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知识城猜想

新世纪知识城猜想

一、新世纪知识城市猜想(论文文献综述)

吴俊蓉[1](2019)在《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因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而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转移劳动力的农民身份并未改变,却以其生产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农民与工人的“两栖性”特征而获得了“农民工”的称谓。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以其庞大的人口规模、重要的社会成员地位、巨大的社会贡献和面临的多重生存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一是基于对国家现代化要求与农民工公民素质之间存在张力的政治关切,回应国家和社会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之下,对农民工进行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要求。二是基于对农民工因文化场域转换而产生心理困扰的人文关切,回应农民工自身从传统农业文明中的村民到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市民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心理再塑造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一共分为七部分。导论部分提出研究的缘由和价值,梳理相关论题的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本章追溯了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变情况,分析了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本章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和国外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首先,本章从公民概念内涵入手,通过梳理公民意识在西方文化中的演变历程分析公民意识内涵基本要素,并根据中国学者对公民意识的阐释来界定本文所论及的公民意识内涵。其次,本章基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涵、内容、特征和功能。再次,本章根据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即权利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为后文的调查作了铺垫。第三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118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总体较弱。在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四个考察维度中,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最强,公共责任意识最弱,民主法治意识较强,公共参与意识中等偏弱。在权利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社会权利意识最强,民事权利意识次之,政治权利意识再次之。在公共责任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爱国意识较强,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居于中等偏弱,公益意识较弱,政治责任意识极弱。在民主法治意识方面,农民工对法律权威有高度的认同,守法意识较强,但他们的民主意识很弱,对契约精神和人本精神知之甚少,法律信仰还远未建立。在公共参与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经济参与意识最强,尤其表现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参与上,但其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的意识依次减弱。同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的不同又有所差异。第四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从我国公民文化发育情况来看,中国传统臣民思想的固执性、中国启蒙思想的局限性和新中国公民观念发展的曲折性都是导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整个社会成员公民意识薄弱的思想根源。从农民工自身的公民实践来看,由于农民工生存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保护不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他们的维权活动、政治参与活动、文化参与活动和社会公共参与活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来看,相关政策虽涉及农民工城市文明教育和素质提升方面的要求,但缺少直接针对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任务。农民工培训内容总体上仍然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而以融合性与发展性的城市文化适应力的培训较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实践主要存在理论准备不足、主体责任不明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第五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基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的考量,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在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有四,即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的结合,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培育农民工的公共精神和提高农民工的公民能力。第六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了国家、网络媒体、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国家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就是国家通过可控制和调节的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以此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制度支持和物质基础。同时,在宏观层面还要发挥基于互联网的媒体对公民文化氛围的营造作用,即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信息、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的公民文化信息。社会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并进行实践的训练与引导,造就合格公民的过程。农民工自我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本研究试图在农民工研究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本文在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和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这两种农民工问题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农民工研究的“心理——文化”叙事方式,分析了农民工面临的文化场域转换问题。农民工在由农村走向城市或由同质文化圈进入异质文化圈过程中,他们不能较好地适应以公民文化为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是其产生文化焦虑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缓解这种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适应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所确立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原则、内容和实践路径,都主要围绕农民工文化心理市民化展开。

代明,郑闽,王颖贤[2](2018)在《基于集聚-创新-扩散(AID)模型的知识城市发展之路》文中研究说明集散效应是城市的主体核心功能,其演变过程则是城市形态转换的主要表征。通过构建知识集聚-创新-扩散(AID)的数理模型,阐释知识集散过程中知识集聚、知识创新及知识扩散间的影响机理,并用以对我国东中西部和港澳台地区样本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发展中的城市和知识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集散催生出"知识城市"形态。知识集散效应是知识城市的核心功能:知识的集聚(A)、创新(I)与扩散(D)呈现为一个正向互动循环累积的过程,知识城市主要担当这一过程的集聚点、创新枢纽与扩散源的角色,持续发挥着知识集散的功能和效应。

逯百慧[3](2016)在《重新解读《明日的田园城市》 ——从社会改革回归规划专业性》文中认为田园城市理论被认为奠基了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学术界对田园城市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但现有大部分研究集中强调田园城市理论的社会改革性,那么“社会改革”能否构成田园城市理论作为城市规划根基的理由?如果不是,田园城市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前半部分围绕证伪前一个问题,后半部分致力于回答后一个问题。首先,考证田园城市理论诞生期的相关理论,发现社会改革的理论早在田园城市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同时结合规划理论中其他的社会改革理论,说明社会改革理论在规划中一直存在,这意味着社会改革理论的提出不能支撑规划学科的诞生。其次,对田园城市理论诞生百年来在各个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发现不管是简化、模仿、发展还是演绎,田园城市理论多以物质空间的形式体现在实践上,社会化的理解在实践中也不占主体地位。第三,对田园城市的理论解读进行再评估,考证社会改革说的源起以及深层逻辑,从逻辑上证明了社会改革说不能自洽。上述三点证明了社会改革的解读不能作为田园城市理论奠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理由。对冲突的分析可以揭示问题,却不能得到答案,最终正确的解释必然只能是逻辑上给出并通过检验的。所以,最后试图从规划专业性的角度提出猜想并予以逻辑上的检验。田园城市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给出了整体效应最优的物质空间干预,启示我们规划的本质正是从物质空间的局部帮助创造整体性越来越好的城市和世界。