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二氧化碳中毒死亡的调查报告

一起因二氧化碳中毒死亡的调查报告

一、一起二氧化碳中毒致死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葛彦凯[1](2021)在《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致使空气质量污染状况日渐严重,因室内污染气体超标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迫使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监测设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可实现获取室内各项空气指标实时数值,并可在远端查看监测结果,为人们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前绝大多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仅支持通过IPv4协议接入网络,但IPv4网络通信受限于IP地址数量空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同时监测大量节点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基于新型物联网与IPv6通信协议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节点、IPv6网络通信网关、云平台与APP组成。空气质量监测节点基于GD32VF103C微处理器设计,通过SHT15传感器、CCS811传感器以及MQ-7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TVOC、一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本地实时显示。IPV6网络通信网关基于ESP32设计,通过移植Lw IP协议栈使其支持IPv6协议,实现将空气质量监测节点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IPv6网络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采用Tomcat+My SQL+Java的架构进行设计,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所采集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结果。APP基于MVC架构设计实现,可实时显示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间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本文详细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监测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系统测试,通过多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相关预期功能,如采集空气质量指标数值、通过IPv6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远端通过Web网页和APP查看空气质量状况,能够满足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适用于在家庭居室、办公场所、教室等场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张扬[2](2021)在《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砷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具有活跃的化学性质和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因其赋存形态多变且环境毒理性强而被广泛关注。湖泊砷污染是当前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污染来源、生物毒理与富集、生态响应和环境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水体中砷的循环、转化过程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沉积物中砷的赋存体系与迁移释放机制仍存在争议,微生物所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尚不明确,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阳宗海作为典型的深水高原湖泊之一,是流域数万居民的主要用水源,砷污染事件对湖泊功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实施絮凝修复后湖泊是否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解决湖泊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取阳宗海沉积物及湖水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质参数、粒度、碳酸盐、有机质、总砷、离子、重金属元素、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含量、e DNA等指标,通过210Pb-137Cs测年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序列,探讨了砷的分布、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重建了湖泊污染历史,总结了二次污染和砷滞留的原因,评估了砷污染对生态造成的影响,讨论了应急措施、环境变化对湖泊自然演化与沉积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沉积平衡,总结了微生物参与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结果为解决湖泊当前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同时完善和补充了砷释放与迁移污染的过程和机制。论文研究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1)查明了阳宗海水体砷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表层水体总砷含量低于底层水体,夏季水体中总砷含量明显低于冬季。夏季阳宗海砷的浓度由表层28.03μg/L增加至底层48.85μg/L,冬季,由表层的48.63μg/L增加至底层的55.35μg/L。夏季水体砷含量差异小,冬季呈现出南部略高于北部、湖岸高于湖心的趋势。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湖泊水化学和内源循环的影响。2)确定了阳宗海表层沉积物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总砷含量呈现点源污染和“深度控制”的分布规律。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在45.69-334.67 mg/kg之间。在湖滨南岸至湖盆一块区域出现了异常高值高达297-334.67 mg/kg,南部湖盆的在137.41-223.97 mg/kg之间,湖盆中部为89.75-113.42 mg/kg,湖盆北部为45.69-77.62 mg/kg,相同湖区内深水区的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低于浅水区。砷含量的空间性差异受湖泊地形、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和污染源的共同影响。3)明晰了阳宗海沉积物记录中砷的垂直变化特征。阳宗海沉积物岩芯记录中总砷含量先后呈现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波动起伏、快速回落、保持平稳的趋势。总砷含量从35.44 mg/kg增加至281.17 mg/kg,后波动下降至82.35 mg/kg。PCA主成分分析显示,砷的沉积过程经历了区域-自然、流域-自然、流域-非自然、非自然状态四个阶段。砷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4)揭示了阳宗海微生物群落对砷转化的影响。阳宗海不同湖区和沉积阶段内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阳宗海沉积物中最占优势的细菌门类始终是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的平均值为22.2%。厚壁菌(Firmicutes)、酸杆菌(Acidbacteria)、螺旋体(Spirochae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1.5-4.2%、2.4-4.2%、1.1-4.6%、3.4-8.2%、1.1-7.7%、2.1-5.6%之间。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与环境因子存在响应关系,微生物对砷迁移、转化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应急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阳宗海当前水化学环境异常,水体含氧量低、透明度下降,并伴有酸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大量有机质,同时沉积物砷污染危害与风险要明显高于水体砷污染,存在较大的生态隐患。水—沉积物界面的沉积与释放过程是砷滞留于阳宗海水体中的原因,当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迁移、释放机制,即As-HFO的还原水解、As-Fe S的氧化分解及离子竞争。湖泊砷污染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区域搬运的风化矿物是污染物的主要赋存形态,2000年后转变为流域三废输入,2009年后污染物通过絮凝沉降的方式进入到沉积物中,当前沉积物更多地反映了湖泊自身的内源循环,而非环境背景和流域状况等外源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导致阳宗海砷的迁移途径发生了三次转变,当前的沉积“伪平衡”现象是As-HFO和As-Fe S体系之间的平衡状态。当前沉积物中Agrobacterium、Desulfovibrio等DARPs,将砷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其异养代谢过程,直接导致砷酸盐被还原。Meiothermus作为HAOs,使用亚砷酸盐作用电子供体获取能量,导致亚砷酸盐被氧化,Bacillus、Shewanella作为ARMs,通过砷还原酶将砷酸盐还原为亚砷酸盐。

