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流动场中电流变液的响应(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任永明[1](2020)在《模板法制备咪唑基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颗粒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电流变液是一种由微纳米颗粒分散在绝缘油中形成的智能流体,当外加电场时,其流变特性(剪切粘度、剪切应力、模量)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可以从类液态转变到类固态,而当电场撤掉时又恢复到类液态,这种变化是瞬时可逆的。本文以离子液体作为模板剂来辅助制备二氧化钛颗粒作为电流变液的分散相材料,首先通过选择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做模板剂来探究其对二氧化钛形貌以及晶型结构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其对电流变性能的影响;然后选用模板剂效应较强的离子液体,通过控制回流时间探究了不同离子液体含量对电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添加乙酸来辅助制备二氧化钛,并研究了不同乙酸含量对二氧化钛形貌结构与电流变性能的影响。(1)选用了3种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作为模板剂,分别制备了TiO2-[BMIm][BF4],TiO2-[BMIm][PF6],TiO2-[HOEtMIm][BF4],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使颗粒尺寸变大,表面变粗糙,只有TiO2-[HOEtMIm][BF4]出现锐钛矿相。流变测试发现,加入离子液体后,颗粒的零场粘度都会有所降低,电流变效率都有提高,TiO2-[BMIm][BF4]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性能。(2)选用模板效应较强的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模板剂,控制回流时间6 h和10 h制备了不同离子液体含量的二氧化钛颗粒。结果发现,具有较高离子液体含量的二氧化钛,其流变性能较好,电流变效率也较高,响应性也更好。(3)添加不同摩尔比的乙酸来辅助制备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结果表明,随乙酸含量增加,颗粒表面由相对光滑变为小颗粒堆积的粗糙形貌。且乙酸含量增加后,出现锐钛矿相。流变测试发现,加入少量乙酸后,其电流变性能相对较高,但漏电流也较大。随乙酸含量增加,其电流变性能有所降低,但具有更低零场粘度和更高的电流变效率。
陈子烨[2](2020)在《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振动筛隔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提倡煤炭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振动筛选煤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保障振动筛的的性能和其使用寿命成为重中之重。而振动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启停机的共振问题,共振问题不仅影响着振动筛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对周围建筑产生危害,如何在隔振中能够减小振动筛共振现象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以智能材料磁流变液为研究基础,通过磁流变效应具有连续可逆、瞬时响应快以及易控制等优点,设计并制造出基于剪切流动混合模式下的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振动筛隔振试验中。通过试验研究,为振动筛隔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磁流变液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流变机理,分析了磁流变液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总结了磁流变液的几种常用的本构关系模型,以Bingham为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并对剪切流动混合模式下的阻尼出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对阻尼器进行了磁路的设计与计算,确定了阻尼器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参数。使用有限元软件Maxwell软件进行了磁路结构仿真与研究,得到阻尼器的磁力线分布和阻尼通道内的磁感应强度的规律,分析了缸筒壁厚、阻尼通道间隙,电流大小对阻尼通道间隙内磁感应强度的影响,优化磁路结构。通过MTS810试验机对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为磁流变阻尼器后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搭建用于测试磁流变阻尼器隔振性能的振动筛测试实验台,进行了阻尼器隔振试验,并与弹簧、ROSTA等隔振方式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阻尼器用于振动筛隔振效果较好,减小了共振现象。试验结果为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振动筛隔振应用中提供了依据。本论文有图60幅,表15个,参考文献83篇。
李佩[3](2019)在《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方法及装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in short MRF)是一种由微米级颗粒分散于载液中形成的悬浮液,它将液体的流动性与磁性物质的磁性结合起来,使得其流变特性随外加磁场变化,且此响应过程为毫秒级。因此,磁流变液在航空航天,武器军工,汽车工程,船舶工程以及医学等方面被广泛地应用。磁流变器件的响应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控制效果,因此响应时间是磁流变器件的一个重要指标。磁流变器件的响应时间分为电磁响应时间和MRF自身响应时间,为了更好地提高磁流变器件动态性能,学者们对磁流变器件响应时间以及电磁响应时间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但针对磁流变液自身响应时间的研究成果较少。根据磁流变效应,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利用正弦电流信号形成正弦变化磁场,得到正弦变化的扭矩,找出扭矩信号与磁场信号的峰值时间差,测量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基于此方法,设计一套测量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装置。