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论文文献综述)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张黎明[2](2017)在《陕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调研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10年来,陕西省各类煤矿在产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仍然不够稳定。通过简要总结陕西省各类煤矿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煤炭行业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形势,提出了加强安全监管检查,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和建设,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好转的对策和建议。
苏超[3](2017)在《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省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模式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安全生产形势也日趋严峻,安全生产的监管监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人工为主的传统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成为了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以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建立高效、快捷、稳定、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体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行为成为了解决目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困境的主要途径和突破口。本文针对上述情况,研究设计了一套包含信息报送、检查监督、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化系统平台。首先,本文从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三个角度综合比较分析了我省的安全生产形势,指出了我省事故防范压力大、重点行业领域问题突出的现状,针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现状,详细地介绍了我省安全生产的政务目标、业务目标、作业目标、信息化目标,并根据安全生产业务数据的主要来源和产生过程,分析了系统对具体功能和性能的需求。然后,根据系统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提出了我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了行业监管、煤矿监察、综合监管和公共服务四个部分,并对系统总体技术架构、总体业务架构、总体安全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做了详细功能介绍。进而,本文对系统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数据管理方案进行了规划设计,并对四大应用系统分别在基础管理、安全监管、决策分析、事故调查与统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方案设计,据此给出了终端系统建设方案。最后,从投入-产出比和系统的积极作用等角度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方面的积极贡献。本系统的构建可促进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化,起到安全预警与保障的作用,使事故隐患在源头上得以消除和控制,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提高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业务办事效率,从而提高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
刘全龙[4](2016)在《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情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格局下,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间的多方博弈,且在这种多方博弈格局中,不同主体地位和谈判能力,导致各主体间利益冲突趋于隐性化,影响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煤矿重大事故频频发生。论文针对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过程中各方利益冲突趋于隐性化且监察监管过程具有复杂动态博弈和多方参与的特点,以风险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与内部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博弈理论等为指导,采取理论分析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探讨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与控制情景问题。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形成和发展,将建国66年来的煤矿安全政府监察监管历程划分为六个历史阶段:建国初的煤矿安全生产初创期、“大跃进”及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和新体制形成时期(国家监察模式时期),并分析各个阶段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的变迁过程。然后,分析当前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现状和特征,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开始逐步建立的新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从短期来看对于全国煤矿安全记录的改善具有负面作用,其中乡镇煤矿的负面作用程度最大,国有重点煤矿的负面作用程度最小;但从长远看来对全国煤矿安全记录的改善具有显着性的正面作用,其中乡镇煤矿的改善效果最明显,国有重点煤矿的改善效果最小;而后从1998年末关闭非法乡镇小煤矿政策和现行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的不足两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2)针对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存在的不足和国内外对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相关研究的缺陷,从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视角进行分析,将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演化博弈划分为单种群演化博弈、两种群演化博弈和系统演化博弈。具体而言,单种群演化博弈包括:国家监察机构之间监察行为的演化博弈、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监管行为的演化博弈以及煤矿企业之间安全生产行为的演化博弈;两种群演化博弈包括:国家监察机构与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的演化博弈、国家监察机构和煤矿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以及地方监管机构与煤矿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系统演化博弈则是指国家监察机构、地方监管机构和煤矿企业三个种群之间的系统性演化博弈。然后对上述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单种群演化博弈模型、两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和系统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单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和双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均衡点时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值和迹值的符号,判断其均衡点的稳定性;但是对于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此方法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计算量巨大繁琐,且系统演化博弈过程具有复杂动态性,对各局中人的策略也难以合理制定。因此,采用系统动力学(SD)来研究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的反馈结构,分析其系统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从而构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SD模型,并对系统演化博弈的均衡点进行仿真以分析其稳定性,主要包括:纯策略均衡解稳定性分析、混合策略均衡解稳定性分析和一般策略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过程出现反复波动、震荡发展的趋势,即演化博弈过程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这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解释中国重大煤矿事故多年处于频发态势的一个主要客观原因。(3)以提高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效果、降低煤矿企业违法行为为目标,针对上述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问题进行有效稳定性控制情景研究,提出可以有效抑制系统演化博弈过程波动性的控制情景,即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并对该情景下的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与仿真结果理论证明。结果表明:在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博弈过程的波动性得到有效控制,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但是在此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状态下,煤矿企业仍存在一定比率的选择违法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变量进行分析与控制优化,从而提出优化动态惩罚-激励稳定性控制情景,并对该情景下的系统演化博弈有效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与仿真结果理论证明。结果表明:优化动态惩罚-激励稳定性控制情景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系统演化博弈过程的波动性,使系统演化博弈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均衡,且在此演化稳定均衡策略状态下煤矿企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在上述对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有效稳定性控制情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的改善对策。
毛学农,谢媛[5](2013)在《矿工幸福线 企业生命线》文中研究说明安全工作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 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 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团?