郭安宁[3](2020)在《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由于人类过度或不恰当的利用已导致土壤退化达33%。退化导致可利用的耕地、草地、林地等不断减少,影响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存健康,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土壤退化的形势特点及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选取西北露天矿区土壤、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污灌区土壤为研究样本,分别在一定的修复措施下,探讨土壤退化及其调控对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阐明不同退化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旨在探究土壤退化的微生物指示因子,并分析其地理分布格局,以期为退化土壤的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0余年的植被恢复,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复垦各样地的pH明显降低,刺槐×油松混交林积累土壤有机质(SOM)和全氮(TN)的能力均显着高于其它样地,研究区内TN和全钾(TK)的含量极度匮乏,这将会限制土壤生产力的维持。复垦后各样地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明显降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所占比例显着增加。各复垦样地中,刺槐×油松和刺槐×臭椿×榆树混交林样地的细菌优势种组成及结构与原地貌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且其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提高最为显着。(2)南方酸性土壤pH随CaCO3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低、中剂量的CaCO3(2.25和4.5 t·hm-2)增加了DOC和DON的含量,而高剂量的CaCO3(7.5 t·hm-2)降低了其含量。CaCO3的施加会改变土壤氮素循环进程,对土壤氮素的相互转化产生影响。中剂量CaCO3的施加促进土壤呼吸。各样地中细菌主要组成群落相似,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丰度上,施加CaCO3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有所减少(p<0.05)。此外,低剂量和中等剂量CaCO3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3)北方污灌区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随生物炭的施加显着增加,而有效态Cd含量随之降低,作物的种植对土壤性状无显着的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磷酸酶显着降低,蔗糖酶无明显变化。施加生物炭的各样地中细菌群落的优势门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在各样地间存在差异,生物炭的施加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4)我国不同气候地理环境下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素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三种退化类型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均高于调控后的各样地,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相对较低。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细菌在各分类水平上群落组成数均高于南方酸性土壤和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土壤,且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群落组成比例相对较为相似。三个样地中,α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明显,且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最高,南方酸性土壤次之,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土壤最低。

刘斌[4](2016)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流程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力容器是海洋石油海上平台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容器发生事故会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传统的检验方法存在“检验不足”和“检验过度”的问题,不能适应海上压力容器的检验需求,不仅效率低,而且不能准确的评价压力容器的风险等级,从而不能降低和控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上平台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是管理风险评估和优化检验方法的一种新型检验技术方法。RBI技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检验成本的高效风险分析工具,所以研究RBI技术在海上压力容器检验流程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详细地介绍RBI技术的基础理论,说明了RBI风险分析方法和实施的过程;然后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定量风险分析结果的因素,明确定量风险分析计算过程;通过分析检验策略的制定过程,总结出检验策略制定原则;针对RBI技术在海上压力容器检测流程中的应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基础数据分析、筛选评估,重点介绍三台压力容器的失效概率及失效后果的定量分析过程,然后得出压力容器安全性及经济性总体风险分析结果,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压力容器检验策略并提出具体的检验计划表和检验结构图。RBI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流程的应用,解决了“检验不足”和“检验过度”,提高了检验效率,降低了检验成本,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给平台带来了显着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赵铭[5](2014)在《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排山楼金矿现场调查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排山楼金矿现场生产工艺进行了单元划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排山楼金矿现场生产环节不同单元的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检测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分析了检测结果。排山楼黄金矿业公司作业场所产生和(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噪声、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物)、紫外线及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风速)等;该矿粉尘为矽尘,21个检测点中只有两个检测点结果显示全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呼尘不存在超标现象;噪声的28个检测点中,有14个检测点结果显示超标;毒物检测结果显示均未超标;紫外线检测结果显示均未超标;气象条件检测结果显示,27个检测点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点的温度均低于最低控制温度均不符合要求,属于低温环境,18个检测点结果显示为高湿环境,不符合要求,全部检测点的风速均未超过最高风速限值均合格,排山楼金矿为低温、高湿环境。另外对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监管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防护设施基本到位,监管制度合理。在检测结果及防护设施和监管制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建立了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次提出了排山楼金矿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步进行了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认为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依据文中评价工作研究的内容,最终提出了包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及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在内的总体评价结论。