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团公司领导与首都新闻记者座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周呈思[2](2015)在《《人民日报》报道高官贪腐案的角色演变》文中提出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在高官贪腐案报道中扮演什么角色?其演变轨迹是怎样的?《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高官贪腐案的报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它作为中国政治舆论领导者应如何实现在高官贪腐案的报道中的媒体角色的新建构?论文基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通过分析《人民日报》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官贪腐案报道实例,描述其实现角色功能的运作特征,梳理其角色演变轨迹,评议其在我国媒介群体对高官贪腐案报道的集团性行为中发挥的无可替代的功能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揭示影响其功能发挥和责任担当的相关历史情境和诸多影响因素。作者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的对改革开放以来97个完成司法审判程序的省部级以上高官的贪腐案件的960篇报道为实证研究的例证材料,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对高官贪腐案的报道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其演变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2001年,第二个阶段是2002年到2011年,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论文指出,《人民日报》报道高官贪腐案时呈现出的媒体角色有与时俱进的演进。适应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它对三种传统角色(政治动员的工具、官方的新闻发布者、党和政府形象的塑造者)的实现方式发生着渐进性量变,并适时以新的角色形态(事实披露者和公共批评者)出现在公众面前。论文剖析了《人民日报》报道省部级以上高级官员贪腐案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引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审视其高官贪腐案报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论文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思路,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在对高官贪腐案的报道中,作为民意表达者、事实披露者、公共批评者的角色功能应更加凸显。论文还为《人民日报》如何通过报道省部级以上高级官员贪腐案,发挥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政治舆论领导作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新思路。
阮青进(NGUYEN THANH TIEN)[3](2015)在《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文中指出在当今的国际与地区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关系与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与世界各国利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合作过程中,各国各民族或多或少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通过发展国际关系与合作,各国也能够从中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关系中,除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以外,各国政府也日益重视文化交流与合作。而且,文化交流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彰显。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友好关系基础上得到发展。反过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并且,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从而使得自己文化更加丰富多样。此外,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交流还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扩大影响力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关于在文化交流领域内的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这项研究工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各个国家在文化交流中所采取的战略以及形成的实际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到目前为止,中国与越南学术界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国在政治外交和经贸领域的合作上,而很少涉及中越文化交流的专门研究。鉴于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对这一阶段的中越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两国文化外交政策、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历程、两国文化上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探讨,形成关于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合作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本文也对新时期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评价,并为进一步促进今后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一些思考。整篇论文是由绪论、主体部分六章和结论构成的。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等内容。第一章是邦交正常化以前中越文化交流回顾。中越文化交流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是山水相依的邻邦,具有便利的交往条件。众所周知,中越两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交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两国文化交流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连绵不绝。交流活动有助于两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因此,这一部分对历史上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此同时,该部分也陈述了中越文化交流的暂时中断以及两国文化交流恢复的过程,在纵观中越文化关系史的基础上来分析当代两国文化合作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基础。在新时期中越两国政治关系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两国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双方文化交流活动。双方领导已经对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达成了共识。两国政府签署了文化协定以及各项文化协定实施计划,为双方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法理依据。这就为中越文化交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在各国对外政策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家为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国外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而制定了文化外交战略。同时,各国政府还为成功实施文化外交的战略而提出了多个措施,大力利用文化软实力来实现国家利益。中国和越南也不是例外。因此,本文分别对中国文化外交以及越南文化外交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越文化外交战略与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关系。不难看出,文化外交战略的关键就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战略。