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程思胜[1](2021)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补强,然后加铺沥青面层,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路用性能和结构性能的设计方法。本文围绕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徐州市城市道路特征,采用现场原位测试分析、物理力学测试实验、室内小梁模型实验、算法预测、实体工程验证等技术手段,研究获得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强度条件及预测方法,提出了最佳加铺层结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徐州市10条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场调查,选出3条代表性道路并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及钻芯取样,制作了18块试件,获得了不同特征、不同病害程度的道路的残余强度,对其病害进行分析,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模式及机理,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2)采用理想点法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评价模型,通过特尔菲法建立评价矩阵确定指标权重,这种评价方法使评价等级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通过理想点法建立5个界值0,8.44,14.98,22.2,31.59,由此将旧水泥混凝土道路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即优、良、中、次、差,对3条道路进行了评价验证,当评价等级为差时,不具备加铺条件,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3)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残余强度、加铺沥青面层厚度、玻纤格栅和防裂贴四个因素及3种型式参数、11种工况、33个模型试件开展室内小梁实验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最合理的设计厚度及防治反射裂缝的方法,为泉新路的加铺沥青面层提供依据。(4)利用FLAC3D5.0软件,针对12种工况,从弹性模型、塑性模型和断裂模型逐层递进,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后反射裂缝的形成问题进行研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相同加铺层下结构塑性区宽度和高度逐渐减小,随着加铺层厚度的增大,同一混凝土标号下结构塑性区宽度和高度也逐渐减小,且增大加铺层厚度对减小旧混凝土路面底部塑性区范围效果更加明显。(5)根据理想点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泉新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和评价,分值为8.99,评定等级为良,具备加铺沥青面层条件。通过对泉新路病害的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补强方法并付诸实施,完善了泉新路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通过具体实施进一步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胡蓝心[2](2021)在《基于反射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寿命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早期修建的大量水泥路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公路建设发展重心逐渐由新建公路转向修复改造原有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国内外改造旧水泥路面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但极易出现反射裂缝导致加铺层路面在短期内破坏。现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公认的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设计体系,我国现行路面设计规范仅对加铺沥青层防治反射裂缝措施作了经验性的指导,并定义沥青层底部疲劳开裂作为沥青路面产生破坏的标准,未给出布设相关防反措施的详细建议,且未考虑裂缝在沥青层中的扩展过程。鉴于此,本文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及有限元法,建立不同结构参数的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三维模型,分别分析计算加铺层结构在单独车辆荷载作用及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起裂寿命、裂缝扩展寿命及总寿命,给出不同工况下加铺层结构防治反射裂缝的结构参数建议,并分别建立基于反射裂缝的相关寿命预估模型。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单独车辆荷载作用下,设传力杆对直接加铺结构形式的加铺层底部力学响应改善效果最佳,约为14.06%;对于不设传力杆的各种加铺层结构,增加直接加铺沥青层厚度及应力吸收层厚度可以减小荷载应力;轴载增加导致加铺层底力学响应几乎呈线性增长;传力杆的布设对不同加铺层结构的起裂寿命、裂缝扩展寿命及总寿命影响不同,其中对含级配碎石层的加铺结构影响最小;(2)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设置级配碎石层消散耦合应力中最大主应力的效果最好。增加直接加铺沥青层厚度及模量可以减小加铺层底最大拉应变,从而影响加铺层起裂寿命,而土工合成材料模量变化的影响最小;降温幅度增大导致加铺层底力学响应几乎呈线性增长。(3)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直接加铺层结构中起裂寿命占据总寿命更大比例,而另外三种形式的加铺层结构中裂缝扩展寿命更为显着;(4)在荷载作用、耦合作用下具有最佳防反效果的参数取值建议:直接加铺沥青层厚度10~12.5cm,1000MPa;级配碎石层厚度10cm,模量400MPa;应力吸收层厚度2.5cm,动态模量≤4000MPa;土工合成材料拉伸模量≥1000MPa;小温差地区建议采用应力吸收层,其寿命比直接加铺沥青层提高1.5倍。较大温差地区可以采用应力吸收层或级配碎石层,其寿命比直接加铺沥青层分别提高3.4、3.1倍.(5)分别建立了荷载作用下有、无传力杆的不同加铺层结构及耦合作用下无传力杆的不同加铺层结构寿命预估模型,根据代入相应参数数值可以快速预估沥青加铺层寿命,为加铺层设计及养护提供相应参考。最后基于实际工程对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
霍美辰[3](2020)在《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开裂破坏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当路面结构中出现裂缝达到一定长度时会极大的影响行车的安全性,降低行车的舒适性。多条裂缝同时出现时,随着裂缝数量的增加,裂缝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其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加速裂缝的扩展,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为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中多裂缝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含多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三维模型,得到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裂缝间的相互影响及裂缝规律,进一步建立在含多条初始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三维模型,分析加铺沥青加铺层的改造措施对裂缝扩展的影响,为含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结构安全评定和加固维修提供依据。