葛根庙、喀喇沁三旗寺庙等。这些寺庙中有的寺庙以纯蒙古语诵经,有的以蒙藏双语诵经,有的以蒙古语念诵《甘珠尔》《丹珠尔》经。在内蒙古地区形成的蒙古语诵经体系中,察哈尔镶白旗蒙藏双语诵经法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年间唐古特喇嘛拉锡斡节尔在镶白旗传教时,为了适合蒙古地区的本土特色,制定了蒙藏双语诵经法。其后,察哈尔格西洛桑楚臣继承和发扬了蒙藏双语诵经法。察哈尔镶白旗各寺庙统一推广的蒙藏双语诵经法使藏传佛教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本土化传播富有异彩。蒙古民间形成的蒙古语嘛呢经念诵形式是清代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诵经体系中影响较为广泛的诵经模式。嘛呢经是藏传佛教经文的一种形式,在清代广泛流传于内蒙古地区。嘛呢经一般是以诗歌的形式撰写的。嘛呢经念诵的主体是民间的普通蒙古人。嘛呢经不论其内容还是传承的语言,均体现了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民族化特色。总之,不同形式的蒙古语诵经方式使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化、本土化传播更为明显,对佛教经典的蒙古文翻译、蒙古族传统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历史编纂学、医药学等方面的传承和发扬影响深远。
萧依山[7](2016)在《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文中提出林芝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尼洋河流域发掘的遗址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林芝地区活繁衍生息,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且唐蕃古道及茶马古道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途径林芝地区太昭村,它不仅连接着内地及藏族广袤的土地,也推动了西藏同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及文化的交融互动,历史价值大,影响深远。并且林芝地区跨度广、垂直落差大、气候复杂多变,因此聚落及建筑都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如墨脱县自然生态环境迥异于林芝乃之西藏其他地区,其聚落及建筑几乎独成一个体系。但就林芝地区整体来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因此林芝地区也有着“西藏江南”的美誉。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人文、技术等多项因素,对林芝地区聚落的生成背景及发展历史、聚落的类型与分布、住宅的建筑类型、平面特征与形态特点、以及建筑构造技术等展开系统研究,重点揭示林芝地区聚落及建筑的表现形态及其内涵,并对其“复杂多样性”进行详细阐述及总结,从而在一定程度阐明林芝地区聚落及建筑的的内在规律性。本文通过四个部分,逐层深入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通过梳理林芝地区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等分析其背后因素。第二部分详细分析由自然、政治、宗教、经贸等因素综合影响下聚落的生长、选址理念、聚落分类、布局形态、空间处理手法及空间结构等,并以典型聚落为研究对象,对林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落进行综合分析。第三部分,结合《中国藏族建筑》《西藏民居》等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林芝地区建筑的类型、平面形制与空间布局、平面功能、立面造型及结构装饰展开较为详细的解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西藏其他地区建筑形态的对比研究,进一步完善建筑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各类型建筑的研究来突出其特征。第四部分作为总结,梳理归纳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希望通过理论的探讨,让更多学者从更多方面了解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促进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的保护与合理更新。
范占勇[8](2016)在《西藏“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变迁研究(1642-1951)》文中指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的拉萨河谷平原,四周群山环抱,一水中流,平均海拔3650米。自公元633年,藏王松赞干布迁都建城起,迄今已有1380多年的建城史。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扶持下,推翻藏巴汗政权,建立起甘丹颇章政权,定都拉萨。从此,拉萨再次成为西藏政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并迎来了继吐蕃王朝之后的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喇嘛王国覆灭。论文基于城市史学、城市形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融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针对1642——1951年的拉萨古城空间形态变迁进行个案研究。论文共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的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并在之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相关理论依据。