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管理学思想源流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明,郁建兴,姜晓萍,薛澜,丁煌,燕继荣,肖滨,杨开峰[1](2022)在《党的百年奋斗:治理经验与历史成就高端圆桌对话》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站在第二个百年的历史关口,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编辑部特别策划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端圆桌对话——党的百年奋斗:治理经验与历史成就,力邀(拼音排序)陈振明、丁煌、姜晓萍、肖滨、薛澜、燕继荣、杨开峰、郁建兴等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开展交流并贡献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郭志博[2](2021)在《日本行政组织法的理论源流与机能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大陆法系各国行政组织法的理论发展经验来看,两大问题的存在不容忽视:其一是行政组织法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源流问题。组织法的基础概念从何而来,存在哪些概念群,构成形成怎样的体系,如何加以理论化,能够各自为本国行政组织实践提供哪些理论支撑,发挥哪些机能,其演进与变迁的进路呈现出怎样的状态,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二是在上述理论与机能变迁过程中所遭遇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矛盾问题。在行政任务日益多元化,行政需要日益复杂化的当今社会,行政组织如何逐步适应任务导向,调和其与科层官僚制之间的紧张关系,始终存在行政组织法理论与机能的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问题,这一转变的过程、方式、进路,不但会深刻型塑行政组织法理论本身,也会为行政组织改革实践带来重要影响。基于上述问题意识,本文《日本行政组织法的理论源流与机能变迁》以日本行政组织法学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与概括总结。立足于该国对于行政组织法学的广义与狭义分类,对该国狭义行政组织法学研究上的“行政组织权论”“行政主体论”与“行政机关论”三大基本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并对日本行政组织法学在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建构,及其机能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方面进行剖析。就行政组织权论由民主控制和严格法定向放松管制与组织弹性设置,行政主体论由明确责任向组织形态多元化,行政机关论由建立具备权限与决策机能的组织结构向行政任务分配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全面解析。文章以日本行政组织法的行政组织权论、行政主体论与行政机关论为研究内容与资源,以其理论源流与机能变迁作为线索与脉络,对日本行政组织法学最为核心的三大理论发展脉络作出通盘分析,以及机能变迁作出通盘分析,兼顾中日两国行政法学的表述差异,对机能的语义及内涵在第一章中做出了相应解释。文章行文过程中的基本立场建立在历史主义基础之上,试图通过对行政组织权论、行政主体论以及行政机关论的学说史演变进行介绍展开全文分析与论述。因而在行文中所应用到的最主要方法在于对文献资料进行“史的考证”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日本行政组织法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此外文章还对日本行政组织法的立法体系进行了分析,概括其内在特征并与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法学发展进行了比较,应用了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以行政机关为代表的行政组织内部科层制与行政任务导向衍生的行政主体多元化倾向,分别代表了传统型与现代型行政组织的区分,投射到行政组织法理论中可以以“组织结构”与“组织形态”明确与二者的对应关系。与各发达国家一样,近代以来日本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行政需求和行政机能的扩张,其在行政主体论和行政机关论上都为化解该问题作出理论上的探索。相较而言,该国行政组织法学发展形成了在行政组织法定主义框架下,“行政官厅—行政机关”与“公法人—行政主体”并行发展的特点,在学理上则实现了从传统行政组织法学对行政组织的民主控制、对国家责任的承担以及意思表示体系、决策过程的重视,向现代行政组织法学对行政组织的弹性设置、组织形态以及任务分解等机能的演进与变迁,行政组织采取何种形式能够以最适形态、最小成本和最大效果完成因福利国家、行政国家到来而日益复杂化的行政任务,寻求“组织形态开放化”而带来的“行政主体多元化”,以及行政部门组织结构的自我建构,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理论演进及机能变迁问题的内在动因。文章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日本行政组织法理论的三大发展脉络,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廓清。对行政机关论中的行政官署与行政官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区分,并通过考证提出日本近代行政官署与当代事务分配型行政机关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日本行政组织法学发展过程中的规范主义与事实主义方法的区分与融合问题。以理论源流与机能变迁为视角,以学说史演进为线索,较之过往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新颖性。文章核心观点在于提出日本行政组织法上的传统型理论机能与现代型理论机能处于并存关系,展示了较强的折衷色彩。具体体现为行政机关论与行政主体论并行发展,并就各自领域在不同时期形成了“组织法”与“作用法”上的两套概念体系,使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概念群得以二元共生,其所形成的“道具概念”属性与工具性价值,除能够为该国行政组织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作一般性解释外,还能够为该国行政组织改革与制度建设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就其理论发展演进及机能变迁情况来看,其经验、道程与我国面临的同类问题相比照,具有较强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孔子翔[3](2021)在《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企业作为一种兼具公益与经济双重功能的新型组织形态,强调运用市场机制和商业化运营手段实现社会目的,是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具有很强的公益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模式和传统商业企业营利机制的否定与超越,在跨部门合作中逐步成为衔联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的创新中介介质和有效力量。我国社会企业实践方兴未艾,成熟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社会企业法律实体的界定与规范缺位,社会企业面临身份选择困扰和合法性困境,“使命漂移”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学者担心其成为“政商合流阉割公益的抓手”。北京市和成都市等地方政府在社会企业认证规范和培育支持政策方面开始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治理模式或地方经验,国家层面的社会企业支持政策尚未出台,社会企业政策议程建立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经济改革转型、社会创新变革的时代背景,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探讨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以剖析我国国家层面社会企业政策尚未出台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社会企业政策纳入国家政策议程的耦合逻辑。在现有社会企业政策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非营利组织、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福利企业等概念进行辨析和组织边界的厘定,详细把握社会企业的内涵本质、外延边界和实操层面的要求,给出本研究语境下对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进一步阐释社会企业兴起的理论,详述我国社会企业政策环境背景、政策现状和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设计的结构性约束因素,发现我国社会企业政策缺失问题。