本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建立车辆匀速行驶时含单条和含两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其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和J积分值,通过对比分析含单条裂缝和两条裂缝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计算结果得出裂缝尖端断裂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裂缝间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对不同结构参数对多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次,依次建立车辆匀速行驶时含三条初始裂缝及四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模型,更深入地分析裂缝的数量对含多条初始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同时,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含初始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分析车辆匀速行驶时,含单条裂缝、两条裂缝、三条裂缝及四条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值,对含多条裂缝路面结构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进行预测。最后,建立铺设加铺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加铺层和含两条初始裂缝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间设置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结构,计算设置加铺层后路面结构上多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值,与加铺前多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沥青路面加铺层对含多条裂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抗裂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其抗裂效果的影响。
何锐烽[4](2020)在《主被动模式抗反射裂缝的旧水泥路面沥青超薄罩面结构数值分析》文中提出铺设沥青罩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法,它不仅能有效改善原有道路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还能提高驾驶员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感。然而当修复后的路面结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在温度和车辆荷载对旧水泥路面接缝位置的反复作用下,路面结构会逐渐产生裂缝最终扩展并贯穿新加铺罩面结构,使得路表面出现多种类型的裂纹。为研究如何有效减缓新加铺层结构反射裂缝的扩展,参考已有研究方法,探究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罩面结构反射裂缝产生机理,为提出主被动防裂系统打下基础。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主被动系统中相关对象对反射裂缝扩展的影响。最后通过相关试验段工程以及后续的追踪调查验证了主被动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文中以断裂力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分析裂缝扩展机理,以预防和抵抗反射裂缝为出发点,针对反射裂缝产生的源头以及减缓反射裂缝扩展两个角度提出主被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防裂体系。基于断裂力学和热力学,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以板底注浆材料、应力吸收层、沥青罩面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在温度、车辆荷载作用下各研究对象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情况。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将主被动防裂体系应用于佛山市三水X495西大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修复工程当中,在施工过程中确定完善了相关的工艺流程,并在施工结束后从多个角度对工后质量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段进行长期追踪调查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轮荷载作用在板角时裂缝发生扩展的可能性要大于作用在水泥板接缝边缘中点;当接缝位置板角出现板角局部脱空和接缝两侧范围脱空时,经过注浆处理后,能有效降低在各荷载条件下裂缝继续扩展开裂的可能性,且脱空尺寸越大注浆后的修复效果越明显;注浆材料模量的增大能减小张开型裂缝发生扩展的可能性;在沥青罩面结构中,选择模量较小的应力吸收层以及模量较大的沥青罩面层更有助于减少裂缝发生扩展的可能性;在总加铺厚度一定时,应力吸收层厚度较小,沥青罩面层厚度较大的组合更有助于降低裂缝发生扩展的可能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和长时间的路况追踪证明了主被动防裂体系对保护旧水泥路面、抵抗反射裂缝、改善路面功能状况具有很好的效果。
元帅[5](2020)在《不同夹层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动,打造安全舒适的道路及环境设施成为了新时代对交通行业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得以较快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迅速成长,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但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由于行车荷载日趋加重、环境变化等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服务性能下降的情况,特别是修建期较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多面临着进一步修复改造的情况。加铺沥青层罩面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改造工程中较为普遍的施工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很好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剩余结构承载力,同时还兼具沥青路面平整舒适的特点,是行之有效且经济合理的改造措施。但是,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各种结构性裂缝,该方案易导致复合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现象。本课题根据有限元理论,选择Abaqus程序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结构模型,从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角度,分析应力吸收层厚度、模量及车载对加铺层层底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加铺层厚度、模量及车载变化对土工合成材料最佳层位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静荷载作用时,增加应力吸收层厚度能较大程度减轻加铺层层底承受的荷载应力;沥青混合料加铺层层底的荷载应力随着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同时车载的增加会使加铺层层底的荷载应力呈直线上升趋势;在静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夹层位于距路表3h/4-h/2时(h表示加铺层厚度),加铺层层底的力学性能最佳,且加铺层厚度、模量及荷载的变化均不会影响土工合成材料夹层的最佳层位。本研究还根据热传导理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结构层进行了温度场仿真模拟。研究表明:在温度场中应力吸收层厚度的增加会使加铺层层底温度应力下降,而应力吸收层模量的增加则会使加铺层层底温度应力上升;土工合成材料夹层位于距路表3h/4-h/2时,加铺层层底的温度应力最小。另外,选取工程常用的玻纤格栅作为土工合成材料夹层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改变玻纤格栅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位置,位置依次改变为距路面h、3h/4、h/2、h/4进行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验证了软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进行车辙试验进一步验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最佳层位。