第二章简述了城市概况、历史沿革,梳理了甘丹颇章政权之前(1642年之前)的城市空间形态变迁;剖析了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与城市自然环境、政治、宗教、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依据甘丹颇章政权时期重要的历史拐点,划分出不同的历史发展分期,分别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城市的建设、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城市的发展、19世纪末至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城市的转型,重点阐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城市发生的重要建筑事件,着力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功能、演替等特征。第六章从边界、道路、城市节点、标志物等方面进一步解读了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城市空间意象,并对未来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就上述各章的论述做了总结。目前,拉萨正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建设用地增加,致使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重组和城市结构演替,进而推动城市形态不断演变。鉴于此,通过对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拉萨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清晰认识,以期对城市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启示。
白音那木拉[9](2015)在《蒙古贞佛教研究》文中认为蒙古贞佛教是东部蒙古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信仰的主要宗教,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藏传佛教在蒙古传播的最活跃的地方。而长期以来,对蒙古贞佛教关注也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虽然也有学者有所研究,但是研究的领域比较窄,不够全面,因此对蒙古贞佛教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分为四章。在导论部分,笔者介绍了选题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调研情况。第一章介绍了蒙古贞佛教形成历程,分三大部分,首先讲了蒙古贞固有的宗教古老的萨满教,接着从宇宙观和灵魂观两个方面论述了萨满教的,这一部分是蒙古贞佛教形成的主要宗教背景。其次讲了萨迦派的传入,从萨迦派的核心思想和正式传入两个部分总成,萨迦派的传入是藏传佛教第一次传入蒙古贞地区,是藏传佛教在蒙古贞传播的开端,主要在统治阶级传播,所以随着元朝的灭亡,这次的传播也随之中断了,但是让蒙古贞人接触到了藏传佛教,为格鲁派的传入做了宗教铺垫。这章最后部分详细论述了格鲁派的正式传播与思想特点,还有传入蒙古贞与作为主要信仰的原因,首先格鲁派思想教义的成熟是内在原因,阿拉坦汗的大力支持以及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积极传播以及清政府的宗教治理蒙古地区的政策这三个是外在原因,经过了内外原因的推动下,格鲁派最终占据了蒙古贞宗教领域,成为了最高的宗教。第二章从蒙古贞佛教仪式、新型宗教人士以及建筑特点三个方面讲了蒙古贞佛教的特色。蒙古贞佛教继承了藏传佛教的原始核心教义,出于在蒙古贞地区快速传播的需求,也融合了萨满教的很多特点,蒙古贞佛教的特点也主要表现在这些外在的文化方面。在仪式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蒙古贞特有的经箱乐与查玛舞。这是以萨满教的乐曲和舞蹈为基础,以喇嘛是主角为特点的佛教仪式。在新型宗教人士方面,即“莱青”是喇嘛与萨满结合的产物,“莱青”的本质是以萨满教的仪式形势基础的特殊喇嘛。蒙古贞地区的寺庙建筑特殊不仅保留了西藏地区的建筑核心观念,而且也加入了蒙古因素,建筑工艺也主要借鉴了汉传佛教先进的建筑技术,在牌匾、文字方面不仅有蒙藏元素,也出现了汉族与满族文化的元素。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蒙古贞佛教对蒙古贞文化的影响,也是蒙古贞佛教对蒙古贞社会文化、精神文明的积极作用。其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三方面的影响,即对传统信仰的影响、道德伦理的影响以及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首先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探析了蒙古贞佛教对蒙古贞腾格里崇拜、灵魂观念、祖先崇拜等方面的影响,使蒙古贞人的宗教信仰从原始到“现代”转变,对道德伦理的影响不仅体现的不仅是蒙古贞佛教对宗教领域影响,而且对蒙古贞精神文明领域有了积极作用。如今的蒙古贞地区旅游文化发达,宗教旅游也成为了一个重点项目,其中不仅是宗教寺庙与活动,美食也是一个吸引旅客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蒙古贞佛教对蒙古贞美食影响主要体现在喇嘛肉与喇嘛糕两个代表性的美食上。结尾部分,笔者总结了蒙古贞佛教的特点,以及对蒙古贞各个领域的影响,简要评析了蒙古贞佛教的现实意义。
