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仪器》 2004年(第18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1](2013)在《《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总目次》文中认为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2](2012)在《《光谱实验室》2011年第28卷总目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帅[3](2014)在《基于化学—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的连翘药材质量评价与品—质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当前国内外中药材系统质量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资源分布广、临床用药量大的道地药材连翘为样品,建立连翘的生物指纹图谱、化学指纹图谱。从连翘生物物种遗传物质鉴别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鉴别等多方面、多角度评价中药的真伪优劣。综合研究中药材连翘品种和质量的内在关联,建立全新的中药品-质相关系统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技术(RAPD)、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等现代生物方法建立连翘的生物指纹图谱(确定品种真伪);以紫外光谱法(U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等现代分析方法建立连翘的化学活性成分指纹图谱(确定质量优劣)。建立正品连翘化学、生物指纹图谱后,通过市售连翘药材及常见伪品金钟花的相应图谱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上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生物和化学指纹图谱品—质相关的角度,建立中药质量系统评价体系。结果:1、建立了连翘药材四种提取溶剂的紫外光谱图,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紫外谱线组图非常接近,有其共有特征峰,表明其主要成分团在不同产地样品中是相同或类似的。2、建立了以连翘苷为内标参照峰的连翘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作为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且共有峰面积均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3、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确定了各产地连翘药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共检测出19个共有峰,且共有峰面积均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提出以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p-蒎烯:α-蒎烯:香桧烯=(3.34±0.5):1:(0.8±0.3)的相对含量比例作为鉴定连翘挥发油成分的辅助指纹性指标。4、建立了连翘种子PAGE指纹图谱,得出8条共有带,且带的显色深浅、宽窄、泳动率相似,占总峰面积的80.9%-96.2%。5、RAPD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多态条带比率为61.11%,表明试验的12个产地连翘样品之间RAPD条带多态性高,遗传多样性丰富。6、利用ITS2序列、ITS2二级结构,辅以trnH-psbA区序列,实现了正品连翘及其伪品的快捷鉴别。7、建立了正品连翘化学、生物指纹图谱后,对市售连翘药材及常见伪品金钟花进行了分析鉴别。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了上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8、药材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果实色泽、表面斑点的分布情况与连翘的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确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药材绿褐色、表面斑点密集者的质量明显优于绿色、斑点散生者。建议将连翘药材表面斑点密集度作为重要的性状鉴别指标。结论:本研究较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中药材连翘的品质相关研究,在连翘产地加工方法筛选、UV、HPLC指纹图谱、连翘挥发油组分及其比例关系、生物指纹图谱、连翘性状特征与指标性成分含量以及连翘蛋白指纹图谱和HPLC、G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之间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发现和突破。初步建立了连翘药材的多元多息指纹图谱,为连翘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系统评价方法和依据。
杨富梅[4](2012)在《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附子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肛温、物质能量代谢、甲状腺轴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其作用趋势、特点及规律,探寻热性中药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热性”物质基础和药效机制,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方法:观察虚寒证模型大鼠给予热性中药后肛温的变化;采用化学比色分光光度数法检测丙酮酸、乳酸含量,ATP酶活力、琥珀酸脱氢酶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采用氧弹热量计法检测大鼠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法检测血浆T3、T4、TSH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肝组织能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肛温降低,血清丙酮酸、T3、T4、TSH含量降低,肝组织丙酮酸含量、琥珀酸脱氢酶活力、Na+-K+-ATP酶活力、Ca2+-Mg2+-ATP酶活力及能荷降低,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减少,血清乳酸含量、肝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附子氯仿提取物治疗组大鼠肛温,血清丙酮酸、T3、 T4、TSH含量,肝组织丙酮酸含量、琥珀酸脱氢酶活力、Na+-K+-ATP酶活力、能荷,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均显着升高,血清乳酸含量、肝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显着降低;附子石油醚提取物治疗组大鼠肛温,血清T3含量,肝组织丙酮酸含量、琥珀酸脱氢酶活力、Ca2+-Mg2+-ATP酶活力,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均显着升高。结论:热性中药附子提取物可升高虚寒型大鼠肛温,拮抗血清丙酮酸、T3、T4、 TSH含量,肝组织丙酮酸含量、琥珀酸脱氢酶活力、Na+-K+-ATP酶活力、Ca2+-Mg2+-ATP酶活力及能荷的下降,拮抗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的减少,拮抗血清乳酸含量、肝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升高,从而改善大鼠的能量代谢。这可能是附子“热性”的物质基础。
