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入世契机 促进两岸直接“三通”(论文文献综述)
朱友城[1](2021)在《福建时期习近平对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1985-2002)》文中研究表明
许丽华[2](2018)在《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把台湾报纸的大陆新闻报道置于两岸交流的背景下观察,发现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第二个阶段是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第三个阶段是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第四个阶段是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发展演变的过程正是两岸关系从敌对隔绝到相互交流的缩影,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和两岸交流已经形成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稳定下来而且不可逆转。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从宏观上勾勒出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变迁的趋势,运用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从叙事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叙事框架以隐含的叙事者的身份,影响着四家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中央日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共产党的敌意渐弱。《中国时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宏观性的期望。《联合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反对共产党但是不反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自由时报》的叙事框架是主张“一中一台”,抗拒两岸交流,对大陆不友善,九十年代初刻画大陆的贫穷落后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大陆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突出大陆对台湾对威胁。从变迁的总趋势上看,自从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之后,大陆新闻朝着内容更丰富、报道更客观的方向发展。虽然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阶段、不同报纸呈现的特点各异,中间也有起伏波折;但是随着两岸交流层次的丰富和交流程度的加深,两岸共同的意义空间不断加大,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成为台湾新闻市场上重要的新闻产品已成定局。不论报纸的立场和定位如何,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提供经得住受众检验的产品,即必须按照事实本身来报道新闻。
程海平[3](2016)在《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经济形势的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下,原本有着密切经贸关系的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简称两岸四地)经济合作面临了巨大机遇和挑战。其发展前景不仅将影响四地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还将影响东亚地区乃至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从全球战略,还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建立以其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战略主要是以两岸四地为基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统一体。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三个单独关税区,彼此之间又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在两岸四地建立起自由贸易区即“大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是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基础,是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新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需要。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当前形势下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尽管存在障碍,但两岸四地整合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乐观。未来四地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复杂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亚洲诞生,而作为中国与东盟交往的前沿征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如何能够在新的形势之下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成功崛起发挥自己的力量,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大中华经济圈”的概念早已经被提起,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展速度一直很慢。无可否认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内地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文化、经济和贸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渐形成了不可分开的同一体,传统的经济界限已经不复存在,构建大中华经济圈这一自贸区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基础越来越稳定。而且,综合最新发展来看,从中华崛起的角度讲,构建“大中华经济圈”是历史的推动和必然。
杨金发[4](2012)在《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虽然也曾经受政治局势冲击,但总体而言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近年来,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了制度化协商,基本实现了两岸双向直接“三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更为两岸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作为两岸经济合作重要纽带的贸易,显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理好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不但是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学界对此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对于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如何?受何因素制约?应当如何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挖掘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这些重要的问题,都亟待深入研究,并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文献的整理和逻辑推理和计量分析,揭示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测算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大有可为;而如何构建产业链整合机制、突破贸易障碍是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得以发挥和进一步挖掘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三个核心问题:(1)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如何?受何因素制约?(3)应当如何选择、设计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提升贸易水平的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不同时期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有所差异。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因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金融危机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进口需求效应,特别是其中的需求规模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和结构交叉效应贡献度均为负值。