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与青海高校图书馆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薛丹[1](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其利用效率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长久以来就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有些城市以“摊大饼”形式向外扩延。2018年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61万平方公里,约是1981年的7.80倍,城市扩展系数(用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高达2.17,远远高于国际上1.12的理想系数。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少,在可利用土地少的情况下,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却更为不集约。另外,东部地区经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其经济、产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全国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环境约束等成本的上升,需要将产业和技术向西北落后地区转移,而这也给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压力。对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于节约集约利用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缩小东西差距,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助推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阐述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规模、结构、效益等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Super-SBM、GML指数和效率损失模型对西北地区39个城市2004-2018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将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详细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时序演化特征、空间关联特征和时空动态特征。接着,本文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厘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Tobi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在较低水平,2004-2018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动趋势近似呈“N”型曲线,2018年效率高值向西北地区东南侧聚集,城市群的聚集作用增强。研究期间,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最快,资源型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增长幅度最慢。从效率损失模型来看,西北地区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和环境污染的冗余率较高,环境收益的不足率较大,而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足率相对较小。(2)2004-2018年西北地区39个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差异的大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组间差异很小,组内差异占绝对支配地位,资源型城市的效率水平差异最大,省会中心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最小。核密度函数曲线揭示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集聚类型先低值聚集,后高值聚集,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演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马尔科夫链转移的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2012年之后这一现象减弱,效率水平维持在“低”和“高”类型的概率最大,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而跳跃转移的概率较小。(3)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状态,2018年聚集地区向西北地区东南侧靠拢。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拥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其他类城市次之,而省会中心城市的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4)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口密度、引进外资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会显着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土地城镇化、环境规制水平、工业用地占比和设施用地占比的提高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居住用地占比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西北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空间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和土地城镇化的回归结果分别从Tobit回归中显着的促进作用和显着的抑制作用变为了均不显着,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与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一致。(6)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是控制土地供应面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二是发挥城市群的聚集作用,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高”聚集;三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土地所承载的环境污染压力;四是继续推进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序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五是完善西北地区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六是根据各类城市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张王勇[2](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郭裕湘[3](2018)在《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及其学术竞争力的提升对推动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被认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作为西部地方高校在学术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优势能力,在支撑西部地区实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国防创新、区域创新、文化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现实是,西部地方高校发展速度和学术水平都难以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责任,因而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及其学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就成为一个理论和现实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试图在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和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和概括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要素系统,在辨析和借鉴新结构经济学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从起点、路径、关键点、外部引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理论价值;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起点——要素禀赋结构,发展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战略,关键环节——学术自生能力获得,以及外部引擎——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构建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并运用案例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在“EASV-MG”框架下对案例高校——广西H学院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在总结案例高校渐进式发展路径经验的同时,也从理论上厘清了比较优势发展路径与特色化发展路径的异同。论文深入探讨了案例高校遵循基于比较优势发展学术竞争力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角度提出了发展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学术生产活动的特点,从资源、成果、过程三个层面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系统进行了诠释。从资源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学者、学术物力、学术财力有机结合的综合优势能力;从成果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表现为学术发现、综合、传播和应用知识的综合优势能力;从过程要素看,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技术创新、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等要素协同作用所体现出的综合优势能力。以上三个层面的十个要素构成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子系统。