孙磊[5](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于海燕[6](2016)在《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谱是一种记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其成员生平事迹等家族发展史的文献。作为江苏省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既有明清时期坚实的传统为基础,又有江苏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呈现出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民国时期家谱存量甚为丰富,这其中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谱的纂修。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氛围相对浓厚,编修程序相对完整,体例相对完备。同时,受社会变革的影响,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在内容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体现在对宗族事务及其管理、教育的发展、女性上谱、经济事务的记载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以家谱纂修者的微视角展现了民国时期江苏省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见证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由于受时代和纂修者的出发点等因素所限,民国时期江苏毡家谱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需要从文化的高度和科学的角度去认真对待。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背景及概况。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因素分别进行分析。以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家谱总目》、国家图书馆“中华寻根网”所涉及的江苏省民国时期家谱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数量、纂修次数、版本、区域分布和时段分布等分别进行统计,展现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总体情况。第二章研究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的组织与经费保障。对于修谱机构的组织及职能进行研究,对谱局的设立、职责与分工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挖掘家谱纂修背后的细节。对于修谱人员的分析,旨在揭示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人员组成及其修谱者应具备的一些素质要求。之后,对江苏省家谱的编修程序进行分析,如搜集资料、聘请谱师、印刷家谱、领谱散谱,展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家谱纂修过程。最后,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经费保障进行分析,试图从经费的筹措方式、支出构成等方面有条理地产生,以期了解与家谱纂修有关的经济问题。第三章是对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的体例研究。民国时期处于一个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生活也必然因时而变。为了将社会变迁中诸多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纳入家谱中,家谱的体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变化。这部分对诰命、凡例、序跋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家谱中诰命的处理、凡例的变化、序跋的数量、序跋者的身份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第四章论述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内容研究。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之一,该章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家谱中宗族事务及其管理,内容涉及祭祀、丧俗、墓地、家规家法;民国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内容有:重视家族成员教育、开展以家族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对传统家族教育的转型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女性上谱部分则对民国时期对女性上谱的规定、民国时期女性上谱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内容还涉及经济史料、民族主义、佛教、医学、体育等等方面。第五章研究了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的纂修理论。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家谱功能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一些家谱纂修者对民国以前的家谱进行批判,这是本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民国时期家谱纂修者对欧苏二法的扬弃以及对本家族旧谱的批判。接着,对近代史观引入家谱纂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进化史观、全球史观、新文明文化史观等都对家谱的纂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对修谱原则进行了归纳概括,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家谱的纂修践行了信实、平等、实用等原则。第六章剖析了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编纂的特点与局限。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家谱内容不断拓宽,折射出时代变迁。历史局限体现在内容上,存在滞后观念,书写上有隐恶扬善现象,形式上雷同部分偏多。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家谱历史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如家谱纂修的目的性、修谱过程的主观性、纂修监管的无效性、家谱的沿袭性等等,都影响了家谱纂修的质量。本文的创新在于:这是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昕做的第一次系统和综合性研究。这种系统和综合性研究体现在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研究的角度上。从文献学角度看,本文对江苏省内民国时期部分家谱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对家谱的特点、生产方式、家谱的贡献和局限进行研究。从史学角度看,本文解读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展现民国时期江苏省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小见大,以微知着,是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从文化角度看,由江苏省所特有的自然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孕育的家谱文化,兼具时代性、区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家谱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将以上内容尽可能全面地得以呈现,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比较学等研究方法,透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动机、纂修机构、纂修过程,以及所编纂家谱的体例、内容、理论、特点和局限等方面,力图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进行分析,试图把握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内家谱的发展脉络、发展状态和发展规律,以期对当代家谱纂修提供借鉴,使家谱这种古老的文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刘敏[7](2013)在《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着。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刘春明[8](2013)在《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阐述,认为在抗战期间中国已认识到钓鱼岛列屿是中国过去属土,其光复台湾的主张的也及于该列屿。在抗战胜利之后,随着琉球问题的再起以及中日渔权之争的出现,中国对钓鱼岛列屿提出了以收复为主体的各种主张,并在一定时问内实际控制了该列屿。本文第一章是日本对钓鱼岛列屿的觊觎和侵占。这部分通过对1874年日本侵台之役对后来日本觊觎钓鱼岛列屿的影响、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冲绳县极力侵占钓鱼岛列屿的原因等问题的探讨,认为1874年日本侵台为后来日本拟订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提供了借鉴;日本制订“俟他日时机”、以《马关条约》为掩护、窃占等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主要基于中日实力的对比、防止中国觉察日本的侵占,掩护其以无主地占有钓鱼岛列屿;而冲绳县三番五次提出将钓鱼岛列屿纳入管辖的申请,主要是出于琉球民众的需求以及稳定日本在琉殖民统治的需要,其申请改变了钓鱼岛列屿的命运,使战后中国在思考收回该列屿时不得不考虑到琉球民众的反应。