指出了排山楼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为排山楼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保障该矿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代有福[6](2013)在《环氧乙烷装置的危害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研究》文中指出环氧乙烷是乙烯衍生物中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环氧乙烷的生产以及市场消费和价格走势已经成为影响当今国内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环氧乙烷是乙烯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第三大重要有机化工产品。环氧乙烷工艺复杂程度高,危险物质高,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为了制定合理安全措施,降低环氧乙烷装置的风险,从目前环氧乙烷技术研究进展和我国环氧乙烷装置的应用概况着手,通过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等相关的风险辨识方法对装置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辨识,并应用目前较为流行并被广泛认可的PHAST、ALOHA等软件模拟和保护层分析(LOPA)分析等方法,得出了针对环氧乙烷装置内危险物质及不同工艺节点所应采取的主要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辨识环氧乙烷装置的主要风险,首先对环氧乙烷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物料进行物质危险分析,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的理念系统的辨识环氧乙烷装置的主要工艺潜在风险,并对潜在风险进行原因和后果分析,最终得出总结出27条主要风险;2、确定环氧乙烷装置主要潜在风险的风险等级:采用概率估算法对各潜在风险进行事故概率计算。对于后果严重的事故场景,采用PHAST和ALOHA软件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并以火球热辐射值、爆炸冲击波等限值对事故后果进行量化,实现事故后果的定量化分级,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确定各个风险的等级;3、针对可能的并且影响较大的事故场景(二级风险),通过保护层分析(LOPA)确定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并对采取保护措施的工艺过程进行再次分析,得出所采取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最终提出针对环氧乙烷装置不同工艺节点所应采取的41条主要风险控制措施,其中,反应系统、EO吸收和EO精制系统控制措施较多,应重点关注,研究结论对现场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洪文艺[7](2011)在《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饭店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之下,有两大问题困扰着我国饭店业的未来发展:①饭店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②饭店业的未来发展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撑。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饭店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一直被世界饭店业所关注;饭店业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支撑理论。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的环保饭店、节约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等,就是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进行的有益探索。然而,近30年的实践证明,“绿色饭店”所依托的主体理论越来越表现出局限与不足;“循环饭店”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层面强大的循环体系的支撑;“低碳饭店”的发展则离不开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碳”交易平台的支撑。因此,在现有条件之下,中国饭店业要想“突出重围”,必须走“生态饭店”之路。论文以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饭店的理论构建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饭店的产品、行业、功能、管理等饭店的属性变化,分析了中国饭店从业态形式到产品内涵的深刻变化,并通过饭店的本质属性、主体、功能、组成结构及特征的分析,对饭店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即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2)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提出饭店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本性、复合性、消费性、污染性、依赖性、开放性和高度敏感性的特征,其中,消费(消耗)是饭店系统的生态本质。(3)通过对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提出饭店生态系统中所有影响到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的稳定平衡、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问题都是饭店生态问题。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在:饭店自身、饭店对人、人对饭店、饭店对环境和环境对饭店等5个方面的生态问题。(4)基于绿色饭店的分析,重新修订了生态饭店的概念,即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5)探讨了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征,指出人、饭店、环境三大因子共同组成了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逐步递进的五个层次构成了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是生态饭店的四大功能;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是生态饭店的本质特征;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饭店生态系统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6)提出了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三要素: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其中生态设计是关键,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问题;系统管理是基础,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问题;社会支撑是保障,它解决的是各种环境为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问题。(7)以江西景德镇紫晶宾馆为案例,通过对宾馆室内外环境质量的检测,分析了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和生态问题;建立了生态饭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饭店等级划分导向,评价结果表明紫晶宾馆属于EEE级(中级)生态宾馆;最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紫晶宾馆达到更高等级的生态宾馆的实现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对饭店和生态饭店进行了再定义,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2)初步建立了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从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角度提出“人、饭店、环境”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四大功能。生态饭店具有自然、经济和文化的综合特征,而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生态饭店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3)提出了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是实现生态饭店三条途径,生态设计可解决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系统管理能满足生态饭店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支撑是维持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4)探索性地构建了生态饭店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导向,并以景德镇紫晶宾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饭店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总结,运用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理论对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生态饭店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牛海霞[8](2010)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