青斯琴[10](2014)在《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第二次传播伊始,给蒙古社会政治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寺庙作为佛教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它渗透和融入到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构成了蒙古文化的有机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座寺庙变迁史可谓是该地区社会政治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寺庙变迁,人们可以探知这一地区的地方与中央关系、民族与宗教问题以及社会内部结构等诸多领域的转型。以往蒙古地区佛教研究,尤其是寺庙研究,大多数是基于文本,对特定历史时间段的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参考和借鉴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收藏于当地档案馆里的各朝代相关历史档案的同时,结合笔者数年来的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深度描写了阿拉善广宗寺的变迁史,分析研究了寺庙与当地社会政治内在的张力。本文研究对象阿拉善广宗寺自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始建以来,已有近260年的历史。在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广宗寺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并在该地区的社会变革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广宗寺与西藏格鲁派高层之间的特殊关系,为本寺地位之独尊和命运之多舛奠定了基础。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了广宗寺创建的历史背景以及阿拉善和硕特人与藏传佛教之间的早期关系。与此同时文中利用清朝档案考证了寺庙奠基人、创建人以及初建时的规模与位置等问题。第二章基于相关资料,从寺庙与当地政治关系、寺庙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教育法会完善水平等角度重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期间的广宗寺繁荣景象,重点考究了该寺庙在当地社会政治中扮演的角色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在蒙古地区寺庙整体走向没落的历史背景中的阿拉善广宗寺的衰弱的主要原因以及具体形态。这也是广宗寺从当地政治权力核心逐步走向社会边缘的开端。第四章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宗寺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的经历和遭遇,还原了该寺庙从“神庙”演变成“鬼所”的历程。第五章探讨了广宗寺之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一为寺庙从“废墟”中得以恢复,成为一座民间自发建立的寺庙;二为从民间寺庙转变成当地政府旅游开发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章节中利用档案和访谈资料再现寺庙重建的详细过程的同时,重点探讨了寺庙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寺庙内部变革。结语部分从世俗化的理论视角总结论文内容,并提出了有关广宗寺历史与现状的一些见解。从论文内容人们可以看到阿拉善广宗寺变迁史中的两条主线:一是寺庙自创建到繁荣,再到衰落,最后又被重建的整个历史过程;二是广宗寺从当地政治生活核心逐渐走向边缘,逐步失去对世俗社会的笼罩力和相对独立性,最终成为政府部门旅游开发项目中一个环节的过程。
二、西藏的寺庙建筑及医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的寺庙建筑及医药(论文提纲范文)
(2)藏式寺庙建筑的数字化重建及展示方法研究 ——以雍布拉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论文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藏式寺庙及雍布拉康概况 |
第一节 藏式寺庙建筑概述 |
第二节 雍布拉康的历史价值 |
第三节 雍布拉康数字化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主建筑三维重建 |
第一节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原理 |
第二节 点云数据采集 |
第三节 点云数据处理 |
第四节 基于点云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 |
第五节 基于点云和三视图的主建筑建模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场景三维重建 |
第一节 倾斜摄影技术原理及无人机选择 |
第二节 航摄数据的采集 |
第三节 基于Context Capture的山体场景建模 |
第四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构筑物三维重建 |
第一节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及原理 |
第二节 基于Agisoft Photo Scan的构筑物建模 |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扫描数据与航摄数据的融合处理 |
第一节 基于点云的多源数据的处理 |
第二节 基于点云的多源数据的融合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藏式寺庙建筑数字化展示 |
第一节 藏式寺庙建筑文化数字化展示概述 |
第二节 基于Trimble Real Works的 web端全景展示 |
第三节 基于社交媒体的点云漫游视频展示传播 |
第四节 基于Potree的古建筑点云web端可视化展示 |
第五节 基于Mars+Venus的移动端全景图展示 |
第六节 基于Wish3D的三维模型场景展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本文工作总结 |
二、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
后记 |
(3)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及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背景 |
一、宗教文化背景 |
二、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建筑及装饰的各时期发展 |
一、原始时期 |
二、萌芽时期 |
三、雏形时期 |
四、发展时期 |
五、成熟时期 |