文章第二章探讨抗战胜利之前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这部分通过对该时期中国的台湾观及其对台主张的梳理,认为此时中国人虽然未能认识到钓鱼岛列屿历史上是台湾附属岛屿的真相,但他们还是看到钓鱼岛列屿是台湾渔民的主要渔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光复台湾的主张和原则及于该列屿,因为从事实和法理上讲,《马关条约》割台条款包含了钓鱼岛列屿。当时人之所以没有认识钓鱼岛列屿与台湾的历史关系,其原因虽与中国自身的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是日本长期对中国的侵略所致,尤其是抗战期间对中国学术机构和图书典籍的疯狂破坏和掠夺。1941年东京高等法院将钓鱼岛列屿判决台湾管辖,虽说此事不大可能出现,但是1941年东京高等法院将钓鱼岛列屿渔场判给台湾,并对台湾渔民在该列屿提供捕鱼的便利,还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而从此时中国对琉球问题的研究来看,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呈现出另一种形态,即已明确认识到该列屿是中国过去的属土,但又将其视为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并对该群岛提出收复要求。文章第三章探讨抗战胜利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这部分通过对战后中国社会有关琉球问题的论争、国际托管制度对中国对琉主张的影响、中日渔权之争与钓鱼岛列屿等问题的条分缕析,阐明了战后中国社会有关对琉主张的丰富内涵及其与钓鱼岛列屿的关系,并认为中国的托管论有寓收复于其中的意谓,只是随着后来中国政局的动荡和变迁,中国的这种主张无法实现,转而注重国际托管所带来的安全效应,这为后来的钓鱼岛争端埋下伏笔。而战后中日渔权之争中,中国政府为了维护海洋权益、申明国家主权,不仅力图将钓鱼岛列屿划入中国捕鱼区中,而且还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控制了该列屿。不过,由于诸多现实原因,这一努力最终没有成功。综论部分,文章总结了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其认识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对日本的有关主张作出回应。
包华音[9](2012)在《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中药壁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集到的壁虎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文献综述、生药学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药效学研究,以期建立动物类中药壁虎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本草考证与国内外文献综述——大量查阅历代本草和现代文献,从名称、品种、产地、生境、药用部位、采收加工、炮制、性味归经等方面对中药壁虎进行本草考证,从动物资源、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药壁虎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2.生药学研究——应用动物分类学知识对收集到的10个产地的壁虎药材进行品种鉴定,并从外部形态、大小、色泽、气味等方面进行药材性状分析,利用粉末显微鉴别技术和有效部位薄层色谱鉴别技术对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定。3.含量测定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壁虎药材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对不同产地壁虎药材中可溶性总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壁虎药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利用苯酚—硫酸法对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测定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粗脂含量,并采用铝蓝比色法对药材中的磷脂含量进行测定。4.常规检查项目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规定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壁虎药材进行了全面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分析。5.指纹图谱研究——利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建立壁虎药材不同部位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利用溴化钾压片法对药材粉末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分析;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药材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分析,建立壁虎药材的紫外谱线指纹图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优选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条件,建立壁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6.药效学研究——提取壁虎药材的多肽和多糖成分,并分别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用MTT法检测壁虎多肽和多糖成分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应用的壁虎药材均来源于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Guenther),不同产地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基本相似,产地间的细微差异可能与壁虎的生活环境、养殖方式、药材加工方法等因素有关。2.建立了壁虎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与检测指标。3.优选出壁虎药材蛋白提取工艺:pH值为12,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超声提取时间为80min。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差异,因此,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4.优选出壁虎药材多糖提取工艺: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溶剂量为30倍,醇沉浓度为90%。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多糖含量有较大差异,因此,多糖含量可以作为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5.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粗脂和总磷脂含量有明显差异,提示药材质量存在差异。6.根据常规检查项目的测定结果,提出了壁虎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的质量评价参考标准。经实验探讨,确定了壁虎药材醇浸出物测定的乙醇浓度为70%。7.建立了壁虎药材的红外光谱与紫外谱线组指纹图谱。8.建立了壁虎药材不同部位的蛋白质指纹图谱。9.建立了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了8个共有特征指纹峰。10.药效学研究表明,壁虎药材多肽和多糖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11.建立了壁虎药材的质量控制规范(草案),并做出起草说明。