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论文文献综述)
姚蒙[1](2018)在《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高校日益重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纷纷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一直是当前工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难点。以跨学科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工程伦理教育的推行逐渐深入全国部分顶尖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从无到有,如今已经已经成为少部分高校的常规化教育工作。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虽然可以弥补工程伦理教育的空白,也为我们统一思考高校跨学科教学管理制度的整体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从整个工程教育系统来说,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尚处于探索开发阶段,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推广进程较为缓慢。可见,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认识并探索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创新之处及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关系探讨为切入点,对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及工程伦理教育体系进行内涵界定。其次,从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逻辑进行剖析,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其核心价值、学生全面发展是其理论基石,并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地位以及重要性,研究认为,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顺应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潮流、是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我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的必由之路。然后,从工程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出发,分析现状,得出工程伦理教学目标模糊化、课程设置边缘化、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任教学团队、缺乏跨学科教学组织体系等问题。再次,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从教学体系、保障体系两个角度分别对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其中教学体系角度中两所大学的工程伦理教育相同,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而保障体系角度中则有所区别,前者由教学队伍、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形式组成,后者由组织体制、教学队伍、课程建设及培养方案制定组成,由此得出两个相同但又区别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最后,结合访谈,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教学体系层面,要明确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推进以学生层次为区分的课程设置、完善以意识-职业-责任为要的教学内容及采用以理论-案例-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第二,从保障体系层面,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支撑,人文学科、哲学师资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条件,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为国内其他工科院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供思路参考。
李晓丽[2](2015)在《甘南藏族游牧民定居研究 ——基于碌曲城南新区牧民新村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普遍关注。面对日益严重的西部草原生态问题,“游牧民定居”日益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游牧民定居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开始逐步实施,甘肃甘南也不例外。作为我国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甘南是由内地过渡到西藏的重要中间地带,而游牧民人口在甘南占有相当比例,所以任何关于其境内游牧民的举措都至关重要,不容有些许差错,因为这关系着甘南地域的稳定与否,关系着我国的边疆安全。然而这一承载国家美好初衷的游牧民定居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却引来诸多质疑,这使我们颇感意外,于是希望通过对于极具典型性的碌曲城南新区牧民新村的调查,找出其中的缘由,并以人类学的深描来还原牧民新村藏族游牧民的定居实践。游牧民定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庞杂工程。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可持续的综合发展观以及文化多元化理论为思考维度,客观理性地审视牧民新村的游牧民定居问题,能够使我们逐渐剥离迷雾,对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其在实践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拥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定居对于传统藏族游牧民来说,是有着切实的益处的,这尤其体现在牧民新村学校教育和医疗体系的相对完善上。藏族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他们尊敬老师,尊敬任何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便充分体现在了藏族游牧民定居之后,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藏族游牧民个体,对于孩童教育的全力支持。而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藏族游牧民通常患有诸如心脏病、风湿病等一些疾患,如果说此类病症不好避免,那么因为突发性疾病不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而不幸失去生命的藏族游牧民,会让人们更加关注藏族牧区医疗卫生水平整体的改善与提高。游牧民定居对于牧区医疗体系的实质性改善,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体现。然而游牧民定居,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与思考,尤其是对于传统游牧文化的担忧以及一些定居政策所呈现出来的消极效应。游牧民定居解构了藏族游牧民原有社会的正常秩序,游牧民的生活与文化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常常要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维护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平衡便成为我们努力想要给出完美诠释的命题。究竟该如何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使之不至于戛然断裂,也使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在社会的剧烈变迁中获得一定喘息的机会,便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我国西部草原的游牧民定居政策,已经动摇了藏族传统游牧文化的根基,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而一些游牧民定居政策的相继出台,也并没有给草原和藏族游牧民带来想象中的美好,反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衍生问题,在牧民新村就出现了譬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水资源大量消耗等一些新问题。