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对研究问题的适切性与修正,分析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建立问题。文章发现在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的问题源流中,首先是社会企业解决社会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和构建多元治理格局的必要性,详列了社会企业监查指标体系和引起中央政府关注不足的事实;中国社会企业奖入围名单争议与“两光之争”等焦点事件对政策议程有限的推动作用;政府反馈渠道和信息缺失等因素使问题源流动力不足。在政策源流中政府官员、民意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形成的政策共同体积极提出政策备案和软化核心决策者,以及价值可接受性和技术可行性的难点。政治源流中我国执政党理念,和对社会企业发展一定程度渐进主义态度,以及政府和社会企业对公共产品提供和政治权力方面的博弈与合作;社会公益理念薄弱和公共服务应由政府提供的观念依赖等国民情绪因素,以及社会企业家联盟等利益集团政治倡导话语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并对管理权限变更和主管部门设置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多源流耦合阶段政策之窗尚未开启的原因,以及问题之窗与政治之窗打开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从内部冲突博弈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和理性人行为选择结合的综合性视角,解释政策企业家与三源流的互动模式,分析政策企业家对政策备案的充分结合与“软化”活动,以及对政策议程的推动作用。最后,从关注问题源流、丰富政策源流、借力政治源流、把握政策之窗角度提出促进源流耦合,推进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的建议和启示。以期完善多元化治理体系,改善民生问题。从而不断深入的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用好“社会企业”这套拥有国际共识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更好求同尊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郑容坤[4](2021)在《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万筠[5](2020)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日益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暴露并日趋严峻,据统计现在全国2/3以上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困境。我国自八十年代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开始出台专项政策以来,经历了早期的随意丢弃简单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集中收集处理、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源头分类的综合治理阶段,然而其在发展变迁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着焚烧设施大规模兴建期和反焚烧冲突频发的矛盾,也在垃圾分类推广中出现时而暂缓停滞、时而积极热情的现象。基于这些实践观察和矛盾张力,本研究尝试探究的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变迁形态?在中国的制度结构和政策运行中,如何理解这种变迁形态的运行机理和内在动力?随着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发展形态,结合着对中外政策变迁代表性理论的梳理,本研究从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对其不足和启示进行评析,并继而提出了“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阶段形态、均衡式发展机理、及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为政策优化和城市治理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回应和推动本土化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在构建并利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政策内容分析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历史和逻辑统一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发展的形态特征、内在机理和因果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安排:首先,在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形态的分析判断上,借助政策范式理论的序列分布设定判断标准,通过与政策内容分析法的结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和具体解读,并进而划分出四个时期,分别为:末端被动管理的第一个均衡期(1986—2003年)、鼓励市场参与的第二个均衡期(2004—2009年)、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2010—2016年)、以及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2017—至今)。其次,在针对推动均衡式变迁的机理解释上,借助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推导出自上而下的“中央政策制定—地方偏好执行—社会反馈互动”政策运行“三阶段”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度惯性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及成本作用形式:中央政策制定阶段的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地方偏好执行阶段的路径依赖提升决策和交易成本、社会反馈互动阶段的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中的均衡期产生、维持及推动新均衡期重新出现的内在运行机理。再次,在针对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分析上,具体进入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因遭遇反焚烧冲突所形成的间断发生场域,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并验证间断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并将其归纳为: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四种模式,在将四种模式统一整合后补充了行动者之间如何互动导致间断结果出现的因果机制链条,也进一步完善了从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结果出现的中间逻辑环节。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将均衡运行机理、间断因果机制的分析结论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过程优化进行结合,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作以展望。限于作者有限的知识能力,本研究或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论贡献:其一,对政策变迁形态认知边界的拓展。本研究对间断均衡的变迁形态判断持肯定态度,在融合了政策范式理论后重新设定了形态判断标准,并通过对政策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将原来应用在公共财政领域的研究材料和判断标准进行了拓展,并将间断期视为一段时期的矛盾凸显期。其二,通过对政策运行过程的提炼,分析了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作用机制。聚焦决策环节的传统变迁理论分析是一种截面式的观察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渐进式变迁逻辑的关注,本研究将中国的政策运行过程进行了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提炼,并通过制度惯性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是一种关注政策长期发展的历时性视角。