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郭轶舟[2](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万东灿[3](2020)在《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能否掌握核心技术,能否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只有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内忧外患,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融资约束严重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财政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体。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金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引领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学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围绕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作用效果如何以及如何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等问题,系统性的研究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作用机制、功能优势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作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具体通过以下部分展开:一是通过梳理关于财政政策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作用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企业内部特征对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影响的国内外文献,为后续分析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提供文献支撑。二是通过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学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和政策性金融理论,从而把创新的双重属性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相对接,并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为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分工与协同配合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系统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和作用优势打下理论基础。三是系统性分析在新时期,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领域、作用要素、分工机制和功能优势。从理论角度提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而政策性金融能够发挥好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优势,实现政策性、市场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有效分担企业创新面临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是从现实出发,分析作为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及在支持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优势,厘清了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五是基于理论和现实构造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以符合“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支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内部异质性特征,包括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因素,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对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显着。企业规模增长对政策性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显着,但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企业年龄增长对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不显着。六是以进出口银行支持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案例,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剖析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定位、措施和效果。探讨进出口银行在提升国有船舶企业创新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并借鉴造船强国日韩的国际经验,为后续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得出重要结论,具体如下:首先,创新的双重属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结合体,具有财政和金融的组织协同机制。政策性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担创新风险,在专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政策性金融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支持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年轻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相对不足,精准高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摇摆,经营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措施,经营授权,监管考核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政策性金融作用优势的发挥。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措施、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支持入手,为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提出一揽子综合改进方案:一方面,政策性金融须以企业为中心,明确分工定位,分层分类支持企业创新,同时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优化评估体系,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商业性金融的全面合作。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同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授权、监管和激励措施等方面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任美佳[4](2020)在《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和韩国都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国,两国要素资源互补,文化传统相近,地理位置相邻,为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中韩农产品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12月,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协定中包含了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条款。2019年底以来,中韩两国积极着手《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规划20212025》的编制工作,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的谈判,以促进两国贸易合作再次升级,中韩农产品贸易迎来了新的契机。2018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已经达到54.06亿美元。但是,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目前仍存在出口贸易规模增速减缓,出口结构不够完善,农产品出口受到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待开发潜力,积极调整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并采取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的积极、有效措施具有现实意义。论文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从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发展特点方面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展开研究;测算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以及出口相似度;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选取20022018年间中国与17个农产品贸易伙伴国(包括韩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别从总量和产品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贸易理论、实证分析结果对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论文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加工类农产品占比持续增大;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集中,2018年食品和活动物类出口占比84.40%。中国对韩国在鱼、甲壳类及软体动物类和纺织纤维类农产品出口方面存在较大潜在的贸易空间。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贸易不足;中国对韩国食品和活动物类和除燃料外非食用未加工类农产品出口存在高于80%的贸易潜力;动植物油,脂肪及蜡类农产品出口存在高于70%的贸易潜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有较大的释放空间。