张程[6](2019)在《冲击荷载作用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破坏机理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有效改善了原路面结构的性能,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之间存在接缝,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底部接缝位置易出现反射裂缝。沥青加铺层路面设置减速带能有效降低车速,但会增加路面的冲击破坏,若减速带位置距离接缝较近,冲击荷载将加剧加铺层反射裂缝扩展破坏,极大地缩短了沥青加铺层路面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的数值模型;借鉴桥头跳车车辆荷载处理方式,建立车辆通过减速带路面的冲击荷载作用数值模型,并提出冲击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两步走”原则,旨在改善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状况,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与类型,分析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详细推导了材料强度理论,作为影响反射裂缝产生强弱程度的评价指标,进行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分析。沥青加铺层接缝处应力集中是导致反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冲击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响比静力作用增加了25.39%,因此冲击作用不可忽视。(2)因减速带路面车辆冲击荷载的定量描述成果有限,本文借鉴桥头跳车车辆荷载的处理方式,结合减速带具体参数,研究建立了适合减速带路面的冲击荷载作用“半波正弦型”加载模型。基于此,进一步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含接缝的沥青加铺层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冲击荷载作用沥青加铺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其成果为后续冲击荷载下反射裂缝的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3)围绕反射裂缝防治问题,提出冲击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两步走”原则。第一步:分析冲击荷载作用位置对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力学响应,建立减速带设置位置建议关系表达式,使减速带位置合理避开接缝区域,降低或消除冲击荷载对反射裂缝的影响;第二步:在一些无法调整减速带位置的特殊区域,建议通过增设应力吸收层降低冲击荷载对沥青加铺结构反射裂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沥青加铺层接缝处应力集中,减速带设置位置应满足表达式:L?l(10)s,且有冲击位置与接缝距离l大于等于0.5m。增设应力吸收层对冲击荷载下沥青加铺层抗裂性能的提高效果显着,应力吸收层厚度增加和模量降低能有效改善加铺层应力状况。研究成果为冲击荷载下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王都兴[7](2019)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好、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自上个世纪八十年开始,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早期建设水泥路面到达了使用周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病害。将原有旧水泥路面上进行升级和改造是改善道路行驶质量,提高路用性能的重要技术,在节省工程造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中,旧水泥路面的破碎化、变形均质化及加铺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进行了介绍,将各大类病害程度的划分等级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及总结分析了各类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并且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方法。2)介绍了微裂式碎石化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从夯击能的选择、夯击点位的布设形式分析它的碎石影响因素,以及研究了它的碎石效果。3)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和工艺,包括微裂化处治、均质化处治、加铺层铺筑。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方面,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由原旧路面复合地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组成的平面模型,在车辆轴载、沥青加铺层厚度、沥青加铺层模量以及地基模量改变的前提下,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层底接缝处应力和弯沉变化,为防止和延缓“白加黑”加铺形式反射裂缝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5)以咸阳市宝泉路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在对现有路况典型破坏形式分析基础上,制定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方案,提出了处治流程和施工要点。
孟大勇[8](2019)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性能逐渐下降,需要进行处治和养护。目前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处治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及其残余强度,同时显着提高其路面使用性能。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之间性能差异的巨大性,导致基层的路面病害很容易反射到面层上,形成路面病害。目前的研究面临着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其次,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研究了旧水泥砼路面使用状况评价与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路面破损调查、探地雷达调查、承载能力检测以及结构参数检测等内容。针对检测评价结果,开展了旧水泥砼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典型病害的处理方法,并且进行了多方式的加固修复效果评价。结合处理方法,论文进行了旧水泥砼加铺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设计。首先确定了罩面结构的最不利加载方式,然后分析了原水泥砼板、原路面基层以及土基结构对罩面层中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罩面结构的罩面厚度和罩面层模量以及新旧结构层层间接触条件的影响分析。同时,开展了白加黑的材料设计研究。分析旧水泥砼板处理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随后进行了罩面层的材料设计和性能分析。针对界面层进行材料性能分析和选用标准研究。最后,通过试验段,跟踪路面处治后的病害发展情况,评价处治效果。