因此,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才使得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伍新木,任俊霖,吕鹏辉[4](2014)在《知识城市视阈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量庞大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当前大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低的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又第一次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已兴起多年,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旨在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解读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在知识城市理论视阈下,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陈如东[5](2012)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光辉的发展历程表明,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可靠保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开拓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定位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是现代政党建设规律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到执政党建设实践的创新之举,体现我们党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体现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优良传统的发展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创新性概念的提出体现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表明我们党具有现代政党的开阔胸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气派,展现我们党适应时代的要求,批判地借鉴学习型的建党模型和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的思维。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十分重视学习。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他们不仅是学习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学习的忠实实践者和典范人物。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顽强刻苦、善于独立思考、注重批判继承既有思想成果、善于向实践学习的精神,他们关于党内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等的思想,对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分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来源与依据,追溯中国共产党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发展历程,从农村、城市、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四个门类总结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从思想、组织、模式、机制、成效等五个方面剖析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问题,从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视角对产生现实问题的原因进行多学科分析,提出推进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策略选择和建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想,并将指标体系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情况,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现路径和创新方法,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可行性的理论对策和前瞻性的思路谋划。

谭霞[6](2012)在《知识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知识的流动、分享和创造形成知识资本这一新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本要素逐渐取代传统的土地、资本等要素,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因素。作为知识资本运营的发生器一一城市,在知识资本的推动下朝知识城市的方向发展,知识城市的构建又反过来推动城市知识资本的运营和积累,城市知识资本与知识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知识城市的构建中成功运营城市知识资本,就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让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运营城市知识资本的过程中明确应具备什么样的指标,应突出哪些指标,从而更好地促进知识资本的发展。同时,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可以衡量和监测城市在建设知识资本过程中的发展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的构建既对城市知识资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领航作用,又关系着知识城市构建的进展情况。为此,本文以构建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为目标,将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和整理,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知识资本的认识和理解,将城市知识资本界定为一个城市所拥有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有形与无形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运营,能够共同为城市目前以及未来持续创造财富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城市知识资本的构成因素展开分析,认为组成城市知识资本的要素为城市人力资本、城市工具资本、城市社会资本以及城市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阐述了知识城市与城市知识资本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城市与城市知识资本产生的共同基础是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资本与知识城市是双向的促进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首先分析了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设计原则;接着选取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设计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所组成的一般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其中目标层包括城市知识资本这个一级指标,准则层分为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城市人力资本、城市工具资本、城市社会资本以及城市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指标层为具体的20个指标;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终形成城市知识资本综合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以深圳市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深圳市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知识城市,其城市建设现状以及知识资本发展状况;接着选取深圳市2001-2010年十年的城市知识资本发展数据,得出深圳市城市知识资本在十年里的发展情况;最后根据深圳市城市知识资本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陈晓倩[7](2012)在《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知识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竞争基础,谁能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术,谁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知识城市是知识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知识城市理念愈来愈受到肯定和重视,深圳市已经把知识城市引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显示了先锋城市的超前眼光。山东省是经济强省,城市大省,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之近年经济增长迅速,正面临着城市迅速扩张的压力。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引入知识城市理念,实现城市的良好有序发展就成为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山东省知识城市建设现状,构建了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从人力资源、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城市环境六个方面,分析了知识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保障知识城市建设有效推进的政策措施。全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框架和论文的主要贡献;第二章对知识城市的源起、概念和内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这一部分主要从城市人力资源、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城市环境六个方面构建了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知识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述。第三章首先确定了指标选取的原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城市的内涵,确定了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介绍了评价采用的方法——AHP法。第四章介绍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以及结合AHP法计算出山东省省域知识性以及各城市知识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结合得分将城市分为知识外溢型、知识丰沛型、知识密集型、知识欠缺型和知识匮乏型5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省域知识性整体水平较高,处于我国各省域的前列,但是山东省各城市的知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城市差距较大。第五章针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从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吸引、培育城市的系统创新机制、推进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创新对关联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机制、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优化城市环境六个方面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山东省知识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三部分:第六章。研究的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任俊霖[8](2012)在《知识城市视阈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随着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和加工而兴起,同样也会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衰退。