换言之,文化交流是文化外交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大部分是在文化外交战略的指导下而展开的。从此角度看,可见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外交战略也就是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第三章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历程进行了探讨。纵观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历程,可以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两国邦交正常化至20世纪90年代末(1991年至1999年),中越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从迅速恢复到全面发展的阶段。二是自2000年至今,中越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在两国政府指导下,双方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极为密切,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从中越两国在教育、影视、图书出版、文学艺术、体育、旅游、青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过程的探讨,可见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较为活跃。交流的内容及形式丰富多样,多层次,多色彩,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流的程度越来越深化。这就充分表明两国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已经把双方所签署的文化协定和文化协定实施计划全面落实,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各个项目。可以说,两国间在文化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在两国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中越文化交流不平衡,一些来自历史问题的障碍对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等。第六章是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评价与思考。笔者认为,在研究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间关系时,中越两国学术界主要集中探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问题。他们对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几乎还没进行深入研究和做出评价。因此,在本文的最后一章,在上文所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力图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做出初步评价,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间文化交流合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结论部分对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同时再次肯定文化交流对促进中越两国文化和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王鹏[4](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指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孟拾年[5](2013)在《草根混央企》文中研究指明序篇一辞职考研那是一个雨夜,BP机猛响,宋扬飞奔到屋外IC卡电话机回了电话,当他得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的那一刻,宋扬对着空气狂吼,就像达到高潮时瞬间无意识的歇斯底里。之后,便是从云端跌落的落寞。宋扬或许并没注意到,他已经涕泗横流,分不清那是雨还是泪,是被自己感动,抑或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宋扬,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毕业,那个年
陈明[6](2013)在《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文中认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整个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配套机制的不完善,财富分配的失衡,导致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摩擦,利益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近些年来也在中国屡屡发生,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了社会的常态。众多突发事件,给我国政府和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体系中,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成了政府引导舆论,安抚民众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几十年来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却出现诸多问题。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政府及媒体做了大量的舆论引导工作,但是却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有时还引发反效果。遇到突发事件,我国各级政府往往是仓促应战,缺乏系统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提升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果,必须要加强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舆论引导效果评估指标和体系。本文是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尝试,论文分以下几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沿革。该章节详细梳理和回顾了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6年,1977-2003年,2004-。通过回顾厘清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脉络,发现舆论引导的共同特征,以及潜在的问题。因为研究的需要,还对千岛湖事件、非典、汶川地震这3个代表性的突发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的实践单独进行了评析。第二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相关思考。在前一个章节对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沿革梳理的基础上,本章节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思考,主要有如下几点:突发事件中我国党和政府对媒体保持着绝对的控制;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不断提高,但在某些领域还是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更加多样化。但是在这些变化之外,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舆论引导的主体政府部门自身需要加强建设,政府还需要开拓新的舆论引导路径,欠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效果的评估指标和体系。第三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自身建设。政府作为舆论引导的主体,自身不能出现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作为舆论引导主体的我国政府确实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加强自身的建设,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落实和完善已有的法律和法规;建立健全舆情预警预测体系;提升政府自身的公信力;加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形成原因的研究;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养;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等。自身建设是根本,只有将根本处理好,才能提升舆论引导的效果。第四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研究。