其三,通过间断发生场域概念的提炼和具体分析,补充了政策间断出现的因果机制。传统理论对“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出现的中间因果机制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焦点事件开启机会之窗后各主体的行为互动进行了 fsQCA分析,回应了传统理论对因果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并由此对间断发生的变迁过程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张雨晴[6](2020)在《回应性立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社会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目前中国形成了多元的社会分层,社会各阶层的公众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的期望,从而形成了多元主体、多元利益共存的全新局面。社会的同质性减弱,异质性不断增强,不同社会阶层的多元利益都涌现出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个案、突发性事件在媒体、公众的助力下,演变为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并造成了立法回应的现象。在公共事件推动法律制度变迁、体现民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本文通过对回应性立法的全面研究,探析实践中的立法回应现象,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回应性立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立法回应公共事件的现象出发,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通过学界的争议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基本界定,并将这种现象界定为回应性立法。然后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多元主体、多元利益并存,人们的制度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第二个原因是正规渠道社会参与机制不完善,尽管目前我国拓宽了公众参与的渠道,但对这些渠道依然不能充分保障公民参与到立法中来;第三个原因是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新的平台,促使公众形成一致行动,从而推动制度的变革。第二部分首先从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出发,分析公共事件中的公共舆论是如何成功影响立法议程,从而阐述回应性立法的作用机制。其次分析立法机关的这种立法回应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回应,而不是全面回应任何热点事件。之后再根据多源流理论探讨这种选择性回应的标准。最后从实证出发,研究实践中立法回应的状况,并从立法回应主体、回应领域、回应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第三部分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回应性立法的利弊。从回应性立法的积极意义来说,回应性立法体现立法对民意的回应、突破制度回应的滞后状态、推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从回应性立法的潜在危机来说,回应性立法可能造成立法功能定位的偏失、立法决策效果偏差,并且损害法律的稳定性。第四部分讨论回应性立法的应对之策,主要从立法机构的能力、民主的立法程序、理性的立法技术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立法机构能力而言,主要是阐述如何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能力;从立法程序民主而言,主要从公众参与立法来分析;从立法技术而言,主要从专家参与立法、成本效益分析两个方面来分析。以期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回应性立法的民主与科学。
包涵川[7](2020)在《中国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情感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入理解中国基层治理需要对政治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关注了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情感培育。这既能够对于本土性的文化心理及其塑造活动加以探讨,还可以对当前基层治理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实践总结。本文回应了以下问题,中国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情感培育有什么结构性背景和条件?它的实践过程是怎样的,表现出何种特征?进行政治情感培育对于治理结构有怎样的发展性意义?未来应如何更好地培育政治情感?国内外中国政治情感和基层治理的研究对于此议题缺乏关注,也较少从政治心理学相关视角对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文化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用田野调查和案例拓展法,并结合哲学思辨和系统分析将这些问题加以探究。情感现象有着生理性基础,人脑和神经结构使情感既可能直接诱发行动,还可以结合理性判断发生作用。情感有着鲜明的政治和社会建构性,政治因素影响其内容、表达等各个方面。政治情感是特定主体在对于政治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政治信息内容并具有政治实践倾向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本文指的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情感培育主要是基层党政干部以合理方式塑造民众对于基层治理体系的积极政治情感的活动。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理论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框架方面,全文按照“结构”和“过程”互动视角展开,这指的是基层治理的政治结构形塑了特定政治情感培育机制的形态,这些过程中的机制又发展了基层治理的相关结构。中国基层治理最为重要的政治结构是“党——政府——社会”关系。这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中国特色的政府和社会关系,它使政府能够适当介入社会,这扩展了政府与社会成员的情感互动机会,增强了情感互动频率;再者是政府官员的层级分流模式及其反映的政府治理格局,这使基层党政干部拥有中国古代“吏”的特征,从而融入到民众网络,共享民众心理状态并使政治情感培育能够兼顾灵活性和有序性;最后,基层区域化党建使党组织成为了基层政治情感培育的领导核心,并使其纳入到党的思想领导中。三项条件对于中国基层领域中的政治情感培育构成了因果性的条件关系。在上述政治结构之下,基于田野调查和其他相关案例可以发现,中国基层政治情感培育过程可以分为“产生——传播——深化”三个阶段。在产生环节,实践中表现出通过品德展现、利益互惠和创造氛围的各项情感产生机制。而在传播方面,积极的政治情感既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也可以借助家庭情感纽带传播,还能够倚赖基层党员的积极行动实现普及。而政治情感的深化意味着其能够结合认知和理性并成为稳定的取向,这可以通过基层干部的积极引导并结合理性以及使政治情感融入生活来实现。这些机制描绘了中国政治情感培育的全景图,并展现出四个特点,即高度的人格化互动、政治与生活的紧密性、实践的技巧性以及层次结构性。上述机制使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党——政府——社会”结构不断发展。第一是政府和社会关系方面,政治情感培育能够丰富政府和社会关系中的途径工具,并改善其中的心理环境;第二是基层党建格局方面,政治情感培育巩固了党的思想领导,增强了党组织的权威性并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性;第三是整体上的党、政府和社会关系方面,政治情感培育稳定了政治秩序,并使基层政治整合按照“个人——家庭——区域——政权”的中国特色路径实现。此外,政治情感培育还使基层治理结构不断有机化,使其能够以动态性、回应生活“小事”和柔性协调的特征运行。中国的政治情感培育有着本土性传统,这包括儒家情感文化的传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重视基层群众工作的传统。这使当代中国的政治情感培育能够继承宝贵经验。政治情感培育能够对于人类社会的理性原则实现有益补充,并且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流动性”提出了一些思路。当前的问题在于策略主义行为过多、基层政治情感培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水平不足、基层工作者的政治情感培育技能有待提高、民众参与程度较低等方面,未来的优化路径在于提升政治情感培育的制度化水平,培养基层政治实践家,引导民众积极参与政治情感互动,创新政治情感培育中的中国话语这四个方面。