提高大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是推动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的关键。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动因来看,入世之前,结构交叉效应为推动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入世之后,大陆的农产品进口需求得到释放;结构交叉效应的贡献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20%,表明台湾农产品依然能够适应大陆农产品进口需求的调整;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在三个时期中有小幅下降,但均在30%左右。(2)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既取决于台湾的需求,也受制于大陆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大陆的需求和本身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台湾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取决于进口地区的需求因素,包括进口地区农业增加值、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两地空间距离;而台湾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取决于进口来源地区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两地空间距离和消费需求结构差异。从地区贸易政策来看,大陆对台农产进口的优惠政策,而台湾对来自大陆的农产品进口可能人为设置障碍;台湾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上存在亲美倾向;台湾与APEC成员的贸易量显着高于非APEC成员。总体而言,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有待开发,特别是大陆对台农产品出口的潜力,2010年相当于实际贸易额的1.75倍。(3)在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尚未成熟并面临种种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条件下,通过中观产业链利益的整合,理顺两岸农产品贸易利益分配机制是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路径选择,而建立两岸业界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共担风险的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是可行的方案。从功能定位来看,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应当同时具备农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物流配套服务中心、农产品科技服务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五大功能;从运行的机制来看,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必然选择;从营运中心构建条件来看,由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具备良好地理区位、基础设施、政策配套和两岸农业及经贸合作经验的优势,是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首选。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尚需要政府在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进行协商、营运中心的规划审批、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上述三个结论中,第一个结论主要解决了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中竞争力效应、结构效应和需求效应的贡献问题,初步回答了影响和制约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第二个结论则进一步深入挖掘了两岸农产品贸易中政策、空间距离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并得出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基本判断。第三个结论是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结论基础上,从产业链价值实现的视角提出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及提高贸易潜力的路径选择,并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提出了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可行方案。总体而言,本文探寻了两岸农产品贸易制约因素、潜力和突破路径。本文在如下方面可能对已有研究产生贡献:首先,本文对影响、制约两岸农产品贸易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严格的计量验证;其次,本文从计量上验证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以及台湾当局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是阻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的事实;最后,本文通过产业链利益实现的视角分析了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提升贸易水平的路径选择,并率先提出了两岸(平潭)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构想,为两岸农产品贸易乃至农业合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路径和蓝图。
盛九元[5](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陈蕾[6](2011)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 ——以上海、江苏、福建为例》文中提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大中华经济区内发酵,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省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海峡两岸面临着共同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对此次危机,各个经济体的脆弱性均暴露无遗,但是大陆有内需市场,台湾地区有经验和技术,海峡两岸依旧存在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内在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经济外向度较高、持有大量外汇的新兴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更应抓住和谈的历史机遇,积极、务实地推动双方的经济合作,这是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地区走出金融危机困境、化挑战为机遇的现实选择。随着WTO的加入及海峡两岸改善贸易投资关系措施的不断推出,海峡两岸在投资合作方面将进一步得到加强。而产业合作是海峡两岸加强经贸合作的主要渠道,面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在后危机时代研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知识要素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成为最根本的核心资源,高技术产业无疑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代表性产业之一。而信息技术产业(IT)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目前,海峡两岸都将IT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同时IT产业也是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中互补性最强的产业之一,是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研究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加强海峡两岸IT产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产业竞争力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上仍主要停留在现象分析与静态研究的层面上,而多数关于高技术产业合作的研究文献也主要是关于海峡两岸优势互补,缺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体系。