在藏族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实践过程中,诸多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与我们缺乏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理论的准确把握,没有对原有注重经济利益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以及人们对于游牧文化的误读有重要关联。文化是平等的,多元文化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常态,然而人们对于游牧文化的偏见,使源于农学的思维和逻辑被运用到草原游牧业的改革,那么其中的偏误似乎难免。面对生态系统脆弱、严寒、干旱的西部大草原,面对世代以游牧为主、各种现代化标识落后、城镇欠发达的高原牧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使草原生态得到恢复,使广大游牧民生活得到改善,使草原牧区和谐、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亦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多元文化各美其美,因此以游牧业本身的思维方式,以游牧业的理论与方法来认知、管理草原与游牧民,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我们当然没有试图为了保护与守持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而使这些文化的承载者固守在边缘区域里。我们只是想对于游牧生活、生产方式给予一份必要的尊重,希望可以在平等对话的语境中,给予生活其中的藏族游牧民以尊重。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应当认同他们最后的选择与决定,虽然我们真心憧憬着他们走向现代化,也能够拥有我们所认同的生活方式。
祁洁[3](2015)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社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政府一直扮演着“包揽一切”的家长的角色,掌控着国内各个领域的行政职权。物联网时代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使运用于同质性社会环境里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社会治理多元化”的理论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得到实践并成为普遍认同的社会事实,“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已从理念落实为政府行为;在此双重压力的迫使下,社会组织被推上历史的舞台,作为第三方社会力量承接起政府与社会之间纽带的重任。但是在我国,社会组织所赖以生存的制度化环境尚未形成;历史形成的政府集权的特征,需要有一个缓冲才能安心放权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尚不完善等问题,让社会组织陷入了发展困境。本文意欲通过相关调查和有关文献的研究,对社会组织所处困境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研究,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哪些社会组织能够率先进入社会治理领域”的答案,并总结出“社会组织能够最先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哪些领域”的问题。
本刊编写组[4](2014)在《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前言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迎来了"开门红"。全党振奋,人民高兴,给国际社会也留下了积极、美好的印象,增添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民众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开局漂亮,且步履稳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
吕日周[5](2011)在《倾诉我的感恩心——说给尊敬的王庭栋书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庭栋书记呵,您永远离开了我们。您虽然后来被任命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但我今天仍然沿用一贯的老称呼,仍然向您倾诉。这是因为过去的30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有啥话都想和您说,您永远活在我心里。我曾
余玮[6](2011)在《胡春华:人生路上的成绩单写满高分(下篇)》文中研究表明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46岁——最年轻的省长……胡春华不断刷新中国政界的年轻记录。他的人生履历诠释了一个亲民爱民、执政为民、勤政为民的仕途轨迹。
王彦鑫[7](2010)在《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以生态绿色革命为导向的全球生态化运动正在兴起,特别是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基于以上背景,面对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必须立即转变,以民主、文明、高效、健康、创新为特征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国内外城市已开展建设实践,但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加以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加快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显得特别迫切。再加上太原市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重工城市,煤、焦、铁、电是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提出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这一课题。论文应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现状,并指出了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不足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在总结传统城市建设动力机制的同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且构建了全新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以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结合其发展现状,应用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太原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和具体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①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城市的内涵进一步扩大,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已不能代表整个城市。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并且变的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论文提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的系统模型及生态城市创建标准。②建国五十多年,城市的发展是在依靠由经济推动力、人口能动力构成的推力系统和由政府行政力、科技支撑力、制度调控力构成的拉力系统共同作用实现的。生态城市作用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以城市主体实现其共同利益为内在动力,以政府政策力、资源约束力、科技支撑力、成果吸引力、文明驱动力为外在动力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进而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③传统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只是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角度评价城市发展,不能准确地评价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根据本文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理论,政治、文化应列入评价范围,进而构建了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④利用本文提出的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评价模型、动力机制模型等理论,对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了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原生态城市建设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并且建设性地提出太原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构建高效的生态经济、民主的生态政治、和谐的生态社会、健康的生态环境、创新的生态文化五大体系。
