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

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

一、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勇[1](2021)在《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与外动力耦合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地形反差大,地表岩体破碎程度高,大温差冻融及冰川活动强烈等,决定了这一区域是自然灾害的易发区,同时也是水能及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战略地位十分显着,防灾减灾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雅鲁藏布江中游贡嘎-加查河段为研究区,在详细参考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环境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沙暴等主要自然灾害的调查,结合遥感解译,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方法(D-In SAR),分析了研究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沙暴灾害的发育规律和形成机制,得出了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揭示了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质环境特征。发生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碰撞后的继承性陆内汇聚作用,是青藏高原地质环境形成的主要内动力。在其作用下,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阻挡西风急流和来至印度洋的暖湿水汽,改变大气环流,使青藏高原形成冬季干旱寒冷,降雨主要集中于夏季的现代东亚季风气候,造成研究区内冻融与冰川活动强烈。构造隆升强度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桑珠岭至藏木间的加查断块构造隆升作用最为强烈,河流侵蚀下切程度高,形成峡谷区,其上、下游区域构造隆升作用较弱,河流侧蚀作用强,形成宽谷区。(2)揭示了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孕灾过程,并总结了主要失稳模式。区内崩塌灾害共发育有139处,形成机制为:临空地形-高地应力卸荷、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地震、降雨触发;主要变形失稳模式为滑移式,多集中于下切-卸荷作用强烈的桑珠岭-藏木峡谷河段内。在断裂和水系共同作用下,崩塌发育数量随崩塌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随离断裂带距离(x)的增加,崩塌发育数量(y)呈y=-23.3049+61.8062·e-0.1031x的指数递减趋势。距离坡脚100-600m相对高程范围,为崩塌灾害的易发区。(3)查明了滑坡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其主要变形破坏模式。滑坡灾害共发育有94处,形成机制为:临空地形-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地震、降雨触发;主要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式,在构造与冻融作用强烈的贡嘎-桑珠岭宽谷区内最为发育,占滑坡总量的64.89%。随滑坡规模(x)的增加,滑坡发育数量(y)呈=1.83+52.56·0)-0.54的指数递减特征。随滑坡后缘离河床距离(x)的增加,滑坡发育数量(y)呈=0.2350+9.8689·0)-0.0011(x>300)的指数递减特征。在距离坡脚小于200m的高程范围,为滑坡灾害易发区。(4)揭示了泥石流灾害的发育规律和成生环境。泥石流灾害共发育有335条,形成机制为:三面环山地形-构造松弛破碎、冻融风化-降雨、冰雪融水诱发,在贡嘎-桑珠岭宽谷内发育数量最多,占泥石流总量的79.4%。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影响,随流域面积(x)的增加,泥石流发育数量(y)呈=1.2352+32.4582·0)-0.1021(>2)的指数递减特征。泥石流相对高差主要集中于700-1600m范围内,主沟纵比降主要集中于110‰-270‰之间,主沟长度主要集中在1800-6300m之间。(5)基于石冰川运动演化趋势分析,提出了诱发因素作用下的孕灾过程。区内共发育石冰川256条,分布总面积达113.49km2,主要发育于桑珠岭-藏木峡谷两岸高海拔区域的西坡和北西坡,发育类型主要为冰碛型石冰川。石冰川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侵蚀补给-搬运停积-径流冲刷-失稳流动四个过程。石冰川滑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气温升高作用下,前缘碎屑物质的自然休止角降低导致的失稳溜滑退缩,其形成机制可概括为:气温升高-冰核融化-自然休止角降低-失稳溜滑四个过程;另一类为由地震作用诱发的拉裂-溃滑式滑坡。(6)研究了局地沙暴灾害的致灾机制及形成过程。局地沙暴灾害主要是在强劲的河谷风动力作用下,江心洲、河漫滩表层的干燥松散砂物质扬起后形成,在受河谷岸坡阻挡和地面摩擦减弱后,扬起的砂物质沉积于谷底和岸坡形成风积沙。其形成过程可概括为:河流输砂-砂物质出露水面-大风扬沙-砂物质沉积四个过程。在河谷内山-谷风、冰川风与西风急流共同作用下,风积沙主要沉积于贡嘎-桑珠岭宽谷左岸谷底和岸坡之上,其形成时间主要集中于冬春季的午后至夜间,共发育风积沙单体有113处,发育总面积为117.89km2(2019年)。随单体平面面积(x)的增加,风积沙单体数量(y)呈y=2.7249·x-1.9248的幂函数递减特征。受风沙颗粒本身自然休止角与河谷常年小气候的影响,风积沙发育坡度主要集中于64°-84°之间,坡向主要集中于90°-225°之间的偏南向坡上。