废弃物进口也解决了一些地区和行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但如果我们将环境容量作为资源要素,将环境资源禀赋纳入H-O模型,发现现实中的跨国污染转移已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跨国污染转移形式已由直接进入转为渗透进入,渗透特征由“北南单向渗透”发展到与“东西单向渗透”并存,由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渗透发展到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渗透等,但目前学者还没有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理论解释,因而也就忽略了要素跨国流动引致渗透污染的比较利益扭曲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跨国污染转移现状,从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出发,沿着贸易和投资两条主线展开对渗透特征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而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主要是信息障碍,因此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是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的关键,通过矫正信息扭曲进而矫正利益扭曲,达到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可归结为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三大特征:一是伴随性渗透特征。跨国污染转移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在全球分布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在中国国内同时具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禁止进口的有害废弃物以自动类或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名义夹带、欺骗或走私引致的渗透污染。伴随外资准入制度和技术引进的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外资垄断行业,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也具有伴随性渗透特征。二是隐蔽滞后性渗透特征。通过瞒报、夹带等手段以可资源化废弃物名义走私有害废弃物,以及大部分可资源化废物在堆放、再加工、消费等过程产生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由于高新技术特征掩盖了一些环保方面的隐患,因此FDI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引致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更严重,其危害难以计量甚至不可逆。三是产业链渗透特征。不仅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环节,而且高新技术行业,特别是IT产品制造的层层外包致使“产业链渗透污染”包括IT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到最后的报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也存在产业链渗透特征。本文在以下方面有创新性探索:第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要素的跨国流动及时空演变视角探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从信息扭曲视角分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并提出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方法除采用理论分析和一定的定量分析外,因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产业链渗透污染缺乏统计数据,还大量采用典型案例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第二,从贸易和投资两条途径逐层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方面,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具有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可资源化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更具隐蔽滞后性。另一方面,跨国污染行业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中国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主要通过投资途径,而土壤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三,揭示了利益扭曲引致信息扭曲是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的主要机理,因此治理跨国污染转移需从化解信息障碍出发,并最终协调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

蔡一倩[9](2009)在《605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毒死亡为与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猝死及其他原因(如电击、高低温损伤等)同等重要的死亡原因。法医毒理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对常见毒物性状、种类、中毒原因、毒理作用、中毒量和致死量、中毒血浓度和致死血浓度、中毒所致病变、毒物化验检材采取、保存、送检、中毒或中毒死亡方式的法医学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大多数的文献资料仅对个别的中毒死亡案例进行报道分析,或者是对单一毒物的深入研究,缺乏对中毒死亡案例的横向对比研究,和对中毒的宏观把握、发展趋势预测及相关因素对中毒致死案例影响的分析。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案例收集、分类汇总并作横向对比,对中毒死亡这一类案例进行研究,为中毒案件的死因鉴定、侦查破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农药制作技术、中医药检测技术的发展、催眠镇静安定类药物及毒品滥用的增加等,中毒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本课题收集本单位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对各类中毒案例的数量变化趋势、中毒死亡者的年龄分布及中毒途径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中毒案例的实际鉴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中毒事件的预防工作作出贡献。【目的】本课题选用作者单位1957年~2008年实际检案中的中毒案例605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年份中毒案例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中毒死亡者年龄分布情况,毒物种类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发展情况,并对这些变化规律进行原因分析,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病理教研室1999年1月2008年12月(以下简称C组)检验的、且均经系统尸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各种中毒案例216例,除作一般统计学分析外,着重对毒物种类特点、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与本单位1983年1998年(以下简称B组)的158例中毒资料,及1957年1982年(以下简称A组)的231例中毒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C组与A、B组相比,中毒案例的相对数量呈减少趋势;②中毒死亡者以男性居多,且以青壮年为主;③毒物种类上传统农药中毒案例呈递减趋势,而新型农药显着增加;④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毒)物中毒的数量显着增加,进行毒化分析时应重点注意,尤其是单一成份中毒达不到致死浓度时,应考虑两种及两种以上成份中毒时的毒物协同作用的可能;⑤中毒途径上,口服中毒案例减少,呼吸道中毒案例显着增加;⑥中毒在各类法医检案中仍占一定比例,因此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的中毒死亡案例的统计分析信息对于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本文案例资料显示,中毒案例数量较以往有明显增长趋势,中毒死者年龄分布、毒物种类等方面均较以往有明显变化,尤其多种毒物联合应用所致中毒案件显着增多。

杨志前,张程,罗红秀[10](2006)在《急性甲醇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及急救处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53例急性甲醇中毒的患者中出现代谢性酸中毒26例,表现为阴离子间隙(AG)增高正常血氯的代谢性酸中毒,予血液透析,碳酸氢钠补碱,维持电解质平衡,使用叶酸,激素等处理。结果:抢救成功52例(98.1%),死亡1例(1.9%)。经随访观察半年,总的伤残病例17例(32.1%),包括急性期死亡1例(1.9%),最终视力在低视力以下(中心视力低于0.3)9例(17.0%),包括双眼无光感2例(3.8%),盲目(中心视力低于0.05)有4人共6只眼,另有1例(1.9%)呈植物人状态。结论:急性甲醇中霉可引起视神经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常是主要的致死原因,及时纠正酸中毒是抢救急性甲醇中毒并减少视功能障碍后遗症的重要措施。