邓国清[5](2018)在《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历来重视粮食问题。自2004年国家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以来,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和推出粮食最低保护价等政策支持下,中国粮食获得连续丰收,产量突破万亿斤,从产量上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然而,由于中国粮食生产存在人均耕地少、山区多、耕地细碎化等自然条件的约束,中国的粮食生产存在规模化不足的问题。为了提高产量,中国的粮食生产形成了依靠大量使用人力、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产的现象,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不断推高粮食生产成本,影响种粮收益和粮食品质。在国际粮价走低的情况下,农民种粮利润空间更加狭窄。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国内消费者对粮食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粮食呈现出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改革势在必行。舒尔茨认为,如果不能取得技术进步,传统农业将因为收入流价格过高,即生产成本太高而无法扩大生产,企业家能力没有用武之地,产业将失去竞争力,要降低收入流价格,需要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包括进行农业科研和对农民进行投资。速水佑次郎指出,工业化初期,为了在压低工业产品价格的同时保障工人购买食物的能力,存在着人为压低粮食价格的现象,农民收益受到抑制,这可以被称为粮食产业发展中的贫困问题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缩小,农业比较收益将持续降低,农民将陷入相对贫困;要提高农民收益,需要将粮食经营模式从重视土地生产率转向重视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农民劳均产出。根据以上理论,如果不通过产业调整政策进行支持,素质比较高的农民将逐渐离开农业而只有生产能力比较低的农民继续留在农业中,农业产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将受到威胁。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和对农民在工业化早期所做出牺牲的补偿,速水佑次郎认为,政府应该推出农业支持政策,以保障农民的经济安全、粮食产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根据舒尔茨的理论,中国粮食供给侧的问题在于粮食生产成本过高,导致农业收入流的价格太高,农业无法依靠自身进行扩大再生产,比如扩大经营规模和发展粮食产业化。解决的方法在于提高政府对于农业科研和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根据速水佑次郎的理论,由于工业化初期人为压低粮食价格造成了农民贫困问题,应该在工业化实现之后通过产业调整政策对农业进行支持,使农民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应该实施产业调整的政策,从科研、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转移支付、政策导向等方面扶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2016年的第十二次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进行广泛讨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则是通过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提升中国粮食供给的质量。为了更好地识别中国粮食供给侧的发展质量,本文分别对中国粮食产能国际竞争力、中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粮食产能的国际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粮食生产的化肥使用量远高于国际水平、劳均产出远低于国际水平、仅在单产一项上有一定优势,这与我国粮食小规模经营、重视产量的生产方式相一致。对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粮食各品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上的排名都靠后,说明我国粮食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没有竞争优势。关于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整体上,农业固定资本投资额和劳动力因素对1978-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最显着,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产量增速的影响最不显着,技术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模型中比较显着。实证分析启示,中国可通过加大农业固定资本投入、改善劳动力质量、运用技术进步、减少价格干预的方式来改善粮食产能、提升粮食质量和竞争力。本文选取成功实施了粮食供给侧改革的粮食主产区四川省崇州市进行案例分析。崇州市在面临农业比较收益低造成的“无人种地”的粮食生产困局时,通过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成立农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为了提升粮食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该市成立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站式”服务超市,提供良种和农资销售、农机租赁、粮食烘焙、粮食银行等服务。通过改革,崇州市成功解决了“谁来种粮”、“谁来服务”的问题,提升了种粮收益。崇州市的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可以总结为农业共营制。该模式的经验在于,通过土地确权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权,通过土地入股实现了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又为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创造了市场。崇州市创造性的“粮食经理人”制度则充分利用了种粮能手的人力资本,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西方一些主要的粮食生产强国在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美国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来制定粮食产业支持政策,包括建立全面市场化的农业信贷体系、农作物保险制度、多层次的粮食储备体系和发达、规范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德国使用多种手段进行职业农民教育,包括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并给以充足的经费支持。法国拥有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其经验主要在于:推进农业企业化发展并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发挥政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强调行业协会的调节和管理作用。以色列在发展集约型科技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主要在其政府主导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农机推广体系,以及重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保护性耕作。澳大利亚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和信息化在农业中的有效利用帮助其出口导向型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成功。日本政府根据不同发展事情的需求差异及时推出各种适时的农业产业政策,保障了该国在自然资源禀赋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完成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并基本实现了关键口粮的自给。本研究认为,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将粮食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增长型。政府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业调整政策,来保障粮食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本研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第一,中国粮食生产要素改革对策:建立发达有序的农地流转市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农民融资方式;第二,中国粮食经营模式改革对策:培育多元粮食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职能。第三,中国粮食社会化服务改革对策: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和期货市场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改革农机推广制度、培育发达农机租赁市场;第四,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策:改善粮食价格生成方式、建立多层次的粮食流通体系;第五,中国粮食支持政策改革对策: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整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优惠农业补贴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供给侧法律体系。