山西省人民政府[6](2012)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政发[2012]1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为使安全生产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2)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吉政办发[2012]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吉林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孔凡玲,岳璞,王晓琳[8](2012)在《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文中提出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近几年煤矿安全状况总体持续好转,但是一般伤亡事故仍然频发,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总量依然较大,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屡禁不止、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隐患治理整顿和应急处置不力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防止国有煤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降低乡镇煤矿安全事故频率是安全工作的重点。要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煤炭生产安全发展规划(2010-2012年)》,全面提高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李新娟[9](2011)在《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数理统计等理论方法,对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归纳了美国18世纪至今煤矿安全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国解放以来经历的五个时期,分析了不同发展时期中美煤矿安全水平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及产生原因,提出了中美不同时期煤矿安全的管理特征以及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了中美煤矿安全立法演化及历史背景,提出了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三大动力,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建立煤矿安全与健康技术标准等为主的保障体系,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责任关系,提出了利益攸关方的责任共担机制;探讨了煤矿工人在煤矿安全中的特殊地位,提出了矿工“紧急停绳”把好现场安全生产最后关口的观点。
周忠科[10](2011)在《煤炭行业的安全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发展为对象,研究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的宏微观因素和主客观原因,以提出构建我国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论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社会发展因素和行业发展因素及其关系,通过统计数据从经济指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以及医疗、教育和科技方面分析了影响安全事故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探析了导致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构建了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与社会发展因素的定量化模型。同时从行业视角分析了煤炭产销、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等指标对我国煤矿安全的相关关系。其次,通过委托代理与博弈理论研究了基于内部监察和外部政府与社会监督的安全监管博弈空间和策略,从行为视角深入分析多方主体达到动态均衡的安全监察和管理体制。再次,以事故致因模型为对象对其影响安全的事故隐患和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识别,构建了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煤矿安全微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预警分析流程。最后,论文从产业结构、法制环境、科技教育、科技政策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
二、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论文提纲范文)
(2)陕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陕西省近三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
1.1 基本情况 |
1.2“十二五”期间煤矿生产安全情况 |
2 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好转的主要原因 |
2.1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
2.2 煤矿监管监察执法发挥了积极作用 |
2.3 煤矿安全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显着加强 |
安全意识、管理及投入: |
科技进步: |
2.4 淘汰落后产能 |
3 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3.1 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有利因素 |
3.2 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不利因素 |
4 煤矿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对策和建议 |
4.1 牢牢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 |
4.2 扎实推进煤矿重大灾害专项整治 |
4.3 进一步推进煤矿隐患排查治理 |
4.4 努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
4.5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生产和建设行为 |
4.6 从严从重查处事故 |
4.7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
5 结语 |
(3)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
2.2 目标分析 |
2.3 业务信息来源分析 |
2.3.1 煤矿安全监察业务信息数据 |
2.3.2 安全生产行业监管业务信息数据 |
2.3.3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业务信息 |
2.3.4 安全生产公共服务信息数据 |
2.4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
2.4.1 性能需求内容 |
2.4.2 不同应用的性能需求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
3.2 系统总体框架 |
3.3 系统技术架构 |
3.4 系统总体业务架构 |
3.4.1 一个安全生产数据中心 |
3.4.2 四个业务应用系统 |
3.5 总体安全架构 |
第四章 系统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
4.1 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
4.1.1 规划原则 |
4.1.2 信息资源构成 |
4.1.3 信息资源架构 |
4.2 云数据中心建设与数据管理 |
4.2.1 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
4.2.2 数据管理方案比选 |
4.3 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
4.3.1 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应用系统 |
4.3.2 煤矿安全监察应用系统 |
4.3.3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 |
4.3.4 公共服务系统 |
4.4 终端系统建设方案 |
第五章 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1.1 直接经济效益 |
5.1.2 间接经济效益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情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2.3 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3.1 煤矿安全生产初创期 |
3.2“大跃进”及调整时期 |
3.3“文化大革命”时期 |
3.4 改革开放时期 |
3.5 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
3.6 新体制形成时期 |
3.7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有效性分析 |
4.1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现状 |
4.2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
4.3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特征 |
4.4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1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的分类 |
5.2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单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3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两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4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仿真与稳定性研究 |
6.1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SD模型 |
6.2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仿真与稳定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有效稳定性控制情景研究 |
7.1 一般惩罚情景对系统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 |
7.2 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仿真及结果理论证明 |
7.3 动态惩罚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稳定策略均衡影响变量分析与优化 |
7.4 优化动态惩罚-激励稳定性控制情景下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仿真及结果理论证明 |
7.5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效果相关改善对策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