胡芹龙[2](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廖立业[3](2020)在《中尼公路沿江段坡面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尼公路是中国西藏地区通往尼泊尔及南亚地区唯一的一条国际直通公路,也是中尼两国人民维护传统友谊的重要桥梁。沿江段东起拉萨市曲水县,西止日喀则市,逆雅鲁藏布江而上,全长约205km。受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影响,区域内坡面泥石流发育密集,泥石流灾害异常严重,本文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南亚通道地质构造背景研究与地质灾害风险”项目为背景,以沿江段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等为基础,从地貌学角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出发,并结合土壤侵蚀原理等方法对沿线坡面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沿江段共发育坡面泥石流约118条,江岸左侧65条,占比55%,江岸右侧53条,占比45%;依据地貌形态、地层岩性特征将研究区分为曲水县-卡热乡宽谷段、卡热乡-大竹卡峡谷段及大竹卡-日喀则宽谷段三个区段,其中卡热-大竹卡峡谷段泥石流发育最为严重,大竹卡-日喀则宽谷段次之,曲水县-卡热乡宽谷段最次;根据泥石流的不同坡面侵蚀形态,将研究区内坡面泥石流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命名为“树枝状”坡面泥石流、“梳齿状”坡面泥石流及“裙状”坡面泥石流,分别占比55.9%、35.6%、8.5%。(2)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坡面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在降雨作用下发生的水力类侵蚀,主要过程包括:降雨作用下的雨滴溅蚀→地表径流冲刷下的片流侵蚀→地表径流跌水下的细沟侵蚀。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侵蚀地貌,主要是在不同的泥石流源地类型和不同的沟谷形态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树枝状”坡面泥石流是由崩滑型土壤侵蚀地貌和散流坡型土壤侵蚀地貌在凹形沟谷作用下形成的;而“梳齿状”坡面泥石流是由散流坡型土壤侵蚀地貌在直线形沟谷作用下形成的。(3)依据泥石流流域地貌信息熵的变化,得出曲水-卡热段及大竹卡-日喀则段坡面泥石流逐渐趋于衰退期,卡热-大竹卡峡谷段坡面泥石流逐渐趋于旺盛期;进而建议曲水-卡热段和大竹卡-日喀则段可采用生物防治和修建拦碴坝工程相结合的泥石流防治措施;卡热-大竹卡段可采用生物防治和修建渡槽工程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渡槽槽形应优先选用能促进泥石流运动的V型槽速率结构。

田梦煜,宋佃星[4](2019)在《秦巴山区民众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研究——以陕西商南县为例》文中认为为了减轻滑坡泥石流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环、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评价模型,对陕西商南县民众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学校和基层组织加强民众滑坡泥石流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防减灾技能培训力度,是提升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聂选华[5](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李本松[6](2019)在《云南省新平县戛洒集镇泥石流风险评价》文中提出新平县戛洒镇地处云南省哀牢山东麓中段,境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泥石流灾害发育。集镇区发育有5条沟谷型泥石流,这些泥石流沟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不同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给集镇带来了巨大危害。自上世纪90年代,云南省开始对戛洒集镇区的泥石流沟分阶段实施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泥石流对集镇区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开展集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价,为集镇的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系统的野外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泥石流灾害的类型、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采用组合赋权和可拓学结合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5条泥石流沟进行危险度评价,结合FLO-2D数值模拟软件对泥石流危险范围进行分区;通过选取人口易损性和物质易损性两大类指标,在Arcgis软件中利用广义目标函数模型来实现集镇区的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结合现有防治体系完成了各泥石流沟的抗灾能力计算;最后选用“风险=危险性×易损性/抗灾度”的评价模型,在Arcgis软件中分析得出泥石流风险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发育有金厂河、南恩河、南线河、曼费河、南仓河5条暴雨型沟谷泥石流,流体性质均表现为稀性。其中南恩河、南线河为特大型泥石流沟,其余3条为大型泥石流沟。研究区内松散堆积物源丰富,通过对物源的分析,发现地质构造对泥石流物源起着控制作用,断层控灾效应明显,不同地貌和高程之间物源发育不同,同时人类工程活动对物源分布影响也很大。(2)通过选取流域面积等10个指标,采用组合赋权的可拓模型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得到金厂河、曼费河为中度危险,南线河、南仓河为高度危险,南恩河为极高危险度。然后利用FLO-2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治理前后的泥深、流速及堆积范围,并划分了泥石流危险性分区。研究表明治理工程效果显着,相比治理前,治理后泥石流的危险性降低。降雨频率P=5%时:堆积扇面积共减少0.5498km2,一次性冲出量共减少518910m3。降雨频率P=2%时:堆积扇面积共减少0.8508km2,一次性冲出量共减少730664m3。降雨频率P=1%时:堆积扇面积共减少1.2607km2,一次性冲出量共减少896618m3。(3)选取人口易损性和物质易损性两大指标定量评价了易损性,得出集镇区高易损区面积0.8867km2、中易损区面积1.32094km2、低易损区面积9.0844km2,分别占集镇区总面积的7.853%、11.697%、80.450%。