韩承鹏[8](2007)在《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文中指出运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动员,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现象。中国堪称标语口号大国。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架上还是在奔驰的车体上,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是在穷乡僻壤里那些斑斑驳驳的泥墙上,你都能找到标语的身影。研究标语口号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这些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政治动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收集整理标语口号,可以积累史料,为他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标语口号在我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群体心理感应和标语口号较好的动员传播效果。在我国历史上标语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用标语来昭示天下,彰显政绩,动员民众,服从统治。从此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均仿效之。在封建朝代,口号发挥威力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要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平等,将口号在封建社会发挥作用推向了极至。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这一千古绝唱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动力引擎。在中国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撰写的标语口号遍布红色区域,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参加革命队伍的强大武器。标语口号在建国后仍然发挥作用,在“文革”期间,标语口号的喧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标语口号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标语口号的目标对象是群体。群体在一定的氛围下,具有易于激情冲动、随大流及群体情绪相互感染的的特征。标语口号就象荷尔蒙一样,能加速催化群体特征的显现。标语口号一般使用简单常用的汉字,这就与中国普通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相契合。加之,标语口号一般工整对仗,琅琅上口,易于识记,便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标语口号具有内容的时代性、来源的特定性、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效果的鼓动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等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语口号。如土改时期的斗争性,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性,“文革”时期的狂热性等,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是哪一时期写的。在我国,有能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主要是权威人士、特定的组织机构、一些重要会议和个别群众。标语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因陋就简,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书写标语可以用墨汁、油漆等传统材料,还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材料;标语可以写在石块、木板、横幅、墙壁上,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上传播。标语口号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的放矢,一定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结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和特定目标群体的需要创造性提出。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将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从而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透视这些标语口号,我们会发现,在浩瀚的标语口号之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力强大但内容欠妥。一些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但有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缺少人文关怀,有的法治意识淡薄,还有的泛政治化严重等。还有,个别标语口号制作者动机不纯,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想通过张贴标语,喊喊口号来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但求虚功。标语口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动员方式,在现时代不但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且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语境下,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能力增强,不再盲目跟着标语口号跑了。这就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社会提出了挑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有待于转型和变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标语口号的特点规律,把握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原则理念,懂得正确使用方法,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反映时代要求的标语口号,推动社会进步。
刘亚男[9](2004)在《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文中研究指明
二、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论文提纲范文)
(1)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程伦理教育要素研究 |
1.2.2 工程伦理教育问题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工程、工程伦理 |
1.3.2 工程伦理教育 |
1.3.3 工程伦理教育体系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与现实逻辑 |
2.1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向度 |