六、藏传佛教建筑在当代的发展 |
第二节 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装饰内容 |
一、屋顶、汉式金顶及其设计艺术特征 |
二、梁、柱装饰及其特征 |
三、门、窗装饰及其特征 |
四、墙体装饰及其特征 |
五、建筑附属 |
第三节 典型藏传佛教民居建筑的的装饰内容 |
一、门、窗装饰及其特征 |
二、墙体装饰及其特征 |
三、屋顶与建筑附属 |
第四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设计的艺术特征 |
一、造型特征 |
二、内容特征 |
三、色彩特征 |
四、文化特征 |
五、题材特征 |
六、宗教特征 |
第五节 其他文化对藏传佛教建筑的影响 |
第六节 藏式建筑体系的新特点 |
一、现代化材料、构件、能源的应用 |
二、传统装饰和工艺的保留 |
三、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的改变 |
第二章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当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
一、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
二、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度假酒店中的应用 |
三、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拉萨火车站中的应用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居住建筑中的应用 |
第三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一、壁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二、唐卡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三、雕塑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人才断层 |
二、地域局限 |
三、文化定位 |
第三章 建筑装饰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保护方案——以藏式建筑装饰设计为例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价值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借鉴 |
第三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 |
第四节 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设计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图片来源 |
致谢 |
(4)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
1.3.2. 寺庙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概念解析 |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
2.1.1. 地质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环境 |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
2.2.1. 经典论证 |
2.2.2. 皇家扶持 |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
2.4.1. 文殊菩萨信仰 |
2.4.2. 汉藏佛教并存 |
2.4.3. 大乘八宗并行 |
2.4.4. 十方子孙并重 |
2.5. 小结 |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
3.4. 小结 |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
4.1.4. 五台龙脉 |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
4.2.2. 朝山路线分类 |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
4.4. 小结 |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
5.1. 寺院选址特点 |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
5.2. 村落分布特点 |
5.2.1. 依谷而建 |
5.2.2. 村寺相依 |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5.5. 小结 |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6.1. 寺院空间布局 |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类型 |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
6.4. 结论 |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
7.3.1. 文学 |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
7.3.3. 清代皇家园林 |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8.2. 讨论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喜马拉雅西部山地建筑研究 ——印度北阿坎德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背景 |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1.5.1 选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3 课题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北阿坎德邦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资源和环境 |
