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容怀钰[1](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认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王强恩[2](2020)在《速生丰产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此,在阐述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速生丰产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如速丰林在建设数量上达不到要求、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提供借鉴。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杨碧瑜[4](2019)在《公共舆论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D市桉树种植政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政策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公共舆论的本质是一种民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一项政策是否合理、科学、公平必然会被公众所关注并产生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些评价对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信息网络时代,公共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更为深远,地方政府如何回应和管理公共舆论,从而调整公共政策成了一个难题。难题的解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共舆论视野下的D市桉树种植政策调整为案例,开展D市桉树公共舆论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影响和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并就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如何回应和引导公共舆论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D市桉树种植概况和政策调整发展沿革发现,D市大规模种植桉树历史为16年,桉树面积约146789公顷,桉树种植不规范和管理不到位引发了水土流失、饮用水安全隐患、社会矛盾等问题,国家和省出台了约3个桉树种植政策,政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D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政策和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桉树种植政策的调整,主要经历了引种阶段、大面积推广阶段、暂停和禁种阶段、改造和退出阶段等四个阶段。(2)通过分析公共舆论视野下的D市桉树种植政策调整效果,发现全国公共舆论认为桉树种植对生态环境会造成重大的破坏,D市的桉树种植舆论与全国公共舆论一致,D市桉树种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乃至终结的过程中受到公共舆论的影响。引种、扩种政策实施较好,但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的粗暴式经营和不规范的造林作业方式以及利益分配的不均等原因,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停种、禁种桉树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改造退出政策实施较好,主要因为改造退出政策是对公共舆论进行了科学分析后合理吸纳制定的。(3)通过D市桉树种植政策调整效果分析,提出了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公共舆论正向作用优化完善公共政策;引导管理,将有关的公共舆论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提高能力,及时有效回应相关公共舆论等三个策略应对公共舆论。
马花如[5](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刘红[6](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胡锐[7](2011)在《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木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木材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木材供需矛盾日趋激烈。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立足国内,根本解决木材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南方集体林区由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林地资源丰富等优势,是我国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基地。因此,研究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营模式,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研究立足南方集体林区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中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经营的现实情况,针对现代林业对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要求,采用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资源的经营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以如何实现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经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制度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1)比较分析研究出国内外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2)研究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变化的影响,认为林权制度改革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合作经营逐渐成为广大林农普遍的共识,同时,以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为核心的林业合作经营组织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3)通过对林农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规模化经营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合作经营是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有效途径。(4)从林地、林木的权属、管理方式以及优劣势对不同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指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合作经营模式是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现实选择。(5)提出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选择与推广的建议:构建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工商一体化产业体系,走现代林业发展之路;积极鼓励引导速生丰产用材林合作经营,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效率的提高,走市场化运作之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效率的提高,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明确政府角色,走优化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政策环境之路;完善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制约的瓶颈;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促进林地公平合理流转;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良种壮苗培育,确保技术推广与服务保障。
韦希勤[8](2010)在《我国速生丰产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讨论了速生丰产林的概念.依据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营造林核查结果与媒体报道,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数量、质量与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完善森林分类经营、营造林统计制度、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核查、调查方法等方面来切实掌握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础数据.