舆论引导的路径,决定着政府在舆论引导中可以选择的运作手段。该章节提出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可供选择的路径:利用政府网站进行舆论引导;利用政务微博进行引导;及时权威的新闻发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以及借助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如媒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进行舆论引导等。第五个章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体系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缺乏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的评估体系,导致事件中外界很难对政府的舆论引导实践进行评估。该章节借鉴了国内一些优秀的学术机构和地方的相关经验和成果,构建了全新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指标和体系,以期促使我国的舆论引导评估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杨凯[7](2013)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中国新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新闻业所处的由政府、市场和公众构成的媒介生态也需要借鉴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播价值和研究价值凸显,值得研究。本文在专业社会学的基础上厘清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将它作为新闻业在争取专业地位和权利过程中的一套价值标准体系(包含新闻自治、职业标准--客观性原则、媒体公共服务、新闻专业协会和新闻伦理道德以及新闻教育等)和相应的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文章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论述各阶段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背景、主要理论基础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各方面进行建构的具体措施,效果和局限。本文最后探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美国新闻业以及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并总结其对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启示。全文共分为绪论、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阶段、媒介社会责任论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公共新闻学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新语境下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和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等六个部分。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18901942)阶段,新闻业内外部条件基本齐备。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是主要理论基础。具体在1910年左右,新闻客观性理念从作为一种操作原则,上升到新闻业的职业标准和理想。新闻公共服务成为业界普遍观念。全国性的新闻专业组织形成并在全国范围制订了一批职业道德规约,新闻教育逐渐被接受为一种职业训练的专门途径在全国铺开;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421988),由于美国新闻媒介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改变,媒介在与政府、公众关系恶化的困境下通过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来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媒介社会责任论发展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成为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新闻客观性通过新闻组织人员多元化来加强平衡性,尤其是族裔平衡。调查性新闻彰显了媒体的独立立场。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扩大了公共服务。媒体专业协会重新修订和制订了一批职业道德规约,完善了新闻自律机制。新闻教育也通过传播学加强了专业教育的学术性;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第三个发展阶段(19882001),美国民主政治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削弱了新闻业的合法性和民主功能。基于杜威哲学和社群主义等理论基础的公共新闻学/事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提升新闻业的政治民主功能,进行自我救赎。进行公共新闻实践的媒体不满足仅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还致力于发现和解决社群的问题,培养更加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公民。新闻专业协会为了解决新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重新修订道德规约,对新闻工作者的约束加强。但在危机缓解的同时也酝酿着新的危机。新闻工作者的参与者身份与传统新闻客观性理念有所冲突,社群的地理局限与公共新闻追求普遍的“善”相抵触。新闻教育不能提供新闻业界满意的具有技能的学生;在第四个阶段(21世纪以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语境。媒介经济持续恶化,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强劲,同时“9.11”后政府信息控制加强,爱国主义情绪也时常影响新闻实践。新闻媒体无论在新闻生产、公共服务和新闻伦理道德方面都受到严峻挑战。笔者提出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重构的方向:提倡公司社会责任论,媒体集团管理者应承担更多责任,减轻媒体经济负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体在公民新闻时期处于适度的民主压力下。本文最后一章探讨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美国新闻业和中国(大陆)新闻业的影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中始终面临危机的事实说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先天的结构性缺陷,无法摆脱所处的政治经济结构,和人作为新闻主体导致的必然的不足。但也说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通过不断发展和调整,至今仍然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和合理性。对美国新闻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关系的协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大陆)的影响。1949年前,中国商业报刊和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受到美国很深影响,国民党宣传体系在抗战胜利前后也受到一定影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再度传播,对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当前中国新闻媒体所处的复杂媒体生态和舆论生态,既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又要面临市场竞争和提供公共服务,中国新闻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照搬美国经验。但可以借鉴美国新闻专业主义中强调事实、真相的客观性原则和新闻的平衡性。以及他们将公众作为公民的服务理念和媒体自律机制的完善。
强月新,姜欣[8](2012)在《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的中国媒体发展可以归纳概括为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十二个字。谋划开局,指201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无论是报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行业、出版业还是电影行业,在这一年都本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伟大目标,在本行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未来五年发展的高屋建瓴的规划与措施。深化改革,指2011年无论是从媒介经营还是政府规制这两方面,媒介变革正逐渐走向深化。无论是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广播电视媒体出台的一系列规制措施、互联网行业