白雪峰[9](2019)在《矿区重载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分析及改造方案》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力度加大,但矿区大部分公路是按照一般等级进行设计施工的。在重载车辆的长期作用下,路面病害较为严重。为满足重载交通下路面病害改造技术的需求,本文选取矿资源丰富的泰安地区对路面结构破坏进行分析及并研究改造方案。本文收集了国内外路面结构及其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外路面结构应用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调查泰安市一级、二级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建设材料和技术、路面损坏的原因,为典型的路面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诸如泰安市的自然环境条件、轴载特点、建筑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等因素,给出了一、二级公路改造的典型结构。针对公路改建为沥青路面结构,利用敏感性分析,对交通等级和基础强度等级进行了划分。经计算,分别提出了半刚性基层、复合式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选取三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效果验算,选取沥青层底拉应变、基层层底拉应力以及剪应力三个指标,在面层、基层为最不利层间粘结状态下时,在标准轴载100k N和重载作用130k N下路面各结构层的拉应变、拉应力和剪应力都能满足其重载交通及规范要求,可有效提高路面通车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公路改造工程中的水泥路面结构,首先分析了水泥路面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划分了交通等级和基础强度等级。然后提出了不同的水泥路面类型及其应用条件,利用内实验法来确定路基、垫层厚度与土基模量大小间的关系,依据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对结构层材料及厚度进行了设计,给出了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典型的水泥路面结构。根据加铺层设计原则,提出了沥青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和组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典型结构。
毛青洋[10](2019)在《基于DEM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ATB层破坏模式与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部分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设计年限,并且那些未达到设计年限的也因为交通量和轴载的迅速增加出现断板、板边板角碎裂、错台、脱空等病害。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旧水泥混凝土修复技术是加铺沥青层,该措施可以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仍存在反射裂缝和车辙等病害。基于此,本文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室内试验验证两种技术手段研究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和车辙的力学响应指标与沥青加铺层厚度、层间粘结强度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EDEM离散元软件,采用Hertz-Mindlin模型描述沥青稳定碎石层材料颗粒间的粘结作用,采用Linear Cohesion模型刻画水泥混凝土板与加铺沥青稳定碎石层间的粘结效果,最终构建了既有水泥混凝土板加铺沥青稳定碎石层的离散元模型,并通过加铺路面结构设置不同层间粘结材料的室内直剪试验,确定了加铺路面结构EDEM离散元仿真的模型参数,得到了不同层间粘结材料下进行离散元模拟时的层间黏附能量密度值。其次,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存在的反射裂缝、车辙破坏进行了离散元模拟,并且分析了其与沥青加铺层厚度、层间粘结强度之间的关系。分别分析了在弯拉荷载、剪切荷载、温度荷载作用下离散元模型这两种病害的力学响应指标,采用了沥青加铺层裂缝尖端张开位移、裂缝扩展速率来评价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破坏,采用了沥青加铺层表面左中右三点的竖向位移评价沥青加铺层的车辙变形。根据模拟结果建议沥青加铺层厚度为80100mm,层间粘结强度为0.97MPa以上。最后,对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反射开裂进行室内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为了在试验中评价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反射开裂规律,制备了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稳定碎石小尺寸试件,并且开发了一套测量混凝土开裂裂缝宽度的设备。采用UTM设备分别对试件进行弯拉加载、剪切加载、模拟温度加载,得到不同层间粘结强度和不同沥青加铺层高度下,沥青加铺层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和扩展速率。根据室内试验研究结果得知在弯拉或剪切荷载作用下,沥青加铺层越厚,沥青加铺层使用寿命越长;而层间粘结强度越大,主要起到减小沥青加铺层裂缝尖端扩展速率的作用,但是最终产生的张口位移相差不多,因此层间粘结强度较大并不能延缓沥青加铺层的开裂。在早期温度荷载作用下,层间粘结强度越大,沥青加铺层裂缝尖端张开位移较小;当荷载作用时间较长时,沥青加铺层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基本一致,因此不同层间粘结强度下沥青加铺层的疲劳作用次数相差不大。为了在早期能够减小沥青加铺层的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建议层间粘结强度大于0.97MPa。
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论文提纲范文)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模式分析及性能评价 |
2.1 旧水泥混凝土强度检测 |
2.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模式及机理分析 |
2.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研究 |
3.1 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厚度设计研究 |
3.2 厚度模型实验方法 |
3.3 厚度模型实验数据分析 |
3.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后反射裂缝形成机理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型及方案设计 |
4.2 无加铺层时混凝土面层开裂机理研究 |
4.3 加铺层Ⅰ时混凝土面层开裂机理研究 |
4.4 加铺层Ⅱ时混凝土面层开裂机理研究 |
4.5 加铺层Ⅲ时混凝土面层开裂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复合路面的应用研究 |
5.1 泉新路工程概况及路况性能调查 |
5.2 旧水泥混凝土板块补强应用研究 |
5.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组合设计 |
5.4 实体工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反射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寿命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加铺层防裂措施研究概况 |