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当中,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问题,如城市转型困难,城市经济发展缓慢,而个别城市则出现城市倒退,经济、民生陷入困境。为了避免资源枯竭则城市衰竭的恶性局面。无论是处于资源衰竭期的资源城市还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都将城市转型的议题提上了日程。有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很多,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城市理论、发展接续产业理论等等,本文则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一是对知识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并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行归纳,将知识城市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结合,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径;二是归纳我国资源型城市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在转型中面临的挑战,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并以知识城市视角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径,为城市管理者在推动城市转型过程中提供新的思考和对策。一方面希望能够丰富有关城市转型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希望能为更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参考。知识城市理论强调依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强调提升城市产业、城市文化和市民的知识含量,增加知识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知识城市理论,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如缺乏全球视野,没能将城市嵌入全球循环体系;粗放式投入和增长方式,知识含量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过分偏重某一资源产业;地方财政收入低,地方经济弱小;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生态恶化等问题。依据知识城市发展理念,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应用知识城市理论实现城市转型的资源型城市经验,探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一是明确知识优先原则,做好城市转型规划;二是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整合,创建城市快速转型平台;三是做大做强知识产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四是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支撑。用知识城市理论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是要发挥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要突出知识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一切战略规划都应以促进和增强知识在经济中的比重为目标。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是对城市某一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改造,而是对整个城市进行换代升级,要完成的是整个城市的功能转型。同时,资源型城市转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外城市转型的经验表明,城市转型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刘洁[9](2012)在《面向知识城市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资源和交通的优势作用已经弱化,而区域“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的能力则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知识城市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是与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理念。自2002年知识城市理念提出至今,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制定了成为知识城市的发展战略,其中有许多城市已经成功的成为了知识城市。知识城市也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中国这个知识经济刚刚起步的国家,构建知识城市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论文以推动我国知识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的知识共享、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系统性的研究知识城市的理论、实践与建设策略。知识城市的理念诞生短短十余年,国内外关于知识城市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对知识城市理论进行详细的解析是构建知识城市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梳理了知识城市的3个认知基础——知识社会、知识经济和城市知识资本,分析了成功知识城市的建设实践,并总结其特点、类型和主要发展模式。在对知识城市的缘起与发展的研究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城市的定义、基本特征、理论内涵、框架要素、演进阶段,分析总结了知识城市的衡量标准,并据此提出了知识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在中国构建知识城市就需要对中国城市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在详细的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区域中心城市有条件可优先转型为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城市,并选取20个区域中心城市作为知识城市转型的母体城市,对其知识城市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和聚类分析,依据知识城市实现指数分为4类——知识溢出型、知识密集型、知识丰富型和知识欠缺型,并分别提出了其近远期的发展目标。然后分别从城市建设的宏观层面和城市规划层面提出了面向知识城市的规划策略,根据知识城市的框架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从管理城市、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知识4个方面出发,系统性地提出了面向知识城市的总体策略;相应的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面向知识城市的城市规划对策,包括空间结构网络化、城市交通智能化、公共空间知识化、知识基础设施普及化和构建知识创新区。

吴江[10](2010)在《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的研究。论文通过深入考察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与既有相关研究成果,借鉴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并理解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界定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路径,形成对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规范认识,以此确立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基点。运用历史分析、计量检验方法,从制度和数量两个维度,探寻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矛盾,实证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特征,揭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围绕城乡统筹的公平关系,确立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设计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现实路径,创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主要内容本文的内容从结构上可分为导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四部分共10章。第1章为导论: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发现和界定问题,确立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第2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路径等的规范认识。第3-6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3章比较考察国内外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实践,获取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第4章回顾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历程,揭示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矛盾,发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趋势;第5章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6章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与机理。第7-10章为政策研究部分:第7章确立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框架;第8章设计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现实路径及其实施步骤;第9章创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体系并提出具体制度安排;第10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二、基本结论1.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场以人为中心的、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转型和深刻革命,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彼此关系的和谐融洽以及整体效益的整合提升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多元演变过程。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侧重点、主体、模式及动力机制都有着显着的区别。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体制环境约束下,新型城镇化在遵循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具有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城乡统筹、多元协调发展等新特点。2.