由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泥石流预警系统,考虑居民主动预警避灾的因素,人口易损性会降低,其高易损区的面积会降低。(4)选取拦挡工程、群策群防等13个小项组成抗灾能力评价体系,得到南恩河抗灾指数为70、南线河抗灾指数为61,抗灾能力高;曼费河、南仓河抗灾指数为53,抗灾能力中等;金厂河抗灾指数为35,抗灾能力低。对应的抗灾度分别为6.580、3.459、1.927、1.927、1.517,即现有的防灾减灾措施使各泥石流沟的灾害风险降低的倍数。(5)基于集镇区的泥石流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抗灾能力的评价,分析得出戛洒集镇区的风险评价结果。在P=5%降雨频率下,泥石流高、中、低和无风险性区面积为0.0083km2、0.1302km2、0.8535km2和10.2999km2,分别占集镇区面积的0.07%、1.15%、7.56%和91.21%。在P=2%降雨频率下,泥石流高、中、低和无风险性区面积为0.0525km2、0.2161km2、1.3901km2和9.6332km2,分别占集镇区面积的0.47%、1.91%、12.31%和85.31%。在P=1%降雨频率下,泥石流高、中、低和无风险性区面积为0.0827km2、0.4049km2、1.8277km2和8.9767km2,分别占集镇区面积的0.73%、3.59%、16.19%、79.49%。

朱超飞[7](2019)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隆阳区属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缘部分,断裂纵横交错,褶皱多数形态不完整,各种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也异常复杂,总体上处于三江褶皱系中的保山澜沧江褶皱带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造成了境内地形陡峻、岩体风化剥蚀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的地质环境。加之区内人类活动影响,使隆阳区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危害较严重的区域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城镇开发建设、土地规划利用的技术依据。本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收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测绘勘察等技术方法,开展隆阳区地质灾害调查,通过系列数据研究,对比分析不同地质灾害在不同地质环境的发育规律,在考虑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与不同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地质灾害分布范围、规模和结构特征。(2)研究斜坡变形破坏和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及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并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对重要交通沿线、风景名胜区等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评价。(3)结合防灾规划,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对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提出了建议。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分类治理工程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李建明[8](2017)在《基于GIS预测模型的隐伏地热潜力区评价研究 ——以云南腾冲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科学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为人类提供着便捷和舒适生活。然而,近百年来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结构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加重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还制约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中地热能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稳定、利用率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地热勘探开发仍面临一定挑战,对于水热型地热能源,其前期勘探费用几乎占整个项目投资的50%,且在勘探阶段地热钻探风险很大,成功率仅为25%;同时,地热资源评价和勘查模型过于单一,缺乏在中国重点地区详细勘探,导致地热资源勘查不能真正服务于地热工程建设。因此,建立一个可靠的预测模型,提高确定地热靶区的精确度尤为重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概率统计模型和方法在资源潜力评价、地质灾害评价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评价地热分布密切相关的影响因子,实现腾冲隐伏地热资源潜力区预测和评价具有数学基础和可行性。本文以腾冲地区为例,研究区(24°00’-26°00’N,98°00’-99°00’E)范围包括保山市腾冲县、德宏州梁河县的一部分、盈江县的东北部等区域。经过初步资料搜集及分析表明,研究区地热异常分布及数量与大地热流、岩浆岩分布、断层分布、地震分布、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分布及河流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文章基于GIS平台,通过研究地热异常区与周围地质、地球物理因素的空间联系,通过数学概率模型对腾冲尚未开发或未能充分开发的隐伏地热潜力区进行预测、靶区定位和评价。采用的数学概率方法隶属于知识驱动模型,包括:信息量模型,结合信息熵理论的加权信息量模型,确定性系数模型,基于指数覆盖方法确定性系数模型和结合信息熵理论的加权信息量模型。腾冲地热潜力区评价模型计算所采用的公开数据源分别为:地震震中数据、断层分布图、布格重力分布数据、Landsat7 ETM+影像数据、磁异常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这些所采用的公开数据在模型应用前需要分别转换为Gutenberg-Richter B值图、到断层距离图、到主地堑距离图、地表温度图、磁异常图和到水系距离图。