结论中药壁虎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材未载入《中国药典》,也没有部颁质量标准,目前还未见对其进行相关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壁虎药材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课题首次从药材性状、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建立、常规项目检查、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对壁虎药材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评价指标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建立了壁虎药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红外和紫外光谱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并提出了质量评价标准(草案),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周正礼[10](2012)在《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寒热药性识别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测定60种中药的初生物质含量和初生物质HPLC、GC-MS图谱,采用PAST软件建立基于初生物质含量和初生物质图谱的寒热药性判别函数,对寒热药性进行识别;筛选基于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统计识别模型,对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标记进行识别;采用SmartPLS2.0软件建立初生物质与寒热药性关系的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 path model),研究各初生物质对药性的影响以及各初生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60种中药水溶性总蛋白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氨酸含量,柱前衍生化法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采用PAST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Fisher分析,建立基于蛋白质和氨基酸成分的Fisher判别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对寒热药性进行识别;菲林法测定总糖含量,硫酸-葸酮比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碱式硫酸铜法测定单糖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Fisher分析,建立基于糖类含量的判别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对寒热药性进行识别;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多糖和游离糖乙酰化GC-MS图谱,对所得数据进行Fisher分析,建立基于多糖和游离糖GC-MS图谱的寒热药性判别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对寒热药性进行识别;甲酯化法测定脂类GC-MS图谱,Fisher法建立基于脂类GC-MS图谱的寒热药性判别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对寒热药性进行识别;对所得初生物质含量数据和图谱数据分别进行汇总,分别建立基于初生物质含量和图谱的Fisher判别函数,对寒性药性进行识别;筛选初生物质的最适统计识别模型对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标记进行识别,探讨基于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标记;采用SmartPLS2.0软件建立PLS path model。结果:基于蛋白质、氨基酸成分的寒热药性Fisher判别函数识别正确率为81.70%;基于糖类含量的判别函数识别准确率为88.33%;基于多糖和游离糖GC-MS图谱的判别函数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8.33%和93.33%;基于游离脂GC-MS图谱判别函数识别准确率为96.67%;基于初生物质含量的判别函数识别准确率为86.70%;基于初生物质图谱的判别函数准确率为88.33%;多糖GC-MS最佳统计识别模型为PLS-DA,游离糖的最佳模型为PLS-DA或PCA-DA,脂类GC-MS和氨基酸HPLC最佳统计识别模型均为SVM; PLS path model结果显示:氨基酸、糖类2、糖类3、脂类2与寒性呈正向关;糖类1、糖类4、脂类1、脂类3、脂类4、脂类5与热性呈正相关,药性的R square值为0.398,所选择的10个潜变量对药性具有39.8%的解释能力。结论:采用Fisher法建立的基于初生物质的判别函数,对寒热药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即寒热药性能够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识别,利用筛选的最优统计识别模型能够对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标记进行初步识别,且初步证实了寒热药性与初生物质具有一定相关性。
二、《石油仪器》 2004年(第18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仪器》 2004年(第18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化学—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的连翘药材质量评价与品—质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连翘的本草考证 |
第三章 连翘的生物学特征 |
第四章 连翘属植物的鉴别 |
第五章 连翘的现代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一章 实验药材的常规检测 |
第一节 实验药材的采集、产地加工、性状鉴别 |
1 实验药材采集原则 |
2 实验药材 |
3 产地加工 |
4 性状鉴别 |
5 小结 |
第二节 实验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
1 试剂、仪器与样品 |
2 方法 |
3 小结 |
第三节 实验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
1 水分含量测定 |
2 总灰分测定 |
3 65%乙醇浸出物测定 |
4 小结 |
4.1 连翘药材水分的控制 |
4.2 连翘药材总灰分的测定 |
4.3 连翘药材浸出物的测定 |
第四节 实验药材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1 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
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3 测定法 |
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5 方法学考察 |
1.6 连翘苷含量的测定结果 |
2 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测定法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连翘酯苷A含量的测定结果 |
3 小结 |
3.1 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3.2 连翘苷含量测定 |
3.3 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不同产地连翘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紫外谱线组法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供试药材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提取溶液的制备 |
2.2 光谱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样品测定 |
2.5 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检测结果 |
3.2 不同产地加工的紫外光谱及光谱数据比较 |
3.3 不同产地同一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峰位比较 |
3.4 不同产地同一提取液的共有吸收峰位的紫外吸收强度比较 |
3.5 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 |
4 小结 |
4.1 连翘紫外谱线组共有图谱的建立 |
4.2 不同产地连翘共有特征峰紫外吸收强度比较 |
4.3 紫外谱线组法对连翘药材区域性的鉴别 |
第二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剂、仪器与样品 |
1.1 试剂、仪器 |
1.2 供试药材 |
2 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2.1 供试品提取溶剂的优选 |
2.2 供试品提取时间的选择 |
2.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2.4 连翘HPLC色谱条件的确定 |
2.5 对照品实验 |
2.6 方法学考察 |
3 结果 |
3.1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连翘HPLC指纹图谱 |