李天祥[6](2017)在《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产量和生产成本角度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把粮食自给率作为衡量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指标。不容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将“粮食安全等同于粮食高自给率和高产量”有其合理性。然而,目前这种观点遇到了一些挑战,也难以解释我国粮食安全所出现的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及“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等新问题。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已不再只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如何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从粮食产量的角度出发,多数的研究都认为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然而,技术进步并非影响粮食单产的唯一因素,要素投入的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改变等可能都会对粮食单产造成影响。其中,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略。实际上,通过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挖掘作物间的“单产差”,可以在即使不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作物单产水平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这种结构调整的现象在中国粮食增产过程中表现的比较突出。但是这种结构调整所导致的粮食增产可能与技术进步并没有直接关系。忽略该因素极有可能导致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作用的错误判断,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动的影响进行重新测度。而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如果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有利于实现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那么它们是否能够同样地发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作用呢?进一步地,在目前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推动国内粮食生产成本节节高升的趋势下,今后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如何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些问题也都值得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基于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在分析产量目标和竞争力目标之间的关系、阐释两者之间的不完全统一性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①和技术进步这两种手段为例,分别从产量和生产成本角度来考察其对粮食增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以期在解释我国粮食增产的真正原因的同时,也能够对产量目标和竞争力目标之间的非统一关系进行检验,并为今后如何调整粮食安全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与对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产量目标与竞争力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在开放的条件下,粮食进口由市场价格决定,进口并不一定等于缺口,高产量也并不必然带来高自给率。进一步地分析还发现,粮食产量的增加有可能伴随着平均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引发基于成本之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这表明提高产量的目标与提高竞争力的目标并非总是完全统一的,甚至有可能会是相互矛盾的。研究内容二: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和贡献程度测度指数分解法测度的结果表明,2003-2014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的玉米、稻谷对低产的小麦、大豆等的种植替代,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了 17%。除播种面积扩大和作物自身单产提高以外,种植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粮食增产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研究内容三: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和贡献程度测度在综合考虑结构调整、要素投入变动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度的结果表明,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粮食增产高度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高产的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种植比例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粮食生产效率的作用。研究内容四: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比较国内各粮食作物生产的成本收益发现,虽然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是利润驱动型的,用高产的玉米替代低产的小麦和大豆,不仅符合国家对产量目标的追求,客观上也暗含着农户利润最大化的满足,但是这种调整同时也是向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相对较快的品种的方向进行的,会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总成本的上升。国际比较也表明,国内以调增玉米为特征的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其实是在朝着国际竞争力更弱的粮食产品的方向进行的。“12连增”期间的结构调整虽然对于提高粮食总产量有利,但却并不利于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内容五: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基于偏向调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DEA方法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方向及要素投入偏向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面临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等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技术进步方向均偏向于节约劳动,这与“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理论的推论相符。同时,采用机械等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替代劳动要素,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缓解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所导致的粮食成本上升的压力。据此,本文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转变传统的粮食安全思维,调整粮食安全保障目标,由以往的追求高产量和高自给率转向更加关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二,推动技术进步、节约劳动成本,打造有竞争力的农业;第三,依靠技术进步挖掘粮食单产,尤其是注重提高低产作物的单产水平等。
杜葳[7](2016)在《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梨产业在中国的水果产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国水果产业中的第三大产业。鲜梨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世界范围内有120多个国家有消费鲜梨的习惯,并且有七十多个国家生产鲜梨。中国是世界上鲜梨产量最大的国家,在收获面积和品种的数量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由于对种植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而且产量高、效益好、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所以鲜梨的生产和贸易发展受到中国农业相关部门高度的重视。目前,鲜梨已经成为中国河北、陕西等主产区省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然而,中国的梨产业在标准化和规模化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产量,但是中国鲜梨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却很低,也就是说中国虽然是产量大国但却不是鲜梨贸易强国,这说明中国鲜梨的出口还远未达到其潜力。因而本文立足于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对中国鲜梨生产和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力指数和可比净出口指数从多方面对中国鲜梨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的实证分析。然后对影响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条件进行定性分析,阐述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通过研究得知中国鲜梨产品极具国际竞争力,但由于多方面因素近年来出现了国际竞争力下滑现象,需要得到重视并进行改进,促使中国从鲜梨生产大国向鲜梨贸易强国转变。