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式养猪经济效益大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廖慧敏[1](2020)在《基于RGB-D群猪图像个体分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猪肉消费市场需求巨大,人民对高质量猪肉的高期待,应猪场现代化管理和智能化养殖要求,为了动物福利和经济效益更好,实现生猪可持续健康养殖,贯穿整个生猪产业。监测猪只行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猪只行为监测能反映猪只的身体状况、生长状况以及评价猪只状态,是提高猪只福利与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参考依据。传统人工监测方式费时费力低效率不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而生猪生活习性导致接触式传感器监测生猪行为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非接触式计算机视觉技术监测生猪生长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现实需求。采用计算机视觉系统监测生猪行为,可降低生猪应激反应和提高生猪养殖动物福利。本文以群养仔猪为研究对象,开发群猪图像采集系统,对采集图像进行预处理,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构建网络模型,将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输入网络,进行数据训练,实现对群养仔猪的个体分割。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包括:1)研发了群猪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并完成对试验数据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的预处理。本文选择了Kinect V2深度相机为研发设备,根据群猪图像采集需要,开发图像采集程序同时存储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通过Kinect官方SDK对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进行配准预实验,并验证了群猪图像采集程序的实际性能。深度相机采集原始数据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分辨率不同,本文使用Python得到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的偏移量,通过Open CV的ROI裁剪彩色图和深度图重合部分,然后使用Open CV的resize函数和INTER_LINEAR函数,实现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对齐处理。2)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D_CNNet网络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重新定义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运算操作符卷积运算和池化运算,对传统运算符重新编译成深度感知卷积算子和深度感知池化算子,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就融合RGB图像和Depth图像信息,并且网络整体参数量并不耗费过多计算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深度感知算子的群猪图像分割网络D_CNNet。试验结果表明,结合RGB图像与Depth图像信息的群猪图像分割网络模型,能对猪舍内的猪群实现较好的分割效果,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上的像素分割准确度分别达到了97.99%与98.00%。3)研发了基于RGB-D实例分割的Double FPNet网络模型。基于实例分割Mask R-CNN基础上改进为双金字塔特征提取网络,分别提取RGB图像和Depth图像特征后进行特征融合,然后输入区域生成网络提取预选锚(ROI)和改变后的共享特征输入Head网络,计算ROI目标的类别、回归和掩模三个分支,输出检测定位和分类分割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能有效解决颜色相近、个体相似群猪粘连影响,实现单个仔猪区域的完整分割,分割准确度达到89.25%,训练GPU占有率为77.57%。与Mask R-CNN分割方法结果对比分析,识别准确度高出14.25个百分点。
邹古月[2](2020)在《混合菌群处理养猪沼液耦联微藻养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的猪粪污过度积累,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猪粪污经厌氧发酵后所产生的高污染负荷沼液是猪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行业共性难题之一。其中富含有机物、氨氮以及Cu(Ⅱ)、Zn(Ⅱ)等重金属离子,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养猪沼液的处理中。以光合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对废水中污染物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而以绿藻为主的微藻则可以在后续的沼液生物净化中发挥高效地深度处理作用,并有效利用养猪沼液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有特定价值的微藻生物质,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为实现养猪沼液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高效去除这一目标,本研究以养猪沼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菌种筛选以及培养条件优化的实验,深入研究了混合菌群对沼液中高浓度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机理,最后利用小球藻进一步净化经过混合菌群预处理的沼液,尝试构建菌藻联用使养猪沼液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耦联增效的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养猪沼液中进行细菌菌种选育,筛选出包含产碱菌(Alcaligenes)、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蒂氏杆菌(Tissierella praeacuta)、孟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缺陷短波单孢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5种菌株的混合菌群。通过16sRNA分析得出其占比分别为53.8%、21.3%、5.1%、4.9%、3.1%。此外,筛选出的混合菌群具有难以分离的特性,这是由于养猪沼液的复杂性,单一菌株难以独立生存,因此为实现生存目标,菌种之间需要发挥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2.对混合菌群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光照有氧的条件下混合菌群生长更好,经过9天的培养,生物量从68 mg/L增长到1758 mg/L,是初始量的25.9倍,对总碳(TC)、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4%、37.4%、47.7%。将混合菌群初步应用于处理人工模拟养猪沼液发现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对氨氮(NH4+-N)、COD、总磷(TP)、TC、TN的去除率分别为14.5%、65.4%、42.3%、46.9%、31.6%。因此,考虑将其作为养猪沼液前处理的菌群。3.通过在模拟沼液中添加主要重金属污染物Cu(Ⅱ)、Zn(Ⅱ),探究混合菌群对模拟沼液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混合菌群可以在高浓度的Cu(Ⅱ)、Zn(Ⅱ)条件下生长。在含有40 mg/L Cu(Ⅱ)的模拟沼液中,经过9天的培养,生物量从49 mg/L增长至525 mg/L;在含有100 mg/L Zn(Ⅱ)的模拟沼液中,经过9天的培养,生物量从45 mg/L增长至613 mg/L。混合菌群可以通过分泌胞外聚合物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Ⅱ)、Zn(Ⅱ)。菌体对Cu(Ⅱ)的吸附量最高达10.1 mg/g,对Zn(Ⅱ)的吸附量最高达95.0mg/g。模拟沼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主要与胞外聚合物中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并结合在菌体表面。在混合菌群中缺陷短波单孢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对重金属的吸附发挥了重要作用。4.通过3种处理方式处理两种不同来源的养猪沼液发现,先利用混合菌群处理5天,再利用小球藻处理5天比仅用混合菌群或小球藻处理10天效果更好。菌藻联用处理对高浓度沼液中COD、TN、TC、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6%、68.3%、52.7%、69.2%;仅用混合菌群处理为 84.4%、50.3%、43.5%、57.7%;而小球藻则无法直接在沼液中生长繁殖。菌藻联用处理对低浓度沼液中COD、TN、TC、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7.1%、62.9%、32.6%、68.1%;仅用混合菌群处理为21.4%、31%、11.5%、8.5%;仅用小球藻处理为 42.3%、49.6%、16.6%、63.8%。这说明菌藻联用技术可有效运用于养猪沼液的处理。此外,菌藻联用处理沼液后所产出的小球藻蛋白质和脂质的含量分别达到41%和32.3%,且其重金属含量很低,Cu(Ⅱ)和Zn(Ⅱ)都小于10 mg/kg,表明其具有用于开发藻类饲料蛋白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冬[3](2020)在《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畜牧是提高畜禽生产效率、提升动物福利、优化饲养环境和饲料供给的精细化养殖理念和方法,可以在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缓解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是优化升级集约型畜禽生产和解决我国畜禽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潜力巨大的技术手段。本研究针对目前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监测方法对复杂动态背景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算法精度低、非平衡数据建模方法准确性低、畜禽动物行为识别模型鲁棒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学习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按照需求分析、算法提出、量化评估、算法验证与实践应用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动态背景环境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研究,对不同饲养环境下递归式监测个体表型和行为信息提供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动态背景环境下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和群养环境下个体间交互行为建模方法研究,为在线、实时、无损感知畜禽动物表型信息和复杂行为模式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改进混合高斯模型的移动目标提取算法。针对畜禽养殖场背景复杂和环境多变导致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无法满足鲁棒性和实时性需求的问题,基于递归背景建模思想,在混合高斯模型中引入惩罚因子,改进并提出了一种动态背景建模方法,并采用局部更新策略,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和解决前景消融问题;提出基于色度偏差和亮度偏差的二分类算法,避免目标物阴影区域的影响。对不同天气及环境变化剧烈下获取奶牛视频样本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混合高斯模型对比,平均模型复杂度降低了50.85%、前景误检率和背景误检率分别降低了19.50%和13.37%,单帧运行时间降低了29.25%,检测准确率更高、实时性更好,且解决了前景消融问题,能满足实时提取复杂背景和环境条件下移动目标检测需求。