2.2 人文背景 |
2.2.1 社会发展沿革 |
2.2.2 政府部门 |
2.2.3 行政区划 |
2.2.4 文化教育 |
2.2.5 经济发展 |
2.2.6 宗教信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阿坎德邦传统聚落 |
3.1 北阿坎德邦人口种族 |
3.2 城镇发展概况 |
3.3 城镇类型 |
3.3.1 贸易城镇 |
3.3.2 行政城镇 |
3.3.3 宗教城镇 |
3.3.4 旅游城镇 |
3.3.5 文化城镇 |
3.4 山区村落 |
3.4.1 村落选址的因素 |
3.4.2 选址原则 |
3.4.3 村落形态特征 |
3.4.4 村落中民居布局方式 |
3.5 村落实例 |
3.5.1 纳格萨特村落 |
3.5.2 拉卡玛达拉村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阿坎德邦传统宗教建筑 |
4.1 北阿坎德邦印度教神庙起源与发展 |
4.1.1 神庙的起源 |
4.1.2 本地印度教众神 |
4.1.3 北阿坎德邦印度教神庙的发展 |
4.2 北阿坎德邦印度教朝圣路线与朝圣地点分析 |
4.2.1 北阿坎德邦印度教朝圣路线分析 |
4.2.2 北阿坎德邦印度教朝圣地点分析 |
4.3 北阿坎德邦印度教神庙风格与实例分析 |
4.3.1 北阿坎德邦木质庙宇 |
4.3.2 北阿坎德邦石庙 |
4.3.3 北阿坎德邦石木混合风格寺庙 |
4.3.4 北阿坎德邦洞穴石窟 |
4.4 北阿坎德邦佛教神庙风格与实例分析 |
4.4.1 北阿坎德邦佛教起源与发展 |
4.4.2 北阿坎德邦佛教案例分析 |
4.5 北阿坎德邦锡克教神庙风格与实例分析 |
4.5.1 北阿坎德邦锡克教起源与发展 |
4.5.2 北阿坎德邦锡克教案例分析 |
4.6 北阿坎德邦耆那教神庙风格与实例分析 |
4.6.1 北阿坎德邦耆那教起源与发展 |
4.6.2 北阿坎德邦耆那教案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阿坎德邦传统居住建筑 |
5.1 北阿坎德邦传统民居概况 |
5.1.1 民居选址 |
5.1.2 居住方式 |
5.1.3 居民经济水平 |
5.2 外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 |
5.2.1 外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风格 |
5.2.2 外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实例 |
5.3 中部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 |
5.3.1 中部喜马拉雅地区石木混合民居建筑 |
5.3.2 中部喜马拉雅地区竹制民居建筑 |
5.3.3 中部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实例 |
5.4 大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 |
5.4.1 大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风格 |
5.4.2 大喜马拉雅地区民居建筑实例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北阿坎德邦传统建造技术 |
6.1 基础 |
6.2 墙体 |
6.2.1 石砌墙体 |
6.2.2 石木结合墙体 |
6.2.3 墙体木制环梁 |
6.3 屋顶与楼板 |
6.3.1 栋梁与屋面 |
6.3.2 楼板与楼梯 |
6.4 门窗 |
6.5 抗震系统 |
6.5.1 喜马拉雅地区过去的地震史列表 |
6.5.2 建筑结构和建筑特色 |
6.5.3 防震特征 |
6.5.4 重力荷载系统 |
6.5.5 侧向受力系统 |
6.5.6 结构体系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北阿坎德邦传统装饰艺术 |
7.1 木制工艺 |
7.1.1 寺庙外部 |
7.1.2 寺庙内部 |
7.2 金属工艺 |
7.3 图案及纹样 |
7.3.1 叙事场景描述 |
7.3.2 动物图案 |
7.3.3 飞鸟图案 |
7.3.4 植物图案 |
7.3.5 建筑装饰图案 |
7.3.6 其他图案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中英文对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中涉及的北阿坎德邦神庙) |
附录二 (北阿坎德邦神庙一览表) |
附录三 (调研行程图) |
成果 |
致谢 |
(6)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 ——以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诵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概论 |
第一节 藏传佛教教义与蒙古萨满教神灵的结合 |
一、藏传佛教教义与萨满教天地山水神灵的相结合 |
二、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祭火、祭祖活动的结合 |
三、藏传佛教与萨满教降神行为的结合 |
第二节 佛教基本经典《甘珠尔》《丹珠尔》经的蒙古文翻译 |
一、入清前《甘珠尔》经的蒙古文翻译过程 |
二、入清后《甘珠尔》经的校勘与《丹珠尔》经的蒙古文翻译 |
三、《甘珠尔》《丹珠尔》经的刊行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内蒙古寺庙建筑风格的本土化 |
一、汉式建筑风格的寺庙 |
二、汉藏建筑风格结合的寺庙建筑 |
第四节 札萨克达喇嘛管理体制的实行 |
一、内札萨克蒙古席勒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旗的建立 |
二、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职权 |
三、多伦诺尔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职权 |
四、瑞应寺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及其职权 |
第五节 藏传佛教与汉族民间信仰相结合的“复合体”庙宇的出现 |
一、内蒙古地区“娘娘庙”“玉帝庙”“龙王庙”等的出现 |
二、从藏传佛教的“格萨尔庙”到内蒙古地区的“老爷庙” |