本文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果如下:(1)简要分类说明测量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方法,了解到当今测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分析了从微观成链分析,利用狭缝剪切装置以及圆盘剪切装置测量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论文的研究工作;(2)对Herschel-Bulkley模型(简称HB模型)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确保其能够运用于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测试中,进而推导出双剪切盘模型的扭矩传递公式,引入电流偏置正弦信号与扭矩传递的关系,得到扭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正弦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峰值时间差寻找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方法。同时开展磁流变液流变学行为微观动力学模型研究,通过仿真,得到MRF响应时间与体积分数的关系。然后从细观角度出发,定性分析其与磁感应强度,剪切率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磁流变液在临界点之下,若增加其体积分数,则缩短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超出临界点则加长,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随体积分数增大而减小;剪切率对响应时间的影响不敏感。(3)对装置进行磁路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首先对装置进行磁路设计,通过磁路设计原理对磁路进行基本设计,确定初始线圈、磁路参数。而后,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进行进一步定量分析,基于两者结合循环的设计方式,对磁路设计进行优化。磁路设计完成后,对装置的机械核心零件进行设计,包括装置的剪切机构,支撑结构等,确定各零部件的尺寸、公差,选取机械标准件。依据预估的扭矩,剪切率等参数,对装置的转子电机和升降电机以及滑台进行选取。(4)搭建装置的传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用扭矩传感器来检测传递力矩的变化,用电流传感器和磁场探针来测量电流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把电流传感器置于装置外部,磁场探针安放在剪切盘之上,扭矩传感器置于剪切转轴之上,集成数据采集系统与机械系统,装配,调试,令此装置能够成功测量磁流变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时间。(5)设置电流,电源,控制系统等,对磁流变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做出实验测试,分别测量磁流变液响应时间与体积分数、磁感应强度和剪切率的关系,并与理论分析做出对比。发现在临界点之内,磁流变液的体积分数越大,响应时间越快,若超过临界点,体积分数的增大会引起响应时间的变大;磁感应强度越大,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越快;并且,剪切率不是影响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测量磁流变液响应时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其来源,认为此测试装置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房洲[4](2019)在《交联型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电流变性能》文中提出电流变液(ER)液是一种智能响应材料,该材料可以随着外部电场的改变进行固-液转变,从而具备良好的电场响应性能。聚离子液体(PILs)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聚电解质,其骨架上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若将其作为分散相制备成电流变液,无需水的参与,同样具备良好的电流变性能。而通过交联、复合和共聚,可以对聚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其电流变性能。本文以可聚合的1-正丁基-3-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C4VIm][BF4]为研究核心,分别对其进行交联聚合和共聚,并使用交联聚合产物与其他材料进行了复合。最后对目标产物与中间产物进行了核磁、红外、热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流变测试与分析。首先,通过自由基分散聚合,以[C4VIm][BF4]为聚合单体,合成均聚型聚离子液体P[C4VIm][BF4];随后,以1,6-己二基-3,3?-双-1-乙烯基咪唑氟硼酸盐([HVIm][BF4])为交联剂,控制其含量为10%、20%,合成相应的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4VIm][BF4]。各项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交联剂含量为20%的聚离子液体具有更规整的球状形貌及更好的电流变性能。其次,通过低温界面聚合,以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4VIm][BF4](20%)微球为核,以聚苯胺(PANI)为壳,合成核壳复合微粒P[H/C4VIm][BF4]@PANI;随后探究了PVP对复合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调节苯胺(Ani)的掺杂量,探究了苯胺对复合颗粒形貌及电流变性能的影响。各项测试分析结果表明:PVP的加入可以促使核壳结构更加均匀;苯胺掺杂量为80%时核壳微粒电流变性能最好。最后,通过自由基共聚,以离子液体[C4VIm][BF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合成离子液体共聚物P[MMA/C4VIm][BF4];然后分别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以及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合成交联型共聚物P[E/MMA/C4VIm][BF4]以及P[D/MMA/C4VIm][BF4]共聚微粒。各项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加入可以减少游离自聚物的产生,生成具备特殊形貌的共聚微粒;电流变结果表明,交联剂为DVB时共聚微粒具备更好的电流变性能。
陈盼盼[5](2019)在《离子液体修饰的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电流变(ER)液是一种能响应外部电场刺激,表现出对内部结构自动调整特性的智能软物质。这种软物质一般由具有高介电性能的颗粒分散到绝缘油中构成,在外电场的诱导下,粘度可发生几个数量级的变化,表现为:流体从液体状态向固体状态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是快速并可逆的,所以电流变液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等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较低的剪切应力和高温下性能的不稳定性使得电流变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以无机氧化物——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石墨烯(GO)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离子液体(IL)分别进行修饰形成离子型的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研究离子液体对二氧化硅颗粒和片层氧化石墨烯电流变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碱性介质中制备纯SiO2和SiO2-IL复合颗粒,研究二氧化硅被修饰前后的电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原始二氧化硅呈现光滑的球状,且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和分散稳定性,修饰后的SiO2-IL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粗糙和团聚的现象,电流变测试发现SiO2-IL有较高的屈服应力、更高的储能模量和更快的响应性。