而在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学者仍主要研究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分析工具也较为单一;接着,本文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引入中位选民理论来研究大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理论机理;;继而,本文结合大陆和台湾地区IT产业的特点,分析海峡两岸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总的来说,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产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经济呈现一定浮动的下滑,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业等情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各自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海峡两岸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再者,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大陆福建、江苏、上海与台湾地区在IT产业上的合作现状、后危机时代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与深度合作的可行性。整体而言,福建、江苏、上海在与台湾地区合作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福建、江苏、上海与台湾地区都十分重视IT产业的发展;;构建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海峡两岸IT产业的特点和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将IT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和目标层。具体而言,将IT产业竞争力分为整体竞争实力、竞争内生动力和竞争环境三个分系统,再将分系统层分解为资源转化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投入能力、自主创新动力、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七个子系统,这七个子系统又分解成27个具体的指标。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2000-2009年福建、江苏、上海和台湾地区IT产业各指标的统计数据,计算各自竞争力的得分并进行综合比较沪、苏、闽与台IT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得出以下总体结论:在2000年-2002年间,台湾地区IT业的竞争力要高于大陆三个代表,但在2003-2004年,上海IT产业竞争力超过台湾地区,而从2005-2009年,江苏省IT产业的竞争力跃居榜首;继而本文探索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模式,通过研究得出六种合作的模式,分别为:1.陆资赴台,建立共同标准模式;2.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3.联合技术攻关,组建动态战略联盟模式;4.科技人才互补合作模式;5.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6.借助Eup指令的产业联合环保模式。总体而言,每种模式都是相互联系,互相推动的,其中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借助中位选民理论来研究大陆加大科研投入的理论机理,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也是运用动态博弈理论的思想和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海峡两岸IT产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加强风险资本的运作;第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完善市场机制,尊重和发挥企业自主权;第四,加大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海峡两岸提供更好的经贸环境;第五,推动海峡两岸IT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文章的主要贡献及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产业选择上,本文有别于众多学者与专家研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选择专门研究高技术产业中的IT产业,更加具体和具有针对性;2.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范围较广,将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分为整体竞争实力、竞争内生动力和竞争环境三个方面,再分解为资源转化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市场绩效、产业投入能力、产业创新动力、环境支撑能力、产业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七个方面,所选取的指标也是尽量针对IT产业的,较为细化;3.本文所选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为全局主成分分析,区别于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表法等。同时不仅从整体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IT产业竞争力的差异,还横向比较上海、江苏、福建三者之间的差异,为后文探讨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业的合作途径做好铺垫;4.本文所研究的部分合作模式是基于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引入了中位选民理论,用以分析大陆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理论机理。
姜雪[7](2010)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恢复协商。截止到2010年6月底,先后举行五次重要会谈,达成十六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海峡两岸贸易增长放慢,台商对大陆投资有所减缓,大陆台资企业经营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加大。但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下以及大陆鼓励政策的推动下,任何阻碍和困难都是暂时的,两岸经贸的深化发展是历史必然。因此,研究两岸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说,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两岸经贸的互补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为未来两岸合作提供理论依据。从现实意义上讲,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政策变化,回顾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分析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问题,可以为研究和指导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法,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首先对于两岸的经贸发展进行阐述。两岸的贸易自1979年开始发展,共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两岸的贸易虽然波动起伏,在个别年份的贸易额出现下降情况,但总体说来曾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8.3%。但是,不同政策的颁布对两岸贸易有着不同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也影响着两岸贸易的发展。两岸的投资发展主要是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迅猛增加,而大陆对台湾的投资才刚刚起步。其次,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岸经贸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分别是两岸经济存在着互补性、两岸经贸对各自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在资源禀赋方面,台湾地区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和生产管理水平较高;而祖国大陆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且成本较低,具有市场广阔的优势,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管理人员。在产业方面,台湾工业门类欠缺、未成体系,.经济过度依赖半导体、面板等少数产业,而大陆的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在产品方面,台湾在高科技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尤其是IC、IT产品及其零部件方面更是如此,产品一般居于高、中档次,附加值较高,品种多,批量小,周期短;祖国大陆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优势,产品居于中、低档次,附加值较低,品种少,批量大,周期长。两岸经贸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台湾地区经济的增长,促进其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对大陆也是如此。