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英语历史性的名词形态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指出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梁冠华[2](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认为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沈思芹[3](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方小兵[4](2020)在《语法化与句法变异研究的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化研究自主成分向语法成分转化的历时语言现象,而句法变异研究同一个语法形式在共时层面的社会分布状况。实际上,语言的历时变化就产生和体现在共时变异之中,因而应该整合当前的语法化与句法变异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审视语法化,充分考虑语言演变的社会因素。这既可以推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也可以使语法化研究更加全面,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者将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
稂建中[5](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冯俊[6](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提出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叶祎琳[7](2019)在《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观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西方人以在华出版的各类英文期刊为平台,交流分享汉语研究和学习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汉语研究的发展。本论文以《中国丛报》、《中国评论》、《中日丛报》和《中日释疑》等19世纪主要在华英文期刊中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刊载的汉语专文做出梳理和归纳,按发表时间前后,从西方英文期刊中的语音观、语法观、汉字观、习得观等角度,较为全面的得出19世纪西人主要的汉语观。语音观上,基于19世纪之前对罗马注音方案的初步探索,经历了马儒翰注音方案在得到斯坦沃特和沃尔夫的建议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卫三畏在其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注音对照表;语法观上,不再认同“汉语无语法”的观点,从文言文语法、词类分析等方面开始进行汉语语法研究,庄延龄对《马氏文通》的评述也体现了中西方语言学的互动。西方人的字词观也逐渐成型,由围绕单个汉字的解析到探索汉字“根字”的研究,评价了当时的双语词典,试图探索更好的词典编撰模式;对汉语习得的观点也逐渐明朗,破除了“汉语难学论”的刻板印象,积极探索汉语教学与学习的最佳模式;对汉语方言和文件体的研究,可以看做是汉语观的变异。最后,笔者认为在当今对外汉语推广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西人对汉语的认识,顺应其认识中正确的观点,扭转认识中偏颇的部分,将汉语特征与汉语国际推广相结合,以期促进汉语在域外更好的传播与推广。
金立鑫[8](2018)在《语言类型学:传统、现代与当代》文中研究说明语言类型学不同于生成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之处在于其研究方法而不是研究宗旨。语言类型学自其诞生以来就以跨语言比较的方法寻求语言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为研究范式。但传统语言类型学主要是分类学意义上的,在对语言何以如此的理论解释方面乏善可陈。格林伯格的研究标志着现代语言类型学的诞生,它以追求人类语言各范畴或形式之间的蕴含关系为目标,由此告别了传统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思路。当代语言类型学由于现代技术的推动,在大规模语言样本库、语料库、数据库以及规则库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研究方法上也更具时代特色。
周海明[9](2018)在《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关注更多地聚焦于语篇而非句法,这是其区分于所谓主流语言学的显着特征之一。以其创始人M.A.K.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语篇元功能、语法隐喻、语篇发生等一系列对于句法理论家(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学家)来说比较独特的概念。多年来,这些概念被广泛用于指导语篇分析、语言教学、翻译等实践活动,其适用性价值得到普遍认可。然而,这些概念的本质及其元理论内涵尚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在借鉴和发展“话语建构论”(苗兴伟,2016)这一术语的基础上,将上述概念冠以“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并加以整体考察,旨在结合意义进化论从社会文化视角阐述语篇建构的本质属性,尤其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意义进化论是一种从历时性视角研究意义创造过程的理论范式。它融入了生物进化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的概念或理念,从语篇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维度研究语言系统在功能语义范畴上的进化方式,主张三个维度之间的循环互动是意义进化的机制,而物质经验、意识经验、词汇语法的进化则是意义进化的动因。本研究围绕意义进化的三个维度,基于系统功能学派在语篇发生、语言社会化、科学语言进化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内涵及发展,有如下主要发现:第一,随着意义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经历了本体论和元理论层面上的内涵式提升,已从一种语法理论发展成为阐释人、语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元理论,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其内涵主要有:语篇是形式和功能的统一体,在语言交际中,意义发生和交换的主要组织方式是语篇,语篇在经验识解、社会交际中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系统通过语篇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意义进化历程与现实世界循环互动,人们以词汇语法为资源、以语篇为主要媒介,通过意义识解经验现实,最终实现了对经验的历时性建构。