吴佳静[8](2020)在《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研究 ——以广西三所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为例》文中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学术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双一流”背景下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培养质量对广西地区高等教育纵深发展有重大意义。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管理学科跨学科背景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22份,运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对4名研究生导师及4名公共管理学跨学科背景研究生进行访谈,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公共管理学跨学科背景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各阶段存在以下问题:(1)体验积累阶段基础性学术能力缺乏,主要体现为理论基础不牢固、文献资料阅读不充分、学术交流面太狭窄;(2)反思总结阶段学习动机不纯,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目标不明确、缺乏执行力、缺乏钻研毅力;(3)归纳提升阶段综合性学术能力不足,可以概括为:论文写作基本功不到位、论文框架搭建缺乏经验、文笔功底不扎实;(4)应用发展阶段研究资源不足,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短缺、学术交流机会缺失、软硬件设施配置欠缺等。本文认为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并按照学术能力培养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提出优化建议。学术体验积累阶段要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加强跨学科背景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力度;反思总结阶段要强化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学术归纳提升阶段要活跃跨学科背景研究生多元思维方式,并建立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术应用发展阶段要发挥政府、高校、导师间合力作用,为跨学科背景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平台。
秦玉莹[9](2020)在《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议程设置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体大量转移城镇,宅基地闲置荒废、超标多占、无序违建等低效利用问题逐渐凸显。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补给源,宅基地资源的闲置荒废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形成了两个极端。同时,随着宅基地资产价值的逐渐凸显,宅基地隐形流转等乱象已经突破了法律的界限。由此可见,社会经济背景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变化,对现行宅基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治理宅基地问题、满足农民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亟待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018年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极大兼顾了宅基地资源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当前,既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探讨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权能配置与实现路径,而对于政策的产生背景起源、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预期风险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从多源流理论的角度,对宅基地政策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探究“三权分置”的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对于加速推进“三权分置”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成果,同时试图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开展本文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政策变迁、政策议程设置、宅基地、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引入多源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对比了多源流理论所处国内外政策制定环境的差异,分析了多源流理论对我国土地政策适用性,以及深化多源流理论对我国政策适用性的理解。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与Nvivo11软件分析了宅基地政策的变迁历程、特点及未来的政策导向。通过对宅基地政策产生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意图进行剖析,揭示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与变迁规律。与此同时,对我国几种典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对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产生过程,本文通过多源流理论模型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条源流进行分析,经过文献梳理与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源流中包括宅基地产权模糊导致的宅基地资源利用低效,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农户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行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司法实践依据不足,宅基地市场机制缺失导致的宅基地隐形流转乱象普遍存在,有效的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缺失导致焦点事件频发。政策源流中包括政策共同体为政策的完善注入动力,中央政策的支持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成功经验“外溢效应”的助推。政治源流中包括国民意愿推动政策提上议程,分利集团兴起推动政策议程设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速政策之窗开启。通过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产生过程梳理后,提出一些有利于推进政策议程设置,并减少政策产生成本的对策建议,同时,基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产生过程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对策建议:明晰宅基地“三权”具体权能,实现改革的还权赋能;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法规,强化改革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市场,活化宅基地财产价值;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营造多元主体联动的防范环境;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宅基地公平有序流转;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培育改革内生动力。