3.2 连翘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3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连翘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研究 |
4 小结 |
4.1 连翘HPLC色谱条件的选择 |
4.2 连翘HPLC指纹图谱分析 |
4.3 不同产地加工方式连翘的HPLC图谱分析 |
第三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供试药材 |
2 方法 |
2.1 挥发油的提取、分离 |
2.2 GC-MS测定 |
2.3 方法学考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产地连翘的总离子流图 |
3.2 共有峰的识别 |
3.3 连翘挥发油GC-MS特征峰的选择 |
3.4 聚类分析 |
4 小结 |
4.1 不同产地连翘挥发油检出化学成分分析 |
4.2 连翘挥发油指标性成分及其相互比例的分析 |
4.3 聚类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连翘化学指纹图谱对市售连翘药材的鉴别 |
1 实验药材 |
2 市售连翘药材的常规检测 |
2.1 市售连翘药材的薄层鉴别 |
2.2 市售连翘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
2.3 市售连翘药材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3 市售连翘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 |
3.1 市售连翘药材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
3.2 市售连翘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 |
3.3 市售连翘药材的GC-MS图谱鉴别 |
第五节 连翘化学指纹图谱对正品连翘和伪品金钟花的鉴别研究 |
1 实验药材 |
2 性状鉴别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药材性状特征 |
3 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 |
4 连翘和伪品金钟花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
4.1 金钟花果实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
4.2 金钟花果实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 |
4.3 金钟花果实的GC-MS色谱图鉴别 |
第三章 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生物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供试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蛋白质提取方法 |
2.3 蛋白含量测定 |
2.4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3.2 蛋白电泳结果 |
3.3 蛋白电泳指纹图谱绘制 |
3.4 聚类分析结果 |
4 小结 |
4.1 连翘种子蛋白PAGE电泳分析 |
4.2 聚类分析 |
4.3 连翘蛋白PAGE电泳指纹图谱分析 |
第二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RAPD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PCR反应体系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RAPD扩增结果 |
3.2 RAPD扩增多态性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4 结论 |
4.1 RAPD扩增结果 |
4.2 聚类分析 |
第三节 不同产地连翘的DNA条形码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供试品 |
2 试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PCR扩增 |
2.3 测序 |
2.4 聚类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PCR扩增结果 |
3.2 DNA测序结果 |
4 小结 |
第四节 连翘生物指纹图谱的应用 |
1 实验药材 |
2 连翘与金钟花的生物指纹图谱鉴别 |
2.1 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 |
2.2 RAPD |
2.3 DNA条形码 |
第四章 连翘药材品-质相关研究 |
第一节 连翘药材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
1 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性状聚类分析 |
2 差异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
2.1 不同产地连翘药材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 |
2.2 果实形状、色泽、斑点密集程度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
2.3 fisher判别 |
3 小结 |
结语 |
1 连翘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1.1 连翘紫外谱线组法研究 |
1.2 连翘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1.3 连翘挥发油GC-MS研究 |
2 连翘生物指纹图谱研究 |
2.1 连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
2.2 连翘RAPD生物指纹图谱 |
2.3 连翘DNA序列分析 |
3 连翘的品-质相关性研究 |
3.1 连翘药材性状特征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表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4)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一、虚寒证概述 |
(一) 古代对虚寒证的认识 |
(二) 虚寒证的现代研究 |
二、热性中药治疗虚寒证的相关论述 |
(一) 附子治疗虚寒证的古代文献记述 |
(二) 附子治疗虚寒证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肛温的影响 |
二、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 |
(一)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丙酮酸、乳酸含量及SDH、LDH活性的影响 |
(二)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肝组织ATP酶活力的影响 |
(三)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的影响 |
(四)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肝组织能荷的影响 |
三、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血浆T_3、T_4、TSH含量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关于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的选择 |
二、检测指标及结果分析 |
(一)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肛温的影响 |
(二)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 |
1.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丙酮酸、乳酸含量及SDH、LDH活性的影响 |
2.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肝组织ATP酶活力的影响 |
3.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的影响 |
4.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肝组织能荷的影响 |
(三) 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血浆T_3、T_4、TSH含量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述评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纂修背景及其概况 |
第一节 纂修背景 |
一、社会环境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第二节 纂修概况 |
第二章 纂修的组织与经费保障 |
第一节 修谱机构的组织及职能 |
一、谱局的设立 |