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调整与融合的过程,在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过程中,“强政府、弱社会”的特征依然明显,但政府的适时、适当退出以及市场的适时、适当进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和要求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目标选择与工具选择、自然选择与理性选择的结合体,不仅带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烙印,还闪烁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生光辉。虽然政府作用是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始终与国家总体战略、重庆发展战略以及重庆经济社会现实基础保持一致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也愈加凸显,将成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基本影响因素。更加强化市场的导向功能、更加优化政府的推动职能、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关注“人”的本性与利益将是未来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基本趋势。3.受制于自身条件薄弱、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等原因的叠加影响,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效应释放有限重庆新型城镇化促进了人口转移、经济集聚、产业转变和结构转型,但其发展效应释放有限:一是总体水平相对滞后。不仅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二是结构体系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结构偏差严重,城镇规模结构比例为1:5:13:13,不尽合理;三是区域发展失衡。“一圈两翼”城镇化率分别为62.75%、32.69%和24.49%,城市首位度分别为8.81、2.12和1.22,处于城镇化发展初期、中期和高级阶段的区县比率分别是22.5%、45%和32.5%,发展呈现非均衡特征。四是城乡关系失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3年的3.65:1扩大至2008年的3.81:1。其成因主要有自身条件薄弱的历史原因、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以及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4.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多维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与耦合的过程,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众多且机理复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提升和充分稳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是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要条件与保障;第二,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对于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就业政策、市场体制以及经济社会失衡发展等已经成为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要屏障。5.基于新型城镇化内在的本质规定,既有的经验模式、路径依赖和现实基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现阶段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就是:“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协调、多元型”路径新型城镇化路径通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既是人类社会、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性结果,又是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设计和构建的结果。根据既有的理论研究、经验模式、路径依赖与现实基础,重庆新型城镇化应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性、推动性作用,通过多种具体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协调、多元型”路径。其中,“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是基本机制,“协调”是核心理念,“多元”是具体推进方式。6.制度创新供给滞后化、效应释放有限,制度设计上仍然没有完全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掣肘了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顺利推进,必须创新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体系制度创新是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应在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城乡统筹、目标可行,体系完整、有序推进,全面系统、把握底线等原则前提下,以政府和民众为两大主体,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为两大支撑,通过强制性和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构建服务于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平的、高效的制度体系。目前制度创新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等。三、主要创新1.形成对新型城镇化本质内涵的“新”认识通过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的对城镇化本质的讨论,尤其是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比较分析,形成了新型城镇化本质内涵的“新”认识,即“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城乡统筹、多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2.揭示出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对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轨迹的分析,揭示出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一般规律,即“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调整与融合的过程”。虽然政府作用是城镇化路径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影响因素。政府适时、适当退出以及市场适时、适当进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和要求。3.找到了与重庆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通过对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现实选择的宏观环境(战略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依据(理论依据、经验借鉴与现实基础)、条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找到了与重庆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即“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的协调、多元型”路径。四、政策建议1.坚持以人为本,壮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针对即将或正在转移的农村人口,彻底消除限制其转移和流动的障碍,积极引导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进城就业和落户;针对已转移的农村人口,除提供稳定工作机会、培训渠道和较高工资水平外,还让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国民待遇”;建立市场调节机制与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降低流动成本和风险,壮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2.强化市场导向,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绩效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转移、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城市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与竞争等方面的导向作用;通过竞争机制,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天然的信息优势和对创新能力的鼓励,提高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绩效水平。3.推进城乡统筹,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动内外环产业结构转型;建立稳定的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突出财政支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城乡发展良性互动机制,通过统筹城乡的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实现城乡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流转。4.多元协调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合力格局通过网络化路径全面拓展主城特大城市;全力支持万州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形成“渝东北翼”带状城镇发展区,“渝东南翼”点轴状城镇发展区,实现主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建立“一圈”与“两翼”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以“绿色化、可持续、集约化”为标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5.优化政府推动,营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谨慎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把握和利用试验区的“政策洼地”效应与先行先试权;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制建设,把提供“低水平、广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作为其基本职能,切实维护转移人口的根本利益,为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重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新世纪知识城市猜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知识城市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0.4.1 研究重点
        0.4.2 研究难点
    0.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0.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0.5.2 存在的不足
1.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
    1.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问题的提出
        1.1.1 农民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1.1.2 农民工的含义及相关词汇辨析
