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引用外文期刊情况初步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谢石荣[1](2021)在《厦门市幼儿园听力筛查模式在学龄前儿童听力保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2016~2019年厦门市市属36家幼儿园学龄前中班段儿童的听力筛查资料,评估厦门市学龄前儿童听力现状,对现行的厦门市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模式进行阐述与讨论,评估该筛查模式的运行效果,提出不足与改进之处,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2019年厦门市市属36家幼儿园的在册中班段儿童为研究对象,剔除休学等原因未实际在园者。在既有2016~2018年市属36家幼儿园学龄前中班段儿童听力筛查结果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期间应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联合入园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至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厦门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进行医学和听力学诊断以明确未通过原因。同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中班段儿童的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家长近年来耳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筛查结束后,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所有学龄前中班段儿童的听力筛查结果,比较分析相关统计指标的差异。结果:2016~2019年,36所幼儿园中班段儿童共有注册人数16816名,实际筛查16018例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受检率为95.3%(16018/16816),未通过儿童1796例,未通过率11.2%(1796/16018),1510例未通过儿童接受转诊,未通过儿童转诊率为84.1%(1510/1796)。经诊断,转诊儿童中有611名儿童听力异常,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81%(611/16018),具体包括分泌性中耳炎558例(37.0%,558/1510),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3例(3.5%,53/1510)。2016~2019年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受检率、未通过儿童转诊率以及家长耳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筛查未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民办幼儿园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转诊率(69.4%,82/111)较公办幼儿园(82.6%,1014/122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7,p=0.002);民办幼儿园家长耳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较公办幼儿园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16,P<0.001)。结论:1.2016~2019年,厦门市学龄前中班段儿童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81%,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检出率最高,提示厦门市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以传导性听力损失为主。2.厦门市目前采用的依托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将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工作纳入儿童保健考核内容的幼儿园听力筛查工作模式,不仅能有效扩大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覆盖面,提高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转诊率,还显着提升科普宣传效果,增强家长对听力筛查工作的配合度,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
张亚男[2](2021)在《计算机嗓音分析检查数据与喉瘖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计算机多维嗓音分析软件的声学客观评价系统针对喉瘖肺脾气虚、血瘀痰凝证患者进行声学检测,结合电子喉镜检查,探讨各项声学参数与喉瘖肺脾气虚与血瘀痰凝证的相关性,为其辨证分型的合理性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为喉瘖的初步诊断提供客观定量依据的可能。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40例正常嗓音人员,年龄在18-65岁,65例喉瘖患者,均来自于吉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喉瘖患者为试验组,应用相互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试验组65名患者肺脾气虚组30例,血瘀痰凝组35例。受试者分别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化中文版(VHI-10)评分、嗓音GRBAS听感知评估、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计算机嗓音分析,使用德国XION嗓音分析软件检测三组受试者的最高基频(Fo MAX)、最小基频(Fo Min)、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音时间(MPT)、最高声压级(SPLmax)、最小声压级(SPLmin),并计算三组的嗓音障碍指数(DSI),比较三组的声学参数结果,寻求三组间声学参数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所有数据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运用频数统计和卡方检验,以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D)描述,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喉瘖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相比,最长发音时间(MPT)、最高基频(Fo Max)、嗓音障碍指数(DSI)显着降低(p<0.01),最大声压级(SPLmax)降低,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升高(p<0.05);最小声压级、最小基频未见明显差异(p>0.05)。