陈玥[10](2020)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新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编写、出版全国通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专门机构,出版的语文教材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本文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系统,一方面对选文进行详细梳理,让大家能够清楚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选文政策变迁的具体阶段;另一方面运用国外先进的政策理论对选文政策的变迁历程作归因分析,为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选文的研究提供跨学科的新视角,也为政策的执行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使其能够清楚地看到选文的特点与不足,从而更加科学的审视与支配教材中的选文,丰富教学内容。本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以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社出版的十一套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分别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以及政策之窗这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选文政策变迁背后具体的指导思想、时代背景以及社会要求进行剖析,探索选文变迁的规律。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进行梳理;第二部分通过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十一套人教版初中语文选文进行编码分析,从而划分选文政策变迁的具体阶段;第三部分运用金登的多源流理论从四个方面对选文政策变迁的不同阶段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并解释政策变迁的过程及规律,为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策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发现,新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策的变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年—1978年)以革命文化为主进行选文,第二阶段(1982年—1993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进行选文,第三阶段(2003年—2018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为标准进行选文。第二,以革命文化为主的变迁阶段。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语文教育发展缓慢,语文教学质量引起国民情绪的变化是主要的问题源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等相关政策汇成了政策源流;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组织召开各类教育会议以及人民大众对教育的憧憬等成为政治源流。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巩固新政权,确定了将宣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语文教材选文的主要标准,此阶段教材选文政策以革命文化为主。第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的变迁阶段。分科教学的弊端、“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战略问题的失误,加之语文教学质量严重受损,成为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主张要使受教育者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及中央一系列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修订政策文件的出台,和政策企业家的建议最终成为政策源流;新时期国家对培养“四有新人”、“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教育界和语文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大力支持形成了政治源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青年少年、儿童要全面发展,语文教材改革迫在眉睫,于是选取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进入教材成为这一时期的选文政策。第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并重的变迁阶段。“一纲多本”政策对教材编写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旧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矛盾成为新的问题源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成为了政策源流;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南方周末》、《人民教育》等公共舆论对语文教育的热议以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强烈号召汇成了政治源流。2002年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主题的对于语文教育问题的社会大讨论落下帷幕,促成三流耦合,为这一时期选文政策创造了进入决策议程的条件。
二、公共管理学思想源流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管理学思想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党的百年奋斗:治理经验与历史成就高端圆桌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与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构建 |
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
学懂悟透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国之制”走向“中国之治” |
理解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国道路 |
坚持人民至上:党领导政府成功治理的价值密码 |
共同富裕的理念及其改革 |
长期执政战略布局下的基层治理重心 |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
(2)日本行政组织法的理论源流与机能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日本行政组织法学的形成与基本问题 |
一、日本行政组织法学的形成 |
(一)日本行政组织法学的源起 |
(二)日本行政法学与行政学的分化 |
(三)广义与狭义的日本行政组织法学 |
二、日本行政组织法学的理论基础 |
(一)国家有机体学说 |
(二)国家法人学说 |
三、日本行政组织法学的基本问题 |
(一)行政组织权问题 |
(二)行政主体问题 |
(三)行政机关问题 |
(四)三大问题的基本关系 |
四、日本行政组织的传统型与现代型机能 |
(一)机能的语义 |
(二)日本行政组织的传统型机能及其特征 |
(三)日本行政组织的现代型机能及其特征 |
第二章 行政组织权论:从“民主控制”到“弹性设置” |
一、行政组织权论及民主控制机能的出现 |
(一)行政组织权问题的产生 |
(二)官制问题与行政保留 |
(三)行政组织法定主义的确立 |
(四)行政组织民主控制机能的实现 |
二、组织权放松管制及行政组织弹性设置机能的实现 |
(一)行政组织法定主义的缓和 |
(二)本质性理论的导入 |
(三)行政组织权论的发展 |
(四)弹性设置机能的实现 |
第三章 行政主体论:从“确定责任归属”到“建构多元组织形态” |
一、行政主体论及其责任归属机能 |
(一)公法人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从公法人论到行政主体论 |
(三)责任归属机能的实现 |
二、特殊行政组织的出现及其组织形态机能 |
(一)行政主体二元论的出现 |
(二)特殊行政组织的形成 |
(三)组织形态多元化机能的发展 |
第四章 行政机关论:从“建立组织结构”到“实施任务分配” |
一、日本行政机关论的主要线索 |
(一)行政官署论线索 |
(二)行政官厅论线索 |
(三)行政机关论的二元化 |
二、行政官厅论的产生与结构 |
(一)行政官厅论的产生 |
(二)行政官厅论的发展 |
(三)行政官厅论的基本结构 |
(四)传统行政机关论的组织结构机能 |
三、行政官署论的演进与变迁 |