2.1.1 承担社会责任: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价值 |
2.1.2 学生全面发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石 |
2.2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必然 |
2.2.1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顺应国际工程教育的改革风向 |
2.2.2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2.2.3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符合中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发展需要 |
第3章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分析 |
3.1 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层面 |
3.1.1 工程伦理教学目标模糊化 |
3.1.2 工程伦理课程设置边缘化 |
3.1.3 工程伦理教育教材建设薄弱 |
3.2 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层面 |
3.2.1 学校层面对工程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3.2.2 专门任职的工程伦理教师团队亟需组建 |
3.2.3 工程伦理跨学科教学的组织体系尚未构建 |
第4章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分析 |
4.1 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特征 |
4.1.1 明确以敏感-规范-判断-意志为主的教学目标 |
4.1.2 形成通识课专业课结合的课程体系 |
4.1.3 构建以问题-价值-规范为主的教学内容 |
4.1.4 更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
4.2 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特征 |
4.2.1 工程伦理教学队伍背景多元 |
4.2.2 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并进 |
4.2.3 新型工程伦理教学形式开发 |
第5章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分析 |
5.1 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特征 |
5.1.1 明确以意识-规范-决策为主的教学目标 |
5.1.2 形成分层次分类别的课程体系 |
5.1.3 构建以概念-方法-职业-问题为主的教学内容 |
5.1.4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三大教学方法 |
5.2 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特征 |
5.2.1 工程伦理组织体系权责分明 |
5.2.2 工程伦理培养方案具体可行 |
5.2.3 工程伦理教学队伍构成合理 |
5.2.4 工程伦理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
第6章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对策 |
6.1 构建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 |
6.1.1 明确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工程伦理教学目标 |
6.1.2 推进以学生层次为区分的工程伦理课程设置 |
6.1.3 完善以意识-职业-责任为要的工程伦理教学内容 |
6.1.4 采用以理论-案例-实践为主的工程伦理教学方法 |
6.2 构建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 |
6.2.1 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支撑 |
6.2.2 人文学科、哲学师资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条件 |
6.2.3 顶层设计、课程建设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
附录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 |
(2)甘南藏族游牧民定居研究 ——基于碌曲城南新区牧民新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定居是游牧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
二、甘南特殊的战略地位 |
三、城南新区牧民新村的典型性 |
第二节 游牧民定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学者关于游牧民定居的研究及述评 |
二、国内学者关于游牧民定居的研究及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客化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四节 田野点境况 |
一、自然地理 |
二、牧民新村之形成 |
三、现实生存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政策实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概念 |
一、生态文明 |
二、可持续发展 |
三、文化多元化 |
四、生态移民 |
五、自然保护区 |
第二节 游牧民定居背景 |
一、传统游牧生产的局限性 |
二、碌曲草原生态危情 |
三、藏族游牧民向往现代生活的意愿 |
第三节 相关文件政策和实践历程 |
一、相关文件与政策 |
二、我国草原牧区的改革历程 |
三、甘南藏族游牧民定居历程 |
第四节 藏族游牧民定居的意义 |
一、生态意义 |
二、社会效益 |
三、经济效能 |
第三章 传统的游牧生活 |
第一节 游牧文化的产生 |
一、草原的自然选择 |
二、群养动物的必然结果 |
第二节 碌曲藏族游牧民的传统生活 |
一、高度分散的游牧生产要素 |
二、相对“原始”的生活 |
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
第三节 游牧文化的特征 |
一、靠天养畜 |
二、明显的季节性 |
三、逐水草而居 |
四、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重合 |
第四节 游牧文化的虔诚践行 |
一、游牧生活的实质:游牧民、牛羊和草原的有机统一 |
二、草原的组合意义 |
第四章 牧民新村的现代生活 |
第一节 定居藏族游牧民的生活情态 |
一、居住 |
二、饮食 |
三、不同的生存状态 |
四、精神领域 |
第二节 相对完备的教育、医疗、交流体系 |
一、放眼外界的可能——现代文化教育 |
二、对于医疗卫生的高度重视——碌曲医疗体系 |
三、时空的自由转换 |
第三节 藏族游牧民的分化 |
一、基本适应新生活的定居游牧民 |
二、无法安定下来的定居游牧民 |
三、传统的藏族游牧民 |
第四节 政策实施 |
一、生态恢复措施 |
二、多维度发展经济 |
三、政策效应 |
第五节 藏族游牧民定居成本分析 |
一、入住牧民新村的经济支出 |
二、定居之后的成本代价 |
三、被忽略的心理创伤 |
四、定居状态 |
第五章 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生产方式之变迁 |
一、人工舍饲 |
二、划区轮牧 |
三、牛羊的艰难“定居” |
四、产业发展之悖论 |
第二节 生活方式之变迁 |
一、日常生活 |
二、人际社交 |
三、信息通道 |
四、婚姻家庭 |
第三节 精神文化之变迁 |
一、语言 |
二、教育 |
三、信仰 |
四、娱乐 |
第四节 社会重构 |
一、社会调适 |
二、社会身份 |
三、再社会化 |
第六章 发展中的困惑——定居之后出现的新问题 |
第一节 生态环境恶化 |
一、牧民新村出现生态恶化问题 |
二、公共卫生隐患 |
第二节 发展之殇 |
一、现代化企业 |
二、耕种之害 |
三、人工牧草带来的噩梦 |
四、网围栏的潜在危害 |
五、围封禁牧——草原生态系统之失衡 |
第三节 就业困境 |
一、贫困 |
二、交际障碍 |
三、不安与不适 |
第四节 频发的社会新问题 |
一、“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
二、身份歧视 |
三、自筹困难 |
四、水能消耗 |
五、政府政策与实践执行中的偏差 |
第七章 以人为本——藏族游牧民定居发展完善之路 |
第一节 对游牧民定居科学内涵的统一认知 |
一、现存的粗浅认知 |
二、科学内涵 |
第二节 草原的真正主人——藏族游牧民身份的确认 |
一、藏族游牧民的失语 |
二、藏族游牧民基本权利的弱化 |
三、个体的不满 |
四、游牧民是保护草原的主体 |
第三节 社会生存之本 |
一、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
二、产业结构调整 |
三、发展劳务经济 |
四、相关培训 |
五、草原休闲经济——生态旅游的兴起 |
六、绿色食品加工 |