应用该方法在商业养殖环境下开展奶牛自动体况评分研究:(1)采用改进的混合高斯模型递归式获取奶牛的外轮廓并建立三维坐标系,为准确提取奶牛体表几何特征奠定基础;(2)设计了与人工评分指标对应的图像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使用集成学习算法解决常见奶牛BCS数据集呈偏态分布问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混合高斯模型和集成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与人工评分相当,达到76%。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该系统在动态背景环境下鲁棒性更强,对极端体况奶牛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2)提出了基于ALR-GMM的动物行为识别模型。针对经典活动指数行为识别模型在动态背景环境中适应性差的问题,基于递归背景建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动指数计算方法。采用GMM建立动态背景模型,克服传统活动指数计算方法无法适应环境变化问题;针对GMM模型学习率无法对不同图像区域进行差异化更新的问题,引入双曲正切函数(Tanh函数)自适应调节模型学习率。在人工标记图像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初始学习率?=0.2时,ALG-GMM算法略优于背景减法,平均绝对误差从0.0265降低到0.0233,平均相对误差从18.08%降低到14.34%,表明该算法在计算精度指标上达到需求。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蛋鸡对寄生虫胁迫的行为响应研究和群养猪对环境胁迫造成的攻击行为识别。结果表明,蛋鸡活动指数与红螨虫入侵数量呈正相关性,监测蛋鸡活动指数可为精准杀虫提供可靠依据;基于活动指数的育肥猪攻击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7.6%,满足实际应用要求。(3)提出了基于CNN和LSTM的动物行为识别模型。针对现有畜禽动物行为识别模型只能有效表达快速动作,在群养环境中无法准确获取个体动物的行为时-空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和基于CNN和LSTM的动物行为时-空特征描述方法。为验证算法有效性,首先设计跟踪精度指标量化评估算法性能,然后采集繁育母猪姿态数据验证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空间特征表达能力,最后采集群养猪咬尾视频数据集验证长短期记忆周期网络(LSTM)对时间特征表达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多目标跟踪算法跟踪精度为78.35%,能够精确跟踪92.97%的目标猪,达到精度要求;CNN对母猪趴卧、侧躺、后坐、站立四种基本姿态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88.1%,表明卷积特征对动物行为空间特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CNN+LSTM对咬尾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6.25%,表明其对动物行为时间特征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4)提出了一种融合彩色和深度数据流的目标提取算法。针对目前缺乏高密度家禽饲养场所的目标提取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融合彩色和深度数据流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算法。该方法在RGB数据流和深度数据流配准的基础上,从深度图像的距离信息中定位感兴趣区域,在彩色图像中提取目标物的颜色、纹理、形状和空间关系特征。为验证方法有效性,开发了基于Kinect的肉用种鸡自动称重系统,在商业化养殖条件下进行个体种鸡体重数据和性别信息的获取,试验结果发现,该方法目标定位准确度为77.3%,性别分类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精确度和特异性指标分别达到99.7%、98.8%、100%和100%,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优化种鸡饲养过程,最大化产蛋量和受精率提供有效工具。
刘峰[4](2019)在《产电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能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场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某些地区的排放量甚至超过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同时也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它的合理化处置和资源化潜能利用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技术的污染物降解和同步产电特性,以及与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CW)在结构上耦合的有利优势,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Constructed Wetland-Microbial Fuel Cell,CW-MFC)。并在对比传统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效能的基础上,将系统单一流向优势于结构上进行融合,首次设计、构建并运行了一种全新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集成系统(Integrate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Microbial Fuel Cell,IVCW-MFC),并将实际猪场废水作为目标底物进行长期连续运行,成功的实现了污水处理效果的强化和同步产电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针对系统在抗负荷冲击、昼夜交替、外接电阻等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研究了目标底物的主要降解途径,产电性能的影响机理与协同作用。并通过对系统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的结构特点、运行参数、生物电化学性能分析;湿地植物的不同选择及根系分泌物差异对系统性能的响应分析;以及通过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揭示了猪场废水在CW-MFC耦合系统中的降解和产电机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VFCW-MFC(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Microbial Fuel Cell)系统和IVCW-MFC系统分别在开路和闭路状态下运行,在HRT为2d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VFCW-MFC系统闭路运行对废水中的COD、总氮的去除效果达到91.21%和31.97%优于开路,而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反,开路组去除率达到42.93%好于闭路组。而IVCW-MFC系统闭路组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均优于开路组,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75%、95.75%、84.45%。在产电性能上,IVCW-MFC-C平均电压输出和最大功率密度都优于VFCW-MFC-C系统,IVCW-MFC-C系统在电压增长后期输出值达到542±43mV,系统的最大功率密度是0.292W/m3,系统的内阻为495Ω。(2)将实际猪场废水作为处理底物应用于IVCW-MFC系统长期运行,实现了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和同步产电。系统闭路组对猪场废水中COD、氨氮、硝酸盐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65%、77.50%、75.13%、55.07%,比开路组获得了更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其原因主要是系统产电促进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了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IVCW-MFC系统在长期连续运行中,输出电压为598-713 mV,最大功率密度达到0.456 w/m3;连续运行期间累计产电量为7137库,平均6.74C d-1L-1,其中输出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在同类结构特点的研究中展现出了较大优势。系统的电压输出随着昼夜更替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基本表现为白天的电压输出高于夜晚。系统输出电压随着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但系统的去污能力随外电阻的增大略有下降。(3)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IVCW-MFC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并揭示系统污染物降解效能、环境温度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闭路组阳极微生物的丰度与均度明显高于开路组,产电菌Geobacter和Desulfuromonas的相对丰度达到17.87%和1.59%。而闭路组阳极、阴极和根系表面生物膜中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3.01%,57.66%和81.03%,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5.02%,8.86%和5.23%。这两个门类的微生物在IVCW-MFC闭路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系统在季节更替情况下长期稳定运行,对系统中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系统随着季节变化内部微生物出现演替,并且优势菌落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阳极和阴极表面微生物的丰度明显高于冬季气温较低情况,主要体现在Shannon指数的差异上;而在夏冬季,阳极作为产电系统中产电菌的重要反应场所,其表面微生物的丰度和均度差异明显高于阴极,但Proteobacteria门在不同的季节都占据优势。闭路系统检测到的较高丰度的电活性微生物主要包括地杆菌(Geobacter)、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以及空气-生物阴极上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并具备不同的产电特性。而相对于IVCW-MFC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明串珠菌属(Trichococcus)、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在阳极表面微生物中丰度较高,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在植物根系表面微生物膜中相对丰度较高;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和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在氧元素供应相对足够的阴极环境下相对丰度较高,并通过降解有机物来实现自身的富集。(4)在IVCW-MFC反应器植物存在与否和不同植物选取实验研究中发现,无植物组、美人蕉组、菖蒲组和水蕹菜组对猪场废水COD的去除率分别是80.2%,88.07%,84.70%,and 82.20%;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9.96%,75.02%,70.25%和68.47%,美人蕉的实验组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植物对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脱氮效果有显着的提高。除此以外,系统中植物的存在可促进产电效能;研究中发现无植物组、美人蕉、菖蒲和水蕹菜系统所表现出的产电性能明显不同,其中水蕹菜实验组的产电效果最为明显,所产电压达到752±26mV,最大功率密度达到0.4964W/m3,内阻为417.5Ω。由于不同植物根系的泌氧和根系分泌物差异,植物及其种类对系统的除污和同步产电性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主要在无植物组、美人蕉组、菖蒲组、水蕹菜组系统中表现出不同的根系泌氧能力,并影响系统沿程的溶氧环境,美人蕉组中同一采样点DO浓度最高。通过植物根系分泌实验,发现不同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浸出液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并会对微生物菌群结构产生影响;并且物质总量大小上根系浸出物和对应的释放速率趋势具有一致性,TP<TN<多糖<氨基酸<DOC。在研究中还检测出在CW-MFC研究中鲜有关注的产电菌属丛毛菌属(Comamonas),以及存在于高COD浓度厌氧条件下的Cloacibacillus菌属。