最后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最后结论,并提出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全标准,提高鲜梨采后商品化和加工水平,通过认证地理标志实施品牌营销,打造鲜梨出口基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出口销售渠道建设等提升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这将极大的促进中国鲜梨产量的增长和梨农收入的增加,并将对中国的鲜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杨树果[8](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蒋兴红[9](2014)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1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大出大进中,出现“逆差常态化”现象。然而,中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在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迎接由此而引发的激烈市场竞争、价格波及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冲击。本研究将农产品国际贸易置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的国民经济增长系统中,构建从价格传导波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探寻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途径和贡献。本研究以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石,构建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基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认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分析贸易逆差的成因,以判断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未来走势。其次,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验证和分析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第三,基于影响途径的检验和分析,构建模型,系统评价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2004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差额出现由“顺”向“逆”的历史性大逆转,逆差不断扩大,并呈现长期存在的趋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大豆、棉花、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贸易失衡决定总逆差,具有主要逆差产品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的特征。需求、结构和竞争力(引力)的CMS分解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受竞争力和结构影响,增速缓慢。但相比较而言,农产品进口因为国内经济环境趋好进口引力大增,进口增速远大于出口,则必然形成逆差。因此,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态势将成为短期不可逆转的趋势。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通过价格传导及波及,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增长均刺激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上涨1%,中国农产品价格分别上涨0.7355%和0.4198%。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中国CPI上涨,并通过CPI对PPI的影响,间接导致PPI上涨。短期内(半年),农产品价格对CPI有重要影响,贡献44.9%;农产品价格对PPI的贡献较为稳定,半年内贡献13.07%。经粗略推算,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上涨1%,将对CPI上涨分别贡献0.3303%和0.1885%,将对PPI上涨分别贡献0.0961%和0.0549%。农产品国际贸易不仅对中国农业增长和农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产业关联,形成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间接影响,对三次产业具有结构调整效应。格兰杰因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都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和技术扩散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中国农业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不仅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和空间,而且通过农业及其产业关联间接影响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实证结果表明,农产品进口和出口扩张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作用不同:一方面,出口会减少第一产业份额,增加第三产业份额,对第二产业有负向影响,但影响不显着;另一方面,进口会增加第二产业份额,减少第三产业份额,对第一产业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着。从短期来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价格传导波及效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联立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都会引起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导致CPI上涨,抑制经济增长。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通过CPI对PPI的影响,间接引起PPI更高幅度的上涨,而刺激经济增长。两者相抵,现阶段国际贸易引起农产品价格每上涨1%,国民收入将增加0.1%。但就长期而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不仅影响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首先,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都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业增长;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和土地密集型为主的农产品进口都促进了中国农业增长,但进口以土地密集型为主的结构对中国农业增长具有更显着的意义。其次,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将显着促进中国第三产业份额的增加,明显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但抑制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将显着扩大第二产业的份额,减少第三产业的份额,两者均会导致经济规模的萎缩,抑制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而促进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两者比较可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格局将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综上所述,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趋势已不可逆转,鉴于其对中国农业和经济增长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保持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适度规模水平和合理结构成为重要目标。为此,需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确保国际贸易均衡发展;需要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效率,扩大贸易利得;需要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仅奠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本和技术基础,而且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吕霜竹[10](2013)在《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格差异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以来,中国苹果出口市场持续扩大,贸易多元化日趋也比较明显。近10年,欧盟从中国进口苹果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中国苹果出口的主要高端市场之一。但由于中国苹果进入欧盟市场时间较短、信息渠道不畅,加之欧盟苹果市场瞬息万变、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等因素,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仍面临激烈竞争。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弹性理论为基础,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欧洲统计局(EUROSTAT)以及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通过测算中国苹果与其他竞争国苹果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分析欧盟苹果市场进口来源国的价格走势,并分别对中国苹果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波兰5国苹果以及其他主要苹果贸易国(美国、智利、俄罗斯)的价格相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并针对阻碍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研究了欧盟进口市场的现状及欧盟内外贸易特点,并根据中国及各国苹果在欧盟市场的价格走势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把握欧盟进口市场的苹果需求变化特征和总体趋势。