        1.1.3 农民工发展历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进
    1.2 农民工现状及其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1.2.1 农民工现状
        1.2.2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1.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1.3.1 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1.3.4 当代国外公民教育理论
2.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
    2.1 公民及公民意识内涵解析
        2.1.1 公民概念界定
        2.1.2 公民意识的西方流变
        2.1.3 公民意识的中国阐释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域下的公民意识解析
        2.2.1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概念
        2.2.2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容
        2.2.3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特征
        2.2.4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
    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及具体内容
        2.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的四个维度
        2.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维度确立的依据
        2.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各维度的具体内容
3.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方案
        3.1.1 调查内容设计
        3.1.2 抽样程序及调查方法
        3.1.3 问卷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
        3.1.4 数据处理方法
    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主要特点
        3.2.1 农民工权利意识特点
        3.2.2 农民工公共责任意识特点
        3.2.3 农民工民主法治意识特点
        3.2.4 农民工公共参与意识特点
    3.3 农民工群体内部相关变量对其公民意识的影响
        3.3.1 性别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2 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3 年龄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4 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5 地域差别等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4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的结论
4.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4.1 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有限
        4.1.1 古代中国臣民文化根深蒂固
        4.1.2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发育不成熟
        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观念曲折发展
    4.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有所局限
        4.2.1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考察方面
        4.2.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
        4.2.3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不足的制约因素
    4.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存在问题
        4.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项目考察
        4.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中的问题归纳
5.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5.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
        5.1.1 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
        5.1.2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
        5.1.3 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
        5.1.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原则
        5.2.1 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5.2.2 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相结合
        5.2.3 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5.2.4 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5.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内容
        5.3.1 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
        5.3.2 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
        5.3.3 培养农民工的公共精神
        5.3.4 提升农民工的公民能力
6.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
    6.1 发挥国家的宏观体系构建作用
        6.1.1 明确政策导向以协调各方力量
        6.1.2 改革相关制度以提供平等机会
        6.1.3 发展市场经济以夯实物质基础
    6.2 发挥互联网加媒体的公民文化营造作用
        6.2.1 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
        6.2.2 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
        6.2.3 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公民行为倾向
    6.3 发挥培训机构的示范带动与资源整合作用
        6.3.1 开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课程模块
        6.3.2 创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方式
        6.3.3 建设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师资队伍
        6.3.4 创建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6.4 发挥企业的生产激励与文化引导作用
        6.4.1 结合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
        6.4.2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6.4.3 走进企业职工关怀活动
    6.5 发挥社区的日常生活管理与服务作用
        6.5.1 组织农民工参与政治选举活动
        6.5.2 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6.5.3 组织农民工参与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
    6.6 发挥农民工的自我教育作用
        6.6.1 系统学习公民文化知识
        6.6.2 主动参与公民实践活动
        6.6.3 反思自我的公民认知与实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重新解读《明日的田园城市》 ——从社会改革回归规划专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匮乏
        1.1.2 田园城市理论的深远影响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整体逻辑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范围界定
        1.4.1 田园城市实践考察的空间范围
        1.4.2 田园城市理论考察的时间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理论梳理
    2.1 田园城市理论诞生期的相关理论
    2.2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改革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田园城市的实践应用研究
    3.1 1900-1945年田园城市的实践与发展
        3.1.1 英美发展
        3.1.1.1 田园城市试验
        3.1.1.2 卫星城建设和公共住房计划
        3.1.1.3 邻里单位和雷德朋布局
        3.1.1.4 大伦敦规划
        3.1.2 田园城市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3.1.2.1 田园城市在德国
        3.1.2.2 田园城市在法国
        3.1.2.3 田园城市在澳大利亚
        3.1.2.4 田园城市在日本
        3.1.2.5 田园城市在中国
    3.2 1945年以来田园城市的实践与发展
        3.2.1 新城运动
        3.2.2 生态都市主义
        3.2.3 “21世纪田园城市”
    3.3 小结
第四章 田园城市的理论解读研究
    4.1 社会改革说的深层逻辑
        4.1.1 社会改革说
        4.1.2 社会改革说的源起
    4.2 田园城市理论解读中的其他价值
        4.2.1 关于田园城市中的平衡、自治与规模限制
        4.2.2 关于田园城市中的反城市化
        4.2.3 关于田园城市中的综合性
        4.2.4 关于田园城市中的城乡一体(区域)思想
        4.2.5 关于田园城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4.3 小结
第五章 冲突、解决及检验: 重新解读田园城市真正价值
    5.1 解读中的矛盾与冲突: 走向everything的规划?
    5.2 冲突的解决: 整体效应最优的局部干预
    5.3 整体效应最优的物质空间干预
        5.3.1 田园城市物质空间与其他局部、城市整体之间高度协调,达到整体最优
        5.3.1.1 物质空间是田园城市系统中关键而有效的显性表达
        5.3.1.2 田园城市物质空间方案与制度要素的高度协调
        5.3.1.3 田园城市物质空间方案与经济系统的高度协调
        5.3.1.4 田园城市物质空间方案与其他要素的协调
        5.3.1.5 同时代的其他物质空间方案与田园城市相较甚远
        5.3.2 田园城市开启的现代城市规划物质空间特征仍与现代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5.3.2.1 高效的城市中心区
        5.3.2.2 便捷的交通体系
        5.3.2.3 绿地生态系统