陈茜[5](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认为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张鹏飞[6](2018)在《混凝-MAP-电化学高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研究》文中认为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污染物,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在养殖废水中发现抗生素类新兴污染物,更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养殖业的不断规模化以及抗生素污染的日益严重,仍需不断探究新的工艺与技术。该论文选用物化处理工艺探究对养殖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降低有机物浓度的同时提高出水水质和抗生素去除率,为今后工艺改进或与生化工艺配合处理提供参考,对加快我国养殖废水治理,解决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混凝+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法)+电化学高级氧化联合工艺探究养猪废水污染物去除情况,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混凝法、MAP法、电化学氧化对养猪废水COD、NH3-N、TP、色度、浊度的去除效果和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测定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指标以及抗生素浓度,分析其去除效果,探讨该工艺的经济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本实验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聚硅酸铝铁(PSAF)、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壳聚糖五种混凝剂进行养猪废水处理研究。其中,PAC、PSAF、PFS对COD、TP、浊度去除效果好,三者对COD去除率分别为62.2%、61.0%、69.3%,对TP去除率分别为88.4%、91.1%、94.7%,对浊度去除率均在95%以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FS对养殖废水COD、TP、浊度去除率均高于其他混凝剂,受p H影响较小,PFS且较为经济。在配比浓度为30g/L,投加量为450mg/L,原水p H为7.09情况下,PFS对废水COD、TP、NH3-N、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5.1%、94.7%、13.9%和95.0%。(2)MAP法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回收磷元素,而电化学氧化进一步去除MAP法后养猪废水的色度、浊度、恶臭、易降解或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因此采用MAP法+电化学氧化处理养猪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MAP法在(Mg):n(N):n(P)=1.2:1:1,p H=9,搅拌强度200r/min,反应时间15min,静沉30min条件下,养殖废水出水氨氮浓度为44.2mg/L,TP浓度为5.95mg/L,氨氮去除率为96.7%。(3)电化学采用Ti/Ru O2-Ir O2-Sn O2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p H为9.0,极板间距为15mm,Cl-浓度为4000mg/L,电流密度为42.9m A/cm2,电解2h条件下,对养猪废水中COD、TP去除率分别达到48.1%、64.8%,出水COD、TP浓度分别为927.2mg/L、2.9mg/L,NH3-N和色度几乎完全去除。而MAP法+电化学氧化处理,COD去除率比单独电化学处理提高14%,MAP法降低浊度和氨氮,既减小悬浮物对电极表面的影响,也降低了氨氮与COD的竞争关系,同时提高电流效率,降低了能耗。(4)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检测发现原水中存在恩诺沙星、金霉素和土霉素抗生素,浓度分别为2.88×104ng/L、0.264×103ng/L和1.086×105ng/L。混凝对恩诺沙星、金霉素、土霉素抗生素的去除率分别为33.3%、92.5%、72.6%,MAP法对恩诺沙星、土霉素、金霉素抗生素的去除率分别为12.6%、68.3%、100%,而电化学氧化对恩诺沙星和土霉素抗生素总去除率达100%。为了验证电化学对恩诺沙星和土霉素抗生素的降解效果,模拟养猪废水中投加0.1mg/L土霉素、0.3mg/L恩诺沙星,以最佳条件电解反应5min,结果表明土霉素和恩诺沙星迅速去除。(5)实验通过混凝-MAP法-电化学氧化处理养猪废水,对COD、TP、NH3-N、色度和浊度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4.0%、96.7%、99.6%、95.7%和97.6%。而对恩诺沙星、金霉素、土霉素抗生素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9%、100%、100%。综合分析混凝+MAP法+电化学氧化处理养猪废水成本费用为4.43元/t,提高电化学COD去除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对该工艺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与优化。
刘定发[7](2017)在《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多个供港猪场为对象,通过前期研究,在已有单项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以“调查与资料查阅-试验研究-技术集成—工程示范—技术推广”为主线,系统地对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论文通过对国内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开展各种调查和实地调研,摸清供港澳活猪饲养场类型、数量、出栏情况、清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等,总结供港澳活猪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绩及其问题。本课题按“传统养猪模式”和“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对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归类,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以找出两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差异,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在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进了深入研究,针对规模化养猪废水氮磷含量高、固液混杂、有机质高、碳氮比失调等特点,以已有的单项新成果、新技术为基础,以技术突破-工艺组合—参数优化—工程应用为主线,重点突破催化剂负载、淀粉基絮凝剂强化絮凝等缺口技术,并将突破成果与设备进行试验组合、筛选设计等环节的联合攻关,使之配套;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性试验并完善工艺参数,形成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回用的能源生态型成套技术。开展猪-沼-茶(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发酵后的沼液用作有机肥,通过补充相关营养元素后泵提升到生态园高处的沼液暂存池,然后通过喷滴灌系统进入茶园或其它作物种植区。连续12个月,每月取同一区域内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总氮、总磷和钾的含量以及pH值,评价有机肥对土壤元素平衡的作用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生产大量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通过生态园区内规模猪场的场址选择、全封闭猪舍和双层玻璃棉墙体设计,采用垂直通风模式进行舍内环境自动控制,制定饲料配方、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降低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通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有机营养液体肥料并采用微喷灌方式精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有机营养液体肥料的浪费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分作物设计配方补充微量元素,避免使用作物不需要的元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效解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规模猪场的关键共性问题。通过上述技术集成,进行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工程大力推动现代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完善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实行“养猪-沼气-养鱼-种茶-种果蔬-种名贵林木”的立体农业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养猪为主,利用沼渣和沼液作为有机肥,配套养鱼、制茶、果蔬生产和名贵木材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论文还对推广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规模化生态猪场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生猪的质量安全控制,提升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技术水平,达到引领养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或创新:1、国内供港猪场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的许多不足,必须采取措施弥补不足,本论文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2、供港猪场一定要走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之路,“安全、绿色、环保”的生态养猪是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3、本论文通过实验利用氢氧化钠对淀粉中的多羟基进行苛化改性,制得淀粉基复合絮凝剂,这在技术有一定创新。4、本论文通过实验制备得到集污染物吸附与催化消毒功能于一体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不含氯,不会产生有机氯化物等致癌物,这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5、构建了以厌氧发酵为核心的资源化利用工艺,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生态链。6、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生产大量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7、示范工程的建设是通过猪场科学选择和合理布局、全封闭猪舍和双层玻璃棉墙体设计、测土配方等相关技术,有效解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规模猪场的关键共性问题。