其次,分析了中国苹果和欧盟内外主要苹果出口国的需求价格弹性,探究欧盟市场价格变动对中国苹果及其它国家苹果出口的影响,以及各国苹果对中国苹果的替代影响。再次,分别从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对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价格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帮助中国苹果出口企业清晰认识和明确定位欧盟苹果市场。最后,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提炼和总结,设计了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的有效应对机制。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价格竞争力状况,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增长较快。中国苹果凭借价格优势和涉果企业出口贸易战略,实现了出口欧洲市场的较快增长,并成为欧盟苹果市场进口来源大国;欧盟市场是中国苹果出口的高端市场,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欧盟从中国进口苹果将呈现相对稳定态势。2.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中国苹果在欧洲市场上具有需求价格弹性,市场价格变化对中国苹果出口欧洲市场的影响较为敏感。比较而言,欧盟成员国及美国、智利苹果出口欧洲市场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均较小。因此,当欧盟市场苹果价格下降时,中国苹果出口量将增加。随着俄罗斯加入WTO,俄罗斯对于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势必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所以俄罗斯的竞争实力较强。根据交叉价格弹性结果发现,欧盟五国对中国苹果具有替代影响,其中法国和德国苹果价格对中国苹果出口量有较大影响。3.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具有潜在竞争优势。优势主要表现在苹果总量规模、生态资源和成本价格等方面。因此,中国涉果企业只要抓住出口机会,合理避开欧盟市场设置的多重贸易壁垒,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前景光明。4.中国苹果进军欧盟市场任重道远。由于中国苹果在产业化水平、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信息渠道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仍需对苹果生产、质量认证、出口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并有效实施品牌战略。
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保护论 |
2.1.2 产业控制论 |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
2.1.4 产业安全理论 |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
2.3.2 互联网产业 |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3 管理主体分散 |
4.1.4 资源供给不足 |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
4.4 网络安全现状 |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1.1 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步骤 |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指标设计思路 |
6.2.2 指标体系建立 |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
6.3.3 计算结果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
8.1.1 优化管理体制 |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先进制造业 |
1.2.2 企业技术创新 |
1.2.3 政策性金融 |
1.3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1.1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1.2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1.3 企业异质性对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2.1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2.2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2.3 企业异质性对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 政策性金融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3.1 政策性金融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4 文献评述 |
2.4.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3 政策性金融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3.1.1 技术创新理论 |
3.1.2 企业创新理论 |
3.1.3 创新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 |
3.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2.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理论 |
3.2.2 政府干预理论 |
3.2.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 |
3.2.4 政府与市场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 |
3.3 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 |
3.3.1 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2 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3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构建 |
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3.4.1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
3.4.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界定和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4.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4.1.1 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重要性和现实困境 |
4.1.2 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 |
4.1.3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 |
4.1.4 财政补贴和商业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
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和领域 |
4.2.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定位 |
4.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领域 |
4.2.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
4.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和分类 |
4.3.1 服务主体分类 |
4.3.2 服务工具分类 |
4.3.3 服务对象分类 |
4.3.4 政府支持与监管分类 |
4.4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1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3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协同配合 |
4.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和优势 |
4.5.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 |
4.5.2 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优势 |
4.6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
5.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 |
5.1.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 |
5.1.2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措施 |
5.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1 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
5.3.1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全面风险管理 |
5.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与运行管理问题 |
5.4.2 政府部门支持与考核监管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思路与研究假设 |
6.1.1 实证分析思路 |
6.1.2 研究假设 |
6.2 样本说明和变量选取 |
6.2.1 样本选取说明 |
6.2.2 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
6.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 |
6.4.3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
6.5 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的影响分析 |