肺脾气虚组患者与血瘀痰凝组患者相比,最长发音时间(MPT)升高(p<0.05),振幅微扰(Shimmer)显着降低(p<0.01),其余各项声学参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受试者相比,肺脾气虚组中电子喉镜下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最长发音时间(MPT)、最高基频(Fo Max)、嗓音障碍指数(DSI)显着降低(P<0.01);基频微扰(Jitter)升高(P<0.05),其余四项声学参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关于性别比较,正常组和喉瘖组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喉瘖组中,血瘀痰凝组的男性比重大于肺脾气虚组,女性比重小于肺脾气虚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在喉瘖肺脾气虚证与血瘀痰凝证的参数比较上有2项参数有相关性。其作为一项无创检查,可以作为喉瘖患者的初步筛查手段,对于喉镜下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声学参数的异常可以提示患者的嗓音问题,从而提示进行发声训练等嗓音保健方法的干预,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患病证型的偏向上,男性更易罹患血瘀痰凝证,女性更易罹患肺脾气虚证。
姜言冰[3](2021)在《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听觉是人类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重要渠道,而听力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听力损失患者普遍存在。及早检测出听力损失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成为聋哑儿童的概率,可以预防老年人抑郁并降低其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最可靠的客观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听觉神经通路的功能状态并检测听阈。然而,ABR信号幅值非常微弱,且频带范围跨度大,这给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带来了困难。目前,短声诱发的ABR是临床上ABR检测的金标准,但短声没有考虑人类耳蜗基底膜的延迟特性,诱发的ABR信号存在一定的衰减。新兴的chirp刺激理论上可以弥补短声的不足,现有的各种chirp是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行波延迟模型设计的,但这些模型都源于样本数有限的平均数据。而且,作为一种诱发脑电,ABR信号因幅值微弱往往被出现在电极中的其他生理电信号(自发脑电、肌电和眼电等)淹没,需要数千次重复刺激后进行叠加平均处理,导致检测时间过长。再者,由环境中的电磁场引入的干扰也远大于ABR信号且其频率在ABR频带范围内,这限制了ABR检测只能在屏蔽室中进行。要提高ABR检测效率,关键是尽可能增大目标信号,同时降低背景噪声,从而提高信噪比。因此,为了降低背景噪声,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屏蔽电路,置于采集设备前端,以抑制电磁场引入的工频干扰及电极线抖动干扰。为了增大目标信号,本研究分别从改善刺激类型和优化刺激极性方式两个角度出发,尝试设计了两种扫频刺激(初扫频和改进后的扫频)、定义并检验了分和极性的极性处理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生理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混入工频干扰等外界干扰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屏蔽电路,置于采集设备前端。本研究通过实验将该主动屏蔽方法与常规的无屏蔽、接地屏蔽和偏置屏蔽方法作对比,在普通实验室中采集心电、眼电和肌电实验证明了该主动屏蔽电路可以有效抑制工频干扰(相对于不接屏蔽对50 Hz衰减可达30 d B以上);在屏蔽室中采集肌电实验证明了该主动屏蔽电路可以完全消除电极线抖动干扰。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该主动屏蔽方法可以从源头上消除外界电磁场引入的干扰,直接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然后,针对现有chirp声基于的模型是间接测量活体人类耳蜗特性从而推导基底膜平均延迟数据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文献中通过直接测量人类尸体耳蜗基底膜平均延迟数据进而推导出活人的数据,设计一种初扫频刺激。初步实验结果证明,初扫频ABR比短声ABR具有更好的波形分化和更短的形成时间。再之,针对现有chirp声基于的模型都是样本数量有限的人类耳蜗基底膜的平均延迟数据,忽视了受试者的个体差异的情况,本研究对初扫频刺激做了进一步改良,为特定受试者在特定刺激强度下分别合成相适用的扫频刺激。实验结果证明,本研究设计的扫频刺激比传统的短声和短纯音可以诱发出更大的ABR响应,该结论不受刺激强度和刺激速率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采用扫频ABR可以检测到更低的听阈;在同样的刺激条件下,扫频ABR比短声ABR出现得更快,这说明扫频ABR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具体而言,在刺激强度为70 d B n HL、刺激速率为20/s时,扫频ABR的幅值约是短声ABR的1.3倍,可节省约40%的检测时间。最后,考虑到刺激声的正、负极性对听觉系统作用的生理差异,可能使为消除刺激伪迹而采用的常规的极性交替对最终的ABR信号有不利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极性处理方式——分和极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了常用的刺激声(短声、短纯音和扫频)在不同极性处理方式下(正极性、负极性、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诱发的ABR信号。实验结果表明,短声ABR在四种极性条件下差异不明显;低频短纯音ABR容易受刺激极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刺激频率的升高而减弱;扫频ABR在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下差异也不明显。本实验检验了“分和极性”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诱发电位采集中消除刺激伪迹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同时经过分析实验结果,还为每种刺激的最佳极性选择提供了指导性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针对生理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混入外界电磁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主动屏蔽电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外界电磁场引入的背景噪声,这样可以免去对屏蔽室的依赖。然后,针对ABR检测中现有刺激不理想、检测时间过长、需要依赖屏蔽室等问题,从改善刺激类型和选择最佳刺激极性两个角度出发,设计了扫频刺激并检验了分和极性法,以最大程度地增大ABR信号,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检测时间,也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快更准确地做出诊断结果。