李成茂[9](2010)在《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从森林资源培育入手,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以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林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收集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分类法将我国林业划分为9个区域,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9个区域数十年来的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培育状况、林业产业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对9个区域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进行优势度分析,找出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产业的需求,运用趋势分析法对林产品进行供需平衡预测分析。根据未来林产品的需求缺口,林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以及各区域资源优势度与产业优势度的差异,提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导向的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建议。经过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和成果:(1)、初步提出了中国林业产业新的区划方案。本区划方案兼顾了林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从行政界限上对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进行分区,既体现了各区域自然资源的属性,也兼顾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便于对林业生产发展的统一规划。本研究将全国林业划分为京津区、东南区、东北区、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黄土高原区、蒙新区、青藏区和西南区。(2)各区域森林资源和林业产值不断增长,但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国和各区域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加,林业产值逐年增长,但各区域资源分布差异大,第一、二产业产值高,第三产业产值较低。(3)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较明显,需要从加大内部资源培育力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国外资源三条渠道来弥补资源缺口,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4)森林资源量增长与林业产值、林产品增长具有一致性,但是各区域的资源丰富度与产业发展程度不一致。全国和各区域以森林资源培育业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占主体地位,所占比例在44%以上。森林资源量增长与林业产值增长具有一致性,尤其是与森林面积同增长,森林资源培育情况直接影响林业产值、林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各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完全一致,需要根据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5)提出了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产品生产能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通过提高林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重点发展以人造板、纸张和纸板、木质家具、特色森林食品、特色林化产品的加工产业等第二产业;通过政策、资金倾斜等措施,积极鼓励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6)提出了区域布局、林种发展、林产加工业布局调整方案。第一,在京津区、中西部生态脆弱区,重点发展防护林等公益林以及特色经济林建设,加快森林旅游资源培育。第二,在东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第三,促进东北区、西南区的天然用材林培育力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材生产后备资源。第四,加快南方区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第五,发展中东部区平原林业建设。第六,加强西北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生态安全。
殷建强,杜凌,罗辉[10](2008)在《浅议贵州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及对策》文中认为本文在研究总结贵州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从国内外林业产业发展趋势及需求出发,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和林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实现贵州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速生丰产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现状 |
2 速生丰产用材林面临的问题 |
2.1 规划落实不到位,使速丰林在建设数量上达不到要求 |
2.2 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
2.3 建设结构不合理 |
3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建议 |
3.1 建立稳定的国家投入机制 |
3.2 建立具有政府贴息扶持、利息低、周期长的信贷政策 |
3.3 建立珍稀及特殊林木资源储备机制 |
3.4 进行税费的政策改革 |
3.5 加强政策引导 |
4 结语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公共舆论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D市桉树种植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D市桉树种植概况和政策调整发展沿革 |
2.1 D市的基本概况 |
2.2 D市桉树种植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 |
2.3 D市桉树种植政策的调整发展沿革 |
2.3.1 国家、省政策导向 |
2.3.2 D市桉树种植政策的调整发展沿革 |
第3章 公共舆论视野下的D市桉树种植政策调整效果 |
3.1 桉树种植的公共舆论发展脉络 |
3.1.1 桉树种植的全国社会舆论发展分析 |
3.1.2 D市相关舆论变化分析 |
3.2 D市桉树种植政策的调整与公共舆论的关联性分析 |
3.3 D市各阶段桉树种植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3.3.1 引种、扩种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3.3.2 停种、禁种桉树政策和改造退出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第4章 地方政府回应公共舆论的应对策略 |
4.1 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公共舆论正向作用优化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 |
4.2 引导管理,将政策议题相关的公共舆论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
4.3 提高能力,及时有效回应相关公共舆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分工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论 |
2.2.4 林业区划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绿色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
6.1 科技潜力分析 |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
6.3 投资潜力分析 |
6.3.1 投资现状 |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影响因素分析 |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
7.2.1 评价步骤 |
7.2.2 评价结果分析 |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
7.3 本章小结 |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
8.2.1 林地政策 |
8.2.2 投资政策 |
8.2.3 保险政策 |
8.2.4 贷款政策 |
8.2.5 税费政策 |
8.2.6 资源管理政策 |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速生丰产用材林概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制度经济理论 |
2.1.1 制度的含义 |
2.1.2 制度的分类 |
2.1.3 制度变迁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1 规模经济的概念及涵义 |
2.2.2 规模经济的种类 |
2.2.3 规模经济的实现途径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比较分析 |
3.1 国外人工用材林发展及特点 |
3.1.1 国外人工用材林发展 |
3.1.2 国外人工用材林发展的特点 |
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 |