田文勇[8](2017)在《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 ——基于四川6县(区)70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证》文中研究表明生猪规模养殖日益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在缓解城乡居民猪肉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增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疫病风险持存、市场波动较大、养殖效率低等问题与挑战。针对以上问题与挑战,相关学者研究和现行政策指出我国未来在生猪规模养殖发展过程中,应探索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生猪“适度养殖规模”是动态值,在不同地区、发展时期及养殖主体之间,应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探索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实质是探讨养殖户养殖规模决策问题,因养殖户是有限理性“经济人”,需要基于有限理性、决策独立且目标多元前提假设,重点探讨其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适度养殖规模区间、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及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择我国生猪养殖大省四川省生猪养殖户为研究对象,以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基于当前实施严格环境规制背景,对“生猪养殖户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区间为多少、影响其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养殖户如何在环境规制下进行适度规模养殖决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构建“适度规模养殖识别-适度养殖规模测度-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探析-适度规模养殖”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在当前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区间将缩小”、“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是综合考虑环境规制因素、非环境规制因素及其交互项多个因素而做出的决定”研究假说。其次,在对四川生猪养殖规模现状回顾基础上,运用709份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选用C-D生产函数、目标函数等研究方法,考察四川生猪养殖户规模养殖报酬情况,识别养殖户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并从经济、生态等多视角测算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再次,运用四川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分别选用Probit、Logit等计量方法,验证了非环境规制因素(经济效益、生猪政策、生猪价格、产业组织、风险态度、技术水平)与环境规制因素(污染治理压力)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的影响,以检验研究假说;最后,分别从四川三个不同地域选取三种类型生猪养殖户,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其在环境规制实施前后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及影响因素等情况,印证上述研究结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测度及评判研究结论一:四川生猪需要适度规模养殖,多视角测算出的适度养殖规模存在显着差异,适度养殖规模为中小规模,污染治理成本已成为养殖规模的重要限制因素。养殖户期望养殖规模是中小规模,若考虑污染治理成本,发现2015年养殖户平均养殖成本将由73.25万元增加到78.24万元,平均利润将由24.49万元下降到19.46万元。实证研究表明,四川生猪养殖呈规模报酬递减特征,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需适度规模养殖。从养殖户养殖利润最大化视角测算,四川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区间为650-800头,丘陵区为500-653头,平原区为600-700头,均属中规模;从养殖户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视角测算,其适度养殖规模区间为55-75头,丘陵区为36-75头,平原区为40-60头,均属小规模;从养殖户土地消纳粪污能力视角,其生猪适度养殖规模为30-41头,为小规模。上述结果回答了问题“生猪养殖户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区间为多少?”及研究假说“在当前环境规制实施背景下,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将缩小”。(2)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二:生猪养殖户的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存在差异,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及其相关变量对其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有显着影响。大多数猪养殖户厌恶风险,为风险规避者,掌握的养殖技术或技能存在较大差异,但对其生猪养殖帮助较大,大多数采用种养结合治理模式,污染物治理难度不大,但环保达标压力较大。实证研究表明,养殖户的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及具体生猪价格波动风险、饲养技术风险、疾病防治技术(合理用药)、快速育肥技术、环保部门检查、环保法规认知、是否干湿分离、是否制沼气变量对其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正向显着影响,是否自配饲料、饲料选用与配比技术、是否出售废弃物变量负向显着影响。结论三: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是综合考虑多因素而做出的决定,受各因素及其交互项的显着影响。生猪养殖户养殖决策中存在盲目、悲观心理,获取经济利润是其主要动机,资金短缺是限制生猪规模养殖的因素之一,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风险态度、生猪价格、经济效益、生猪政策、产业组织是其调整养殖规模主要考虑的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经济效益、政策补贴、产业组织、生猪预期价格变量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正向显着影响,当期生猪价格变量呈负向显着影响,也受上述变量与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交互项影响。上述结果回答了问题“影响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及研究假说“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是综合考虑环境规制因素、非环境规制因素及其交互项多个因素而做出的决定”。(3)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案例研究结论四:环境规制实施前后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决策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生猪规模养殖认知、适度养殖规模评判、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案例分析发现,严格环境规制实施前,不同类型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决策行为差异明显,影响其决策行为的因素也形态各异。环境规制实施后,养殖户均面临较大污染治理压力,该压力限制了其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生猪养殖规模决策主要由生猪粪便、尿液、污水等废弃物污染治理能力大小、治理成本高低、治理设施齐全程度来综合决定。养殖户在养殖目标、参与产业组织程度、所获生猪政策补贴额度、生猪价格评判、养殖技术水平或技能、饲养风险偏好程度、污染治理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导致其在生猪规模养殖认知、适度养殖规模评判、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方面差异显着。上述结果回答了问题“养殖户在环境规制下如何进行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分析框架。基于环境规制视角,通过整合有限理性理论、行为决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从环境规制因素与非环境规制因素角度切入,系统构建了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影响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非环境规制因素与环境规制因素,完善了生猪养殖决策理论体系。突破了已有研究过多探讨非环境规制因素对生猪规模养殖的影响局限,突破了已有研究过多地从宏观层面探讨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的影响。(2)从经济、生态等多视角测度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将规模经济理论引入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中,拓展了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从养殖利润、污染治理成本和土地消纳视角对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进行测度,避免了单一视角测度的局限性,提高了测度结果的科学性、可信度,突破了已有研究着重从经济效益评价和生产效率视角测度的局限,增强了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科学性和指导性。(3)实证研究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影响因素。将技术差距理论引入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中,拓展了技术差距理论的应用范围,验证了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风险态度、生猪价格、经济效益、生猪政策、产业组织及其相关变量因素在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中的有效性;发现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主要基于生猪预期价格而非当期价格,与蛛网理论观点不一致;除市场价格风险外,发现污染治理压力、饲养技术风险、技术水平差距、疾病防治技术水平(合理用药)、快速育肥技术水平是选择适度规模养殖的促进因素,饲料选用与配比技术、粪污出售是阻碍因素,丰富了生猪养殖决策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从具体技术水平、具体养殖风险、污染治理压力微观层面研究之不足。