王璐璐[4](2021)在《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检索并筛选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并合并效应量,探讨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subjective idiopathic tinnitus)及其伴随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针刺治疗在特发性耳鸣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英文数据库从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提取文献原始数据,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和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本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选用I2统计量和Q统计量。使用Rev Man5.4.1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耳鸣残疾量表(THI)分值、耳鸣评价量表(TEQ)分值、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听阈值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8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计2152例病例,其中试验组1091例,对照组1061例;退出与脱落19例,其中试验组8例,对照组11例;发生不良反应16例,其中试验组7例,对照组9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针刺可以提高特发性耳鸣的总有效率(RR=1.20[1.15,1.25],Z=8.86,P<0.00001),降低耳鸣残疾量表分值(SD=-6.16[-7.40,-4.93],Z=9.78,P<0.00001)、耳鸣评价量表分值(SD=-2.46[-3.54,-1.37],Z=4.43,P<0.00001)、视觉模拟量表分值(SD=-0.93[-1.26,-0.60],Z=5.50,P<0.00001)、听阈值(SD=-1.47[-1.71,-1.23],Z=11.92,P<0.00001),提高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SD=7.85[0.60,15.09],Z=2.12,P=0.03)、生理职能(SD=8.68[7.34,10.00],Z=12.83,P<0.00001)、躯体疼痛(SD=6.61[3.17,10.04],Z=3.77,P=0.0002)、精力(SD=8.65[7.38,9.92],Z=13.35,P<0.00001)、社会功能(SD=7.82[6.50,9.14],Z=11.60,P<0.00001)、情感职能(SD=18.70[6.46,30.95],Z=2.99,P=0.003)、精神健康(SD=7.77[6.46,9.08],Z=11.63,P<0.00001)7个维度的分值,但对改善SF-36量表中的一般健康状况(SD=2.29[-8.52,13.09],Z=0.41,P=0.68)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临床疗效显着,可以降低耳鸣严重程度,减轻耳鸣带来的不适影响,提高听力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好。针刺操作简便,使用方法灵活,针具类型、穴位选取、施针手法、留针时间、治疗疗程等为临床提供多种治疗方案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次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纳入文献的质量方法学评价不高,针刺方法的使用、对照组的类型、结局指标的选择等存在多样性,增加了研究间的异质性,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为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提供证据支持。在本研究基础上,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针具、穴位、手法等的针刺因素对特发性耳鸣疗效的影响,以期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较统一、更高效的针刺操作流程;本次研究均在治疗疗程结束后立即进行疗效评价,缺乏长期的观察,以后可以增加对患者的随访,进一步分析针刺治疗对特发性耳鸣长期疗效的影响。
刘微[5](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认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崔鑫[6](2020)在《一个Waardenburg综合征耳聋家系听力学和遗传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Waardenburg(WS)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上通常以单侧或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皮肤、毛发及虹膜色素缺失或分布异常为主要表现,并可依据其表型将其分为4型。由于WS是目前最常见的综合征型听力疾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经证已发现PAX3、MITF、SNAI2、EDN3、EDNRB、SOX10六个基因的突变与WS的发病有关。本研究通过对一个WS耳聋家系进行研究,初步探索该耳聋家系的相关突变基因,分析该家系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为该耳聋家系提供一定的遗传及婚育指导。[方法]本研究的一名先证者(男孩,16岁),来自于云南省建水县,通过对其表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该先证者的表型符合WS2。我们以该患者为中心进行家系信息调查,追踪到了一个具有16名成员的WS家系,该家系中共有2名WS耳聋患者。随后,采集所有家系成员的基本信息,向2名符合WS表型的家系成员询问更加详细的发病史,如发病时间、耳毒性药物使用史、WS相关表型、耳聋进展史、家族史以及是否有人工耳蜗手术史等,并对这两名患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影像检查(颞骨CT及内耳MRI),并使用WPS2019绘制家系图谱。在征得其家系成员同意后,收集该家系中3名成员(包括2名WS耳聋患者在内)即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3-5ml。使用QIAamp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3名成员外周血DNA后,送至广州金域医学检验所进行基因测序,将提纯后的DNA接上相关引物经PCR扩增,最后将扩增纯化后的最终文库放到TruSight One测序版上经NextSeq500测序仪对 WS 相关基因(PAX3、MITF、SNAI2、EDN3、EDNRB、SOX10)的外显子区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dbSNP、1000人基因组计划、ClinVar、ESP6500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计算机软件(ANNOVAR)分析其治病突变位点。随后对先证者及其父母的突变位点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该家系中有两名WS患者,分别为先证者(Ⅲ-4)及其母亲(Ⅱ-4),两者都患有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都具有右侧虹膜色素减退的表现,且W值<1.95(内眦无外移),根据其表型两名患者被诊断为Ⅱ型Waardenburg综合征(WS2);先证者的颞骨CT及内耳MRI提示其双侧半规管畸形。