        5.3.2.4 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从社会改革回归真正的规划专业性
    6.2 对实践的启示
    6.3 研究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知识城市视阈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概念界定
二、 知识城市理论
    1. 知识城市定义
    2. 知识城市的主要特征
    3. 知识城市的衡量标准
三、 知识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内在逻辑性
    1. 知识城市理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2. 知识城市理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支撑
    3. 知识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一致性
四、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困境
    1. 城市发展缺乏国际视野,嵌入全球循环体系不够
    2. 知识贡献率偏低,城市转型动力不足
    3. 产业结构比例失调,接续产业发展不足
    4. 市场化程度低、规模小,附属产业分散薄弱
    5. 城市病问题突出,发展矛盾累积严峻
五、 用知识城市理论引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探索
    1. 少数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直接建设知识城市
    2. 明确知识优先原则,做好城市转型规划
    3.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整合,创建城市快速转型平台
    4. 做大做强知识产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5. 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打造城市创意产业
    6. 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支撑
六、 结论与探讨

(5)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方法
第一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由路径
        1.2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诉求
    第二节 苏东剧变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强化学习的反面警示
        2.1 强化学习思想,避免精神懈怠
        2.2 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学习自觉性
        2.3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仰
    第三节 世情变化对执政党学习的严峻考验
        3.1 经济全球化使改革开放日趋艰巨性
        3.2 政治多极化使执政考验更显繁重性
        3.3 政党多元化使执政环境愈加复杂性
    第四节 国情、社情、党情变化对执政党学习的严峻考验
        4.1 国情的现实基础不断挑战党的执政能力
        4.2 社情的复杂多变使民众对党的期盼值增高
        4.3 党情的深刻变化日益考验党的执政水平
第二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来源与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习观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学习的思想
        1.2 列宁关于学习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论述
        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学习观点
        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学习观点
        2.3 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学习的论述
        2.4 胡锦涛的学习思想
    第三节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借鉴
        3.1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要点
        3.2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初步探索
        1.1 创办学习教育组织,有组织开展学习
        1.2 建立学习教育制度,确保顺利推进学习
        1.3 开展整风整党运动,统一全党学习思想
    第二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继承和发展
        2.1 真理标准讨论与善于重新学习相结合
        2.2 开展整党整风与党员教育培训相结合
        2.3 总结历史经验与完善学习制度相结合
    第三节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丰富和创新
        3.1 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集体学习
        3.2 开展“双学”活动,推进“三讲”教育
        3.3 兴起学习热潮,创建学习型社会
    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性部署
        4.1 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率先垂范强化思想建设
        4.2 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素质
        4.3 丰富学习活动形式内容,全力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
第四章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的一般规定性和要求
        1.1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
        1.2 学习型政党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内涵和目标
        2.1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学习与一般性学习的区别
        2.2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特殊内涵
        2.3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目标
    第三节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原则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2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3.3 坚持拓宽视野的原则
        3.4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
        3.5 坚持文化与机制并行的原则
第五章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第一节 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1.1 调动乡村精英积极性,发挥能人效应带动学
        1.2 结合农民组织的作用,力求贴近实际灵活学
        1.3 针对农民流动的现实,设立流动平台创新学
    第二节 城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2.1 发挥中心组引路作用,加强理论学习研究
        2.2 发挥机制引导作用,强化学习督促检查
        2.3 发挥新媒体引领作用,抢占学习前沿阵地
    第三节 党政部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3.1 领导重视加强学习,勇于率先垂范带动
        3.2 创新团队学习模式,创造良好学习风气
        3.3 着力强化分类指导,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第四节 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4.1 突出校园学习阵地,加强理论拉动
        4.2 实施党建共建模式,凝聚学习智慧
        4.3 提升全员学习能力,推动科学发展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问题
        1.1 思想上:认识模糊,动机不纯
        1.2 组织上:学风不正,形式主义
        1.3 模式上:理念滞后,保守学习
        1.4 机制上:保障不力,执行偏软
        1.5 成效上:示范不够,学用脱节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心理学视角的阐释
        2.2 管理学视角的分析
        2.3 社会学视角的剖析
第七章 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造良好学习氛围
    第二节 确立学以致用的学习导向端正学风
    第三节 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促学习能力提高
    第四节 健全党内学习机制确保常规化运作
    第五节 完善评价与运用机制以激发原动力
第八章 建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想
    第一节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应遵循的原则
        1.1 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的特殊原则
        1.3 开展测评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1 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框架和要素
        2.2 学习型党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3 学习型领导班子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4 学习型党员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5 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2.6 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第三节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例证分析
        3.1 福州市学习型党组织测评与分析
        3.2 泉州市学习型党组织测评与分析
        3.3 南平市学习型党组织测评与分析
        3.4 光泽县寨里镇学习型党组织测评与分析
        3.5 厦门市阳台山社区学习型党组织测评与分析
        3.6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学习型党组织测评与分析
        3.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知识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论文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创新点
2 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知识城市
        2.1.2 知识资本/智力资本
        2.1.3 城市知识资本
    2.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2.1 对知识城市理论的研究综述
        2.2.2 对城市知识资本的研究综述
        2.2.3 以往研究的小结
3 城市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与知识城市关系研究
    3.1 影响城市知识资本的构成因素分析