二、职责与分工 |
第二节 修谱人员 |
一、修谱人员的构成 |
二、修谱者的素质要求 |
第三节 家谱的纂修程序 |
一、立案文卷 |
二、资料搜集 |
三、家谱纂修 |
四、家谱印刷 |
五、领谱散谱 |
第四节 经费保障 |
一、资金筹措 |
二、经费支出 |
第三章 纂修体例研究 |
第一节 体例概说 |
一、民国以前家谱体例的发展演变 |
二、民国时期家谱体例概况 |
第二节 体例上的变化 |
一、凡例 |
二、诰命 |
三、序跋 |
四、图、表的应用 |
第四章 纂修内容研究 |
第一节 家谱中所见宗族事务及其管理 |
一、祭祀 |
二、祠堂 |
三、墓地 |
四、家规家法 |
第二节 家谱中所见民国教育 |
一、传统家族教育转型的动因分析 |
二、家族教育转型的实践 |
第三节 家谱中所见的女性 |
一、民国以前的女性上谱 |
二、民国时期女性上谱的背景、规定及实践 |
第四节 家谱中所见经济史料 |
一、记录区域产业的发展 |
二、揭示民族企业的兴衰 |
三、重视经济单据的留存 |
第五节 家谱中所见其他史料 |
一、民族主义史料 |
二、社会习俗变迁史料 |
三、佛教、医学和体育史料 |
第五章 纂修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修谱功能之重新审视 |
一、家谱功能的演变 |
二、家谱功能的沿袭 |
三、家谱功能的拓展 |
第二节 对民国以前家谱的批判 |
一、对欧苏二法的扬弃 |
二、对旧谱的批判 |
第三节 近代史观的引入 |
一、进化史观 |
二、全球史观 |
三、新文明文化史观 |
第四节 修谱原则 |
一、信实 |
二、平等 |
三、实用 |
第六章 纂修特点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特点 |
一、时代性 |
二、地域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局限性 |
一、局限性的体现 |
二、局限性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目录 |
(7)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回忆 |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3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4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科学》发展概述 |
2.1 中国科学社 |
2.1.1 留美学生与中国科学社 |
2.1.2 中国科学社发展概述 |
2.2 《科学》的创刊及发展历程 |
2.3 《科学》栏目变迁情况概述 |
2.3.1 杨铨时期(1915-1921) |
2.3.2 王琎时期(1922-1934) |
2.3.3 刘咸时期(1934-1941) |
2.3.4 卢于道时期(1942-1943) |
2.3.5 张孟闻时期(1944-1949) |
第3章 《科学》中的科学探讨 |
3.1 何谓科学 |
3.1.1 国人意识中的“科学” |
3.1.2 科学内涵的讨论 |
3.2 科学精神 |
3.2.1 何谓科学精神 |
3.2.2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
3.3 科学的分类 |
3.4 科学方法 |
3.5 唯科学主义 |
第4章 科学与文明 |
4.1 科学与和平 |
4.1.1 科学与战争 |
4.1.2 科学——战争——和平 |
4.2 科学与工业 |
4.2.1 科学与工业的讨论 |
4.2.2 “科学与工业”专题座谈会 |
4.3 科学与农业 |
4.4 科学与社会 |
4.4.1 科学与社会发展 |
4.4.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
4.4.3 《科学》中的广告 |
第5章 《科学》中的科学教育 |
5.1 科学教育 |
5.1.1 科学与教育 |
5.1.2 科学教育的讨论 |
5.1.3 中小学科学教育 |
5.1.4 女子科学教育 |
5.2 科学教育方法 |
5.2.1 科学教育方法讨论 |
5.2.2 学科教育方法讨论 |
5.3 中国科学教育的导向 |
第6章 《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 |
6.1 数学史研究 |
6.1.1 数学史研究概述 |
6.1.2 数学史研究特点 |
6.2 天文学史研究 |
6.2.1 天文学史研究概述 |
6.2.2 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 |
6.3 化学史研究 |
6.4 科学史研究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科学》的贡献及影响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日本对中国钓鱼岛列屿的觊觎和侵占 |
第一节 1874年日本侵台与钓鱼岛列屿 |
一 日本对近代国际法中无主地理论的掌握 |
二 中日两国关于台湾“番地”是否有主的交锋 |
三 侵台之役对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列屿的策略 |
一 “俟他日时机”的提出 |
二 以《马关条约》遮蔽和掩护日本的侵占行为 |
三 以窃占的方式占领钓鱼岛列屿 |
四 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对现今日本的影响 |
第三节 冲绳县与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 |
一 冲绳县三番五次提出纳入申请 |
二 冲绳县不断申请的原因 |
三 冲绳县不断申请的影响 |
第二章 抗战胜利以前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 |
第一节 多元视角: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台湾认识观与钓鱼岛列屿 |
一 模仿效法的对象 |
二 学术研究下的台湾 |
三 失土观下的台湾 |
第二节 中国社会未认识到钓鱼岛列屿是台湾附属岛屿的原因 |
一 日本侵华对中国有关认识的影响 |
二 中国自身的因素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与钓鱼岛列屿 |
一 中日有关割台条款之合意 |
二 对《马关条约》割台条款之解释 |
三 中国政府拥有收复钓鱼岛列屿的充分法律权利 |
第四节 1941年东京高等法院对钓鱼岛列屿的判决 |
一 “判决”的出现与流传 |
二 “东京判决”是否存在 |
三 “东京判决”与钓鱼岛列屿的管辖 |
第五节 民国学人对钓鱼岛列屿主权的认知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钓鱼岛”名称的由来 |
三 更改和保留之意义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 |
第一节 中国社会有关琉球问题的论争与钓鱼岛列屿 |
一 琉球问题的再现 |
二 对日和约座谈会 |
三 处理琉球问题的法律依据 |
四 实现对琉主张的手段和方法 |
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第二节 国际托管制度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
一 国际托管制度的创建 |
二 中国社会对国际托管目标的认识 |
三 国际托管制度与中国社会的琉球问题论争 |
四 民间人士对美国托管琉球的再认识与钓鱼岛问题的表面化 |
第三节 中日渔权之争与钓鱼岛列屿 |
一 中美关于日轮捕鱼办法的签订 |
二 对日本越界捕鱼的措置 |
三 对日本渔区的限制和中国渔区的划分 |
结论 |
一 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 |
二 有关认识和主张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三 日本的伪说应被否定 |
四 反思与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期成果 |
(9)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本草考证 |
1.1 名称考证 |
1.2 品种考证 |
1.3 产地、生境考证 |
1.4 药用部位考证 |
1.5 采收加工与炮制考证 |
1.6 性味归经考证 |
2 动物资源研究 |
3 生药学研究 |
3.1 性状鉴别 |
3.2 显微鉴别 |
3.3 理化鉴别 |
4 化学成分研究 |
4.1 蛋白类成分 |
4.2 脂肪类成分 |
4.3 多糖 |
4.4 微量元素 |
4.5 其他 |
5 药理作用 |
5.1 抗肿瘤作用 |
5.2 抗炎作用 |
5.3 降血压作用 |
5.4 抗血栓形成和改善组织血液供应的作用 |
5.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5.6 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
5.7 抗菌作用 |
5.8 毒副作用 |
6 临床应用 |
6.1 治疗肿瘤 |
6.2 治疗溃疡、瘘管和窦道 |
6.3 治疗结核 |
6.4 治疗乳癖 |
6.5 治疗动脉硬化闭塞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6.6 治疗疼痛 |
6.7 治疗蝎、蜂螫伤 |
7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研究 |
1 性状鉴别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显微鉴别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石油醚提取物薄层色谱鉴别 |