(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的两名WS2患者均携带SOX10基因(NM006941.3)第2号外显子c.255G>A杂合无义突变,软件预测该突变可能会导致该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第85号氨基酸翻译为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先证者的父亲未检测到相关耳聋基因突变。[结论](1)该家系中的两名WS2患者均携带SOX10(c.255G>A)杂合无义突变,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dbSNP、1000人基因组计划、ClinVar、ESP6500数据库均未见该突变被收录,综合考虑该变异为此家系种的致病突变;(2)根据WS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及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推测SOX10(c.255G>A)突变在此家系中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先证者(Ⅲ-4)有很大可能将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3)基因测序技术广泛用于云南省WS患者的分子遗传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代佳[7](2020)在《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Dekleyn于1944年首次报道突发性耳聋,人们对其认识及重视程度也逐渐深入,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突发性耳聋在国际共识的发病率报道中为每年5-30人/10万[1],德国突发性耳聋在2004年指南报告中的发病率为20人/10万,在2011年新的指南报告中增加到每年160-400人/10万[2-3]。美国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影响到每10万人中的5到27人,每年大约有66,000例新增病例[4]。日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为 3.9 人/10 万(1972 年)、14.2 人/10 万(1987 年)、19.4 人/10 万(1993 年)、27.5人/10万(2001年)。韩国突发性耳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011-2015年期间平均年发病率为17.76例/10万人,且呈上升趋势[6]。由这些国外大样本数据结果可见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尚无突发性耳聋大样本流行病学具体数据,但临床上发现近几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逐年增多,且具有年轻化趋势[7]。大量资料显示突发性耳聋好发于青中年[8-10],一般认为工作上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易于波动、生活多不规律、睡眠障碍等情况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诱因[11]。突发性耳聋常见的病因有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肿瘤压迫耳蜗神经、中毒性耳聋、先天性发育异常等,这些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发性耳聋,而如果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查出明确病因,则应根据诊断出的病因修改为相应的疾病,如听神经瘤、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等[11]。由于突发性耳聋患者不但有短期内听力的下降而且可伴随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常会引起患者的恐慌,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症状。目前因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对照研究,突发性耳聋诱因及病因还不明确,尽管已经发布了许多荟萃分析和国家指南,但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上(治疗药物、给药途径及治疗时程)上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共识,管理尚未标准化。治疗效果相差较大且与多种预后影响因素相关,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分析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突发性耳聋这一高发人群即青中年患者的听力恢复及生活质量。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且经纳入及排除标准处理后临床资料完整的157例(162耳)青中年(19~59岁)突发性耳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入院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头颅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所有入选患者均参照中国2015年突发性耳聋治疗指南,按不同听力类型曲线突发性耳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治疗前后纯音测听结果,分析青中年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57例(162耳)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左耳83例(52.87%),右耳69例(43.95%),双耳5例(3.18%);152例单耳发病患者中,平均年龄41.61岁,青年组(19-44岁)患者85例(55.92%),中年组(46-59岁)人数67 例(44.08%);男性 78 例(51.32%),女性 74 例(48.68%),性别比例为 1.05:1;伴有耳鸣者129例(84.87%),不伴耳鸣者23例(15.13%);伴有耳闷胀感61例(40.13%),不伴耳闷胀感91例(59.87%);重度和极重度聋97例(63.81%);平坦型和全聋型109例(71.71%);126例(82.90%)在发病1周内就诊;(2)49例(32.24%)伴眩晕症状,其中突发性耳聋继发BPPV类型的眩晕者16例(1 1例为后半规管,4例为水平半规管,1例为多半规管);不同半规管的BPPV患者进行相应的复位治疗,其中9例(56.25%)进行1次复位,眩晕症状明显改善,3例(18.75%)需要经2次复位,4例(25.00%)需要经过3次复位;(3)单因素分析中患耳侧别、年龄、性别及是否有耳鸣、耳闷胀感、基础疾病对预后无显着影响(P>0.05),而就诊时患病时长(χ2=6.255,P=0.044)、耳聋程度(χ2=9.260,P=0.026)、焦虑和抑郁心理情况(χ2=5.371,P=0.020)、眩晕情况(χ2=8.089,P=0.018)、听力曲线类型(χ2=12.206,P=0.007),显着性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就诊时患病时长、焦虑和抑郁心理情况、眩晕情况对预后影响的显着性P<0.05。结论(1)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极少数双耳发病,左耳发病多于右耳,多伴有耳鸣,可伴有耳闷和眩晕症状,伴眩晕者中部分为BPPV类型的眩晕(多为后半规管BPPV);耳石复位对突发性耳聋伴BPPV类型眩晕治疗有效;(2)是否伴发眩晕、就诊时患病时长、听力损失程度、焦虑和抑郁心理情况、听力曲线类型可能是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就诊时患病时长、焦虑和抑郁心理情况、听力曲线类型是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3)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需及时、综合性全面治疗,从而提高耳聋疗效及后期的生活质量。