6.5.1 产权性质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2 企业规模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3 企业年龄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以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为例 |
7.1 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必要性 |
7.1.1 支持船舶工业的战略意义 |
7.1.2 船舶工业的高风险特征 |
7.1.3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7.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创新升级的措施和效果 |
7.2.1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措施 |
7.2.2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效果 |
7.3 进出口银行支持国有船舶企业创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
7.3.1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的比较分析 |
7.3.2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产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
7.4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国际经验借鉴 |
7.4.1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 |
7.4.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作用优势 |
8.1.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不足 |
8.1.3 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须改善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8.2.2 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 要素禀赋理论 |
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3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3.1 韩国市场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 |
3.2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
3.3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
3.3.1 中国对韩国出口四大类农产品结构 |
3.3.2 中国对韩国出口四大类农产品细分结构 |
3.4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特点 |
3.4.1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 |
3.4.2 中国对韩国加工类农产品出口占比扩大 |
3.4.3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影响较大 |
4 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
4.1 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4.2 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分析 |
4.3 中国与韩国农产品出口相似度分析 |
5 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 |
5.1 引力模型概述 |
5.2 模型构建 |
5.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公式及变量解释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检验 |
5.4 总量层面实证分析 |
5.4.1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4.2 贸易潜力测算 |
5.5 产品层面实证分析 |
5.5.1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5.2 贸易潜力测算 |
6 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中韩两国政府间沟通 |
6.2 充分把握韩国国内市场需求 |
6.3 调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结构 |
6.4 加大政府对农产品贸易的支持力度 |
6.5 强化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6.6 开展对农产品出口营销队伍的培训 |
6.7 培育农产品品牌 |
6.8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论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理论 |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粮食的概念 |
2.1.2 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涵义 |
2.1.3 粮食安全的涵义 |
2.2 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2.1 粮食主权原则 |
2.2.2 粮食安全原则 |
2.2.3 粮食产业安全 |
2.3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3.1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2.3.2 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
2.3.3 公共产品理论 |
2.3.4 产业安全理论 |
3 中国粮食供给侧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3.1 中国粮食供给侧的现状 |
3.1.1 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连年增长 |
3.1.2 以单位农户为主要种植模式 |
3.1.3 粮食种植品种呈现地域分化现象 |
3.2 中国粮食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
3.2.1 粮食收储库存和财政压力日益增加 |
3.2.2 粮食产业链“两端散、中间小” |
3.2.3 粮食市场结构性失衡 |
3.2.4 存在大量需要退出的边际产能 |
3.2.5 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 |
3.2.6 部分粮食品种遭受较大进口冲击 |
3.3 中国粮食供给侧问题的成因 |
3.3.1 种粮收益低 |
3.3.2 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
3.3.3 农机农技推广与农业教育滞后 |
3.3.4 农业支持政策力度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竞争力分析 |
4.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2 中国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单产比较 |
4.1.3 中国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劳均产量比较 |
4.1.4 中国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比较 |
4.1.5 研究结论 |
4.2 中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2.4 结论与启示 |
4.3 中国粮食各生产要素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2 研究设计 |
4.3.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4 结论与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案例分析:以崇州市为例 |
5.1 崇州市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的情况 |
5.2 崇州市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农业共营制” |
5.2.1 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
5.2.2 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谁来服务问题 |
5.3 崇州市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成果 |
5.4 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改革的启示 |
5.4.1 “农业共营制”改革对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启示 |
5.4.2 “农业共营制”改革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国际借鉴 |
6.1 美国市场化的粮食支持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
6.1.1 美国粮食产业的市场化政策支持体系发展经验 |
6.1.2 对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
6.2 德国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6.2.1 德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 |
6.2.2 对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
6.3 法国发展农业服务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
6.3.1 法国农业服务体系的经验 |
6.3.2 对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
6.4 以色列发展集约型科技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
6.4.1 以色列集约型科技农业的经验 |
6.4.2 对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
6.5 澳大利亚立法强化农业科研、农业标准及利用农业信息化的经验与启示 |