此外,自马英九上台以来,对大陆采取“和平共荣”的态度,也使得两岸经贸在平稳的政治关系下发展。然而,两岸的经贸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也逐步显露出一些问题。在贸易方面,自开始以来,只有1978-1979两年大陆处于贸易顺差。从1980年开始,大陆对台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逆差数额从当时的1.6亿美元激增到2009年的652.1亿美元,最高时期曾达到775.6亿美元。在投资方面,台商到大陆投资获得长足进展,年投资金额从最初的1.74亿美元发展到60.58亿美元。然而,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迟迟没有进行,项目和金额都微乎其微,直到2009年6月30日台湾才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所以两岸的投资呈现单向性特征。究其原因,是台湾对大陆地区一直采取限制性的政策。除此之外,两岸贸易摩擦逐年增加,双边经贸合作领域受限是经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另外一些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该循序渐进地建立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议题的选择上也应该紧密围绕两岸的经济、贸易、民生等。然后采用贸易协商机制、联合仲裁、在WTO框架下解决争端等方式应对两岸产生的贸易摩擦。在农业合作方面,两岸应该积极寻求农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两岸的检疫合作,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金融合作方面,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动两岸的金融整合。最后,还应该在旅游业、教育等方面促进两岸人员的双向自由往来。本文的创新在于结合了两岸政策的发布总结经贸发展过程,通过两岸政治关系的变化分析未来走向,并融合了ECFA的签署对两岸经济的影响。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选择分析的产业合作领域较少,不够全面。
翟芳琳[8](2010)在《新形势下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深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两岸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当前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对两岸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旨在结合新情况,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民党重新执政,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走势和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为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发展以达到双赢局面提供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两岸经贸合作发展历程,接着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潜力,随后重点从两岸政治关系、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四个方面分析两岸经贸合作的走势。最后,从两岸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障碍出发,提出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李兵,练卜鸣[9](2009)在《把握“大三通”契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贺文英[10](2009)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模式探讨》文中提出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独特的地缘和文缘关系为闽台农业推行先行先试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条件。本论文将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交流置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着眼于两岸关系积极变化了的现状,以及闽台之间的历史、文化、自然的相似性,和产业机构以及农业发展的互补性。近三十年来,闽台之间的农业合作与交流历程大致可分为“摸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后WTO”和“台湾2008选举后”等五个阶段;经历了一个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从小额贸易到规模经营的渐进演变的过程。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政济、自然等外部条件的约束下,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动机的驱动下,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合作交流模式。30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成绩很大,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和难点。台湾当局从市场保护主义和技术保护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两岸农业合作采取了诸多不合理的限制。台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意识,已经成为阻挠两岸产业合作进而大大增加了闽台农业交易成本的僵化的“意识形态”。2001年11月海峡两岸相继加入WTO,这对两岸的农业生产结构、资源结构、品质结构、市场结构等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说WTO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了外部助力的话,那么CEPA的实施,则有利于通过区域一体化的途径,建立起更紧密的闽台农业合作模式,以应对WTO自由贸易的挑战。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是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抓住入世契机 促进两岸直接“三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入世契机 促进两岸直接“三通”(论文提纲范文)
(2)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两岸新闻交流回顾 |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对大陆新闻的界定 |
二、研究媒体的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二、研究样本的抽取 |
三、类目的构建 |
四、信度检验 |
第五节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叙事学研究 |
第二节 新闻叙事研究 |
第三节 新闻生产研究 |
一、关于新闻的生产 |
二、关于再现、建构与真实 |
第四节 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 |
一、大陆学者的研究 |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 |
三、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特点 |
第三章 两岸交流背景下的大陆新闻变迁 |
第一节 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 |
一、1949年至1987年的两岸关系 |
二、束缚大陆新闻传播的台湾政策 |
三、敌对隔绝中的大陆新闻 |
第二节 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 |
一、禁令解除开启两岸交流 |
二、两岸融洽氛围中的新闻交流 |
三、解冻交流期的大陆新闻 |
第三节 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 |
一、一波三折的两岸关系 |
二、两岸新闻交流迈入新阶段 |
三、起伏成长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节 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 |
一、两岸关系进入稳定期 |
二、新闻交流开创新局面 |
三、稳定发展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呈现 |
第一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数量 |
一、四份报纸报道总量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数量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二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内容 |
一、大陆新闻的内容分布 |
二、《中央日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三、《中国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四、《联合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五、《自由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六、小结 |