转换后的影响因子图层与地热分布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联系:B值图中值较高的区域包含有多数地热训练点;到断层距离较近的区域、地表温度较高的区域和到河流距离较近的区域皆包含绝大多数地热训练点;磁异常图中整个区域磁异常值较低,未能显示与地热分布有明显的关系。以上5种模型方法构建必须引入严格的假定,即影响因子间相互独立,但以往的检验因子独立性问题在模型应用中经常被忽略。本文采用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与因子分析法检验影响因子间条件独立性,排除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子以确保模型应用可靠。在信息量系列模型应用中,影响因子独立性分析结果表明,到主地堑距离分布图因与磁异常图和地表温度图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故被排除;其它影响因子间满足条件独立,可以用于地热潜力区评价。在确定性系数系列模型应用中,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所有影响因子具有条件独立性,可以用于模型计算。模型预测分级图显示的地热有利区和极为有利区涵盖着绝大多数地热训练点,多数划分的地热有利区和极为有利区已获得充分的开发利用,表明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从信息量模型预测分级图中,通过遴选,依然可以提取大量的尚未开发的地热潜力区。结果显示,未能开发或未能充分开发的地热田有四处: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南底河流域、龙川江流域、明光河和姊妹山河交汇地带;经统计,所有尚未开发的地热潜力区总面积为1835.6km2,占整个研究区的6.72%。为实现模型比较与讨论,本文通过Kappa系数分析、成功指数分析和面积比分析,分别对信息量、加权信息量模型、优化确定性系数模型、基于指数覆盖确定性系数模型和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进行分析和对比。Kappa系数一致性结果表明,大部分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其指数范围为0.664-0.744,表明预测结果差别不大。成功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比加权信息量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在确定性系数系列模型中,基于指数覆盖确定性系数模型具有最高的准确度。在面积比分析中,信息量系列模型比较结果与成功指数一致;但确定性系数系列模型中,优化确定性系数模型预测准确度最高。通过成功指数分析和面积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预测模型都能够很好应用于腾冲地热潜力区评价。对预测模型选择上,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追求准确度,可以考虑信息量模型和优化确定性系数模型;如果考虑实现便利程度,建议考虑基于指数覆盖确定性系数模型;如果考虑模型的合理程度,建议考虑加权信息量模型和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

徐慧娟[9](2016)在《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活动规律及成灾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泥石流成灾机制研究是科学预测和灾害防治的理论依据,是泥石流防灾减灾的基础。怒江高山峡谷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孕灾环境背景及成灾机制,但关于其泥石流成灾机制的研究较少,亟待开展系统深入研究。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和现场灾害判识,基本查明了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空间分布及历史灾害概况,获取研究区孕灾环境背景信息,构建了研究区泥石流空间信息数据库;通过多尺度时空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泥石流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活动特征;系统分析了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成灾的降水驱动力(降雨特征)、地质驱动力(构造运动、地震、地层岩性)和重力驱动力(微地貌、松散物源)三大关键驱动力条件,从区域尺度上探讨了泥石流成灾机制;结合研究区近年来的典型重大泥石流灾害成灾分析,重点从多尺度降水特征、微地貌、松散物源等方面入手,运用数理统计、遥感解译等方法和技术手段,从泥石流流域尺度分析了典型泥石流灾害的成灾机制。开展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成灾机制研究,有助于明晰研究区泥石流成灾过程和提出行之有效的防灾策略和避灾方案,同时还可为山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山区城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水源条件,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可分为:暴雨型泥石流,溃决型泥石流(巨石、流木型),冰雪融水触发型泥石流三大类;暴雨型泥石流为研究区泥石流主要类型,其中,又以崩滑型为主;在我国泥石流活动区广泛分布的沟床启动型泥石流极少分布。(2)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灾害具有频率增加、双雨季性(福贡以上)、夜发性、一定周期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其泥石流沿怒江两岸呈带状发育,在地层岩性上以半坚硬岩组广泛分布;该区泥石流具有高隐蔽性,高灾害密度,低频率,大规模,暴发迅速,破坏力强等活动特征。其中,隐蔽性强是研究区泥石流活动最为主要的特征。(3)怒江高山峡谷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区泥石流活动,怒江大断裂构造决定该区泥石流空间发育,在不同褶皱带、地层岩性以及降水的影响下,怒江左右岸分布以粘性泥石流和夹杂花岗岩巨石的稀性泥石流为主;研究区地貌类型以高起伏中山为主,并发育有“非”字状水系,且具有陡峻的泥石流微地貌,势能充足。根据成灾关键驱动力分析,怒江高山峡谷区属极强降水驱动力,强重力驱动力,中强度地质驱动力泥石流活动区。区内可移动松散物源分布不十分广泛,属松散物源控制型泥石流。(4)极强局地降水是诱发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因素。贡山“8.18”泥石流为溃决型粘性泥石流,属百年一遇的特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丙中洛“6.24,,和腊土底“5.10”泥石流为崩滑触发型稀性泥石流,夹杂大量的巨石、流木,冲击力大,危害严重;沙瓦河“7.09”泥石流灾害属小规模粘性泥石流,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灾害于深夜暴发,且该泥石流沟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工人灾害防范意识薄弱,并将工棚建于沟口泥石流堆积扇上。