1.2.2 沥青加铺层路面力学分析概况 |
1.2.3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寿命预估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反射裂缝的不同寿命预估模型对比分析 |
2.1 反射裂缝的产生疲劳扩展机理 |
2.1.1 温度型反射裂缝 |
2.1.2 荷载型反射裂缝 |
2.2 国内外沥青加铺层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
2.2.1 基于应力应变评价指标的疲劳开裂寿命预估模型 |
2.2.2 基于应力强度因子的疲劳开裂寿命预估模型 |
2.3 沥青加铺层疲劳寿命预估模型分析 |
2.3.1 疲劳预估模型建立的原则 |
2.3.2 疲劳开裂预估模型对比分析 |
2.4 开裂寿命预估模型现场验证 |
2.4.1 Myre模型验证 |
2.4.2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型验证 |
2.4.3 华南理工大学模型验证 |
2.4.4 沥青路面规范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荷载作用下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1.1 力学响应的可靠性验证 |
3.1.2 应力强度因子可靠性验证 |
3.2 基本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路面结构模型参数 |
3.3 加铺层荷载应力分析 |
3.3.1 直接加铺沥青层 |
3.3.2 设置级配碎石层作为中间层 |
3.3.3 设置应力吸收层作为中间层 |
3.3.4 设置土工合成材料薄层作为中间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荷载作用下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寿命分析 |
4.1 加铺层起裂寿命计算 |
4.2 加铺层结构裂缝扩展寿命计算 |
4.2.1 反射裂缝的有限元模型 |
4.2.2 裂缝尖端II型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4.2.3 裂缝扩展寿命计算 |
4.3 基于反射裂缝的沥青加铺层全寿命分析 |
4.3.1 直接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4.3.2 设级配碎石层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4.3.3 设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4.3.4 设土工合成材料层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 |
5.1 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 |
5.2 耦合场理论 |
5.2.1 耦合场分析类型 |
5.2.2 耦合场分析方法选择 |
5.3 基本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
5.3.1 基本假设 |
5.3.2 路面结构模型参数 |
5.3.3 耦合场计算参数 |
5.4 加铺层耦合应力分析 |
5.4.1 直接加铺沥青层 |
5.4.2 设置级配碎石层作为中间层 |
5.4.3 设置应力吸收层作为中间层 |
5.4.4 设置土工合成材料薄层作为中间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寿命分析 |
6.1 加铺层起裂寿命计算 |
6.2 加铺层结构裂缝扩展寿命计算 |
6.2.1 反射裂缝的有限元模型 |
6.2.2 裂缝尖端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6.2.3 裂缝扩展寿命计算 |
6.3 基于反射裂缝的沥青加铺层全寿命分析 |
6.3.1 直接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6.3.2 设级配碎石层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6.3.3 设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6.3.4 设土工合成材料层加铺层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 |
6.4 荷载作用与耦合作用寿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反射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寿命预估 |
7.1 荷载作用下的沥青加铺层寿命预估 |
7.1.1 无传力杆的沥青加铺层结构寿命预估 |
7.1.2 设传力杆的沥青加铺层结构寿命预估 |
7.2 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沥青加铺层寿命预估 |
7.3 寿命预估模型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含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2 沥青层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2.1 裂缝的基本类型 |
2.2 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 |
2.3 J积分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双裂缝数值分析 |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限元建模 |
3.1.1 基本假设 |
3.1.2 模型尺寸 |
3.1.3 路面结构层参数 |
3.1.4 轮胎接触面积的确定 |
3.1.5 动荷载的确定 |
3.1.6 裂缝位置的确定 |
3.1.7 网格划分 |
3.2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分析 |
3.2.1 单、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对比分析 |
3.2.2 基于结构参数变化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分析 |
3.3 J积分的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多裂缝数值分析 |
4.1 含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分析 |
4.3 应力强度因子预测 |
4.3.1 BP神经网络 |
4.3.2 应力强度因子预测模型 |
4.3.3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沥青路面加铺层的抗裂性能分析 |
5.1 沥青路面加铺层模型的建立 |
5.2 加铺后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分析 |
5.3 加铺后J积分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主被动模式抗反射裂缝的旧水泥路面沥青超薄罩面结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水泥路面沥青罩面结构反射裂缝扩展机理 |
2.1 沥青罩面结构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 |
2.2 断裂力学基础理论 |
2.2.1 裂缝的扩展模式 |
2.2.2 裂缝尖端奇异场 |
2.3 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
2.3.1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
2.3.2 断裂判断准则 |
2.4 主被动模式联防抗反射裂缝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可靠度计算验证 |
3.1.1 应力强度因子SIF理论解析值计算 |
3.1.2 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解 |
3.2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参数 |
3.2.1 车辆荷载简化方式与加载位置分析 |
3.2.2 温度荷载作用下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板底局部注浆对反射裂缝的影响 |
4.1 板底局部注浆主动防裂效果研究 |