二、一起二氧化碳中毒致死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二氧化碳中毒致死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1.2.2 IPv6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介绍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监测节点功能需求
        2.1.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设计需求
        2.1.3 云平台与APP设计需求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2.4 IPv6技术介绍
        2.4.1 IPv6简介
        2.4.2 IPv6报文格式
        2.4.3 ICMPv6协议
        2.4.4 邻居发现协议
        2.4.5 LwIP轻型协议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1 监测节点与IPv6网路通信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3.2.1 GD32微处理器
        3.2.2 数据采集模块
        3.2.3 实时显示模块
        3.2.4 报警模块
        3.2.5 电源电路
        3.2.6 UART模块
    3.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4.1.1 监测节点软件流程
        4.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1.3 实时显示模块
        4.1.4 报警模块软件设计
        4.1.5 UART模块
        4.1.6 通信协议
    4.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4.2.1 搭建ESP32 SDK开发环境
        4.2.2 移植LwIP轻型协议栈
        4.2.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平台与APP开发
    5.1 云平台
        5.1.1 云平台总体设计
        5.1.2 TCP server
        5.1.3 Data back
        5.1.4 Web页面
        5.1.5 云平台部署
    5.2 APP
        5.2.1 APP总体设计
        5.2.2 APP功能模块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配置
    6.2 监测节点测试
        6.2.1 监测节点硬件测试
        6.2.2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通信测试
    6.3 IPv6网络通信网关测试
        6.3.1 IPv6网络ping测试
        6.3.2 监测节点与网关稳定性测试
    6.4 云平台测试
        6.4.1 云平台压力测试
        6.4.2 Web页面功能测试
    6.5 APP测试
    6.6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砷的基本性质和赋存形态
        1.1.2 砷的毒理、毒性
        1.1.3 砷污染来源
        1.1.4 砷的迁移与赋存特征
    1.2 水体砷污染研究进展
        1.2.1 湖泊砷污染
        1.2.2 砷的转化与释放
        1.2.3 砷循环与迁移机制
        1.2.4 阳宗海湖泊及污染研究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
        2.1.2 土地利用及植被状况
        2.1.3 流域水文及侵蚀状况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流域环境污染现状
        2.3.1 水环境污染
        2.3.2 砷污染事件
第3章 阳宗海水化学与砷的迁移释放
    3.1 水样采集与检测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2 样品分析测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文特征
        3.2.3 水化学环境
        3.2.3.1 离子含量
        3.2.3.2 离子组分
        3.2.3.3 砷的变化规律
    3.3 讨论
        3.3.1 水体砷滞留现象及原因
        3.3.2 絮凝吸附HFO体系下砷的迁移释放机制
    3.4 小结
第4章 阳宗海砷的沉积特征与其循环平衡
    4.1 表层沉积物采集与检测方法
        4.1.1 沉积物样品提取
        4.1.2 元素含量
        4.1.3 粒径组分
        4.1.4 有机质
    4.2 数据分析及评估方法
        4.2.1 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PLI(Pollution Load Index)
        4.2.2 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
        4.2.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表层沉积物砷的分布特征
        4.3.2 沉积环境
        4.3.3 沉积物污染类型与污染等级
        4.3.4 生物致毒性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估结果
        4.3.5 污染来源分析
    4.4 讨论
        4.4.1 氯化铁絮凝吸附法的生态环境风险
        4.4.2 As-Fe S和 As-HFO迁移平衡和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沉积物记录的阳宗海砷污染历史
    5.1 岩芯提取与分析方法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5.1.2 样品预处理
    5.2 样品分析
        5.2.1 元素定量检测
        5.2.2 元素扫描
        5.2.3 ~(210)Pb和~(137)Cs年代学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XRF微区扫描结果
        5.3.2 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
        5.3.3 钻孔沉积物各代用指标垂向变化特征
        5.3.4 有机质、粒度和碳酸盐
        5.3.5 富集因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5.4 讨论
        5.4.1 阳宗海的环境变化过程
        5.4.2 阳宗海污染历史
        5.4.3 砷的沉积“伪平衡”状态
    5.5 小结
第6章 阳宗海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涉砷影响
    6.1 准备材料与提取方法
        6.1.1 实验设备与及试剂配备
        6.1.2 总DNA提取
    6.2 16srDNA测序和分析方法
        6.2.1 PCR扩增DNA序列
        6.2.2 凝胶电泳分离与生物分析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6.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6.4 讨论
        6.4.1 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影响
        6.4.2 砷迁移机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退化研究进展
        1.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概况
        1.2.3 矿区退化土壤及复垦的微生物研究
        1.2.4 酸化土壤及调控的微生物研究
        1.2.5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修复的微生物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类发展观的转变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系统平衡原理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微生物生物地理学
        2.1.6 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DNA的提取
        2.2.2 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2.2.3 OTU聚类与分类学分析
        2.2.4 群落组成分析
        2.2.5 Alpha多样性分析
        2.2.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3 露天矿开采及不同模式复垦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设计
        3.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
        3.2.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含量的特征
        3.2.3 土壤性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
        3.2.6 矿区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的变化
        3.3.2 不同复垦模式微生物特征的变化
    本章小结
4 酸化土壤及碳酸钙的施加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地设计