二、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三、改善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措施 |
(一) 加大安全专项投入 |
(二)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
(三) 提高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资源占有率, 发挥大集团大公司的能源保障作用 |
(四) 强化煤矿安全监管,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
(9)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中外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
2.1 概述 |
2.2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 |
2.3 国外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 |
2.3.1 日本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2 英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3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4 南非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5 捷克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6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机制 |
2.3.7 印度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8 俄罗斯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9 加拿大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3.10 乌克兰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
2.4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现状 |
2.5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比较研究现状 |
2.6 小结 |
3 中美煤矿安全状况比较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和比较 |
3.1 美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 |
3.1.1 美国的煤炭生产概况 |
3.1.2 美国的煤炭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分析 |
3.2 中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 |
3.2.1 中国煤炭生产概况 |
3.2.2 中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分析 |
3.3 中美煤矿安全状况比较分析 |
3.3.1 中美相同安全水平条件下的比较分析 |
3.3.2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的比较 |
3.4 小结 |
4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其特点分析和比较 |
4.1 美国煤矿安全立法沿革及其特点 |
4.2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特点 |
4.2.1 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
4.2.2 美国矿工及工会在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
4.2.3 美国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体系 |
4.2.4 美国煤矿安全救护体系 |
4.2.5 美国的煤矿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 |
4.2.6 美国的煤矿安全利益调整机制 |
4.3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其特点 |
4.3.1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沿革及立法史 |
4.3.2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现状 |
4.4 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中美比较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基本模式 |
5.1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理论模式 |
5.2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中工人及工会的作用 |
5.3 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中的煤矿安全责任体系 |
5.3.1 建立地方政府煤矿安全风险责任体制 |
5.3.2 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责任体制 |
5.3.3 建立煤矿工人安全风险激励机制 |
5.4 煤矿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 |
5.4.1 建立煤矿安全与健康技术标准及评价机制 |
5.4.2 建立煤矿各级各类人员定期安全培训考核准入机制 |
5.4.3 构建煤矿文化保障体系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10)煤炭行业的安全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论文基础理论 |
1.3.1 安全经济学 |
1.3.2 博弈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1.3.3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工程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2 社会发展与煤矿安全情况统计分析 |
2.1 我国社会发展统计分析 |
2.1.1 经济发展变化 |
2.1.2 产业结构变化 |
2.1.3 就业结构变化 |
2.1.4 城市化进程 |
2.1.5 其他社会发展指标变化 |
2.2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2.2.1 按事故总量分析 |
2.2.2 按所有制分析 |
2.2.3 按事故类型分析 |
2.3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2.3.1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宏观因素分析 |
2.3.2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微观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社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3.1 影响煤矿安全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
3.1.1 社会发展指标的选择背景 |
3.1.2 社会发展指标的数据选取 |
3.2 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的社会因素分析 |
3.2.1 我国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
3.2.2 我国安全生产影响指标的定性分析 |
3.2.3 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的经济社会因子分析 |
3.3 我国煤矿安全与社会发展的定量关系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安全行业影响因素研究 |
4.1 煤炭生产与煤矿安全关系分析 |
4.2 煤炭所有制结构与安全关系分析 |
4.3 煤炭技术发展与煤矿安全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安全监管影响因素博弈分析 |
5.1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监管博弈分析 |
5.1.1 双方博弈模型求解 |
5.1.2 双方博弈模型的基本分析 |
5.1.3 双方博弈模型的效果分析 |
5.2 煤矿企业外部安全监管博弈分析 |
5.2.1 三方博弈模型分析 |
5.2.2 三方博弈模型求解 |
5.2.3 三方博弈结果分析 |
5.3 煤矿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矿安全微观影响因素预警分析 |
6.1 煤矿安全微观影响指标体系 |
6.1.1 煤炭安全生产的主要过程 |
6.1.2 煤炭安全生产的风险识别 |
6.2 煤矿安全微观影响因素评价标准 |
6.3 煤矿安全微观影响预警流程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
7.1 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整顿煤矿的开采和生产秩序 |
7.2 完善安全生产法制环境,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 |
7.3 依靠煤矿科技进步,推动安全技术自主创新 |
7.4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
7.5 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以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煤矿安全 |
7.6 推进改革创新,健全煤矿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2]陕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调研与思考[J]. 张黎明. 陕西煤炭, 2017(01)
- [3]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系统设计研究[D]. 苏超.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03)
- [4]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系统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情景研究[D]. 刘全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矿工幸福线 企业生命线[N]. 毛学农,谢媛. 江淮时报, 2013
- [6]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政报, 2012(11)
- [7]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政报, 2012(08)
- [8]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J]. 孔凡玲,岳璞,王晓琳. 商业经济, 2012(06)
- [9]中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D]. 李新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10]煤炭行业的安全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忠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