3.2.1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3.2.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对南方速丰林经营模式影响分析 |
4.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
4.1.1 产权及产权制度 |
4.1.2 林业产权及其特点 |
4.1.3 我国林业产权的法律规定 |
4.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 |
4.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南方速丰林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
4.2.1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管理人员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4.2.2 林改对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经营模式的研究分析 |
5.1 南方速丰林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1 不同经营模式的权属比较 |
5.1.2 不同经营模式的管理比较 |
5.1.3 不同经营模式的优劣势比较 |
5.1.4 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经营模式的理性选择 |
5.2 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合作经营的理论分析 |
5.3 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合作经营的现实意义 |
5.4 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合作经营的组织形式 |
5.4.1 松散型合作经营组织 |
5.4.2 紧密型合作经营组织 |
5.5 南方集体林区速丰林合作经营组织的发展方向 |
5.6 本章小结 |
6 南方集体林区林农速丰林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研究分析 |
6.1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结构 |
6.2 调查问卷的统计性分析与描述 |
6.2.1 林农速丰林生产经营规模情况调查 |
6.2.2 林农扩大林地经营面积的途径的调查 |
6.2.3 林农速丰林种植规模选择主要依据的调查 |
6.2.4 林农生产资料采购方式的调查 |
6.2.5 林农速丰林生产经营行为方式的调查 |
6.2.6 林农木材销售相关信息获得方式的调查 |
6.2.7 林农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查 |
6.2.8 林农对林业合作经营组织认知情况的调查 |
6.2.9 林业合作经营组织发展情况调查 |
6.3 林农速丰林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研究分析 |
6.3.1 林农基于追求规模效益对经营模式的理性选择 |
6.3.2 林农实现速丰林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的具体实践 |
7.1 广西武鸣县 |
7.1.1 武鸣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情况 |
7.1.2 武鸣县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 |
7.1.3 武鸣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7.1.4 武鸣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思考 |
7.2 广东江门市 |
7.2.1 江门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7.2.2 江门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特点 |
7.2.3 江门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启示 |
7.3 广东茂名市 |
7.3.1 茂名市林业基本情况概况 |
7.3.2 茂名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 |
7.3.3 茂名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7.3.4 茂名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思考 |
7.4 江西上高县 |
7.4.1 上高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概况 |
7.4.2 上高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特点 |
7.4.3 上高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经验 |
7.4.4 上高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选择与推广的建议 |
8.1 构建速丰林林工商一体化产业体系,走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
8.2 积极鼓励速丰林合作经营,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
8.3 促进速丰林经营效率的提高,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
8.4 明确政府角色,走优化速丰林经营政策环境之路 |
8.5 完善速丰林建设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制约的瓶颈 |
8.6 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促进林地公平合理流转 |
8.7 加强速丰林良种壮苗培育,确保技术推广与服务保障 |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 |
9.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林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调查问卷表 |
附件二 林改后的林农速丰林生产经营行为调查问卷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我国速生丰产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速生丰产林概念 |
2速丰林发展概况 |
2.1速丰林发展阶段 |
2.2规划中的速丰林 |
2.3其它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速丰林 |
3速丰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数量不清 |
3.2质量有待提高 |
4建议 |
4.1进一步搞好分类经营 |
4.2查清速丰林的数量 |
4.2.1完善营造林统计制度 |
4.2.2制定与完善核查、调查办法 |
5结语 |
(9)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发展对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的巨大需求 |
1.2.2 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3 中央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划 |
1.2.4 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战略咨询项目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1.4.1.1 国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1.4.1.2 国内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外森林资源培育发展现状 |
1.4.2.1 国外森林资源培育发展现状 |
1.4.2.2 国内森林资源培育研究现状 |
1.4.3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3.1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3.2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4 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研究现状 |
1.4.4.1 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1.4.4.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1.5 数据来源 |
2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的方法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概况 |
3.1 世界森林资源与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 |
3.1.1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 |
3.1.2 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 |
3.1.3 世界林业产业发展特点 |
3.1.4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演变趋势 |
3.2 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与现状 |
3.2.1 森林资源总量与结构 |
3.2.1.1 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 |
3.2.1.2 权属结构 |
3.2.1.3 林种结构 |
3.2.1.4 林分结构 |
3.2.1.5 龄级结构 |
3.2.1.6 树种结构 |
3.2.1.7 森林质量 |
3.2.2 森林资源消长 |
3.2.2.1 森林面积消长 |
3.2.2.2 林木蓄积量消长 |
3.2.2.3 森林可采资源消长 |
3.2.3 森林资源特点 |
3.3 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情况 |