曾强,徐则民,官琦,陈积普[10](2016)在《不同植被条件下斜坡土体大孔隙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集高盖度玄武岩斜坡典型植被云南松和狗牙根土体,基于水分穿透法,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对滑坡孕育及发生有显着影响的土体大孔隙特征研究。分析表明:植被类型并不能控制土体大孔隙水分运动的整体发展规律,但影响水分穿透曲线的振幅及稳定时间。2种植被土体均存在大直径(>2.4 mm)大孔隙量小,小直径大孔隙量大的特征;不同植被土体各层大孔隙数量不同,但并不影响大直径大孔隙数量的土体空间分布。2种植被土体大孔隙直径主要集中于2.60.6 mm,平均直径范围为1.861.0 mm;大孔隙尺寸范围受控于植被类型,而尺寸分布受其影响较小。不同植被土体水分流速受大孔隙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总体上,2种植被土体各层大孔隙数量、平均孔径、最大孔径、最小孔径、大孔隙度、稳渗速率均随深度增大而减小;根系和有机质对不同植被土体大孔隙特征有不同的影响;颗粒分布对云南松和狗牙根土体各层大孔隙特征参量无显着功效。研究得出大孔隙的一个下限尺度值为600μm。

二、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岩性
        2.2.1 地层区划
        2.2.2 地层发育状况
    2.3 地质构造
        2.3.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2.3.2 沃卡-邛多江断裂带
    2.4 水文地质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1 新构造运动
        2.5.2 地震
第3章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地质环境特征
    3.1 内外动力耦合过程概述
    3.2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地形地貌
        3.2.1 差异性构造隆升分析
        3.2.2 地形地貌
    3.3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河谷地应力特征
    3.4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岩体破碎特征
    3.5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降雨与冻融特征
    3.6 内外动力耦合下的冰川发育特征
        3.6.1 冰川基本发育特征
        3.6.2 冰川坡向分布特征
        3.6.3 冰川坡度分布特征
        3.6.4 冰川高程分布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4.2 崩塌灾害发育特征
        4.2.1 崩塌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4.2.2 崩塌灾害分布特征
        4.2.3 崩塌灾害滑源区发育特征
        4.2.4 崩塌灾害变形失稳模式
    4.3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4.3.1 滑坡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4.3.2 滑坡灾害分布特征
        4.3.3 滑坡灾害滑源区发育特征
        4.3.4 滑坡灾害堆积体发育特征
        4.3.5 滑坡灾害变形失稳模式
    4.4 泥石流发育特征
        4.4.1 泥石流灾害基本发育特征
        4.4.2 泥石流灾害分布特征
        4.4.3 泥石流沟口堆积体发育特征
        4.4.4 泥石流物源
    4.5 石冰川发育特征
        4.5.1 石冰川基本发育特征
        4.5.2 石冰川分布特征
        4.5.3 石冰川运动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分析
    5.1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5.1.1 地质构造作用
        5.1.2 高地应力背景下强烈下切-卸荷作用
        5.1.3 现代冰川作用
        5.1.4 冻融-大温差作用
        5.1.5 降雨作用
    5.2 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5.2.1 崩塌灾害形成机制
        5.2.2 滑坡灾害形成机制
        5.2.3 泥石流灾害形成机制
        5.2.4 石冰川灾害形成机制
    5.3 小结
第6章 沙暴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机制
    6.1 风积沙基本发育特征
    6.2 风积沙分布特征
        6.2.1 风积沙面积分布特征
        6.2.2 风积沙相对高差分布特征
        6.2.3 风积沙坡度分布特征
        6.2.4 风积沙坡向分布特征
        6.2.5 风积沙空间变化特征
    6.3 沙暴灾害形成机制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环境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4.2.8 边墙掩埋失效