小结 |
第二章 内齐托音—世创立梅力更葛根世系完善的蒙古语诵经制度 |
第一节 内齐托音一世创立的蒙古语诵经制度 |
一、内齐托音一世在东部蒙古的蒙古语传教活动 |
二、内齐托音一世首创的蒙古语诵经制度内容 |
第二节 内齐托音二世与蒙古语诵经制度 |
一、内齐托音二世坐床 |
二、内齐托音二世所驻锡的小召蒙古语诵经 |
三、内齐托音二世发扬的蒙古语诵经制度 |
第三节 梅力更葛根世系对蒙古语诵经制度的完善 |
一、梅力更葛根一世、二世与梅力更寺蒙古语“老诵经法” |
二、第三世梅力更葛根创建的“新诵经法” |
三、梅力更寺蒙古语诵经内容 |
第四节 蒙古语诵经的本土化特点 |
一、“蒙古佛教”概念的提出 |
二、西藏寺庙诵经与梅力更葛根三世“新诵经法”之间的异同 |
三、蒙古语诵经音乐的本土化特点 |
四、围绕蒙古语诵经的争论 |
小结 |
第三章 内齐托音体系内东部蒙古寺庙蒙古语诵经状况 |
第一节 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蒙古语诵经 |
一、科尔沁诺颜呼图克图与葛根庙蒙古语诵经 |
二、葛根庙蒙藏双语诵经特点 |
第二节 巴林右旗寺庙蒙古语诵经 |
一、以蒙古语诵经的巴林右旗四大庙 |
二、巴林右旗寺庙蒙古语诵经内容 |
第三节 阿鲁科尔沁寺庙蒙古语诵经 |
一、汗庙蒙古语诵经法会及其内容 |
二、全旗范围的汗庙祈愿法会 |
三、以蒙古语诵经的喜金刚扎仓 |
第四节 扎鲁特右旗寺庙蒙古语诵经 |
一、扎鲁特固什却札木苏与蒙古语诵经 |
二、旗庙的蒙古语诵经 |
三、葛根庙蒙古语诵经 |
第五节 喀喇沁、东土默特地区寺庙蒙古语诵经情况 |
一、喀喇沁三旗寺庙念诵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经状况 |
二、土默特左、右旗寺庙蒙古语诵经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蒙藏双语诵经法与民间嘛尼经念诵形式 |
第一节 察哈尔镶白旗蒙藏双语诵经法的确立过程 |
一、镶白旗蒙藏双语诵经法的起源 |
二、察哈尔格西洛桑楚臣制定的蒙藏双语诵经法 |
第二节 乌审旗民间流传的蒙古文嘛呢经念诵形式 |
一、乌审旗嘛呢经奠基者萨木丹嘉措及其作品 |
二、乌审旗嘛呢经念诵时空 |
三、乌审旗嘛呢经念诵现状 |
第三节 蒙古贞地区的嘛呢经念诵形式 |
一、蒙古贞地区流传的嘛呢经内容 |
二、嘛呢经念诵形式 |
三、蒙古贞嘛呢经念诵现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1.2 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及研究意义 |
1.4.1 历史文化价值及意义 |
1.4.2 学术研究价值及意义 |
1.4.3 旅游资源价值及意义 |
2 西藏林芝地区地理气候及历史文化综述 |
2.1 西藏林芝地区地理气候环境 |
2.1.1 西藏林芝地区地理地貌 |
2.1.2 西藏林芝地区气候环境 |
2.2 西藏林芝地区历史沿革 |
2.2.1 远古时期 |
2.2.2 新石器时代 |
2.2.3 从玛桑九族至雅砻王统时期 |
2.2.4 吐蕃王朝的建立至吐蕃分裂 |
2.2.5 元代至民国时期及当代 |
2.3 西藏林芝地区文化背景 |
2.3.1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
2.3.2 多民族的文化交融 |
2.3.3 复杂的宗教信仰 |
2.4 本章小结 |
3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 |
3.1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选址 |
3.1.1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的生长因素 |
3.1.2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的选址及分类 |
3.2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布局形态、空间及构成要素 |
3.2.1 聚落的布局形态 |
3.2.2 传统聚落空间处理手法 |
3.2.3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 |
3.2.4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
3.3 西藏林芝地区典型传统聚落分析 |
3.3.1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江达村(太昭村)—西藏林芝地区重镇 |
3.3.2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秀巴村—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 |
3.3.3 林芝地区林芝县布久乡简切村及朵当村--以寺庙为中心的聚落 |
3.4 本章小结 |
4 西藏林芝地区传统建筑 |
4.1 西藏林芝地区公共建筑 |
4.1.1 概述 |
4.1.2 宗教建筑 |
4.1.3 宗山建筑 |
4.1.4 公房 |
4.2 西藏林芝地区居住建筑 |
4.2.1 居住建筑影响因素 |
4.2.2 民居建筑 |
4.2.3 庄园建筑 |
4.2.4 僧居及拉章 |
4.3 林芝地区居住建筑平面、立面及空间 |
4.3.1 建筑平面构成 |
4.3.2 建筑立面造型 |
4.3.3 建筑空间形态 |
4.4 建造材料及建筑技术 |
4.4.1 建造材料 |
4.4.2 围护结构构造做法 |
4.4.3 屋顶、楼板构造做法 |
4.4.4 承重结构体系及屋架构造做法 |
4.5 建筑装饰及其工艺流程 |
4.5.1 建筑装饰 |
4.5.2 工艺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林芝地区地理气候及历史文化总结 |
5.2 林芝地区传统聚落特征总结 |
5.3 林芝地区传统建筑特征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调研报告 |
B. 林芝地区重点建筑一览表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西藏“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变迁研究(1642-195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方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2 拉萨古城概述与空间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 |