6.5.1 澳大利亚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经验 |
6.5.2 对中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
6.6 日本适时动态调整粮食产业政策的经验及其启示 |
6.6.1 战后日本适时动态调整粮食产业政策的经验 |
6.6.2 对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粮食要素市场改革对策 |
7.1.1 建立规范、有序、发达的农地流转市场 |
7.1.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
7.1.3 完善农民融资方式 |
7.2 中国粮食经营模式改革对策 |
7.2.1 培育多元的粮食经营主体 |
7.2.2 大力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 |
7.3 中国粮食产业社会化服务改革对策 |
7.3.1 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 |
7.3.2 改革农技推广制度 |
7.3.3 培育发达的农机租赁市场 |
7.4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策 |
7.4.1 改革粮食价格生成方式 |
7.4.2 构建多层次的粮食流通体系 |
7.5 中国粮食支持政策改革对策 |
7.5.1 加大农业科研力度 |
7.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7.5.3 建立完整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
7.5.4 优化粮食补贴机制 |
7.5.5 建立健全粮食供给侧法律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04-2009年三种粮食平均成本收益情况 |
附录二: 2010-2015年三种粮食平均成本收益情况 |
附录三: 世界及各国商品贸易出口总额(单位:millionUS$) |
附录四: 各国粮食年产量(单位:百万吨) |
附录五: 各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单位:千人) |
附录六: 1978-2016年回归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产量和生产成本角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4.1 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农业结构调整 |
2.1.3 技术进步 |
2.1.4 技术进步偏向 |
2.2 理论回顾 |
2.2.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2.2.2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有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
2.3.2 有关中国粮食增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3 有关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方向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
3.1 研究背景 |
3.1.1 中国的粮食生产与贸易 |
3.1.2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变化 |
3.1.3 粮食库存、非必需进口与竞争力 |
3.2 分析框架 |
3.2.1 粮食安全:产量目标与竞争力目标的非统一性 |
3.2.2 粮食产量: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的影响 |
3.2.3 粮食生产成本: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
4 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分析 |
4.1 中国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动 |
4.2 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贡献的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
4.2.1 测度方法 |
4.2.2 数据说明 |
4.3 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贡献的测度结果分析 |
4.3.1 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 |
4.3.2 结构调整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分析 |
5.1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的思路和方法 |
5.1.1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的基本思路 |
5.1.2 随机前沿分析的理论模型 |
5.2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
5.2.1 计量模型 |
5.2.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5.3 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程度分析 |
5.3.1 粮食生产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结果 |
5.3.2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3 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程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变动分析 |
6.1.1 粮食生产成本统计指标与数据说明 |
6.1.2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变化 |
6.1.3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结构的变化 |
6.2 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与国际竞争力影响 |
6.2.1 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 |
6.2.2 结构调整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
7.1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分析 |
7.1.1 稻谷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 |
7.1.2 小麦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 |
7.1.3 玉米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 |
7.2 技术进步方向测度的思路、方法和数据 |
7.2.1 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的基本思路 |
7.2.2 偏向调整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
7.2.3 变量与数据说明 |
7.3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 |
7.3.1 稻谷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 |
7.3.2 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 |
7.3.3 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结果 |
7.4 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述评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鲜梨概念的界定 |
2.1.2 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3 中国鲜梨生产和出口贸易现状 |
3.1 中国鲜梨生产现状 |
3.1.1 收获面积情况 |
3.1.2 产量情况 |
3.1.3 生产效率情况 |
3.1.4 主要产区及品种结构 |
3.1.5 中国鲜梨生产的世界地位 |
3.2 中国鲜梨出口贸易现状 |
3.2.1 出口贸易数量及出口额情况 |
3.2.2 主要出口市场分布情况 |
3.2.3 中国鲜梨出口贸易的世界地位 |
4 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国际市场占有率(MS) |
4.1.2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 |
4.1.3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 |
4.1.4 显示性竞争力指数(RC) |
4.1.5 可比净出口指数(NTB) |
4.2 数据来源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5 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条件分析 |
5.1 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条件分析 |
5.1.1 资源优势 |
5.1.2 规模优势 |
5.1.3 生产成本优势 |
5.1.4 地缘市场优势 |
5.2 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制约条件分析 |
5.2.1 产品质量 |
5.2.2 产品品种 |
5.2.3 缺乏产品品牌 |
5.2.4 出口地区不平衡 |
6 提高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全标准 |
6.2 提高鲜梨采后商品化和加工水平 |
6.3 认证地理标志实施品牌营销 |
6.4 打造鲜梨出口基地 |
6.5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6.6 加强出口销售渠道建设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
3.3 大豆生产布局 |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
3.6 大豆种植制度 |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
4.2 大豆流通体制 |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
4.6 大豆交易方式 |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
6.2 大豆总体消费 |
6.3 消费结构 |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研究 |