        4.2.9 副坝破坏失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5.2.2 滑坡基本特征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6.2.1 地质环境概况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中尼公路沿江段坡面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与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6 植被及人类活动
3 坡面泥石流的发育特征
    3.1 坡面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3.1.1 曲水-卡热宽谷段坡面泥石流分布特征
        3.1.2 卡热-大竹卡峡谷段泥石流分布特征
        3.1.3 大竹卡-日喀则宽谷段泥石流分布特征
        3.1.4 区域内泥石流坡面侵蚀类型
    3.2 “树枝状”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
        3.2.1 “树枝状”坡面泥石流坡度特征
        3.2.2 “树枝状”坡面泥石流沟床纵比降特征
        3.2.3 “树枝状”坡面泥石流流域形态特征
    3.3 “梳齿状”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
        3.3.1 “梳齿状”坡面泥石流坡度特征
        3.3.2 “梳齿状”坡面泥石流沟床纵比降特征
        3.3.3 “梳齿状”坡面泥石流流域形态特征
    3.4 “裙状”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
        3.4.1 “裙状”坡面泥石流坡度特征
        3.4.2 “裙状”坡面泥石流沟床纵比降特征
        3.4.3 “裙状”坡面泥石流流域形态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坡面泥石流的形成机制
    4.1 土壤侵蚀过程
        4.1.1 土壤入渗及坡面流
        4.1.2 雨滴溅蚀
        4.1.3 片流侵蚀
        4.1.4 细沟侵蚀
    4.2 坡面泥石流形成过程
        4.2.1 “树枝状”坡面泥石流
        4.2.2 “梳齿状”坡面泥石流
    4.3 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动力机制及其量化研究
        4.3.1 雨滴能量及其量化
        4.3.2 坡面径流能量及其量化
    4.4 本章小结
5 坡面泥石流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
    5.1 泥石流危害及发展趋势
        5.1.1 泥石流发展趋势
        5.1.2 危害范围及对象
        5.1.3 危害方式
    5.2 泥石流防治措施
        5.2.1 生物防治措施
        5.2.2 工程防治措施
        5.2.3 防治措施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秦巴山区民众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研究——以陕西商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
    2.2 调查问卷基本结构
    2.3 赋分与权重的确定
    2.4 得分计算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民众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状况分析
    3.2 民众滑坡泥石流灾害响应状况分析
    3.3 民众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状况综合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主要影响因素
    4.2 应对措施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6)云南省新平县戛洒集镇泥石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泥石流灾害抗灾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1.2.4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3 社会环境
        2.3.1 社会经济
        2.3.2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研究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泥石流分布特征及类型
        3.1.1 泥石流分布特征
        3.1.2 泥石流类型
    3.2 泥石流沟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
        3.2.1 泥石流形成条件
        3.2.2 泥石流发育特征
    3.3 典型泥石流沟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3.3.1 南恩河泥石流
        3.3.2 南线河泥石流
    3.4 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效应分析
        3.4.1 内在影响因素
        3.4.2 外在影响因素
第4章 戛洒集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1 组合赋权的可拓模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1.1 组合赋权法原理
        4.1.2 泥石流危险性可拓学评价模型
        4.1.3 各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
    4.2 泥石流危险性的数值模拟评价
        4.2.1 FLO-2D模拟泥石流原理
        4.2.2 泥石流数值模拟参数选择
        4.2.3 泥石流治理前危险性评价
        4.2.4 泥石流治理后危险性评价
        4.2.5 泥石流治理前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3 泥石流危险性综合评价
第5章 戛洒集镇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价
    5.1 易损性评价指标选取
        5.1.1 人口易损性
        5.1.2 物质易损性