第二,从意义进化论的语篇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在本体论和元理论意义上有四个发展。一是语篇资源的重新界定和归类。语篇资源特指体现语篇元功能并参与语篇创造的语法成分,其归类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分类视角从“由下而上”到“由上而下”的切换,并且运用“语篇转接”和“语篇状态”两个新概念进行补充说明。新的分类视角明显受到语篇发生学思想的影响,对语篇组织的解释更为合理,突显了语篇语义的动态性和历时性。二是语篇元功能本质属性的理论反思。非本源性是语篇元功能区别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的重要属性,彰显了语言对现实的建构作用,是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核心所在,非本源性思想贯穿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发展、主位推进、语法隐喻等理论之中。三是语篇发生机制的重新构建。韩礼德等借助“元冗余”的概念,修正了早期的语言层次体现观;借助天气与气候的关系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语篇发生的例示化过程;借助“文化意库”和“个体意库”的概念,诠释了个体对意识形态的语篇建构,最终构建了语篇发生的“体现化——例示化——个体化”三位一体机制。四是建构主义思想的高度彰显。通过深入挖掘系统功能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语篇建构的认识论意义、非本源性思想的哲学启示,可以发现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实现了元理论意义上的升华。第三,从意义进化论的个体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发展贯穿于系统功能学派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就其研究立场和目标而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个体发生研究属于语言社会化研究的范畴。在其研究中,韩礼德等汲取了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思想、维果茨基发展心理学思想、沃尔夫人类语言学思想中的养分。对这些理论思想的借鉴和融汇,充分体现了意义的社会性、建构性、相对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精髓所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文化语境中个体意义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语篇建构能力的提升,而语篇交际与语言社会化之间的多维互动是个体语篇建构能力持续进化的助推器。个体语篇建构能力的发展彰显出进化性和社会性特征:发展是进化式的,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渐变过程;发展是社会性的,是一个受社会文化语境驱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系统功能学派对儿童语言社会化过程所做的系统研究,不仅为诠释人类语篇建构能力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发生学理据,而且对于建构多元性、体系化的语言社会化理论来说,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第四,从意义进化论的种系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发展贯穿于系统功能学派关于科学语言进化的研究。科学语言的成功进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人类种系特征的语言的进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考古学的先天不足。作为人类语言进化产物和机制的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隐喻,被证明是组织科学语篇语法的最佳策略。从意义进化的视角来看,名词化隐喻不仅能够对人类经验进行范畴化和分类组织,而且有助于优化语篇的推理和逻辑推进。构筑科学理论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技术性,即科学语言需要创造专业技术词汇,以实现指称功能;二是合理性,即科学语言要有利于从观察和实验中归纳结论,并从一个观点或论据发展到另一个观点或论据。在具体科学语篇的建构中,名词化隐喻的上述两大功能保证了科学理论的“技术性”和“合理性”。范畴化和分类组织功能就是语法隐喻在元理论层面上的语篇建构功能,具体表现为科学家通过分类、凝聚和过滤、指称等机制来命名或创造虚拟实体以便展开科学研究,最终完成对科学理论的“技术性”的语篇建构。推理和逻辑推进功能主要指名词化语法隐喻在科学语篇中促进上下文衔接、推进主述位发展、形成“信息流”的作用,以此形成语义连贯的科学语篇,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对科学理论的“合理性”的语篇建构。科学语言进化的三大意义历程表明,科学语言的进化实际上是数代科学家通过通力合作,对科学知识进行语篇建构的历时性过程。总之,从意义进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韩礼德语篇建构观,不仅有助于把握语篇元功能、语法隐喻、语篇发生等概念的社会建构主义内涵,而且也是对现有功能语篇分析实践乃至系统功能理论发展的一种补充。
叶艳[10](2018)在《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文中认为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助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莫言小说的译介研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莫言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借助可视化科学计量统计工具,可以看出目前现阶段莫言小说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译者惯习、翻译与改写、翻译与意识形态等相关论题,更加倾向于探讨对文化、社会等“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而忽视“文本内”资源的挖掘,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亟待寻找新的理论阐释空间。