        3.1.1 城市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3.1.2 城市工具资本(Instrumental Capital)
        3.1.3 城市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3.1.4 城市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Renewal and Development Capital)
    3.2 城市知识资本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
        3.2.1 知识经济催生知识城市与城市知识资本
        3.2.2 城市知识资本的积累促进知识城市的构建
        3.2.3 知识城市的构建反作用于城市知识资本的运营
4 基于知识城市视角的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4.1.1 科学性与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4.1.3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1.4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
        4.1.5 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4.1.6 监控性与预测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评价指标的说明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方法
        4.3.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方法
        4.3.3 确定组合权重
    4.4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5 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的应用:以深圳为例
    5.1 深圳市建设知识城市和城市知识资本的现状介绍
    5.2 深圳市知识资本评价
        5.2.1 权重确定
        5.2.2 深圳知识资本综合评价及分析
    5.3 深圳市发展城市知识资本的建议
        5.3.1 继续重视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3.2 持续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整合和建设力度
        5.3.3 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和质量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深圳知识资本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结果
附表2 深圳知识资本评价指标数据0~1化结果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课题一览

(7)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1.1.2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2 知识城市研究综述
    2.1 知识城市概述
        2.1.1 知识城市的缘起
        2.1.2 知识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2.2 知识城市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有关知识城市的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知识城市的研究
3 知识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3.1 知识城市评价原则
        3.1.1 综合性原则
        3.1.2 科学性和层次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1.4 可比性原则
        3.1.5 排它性原则
    3.2 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知识城市评价的回顾
        3.2.2 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3.2.2.1 城市人力资源
        3.2.2.2 城市文化交流
        3.2.2.3 城市科技创新
        3.2.2.4 城市经济基础
        3.2.2.5 城市产业结构
        3.2.2.6 城市环境
    3.3 知识城市的评价方法
        3.3.1 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及数学模型
        3.3.2 具体计算步骤
        3.3.2.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3.2.2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3.2.2.3 知识城市评价综合得分计算
4 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数据
        4.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4.1.2 研究数据的来源
    4.2 山东省省域城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4.2.1 指标实际值
        4.2.2 指标无量纲化
        4.2.3 评价指标的赋权
        4.2.4 各城市得分与聚类
        4.2.5 结果分析与评价
5 对山东省知识城市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5.1 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吸引
        5.1.1 全面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及合作
        5.1.2 不断加强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5.2 培育城市的系统创新机制
        5.2.1 重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5.2.2 激励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
        5.2.3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5.3 进一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5.3.1 优先发展文化不断提高城市美誉度
        5.3.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交流
    5.4 构建技术创新对关联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机制
    5.5 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
    5.6 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参加的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课题
    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知识城市视阈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2.2 知识城市理论的相关研究
    2.3 以往研究给本研究的启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3.4 研究方法
4 知识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4.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4.2 知识城市理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4.3 知识城市理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支撑
    4.4 知识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一致性
5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以及转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以大庆市为例
    5.1 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
    5.2 大庆市基本情况
    5.3 大庆市产业发展状况
    5.4 大庆市城市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6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6.1 曼彻斯特基本情况及城市转型历程
    6.2 曼彻斯特城市转型经验分析
7 用知识城市理论引导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探索
    7.1 明确知识优先原则,做好城市转型规划
    7.2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整合,创建城市快速转型平台
    7.3 做大做强知识产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7.4 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支撑
8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课题

(9)面向知识城市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外知识城市研究综述
    1.3 国内知识城市研究综述
        1.3.1 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发展研究
        1.3.2 知识城市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知识城市的缘起与发展
    2.1 知识与城市发展
        2.1.1 知识的内涵与运作机制
        2.1.2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2.1.3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
    2.2 知识城市的认知基础
        2.2.1 知识社会
        2.2.2 知识经济
        2.2.3 城市知识资本
    2.3 知识城市的建设实践
        2.3.1 知识城市的共同特点
        2.3.2 知识城市的主要类型
        2.3.3 知识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知识城市的理论建构
    3.1 知识城市释义
        3.1.1 知识城市的定义
        3.1.2 相近概念辨析
        3.1.3 知识城市的基本特征
    3.2 知识城市的理论内涵
        3.2.1 知识城市是区域的“发展极”
        3.2.2 知识城市是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城市
        3.2.3 知识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3.3 知识城市的框架要素
        3.3.1 基础要素
        3.3.2 核心要素
    3.4 知识城市的演进阶段
    3.5 知识城市的评价标准
        3.5.1 衡量标准
        3.5.2 评价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城市的知识城市转型
    4.1 中国构建知识城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1 中国构建知识城市的必要性
        4.1.2 中国构建知识城的可行性
        4.1.3 中国知识城市发展历程
    4.2 中国知识城市构建的途径
        4.2.1 中国城市基础要素分析
        4.2.2 区域中心城市是知识城市转型的母体城市
        4.2.3 构建知识城市网络