吴喜慧[9](2015)在《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性。20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循环经济思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时可视为循环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外部购买性资源的投入量,提高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已积极开展了循环农业生产实践,发展出多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对循环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生态经济效益等的掌握还很有限,更缺乏与之对应的评价和认知方法,这些都极大限制了循环农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选取关中平原地区典型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牛-沼-菜”模式、“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和多层复合循环模式(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循环农业模式户(或企业)和非模式户的跟踪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能值分析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对该区域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传统单一生产模式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再循环利益率、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效应及经济效益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牛-沼-菜”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中牛饲料是最大的能值投入,占到总投入的68.43%。该循环模式的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和综合考虑市场交换输入输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都优于传统独立生产系统相应的加权平均指标,产出能值反馈率为10.50%,废弃物循环利用所替代或减少的投入是为了循环利用所增加的能值投入的3.2倍。但它的能值产出率接近于1,不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此外,“牛-沼-菜”循环模式的能值交换率小于1,表明该模式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交换中损失了能值。经济分析显示“牛-沼-菜”循环模式的经济产投比高于独立育肥牛模式但低于传统温室蔬菜。该循环生产模式上下游环节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净减缓总量约5.57×105 kg CO2-eq/yr,粪便利用避免堆放对排放减缓的贡献最大。(2)五配套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中猪饲料和猪仔约占总能值投入的57.58%。该循环模式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和能值反馈率都优于单独养猪模式和传统清耕制苹果模式相应的加权平均能值指标,产出能值反馈率约为33%,再循环利益率为1.36。但五配套模式的能值产出率与传统独立生产模式的加权平均值相等,且接近于1,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的能力较弱。经济分析显示劳力是五配套综合生产模式中最大的成本投入(约占总经济投入的33%),且该模式经济产投比高于两个传统独立生产模式。五配套综合生产模式所能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达到2.72×103 kg CO2-eq/yr,尤其是沼气池处理粪便污水避免其堆放对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的贡献最大。(3)“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生产模式中最大的能值投入是玉米,约占总能值投入的30%。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比传统独立生产模式的可更新率提高了1.13倍,能值产出率提高了41.38%,对环境的负荷降低了65.5%,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提高了3.07倍,考虑系统产出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2.62倍,产出能值反馈率达到22.83%,由于废弃物、自然生物量的利用所替代和减少的投入是为了循环利用这些废弃物而增加投入的14.78倍。经济分析显示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净收入较两个独立生产模式的净收入之和提高了约1.22×104$,但经济投入产出率低于核桃作物种植生产模式。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减缓总量达到了9.33×104 kg CO2-eq/yr。其中由于鸡、鹅放养在核桃树下以昆虫、杂草作为食物和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喂猪所替代的购买饲料减缓的温室气体最多。(4)“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中氮肥是最大的能值输入,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对照模式相比,不但减少了能值总投入,而且增加了产出。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的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等都优于对照模式,产出能值反馈率是对照模式的3.25倍,再循环利益率为2.35。秸秆还田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原料系统和农资系统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大,约占83%,农作系统对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和毒性的贡献率较大,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对照模式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水体毒性影响潜值都高于秸秆还田模式,分别是秸秆还田模式的1.78倍、1.58倍、1.41倍和10.60倍。秸秆还田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约2.10×103 kg CO2-eq。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的经济产投比(1.46)高于对照模式(1.23)。(5)不同循环生产模式相比,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能值指标包括能值转换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性指标和经济效益都明显优于农田循环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再循环利益率是“牛-沼-菜”模式的4.6倍,是五配套模式的11倍,是秸秆还田模式的6.3倍,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强度是“牛-沼-菜”模式的16.8倍,是五配套模式的5.6倍,是秸秆还田模式的3.5倍。从生态、环境、经济方面来看,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这四种模式中的最优模式。
刘晓峰[10](2015)在《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研究》文中认为生猪产业在中国畜牧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生猪产业的优势,然而,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数量和猪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很低,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位居中下游。黑龙江省生猪生产波动频繁,如何提高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效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系统论为基础,以生产要素理论、规模报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坚持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相结合,以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发展为切入点,阐述了黑龙江省生猪生产、贸易、消费、政策支持的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测算了黑龙江省生猪全要素生产率并与全国其他生猪主要养殖地区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影响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考察黑龙江省生猪与粮食竞协关系,可以看到,黑龙江省生猪生产所需粮食数量几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目前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能够支撑黑龙江省所提出的“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但同时应充分认识到随着生猪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黑龙江生猪产业消耗的粮食数量会越来越多,所以黑龙江省对生猪数量增加带来的粮食压力应该保持足够警惕。(2)黑龙江省生猪养殖规模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数量的产出弹性最大,意味着在生猪养殖成本既定的条件下,经济收益会随着饲养数量的增加而提高;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劳动的产出弹性,说明物质资本的积累对于生猪养殖业至关重要,生猪养殖具有高资本投入的特征。经过分析,黑龙江省生猪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下时,生猪养殖收益增加的比例要小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存在规模不经济,而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时,存在规模经济收益,可以看出,生猪养殖规模产出弹性是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的。(3)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生猪养殖小规模和中规模更多的源于技术进步,而大规模更多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规模化的优势已日益凸显。黑龙江省仅在散养规模下实现了生猪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增长,而在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都是负向增长,这说明黑龙江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与利用等方面尚存在缺陷,相比于其他生猪养殖地区,黑龙江省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还比较低。(4)影响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内部因素是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其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是关键。在内部影响因素中,养殖方式又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环节。从各子因素总体重要性排序可以看出,影响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因素按重要顺序依次是:饲料投入、生猪市场价格水平、疫病防疫能力、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销售渠道畅通程度、养殖经验、饲料行业发达程度、土地资源充裕程度、管理能力、政策支持水平、人均GDP、品种改良、设施设备先进程度、思想观念更新程度、生猪市场需求程度、先进技术应用程度、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因此,应从优化资源配置、改进饲料成本效率、改进仔猪成本效率、改进生猪养殖规模效率、加大补贴政策实施力度、提高传统投入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建立生猪饲养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提高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
二、单元式养猪经济效益大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元式养猪经济效益大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GB-D群猪图像个体分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数据的相关研究 |
1.2.2 基于RGB-D的深度学习研究进展 |
1.2.3 猪只行为识别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样本采集与预处理 |
2.1 数据采集平台构建 |
2.1.1 试验养殖箱整体结构设计 |
2.1.2 试验数据采集程序开发 |
2.1.3 数据采集平台搭建 |
2.2 相机的标定 |
2.3 彩色图与深度图的处理 |
2.4 试验数据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深度感知算子的群猪分割研究 |
3.1 深度感知算子 |
3.2 深度感知网络模型建立 |
3.3 深度感知网络模型训练 |
3.3.1 算法运行平台 |
3.3.2 算法流程与参数设置 |
3.4 网络模型结果与分析 |
3.4.1 特征可视化分析 |