而西部地方高校所拥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特殊要素则构成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子系统。基于此,本文提出,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是西部地方高校学者获取和利用学术设施、资金、设备,以及西部地区特有学术资源等,在技术创新、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的影响下,以学科为基本单元,在发展知识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集学术发现竞争力、学术综合竞争力、学术传播竞争力和学术应用竞争力为一体的综合优势能力。本文尝试运用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研究的视角,对西部地方高校学术发展的理论困惑和现实困境进行解析。新结构经济学是建立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成败经验总结基础上的一门发展经济学理论,它也可作为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同样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在“先决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快速提升学术竞争力,提供一条可供选择借鉴的新路径。该视角的独特之处在于:与过往的趋同模仿的发展模式相比,该理论视角更重视内在要素禀赋在提升学术竞争力过程中的作用;与当前的特色化发展理论视角相比,它在研究起点、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根本差别。而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来说,这一来源于欠发达经验总结的新研究视角显然对其学术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运用该视角研究欠发达高校学术发展的研究非常少,研究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专题研究基本没有。因而,将该理论视角应用于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和发展,是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尝试。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本文借鉴了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核心概念思想,以“要素禀赋结构(E)—比较优势(A)—发展战略(S)—学术自生能力(V)”为内生路径,以有效市场(M)和有为政府(G)为外引两翼,构建了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通过广西H学院的案例分析发现,“EASV—MG”框架,它既是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一个新理论框架,也是引导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一条新实践路径。在实践中,“EASV—MG”框架不仅为西部地方高校提供了一条遵循基于自身学术生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学术竞争力的合理路径,还为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学术竞争力指明了一条“欠发达”追赶“发达”高校的渐进式“结构变迁”路径。这条渐进式的“结构变迁”路径,既包含因学校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带来的比较优势结构及其比较优势战略、学科专业结构的升级和变化,还伴随有政府制度结构的变化。在循序渐进的“结构变迁”中,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的欠发达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可实现向发达高校的渐进式追赶和提升。从广西H学院的案例出发,运用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理论分析了目前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政府作用过度、市场作用不足,以及西部地方高校学术自主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是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过程中政府、市场和西部地方高校三个主体间关系的不和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府权力过大,而政府权力过大则是政府计划思维惯性制约、有效学术市场机制缺失,以及高校学术竞争意识不足等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西部地方高校要摆脱学术竞争力的落后状况,一方面需要遵循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学术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学术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因势利导学校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完善软硬基础设施、解决外部性问题等作用。就我国当前转型发展时期而言,政府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合理定位角色因势利导学校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有效学术市场机制、改革高校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等,以帮助西部地方高校更快更好地提升和发展学术竞争力。
张鸿,张超[4](2010)在《西部信息化建设的1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产业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很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展望未来,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前景广阔。
张春贞[5](2010)在《对口支援促进西部高校图书馆发展》文中提出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培养西部开发急需的建设人才,教育部专门实施了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图书馆对口支援工作,在提高馆员综合素质,解决资源匮乏问题,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品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根据实例分析,就图书馆对口支援提出建议。
刘霞[6](2006)在《高校图书馆为民族地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以青海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现状为例,着重分析和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贺成贵[7](2006)在《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有效途径,探讨了西部图书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龙世谱,张旭[8](2006)在《西部高校图书馆要为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服务》文中研究指明探讨了西部高校图书馆为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服务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措施。
韦仕江[9](2006)在《再议西部高校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给予重点发展的产业。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资料库、信息库,西部高校图书馆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西部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西部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参与西部大开发,即:为学校提供文献保障;为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为培养西部特色人才提供特色服务;甚至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杨昌俊[10](2003)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馆藏资源开发》文中提出文章论述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图书馆如何开发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指出影响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几个相关因素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二、西部大开发与青海高校图书馆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与青海高校图书馆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城市土地利用 |
2.1.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4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
2.2.5 文献评述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3.2 区位理论 |
2.3.3 效率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3.5 地租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
3.1.1 研究范围 |
3.1.2 城市的分类 |
3.2 中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
3.2.1 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土地偏少 |
3.2.2 自然资源富集,但生态系统脆弱 |
3.2.3 人文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落后 |
3.2.4 城市规模数量有限,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
3.3 西北地区所涉及的国家级战略 |
3.3.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2 “一带一路”倡议 |
3.3.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分析 |
4.1.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