(2)调节离子液体的用量,得到不同修饰程度的SiO2-IL复合颗粒,研究电流变性能和温度依赖性(温度测试范围:25120oC)。结果表明,不同修饰量的SiO2-IL颗粒有不同的表面形貌,表现出各异的电流变效应和温度依赖性,其中SiO2-IL-0.8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最优异的电流变效应。(3)在GO表面用有机聚合物聚吡咯(PPy)进行包覆,得到具有较合适电导率的GO/PPy复合颗粒,将离子液体修饰在GO/PPy的表面,得到GO/PPy/PIL复合颗粒,对其进行电流变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修饰后的复合颗粒具有更高的可适用电场强度和更强的电流变效应。
潘俊梁[6](2019)在《温度和电场双响应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材料是指对外界或者内部的环境刺激(例如光,电场,磁场,化学,温度,机械等)具有一定的感知功能,并能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判断,当这种刺激消失或者发生变化时能够可逆恢复到原本状态的一类物质。近年来,随着智能材料的发展及实际应用对材料多性能的要求,双重乃至多重响应性材料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研究热点。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温度响应性材料,由于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温度变化会影响其亲疏水性,从而引起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本研究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与烯丙基的咪唑型离子液体单体共聚得到了对电场和温度双重响应的共聚物,并通过改变离子液体中反离子的种类来调控离子液体的亲疏水性,进而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结构对共聚物在硅油中的电流变性能及其分别在水和硅油中的温度响应性。首先分别制备了含亲水性反离子(Cl-)和疏水性反离子(PF6-)的共聚物,通过SEM、核磁氢谱图、热重研究了其形貌、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然后对这两种聚合物在电场和温度场下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无电场作用下,共聚物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表现出类似液-固相转变,但在硅油中只是链段溶胀引起的模量随温度增加。在20°C的温度下,PF6-反离子共聚物在硅油中表现出更优异的电流变效应,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PF6-反离子共聚物的屈服应力先增加后降低,而Cl-反离子共聚物的屈服应力却一直在增加,这样就在高温时出现了Cl-反离子共聚物在硅油中表现出更优异的电流变效应。电场作用下两种聚合物颗粒分散在硅油中均表现出可观的电流变效应,但含PF6-反离子共聚物由于PF6-离子的疏水效应及较低的解离能更易解离进入硅油中引起漏电流增加进而导致屈服应力降低。
孙春丽[7](2019)在《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流变液是由微米或纳米量级的磁性颗粒分布于载液中所形成的悬浮液,主要包含磁性颗粒、载液以及各种添加剂。在外界磁场作用下,可在毫秒级时间内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类固体状态,且在撤去磁场后又能够完全恢复流动状态。正是这种可逆的流变特性,使磁流变液在土木建筑、机械、航空、汽车、医疗等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各种磁流变器件,如磁流变阻尼器、磁流变制动器等也因其所具有的可调阻尼力、低能耗、高精度等特点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减震(振)器件。为使磁流变器件实现良好的减震(振)效果,磁流变液应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与流动性,同时兼具较高的剪切屈服应力。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磁流变液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协调磁流变液的稳定性与可调性、构建完善的性能评价系统、设计剪切屈服应力测试装置以及建立准确描述磁流变液微观颗粒相互作用与转换的力学模型等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相关磁流变液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和深入。本文采用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并举的研究方法,从材料研制优化的角度出发,以国内外先进产品为对照,全面协调磁流变液的稳定性与可调性,研制了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磁流变液,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与可调性等相关性能试验,进一步提出了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此外,还设计了一种新型平板剪切式屈服应力测试装置便于磁流变液力学性能的研究;理论上,提出了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通过了试验验证;最后通过对斜拉索-磁流变减振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磁流变液的减振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研制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包覆的铁磁颗粒,并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接枝剂与羰基铁粉这四者的最佳用量配比,优选出具有最佳包覆效果的复合铁磁颗粒;并将所优选的复合包覆铁磁颗粒与课题组先期研制的表面改性铁磁颗粒相结合,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两种复合铁磁颗粒的用量配比、铁磁颗粒的体积分数、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研制了一系列不同组分配比的磁流变液。2)针对所研制的磁流变液开展稳定性、零场黏度以及剪切屈服应力测试,同时对影响各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优选出综合性能最佳的样品。