本研究以中国本土修辞学理论——广义修辞学为总体理论框架,辅以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狂欢理论,主要以莫言的六部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莫言小说的系统性修辞特征,构建其原文和英译文中的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在分析英译者对不同修辞采取的翻译方法的同时,亦深入分析原文的修辞建构对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提出的认知要求。笔者在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层级选取明喻、通感、超常规句式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莫言的明喻本体呈现肉体化、自然化、有灵化、魔幻化、动物化的倾向,喻体的选择呈现陌生化、游戏化、动物化、粗鄙化的特征,葛浩文主要采取了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莫言的通感修辞具有修辞、认知、哲学三个维度的意义,其建构映证了乌尔曼(Ullman)所进行的大规模通感隐喻调查结果,葛浩文的通感修辞翻译实现了与莫言原文的通感同构,体现了哲性维度的审美共通感。莫言文本中的超常规句式主要体现为超长句和超短句,其英译文体现了异化翻译策略。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分为杂语修辞、戏仿修辞、民间诗学(猫腔叙事及类书场文本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语言杂多”是巴赫金文论中的核心概念,用来描述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多元化现象,莫言小说文本富含杂语特征,包含着作者对于文革话语、詈骂语、谚语、成语、古诗仿写等语言形式的混杂性使用,创造了戏谑、幽默的效果,降格了政治语言的政治性和严肃性,但阅读杂语文本需要调动读者的社会经验和历史记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杂语修辞的理解和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戏仿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主导话语策略,是一种体现作者反讽意图的游戏性文本建构,戏仿历史语境中的崇高话语并将之置于荒唐的语境,是作者游戏精神的体现,是狂欢化思想在叙事层面的映射。仿拟可分为词语、短语、句子、风格、篇章五个层面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仿拟的生成、翻译、译文接受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认知建构、解构、再建构,仿拟文本在原文文本到译本读者的心理文本之间经历了二次变形,译者“咀嚼”了一次原文文本,译文读者再进行二次“咀嚼”,因为文化、心理空间的不同,译者和译本读者或完全丢失原文本的仿拟元素,或在理解中添加新元素。仿拟修辞的建构是否成功及是否成功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这个“接生婆”的翻译成功与否,它对译文读者的语言记忆、文学记忆亦发出了强烈的召唤,仿拟修辞的互文性、杂语性、游戏性亦是莫言小说语言不可译性的动因之一。莫言的民间诗学可以从猫腔叙事建构和类书场文本建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莫言小说语言“民间性”的异质性存在能够体现作者莫言文学书写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但同时因为域外译本读者对于文学书写的不同规约和期待,亦是中国文学外译接受障碍的原因之一。最后,笔者以反讽哲学为突破点来探析莫言小说的修辞哲学,具体体现为言语反讽、叙事反讽、总体反讽,其中叙事反讽分为戏仿性反讽、结构性反讽、语态性反讽、视点性反讽四种形式。在翻译中,英译者葛浩文在言语反讽层面忽略了原文中有些反讽话语的反讽意图,改写结尾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反讽,通过改写或删减原文中的“不可信叙述”的元话语策略可以大大拉近反讽间距。本研究使用了广义修辞学来探讨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莫言作品文本,继续推进莫言翻译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本土修辞学资源的一次有益实践,有利于促进翻译学与修辞学、叙事学、文艺学等之间的跨学科性研究,同时对译者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效果的评估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现代英语历史性的名词形态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英语历史性的名词形态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2)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
二、三种法文译本 |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
小结 |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语法化与句法变异研究的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法化:一个热门话题 |
二、句法变异:两种研究路径 |
三、与句法化相关的句法变异研究经典案例 |
(一)英语句法变异实例 |
1.双重否定(double negation/negative concord)。 |
2.存在句的主谓一致。 |
3.what用作定语从句关系代词。 |
4.反身代词词干的所有格化。 |
5.be like用作引述语。 |
(二)汉语句法变异实例 |
1.程度副词+名词。 |
2.叠置动词从后省略部分语素。 |
3.有+VP 。 |
四、语法化与句法变异:共时与历时的结合 |
第一,通过共时变异推断未来语言变化。 |
第二,整合“真实时间”的研究与“显像时间”的研究。 |
第三,语言变异与语法化有许多共通之处。 |
第四,“共时层面是历时层面的扁平化”,通过研究共时层面的各种变异形式,可以观察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种语言变化。 |
五、结语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话语理论 |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
二、中世纪英语 |
三、现代英语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
1.2 本论文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基本方法 |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
2.1.2 无韵散文体 |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
2.2.1 古英语半诗体 |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