2.1 拉萨古城概述 |
2.1.1 拉萨古城概况 |
2.1.2 拉萨古城的历史变迁 |
2.2 拉萨古城空间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
2.2.2 政治中心的建立 |
2.2.3 宗教中心的确立 |
2.2.4 城市经济和社会形态 |
2.2.5 建筑风格与工程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3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拉萨古城的建设 |
3.1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
3.1.1 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 |
3.1.2 蒙藏统治者的争权斗争 |
3.1.3 清朝“平准安藏”及调整西藏地方管理体制 |
3.2 重建布达拉宫 |
3.2.1 选址:玛布日山(红山) |
3.2.2 白宫、红宫 |
3.2.3 雪城 |
3.2.4 宗角禄康 |
3.3 改、扩建大、小昭寺 |
3.3.1 大昭寺 |
3.3.2 小昭寺 |
3.4 兴建扎什城 |
3.4.1 扎什城的兴建过程 |
3.4.2 扎什城的建筑与规模 |
3.5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变迁特征 |
3.5.1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3.5.2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功能特征 |
3.5.3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演替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拉萨古城的发展 |
4.1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
4.1.1 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七世达赖亲政 |
4.1.2 清军平定廓尔喀侵扰,颁布《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 |
4.2 营建罗布林卡 |
4.3 驻藏大臣衙门 |
4.4 拉萨“四大林”及其他宗教建筑 |
4.4.1 拉萨“四大林” |
4.4.2 其他宗教建筑 |
4.5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变迁特征 |
4.5.1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5.2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功能特征 |
4.5.3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演替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19世纪末至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拉萨古城的转型 |
5.1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
5.1.1 英、俄侵略西藏 |
5.1.2 张荫棠“查办藏事”和联豫的西藏改革 |
5.1.3 十三世达赖喇嘛和热振当政时期 |
5.1.4 达扎和十四世达赖喇嘛当政时期 |
5.2 扩建罗布林卡 |
5.3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变迁特征 |
5.3.1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5.3.2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功能特征 |
5.3.3 这一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的演替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关于拉萨古城空间意象和保护发展的解读 |
6.1 拉萨古城的空间意象 |
6.1.1 边界 |
6.1.2 道路 |
6.1.3 城市节点 |
6.1.4 标志物 |
6.2 关于拉萨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6.2.1 建立整体保护观 |
6.2.2 建立科学的发展和管理观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达赖活佛转世世袭 |
C. 班禅活佛转世世系 |
D. 清代历任驻藏大臣一览表 |
E. 原西藏地方政府组织系统表 |
F. 布达拉宫主要宫殿名称一览表 |
G. 布达拉宫山顶部分的主要建筑面积 |
H. 拉萨老城区文物古建(构)筑一览表 |
(9)蒙古贞佛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关于蒙古贞佛教的讨论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研究动态 |
0.2.2 国外研究动态 |
0.3 研究方法、调研情况及研究成果 |
0.3.1 研究方法 |
0.3.2 调研情况 |
0.3.3 研究成果 |
1 蒙古贞佛教的形成 |
1.1 认识蒙古贞 |
1.1.1 蒙古贞概况 |
1.1.2 蒙古贞历史 |
1.1.3 蒙古贞佛教 |
1.2 萨满教——蒙古贞最早的信仰 |
1.2.1 古老的萨满教 |
1.2.2 萨满教宇宙观及其哲学思想 |
1.2.3 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 |
1.3 萨迦派的传入 |
1.3.1 萨迦派的思想和特点 |
1.3.2 萨迦派在蒙古贞的传播 |
1.4 格鲁派在蒙古贞的全面传播和成熟 |
1.4.1 格鲁派的思想和特点 |
1.4.2 阿拉坦汗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大力提倡 |
1.4.3 格鲁派在蒙古的扎根——四世达赖云丹嘉措的诞生 |
1.4.4 清政府的鼓励政策 |
1.4.5 格鲁派的最后确立 |
2 蒙古贞佛教的特色 |
2.1 蒙古贞佛事仪式 |