3)根据磁流变液的剪切流动原理,研发了一种新型平板剪切式屈服应力测试装置,该装置有效地将磁场控制、剪切机构与剪切力测量结合为一体,且能够在磁流变液区域产生均匀的可调磁场并通过霍尔传感器进行磁感应强度测量,磁场强度可达0.5T。4)基于磁偶极子和耦合场理论,考虑磁流变液成链规律以及微观形态的过渡与转化,系统地提出了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通过将模型理论值与本文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5)基于磁流变液链系力学模型提出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通过阻尼器的性能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同时,采用基于LQR最优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将斜拉索系统与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进行数值仿真,输出其振动响应,对比验证了磁流变液的减振效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制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包覆的铁磁颗粒,并将其与表面活性剂改性铁磁颗粒共同作为磁性颗粒研制了一系列兼具高稳定性与可调性的磁流变液样品;且基于性能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2)研发了一种新型平板剪切式屈服应力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磁场控制、剪切机构与剪切力测量结合为一体。3)考虑磁流变液微观链状结构的过渡与转换,系统地提出了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张艳玲[8](2018)在《四方相钛酸钡的Fe3+磁性掺杂及其电磁协同响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优良的电、磁流变材料中,材料的介电性质、磁导率和极化状态是影响电磁流变效应的重要因素。典型电流变粒子,钛酸钡(BaTiO3),因其有极高的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而在电流变粒子选取方面几乎占居首位。按极化和介电失配理论,它在外电场下应具备非常强的电流变活性,但实验表明干态BaTiO3在直流电场下几乎没有电流变效应,也没有磁场响应。为此,本论文通过Fe3+磁性掺杂四方相钛酸钡获得了具有四棱锥形貌和球形的复合粒子Bai-xFexTiO3,其中x=n(Fe)/n(Ti),1-x=n(Ba)/n(Ti),并对复合粒子的电磁响应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采用简捷的一步式水热合成法,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原料的投入比进行优化,得到了一系列四棱锥形貌的复合粒子Ba1-xFexTiO3。2.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粒子Ba1-xFexTiO3为四棱锥形貌;通过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结果表明系列复合粒子的四方相含量均较高,且随着Fe3+投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表征表明,产品中元素的测量比值与投入比一致,表明Fe3+取代了 BaTiO3中的部分Ba2+,确定了 Ba1-xFexTiO3中x值,即x=0.04,0.10,0.16;通过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得知Ba1-xFexTiO3粒子与水介质有良好的相容性。3.采用水热合成法,优化反应条件,改变钛源,制得了球形的Ba1-xFexTiO3(x=0.10)复合粒子,将两种形貌的Ba1-xFexTiO3(x=0.10)复合粒子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表明四棱锥形貌的复合粒子的四方相含量更高。4.将所得复合粒子Ba1-xFexTiO3在65℃下分散于明胶水凝胶体系中,分别在无场、电场(E=0.80kV/mm)、磁场(H=0.04T)、双场(E=0.80kV/mm,H=0.04T)下进行胶凝,得到四种含水复合弹性体。通过动态黏弹谱仪测量弹性体的储能模量,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对双场的响应能力均大于对单场的响应能力;Ba1-xFexTiO3(x=0.10)复合粒子对外加电场(E=0.80 kV/mm)、磁场(H=0.04 T)、双场(E=0.80kV/mm、H=0.04T)的响应最大,其中四棱锥形貌的复合粒子对电、磁场的响应能力更强。
张志刚[9](2017)在《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微球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电流变(ER)流体是将半导体或可电极化颗粒分散到非导电液体中的悬浮液,是一种智能软材料。当施加外部电场时,其流变性能急剧变化。但是,由于受到低屈服应力,大漏电流和分散不稳定性等缺陷的影响限制了ER流体的工业应用。在本文中,通过简单的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几种不同单体单元结构的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微球颗粒,并研究它们的电流变性质。首先,通过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微米尺寸的线形聚(离子液体)(PIL)颗粒:聚(1-丁基-3-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盐),聚(1-辛基-3-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聚(1-十二烷基-3-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分别通过SEM,FT-IR,1H NMR和TG检测PIL微球的外貌形态,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能。通过XRD分析表明PIL颗粒是无定形的。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通过旋转流变仪测量PIL微球在硅油中的电流变性能,结果显示出典型的ER性能。第二,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微米尺寸的交联型聚离子液体颗粒(CLPIL)。咪唑基离子液体(Im IL)与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或1,6-己二基-3,3’-双-1-乙烯基咪唑氟硼酸盐([HVIm][BF4])通过常规自由基共聚聚合。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通过旋转流变仪测量PIL微球在硅油中的电流变性能,结果显示出典型的ER性能。对剪切应力曲线拟合符合流变状态方程的Cho-Choi-Jhon(CCJ)模型。