        4.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4.2.3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2.4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2.5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4.2.6 酸化土壤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CaCO_3施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2 CaCO_3施加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4.3.3 CaCO_3施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3.4 CaCO_3施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生物炭的施加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设计
        5.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p H及 Cd含量的变化
        5.2.2 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
        5.2.3 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5.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5.2.5 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5.2.6 重金属污染区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生物炭对土壤pH及 Cd含量的影响
        5.3.2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3.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5.3.4 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章小结
6 不同退化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分类水平下各样地菌群结构组成
        6.1.2 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的组成分析
        6.1.3 微生物群落在纲水平的组成分析
        6.1.4 不同退化类型菌群OTU分析
        6.1.5 不同退化类型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6.2 讨论
        6.2.1 不同退化类型微生物群落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6.2.2 影响不同退化类型土壤微生物差异的环境驱动因素
        6.2.3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6.2.4 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流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RBI技术原理与方法
    2.1 关于风险的简述
    2.2 RBI技术原理
    2.3 RBI技术风险分析方法
        2.3.1 RBI技术定性分析方法
        2.3.2 RBI技术定量分析方法
        2.3.3 RBI技术半定量分析方法
    2.4 通用的RBI技术工作流程
    2.5 RBI技术的优点
        2.5.1 传统的压力容器检验的特点
        2.5.2 RBI技术风险检验的特点
    2.6 海上压力容器RBI技术风险分析方法的确定
        2.6.1 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的内容
        2.6.2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内容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压力容器风险分析影响因素
    3.1 失效后果分析因素
        3.1.1 确定压力容器的介质
        3.1.2 压力容器介质释放孔径的尺寸
        3.1.3 估计释放总量的多少
        3.1.4 估计释放速度
        3.1.5 估计释放的类型
        3.1.6 确定释放的是气体还是液体
        3.1.7 评估平台安全措施对释放的作用
        3.1.8 估算由释放造成的后果
        3.1.9 海上失效后果分析特点
    3.2 失效概率分析因素
        3.2.1 相似的失效概率
        3.2.2 修正因子
        3.2.3 管理系统修正因子
        3.2.4 海上失效概率分析特点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的制定
    4.1 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
    4.2 风险检验策略的内容
    4.3 海上压力容器腐蚀类型的识别
        4.3.1 大气腐蚀
        4.3.2 保温层下腐蚀
        4.3.3 保温层下应力腐蚀开裂
        4.3.4 二氧化碳腐蚀
        4.3.5 水腐蚀
        4.3.6 微生物腐蚀
        4.3.7 泥沙冲蚀
        4.3.8 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4.3.9 垢下腐蚀
    4.4 海上检验方法的选择
        4.4.1 海上检验技术
        4.4.2 海上检验有效性分类
        4.4.3 海上停车检验的检验有效性
        4.4.4 海上在线检验的检验有效性
    4.5 检验时间和检验比例
        4.5.1 RBI检验时间
        4.5.2 海上压力容器检验时间
        4.5.3 检验比例
    4.6 海上压力容器检验策略的制定原则
    4.7 本章小节
第5章 RBI在海上压力容器检测流程的应用
    5.1 概况介绍
        5.1.1 项目目标
        5.1.2 ORBIT OFFSHORE软件简介
    5.2 压力容器基础数据简介
    5.3 基础数据分析
    5.4 筛选评估
        5.4.1 筛选分析方法
        5.4.2 筛选分析结果
    5.5 风险的详细评估
        5.5.1 详细评估范围
        5.5.2 腐蚀类型的识别
        5.5.3 失效概率的评估计算
        5.5.4 失效后果的评估计算
    5.6 详细的评估结果
        5.6.1 评估结果
        5.6.2 风险高的容器评估结果
    5.7 检验策略的制定
        5.7.1 低风险压力容器检验的制定
        5.7.2 高风险压力容器检验计划的详细制定
    5.8 RBI检验效益
    5.9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国内外现状
    1.3 职业病危害评价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排山楼金矿生产状况
    2.1 职业病危害场所
        2.1.1 排山楼金矿地理位置
        2.1.2 排山楼金矿概况
        2.1.3 排山楼金矿所处地区气候特点
        2.1.4 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2.2 生产工艺
        2.2.1 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
        2.2.2 生产过程及各工段人员组成
        2.2.3 生产规模和原料、辅料
    2.3 通风照明及采暖设施
    2.4 本章小结
3 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及防护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3.1.1 破碎阶段
        3.1.2 磨浸工段
        3.1.3 压滤阶段
        3.1.4 井下开采阶段
        3.1.5 机修工作阶段
        3.1.6 气象因素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3.2.1 粉尘
        3.2.2 噪声
        3.2.3 不良气象条件
        3.2.4 氮氧化物
        3.2.5 一氧化碳
        3.2.6 二氧化碳
        3.2.7 氰化物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3.1 现场检测内容
        3.3.2 检测依据
        3.3.3 检测方法
        3.3.4 检测仪器
    3.4 检测结果分析
        3.4.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3.4.2 工作场所空气中全尘检测结果分析
        3.4.3 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尘检测结果分析
        3.4.4 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分析
        3.4.5 工作场所气象条件检测结果分析
        3.4.6 工作场所化学物质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3.4.7 工作场所紫外辐射检测结果分析
    3.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研究
        3.5.1 粉尘防护措施
        3.5.2 噪声防护措施
        3.5.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5.4 应急救援措施