(一)行政官署论的发端 |
(二)战后日本行政组织立法体系 |
(三)《国家行政组织法》与新型行政机关概念 |
(四)事务分配行政机关论的形成 |
(五)新型行政机关论的任务分配机能 |
第五章 日本行政组织法理论及机能变迁的启示 |
一、我国行政组织法学的议题及问题 |
(一)我国行政组织法学的产生动因与主要议题 |
(二)我国行政组织法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日本行政组织权论及其机能变迁的启示 |
(一)日本行政组织权论及其机能变迁特征 |
(二)对我国行政组织法定问题的启示 |
三、日本行政主体、机关论演进及其机能变迁启示 |
(一)日本行政主体、机关论演进及其机能变迁特征 |
(二)中日两国行政组织法学的可比性基础 |
(三)我国“行政主体—行政机关”相关理论的主要问题 |
(四)我国“行政主体—行政机关”相关理论的改造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会企业理论研究 |
1.2.2 社会企业政策研究 |
1.2.3 多源流理论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3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社会企业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 |
2.1.2 社会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 |
2.1.3 社会企业与社会福利企业 |
2.1.4 社会企业概念界定 |
2.2 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与应用性探讨 |
2.2.1 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建构 |
2.2.2 多源流理论解释中国公共政策议程的适切性 |
2.2.3 多源流理论框架解释本研究问题的调整 |
第3章 我国社会企业政策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历程与政策背景 |
3.2 我国社会企业政策现状 |
3.3 我国社会企业政策困境 |
3.3.1 国家层面 |
3.3.2 地方层面 |
第4章 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的多源流构成与耦合 |
4.1 问题源流 |
4.1.1 社会指标 |
4.1.2 焦点事件 |
4.1.3 信息反馈 |
4.2 政策源流 |
4.2.1 政策共同体与政策原汤 |
4.2.2 技术可行性与价值可接受性 |
4.3 政治源流 |
4.3.1 执政党理念 |
4.3.2 国民情绪 |
4.3.3 利益集团 |
4.4 源流耦合与政策之窗 |
4.4.1 问题之窗 |
4.4.2 政治之窗 |
4.4.3 政策企业家 |
第5章 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推进建议 |
5.1 关注问题源流,促成政策触发 |
5.2 丰富政策源流,持续政策软化 |
5.3 借力政治源流,畅通议程渠道 |
5.4 把握政策之窗,促进源流耦合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立意和议题选择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本研究政策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 |
三、国外政策变迁理论的回顾述评 |
四、国内政策变迁研究的理论进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的分解 |
第五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和篇章布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的政策变迁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关于政策变迁的三个解释视角 |
一、对不确定性的关注: 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 |
二、对理性选择的关注: 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 |
三、对子系统的关注: 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 |
四、解释视角的不足和启示 |
第二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 一个解释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形式 |
三、注意力转移的驱动因素 |
四、分析框架的具体说明 |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历程 |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体系 |
一、城市生活垃圾界定及属性 |
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及原则 |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职能与体系构成 |
第二节 间断均衡期划分的判断标准 |
一、政策范式理论 |
二、判断标准的说明 |
第三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内容分析 |
一、阶段历程的划分 |
二、扎根理论的选择依据 |
三、具体操作步骤 |
第四节 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发展历程 |
一、1986—2003年: 末端被动管理的均衡期 |
二、2004—2009年: 鼓励市场参与的均衡期 |
三、2010—2016年: 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 |
四、2017—至今: 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惯性: 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政策运行过程 |
一、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 |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过程: 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政策运行 |
第二节 制度惯性的阻力及成本分析 |
一、中央政策制定: 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 |
二、地方偏好执行: 路径依赖提升决策交易成本 |
三、社会反馈互动: 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 |
第三节 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塑造、延续与调整 |
一、第一个均衡期: 初步构建、塑造成型 |
二、第二个均衡期: 方向延续、阻力对抗 |
三、新均衡期实现: 成本支付、政策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意力转移: 基于间断发生场域的因果机制分析 |
第一节 间断发生场域和影响因素模型 |
一、政策间断的发生场域 |
二、影响因素模型和变量设计 |
第二节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
一、fsQCA的选择依据 |
二、具体运算过程 |
三、真值运算结果讨论 |
第三节 间断发生的模式提炼和因果机制分析 |
一、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模式 |
二、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模式 |
三、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模式 |
四、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变迁: 理论阐释、实践对策与发展之路 |
第一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的理论启示 |
一、对政策变迁形态的认知拓展 |
二、制度惯性维持均衡式变迁 |
三、注意力转移助推间断发生 |
第二节 均衡性与顶层设计: 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 |
一、层级治理迈向法理分权 |
二、转向协商共识的公共决策 |
三、完善创新扩散的试点机制 |
第三节 间断性与过程优化: 冲突应对和消解策略 |
一、冲突应对: 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嵌入式治理 |
二、消解冲突: 多元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吸纳 |
第四节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 |
一、源头主动防治,兼顾前瞻性与协调性 |
二、鼓励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