2.1.1 蒙古贞“查玛” |
2.1.2 蒙古贞经箱乐 |
2.2“莱青”——藏传佛教与萨满教斗争中产生的新型宗教人士 |
2.2.1 何为“莱青” |
2.2.2“莱青”的守护神 |
2.2.3“莱青”的特殊宗教仪轨 |
2.3 蒙古贞佛教建筑特色 |
2.3.1 蒙古贞寺庙的建筑选址 |
2.3.2 蒙古贞寺庙的砖石雕刻、文字 |
3 佛教对蒙古贞文化的影响 |
3.1 佛教影响下的蒙古贞传统信仰 |
3.1.1 格鲁派思想对蒙古贞“腾格里”崇拜的影响 |
3.1.2 藏传佛教对蒙古贞灵魂观念的影响 |
3.1.3 藏传佛教对蒙古贞祖先崇拜的影响 |
3.2 佛教对蒙古贞道德伦理的影响 |
3.2.1“因果报应”说影响下的蒙古贞佛教道德观 |
3.2.2 佛教影响下的家庭伦理观 |
3.3 佛教对蒙古贞饮食文化的影响 |
3.3.1 喇嘛炖肉 |
3.3.2 喇嘛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
三、基本史料 |
四、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渊源与背景:广宗寺之初建(18世纪中后期) |
第一节 阿拉善和硕特历史演变及其佛教渊源 |
一、阿拉善和硕特之历史演变 |
二、阿拉善和硕特蒙古人的佛教渊源 |
第二节 寺庙奠基人——仓央嘉措的故事 |
一、仓央嘉措其人 |
二、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的历史原因 |
三、关于仓央嘉措归宿问题的争论 |
第三节 广宗寺初期的建造与规模 |
一、关于广宗寺初建位置 |
二、寺庙建造者阿旺多尔济 |
三、广宗寺初建过程 |
四、广宗寺初期规模 |
小结 |
第二章 “保护”与“保佑”:广宗寺之繁荣(18世纪末-19世纪末) |
第一节 阿拉善广宗寺与当地政治 |
一、蒙古地区寺庙不同阶层的形成 |
二、阿拉善广宗寺阶层结构 |
三、广宗寺与世俗上层的互惠关系 |
四、广宗寺与阿拉善世俗上层之间的限制与冲突 |
第二节 寺庙经济 |
一、寺庙经济收入 |
二、寺庙经济支出 |
第三节 广宗寺寺院教育和法会 |
一、寺院教育 |
二、法会 |
小结 |
第三章 转变与挣扎:广宗寺之衰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 |
第一节 内蒙古藏传佛教衰落的社会背景 |
一、政府对蒙古地区佛教的限制 |
二、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衰退 |
三、蒙古族社会精英阶层的反思 |
四、现代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阿拉善广宗寺的衰落原因分析 |
一、“回回之乱”带来的灾难 |
二、国民政府的安抚与限制政策 |
三、学校、军队与寺庙之间的喇嘛争夺战 |
第三节 阿拉善广宗寺衰落的具体表现 |
一、寺庙经济的衰退 |
二、喇嘛来源的短缺 |
三、寺庙内部问题的突出 |
第四节 衰落时期广宗寺活佛个案研究 |
一、“三爷格根”还俗事件 |
二、第五世喇嘛坛执政阿拉善 |
三、“巴润格根事件” |
小结 |
第四章 从“神庙”到“鬼所”:建国初期之广宗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广宗寺 |
一、内蒙古佛教“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 |
二、对广宗寺喇嘛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广宗寺寺庙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宗寺 |
一、“红卫兵”的“造反” |
二、寺庙建筑的拆除 |
三、信仰的扭曲 |
小结 |
第五章 信仰与利益:广宗寺的重建与嬗变(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广宗寺重建条件的形成 |
一、国家对宗教政策的调整 |
二、阿拉善地方政府宗教政策的落实情况 |
三、传统宗教意识的复苏 |
第二节 广宗寺重建过程 |
一、“沙日胡德法会”:秘密筹划重建寺庙 |
二、镇寺之宝回归:罗桑吉和他的“德顶格根马尔唐” |
三、寺庙空间的扩展:从帐篷到朝克沁经堂 |
四、政府支持:“政策落实”的惠及 |
第三节 嬗变中的广宗寺 |
一、寺庙事务中的政府角色转变 |
二、寺庙经济的转变 |
三、喇嘛群体的变化 |
四、寺庙法会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田野工作中接受访谈的部分人员信息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西藏的寺庙建筑及医药(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地区藏传佛寺殿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 刘月.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藏式寺庙建筑的数字化重建及展示方法研究 ——以雍布拉康为例[D]. 崔晓磊.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及传承研究[D]. 陈晓宇. 苏州大学, 2018(01)
- [4]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喜马拉雅西部山地建筑研究 ——印度北阿坎德邦[D]. 孔瑶. 南京工业大学, 2016(05)
- [6]清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本土化传播 ——以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诵经为中心[D]. 郎玉鸽. 内蒙古大学, 2016(08)
- [7]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 萧依山. 重庆大学, 2016(03)
- [8]西藏“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拉萨古城空间形态变迁研究(1642-1951)[D]. 范占勇. 重庆大学, 2016(03)
- [9]蒙古贞佛教研究[D]. 白音那木拉. 辽宁大学, 2015(05)
- [10]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历史变迁研究[D]. 青斯琴. 内蒙古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