    4.3 转型母体城市的选取与分型
        4.3.1 转型母体城市的选取
        4.3.2 知识城市实现程度评价
        4.3.3 聚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知识城市的总体策略
    5.1 管理城市
        5.1.1 制定知识城市战略
        5.1.2 组建知识型政府
        5.1.3 建立城市智能系统
    5.2 共享知识
        5.2.1 大力发展教育
        5.2.2 完善文化设施
        5.2.3 建立虚拟知识社区
        5.2.4 缩小知识鸿沟
    5.3 创造知识
        5.3.1 建立城市创新体系
        5.3.2 启动城市创新引擎
        5.3.3 提高城市研发能力
    5.4 应用知识
        5.4.1 产业结构知识化
        5.4.2 企业知识化
        5.4.3 共建知识联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知识城市的城市规划策略
    6.1 空间结构网络化
        6.1.1 知识城市外部空间结构
        6.1.2 知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6.1.3 构成知识城市的基本单元
    6.2 城市交通智能化
        6.2.1 交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6.2.2 区域交通政策差别化
        6.2.3 公共交通快速化
        6.2.4 鼓励慢速交通
    6.3 公共空间知识化
        6.3.1 营造文化主题空间
        6.3.2 营造节事活动空间
        6.3.3 空间界面数字化
    6.4 知识基础设施普及化
        6.4.1 教育设施
        6.4.2 文化艺术设施
    6.5 构建知识创新区
        6.5.1 知识创新区的内涵
        6.5.2 知识创新区的典范
        6.5.3 知识创新区的组成要素
        6.5.4 知识创新区的规划布局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2章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规范
    2.1 城镇化相关理论借鉴
        2.1.1 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3 制度创新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
        2.2.1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2.2.2 新型城镇化的内容
        2.2.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2.3 新型城镇化路径相关理论问题
        2.3.1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概念界定
        2.3.2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理论模式
        2.3.3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准则
    2.4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1 欧美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1.1 欧美路径的成功案例
        3.1.2 欧美路径的基本特征
        3.1.3 欧美路径的主要经验
    3.2 拉美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2.1 拉美路径的失败案例
        3.2.2 拉美路径的基本特征
        3.2.3 拉美路径的主要教训
    3.3 长三角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3.1 长三角路径的实践历程
        3.3.2 长三角路径的基本特征
        3.3.3 长三角路径的主要经验
    3.4 成都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3.4.1 成都路径的实践历程
        3.4.2 成都路径的基本特征
        3.4.3 成都路径的主要经验
    3.5 小结
第4章 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历程与趋势
    4.1 重庆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变迁
        4.1.1 指导思想的演变
        4.1.2 基本目标的调整
    4.2 重庆城镇化路径的演进轨迹
        4.2.1 政府包办路径:1949~1977年
        4.2.2 政府主导路径:1978~1995年
        4.2.3 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路径:1996~2002年
        4.2.4 政府导向与市场推动路径:2003~至今
    4.3 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趋势判断
        4.3.1 影响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基本矛盾
        4.3.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趋势判断
    4.4 小结
第5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5.1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描述
        5.1.1 人口转移快速推进
        5.1.2 经济集聚趋势增强
        5.1.3 主导产业地位凸显
        5.1.4 结构转型成效显着
    5.2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5.2.1 总体发展水平滞后
        5.2.2 结构体系不合理
        5.2.3 区县发展失衡
        5.2.4 城乡发展失调
    5.3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成因透视
        5.3.1 自身条件薄弱的历史原因
        5.3.2 政府作用不当的观念滞后
        5.3.3 市场功能难以发挥的制度限制
        5.3.4 政府与市场互动不强的关系错位
    5.4 小结
第6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分析
    6.1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识别与数据处理
        6.1.1 影响因子识别的依据与原则
        6.1.2 影响因子识别的指标设计
        6.1.3 影响因子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模型与方法
        6.2.1 影响因子的理论模型
        6.2.2 影响因子模型的分析方法
    6.3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6.3.1 变量检验
        6.3.2 参数估计
        6.3.3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
    7.1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7.1.1 发展的战略机遇
        7.1.2 发展面临的挑战
    7.2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
        7.2.1 发展目标的统领定位
        7.2.2 发展目标的内容定位
        7.2.3 发展目标的任务定位
    7.3 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框架
        7.3.1 战略框架的核心
        7.3.2 战略框架的主线
        7.3.3 战略框架的方式
        7.3.4 战略框架的支撑
    7.4 小结
第8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8.1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依据与条件
        8.1.1 路径选择的依据
        8.1.2 路径选择的条件
    8.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安排
        8.2.1 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思
        8.2.2 路径设计的潜在意蕴
    8.3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具体设计
        8.3.1 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路径
        8.3.2 协调路径
        8.3.3 多元路径
    8.4 重庆新型城镇路径的实施步骤
        8.4.1 先行示范阶段
        8.4.2 经验推广阶段
    8.5 小结
第9章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
    9.1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供给不足及原因
        9.1.1 制度供给不足的现状
        9.1.2 制度创新不足的原因
    9.2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创新架构
        9.2.1 制度创新目标
        9.2.2 制度创新架构
    9.3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具体制度安排
        9.3.1 户籍制度创新
        9.3.2 土地制度创新
        9.3.3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9.3.4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9.4 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新世纪知识城市猜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 吴俊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2]基于集聚-创新-扩散(AID)模型的知识城市发展之路[J]. 代明,郑闽,王颖贤.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1)
  • [3]重新解读《明日的田园城市》 ——从社会改革回归规划专业性[D]. 逯百慧. 南京大学, 2016(01)
  • [4]知识城市视阈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研究[J]. 伍新木,任俊霖,吕鹏辉. 理论月刊, 2014(05)
  • [5]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 陈如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2(12)
  • [6]知识城市视角下的城市知识资本评价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谭霞. 西南大学, 2012(01)
  • [7]知识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陈晓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
  • [8]知识城市视阈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D]. 任俊霖. 西南大学, 2012(08)
  • [9]面向知识城市的规划策略研究[D]. 刘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6)
  • [10]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 吴江. 西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新世纪知识城猜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