2.3.3 还原“兮”字句式 |
小结 |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
3.1 本土化初探 |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
3.2.1 内容的准确性 |
3.2.2 内容的可读性 |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
3.4 陌生化的消弭 |
3.4.1 “信、达、雅” |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
小结 |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
小结 |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
5.1.1 错误的理解 |
5.1.2 历史性误读 |
5.1.3 创造性误读 |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
5.2.1 经典化过程 |
5.2.2 研究局限 |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
小结 |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
小结 |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
小结 |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
8.2.1 《楚辞》问题研究 |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
小结 |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
9.1.1 香草体系 |
9.1.2 巫神体系 |
9.1.3 男女关系体系 |
9.1.4 求索体系 |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
致谢 |
(7)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语音观 |
2.1 汉字注音系统的研究背景 |
2.2 汉字注音方案的研究 |
2.3 其他语音研究 |
第三章 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语法观 |
3.1 对“汉语无语法论”的反驳 |
3.2 文言文语法研究 |
3.3 词类研究 |
3.5 对汉语语法着作的评述 |
第四章 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字词观 |
4.1 对汉字音、形、义的认识 |
4.2 对双语词典的讨论 |
4.3 对汉字拼音化的讨论 |
第五章 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习得观 |
5.1 “汉语难学论” |
5.2 对汉语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变异观 |
6.1 区域变体—方言学研究 |
6.2 文体变体—文件体研究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学理传承及早期发展 |
2.1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学理传承 |
2.1.1 古希腊经典语言观 |
2.1.2 布拉格学派主位理论 |
2.1.3 王力的“承上说” |
2.2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早期发展 |
2.2.1 初创期(1950s—1960s) |
2.2.2 发展期(1970s—1980s) |
2.3 “悉尼学派”对早期语篇建构观的发展 |
2.3.1 Hasan的衔接理论 |
2.3.2 Martin的语篇语义理论 |
2.3.3 Matthiessen的语篇发生理论 |
2.4 国内系统功能学界的贡献 |
2.4.1 理论引介 |
2.4.2 理论发展 |
2.4.3 理论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意义进化论 |
3.1 理论背景 |
3.1.1 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1.2 语言进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
3.1.3 语言进化研究简评 |
3.2 理论基础 |
3.2.1 西方生物进化理论 |
3.2.2 社会建构主义思想 |
3.2.3 中国古代阴阳学说 |
3.3 理论维度 |
3.3.1 语篇发生维度 |
3.3.2 个体发生维度 |
3.3.3 种系发生维度 |
3.4 理论核心 |
3.4.1 意义进化的机制 |
3.4.2 意义进化的动因 |
3.4.3 意义进化的译名诠释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4.1 语篇资源的重新归类 |
4.1.1 语篇资源的概念 |
4.1.2 语篇资源的两种归类视角 |
4.1.3 对重新归类的解读 |
4.2 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 |
4.2.1 概念内涵 |
4.2.2 理论基础 |
4.2.3 重要体现 |
4.2.4 非本源性与其它属性之间的关系 |
4.3 语篇发生机制 |
4.3.1 体现化 |
4.3.2 例示化 |
4.3.3 个体化 |
4.3.4 语篇发生的三位一体机制 |
4.4 语篇建构的元理论内涵 |
4.4.1 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 |
4.4.2 语篇建构的认识论意义 |
4.4.3 非本源性思想的哲学启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个体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5.1 语言社会化研究 |
5.1.1 研究缘起 |
5.1.2 基本概念 |
5.1.3 研究概述 |
5.2 Halliday语言社会化研究的基本内容 |
5.2.1 核心理念 |
5.2.2 研究问题 |
5.2.3 研究方法 |
5.2.4 主要贡献 |
5.3 Halliday语言社会化思想的理论承袭 |
5.3.1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
5.3.2 Vygotsky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
5.3.3 Whorf的人类语言学思想 |
5.4 儿童语言社会化与现实的语篇建构 |
5.4.1 原始语言及其理论研究价值 |
5.4.2 现实建构的进化性及其本质 |
5.4.3 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语篇建构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种系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6.1 科学语言及进化本质 |