    5.2 评价方法与权重确定
        5.2.1 易损性评价方法
        5.2.2 易损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易损性评价结果
第6章 戛洒集镇泥石流的抗灾能力评价
    6.1 研究区泥石流综合防治体系现状
        6.1.1 流域内的地质灾害点调查评价
        6.1.2 研究区内各泥石流沟综合治理情况
        6.1.3 研究区内监测预警及应急体系建设
    6.2 研究区抗灾能力评价方法
        6.2.1 抗灾能力评价体系选取
        6.2.2 抗灾度计算模型选取
    6.3 各泥石流沟的抗灾能力结果
第7章 戛洒集镇泥石流风险性评价
    7.1 泥石流风险评价模型
    7.2 泥石流风险评价方法及指标赋值
    7.3 风险评价结果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质环境条件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现状
        1.2.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隆阳区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2.1.5 气候条件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区域地质特征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4 岩土体类型与基本特征
        2.4.1 岩土体类型
        2.4.2 不良地质作用
        2.4.3 水文地质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质灾害特征
    3.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1.1 总体特征
        3.1.2 分类描述
    3.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2.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概况
        3.2.2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概况
    3.3 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
        3.3.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3.3.2 地形坡度与地质灾害
        3.3.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3.3.4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3.3.5 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
        3.3.6 遥感解译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3.3.7 地质灾害的危害及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
    4.1 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的定义
    4.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与分区评价
        4.2.1 分区方法与步骤
        4.2.2 易发区划分结果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分区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
    5.1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5.2 防治原则与目标
        5.2.1 防治原则
        5.2.2 防治目标
    5.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5.3.1 工程治理
        5.3.2 搬迁避让
        5.3.3 监测预警
        5.3.4 植物措施
    5.4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GIS预测模型的隐伏地热潜力区评价研究 ——以云南腾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地热潜力区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地热潜力区评价GIS应用现状
        1.2.2 国内地热潜力区评价及GIS应用现状
        1.2.3 遥感技术在地热潜力区评价应用现状
    1.3 信息量和确定性系数法应用现状
        1.3.1 信息量预测模型应用现状
        1.3.2 确定性系数预测模型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腾冲地区地质背景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自然地理
        2.2.2 历史构造运动
        2.2.3 水热活动特征
    2.3 水热活动形成条件
    2.4 地球物理特征
        2.4.1 火山与地震活动特征
        2.4.2 重力场分布特征
        2.4.3 磁场分布特征
        2.4.4 断层分布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准备及转化
    3.1 引言
    3.2 地热训练点
    3.3 古登堡—李斯特B值图
    3.4 到断层距离图
    3.5 到主地堑距
    3.6 地表温度图
    3.7 磁异常图
    3.8 到水系距离图
    3.9 影响因子分级与重采样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量模型在腾冲地热潜力区评价应用
    4.1 引言
    4.2 基本原理
        4.2.1 信息量方法基本原理
        4.2.2 结合信息熵理论加权信息量模型基本原理
    4.3 条件独立性分析
        4.3.1 条件独立性原理
        4.3.2 信息量值
        4.3.3 因子分析
    4.4 信息量模型与加权信息量模型地热潜力区评价应用
        4.4.1 信息量模型地热潜力评价