3.4.2 模型评价指标分析 |
3.4.3 养殖前期与后期结果对比 |
3.4.4 不同光强下模型性能分析 |
3.4.5 不同模型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金字网络的RGB-D群猪图像分割方法 |
4.1 金字塔型网络结构 |
4.2 群养猪图像分割的双金字塔网络结构 |
4.3 群养猪图像分割试验 |
4.3.1 模型训练参数设置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设备 |
4.3.4 试验流程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猪体粘连程度及分析 |
4.4.2 不同猪猪只个体识别 |
4.4.3 改进模型性能分析与比较 |
4.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就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混合菌群处理养猪沼液耦联微藻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养猪沼液的来源及污染特征 |
1.1.1 集约化畜禽养猪场的发展现状 |
1.1.2 养猪沼液的特征 |
1.2 养猪沼液处理技术的现状 |
1.2.1 养猪沼液中有机物的处理 |
1.2.2 养猪沼液中重金属的处理 |
1.3 菌藻处理技术 |
1.3.1 细菌对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2 微藻对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3 菌藻系统的构建原理及优势 |
1.4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效畜禽废水降解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检测方法 |
2.3 实验设计 |
2.3.1 菌种的筛选、鉴定与形态观察 |
2.3.2 混合菌群培养方式的优化 |
2.3.3 混合菌群处理人工模拟沼液可行性研究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混合菌群的组成与形态观察 |
2.4.2 混合菌群培养方式的优化 |
2.4.3 人工模拟沼液作为混合菌群培养基的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金属铜和锌对混合菌群生长的影响及其去除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检测方法 |
3.3 实验设计 |
3.3.1 重金属铜对混合菌群生长的影响 |
3.3.2 重金属锌对混合菌群生长的影响 |
3.3.3 重金属铜与混合菌群的结合机理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重金属铜对混合菌群生长的影响 |
3.4.2 重金属锌对混合菌群生长的影响 |
3.4.3 混合菌群与重金属铜的结合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菌藻联用处理实际养猪沼液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检测方法 |
4.3 实验设计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两种养猪沼液的理化性质 |
4.4.2 不同培养方式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
4.4.3 不同培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畜禽信息感知关键技术 |
1.2.2 目标检测与跟踪 |
1.2.3 畜禽动物表型和行为监测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动态养殖环境下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背景建模方法 |
2.2.1 经典GMM复杂背景建模问题分析 |
2.2.2 基于“最小样本”的模型复杂度约束 |
2.3 目标提取算法 |
2.4 材料与方法 |
2.4.1 供试数据 |
2.4.2 算法评价指标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对环境变化的鲁棒性分析 |
2.5.2 模型复杂度分析 |
2.5.3 前景消融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MM和集成学习模型的奶牛自动体况评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方案 |
3.2.2 供试图像样本获取 |
3.2.3 图像正则化处理算法 |
3.2.4 特征选择与提取 |
3.2.5 相关性分析 |
3.2.6 预测模型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逐步回归模型试验结果 |
3.3.2 集成学习模型试验结果 |
3.3.3 研究结果比较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LR-GMM的畜禽动物胁迫响应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4.2.1 经典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4.2.2 基于GMM的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4.3 算法有效性验证 |
4.3.1 供试数据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应用验证一:蛋鸡对寄生虫胁迫响应分析 |
4.4.1 背景介绍 |
4.4.2 供试数据集 |
4.4.3 特征提取 |
4.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应用验证二:育肥猪攻击行为识别 |
4.5.1 背景介绍 |
4.5.2 供试数据集 |
4.5.4 攻击行为特征提取 |
4.5.5 攻击行为识别模型 |
4.5.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NN和 LSTM的群养猪交互行为识别与定位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供试数据 |
5.3 群养动物行为识别与定位算法 |
5.3.1 目标检测 |
5.3.2 多目标跟踪 |
5.3.3 交互子视频提取与筛选 |
5.3.4 时-空特征提取及行为识别模型 |
5.4 多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估 |
5.4.1 目标检测模型评估 |
5.4.2 多目标跟踪模型评估 |
5.5 应用验证一:繁育母猪姿态识别研究 |
5.5.1 背景介绍 |
5.5.2 试验方案 |
5.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6 应用验证二:育肥猪咬尾行为识别与定位 |
5.6.1 背景介绍 |
5.6.2 群组水平建模试验 |
5.6.3 个体水平建模试验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高密度饲养环境下肉种鸡目标检测方法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备搭建 |
6.3 肉种鸡性别特征挖掘 |
6.3.1 试验方案 |
6.3.2 特征提取方法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商业饲养环境中肉种鸡体重和性别同步获取方法 |
6.4.1 数据采集 |
6.4.2 数据标注 |
6.4.3 肉种鸡性别识别方法 |
6.4.4 算法性能评估 |
6.4.5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产电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能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现状 |
1.1.2 猪场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1.1.3 猪场废水的传统处理技术 |
1.2 人工湿地技术 |
1.2.1 人工湿地的概述 |
1.2.2 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机理 |
1.2.3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
1.3.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
1.3.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 |
1.3.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
1.3.4 湿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CW-MFC系统的构建 |
2.1.1 VFCW-MFC的构建 |
2.1.2 IVCW-MFC的构建 |
2.2 试验仪器和材料 |
2.3 系统的接种与启动 |
2.4 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1 化学需氧量 |
2.4.2 氨氮 |
2.4.3 硝酸盐氮 |
2.4.4 总氮 |
2.4.5 亚硝酸盐氮 |
2.4.6 总磷 |
2.4.7 溶解氧值 |
2.4.8 pH值 |
2.5 电化学性能评价方法(电化学测试及评价方法) |
2.5.1 电压、电流、电流密度 |
2.5.2 极化曲线 |
2.5.3 功率和功率密度 |
2.5.4 库伦效率和总电荷量 |
2.5.5 内阻 |
2.6 微生物学分析和材料表征方法 |
2.6.1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 |
2.6.2 扫描电镜 |
第三章 产电型人工湿地的构建与效能研究 |
3.1 VFCW-MFC的废水处理及同步产电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VFCW-MFC对 COD的去除特性 |
3.1.3 VFCW-MFC的脱氮特征 |
3.1.4 VFCW-MFC的同步产电特性 |
3.2 IVCW-MFC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IVCW-MFC对 COD的去除效果 |
3.2.3 IVCW-MFC的强化脱氮特征 |
3.2.4 IVCW-MFC的同步产电特征 |
3.3 CW-MFC结构对污染物去除和产电的影响 |
3.3.1 污染物去除的差异 |
3.3.2 产电效能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VCW-MFC处理实际猪场废水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猪场废水中COD的去除特性 |
4.3 IVCW-MFC对猪场废水中脱氮性能的强化 |
4.4 IVCW-MFC对猪场废水中磷的去除 |
4.5 IVCW-MFC的长期产电特征 |
4.6 电极生物膜的形成 |
4.7 昼夜变化对产电的影响 |
4.8 外电阻变化对产电及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VCW-MFC微生物结构及功能微生物解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处理与检测 |
5.1.3 数据分析 |
5.2 IVCW-MFC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群落差异性分析 |
5.2.1 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分析 |
5.2.2 微生物群落层次聚类分析 |
5.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2.4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
5.2.5 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 |
5.3 季节变化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
5.3.1 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分析 |
5.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差异性分析 |
5.3.3 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 |
5.4 产电功能菌属分析 |
5.5 污染物去除功能菌属分析 |
5.6 微生物群落演替与环境互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植物对IVCW-MFC净化猪场废水及同步产电的影响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装置运行 |
6.1.2 根系分泌物分析 |
6.2 不同植物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 |
6.2.1 DO浓度分布差异 |
6.2.2 根系分泌物特性分析 |
6.2.3 COD去除效果 |
6.2.4 氮去除效果 |
6.3 不同植物对IVCW-MFC系统的产电性能影响 |
6.4 不同植物IVCW-MFC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