2.2 95%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鉴别 |
2.3 70%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鉴别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药材的预处理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精密度试验 |
2.4 蛋白质提取方式的选择 |
2.5 可溶性蛋白超声提取单因素考察 |
2.6 蛋白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 |
2.7 重复性试验 |
2.8 稳定性试验 |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10 不同产地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多糖含量测定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精密度试验 |
2.3 药材的预处理 |
2.4 多糖提取方式的比较 |
2.5 多糖超声提取单因素考察 |
2.6 多糖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 |
2.7 稳定性试验 |
2.8 重复性试验 |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10 不同产地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脂类物质研究 |
1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中粗脂含量的测定 |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中磷脂含量的测定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第七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常规检查项目研究 |
1 水分测定 |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灰分分析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2 测定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3 浸出物分析 |
3.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3.2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3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4 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5 讨论 |
第八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PAGE法筛选壁虎药材蛋白质提取条件 |
2.1 蛋白质的提取 |
2.2 不同提取方法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 不同溶剂提取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壁虎药材蛋白质PAGE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壁虎药材全体的PAGE指纹图谱 |
3.2 壁虎药材体部的PAGE指纹图谱 |
3.3 壁虎药材尾部的PAGE指纹图谱 |
4 小结 |
第九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光谱条件 |
2.2 样品处理 |
2.3 压片 |
2.4 测定方法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样品测定 |
2.7 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 |
3.2 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 |
3.3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红外光谱指纹区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十部分 不同产地壁虎药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溶液的制备 |
2.2 仪器条件 |
2.3 供试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
2.4 紫外吸收光谱范围的考察 |
2.5 方法学考察 |
2.6 样品测定 |
2.7 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 |
2.8 测定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部分 中药壁虎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试剂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筛选 |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2.3 HPLC色谱条件的建立 |
2.4 HPLC指纹图谱系统适用性实验 |
2.5 壁虎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
2.6 山东产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2.7 安徽产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2.8 河北产壁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2.9 聚类分析 |
3 总结与讨论 |
3.1 研究方法建立的依据 |
3.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依据 |
3.3 色谱条件的选择依据 |
3.4 创新点 |
3.5 展望 |
第十二部分 无蹼壁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仪器、试剂和细胞株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细胞株 |
2 实验方法 |
2.1 壁虎药材多肽成分的制备 |
2.2 壁虎药材多糖成分的制备 |
2.3 细胞培养 |
2.4 接种 |
2.5 加药及培养 |
2.6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MTT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药物浓度对bel-7402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3.2 药物浓度对MCF-7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三部分 壁虎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及起草说明 |
壁虎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 |
壁虎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起草说明 |
第十四部分 创新性分析 |
第十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10)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寒热药性识别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药性的涵义、起源及其发展 |
1 中药药性的涵义 |
2 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 中药药性理论初步形成 |
2.2 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 |
2.3 中药药性理论的全面发展 |
2.4 中药药性理论的完善确立 |
3 中药药性现代研究进展 |
3.1 基于基源性状的中药药性研究 |
3.2 基于中药药理的中药药性研究 |
3.3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药性研究 |
3.4 基于生物热力学的中药药性研究 |
3.5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药性研究 |
第二章 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现状 |
1 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1.1 次生物质与药性相关性研究 |
1.2 初生物质与药性相关性研究 |
1.3 无机元素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 |