马瑞洁[9](2013)在《喉舌之困—国民党党媒制度与新闻宣传(1945-1949年)》文中指出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开始了它对中国的统治,也开始了党媒体系的全面构建。国民党秉承“宣传亦革命”的重要理念,将党媒视作本党之“喉舌”,动用国家权力为本党党媒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支持与政策优惠。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三民主义”确定为衡量所有媒介声音是否正确、是否进步的标杆,建构起党国体制下的党媒制度。党媒制度是党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党媒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所属政党的特性,也反映了政党在现实政治中的平衡与妥协。战后党媒制度变革围绕着宪政与政争两大主线展开,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意识形态与组织形态中弱势独裁的矛盾性。国民党在废除新闻检查的同时,以经济或政治的隐秘手段介入媒介市场,帮助党媒占据舆论高地;在行政院下设立新闻局的同时,保留中宣部对国内新闻界的党化管理;对党媒进行企业化改革的同时,以党股官股垄断股权、以党员官员填充董监事会——这不仅使产权改造失去了意义,还为党媒领域的贪污舞弊提供了温床。在这套党媒制度下生存的党媒人,同样呈现出报人、党人、学人多元并生的复杂面相。在大厦将倾的最后关头,谋生与自保的现实需求成了大多数党媒人的第一选择。新闻宣传的典型个案表明,国民党党媒真正无法逾越的困难在于党媒性质本身的限定与现实危机间的差异,缺乏“造梦空间”和不得不面对的“执政成本”则是执政党党媒独有的困境。
易旭明[10](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二、集团公司领导与首都新闻记者座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团公司领导与首都新闻记者座谈(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人民日报》报道高官贪腐案的角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对本文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高官与高官贪腐案 |
1.2.2 高官贪腐案报道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媒体角色的研究综述 |
1.3.2 贪腐案件报道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架构 |
2《人民日报》介入高官贪腐案的运作方式和角色意识 |
2.1 《人民日报》介入高官贪腐案的运作方式 |
2.1.1 介入时间 |
2.1.2 报道角度 |
2.2《人民日报》介入高官贪腐案的角色意识 |
3 1978年-2001年《人民日报》对高官贪腐案的报道 |
3.1 政治社会背景 |
3.2 报道整体样态 |
3.2.1 样本数量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 |
3.3 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的《人民日报》 |
3.3.1 官场表态与制造认同 |
3.3.2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陈希同案的报道 |
3.4 作为官方的新闻发布者的《人民日报》 |
3.4.1 政府失语与媒体缺位 |
3.4.2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李效时案的报道 |
3.5 作为党和政府形象的塑造者的《人民日报》 |
3.5.1 对官员的道德批判与对案件的制度反思 |
3.5.2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胡长清案的报道 |
4 2002年-2011年《人民日报》对高官贪腐案的报道 |
4.1 政治社会背景 |
4.2 报道整体样态 |
4.2.1 样本数量 |
4.2.2 新闻来源 |
4.2.3 报道体裁 |
4.3 作为官方的新闻发布者的《人民日报》 |
4.3.1 案件披露制度化与报道角度多元化 |
4.3.2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陈良宇案的报道 |
4.4 作为党和政府形象的塑造者的《人民日报》 |
4.4.1 公共形象的重塑与公信力的重建 |
4.4.2 公共批评者角色特征初显 |
4.4.3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郑筱萸案的报道 |
5 2012年以来《人民日报》对高官贪腐案的报道 |
5.1 政治社会背景 |
5.2 报道整体样态 |
5.2.1 样本数量 |
5.2.2 新闻来源 |
5.2.3 报道体裁 |
5.3 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的《人民日报》 |
5.3.1 政治共识的聚合与社会舆论的引导 |
5.3.2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周永康案的报道 |
5.4 从官方的新闻发布者到事实披露者 |
5.4.1 程序发布规范化与事实披露常态化 |
5.4.2 个案分析:《人民日报》对薄熙来案的报道 |
6 《人民日报》在高官贪腐案报道中的角色演变和角色建构 |
6.1 《人民日报》在高官贪腐案报道中的角色演变 |
6.1.1 角色演变的历程 |
6.1.2 角色演变中的变与不变 |
6.2 报道高官贪腐案的中央机关报角色建构 |
6.2.1 从政治动员的工具到民意表达者 |
6.2.2 从官方的新闻发布者到事实披露者 |
6.2.3 从党和政府形象的塑造者到公共批评者 |
6.3 与中央机关报角色建构相应的配套改革 |
6.3.1 行政改革 |
6.3.2 司法改革 |
6.3.3 新闻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关于“文化”与“文化交流”的概念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难点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邦交正常化以前中越文化交流回顾 |
第一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
第二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暂时中断 |
第三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恢复 |
第二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的基础 |
第一节 新时期中越政治关系的发展 |
第二节 中越领导人对中越文化交流发展的共识 |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与越南的文化外交战略 |
一、当代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 |
二、中国的文化外交 |
三、越南的文化外交 |
第四节 中越两国政府文化交流合作文件的签订 |
第三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历程 |
第一节 邦交关系正常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越文化交流(1991年至1999年) |
一、中越文化管理部门代表团频繁互访 |
二、中越两国多领域文化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的中越文化交流(2000年至2014年) |
一、中越两国文化管理部门的加强交往 |
二、中越两国加强展开多项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
第四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上) |
第一节 教育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 |
二、学术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业与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合作 |
一、新闻传播业的交流合作 |
二、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合作 |
第五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下) |
第一节 电视与电影业的交流与合作 |
一、电视业的交流与合作 |
二、电影业的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交流合作 |
一、文学领域的交流合作 |
二、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 |
第三节 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 |
一、体育的交流合作 |
二、旅游业的交流合作 |
三、中越青年交流 |
第六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评价及思考 |