宫厚增[10](2016)在《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及抗冲击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实际所处的生产生活中,许多工程机械结构和系统都存在着冲击载荷,其瞬时短暂的作用时间和巨大的作用力,极易引起工程设备的振动,疲劳甚至破坏,从而降低工程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好因振动冲击载荷引起的种种问题意义重大。高性能电流变液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它能够在施加电场作用下,发生表观粘度的变化,这种转变过程耗时短,功耗小。因此,利用电流变液体这一特性设计的电流变阻尼器可以成为冲击缓冲的理想设备,这种器件结构简单、阻尼力可控、具有良好机电耦合特性。在研究中,提出将电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冲击缓冲装置中,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研究工作。(1)在分析原有电流变阻尼器在试验中产生种种问题的基础上以及分析阻尼器受力情况下,设计了一种新型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完成了基于Bingham粘弹模型的力学公式推导。完成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关键构件的尺寸参数确定以及关键部件材料的选择。(2)分析验证了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并依据火炮后坐过程提出平台效应作为系统控制目标,基于Simulink环境以固定电压控制、PID控制、二维模糊控制为核心分别建立缓冲系统的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3)基于新型电流变阻尼器搭建了dSAPCE实时仿真系统的冲击试验平台,利用冲击试验台架模拟产生冲击载荷,分别采用固定电压控制、PID控制和二维模糊控制三种控制加载方式对缓冲系统进行快速原型控制,从试验角度分析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的冲击缓冲减振效果,结果表明二维模糊控制具有最佳减振控制效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二、控制流动场中电流变液的响应(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流动场中电流变液的响应(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模板法制备咪唑基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颗粒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流变液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1.2 电流变液的分类和组成 |
1.2.1 分散相 |
1.2.2 连续相 |
1.2.3 添加剂 |
1.3 电流变效应机理的相关模型 |
1.3.1 成纤化模型 |
1.3.2 水桥模型 |
1.3.3 双电层模型 |
1.3.4 介电极化模型和电导模型 |
1.3.5 饱和极化模型 |
1.4 电流变液的性能参数 |
1.4.1 屈服应力 |
1.4.2 零场粘度 |
1.4.3 响应时间 |
1.4.4 粘弹模量 |
1.5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 |
1.5.1 分散相颗粒的影响 |
1.5.2 连续相基液的影响 |
1.5.3 添加剂的影响 |
1.5.4 外部因素的影响 |
1.6 二氧化钛基无机颗粒组成的电流变液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颗粒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颗粒的形貌 |
2.3.2 XRD表征颗粒晶型 |
2.3.3 红外光谱测定化学结构 |
2.3.4 热分析仪分析热性能 |
2.3.5 真密度测试仪测试颗粒的密度 |
2.4 电流变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
第3章 不同离子液体掺杂的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制备 |
3.3 不同离子液体掺杂的二氧化钛的结构分析 |
3.3.1 形貌分析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红外图谱分析 |
3.3.4 热重分析 |
3.4 不同离子液体掺杂的二氧化钛的电流变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含量的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的制备 |
4.3 不同含量的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的结构分析 |
4.3.1 形貌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红外图谱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4 不同含量的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的电流变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乙酸辅助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的制备 |
5.3 乙酸辅助亲水性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的结构分析 |
5.3.1 形貌分析 |
5.3.2 X射线衍射分析 |
5.3.3 红外图谱分析 |
5.4 乙酸辅助亲水性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的电流变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振动筛隔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磁流变液的基本理论 |
2.1 磁流变液的组成成分 |
2.2 磁流变效应及其原理 |
2.3 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 |
2.4 影响磁流变液的性能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 |
3.1 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 |
3.2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分析 |
3.3 磁流变阻尼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
3.4 磁流变阻尼器参数设计 |
3.5 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细节问题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4 磁流变阻尼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及分析 |
4.1 电磁场仿真理论与软件基础 |
4.2 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
4.3 分析影响磁感应强度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和隔振试验 |
5.1 磁流变阻尼器样机装配 |
5.2 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 |
5.3 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振动筛的隔振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方法及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磁流变液及其应用 |