张月[8](2020)在《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据调查,当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复发性眩晕疾病为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且尚未研究出能够确诊的相关依据,只能够根据患者当下的病症进行诊断,但在实际诊断时,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诱因、病因等都差异很小[1]。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报道临床上两种疾病共同的发病率可高达64.1%,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合并前庭偏头痛的疗效。为一部分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提供一种微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17年10月一2019年10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中心门诊就诊收治的4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诊断为梅尼埃病(MD)25例,设为不伴偏头痛组,其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发病年龄49.2岁;诊断为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Migraine-Meniere’s disease,MMD)21例,设为偏头痛组,其中男5例,女16例,平均发病年龄37.5岁。梅尼埃病的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6年贵阳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采用2013年国际头痛协会在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Ⅲ)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同意加入到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和有关的辅助检查,同时比较不伴偏头痛组与确诊的偏头痛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详细询问所有患者的病史,然后行耳内窥镜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测,变温试验眼震电图检查,视频头脉冲试验,部分患者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经过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未见明显效果,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入院后均行外科手术内淋巴囊减压术(Decompression of endolymphatic sac,ESD)。同时建议所有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手术后患者随访观察,随访时间:3-9个月,包含复诊、问卷调查,在研究过程中还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所有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治疗效果,对比术前、术后眩晕的控制情况(眩晕次数、天数及程度),听力情况及工作质量的改善等三个方面。所有患者术后均在随访中。结果:经过研究统计学分析偏头痛组和不伴偏头痛组,在眩晕控制情况(手术治疗前后3个月眩晕累计发作次数的变化由治疗前(17.78±4.125)减至(2.07±1.306)次,其中偏头痛组由治疗前(21.00±3.834)减至(2.19±1.289)次,不伴偏头痛组由治疗前(15.08±1.730)减至(1.96±1.338)次;治疗前后3个月眩晕累计天数的变化由治疗前(14.37±2.768)减至(1.52±1.090)天,其中偏头痛组由治疗前(16.57±2.521)减至(1.487±1.123)天,不伴偏头痛组由治疗前(12.52±1.122)减至(1.56± 1.083)天;治疗前后3个月眩晕累计强度的变化由治疗前5.67±1.167减至2.02±0.737,其中偏头痛组由治疗前5.95±1.116减至1.20±0.734,不伴偏头痛组由治疗前5.42±0.235减至2.04±0.754)、术后听力(偏头痛组患者听力B级2耳(9.52%),C级10耳(47.62%),D级6耳(42.86%);不伴偏头痛组患者听力B级5耳(20.00%),C级9耳(36.00%),D级11耳(44.00%))方面均有显着差异(P<0.05)。从治疗效果看,2组控制眩晕和听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通过内淋巴囊减压术可以治疗一部分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可以为保守治疗无效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提供一种微创新的治疗方法;二、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可能共享相似的病理生理机制;三、伴有偏头痛的MMD可能是梅尼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四、短期内眩晕症状的控制效果满意,保留原有的听力水平。
袁耀辉[9](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许天虎[10](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二、《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引用外文期刊情况初步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引用外文期刊情况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厦门市幼儿园听力筛查模式在学龄前儿童听力保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1.筛查儿童一般情况 |
2.听力筛查情况 |
3.听力诊断情况 |
4.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儿童转诊情况 |
5.幼儿园家长耳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调查 |
讨论 |
1.厦门市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情况 |
2.厦门市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方法 |
3.厦门市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转诊情况 |