4.1.1 接缝位置板角局部脱空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1.2 接缝位置板角局部注浆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1.3 接缝位置板角局部脱空注浆对比分析 |
4.1.4 接缝两侧脱空宽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1.5 接缝两侧注浆宽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1.6 接缝两侧脱空注浆对比分析 |
4.1.7 脱空深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1.8 注浆深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1.9 脱空注浆深度对比分析 |
4.1.10 注浆材料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罩面结构对反射裂缝的影响 |
5.1 沥青罩面结构被动防裂效果研究 |
5.1.1 沥青罩面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1.2 应力吸收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1.3 沥青罩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1.4 应力吸收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1.5 加铺层结构组合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超薄罩面系统试验段工程 |
6.1 项目概况 |
6.2 适用范围 |
6.3 道路现状调查方案选择 |
6.4 沥青超薄加铺层系统的实现 |
6.4.1 工艺总流程 |
6.4.2 试验段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调查 |
6.4.3 接缝处板底压浆处治工艺 |
6.4.4 接缝填充处治工艺 |
6.4.5 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
6.4.6 沥青超薄层罩面施工工艺 |
6.5 沥青罩面系统的质量检验 |
6.5.1 抗滑摆值 |
6.5.2 构造深度 |
6.5.3 渗水系数 |
6.5.4 钻芯取样 |
6.6 沥青罩面系统抗反射裂缝效果跟踪分析 |
6.6.1 第一次裂缝反射情况追踪分析 |
6.6.2 第二次裂缝反射情况追踪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不同夹层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力学性能研究 |
2.1 反射裂缝扩展机理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2.2 计算模型和参数 |
2.3 应力吸收层厚度对加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应力吸收层模量对加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 不同车载对加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工合成材料最佳层位的力学研究 |
3.1 土工合成材料简介及计算参数 |
3.2 不同加铺层厚度下土工合成材料最佳层位研究 |
3.3 不同加铺层模量下土工合成材料最佳层位研究 |
3.4 不同车载下土工合成材料最佳层位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夹层下加铺层温度应力分析 |
4.1 温度场计算理论与方法 |
4.2 设置应力吸收层路面加铺层温度应力分析 |
4.3 土工合成材料不同层位下加铺层层底温度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工合成材料最佳层位的试验研究 |
5.1 原材料与试样制备 |
5.2 最佳层位的小梁弯曲试验研究 |
5.3 最佳层位的车辙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冲击荷载作用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破坏机理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道路冲击荷载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破坏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 |
2.3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机理 |
2.4 材料强度理论 |
2.4.1 最大拉应力理论 |
2.4.2 最大切应力理论 |
2.4.3 形状改变能密度理论 |
2.5 沥青加铺层荷载响应分析 |
2.5.1 沥青加铺层结构数值模型 |
2.5.2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荷载作用模型与沥青加铺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车辆冲击荷载 |
3.2.1 减速带类型 |
3.2.2 冲击荷载产生 |
3.2.3 车辆冲击过程 |
3.2.4 冲击荷载作用模型重要参数 |
3.2.5 减速带冲击荷载作用模型 |
3.2.6 冲击荷载模拟 |
3.2.7 不同冲击加载方式对比分析 |
3.3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材料参数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模型计算参数 |
3.3.3 车辆荷载简化 |
3.3.4 临界荷位选取 |
3.3.5 力学指标确定 |
3.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1 轴载大小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3.4.2 加铺层模量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3.4.3 水泥混凝土路面模量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3.4.4 基础模量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击荷载作用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研究 |
4.1 引言 |
4.2 减速带设置位置对反射裂缝防治研究 |
4.2.1 冲击荷载下沥青加铺层时程响应分析 |
4.2.2 冲击位置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4.3 设置应力吸收层对反射裂缝防治研究 |
4.3.1 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
4.3.2 应力吸收层加铺结构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 |
4.3.3 应力吸收层加铺结构与直接加铺层结构对比分析 |
4.3.4 应力吸收层厚度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4.3.5 应力吸收层模量变化对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
4.4 反射裂缝防治措施叠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水泥路面病害分析与评价 |
1.2.2 旧水泥路面的破碎技术 |
1.2.3 化学压浆技术 |
1.2.4 旧水泥路面的加铺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路面状况评价方法 |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形式 |
2.1.1 水泥混凝土面层断裂类病害形式 |
2.1.2 水泥混凝土面层竖向位移类病害形式 |
2.1.3 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形式 |
2.1.4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层类病害形式 |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 |
2.2.1 水泥混凝土面层断裂类病害成因 |
2.2.2 水泥混凝土面层竖向位移类病害成因 |
2.2.3 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成因 |
2.2.4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层类病害成因 |