6.1.1 科学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
6.1.2 科学语言进化研究的视角 |
6.1.3 科学语言进化的本质 |
6.2 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语篇建构 |
6.2.1 人类经验现象的语法建构 |
6.2.2 语法隐喻及其理论化过程 |
6.2.3 名词化的科学理论建构功能 |
6.3 科学语言进化的三大意义历程 |
6.3.1 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3.2 个体发展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3.3 即时语篇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4 Halliday科学语篇建构研究的启示 |
6.4.1 对开展语言读写教学的启示 |
6.4.2 对建构种系进化模型的启示 |
6.4.3 对诠释科学真理相对性的启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贡献 |
7.3 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莫言小说译介现状梳理 |
2.1.1 莫言小说译介语种概览 |
2.1.2 基于OCLC的收藏莫言小说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数量 |
2.1.3 基于亚马逊网站评论的一般读者接受现状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综述 |
2.2.1.1 莫言小说翻译的总体研究趋势 |
2.2.1.2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
2.2.1.3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
2.2.1.4 莫言小说翻译为论题的硕博士论文概览 |
2.2.2 莫言小说修辞翻译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修辞学理论 |
2.3.1.1 域外修辞学研究演变 |
2.3.1.2 中国修辞学发展流变 |
2.3.1.3 广义修辞学理论 |
2.3.2 巴赫金理论 |
2.3.2.1 巴赫金语言哲学——对话主义 |
2.3.2.2 历史诗学——复调诗学 |
2.3.2.3 文化诗学——狂欢化诗学 |
2.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 |
第三章 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及其英译 |
3.1 莫言的文学修辞思想 |
3.2 莫言小说明喻修辞及其英译 |
3.2.1 《红高粱家族》明喻本体的特征 |
3.2.2 《红高粱家族》明喻喻体的特征 |
3.2.3 《红高粱家族》明喻的英译 |
3.3 莫言小说通感修辞及其英译 |
3.3.1 莫言文学中的通感修辞建构 |
3.3.2 通感修辞的定义及属性 |
3.3.2.1 通感的修辞维度 |
3.3.2.2 通感的认知维度 |
3.3.2.3 通感的哲学维度 |
3.3.3 通感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及其翻译 |
3.3.4 葛浩文与莫言的审美共通感 |
3.4 莫言小说超常规句式及其英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及其英译 |
4.1 杂语修辞及其英译 |
4.1.1 杂语修辞 |
4.1.2 杂语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 |
4.1.3 杂语修辞在英译文中的翻译 |
4.2 戏仿修辞 |
4.2.1 莫言小说文本中的游戏性戏仿建构 |
4.2.2 仿拟修辞的定义 |
4.2.3 仿拟的基本属性及心理认知过程 |
4.2.4 仿拟和互文性 |
4.2.5 莫言小说仿拟修辞在译文中的翻译和建构 |
4.2.5.1 词汇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2 短语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3 句子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4 风格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5 篇章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6 仿拟修辞的认知诗学建构与翻译 |
4.3 民间诗学 |
4.3.1 猫腔叙事及其英译 |
4.3.1.1 开章引子中的猫腔及其英译 |
4.3.1.2 正文中的猫腔唱段及其英译 |
4.3.1.3 猫腔叙事在译文中的修辞建构 |
4.3.2 莫言文本的类书场叙事及其英译 |
4.3.2.1 莫言的类书场文本建构概述 |
4.3.2.2 《天堂蒜薹之歌》类书场歌谣的英译 |
4.3.2.3 《酒国》类书场文本建构及其英译 |
4.3.3 莫言民间诗学的异质性与可译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莫言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
5.1 修辞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
5.2 莫言小说的反讽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
5.2.1 反讽及西方反讽理论体系 |
5.2.2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5.2.3 反讽在莫言文学中的建构及英译 |
5.2.3.1 言语反讽 |
5.2.3.2 叙事反讽 |
5.2.3.2.1 戏仿性反讽 |
5.2.3.2.2 结构性反讽 |
5.2.3.2.3 语态性反讽 |
5.2.3.2.4 视点性反讽 |
5.2.3.3 总体反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局限 |
6.3 展望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历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四、现代英语历史性的名词形态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4]语法化与句法变异研究的整合[J]. 方小兵.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 [7]19世纪在华英文期刊中的汉语观研究[D]. 叶祎琳. 厦门大学, 2019(12)
- [8]语言类型学:传统、现代与当代[J]. 金立鑫. 高等日语教育, 2018(02)
- [9]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D]. 周海明. 苏州大学, 2018(12)
- [10]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D]. 叶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