三、践行“三化”原则,构建配套政策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理论贡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回应性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回应性立法的基本概述 |
第一节 立法回应公共事件的现象描述 |
第二节 立法回应公共事件的基本界定 |
一、压力与回应 |
二、回应性立法 |
第三节 回应性立法现象的成因 |
一、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矛盾多元 |
二、社会民主参与机制不足 |
三、公众在网络公共领域表达顺畅 |
第二章 回应性立法的作用机制与标准 |
第一节 回应性立法的作用机制 |
一、话语权力 |
二、议程互动 |
第二节 回应性立法的标准探讨 |
一、选择性回应 |
二、多源流理论 |
第三节 回应性立法的实证研究 |
一、回应主体 |
二、回应领域 |
三、回应形式 |
第三章 回应性立法的利弊分析 |
第一节 回应性立法的积极意义 |
一、体现立法对民意的回应 |
二、突破制度回应的滞后状态 |
三、推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
第二节 回应性立法的潜在危机 |
一、立法功能定位偏失 |
二、立法决策效果偏差 |
三、损害法律的稳定性 |
第四章 回应性立法的应对之策 |
第一节 提升立法机构的能力 |
一、立法能力与回应性立法 |
二、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 |
第二节 优化立法公众参与程序 |
一、立法信息公开制度 |
二、公众参与立法全过程 |
三、完善公众意见反馈机制 |
第三节 构建理性的立法技术 |
一、专家参与立法 |
二、成本收益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中国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情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本文的问题 |
(三)研究的价值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中国政治情感培育问题 |
(二)中国基层治理问题 |
(三)对既有研究的总结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和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情感 |
(二)政治情感 |
(三)政治情感培育 |
(四)基层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治文化以及政治社会化理论 |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三、“结构——过程”:本文的分析框架 |
(一)政治情感培育的“结构”和“过程”主要含义 |
(二)政治情感培育的“结构”和“过程”相互作用 |
第二章 聚焦“结构”: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的结构性条件 |
一、中国特色政府与社会关系 |
(一)中国特色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形态 |
(二)中国特色政府与社会关系扩展政治情感互动机会 |
(三)中国特色政府与社会关系增强政治情感沟通频率 |
二.当代政府治理中的官员层级分流模式 |
(一)当代官员层级分流的基本形态 |
(二)层级分流模式使基层干部高度共享民众心理状态 |
(三)层级分流模式创设兼顾有序和灵活性的实践空间 |
三、基层治理中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
(一)基层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形态 |
(二)党建格局赋予党在政治情感培育中的核心地位 |
(三)党的思想领导为政治情感培育提供了动力源泉 |
第三章 从“结构”转向“过程”: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机制及特点 |
一、政治情感的产生机制 |
(一)通过品德展现的情感产生机制 |
(二)通过利益互惠的情感产生机制 |
(三)通过创造氛围的情感产生机制 |
二、政治情感的传播机制 |
(一)依托媒体网络的情感传播机制 |
(二)依托家庭纽带的情感传播机制 |
(三)依托基层党员的情感传播机制 |
三、政治情感的深化机制 |
(一)通过结合理性的情感深化机制 |
(二)通过融入生活的情感深化机制 |
四、中国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的特点 |
(一)高度的人格化互动 |
(二)政治和生活紧密性 |
(三)重视实践的技巧性 |
(四)鲜明的层次结构性 |
第四章 从“过程”回到“结构”:政治情感培育对于治理结构的优化 |
一、政治情感培育与基层政府和社会关系的优化 |
(一)丰富政府和社会关系中的途径工具 |
(二)改善政府和社会关系中的心理环境 |
二、政治情感培育与基层党建格局的优化 |
(一)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领导 |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权威 |
(三)激励党员发挥先锋和模范性 |
三、政治情感培育与基层政治整合的优化 |
(一)维护基层政治秩序的稳定性 |
(二)完善中国特色政治整合路径 |
四、政治情感培育与基层治理结构有机化 |
(一)增强基层治理的互动性 |
(二)促使基层治理回应“生活小事” |
(三)推动基层治理的柔性化 |
第五章 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的本土性传统、存在的不足和优化路径 |
一、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的本土性传统 |
(一)中国古代的情感思想和文化传统 |
(二)中国古代的礼治教化思想和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群众工作传统 |
二、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基层干部将政治情感仅仅作为行政策略 |
(二)基层政治情感培育的常态和制度化水平不足 |
(三)一些基层工作者政治情感培育技能有待提高 |
(四)政治情感培育中的民众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
三、优化基层治理中政治情感培育的若干可行路径 |
(一)提升政治情感培育的制度化程度 |
(二)着力培养基层治理的政治实践家 |
(三)引导民众积极参与政治情感互动 |
(四)创新政治情感培育中的中国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研究 ——以广西三所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研究述评 |
2.2 重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2.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设计 |
3.2.2 问卷信度检验 |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4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3.2.5 问卷调查结论 |
3.3 访谈调查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实施过程 |
3.3.3 访谈资料梳理 |
3.3.4 访谈调查结果 |
第四章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成因 |
4.1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问题 |
4.1.1 体验积累阶段:跨学科背景研究生的基础性学术能力缺乏 |
4.1.2 反思总结阶段:跨学科背景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纯 |
4.1.3 归纳提升阶段:跨学科背景研究生的综合性学术能力不足 |
4.1.4 应用发展阶段:公共管理学科硬件配置资源缺失 |
4.2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研究生学术观念不端制约学术能力的发展 |
4.2.2 师生沟通不到位影响学术交流效率 |
4.2.3 制度不完善制约高质量人才培养 |
4.2.4 社会多方面压力制约学生潜心钻研 |
第五章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优化路径 |
5.1 体验积累阶段: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力度 |
5.1.1 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争取优质生源 |
5.1.2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专业理论储备 |
5.1.3 加强学术训练力度,培养良好学术研究习惯 |
5.2 反思总结阶段: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
5.2.1 端正学术研究心态,激发学术研究动力 |
5.2.2 加强人文关怀,增进学术交流 |