第三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来源 |
一、大陆新闻的来源 |
二、不同阶段新闻来源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四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体裁 |
一、大陆新闻的体裁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体裁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倾向 |
一、大陆新闻的报道倾向 |
二、不同阶段倾向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分析 |
第一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话语 |
一、叙事话语 |
二、新闻事件的筛选 |
三、名称和词汇的使用 |
第二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一、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二、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三、叙事框架是隐含的叙事者 |
第三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交流 |
一、叙事交流 |
二、大陆新闻和台湾民间的交流 |
三、大陆新闻和两岸官方的交流 |
四、大陆新闻和学界业界的交流 |
第六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叙事语境 |
第一节 两岸社会历史语境 |
一、大陆社会变革 |
二、台湾社会变革 |
三、两岸交流历程 |
第二节 台湾报业生态语境 |
一、台湾报业生态变迁 |
二、报纸内部机制 |
第七章 发现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本文的主要论点 |
二、本文的其他发现 |
第二节 局限和不足 |
一、学科交叉研究难度大 |
二、研究对象特殊资料获取不便 |
三、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阶段划分不易 |
附录: 大陆新闻奖获奖名单(01届-14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政治经济背景分析 |
1.1.2 中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 |
1.2“大中华经济圈”概念的提出 |
1.3“两岸四地”的自然属性 |
1.4 选题的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7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框架 |
2.1 国际上存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
2.1.1 优惠的贸易安排 |
2.1.2 自由贸易区 |
2.1.3 关税同盟 |
2.1.4 共同市场 |
2.1.5 经济联盟 |
2.1.6 完全一体化 |
2.2 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
2.2.1 马恩列斯的相互依赖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
2.3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2.3.1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的内涵 |
2.3.2 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第3章 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
3.1“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两岸四地”一体化可以增强中国的整体实力 |
3.3“大中华经济圈”的构建能够大大提升两岸四地的国际竞争力 |
3.4“大中华经济圈”的构建能够使各方共同受益 |
3.5“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互补的必然选择 |
3.6“大中华经济圈”的构建可以为祖国统一奠定基础 第4章 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能性 |
4.1“两岸四地”文化和历史是大中华经济圈的根本 |
4.2 内地与港澳台在产业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
4.3“两岸四地”经贸关系的相互依存性是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
4.4 大陆与港澳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
4.5 中国具有的地缘和经济优势 |
4.5.1 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高效的基础设施 |
4.5.2 领先的科技水平 |
4.6 中国继续引领东亚和世界经济振兴 第5章 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战略途径 |
5.1 强化CEPA的实施范围 |
5.2 分层的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 |
5.3“中元”统一货币的使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4)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框架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说明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链与价值链理论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4 地缘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评述 |
2.3.1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
2.3.2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趋势及潜力研究 |
2.3.3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
2.3.4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策略研究 |
2.3.5 简要评述 |
3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演变 |
3.1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历程 |
3.1.1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复苏起步阶段(1979-1987年) |
3.1.2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开放发展阶段(1988-2004年) |
3.1.3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深化互动阶段(2005至今) |
3.2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制约因素 |
3.2.1 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 |
3.2.2 两岸农业产业水平制约 |
3.2.3 全球化竞争的影响 |
3.2.4 检验检疫和食品安全问题 |
3.2.5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3.2.6 农产品走私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 |
4.1 相关文献及分析方法评述 |
4.2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说明 |
4.3 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状况 |
4.3.1 两岸农产品贸易总体状况 |
4.3.2 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产品结构 |
4.4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进口需求因素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
4.4.2 竞争力因素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
4.4.3 结构因素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
4.5 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5.1 进口需求因素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
4.5.2 竞争力因素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
4.5.3 结构因素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5 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
5.1 相关文献及分析方法评述 |
5.1.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发展 |
5.1.2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评述 |