2.3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方法 |
2.3.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
2.3.2 结构承载力评价 |
2.3.3 板底脱空评价 |
2.3.4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
2.3.5 路面抗滑能力评价 |
2.3.6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的因素和效果评价 |
3.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碎石化机 |
3.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化机理 |
3.1.2 微裂式碎石化机设备构成及技术参数 |
3.2 旧水泥混凝土板微裂均质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夯击能的选择 |
3.2.2 夯击点位的布设形式 |
3.3 微裂式碎石化机碎石效果分析 |
3.3.1 消除板底脱空 |
3.3.2 分散板端变形 |
3.3.3 提高旧水泥面板与加铺层结合力 |
3.3.4 充分利用旧路残余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 |
4.1 旧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与加铺施工工艺 |
4.1.1 施工流程 |
4.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化破碎处治 |
4.1.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质化处治 |
4.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铺筑 |
4.2 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
4.2.1 主控项目 |
4.2.2 一般项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裂均质化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 |
5.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5.1.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5.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层受力特性分析 |
5.2.1 轴载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2 加铺层厚度对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沥青加铺层模量变化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 |
5.2.4 地基模量对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工程实践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2 旧水泥路面处治施工技术方案 |
6.3 微裂式破碎再生加固施工流程 |
6.3.1 施工准备 |
6.3.2 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微裂式破碎 |
6.3.3 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处治 |
6.3.4 路表缺陷进行修复 |
6.3.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铺筑 |
6.4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处治效果评价 |
6.4.1 微裂式破碎效果评价 |
6.4.2 注浆加固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建议 |
本文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使用状况评估 |
1.2.2 原路面补强措施 |
1.2.3 反射裂缝预防措施 |
1.2.4 “白加黑”设计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
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方法 |
2.2 路面破损调查 |
2.3 探地雷达调查 |
2.3.1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
2.3.2 传力杆与拉杆调查 |
2.4 承载能力的检测 |
2.5 结构参数的检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研究 |
3.1 典型病害的处治方法 |
3.1.1 混凝土路面裂缝断板处理措施 |
3.1.2 断角的处理 |
3.1.3 传荷能力差的处理 |
3.1.4 坑洞的修补 |
3.1.5 错台的处理 |
3.2 板底脱空的处治 |
3.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效果评价 |
3.3.1 基于弯沉的效果评价 |
3.3.2 基于雷达的效果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
4.1 沥青混凝土加铺路面荷载加载方式研究 |
4.1.1 旧水泥砼沥青罩面结构对不同加载方式的应力有限元模型 |
4.1.2 沥青罩面应力响应分析 |
4.1.3 最不利加载方式选择 |
4.2 原水泥砼路面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原水泥砼面板相关参数分析 |
4.2.2 原路面基层与土基相关参数分析 |
4.2.3 基础脱空对加铺层结构影响分析 |
4.3 加铺层结构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3.1 层间接触条件 |
4.3.2 罩面厚度 |
4.3.3 罩面层模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 |
5.1 原水泥砼路面材料处理方案研究 |
5.1.1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研究 |
5.1.2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选用确定依据 |
5.1.3 处治技术措施选用方案 |
5.2 加铺沥青面层材料设计 |
5.2.1 加铺沥青层的性能要求 |
5.2.2 加铺沥青层级配设计 |
5.2.3 加铺沥青层路用性能研究 |
5.2.4 加铺沥青层材料设计选用标准 |
5.3 白黑界面处理方案研究 |
5.3.1 白黑界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
5.3.2 白黑界面材料粘结性能研究 |
5.3.3 白黑界面抗疲劳和反射裂缝性能研究 |
5.3.4 白黑界面材料设计选取标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6.1 试验段现场检测 |
6.2 改造后道路病害跟踪调查 |
6.3 弯沉跟踪观测 |
6.4 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 |
6.5 跟踪观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矿区重载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分析及改造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泰安市一级、二级路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泰安市公路区划 |
2.2 泰安市一、二级公路交通量 |
2.3 泰安市一级、二级公路现状调查 |
2.3.1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调查 |
2.3.2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3 水泥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调查 |
2.3.4 水泥路面典型破坏及成因分析 |
2.4 路面典型结构改造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环境条件 |
2.4.2 交通轴载 |
2.4.3 材料供应情况 |
2.4.4 旧路使用状况及破损程度 |
2.4.5 施工技术水平 |