2 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初生物质与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 |
1 试验药材的遴选原则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蛋白质、氨基酸成分与寒热药性 |
2.2 糖类成分与寒热药性 |
2.3 脂类成分与寒热药性 |
2.4 最佳统计模式的筛选和药性标记识别 |
2.5 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PLS path model的建立 |
第四章 多元统计方法概述 |
1 支持向量机判别分析 |
2 Logistic判别分析 |
3 线性判别分析 |
4 随机森林判别分析 |
5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6 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蛋白质、氨基酸成分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总蛋白的含量测定 |
1 药材、仪器与试剂 |
1.1 药材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蛋白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的制备 |
2.3 标准曲线绘制 |
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3 含水量的测定 |
4 试验结果 |
4.1 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4.2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18种氨基酸成分的含量测定 |
1 色氨酸的含量测定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2 17种氨基酸的HPLC测定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3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蛋白质、氨基酸成分与寒热药性识别 |
1 数据输入方法 |
2 结果分析 |
第二章 糖类成分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总糖、总多糖以及单糖的含量测定 |
1 总糖的含量测定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结果分析 |
2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结果分析 |
3 单糖的含量测定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4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多糖以及游离糖的GC-MS图谱测定 |
1 多糖水解乙酰化GC-MS图谱测定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结果分析 |
2 游离糖乙酰化GC-MS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糖类成分与寒热药性识别 |
1 总糖、总多糖以及单糖含量与寒热药性识别 |
1.1 糖类成分含量数据汇总 |
1.2 糖类成分与寒热药性的Fisher分析 |
2 多糖和游离糖乙酰化GC-MS图谱与寒热药性识别 |
2.1 多糖乙酰化GC-MS数据Fisher分析 |
2.2 游离糖乙酰化GC-MS数据Fisher分析 |
第三章 脂类成分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脂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水分含量测定 |
2.2 总脂的提取方法 |
2.3 总脂的计算 |
3 试验结果 |
4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脂类成分的GC-MS图谱测定 |
1 仪器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粗脂的提取 |
2.2 样品的甲酯化 |
2.3 色谱条件 |
3 试验结果 |
4 脂类成分与寒热药性识别 |
第四章 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寒热药性识别 |
第一节 初生物质含量与寒热药性识别 |
1 初生物质含量数据汇总 |
2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初生物质HPLC、GC-MS图谱与寒热药性识别 |
1 初生物质HPLC、GC-MS图谱数据汇总 |
2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基于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统计模型的筛选及寒热药性标记(CHMP-markers)识别 |
第一章 初生物质的寒热药性统计识别模型的筛选 |
1 基于多糖GC-MS的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的适宜性评价 |
2 基于游离糖GC-MS的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的适宜性评价 |
3 基于脂类GC-MS的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的适宜性评价 |
4 基于氨基酸HPLC的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的适宜性评价 |
5 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初生物质寒热药性标记(CHMP-markers)识别研究 |
1 氨基酸HPLC的寒热药性标记识别 |
1.1 氨基酸HPLC寒热药性标记区域的可视化 |
1.2 氨基酸HPLC典型中药寒热药性标记特征值分布 |
2 糖类成分GC-MS图谱的寒热药性标记识别 |
2.1 多糖GC-MS图谱的寒热药性标记识别 |
2.2 游离糖GC-MS图谱的寒热药性标记识别 |
3 脂类GC-MS图谱的寒热药性标记识别 |
3.1 脂类GC-MS寒热药性标记区域的可视化 |
3.2 脂类GC-MS典型中药寒热药性标记特征值分布 |
4 初生物质寒热药性标记综合识别 |
4.1 初生物质寒热药性标记区域的可视化 |
4.2 初生物质典型中药寒热药性标记特征值分布 |
第四部分 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 path model)的建立 |
1 因子提取 |
2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建立 |
2.1 信度评价 |
2.2 交叉因子载荷和外载荷系数 |
2.3 潜变量的相关系数 |
2.4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 path model)的构建 |
2.5 模型评估 |
结语 |
1 研究成果 |
2 论文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 |
4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石油仪器》 2004年(第18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谱实验室》2012年第29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3(01)
- [2]《光谱实验室》2011年第28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2(01)
- [3]基于化学—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的连翘药材质量评价与品—质相关研究[D]. 冯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4)
- [4]附子石油醚、氯仿提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的影响[D]. 杨富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2)
- [5]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6]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D]. 于海燕. 扬州大学, 2016(12)
- [7]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0)
- [8]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1927-1949)[D]. 刘春明. 武汉大学, 2013(08)
- [9]中药壁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包华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2)
- [10]基于初生物质成分的寒热药性识别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建立[D]. 周正礼.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