    3.6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研究
        3.6.1 职业卫生管理
        3.6.2 职业卫生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
        3.6.3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病发病情况
    3.7 本章小结
4 职业危害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4.1 评价的基础
        4.1.1 评价的目的、依据和范围
        4.1.2 评价的内容和单元
        4.1.3 评价方法和程序
        4.1.4 质量控制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4 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模糊综合评价
    4.5 总体评价结论
    4.6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6.1 存在的问题
        4.6.2 建议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环氧乙烷装置的危害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环氧乙烷装置现状分析
        1.2.1 环氧乙烷技术进展
        1.2.2 我国环氧乙烷装置现状
    1.3 环氧乙烷装置风险评价现状
        1.3.1 国外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3.2 国内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采用的主要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环氧乙烷装置风险分析理论基础
    2.1 HAZOP 分析方法
        2.1.1 HAZOP 分析方法定义
        2.1.2 HAZOP 分析步骤
    2.2 LOPA 分析方法
        2.2.1 LOPA 分析阶段
        2.2.2 LOPA 所需信息
        2.2.3 LOPA 分析主要步骤
        2.2.4 LOPA 分析的优点
    2.3 软件工具
        2.3.1 PHAST
        2.3.2 ALOHA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氧乙烷工艺风险辨识过程及结果
    3.1 物质风险分析
        3.1.1 原料风险分析
        3.1.2 产品风险分析
        3.1.3 副产物风险分析
        3.1.4 小结
    3.2 环氧乙烷工艺及操作主要风险分析
        3.2.1 环氧乙烷工艺原理
        3.2.2 环氧乙烷工艺过程
    3.3 环氧乙烷操作风险分析
        3.3.1 工艺单元划分
        3.3.2 主要风险分析过程
        3.3.3 主要风险分析结果汇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氧乙烷装置风险计算和评价
    4.1 失效频率分析
    4.2 事故后果分析
        4.2.1 后果严重等级判定
        4.2.2 后果分析
    4.3 风险等级判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5.1 独立保护层设置顺序
    5.2 风险降低因子确定
    5.3 LOPA 分析计算过程
    5.4 风险控制措施汇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饭店的研究进展
        1.2.2 饭店生态系统及管理研究
        1.2.3 饭店环境管理研究进展
        1.2.4 生态建筑研究进展
        1.2.5 研究不足与展望
    1.3 生态饭店的理论支撑
        1.3.1 基础生态学理论
        1.3.2 应用生态学理论
        1.3.3 现代饭店管理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饭店与饭店生态系统
    2.1 饭店的属性变化与再定义
        2.1.1 饭店的属性变化
        2.1.2 饭店定义的再研究
    2.2 饭店生态系统分析
        2.2.1 饭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2.2 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
        2.2.3 饭店生态系统的结构
        2.2.4 饭店生态系统的功能
        2.2.5 饭店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
    3.1 关于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
        3.1.1 饭店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生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1.2 饭店环境管理理论将被饭店生态思想所取代
    3.2 饭店生态问题的系统分析
        3.2.1 饭店自身的生态问题
        3.2.2 饭店对人的生态问题
        3.2.3 人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3.2.4 饭店对环境的生态问题
        3.2.5 环境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架
    4.1 生态饭店的定义与内涵
        4.1.1 绿色与生态的辨析
        4.1.2 生态饭店的内涵理解
    4.2 生态饭店的组成
        4.2.1 生态饭店中人的因子
        4.2.2 生态饭店中的环境因子
    4.3 生态饭店的结构
        4.3.1 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
        4.3.2 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
    4.4 生态饭店的功能
        4.4.1 功能一:经济高效运行
        4.4.2 功能二:安全健康舒适
        4.4.3 功能三:环境友好持续
        4.4.4 功能四:社会和谐稳定
    4.5 生态饭店的特征
        4.5.1 生态饭店的自然特征
        4.5.2 生态饭店的经济特征
        4.5.3 生态饭店的文化特征
    4.6 生态饭店的生态伦理
        4.6.1 人和饭店在系统中的道德规范
        4.6.2 饭店"以人为本"的生态准则
        4.6.3 鉴别饭店生态行为的基本原则
        4.6.4 生态饭店产品的道德伦理尺度
        4.6.5 环境责任与市场结合的饭店伦理
        4.6.6 生态饭店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4.7 生态饭店的分类
    4.8 本章小结
5 生态饭店的实现途径
    5.1 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关键
        5.1.1 传统环境措施的局限性
        5.1.2 构建生态饭店的三要素
    5.2 生态饭店的设计建设
        5.2.1 饭店设计的生态化
        5.2.2 饭店建设的生态化
        5.2.3 饭店改扩建的生态化
    5.3 生态饭店的系统管理
        5.3.1 饭店系统管理理论的创新
        5.3.2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优势
        5.3.3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原则
        5.3.4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内容
    5.4 生态饭店的社会支撑
        5.4.1 政策体制的支撑
        5.4.2 生态技术的支撑
        5.4.3 生态人才的支撑
    5.5 本章小结
6 生态饭店的案例研究——江西景德镇市紫晶宾馆
    6.1 景德镇与紫晶宾馆概况
        6.1.1 作为案例研究的理由
        6.1.2 景德镇市概况
        6.1.3 紫晶宾馆简介
    6.2 紫晶宾馆的生态现状分析
        6.2.1 重要生态指标检测分析
        6.2.2 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
        6.2.3 紫晶宾馆的生态问题
    6.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6.3.1 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6.3.2 指标筛选与权重确定
        6.3.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6.4 紫晶宾馆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6.4.1 硬件途径
        6.4.2 软件途径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几点建议
    7.4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废弃物进口
        1.2.2 跨国污染行业
        1.2.3 环境资源跨国配置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跨国污染转移研究综述
    2.1 跨国污染转移动因研究综述
        2.1.1 环境成本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
        2.1.2 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
        2.1.3 政府管制与跨国污染转移