3.3.1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
3.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
3.3.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本章小结 |
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
4.1 全国林业区划 |
4.1.1 林业区划原则 |
4.1.2 林业区划的依据 |
4.1.3 林业区划的性质和任务 |
4.1.4 本研究林业区划的提出 |
4.1.5 本研究中的林业区划与其它林业区划的区别 |
4.2 森林资源培育 |
4.2.1 森林资源变化及分布状况 |
4.2.1.1 全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
4.2.1.2 各区域森林资源变化及分布 |
4.2.2 森林资源培育 |
4.2.2.1 森林资源培育措施 |
4.2.2.2 重点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
4.2.3 森林资源培育优势与问题分析 |
4.2.3.1 森林资源培育优势分析 |
4.2.3.2 森林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
4.3 林业产业发展 |
4.3.1 林业产值及其结构 |
4.3.1.1 全国林业产业产值及其结构 |
4.3.1.2 各区域林业产业产值及其结构 |
4.3.2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 |
4.3.2.1 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1.1 全国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1.2 各区域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2 主要林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3 经济林花卉产品结构 |
4.3.2.4 森林旅游业发展 |
4.3.2.5 林业建设投资构成 |
4.3.3 林业产业发展优势与问题分析 |
4.3.3.1 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
4.3.3.2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4.4.1 资源增量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
4.4.1.1 森林资源增量与林业产值增长的关系 |
4.4.1.2 森林资源量与主要森工产品的关系 |
4.4.1.3 森林资源量与主要林产品的关系 |
4.4.2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
4.4.2.1 营造林措施与林业产值的关系 |
4.4.2.2 不同林种营造与主要森工产品和林产品的关系 |
4.4.2.3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一般关系 |
4.4.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林业产业发展供需平衡分析 |
5.1 国内需求预测 |
5.1.1 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
5.1.2 木质林产品需求结构与预测 |
5.1.3 能源林需求量预测 |
5.1.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 |
5.2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国际供给预测 |
5.2.1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
5.2.1.1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
5.2.1.2 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
5.2.1.3 非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
5.2.1.4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
5.2.2 国际供给预测 |
5.3 国内供需平衡分析 |
5.3.1 我国林产品消费缺口分析 |
5.3.2 林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
5.3.3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供需平衡分析 |
5.3.4 木质林产品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
5.3.5 能源林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
5.3.6 非木质资源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
5.4 重点林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6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 |
6.1 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森林资源培育 |
6.1.1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理论支撑 |
6.1.1.1 培育森林资源的基本原则 |
6.1.1.2 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中的几种关系 |
6.1.1.3 实现森林资源培育理念的转变 |
6.1.2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政策支持 |
6.1.2.1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鼓励森林资源培育 |
6.1.2.2 营造良好的森林资源培育政策环境 |
6.1.3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科技平台 |
6.1.3.1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 |
6.1.3.2 森林资源培育关键技术措施 |
6.1.4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条件保障 |
6.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6.2.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
6.2.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思路 |
6.2.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6.2.3.1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 |
6.2.3.2 调整林产品生产加工业为龙头的第二产业 |
6.2.3.3 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及林区多种经营 |
6.3 林业产业区域总体布局调整 |
6.3.1 调整的原则 |
6.3.2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内容 |
6.3.2.1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总体思路 |
6.3.2.2 各区域林业产业布局调整 |
6.3.2.3 林种发展布局调整 |
6.3.2.4 林产品加工业布局 |
6.4 重大林业产业政策建议 |
6.4.1 加强二、三产业建设,进一步理顺产业结构 |
6.4.2 宏观调控向资源优势地区转移林产加工业 |
6.4.3 资源培育中应大力加强能源林建设 |
6.4.4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
6.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
6.4.6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浅议贵州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和进展 |
1.1 世界人工林发展背景及概况 |
1.2 我国速生丰产林发展概况 |
1.3 贵州省林产品市场需求 |
2 国内速生丰产林发展规划和政策 |
2.1 国内速生丰产林建设规划 |
2.2 国内速生丰产林建设政策 |
3 贵州省速生丰产用材林现状与发展规划 |
3.1 贵州省速生丰产用材林现状 |
3.2 贵州省速生丰产林发展规划 |
4 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
4.1 主要经验 |
4.2 存在问题 |
5 对策 |
四、我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速生丰产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强恩. 江西农业, 2020(04)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公共舆论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D市桉树种植政策为例[D]. 杨碧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南方集体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模式研究[D]. 胡锐.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我国速生丰产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 韦希勤. 林业调查规划, 2010(05)
- [9]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D]. 李成茂.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浅议贵州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及对策[J]. 殷建强,杜凌,罗辉. 贵州林业科技,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