2.4.6 经济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典型结构及受力分析 |
3.1 现有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
3.2 沥青路面改造方案的提出 |
3.3 重新铺筑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3.3.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应分析 |
3.3.2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分析 |
3.3.3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应分析 |
3.4 旧沥青路面加铺方案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3.4.1 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方案及力学响应分析 |
3.4.2 旧沥青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层结构方案及力学响应分析 |
3.4.3 旧沥青路面加铺补强层结构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典型结构及受力分析 |
4.1 水泥路面评价指标 |
4.2 重新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4.2.1 设计标准和方法 |
4.2.2 路基强度等级划分 |
4.2.3 交通等级划分 |
4.2.4 结构层材料及厚度设计 |
4.2.5 典型结构方案设计 |
4.2.6 典型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4.3 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方案设计及力学响应分析 |
4.3.1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典型路面结构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4.3.2 旧水泥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典型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DEM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ATB层破坏模式与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力学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反射裂缝试验研究现状 |
1.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防治反射裂缝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层间粘结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
2.1 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
2.1.1 原材料 |
2.1.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 ATB-25 沥青稳定碎石原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
2.2.1 沥青 |
2.2.2 集料 |
2.2.3 填料 |
2.2.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加铺层模型构建及参数确定 |
3.1 接触模型 |
3.1.1 沥青混合料颗粒骨料与边界接触模型 |
3.1.2 沥青混合料颗粒骨料间接触模型 |
3.1.3 沥青加铺层与水泥混凝土板层间接触模型 |
3.2 EDEM仿真流程 |
3.3 旧水泥混凝土板加铺沥青结构的离散元模型构建 |
3.3.1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颗粒模型 |
3.3.2 加铺结构的离散元模型 |
3.4 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离散元模型仿真参数的确定 |
3.4.1 沥青层与边界仿真模型参数 |
3.4.2 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仿真模型参数 |
3.4.3 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板层间粘结仿真模型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EM的沥青加铺层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弯拉荷载下ATB-25 沥青加铺层破坏仿真分析 |
4.1.1 沥青加铺层弯拉加载模型 |
4.1.2 沥青加铺层弯拉开裂力学性能 |
4.1.3 沥青加铺层弯拉加载车辙变形 |
4.2 剪切荷载下ATB-25 沥青加铺层破坏仿真分析 |
4.2.1 沥青加铺层剪切加载模型 |
4.2.2 沥青加铺层剪切开裂力学性能 |
4.2.3 沥青加铺层剪切加载车辙变形 |
4.3 温度荷载下ATB-25 沥青加铺层破坏仿真分析 |
4.3.1 沥青加铺层温度加载模型 |
4.3.2 沥青加铺层张拉开裂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反射开裂评价方法 |
5.1 试件的制备 |
5.1.1 ATB-25 沥青加铺层试件的模具制作 |
5.1.2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 |
5.1.3 ATB-25 沥青加铺层试件制作 |
5.2 裂缝处开口位移的测试 |
5.2.1 电子引伸计 |
5.2.2 Labview2017 数据采集流程 |
5.2.3 标定曲线 |
5.3 水泥混凝土加铺ATB结构的弯拉型开裂评价方法 |
5.3.1 沥青加铺层弯拉破坏及疲劳试验方案 |
5.3.2 沥青加铺层的弯拉破坏试验及评价指标 |
5.3.3 沥青加铺层的弯拉疲劳试验及评价指标 |
5.4 水泥混凝土加铺ATB结构的剪切型开裂评价方法 |
5.4.1 沥青加铺层的剪切破坏及疲劳试验方案 |
5.4.2 沥青加铺层的剪切破坏试验及评价指标 |
5.4.3 沥青加铺层的剪切疲劳试验及评价指标 |
5.5 水泥混凝土加铺ATB结构的张开型开裂评价方法 |
5.5.1 沥青加铺层的张开破坏及疲劳试验方案 |
5.5.2 沥青加铺层的张开疲劳试验及评价指标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程思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反射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寿命预估[D]. 胡蓝心.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多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加铺结构数值分析[D]. 霍美辰. 燕山大学, 2020(02)
- [4]主被动模式抗反射裂缝的旧水泥路面沥青超薄罩面结构数值分析[D]. 何锐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不同夹层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分析[D]. 元帅.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冲击荷载作用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破坏机理及防治研究[D]. 张程. 广西大学, 2019(03)
- [7]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D]. 王都兴. 长安大学, 2019(07)
- [8]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D]. 孟大勇. 东南大学, 2019(01)
- [9]矿区重载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分析及改造方案[D]. 白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基于DEM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ATB层破坏模式与评价方法[D]. 毛青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