1.2.2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研究 |
1.2.3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2.4 评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及其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理论 |
2.1.1 产业间贸易理论 |
2.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1.3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动力 |
2.2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增长 |
2.2.1 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2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增长的局部均衡 |
2.3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
2.3.1 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
2.3.2 短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
2.3.3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特征及其成因 |
3.1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
3.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
3.2.1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及地位 |
3.2.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分析 |
3.3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 |
3.3.1 总趋势:贸易逆差形成并呈扩大趋势 |
3.3.2 产品结构特征:大宗农产品贸易失衡决定总逆差 |
3.3.3 贸易区域分布特征:主要逆差产品进口高度集中 |
3.4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成因 |
3.4.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模型) |
3.4.2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 |
3.4.3 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 |
3.4.4 基于进出口比较的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逆差成因 |
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价格传导波及效应的实证检验 |
4.1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价格传导波及机理 |
4.1.1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机理 |
4.1.2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波及机理 |
4.2 基于国际贸易的中国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整合关系检验 |
4.2.1 中国农产品国内外价格的联系 |
4.2.2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关系 |
4.3 中国农产品价格与 PPI、CPI 的传导关系检验 |
4.4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 |
4.4.1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 |
4.4.2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波及效应 |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途径 |
5.1 中国农业增长的内在动力 |
5.1.1 中国农业增长的因素分析 |
5.1.2 中国农业增长动力分析 |
5.2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业增长的关系 |
5.2.1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业增长的因果关系 |
5.2.2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业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引致投入效应的检验 |
5.3.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引致投入效应 |
5.3.2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引致投入效应 |
5.4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技术扩散效应的检验 |
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 |
6.1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
6.1.1 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
6.1.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
6.2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业结构 |
6.2.1 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 |
6.2.2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
6.3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三次产业结构 |
6.3.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 |
6.3.2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
第七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系统评价 |
7.1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7.1.1 价格传导波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7.1.2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7.2 基于价格传导波及效应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7.2.1 模型构建、数据说明及估计方法 |
7.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
7.3 基于结构调整作用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7.3.1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 |
7.3.2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
7.3.3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 |
第八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启示及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格差异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文献述评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竞争力的概念 |
2.2 价格竞争力的概念 |
2.3 比较优势理论 |
2.4 需求弹性理论 |
2.4.1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
2.4.2 交叉价格弹性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各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价格比较分析 |
3.1 欧盟苹果市场统计分析 |
3.2 中国与欧盟 5 国苹果价格比较分析 |
3.3 中国与美国、智利、俄罗斯苹果价格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评价 |
4.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2 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价格弹性测定与分析 |
4.2.1 中国与欧盟 5 国苹果需求价格弹性测定与分析 |
4.2.2 中国与美国、智利、俄罗斯苹果需求价格弹性测定与分析 |
4.2.3 中国与欧盟 5 国和其他国家苹果交叉价格弹性测定与分析 |
第五章 影响中国苹果在欧盟市场价格竞争力因素分析 |
5.1 国内市场环境 |
5.1.1 生产与产品营销 |
5.1.2 入世 |
5.2 国际市场环境 |
5.2.1 贸易壁垒 |
5.2.2 欧债危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万东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4]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D]. 任美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5]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邓国清. 武汉大学, 2018(12)
- [6]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产量和生产成本角度的考察[D]. 李天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中国鲜梨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杜葳. 东北农业大学, 2016(12)
- [8]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蒋兴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中国苹果出口欧盟市场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格差异视角的比较分析[D]. 吕霜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