七、民族特需用品加工 |
八、其他第三产业 |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 |
一、完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 |
二、建设综合能源体系 |
三、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 |
四、加强科技支撑 |
五、提升市场机制 |
六、拓展社会保障事业 |
七、防疫监控 |
八、环境保护 |
第五节 文化科学教育的全力开拓 |
一、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二、构建社区文化 |
三、学校教育 |
四、社会再教育 |
第八章 反思与讨论——草原游牧业的改革与文明追求 |
第一节 草原——传统游牧文化的承载地 |
一、对草原生态的理性认知 |
二、草原土着居民——传统游牧民存在的意义 |
三、不同利益主体进驻草原 |
第二节 农学思维逻辑下的藏族游牧民定居政策实践 |
一、单线进化论的延续影响 |
二、“游牧”“农耕”——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
第三节 多重话语权的引入 |
一、3 种不同的声音:政府、藏族游牧民、研究者 |
二、藏族学者的担忧与建议 |
三、监管机构的缺失 |
第四节 当代社会的文明追求 |
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
二、文化多元化视角下的藏族传统游牧文化 |
三、游牧传统文化的重构——聚焦游牧民定居政策实践的另一种维度 |
四、规划现代化的反思 |
五、个体生活的意义与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研究方法 |
第四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公民社会研究 |
二、第三部门的研究 |
三、非政府组织概念的确立 |
四、我国的有关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五、学者对社会组织的研究 |
六、社会治理概念研究 |
第一章 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的数据分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会治理 |
二、社会治理优点 |
三、社会治理的主体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和合法性机制 |
一、社会组织参与的优势 |
二、社会组织的制度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一节 香港——不同政体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典范简介 |
第二节 浙江——发达地区的代表 |
第三节 成功案例的代表 |
一、环保组织,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保护的组织 |
二、茶叶组织,行业内共同创造制度化环境 |
三、大爱之行计划激励社工组织的成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以黑龙江省为例 |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困境 |
一、营造合法性机制遭遇困难 |
二、自身发展不完善 |
三、政府放权难发展受限 |
第二节 困境成因分析 |
一、社会问题倒逼政府的产物 |
二、国际制度化环境中政府面临压力的产物 |
三、没有形成社会组织发展的温床 |
第三节 能率先参与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
一、贴近民生的基层组织 |
二、社工组织专业社工机构 |
三、与全民相关的公益组织 |
第四节 社会组织会率先进入社会治理的领域 |
一、社会组织擅长做的项目 |
二、抓住政府放心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项目 |
第五章 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国家政策性的保障 |
第二节 政府主导 |
第三节 加强自身建设 |
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
二、塑造自身形象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需因地制宜 |
第五节 搭建公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组织自律性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
二、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
三、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 |
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
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 |
六、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
七、关于群众路线和改进作风的重要论述 |
八、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
九、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
十、关于外交工作、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 |
后记 |
(5)倾诉我的感恩心——说给尊敬的王庭栋书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6)胡春华:人生路上的成绩单写满高分(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四、积极应对燕赵大地的多重考验 |
五、富民与强区写在科学发展的成绩单上 |
(7)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序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趋势与问题 |
1.1.2 全球生态化运动的兴起 |
1.1.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 |
1.4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综述 |
1.4.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
1.4.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进展 |
1.4.3 生态城市实践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2 生态城市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城市思想渊源探析 |
2.1.1 国内生态城市思想渊源 |
2.1.2 国外生态城市思想渊源 |
2.2 生态城市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生态城市架构与理论模型 |
3.1 生态城市概念及特点 |
3.1.1 生态城市概念 |
3.1.2 生态城市特点 |
3.2 生态城市的内涵 |
3.3 生态城市的构成及运行 |
3.3.1 生态城市的构成 |
3.3.2 生态城市的运行及其规律 |
3.4 生态城市的系统模型 |
3.5 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 |
4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4.1 太原市城市发展现状 |
4.1.1 太原市简介 |
4.1.2 太原市发展现状 |
4.2 太原市城市建设的生态制约 |
4.2.1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太原市生态环境分析 |
4.2.2 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太原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 太原市生态氛围的调查 |
5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太原市实证分析 |
5.1 动力机制概述 |
5.2 传统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5.3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机理及模型 |
5.3.1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
5.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机理 |
5.3.3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 |
5.4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