第一节 选点理由 |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子腊村的生态 |
二、子腊村的生产 |
三、子腊村的生计 |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
一、子腊村的民族 |
二、子腊村的文化 |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
(6)混凝-MAP-电化学高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养殖废水污染现状 |
1.1.2 养猪废水清粪方式及特点 |
1.1.3 养殖废水中的新型污染物 |
1.2 养殖废水传统处理工艺 |
1.2.1 物化处理 |
1.2.2 生化处理 |
1.2.3 自然处理 |
1.3 养殖废水高级氧化工艺 |
1.3.1 臭氧氧化 |
1.3.2 Fenton氧化法 |
1.3.3 电化学氧化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水 |
2.1.2 实验仪器与主要药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混凝阶段 |
2.2.2 MAP法阶段 |
2.2.3 电化学氧化阶段 |
2.2.4 抗生素测定 |
第三章 混凝法处理养猪废水试验研究 |
3.1 不同混凝剂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初步分析 |
3.1.1 不同混凝剂对养猪废水COD的影响 |
3.1.2 不同混凝剂对养猪废水TP的影响 |
3.1.3 不同混凝剂对养猪废水NH3-N的影响 |
3.1.4 不同混凝剂对养猪废水浊度的影响 |
3.2 PFS单因素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
3.2.1 不同pH对养猪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2 配比浓度与投加量对养猪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
3.3 混凝剂正交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AP+电化学法组合工艺试验研究 |
4.1 MAP法处理养猪废水试验研究 |
4.1.1 pH对MAP法的影响 |
4.1.2 磷投加量对MAP法的影响 |
4.1.3 镁投加量对MAP法的影响 |
4.1.4 反应时间对MAP法的影响 |
4.1.5 搅拌强度对MAP法的影响 |
4.2 电化学氧化处理养猪废水试验研究 |
4.2.1 极板间距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pH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Cl~-浓度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4 电流密度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5 稀释倍数对养猪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混凝+电化学与混凝+MAP+电化学处理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MAP法+电化学氧化工艺效果分析 |
5.1 各工艺单元对难降解抗生素去除效果的分析 |
5.2 各工艺单元水质去除效果对比 |
5.3 混凝+MAP法+电化学氧化工艺经济可行性分析 |
5.3.1 混凝经济性初步分析 |
5.3.2 MAP法经济性初步分析 |
5.3.3 电化学氧化经济性初步分析 |
5.4 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养猪现状与发展预测 |
1.1.1 养猪现状分析 |
1.1.2 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
1.1.3 养猪清洁生产 |
1.2 我国猪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猪病现状 |
1.2.2 未来猪病防控的趋势 |
1.3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研究进展 |
1.3.1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背景 |
1.3.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目的及意义 |
1.3.3 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 |
1.3.4 今后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供港猪场的现状调查研究 |
2.1 调查研究方法与内容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传统养猪模式与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的对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饲养管理 |
3.1.3 工艺流程 |
3.1.4 两种模式划分标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升级基础设施和改善饲养环境 |
3.2.2 生产性能指标结果 |
3.2.3 财务经济指标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3.1 关于标准化养猪生产 |
3.3.2 关于猪舍的通风模式 |
3.3.3 关于漏缝板的研究与设计 |
3.3.4 关于饲料营养水平 |
3.4 结论 |
第四章 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检测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机理 |
4.2.2 类Fenton法杀菌消毒研究 |
4.3 讨论 |
4.3.1 技术重点与适用范围 |
4.3.2 项目研制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创新作用 |
4.3.3 项目研制类Fenton杀菌消毒法的创新作用 |
4.3.4 单项技术与组合工艺与国内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
4.4 结论 |
第五章 猪-沼-茶(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场地 |
5.1.2 粪污处理流程 |
5.1.3 种植区几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pH值变化 |
5.1.4 有机肥的土壤改良效果 |
5.1.5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H值变化情况 |
5.2.2 理化指标变化情况 |
5.2.3 氮、磷、钾的含量变化 |
5.2.4 营养元素的平衡 |
5.2.5 效益分析 |
5.3 讨论 |
5.3.1 从养殖源头采取清洁生产是关键 |
5.3.2 实施精准供水供肥是生态循环的保证 |
5.3.3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是必要的 |
5.4 结论 |
第六章 示范工程建设 |
6.1 建设内容与规模 |
6.2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
6.3 示范工程建成后的效果 |
6.3.1 猪舍设计和布局等科学合理 |
6.3.2 源头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应用 |
6.3.3 实现了水和饲料的平衡 |
6.3.4 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第七章 实际示范推广情况与推广工作总结 |
7.1 推广方案 |
7.1.1 推广的内容 |
7.1.2 推广项目的技术水平 |
7.1.3 推广范围 |
7.1.4 推广难易程度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 |
7.2 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 |
7.2.1 建立良种猪及养猪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体系 |
7.2.2 制订实施方案,保证推广工作有条不紊 |
7.2.3 依靠社会力量,实现推广工作多方合作 |
7.2.4 保证资金投入和基础条件建设 |
7.2.5 加强横向合作与技术交流 |
7.3 推广的措施 |
7.3.1 技术示范 |
7.3.2 技术培训和技术讲座 |
7.3.3 技术服务 |
7.3.4 技术交流 |
7.4 推广情况与效益测算 |
7.4.1 推广情况与经济效益 |
7.4.2 社会效益 |
7.4.3 生态效益 |
7.5 推广工作小结与建议 |
第八章 论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与奖励 |
(8)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 ——基于四川6县(区)70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猪适度养殖规模测度研究 |
1.2.2 生猪养殖规模影响因素研究 |
1.2.3 生猪规模养殖决策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前提假设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前提假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限理性理论 |
2.2.2 规制经济学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5 行为决策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2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理论分析 |
2.3.3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理论分析 |
2.3.4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与样本区生猪养殖规模现状分析 |
3.1 四川生猪养殖现状分析 |
3.2 四川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
3.3 四川生猪养殖模式探析 |
3.4 样本区养殖户养殖现状分析 |
3.4.1 样本区范围与调查设计 |
3.4.2 养殖规模与养殖决策现状分析 |
3.4.3 生猪规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
3.4.4 养殖户养殖风险现状分析 |
3.4.5 养殖户养殖技术现状分析 |
3.4.6 养殖户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测度与评判 |
4.1 养殖利润与污染治理成本视角下测算 |
4.1.1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研判 |
4.1.2 养殖利润与污染治理成本视角下适度规模测算 |
4.2 土地消纳粪尿能力视角下测算 |
4.2.1 适度养殖规模测算 |
4.2.2 适度养殖规模综合评判 |
4.3 生猪适度养殖规模测算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选取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3 结果及分析 |
5.3.1 未考虑环境规制因素分析 |
5.3.2 考虑环境规制及相关因素分析 |
5.3.3 环境规制背景下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项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择说明 |
6.1.1 案例选择范围 |
6.1.2 案例选择过程 |
6.1.3 案例访谈及分布 |
6.2 不同类型养殖户养殖决策个案分析 |
6.2.1 养殖风险规避型养殖户个案分析 |
6.2.2 污染治理压力型养殖户个案分析 |
6.2.3 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型养殖户个案分析 |
6.3 不同类型养殖户养殖决策个案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或对策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问卷 |
附录2:案例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一、个人基本情况 |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
三、获奖情况 |
四、参加或主持项目及学术会议 |
五、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循环农业研究现状 |
1.1.1 循环农业及其发展背景 |
1.1.2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 |
1.1.3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区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构成特征分析 |