4.厦门市幼儿园听力筛查模式的可行性 |
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听力筛查与听力保健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计算机嗓音分析检查数据与喉瘖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计算机嗓音分析在喉瘖病中的诊断应用 |
1.中医对喉瘖的认识 |
2.嗓音客观评估的研究进展 |
总结 |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纳入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正常对照组与喉瘖试验组进行比较 |
2.正常对照组、肺脾气虚组与血瘀痰凝组进行比较 |
3.结合电子喉镜下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
4.喉瘖试验组患者性别分布 |
讨论 |
一、喉瘖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计算机嗓音分析在喉瘖证候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
三、计算机嗓音分析在声带增生性疾病中的应用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听力损失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听觉系统概述 |
1.1.2 听力损失概况 |
1.2 听力损失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1 听力损失检测的发展 |
1.2.2 常见的听力测试技术 |
1.3 听觉诱发电位 |
1.3.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 |
1.3.2 ABR的测量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4.1 ABR检测 |
1.4.2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总体结构 |
第2章 基于主动屏蔽技术的降噪效果研究 |
2.1 生理电信号的测量 |
2.1.1 存在的干扰 |
2.1.2 常用的解决方法 |
2.2 主动屏蔽技术 |
2.2.1 主动屏蔽原理 |
2.2.2 主动屏蔽电路设计 |
2.3 实验过程 |
2.3.1 受试者 |
2.3.2 实验设备 |
2.3.3 实验步骤 |
2.4 实验一结果——降低工频干扰效果 |
2.4.1 采集心电实验 |
2.4.2 采集眼电实验 |
2.4.3 采集肌电实验 |
2.5 实验二结果——抑制电极线抖动干扰效果 |
2.6 分析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刺激声对ABR检测的影响机制 |
3.1 刺激声参数 |
3.2 常见刺激声诱发ABR |
3.2.1 短声ABR |
3.2.2 短音/短纯音ABR |
3.2.3 Chirp ABR |
3.3 扫频刺激的设计原理 |
3.4 扫频ABR的初步实验 |
3.4.1 扫频刺激初步设计——基于平均数据模型 |
3.4.2 实验过程 |
3.4.3 实验结果 |
3.4.4 讨论与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的扫频ABR的有效性检验 |
4.1 扫频刺激改进设计——基于个体特性模型 |
4.2 实验过程 |
4.2.1 受试者 |
4.2.2 刺激声 |
4.2.3 实验操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短纯音、短声和扫频ABR在一定刺激条件下的比较 |
4.3.2 短声和扫频ABR在不同刺激强度下的比较 |
4.3.3 短声和扫频ABR在不同刺激速率下的比较 |
4.3.4 短声和扫频ABR在不同叠加次数下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刺激声极性对ABR的影响研究 |
5.1 刺激极性 |
5.2 分和极性处理方法 |
5.3 实验过程 |
5.3.1 受试者 |
5.3.2 刺激声 |
5.3.3 实验操作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短声ABR的极性影响 |
5.4.2 短纯音ABR的极性影响 |
5.4.3 扫频ABR的极性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数据库、文献管理及Meta分析软件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检索策略 |
1.5 文献筛选 |
1.6 质量评价 |
1.7 数据提取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2.2 纳入文献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敏感性分析 |
2.6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3.1 本次研究结果 |
3.2 安全性分析 |
3.3 文献质量分析 |
3.4 本次研究的异质性来源 |
3.5 疗效评价 |
3.6 针刺使用情况 |
3.7 此研究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特发性耳鸣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一个Waardenburg综合征耳聋家系听力学和遗传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查及其在突发性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注释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引用外文期刊情况初步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厦门市幼儿园听力筛查模式在学龄前儿童听力保健中的应用研究[D]. 谢石荣.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计算机嗓音分析检查数据与喉瘖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 张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D]. 姜言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4]针刺治疗特发性耳鸣的Meta分析[D]. 王璐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6]一个Waardenburg综合征耳聋家系听力学和遗传学特征分析[D]. 崔鑫.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青中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D]. 代佳. 郑州大学, 2020(02)
- [8]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D]. 张月.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4)
-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10]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标签:突发性耳聋论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论文; 听力下降论文; 力学论文; 中医药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