6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构建及太原市生态城市评价 |
6.1 构建生态城市新的评价体系必要性分析 |
6.2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意义及功能 |
6.3 构建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原则 |
6.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1 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步骤 |
6.4.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5 评价模型的构建 |
6.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及模型 |
6.5.2 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6 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6.6.1 太原市分年度纵向综合评价 |
6.6.2 太原市与山西省其他10个城市横向评价比较 |
7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差距分析 |
7.1 生态政治差距分析 |
7.2 生态经济差距分析 |
7.3 生态社会差距分析 |
7.4 生态环境差距分析 |
7.5 生态文化差距分析 |
8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8.1 建设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
8.2 建设民主的生态政治体系 |
8.3 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
8.4 建设文明的生态社会体系 |
8.5 建设创新的生态文化体系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提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的语义略解 |
第二节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本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选题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标语口号的成因考察 |
第一节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第二节 强大的群体心理效应 |
一、群体心理特征:激情盲从易感染 |
二、群体力量探源:爆发强大潜能 |
第三节 显着的动员传播效果 |
一、标语口号契合了常人的文化知识水平 |
二、标语口号易于识记 |
三、标语口号能创设力量氛围 |
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
注释 |
第三章 动员型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内容的时代性 |
一、古代中国 |
二、近代中国 |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
第二节 动员性标语口号来源的特定性 |
一、权威人士 |
二、组织机构 |
三、重要会议 |
四、人民群众 |
第三节 动员类标语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
一、工农红军时期的标语制作 |
二、改革开放前的标语制作 |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标语制作 |
第四节 标语口号动员效果的鼓动性 |
一、情感型鼓动 |
二、目标型鼓动 |
三、理想型鼓动 |
四、利益激励型鼓动 |
第五节 标语口号动员目标的针对性 |
一、针对中心工作 |
二、针对特定人群 |
三、针对特定需要 |
注释 |
第四章 标语口号的动员效果透视 |
第一节 动员导向功能 |
一、政治动员导向功能 |
二、政策动员导向功能 |
三、政治社会化动员功能 |
第二节 政治动员功能 |
一、实现政治决策动员 |
二、实现政治目标动员 |
第三节 动员激励功能 |
一、目标式激励动员 |
二、激情迸发式动员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动员力强但内容不妥 |
一、动员力强大但却有碍社会发展 |
二、虚幻理想但却昙花一现 |
三、有强烈的震慑力但却缺少人文关怀 |
四、权威动员但显法治意识淡薄 |
五、动员目的明确但内容滑稽荒诞 |
六、动员内容引起岐义 |
七、动员内容泛政治化 |
八、动员面太广缺乏针对性 |
第二节 标语位置失当 |
第三节 动员目的欠佳 |
一、观念误区,以虚抵实 |
二、作风不实,上行下效 |
三、跟风应景,敷衍塞责 |
四、频换口号,误导社会 |
五、劳命伤财,华而不实 |
注释 |
第六章 发挥标语口号动员功能的有效办法与措施 |
第一节 把握制定标语口号的原则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满足利益需求的原则 |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四、可行性原则 |
五、准确把握口号时机的原则 |
六、正确把握口号转换的原则 |
第二节 正确表达标语口号 |
一、明确标语口号的特性 |
二、符合规范要求 |
三、正确掌握表达方法 |
第三节 加强对标语口号的监管 |
一、端正思想,以人为本 |
二、务求实效,力戒“虚功” |
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
第四节 现时代标语口号的发展取向 |
一、更新观念,依法动员 |
二、创新发展,推陈出新 |
注释 |
附录:中国近现代动员类标语口号例举 |
第一节 政治动员 |
第二节 社会动员 |
第三节 科教文卫建设动员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动员 |
第五节 军事领域动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论文提纲范文)
1 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
1.1 疏通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 |
1.1.1 向政府反映行业动态和需要。 |
1.1.2 积极帮助会员单位排忧解难。 |
1.1.3 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解决奶牛养殖小区占地。 |
1.1.4 协调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关系。 |
1.1.5 协调奶农与收奶站的关系。 |
1.2 引导市民消费 |
1.2.1 搞好宣传,引导消费,提高全民饮奶意识。 |
1.2.2 利用“国际牛奶日”和全国“乳及乳制品营养周”开展大规模地宣传活动。 |
1.2.3 积极接待社会各方面对奶业发展、牛奶知识、奶制品消费等方面的咨询。 |
1.3 积极服务会员,搞好技术传播 |
1.3.1 深入基层向奶农传实用技术。 |
1.3.2 请专家为协会骨干传授新知识、新技能。 |
1.3.3 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
1.3.4 积极引导建设奶牛小区,扩大优质奶源基地。 |
1.4 加强协会内部建设,为会员搞好服务 |
2 协会今后工作设想 |
2.1 加强信息的采集与发布 |
2.2 搞好调查研究 |
2.3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2.4 继续发展协会会员,扩大协会服务面 |
2.5 加大引导牛奶消费的力度 |
2.6 加快奶牛养殖小区和高科技示范园建设 |
四、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D]. 姚蒙.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2]甘南藏族游牧民定居研究 ——基于碌曲城南新区牧民新村的调查[D]. 李晓丽. 兰州大学, 2015(03)
- [3]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祁洁.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4]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 本刊编写组. 职业技术, 2014(Z1)
- [5]倾诉我的感恩心——说给尊敬的王庭栋书记[J]. 吕日周. 山西农经, 2011(06)
- [6]胡春华:人生路上的成绩单写满高分(下篇)[J]. 余玮. 财经界, 2011(17)
- [7]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D]. 王彦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8]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 复旦大学, 2007(06)
- [9]服务奶业从小事实事做起[J]. 刘亚男. 中国奶牛,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