    2.2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及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2.2.1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
        2.2.2 跨国污染转移区位选择
    2.3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及治理研究综述
        2.3.1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
        2.3.2 治理机制
    2.4 简要评述
3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3.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般分析
        3.1.1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分类
        3.1.2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表现
    3.2 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地位的时空演变分析
        3.2.1 发达国家政府与中国政府
        3.2.2 跨国污染企业与生产工人和当地居民
        3.2.3 案例求证:联邦制药彭州污染与相关利益方分析
    3.3 伴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3.3.1 发达国家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3.3.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3.3.3 中国环境容量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3.3.4 "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实证分析
        3.3.5 案例求证: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分析
    3.4 "北南单向渗透"与"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并存的时空演变分析
        3.4.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东部地区的渗透特征隐性化
        3.4.2 跨国污染转移对西部地区的渗透特征显性化
        3.4.3 "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的进一步论证
        3.4.4 案例求证:迈克斯外迁的渗透特征分析
4 基于贸易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4.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4.1.1 废弃物"非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4.1.2 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4.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2.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2.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3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分析
        4.3.1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4.3.2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4.3.3 案例求证:电子垃圾进口的渗透污染分析
5 基于投资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5.1 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5.1.1 污染密集型行业
        5.1.2 外资垄断行业
        5.1.3 案例求证:杜邦东营钛白粉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5.2 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5.2.1 经验验证
        5.2.2 环境效应分析
        5.2.3 案例求证:尼赛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引致渗透污染分析
    5.3 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5.3.1 加工贸易行业
        5.3.2 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太阳能电池行业为例
        5.3.3 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水泥行业为例
    5.4 典型案例分析:以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为例
        5.4.1 IT行业FDI进入与环境效应分析
        5.4.2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一般分析
        5.4.3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实证分析
        5.4.4 评论
6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分析:基于信息障碍视角
    6.1 国际信息障碍:特殊利益集团与国际贸易制度缺陷
        6.1.1 国际经济理论的单赢机制设计
        6.1.2 国际协议和组织约束机制缺失
        6.1.3 特殊利益集团控制全球价值链
        6.1.4 案例求证: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分析
    6.2 国内信息障碍Ⅰ: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
        6.2.1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一般机理
        6.2.2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特殊机理
        6.2.3 案例求证:紫金矿业渗透污染分析
    6.3 国内信息障碍Ⅱ: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扭曲
        6.3.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难选择
        6.3.2 约束弱化与激励扭曲
        6.3.3 非合作博弈
        6.3.4 案例求证:地方政府失灵与金湖工业园区环境污染
7 中国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研究:基于信息障碍化解视角
    7.1 化解信息障碍的政府制度安排
        7.1.1 国家间信息障碍化解
        7.1.2 区域间信息障碍化解
        7.1.3 区域内信息障碍化解
    7.2 化解信息障碍的的市场机制设计
        7.2.1 想环境税率制度
        7.2.2 排放权交易制度
        7.2.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7.3 化解信息障碍的第三方制度构建
        7.3.1 环保中间体组织构建
        7.3.2 转移支付与连带制度构建
        7.3.3 保证金制度构建
8 结论与启示
    8.1.1 基本结论
    8.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9)605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一起二氧化碳中毒致死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葛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 张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D]. 郭安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流程的应用[D]. 刘斌.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5]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研究[D]. 赵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3)
  • [6]环氧乙烷装置的危害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研究[D]. 代有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7]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 洪文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8]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 牛海霞. 浙江大学, 2010(07)
  • [9]605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研究[D]. 蔡一倩.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10]急性甲醇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及急救处理[J]. 杨志前,张程,罗红秀. 医药世界, 2006(S2)

标签:;  ;  ;  ;  ;  

一起因二氧化碳中毒死亡的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