2.2.2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值分析与评价 |
2.2.3 循环农业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 |
2.2.4 循环农业经济效益分析 |
2.2.5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 |
2.3 研究模式 |
2.3.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
2.3.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
2.3.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
2.4.2 能值分析法 |
2.4.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法 |
2.4.4 经济效益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构成特征 |
3.1 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及利用状况 |
3.2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
3.2.1 宝鸡“牛-沼-菜”循环模式 |
3.2.2 洛川县“果(草)-猪-沼-窖”五配套循环模式 |
3.3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
3.4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 |
第四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能值分析与评价 |
4.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分析与评价 |
4.1.1 “牛-沼-菜”循环生产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与评价 |
4.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与评价 |
4.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的能值分析与评价 |
4.2.1 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 |
4.2.2 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能值指标评价 |
4.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分析与评价 |
4.3.1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特征分析 |
4.3.2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对照模式能值指标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环境效应评价 |
5.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
5.1.1 “牛-沼-菜”循环模式 |
5.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 |
5.2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
5.3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5.3.1 清单分析 |
5.3.2 环境影响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 |
6.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6.1.1 “牛-沼-菜”循环模式与传统模式 |
6.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与传统模式 |
6.2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经济效益 |
6.3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经济效益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综合对比评价 |
7.1 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对比评价 |
7.1.1 能值指标对比评价 |
7.1.2 温室气体减排对比评价 |
7.1.3 经济效益对比评价 |
7.2 对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建议 |
7.2.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
7.2.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
7.2.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 |
7.3 陕西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
7.3.1 政策扶持,制度保障 |
7.3.2 科技带动,创新支撑 |
7.3.3 宣传教育,鼓励参与 |
7.3.4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猪 |
2.1.2 生猪养殖业 |
2.1.3 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生产要素理论 |
2.2.4 战略管理理论 |
3 黑龙江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
3.1 黑龙江省生猪生产现状分析 |
3.1.1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分布 |
3.1.2 黑龙江省生猪出栏与存栏 |
3.1.3 黑龙江省猪肉产量及价格 |
3.1.4 黑龙江省生猪规模化养殖 |
3.2 黑龙江省生猪贸易现状分析 |
3.3 黑龙江省生猪产品消费现状 |
3.4 生猪养殖政策 |
3.5 黑龙江省生猪与粮食竞协关系分析 |
3.5.1 分析前提及计算方法 |
3.5.2 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
4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规模效益分析 |
4.1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
4.1.1 生猪饲养成本收益指标的确认与计量 |
4.1.2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成本分析 |
4.1.3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收益分析 |
4.2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规模经济效益实证分析 |
4.2.1 计量指标的定义及假设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实证分析 |
5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评价 |
5.1 关于效率概念的解释 |
5.1.1 经济效率 |
5.1.2 技术效率 |
5.1.3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 |
5.2 效率评价方法 |
5.2.1 参数方法 |
5.2.2 非参数方法 |
5.3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指标选取及解释 |
5.4 黑龙江省生猪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5.4.1 黑龙江省不同规模下生猪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项 |
5.4.2 各地区不同规模下生猪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项与黑龙江省比较 |
5.4.3 各地区不同规模下生猪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项与黑龙江省比较 |
6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6.1.1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6.1.2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1.3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6.1.4 结果分析 |
6.2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解释 |
6.2.1 饲料投入 |
6.2.2 生猪市场价格水平 |
6.2.3 疫病防疫能力 |
6.2.4 受教育水平 |
6.2.5 收入水平 |
6.2.6 销售渠道畅通程度 |
6.2.7 养殖经验 |
6.2.8 饲料行业发达程度 |
6.2.9 土地资源充裕程度 |
6.2.10 管理能力 |
6.2.11 政策支持水平 |
7 提高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途径及措施 |
7.1 以比较优势为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
7.2 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改进饲料成本效率 |
7.2.1 确保玉米、大豆产业安全 |
7.2.2 采取多种途径开发“非粮”饲料 |
7.2.3 利用先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 |
7.3 通过建立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改进仔猪成本效率 |
7.4 以适度规模为目标改进生猪养殖规模效率 |
7.5 基于生产效率导向实行补贴政策 |
7.6 提高传统投入要素利用效率 |
7.6.1 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
7.6.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7.6.3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7.7 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效率 |
7.8 提高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 |
7.8.1 探索生态养猪路径 |
7.8.2 开发绿色无污染生猪产品 |
7.9 建立生猪饲养风险防范机制 |
7.9.1 生猪疫病风险防范 |
7.9.2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防范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单元式养猪经济效益大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GB-D群猪图像个体分割的研究[D]. 廖慧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混合菌群处理养猪沼液耦联微藻养殖技术研究[D]. 邹古月. 南昌大学, 2020(01)
- [3]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刘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产电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能及其机理研究[D]. 刘峰. 南昌大学, 2019(01)
- [5]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6]混凝-MAP-电化学高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研究[D]. 张鹏飞.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定发.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 ——基于四川6县(区)70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证[D]. 田文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9]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D]. 吴喜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10]黑龙江省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研究[D]. 刘晓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