第一节 冷战之后的历史背景对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
第二节 中越文化外交战略实施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
第三节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
第四节 文化交流对中越两国间全面合作关系的促进作用 |
第五节 中越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越文化交流不平衡 |
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对中越文化交流的消极影响 |
第六节 对促进中越文化交流发展的思考 |
一、加快推动互设文化交流办事机构 |
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
三、强化旅游交流合作 |
四、积极开展互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 |
五、加强开拓互联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6 基本思路 |
1.7 难点和创新点 |
2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回顾 |
2.1 1949-1976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2.2 1977-2003 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2.3 2004-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相关思考 |
3.1 突发事件中党和政府保持着对媒体的控制 |
3.2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逐渐提高,但在某些领域还是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 |
3.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越来越多样化 |
3.4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
4 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体政府自身的建设 |
4.1 落实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 |
4.2 建立健全舆情预警预测体系 |
4.3 提升政府自身的公信力 |
4.4 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养 |
4.5 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
4.6 加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形成原因的研究 |
5 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路径研究 |
5.1 利用政府网站进行舆论引导 |
5.2 利用政务微博进行舆论引导 |
5.3 及时权威的新闻发布 |
5.4 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 |
5.5 借助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媒体、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进行舆论引导 |
6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体系研究 |
6.1 现有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的相关成果 |
6.2 应对网络舆情评估体系的地方实践——深圳模式 |
6.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典型样本——“千岛湖事件”20年回眸 |
附录2 我国政府应对非典舆论引导十年回顾与反思 |
附录3 汶川地震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成功的舆论引导实践(168) |
附录4 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典型样本——以吕日周主政期间的山西长治为例 |
附录5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专访吕日周 |
附录6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7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目录 |
(7)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意义 |
一、 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阐释 |
二、 研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学术意义 |
三、 研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
二、 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 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步 1890~1942 |
第一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的背景考察 |
一、 新闻自由和便士报的成功为报业提供政治和经济独立的基础 |
二、 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质量需要控制 |
三、 新闻工作者需要专业化提升其职业地位 |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
一、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美国的发展 |
二、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视野下的美国新闻专业主义 |
第三节 美国新闻专业理念—客观性理念的确立和发展 |
一、 客观性理念的确立 |
二、 客观性理念内涵的发展 |
第四节 媒介公共服务:私人企业为主的格局 |
一、 面向作为整体的公众服务 |
二、 由占绝大多数的私有媒体提供公共服务:自由主义逻辑的产物 |
三、 新闻业公共服务的理想:多功能的平衡 |
第五节 新闻专业自律的开端:新闻协会组织和新闻伦理道德 |
一、 美国新闻专业协会组织的初期建设 |
二、 美国新闻道德规约—新闻伦理的制度化 |
三、 新闻道德伦理:现实需要的产物 |
第六节 美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
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新闻教育的发展 |
二、 早期美国新闻教育的特点 |
三、 早期美国新闻教育专业化作用的考察 |
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社会责任论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 1942~1988 |
第一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现实背景 |
一、 媒介所有权日益集中的经济结构带来威胁 |
二、 媒介与政府的关系:新闻自由空间的争夺 |
三、 反文化思潮下公众的媒介信任危机和消费主义文化 |
四、 技术的发展 |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完善的理论基础—媒介社会责任论 |
一、 媒介社会责任论的产生背景 |
二、 媒介社会责任论的内容 |
三、 媒介社会责任论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
第三节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完善 |
一、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挑战与修补 |
二、 平衡报道内涵的延伸 |
第四节 新闻业公共服务的发展 |
一、 新闻业公共服务的演进 |
二、 市场逻辑与民主逻辑的斗争—公共服务观的结构困境 |
第五节 新闻专业协会促进多元化和媒介自律机制的改善 |
一、 新闻专业协会的发展—结构多元化 |
二、 新闻道德规约修订:新闻伦理道德的自我反思 |
三、 新闻专业自律机制的改善 |
第六节 美国新闻教育的扩张 |
一、 新闻教育的扩张 |
二、 新闻教育的专业把关机制确立 |
三、 新闻教育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
四、 新闻教育面临新矛盾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新闻学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 1988~2001 |
第一节 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新困境 |
一、 政治的向右转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威胁 |
二、 民主危机动摇新闻专业主义的合法性 |
三、 技术更新带来挑战 |
第二节 公共新闻运动的理论基础—公共新闻学 |
一、 公共新闻学理论 |
二、 公共新闻学与媒介社会责任论的关联 |
三、 公共新闻学的影响 |
第三节 客观性原则的改革 |