5.2 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说明 |
5.2.1 引力模型及变量说明 |
5.2.2 数据来源 |
5.3 两岸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 |
5.3.1 两岸农产品贸易基本情况 |
5.3.2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 |
5.3.3 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 |
5.3.4 初步结论及问题 |
5.4 台湾与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贸易的影响因素 |
5.4.1 台湾农产品贸易主要伙伴情况 |
5.4.2 台湾农产品出口主要影响因素 |
5.4.3 台湾农产品进口主要影响因素 |
5.5 大陆对台农产品贸易潜力测算 |
5.5.1 台湾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
5.5.2 台湾农产品进口潜力测算 |
5.5.3 台湾农产品进出口潜力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两岸农产品贸易突破路径选择及实施构想 |
6.1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研究评述 |
6.1.1 两岸经贸合作模式研究 |
6.1.2 两岸农业及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研究 |
6.1.3 简要评述 |
6.2 两岸农产品贸易突破路径选择 |
6.2.1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农产品贸易机理 |
6.2.2 提升两岸农产品贸易路径选择——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基本构想 |
6.3 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区位选择 |
6.3.1 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区位要求 |
6.3.2 平潭综合试验区的综合优势及营运中心区位选择 |
6.4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实施构想——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 |
6.4.1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总体思路 |
6.4.2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功能 |
6.4.3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运行机制 |
6.4.4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配套政策建议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启示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
四、微笑曲线理论 |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
(6)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 ——以上海、江苏、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2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回顾的目的与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之背景研究 |
2.2.2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之条件与特点研究 |
2.2.3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领域研究 |
2.2.5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机制与前景研究 |
2.2.6 产业竞争力之影响因素研究 |
2.3 综述小结 3. 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研究之理论基础 |
3.1 中位选民理论的基本思想 |
3.2 基于中位选民理论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理论模型的推导 4. 福建、江苏、上海与台IT合作之定性分析 |
4.1 闽台产业合作分析 |
4.1.1 闽台产业合作现状 |
4.1.2 后危机时代加强合作的必要性 |
4.1.3 闽台IT产业深度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4.2 苏台产业合作分析 |
4.2.1 苏台产业合作现状 |
4.2.2 后危机时代加强合作的必要性 |
4.2.3 苏台IT产业深度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4.3 沪台产业合作分析 |
4.4 小结 5. 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上海、江苏、福建为例 |
5.1 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IT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1.2 IT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说明及测算方法的选取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及运算公式说明 |
5.2.2 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的选择 |
5.3 海峡两岸IT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5.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5.3.2 IT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6. 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模式与途径研究 |
6.1 陆资赴台,建立共同标准模式 |
6.2 共同研发创新,共选科研项目模式——以中位选民理论为基础 |
6.3 联合技术攻关,组建动态战略联盟模式 |
6.4 科技人才互补合作模式 |
6.5 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模式—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学会模式 |
6.6 借助EUP指令的产业联合环保模式 7. 后危机时代加快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
7.1 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加强风险资本的运作 |
7.2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战略,提高自主创新力 |
7.3 完善市场机制,尊重和发挥企业自主权 |
7.4 加大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海峡两岸提供更加良好的经贸环境 |
7.5 推动海峡两岸IT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的原始数据 |
附表1 海峡两岸IT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原始数据 |
附表2 海峡两岸IT产业增加值率原始数据 |
附表3 海峡两岸IT产业产值利润率原始数据 |
附表4 上海、江苏和福建IT产业市场占有率原始数据 |
附表5 海峡两岸IT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原始数据 |
附表6 海峡两岸IT产业科技活动人员原始数据 |
附表7 上海、江苏、福建IT产业R&D经费支出原始数据 |
附表8 上海、江苏、福建IT产业R&D折合当时全量原始数据 |
附表9 海峡两岸IT产业技术经费改造比例原始数据 |
附表10 海峡两岸IT产业收入两大系统论文数原始数据 |
附表11 海峡两岸IT产业基础研究比例原始数据 |
附表12 海峡两岸IT产业应用研究比例原始数据 |
附表13 海峡两岸IT产业科技活动经费政府比例原始数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理论基础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2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
2.1 两岸贸易的发展历程 |
2.1.1 1979-1986试探中震荡发展 |
2.1.2 1987-1992持续快速发展 |
2.1.3 1993-2001平稳缓慢发展 |
2.1.4 2002年至今高位迅速发展 |
2.2 两岸投资的发展历程 |
2.2.1 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程 |
2.2.2 大陆赴台投资发展历程 3 两岸经贸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
3.1 两岸经济存在互补性 |
3.1.1 两岸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
3.1.2 两岸产业的互补性 |
3.1.3 两岸产品的差异性 |
3.2 两岸经贸对各自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
3.2.1 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的贡献 |
3.2.2 两岸经贸对大陆经济的贡献 |
3.3 两岸政治关系趋于缓和 4 两岸经贸发展面临的问题 |