4.1.2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
4.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2.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类标准 |
4.2.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益及环境污染 |
4.3.1 经济效益分析 |
4.3.2 社会效益分析 |
4.3.3 工业污染物排放分析 |
4.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
5.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 |
5.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指标选取与说明 |
5.3 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4 GML指数及其分解 |
5.5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差异特征分析方法 |
6.1.2 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
6.1.3 空间相关分析方法 |
6.1.4 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6.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分析 |
6.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
6.3.1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 |
6.3.2 马尔科夫链转移结果 |
6.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特征分析 |
6.4.1 全局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6.4.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6.5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
6.5.1 LISA时间路径分析 |
6.5.2 LISA时空跃迁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1 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 |
7.1.2 具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7.2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2.1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
7.2.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基本概念与内涵 |
2.1 西部地方高校 |
2.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 |
3 新结构经济学与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理论分析 |
3.1 新结构经济学的产生与影响 |
3.2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概述 |
3.3 新结构经济学对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学术竞争力的理论价值 |
4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EASV-MG分析框架 |
4.1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 |
4.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
4.3 西部地方高校的学术自生能力 |
4.4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市场和政府作用 |
4.5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EASV-MG发展路径 |
5 基于EASV-MG框架的案例分析——以广西H学院为例 |
5.1 案例对象及其选择缘由 |
5.2 广西H学院学术竞争力发展案例分析 |
6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6.1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的问题 |
6.2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6.3 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对口支援促进西部高校图书馆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
(一) 西部高校图书馆馆舍较差, 馆藏匮乏。 |
(二) 西部高校图书馆馆员年龄趋于老化, 知识结构不合理。 |
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图书馆取得的效益 |
(一) 对口支援推进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
(二) 对口支援提高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素质。 |
(三) 对口支援有效缓解了西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匮乏状况。 |
三、对口支援工作措施建议 |
(一) 解决对口支援面临的障碍。 |
(二) 利用远程网络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
1、对口支援工作应共享特色资源数据库。 |
2、对口支援工作以共享为前提, 实现分工协作。 |
3、对口支援工作应保证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
(三) 对口支援工作要解决图书匮乏的问题, 加强学术指导与合作。 |
(6)高校图书馆为民族地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青海民族地区农牧民现状 |
1.1 基本状况 |
1.2 知识贫困对农牧民的影响 |
2 高校图书馆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意义 |
2.1 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文化生活 |
2.2 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
2.3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所赋予的责任 |
3 高校图书馆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措施 |
3.1 建立图书流动站, 为农牧民提供全方位信息咨询服务 |
(1) 法律咨询。 |
(2) 健康医疗咨询。 |
(3) 提供技术咨询。 |
3.2 为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专题服务 |
3.3 发挥职能优势, 开发文化资源, 开展特色信息服务 |
3.4 积极参与农牧区人才的培养 |
3.5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 |
(8)西部高校图书馆要为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西部高校图书馆为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服务的必要性 |
2.1 西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
2.2 西部旅游业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巨大作用 |
3 为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服务的主要措施 |
3.1 搜集西部旅游文献 |
3.2 编制西部旅游文献二、三次文献 |
3.3 建立民族地方文献中心 |
3.4 对旅游文献进行深加工,编制专题资料汇编 |
3.5 为旅游科研服务,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
3.6 为开发旅游景点服务 |
3.7 挖掘民俗风情、民间曲艺 |
3.8 加强西部高校图书馆与当地旅游局的联系 |
3.9 为培养西部旅游人才服务 |
3.1 0 推进旅游信息化 |
3.1 1 开展旅游宣传 |
4 结语 |
(9)再议西部高校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现实需要 |
1.1 机遇与挑战 |
1.2 现状与使命 |
2 具备的条件 |
2.1 职能与作用 |
2.2 优 势 |
3 采取的措施 |
3.1 继续加强自身建设,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
3.2 继续开发信息产品,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
3.2.1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决策服务 |
3.2.2 开发各种数据库, 搞好特色信息服务 |
3.2.3 开展信息代理服务 |
3.3 继续开展素质教育, 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 |
3.4 开办更多信息咨询实体, 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
4 结束语 |
四、西部大开发与青海高校图书馆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丹.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西部地方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 ——以广西H学院为例[D]. 郭裕湘.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4]西部信息化建设的10年回顾与展望[A]. 张鸿,张超. 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5]对口支援促进西部高校图书馆发展[J]. 张春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9)
- [6]高校图书馆为民族地区农牧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思考[J]. 刘霞. 图书馆论坛, 2006(05)
- [7]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思考[J]. 贺成贵.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24)
- [8]西部高校图书馆要为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服务[J]. 龙世谱,张旭.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06)
- [9]再议西部高校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J]. 韦仕江. 现代情报, 2006(01)
- [10]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馆藏资源开发[J]. 杨昌俊. 情报资料工作,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