5.2.3 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创造经验共享空间 |
5.3 归纳提升阶段:活跃多元思维方式,建立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
5.3.1 明确跨学科的优势,促进多元思维优化 |
5.3.2 创新导师指导,完善导师负责制 |
5.3.3 构建合理化激励机制,创造良性学术竞争环境 |
5.4 应用发展阶段:发挥政府、高校、导师间合力作用 |
5.4.1 整合地方教育资源,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 |
5.4.2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健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
5.4.3 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增强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访谈提纲(学生卷) |
附录3 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访谈提纲(教师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议程设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未来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
1.3.1 研究基本内容 |
1.3.2 研究重点难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基本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的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的界定 |
2.1.1 政策变迁 |
2.1.2 政策议程设置 |
2.1.3 宅基地 |
2.1.4 宅基地“三权分置”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多源流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多源流理论对我国土地政策的适用性分析 |
3.1 多源流理论的国内外政策制定环境比较 |
3.2 多源流理论在我国土地政策研究中的运用现状 |
3.3 多源流理论对我国土地政策研究的重要价值 |
第四章 农村宅基地的政策变迁历程与改革试点模式 |
4.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宅基地政策变迁历程分析 |
4.1.1 宅基地政策变迁的分析流程 |
4.1.2 宅基地政策变迁的结果分析 |
4.1.3 宅基地政策演进特点与局限 |
4.2 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典型模式比较 |
4.2.1 大理银桥模式 |
4.2.2 浙江义乌模式 |
4.2.3 江西余江模式 |
4.2.4 典型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分析 |
5.1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制定的问题源流 |
5.1.1 宅基地产权模糊:宅基地资源利用低效之源 |
5.1.2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土地收益分配失衡之源 |
5.1.3 住房保障政策不健全:农民住房保障失配之源 |
5.1.4 宅基地市场机制缺失:宅基地隐形流转之源 |
5.1.5 农民乡村治理能力不高:宅基地管理混乱之困 |
5.1.6 土地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焦点事件频发之源 |
5.2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制定的政策源流 |
5.2.1 政策共同体为政策的完善注入动力 |
5.2.2 中央政策支持的推动 |
5.2.3 “外溢效应”的助推 |
5.3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制定的政治源流 |
5.3.1 国民意愿推动政策提上议程 |
5.3.2 分利集团兴起推动政策议程建立 |
5.3.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速政策之窗开启 |
5.4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之窗开启 |
5.5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启鉴与推进建议 |
5.5.1 宅基地“三权”的物权属性解读 |
5.5.2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政策启鉴 |
5.5.3 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新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政策变迁研究 |
1.3.2 初中语文选文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4.1 政策变迁 |
1.4.2 选文政策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文本分析法 |
2.3.3 政策分析法 |
2.4 研究思路 |
3 多源流理论及其适切性 |
3.1 多源流理论概述 |
3.2 多源流理论的适切性 |
4 选文政策文本变迁的量化分析 |
4.1 基于Nvivo11软件分析选文政策的变迁 |
4.1.1 建立项目 |
4.1.2 编码分析 |
4.1.3 数据分析 |
4.2 基于Nvivo11软件数据分析结果划分选文政策的变迁阶段 |
4.2.1 革命文化为主阶段(1952年—1978年) |
4.2.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阶段(1982年—1993年) |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并重发展阶段(2003年—2018年) |
5 选文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
5.1 以革命文化为主的选文政策分析(1952年—1978年) |
5.1.1 问题源流 |
5.1.2 政策源流 |
5.1.3 政治源流 |
5.1.4 政策之窗开启 |
5.2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的选文政策分析(1982年—1993年) |
5.2.1 问题源流 |
5.2.2 政策源流 |
5.2.3 政治源流 |
5.2.4 政策之窗开启 |
5.3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并重的选文政策分析(2003年—2018年) |
5.3.1 问题源流 |
5.3.2 政策源流 |
5.3.3 政治源流 |
5.3.4 政策之窗开启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公共管理学思想源流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的百年奋斗:治理经验与历史成就高端圆桌对话[J]. 陈振明,郁建兴,姜晓萍,薛澜,丁煌,燕继荣,肖滨,杨开峰.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2(01)
- [2]日本行政组织法的理论源流与机能变迁[D]. 郭志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研究[D]. 孔子翔. 山东大学, 2021
- [4]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D]. 郑容坤.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5]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D]. 万筠. 山东大学, 2020(08)
- [6]回应性立法探析[D]. 张雨晴.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中国基层治理中的政治情感培育研究[D]. 包涵川. 吉林大学, 2020(06)
- [8]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研究 ——以广西三所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为例[D]. 吴佳静. 广西大学, 2020(07)
- [9]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议程设置分析[D]. 秦玉莹.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10]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新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政策变迁研究[D]. 陈玥.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