        4.4.2 加权信息量模型地热潜力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确定性系数模型在腾冲地热潜力区评价应用
    5.1 引言
    5.2 条件独立性分析
        5.2.1 数据准备
        5.2.2 确定性系数方法
        5.2.3 条件独立性检验
    5.3 优化CF模型
    5.4 基于指数覆盖CF模型
    5.5 结合信息熵理论CF模型基本原理
    5.6 CF系列模型分级图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热潜力区模型比较与分析
    6.1 引言
    6.2 Kappa一致性分析
        6.2.1 Kappa系数
        6.2.2 信息量模型和加权信息量模型一致性分析
        6.2.3 确定性系数系列模型一致性分析
    6.3 成功指数分析
        6.3.1 信息量模型和加权信息量模型成功指数分析
        6.3.2 确定性系数系列模型成功指数分析
    6.4 面积比分析
        6.4.1 信息量模型和加权信息量模型面积比分析
        6.4.2 确定性系数系列模型面积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影响因子比较
        7.1.2 模型比较
        7.1.3 预测结果
    7.2 建议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活动规律及成灾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点
第2章 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灾害类型与危害
    2.1 泥石流灾害概况
    2.2 泥石流主要灾害类型
        2.2.1 暴雨型泥石流
        2.2.2 溃决型泥石流(巨石、流木型)
        2.2.3 冰雪融水型泥石流
    2.3 泥石流灾害危害
        2.3.1 威胁城镇村庄安全
        2.3.2 损毁道路、桥梁
        2.3.3 破坏耕地
        2.3.4 危害水电站
    2.4 小结
第3章 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特征
    3.1 历史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3.1.1 时间分布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2 泥石流空间发育特征
        3.2.1 泥石流流域面积分布
        3.2.2 泥石流沿怒江(断裂)分布
        3.2.3 泥石流地层岩性分布
    3.3 泥石流活动主要特征
        3.3.1 高隐蔽性
        3.3.2 高灾害密度
        3.3.3 低频率,大规模
        3.3.4 暴发迅速,破坏力强
    3.4 小结
第4章 怒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成灾关键驱动力分析
    4.1 降水驱动力分析
        4.1.1 降水特征分析
        4.1.2 雨量与高程关系分析
        4.1.3 小结
    4.2 地质驱动力分析
        4.2.1 地质构造
        4.2.2 地震活动
        4.2.3 地层岩性
        4.2.4 小结
    4.3 重力驱动力分析
        4.3.1 区域地貌特征
        4.3.2 泥石流流域微地貌特征
        4.3.3 松散物源分析
        4.3.4 小结
    4.4 总结
第5章 研究区典型泥石流灾害成灾分析
    5.1 贡山“8.18”泥石流灾害
        5.1.1 乙马落河流域概况
        5.1.2 泥石流灾害概述
        5.1.3 成灾分析
        5.1.4 泥石流灾害总结
    5.2 丙中洛“6.24”泥石流灾害
        5.2.1 毕比利河流域概况
        5.2.2 泥石流灾害概述
        5.2.3 成因分析
        5.2.4 泥石流灾害总结
    5.3 福贡县“5.10”城镇泥石流灾害
        5.3.1 腊土底河流域概况
        5.3.2 泥石流灾害概述
        5.3.3 成灾分析
        5.3.4 泥石流灾害总结
    5.4 匹河乡沙瓦河“7.09”泥石流灾害
        5.4.1 沙瓦河流域概况
        5.4.2 泥石流灾害概述
        5.4.3 成灾分析
        5.4.4 泥石流灾害总结
    5.5 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主持或参与的研究类课题
    二、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外动力耦合下雅鲁藏布江贡嘎-加查河段的成灾机制研究[D]. 刘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中尼公路沿江段坡面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D]. 廖立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
  • [4]秦巴山区民众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研究——以陕西商南县为例[J]. 田梦煜,宋佃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2)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云南省新平县戛洒集镇泥石流风险评价[D]. 李本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规划研究[D]. 朱超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基于GIS预测模型的隐伏地热潜力区评价研究 ——以云南腾冲地区为例[D]. 李建明. 吉林大学, 2017(03)
  • [9]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泥石流活动规律及成灾驱动力研究[D]. 徐慧娟. 云南大学, 2016(02)
  • [10]不同植被条件下斜坡土体大孔隙特征分析[J]. 曾强,徐则民,官琦,陈积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1)

标签:;  ;  ;  ;  

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