一、 公共新闻学对“客观性”的发展 |
二、 “多元化”继续—是否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平衡 |
第四节 媒介公共服务的改革 |
一、 服务公众观念的演进:从公众(public)到社群(community) |
二、 从提供信息服务向解决问题服务发展 |
三、 从“消极”的公众向“积极”的公民发展 |
四、 “公共”含义的模糊及影响 |
第五节 公共新闻学时期新闻协会和新闻伦理道德的建设 |
一、 新闻协会“多元化”发展继续 |
二、 新闻伦理道德的困惑与调整 |
第六节 美国新闻教育专业化遭遇危机 |
一、 美国新闻教育的新问题 |
二、 新闻教育专业化的努力 |
三、 新闻教育专业化的危机:学界与业界关系受损 |
小结 |
第五章 新语境下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 |
第一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新语境 |
一、 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影响日益增长 |
二、 经济全球化加剧、媒介经济环境动荡 |
三、 反恐与爱国主义情绪的激发—9.11”后政府与民众对新闻界的影响 |
第二节 新语境下以客观性为原则的新闻生产受到挑战 |
一、 新闻采集环节 |
二、 新闻制作环节 |
三、 新闻传播环节 |
第三节 新语境下媒介公共服务功能受到挑战 |
第四节 新语境下新闻专业组织和媒介伦理受到挑战 |
一、 新闻专业人员工作压力增大 |
二、 新闻专业人员对专业协会组织的参与度与工作满意度下降 |
三、 新闻专业自治受到影响 |
四、 新闻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
第五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未来建构:公司社会责任论与媒介素养 |
一、 提倡公司社会责任论 |
二、 发展媒介素养教育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
一、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局限性 |
二、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美国新闻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1949 前) |
一、 中国新闻职业化背景 |
二、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实践的影响(1949 前 ) |
三、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学与新闻教育的影响(1949 前) |
第三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的影响(1978~)185 |
一、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再次传播的背景 |
二、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实践的影响(1978~ ) |
三、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影响(1978~) |
第四节 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实践的启示 |
一、 对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借鉴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
二、 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性 |
三、 选择性吸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内容 |
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喉舌之困—国民党党媒制度与新闻宣传(1945-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党管媒体的制度形成 |
第一节 国民党的战前党媒制度 |
第二节 国民党党媒的战时新闻宣传 |
第三节 战时新闻管制 |
第四节 外宣制度与国际新闻宣传 |
第二章 派系辐射下的党媒体系 |
第一节 早期政治性派系对党媒的影响 |
第二节 CC等政治派系在党媒中的势力与制衡 |
第三节 地方实力派对党媒的影响 |
第三章 “劫收”中党媒版图的扩张 |
第一节 接收敌产与“劫收”闹剧 |
第二节 从业登记与准入限制 |
第三节 党媒布局与掌控民营报刊 |
第四章 从中宣部到新闻局 |
第一节 兼跨党政的中央宣传部 |
第二节 宣传部改隶行政院之议 |
第三节 新闻局的成立与基本业务 |
第五章 战后新闻管理制度变革 |
第一节 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终结 |
第二节 战后新闻管理制度的调整 |
第三节 国民党新闻管理的制度分析 |
第六章 党媒体制的企业化变异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党媒企业化决策的背后 |
第二节 “股份制”:战后党媒企业化的进程 |
第三节 事业还是企业:党媒企业化经营的制度评析 |
第七章 体制内生存的新闻从业者 |
第一节 聘用与教育 |
第二节 收入与待遇 |
第三节 公会与组织 |
第八章 文人办报的政治操控 |
第一节 《周论》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周论》的实际立场 |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两橛 |
第九章 政协会议期间的新闻宣传战 |
第一节 会前的争鸣 |
第二节 头条新闻的比较 |
第三节 社论中的较量 |
第十章 抢米风潮中的《中央日报》 |
第一节 无可回避的经济危机 |
第二节 政府与奸商——谁是罪魁? |
第三节 五二○学生运动的报道 |
结论:“弱势独裁”政党的党媒之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学术成果 |
(10)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
八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
一 中国电视诞生 |
二 曲折发展之路 |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剧变 |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
三 电视建设进展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变革 |
二 电视任务、内容 |
三 观众需求扩张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
一 制度环境基础 |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
三 需求均衡评析 |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
二 广告产生过程 |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
一 需求扩张加速 |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
四 政策与对策 |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
一 市场需求升级 |
二 有线电视兴建 |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
三 制度均衡分析 |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
一 制度环境变更 |
二 制度均衡分析 |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
一 生产能力提升 |
二 消费模式拓展 |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集团公司领导与首都新闻记者座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人民日报》报道高官贪腐案的角色演变[D]. 周呈思. 武汉大学, 2015(03)
- [3]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研究(1991-2014)[D]. 阮青进(NGUYEN THANH TIEN).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5]草根混央企[J]. 孟拾年.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3(06)
- [6]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 陈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7]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研究[D]. 杨凯. 暨南大学, 2013(03)
- [8]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姜欣.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2(00)
- [9]喉舌之困—国民党党媒制度与新闻宣传(1945-1949年)[D]. 马瑞洁. 南开大学, 2013(07)
- [10]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