4.1 两岸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性 |
4.1.1 两岸贸易的不平衡 |
4.1.2 两岸投资的不平衡 |
4.1.3 两岸贸易与投资不平衡的原因 |
4.2 贸易摩擦逐年增加 |
4.3 双边经贸合作领域受局限 5 促进两岸经贸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循序渐进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 |
5.2 积极应对两岸贸易摩擦 |
5.2.1 两岸贸易协商机制 |
5.2.2 两岸联合仲裁制度 |
5.2.3 在WTO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
5.3 加强两岸农业产业合作 |
5.3.1 寻求农业合作新模式 |
5.3.2 促进两岸检疫合作 |
5.3.3 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
5.4 逐步实现两岸金融合作 |
5.5 促进两岸人员双向自由往来 |
5.5.1 拓展两岸的旅游产业合作 |
5.5.2 加强两岸学生的教育交流 |
5.5.3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参考文献 后记 |
(8)新形势下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
第二节 境内外研究状况 |
一、台湾地区研究状况 |
二、大陆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相关基本理论 |
一、比较成本理论 |
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 |
四、国际投资理论 |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四节 本文写作特点与结构布局 |
一、本文写作特点 |
二、本文结构布局 |
第五节 本文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重点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起步阶段(1979-1987)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1988-1991) |
第三节 深化发展阶段(1992-2001) |
第四节 入世后全面发展阶段(2002年-2007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岸经贸合作的新形势与新环境 |
第一节 国际新形势 |
一、美国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 |
二、大陆与台湾经济受到的影响 |
第二节 大陆与台湾的新形势 |
一、国民党重新执政 |
二、海基会海协会恢复协商 |
三、两岸直接"三通"全面实现 |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一、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 |
二、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分析 |
第一节 从经济层面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 |
一、两岸贸易合作关系密切的实证分析 |
二、两岸经贸合作是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
三、两岸经贸合作是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二节 从政治层面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 |
一、两岸关系有望长期保持和平稳定 |
二、中国的日益强大使台独基本无望 |
三、开放的两岸政策导向作用有望推广扩大 |
第三节 从民间交流层面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 |
一、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深化将带动两岸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增强 |
二、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为两岸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三、两岸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将带动两岸贸易投资的进一步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走势分析 |
第一节 两岸关系及政策走向 |
一、两岸关系走势预测 |
二、两岸经贸政策走向 |
第二节 两岸贸易走势 |
一、贸易规模可能由减转增 |
二、两岸产业内贸易趋势逐步增强 |
三、贸易摩擦可能会增多 |
第三节 两岸投资走势 |
一、台商对大陆投资 |
二、大陆对台投资 |
第四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走势 |
一、金融合作 |
二、科技产业合作 |
三、农业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
第一节 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障碍 |
一、政治层面的障碍因素 |
二、经济层面的障碍因素 |
第二节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对策 |
一、维护两岸政局稳定,争取不以政治分歧干预经济合作 |
二、扩大对台出口,改善两岸贸易失衡 |
三、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台商投资的引导 |
四、利用MOU成功签署的有利契机,扩大两岸金融合作 |
五、增强两岸产业双向合作,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合作 |
六、完善两岸经贸合作的平台建设 |
七、尽早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把握“大三通”契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三、把握“大三通”契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的发展 |
(10)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2 闽台农业合作的历史考察 |
2.1 闽台自然与人文渊源 |
2.2 处于对台合作前沿的福建农业 |
2.3 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史 3 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既有模式分析 |
3.1 既有模式的效应 |
3.2 既有模式的缺陷 4 从WTO 到CEPA:闽台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4.1 WTO 与闽台农业合作 |
4.1.1 WTO 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4.1.2 WTO 对闽台农业合作的影响 |
4.2 CEPA 框架下的闽台农业合作 |
4.2.1 CEPA:“一国两制”框架内的制度创新 |
4.2.2 两岸共同市场与闽台农业合作 5 海西建设视域下的闽台农业合作 |
5.1 “海西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
5.2 闽台农业合作新模式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抓住入世契机 促进两岸直接“三通”(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时期习近平对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1985-2002)[D]. 朱友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D]. 许丽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3]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研究[D]. 程海平. 吉林财经大学, 2016(08)
- [4]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D]. 杨金发.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5]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6]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之模式与途径研究 ——以上海、江苏、福建为例[D]. 陈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7]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姜雪.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3)
- [8]新形势下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对策研究[D]. 翟芳琳. 黑龙江大学, 2010(11)
- [9]把握“大三通”契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J]. 李兵,练卜鸣. 国际贸易, 2009(10)
- [10]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模式探讨[D]. 贺文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2)
标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两岸经济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