1.2 测试响应时间方法与原理研究现状 |
1.2.1 磁流变器件的响应时间 |
1.2.2 磁流变液自身的响应时间 |
1.2.3 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
1.3 影响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因素 |
1.3.1 影响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内部因素 |
1.3.2 影响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外部因素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
2.1 磁流变液响应时间定义 |
2.2 磁流变液响应时间微观机理 |
2.2.1 软磁颗粒磁场下受力模型 |
2.2.2 软磁颗粒成链过程模拟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4 HB本构模型及参数辨识 |
2.5 磁流变液双盘剪切扭矩传递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3 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装置设计 |
3.1 装置测试原理与总体设计 |
3.2 装置磁路设计 |
3.2.1 磁路设计要求 |
3.2.2 磁芯材料选择及磁路设计 |
3.2.3 线圈参数 |
3.2.4 磁路仿真 |
3.3 装置机械结构设计 |
3.3.1 核心机械结构设计 |
3.3.2 标准件的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4 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装置系统实现 |
4.1 控制系统实现 |
4.1.1 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4.1.2 控制系统软件及电机调试 |
4.2 传感器系统 |
4.2.1 传感器的布置 |
4.2.2 传感器选型 |
4.3 数据采集及存储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及测试结果分析 |
5.1 测试装置的制作 |
5.2 测试装置的验证 |
5.2.1 测试的基本条件 |
5.2.2 验证结果及分析 |
5.3 装置误差分析 |
5.3.1 结构设计及加工引起的误差 |
5.3.2 硬件设备的误差 |
5.3.3 数据处理引起的误差 |
5.4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5.4.1 低通滤波器过滤噪声 |
5.4.2 用相位差法求响应时间 |
5.4.3 影响磁流变液响应时间的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本文特色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报专利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交联型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电流变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与聚离子液体 |
1.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性质 |
1.1.2 聚离子液体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
1.2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形貌调控 |
1.2.1 离子液体单体直接聚合 |
1.2.2 高分子反应 |
1.2.3 聚离子液体微粒的形貌调控 |
1.3 可聚合离子液体的复合和共聚 |
1.3.1 可聚合离子液体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1.3.2 离子液体共聚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
1.4 电流变液 |
1.4.1 智能材料:电流变液 |
1.4.2 电流变性能的表征方法 |
1.4.3 电流变液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试剂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测试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 NMR) |
2.2.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3 热失重分析(TGA)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5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2.6 电流变分析 |
第3章 P[H/C_4VIm][BF_4]交联型聚离子液体微球的合成及其电流变性能 |
3.1 前言 |
3.2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的制备 |
3.2.1 单体[C_4VIm][BF_4]的制备 |
3.2.2 交联剂[HVIm][BF_4]的制备 |
3.2.3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_4VIm][BF_4]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_4VIm][BF_4]的红外分析 |
3.3.2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_4VIm][BF_4]的XRD谱图 |
3.3.3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_4VIm][BF_4]的热重分析 |
3.3.4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_4VIm][BF_4]SEM图像 |
3.3.5 交联型聚离子液体P[H/C_4VIm][BF_4]的电流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制备与电流变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PANI微粒的制备 |
4.3 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2 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XRD分析 |
4.4.3 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热重分析 |
4.4.4 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SEM分析 |
4.4.5 不同苯胺掺杂量P[H/C_4VIm][BF_4]@PANI复合微粒的电流变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MMA/C_4VIm][BF_4]共聚微粒的制备与电流变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不同交联剂下P[MMA/C_4VIm][BF_4]共聚物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MMA/C_4VIm][BF_4]共聚微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P[MMA/C_4VIm][BF_4]共聚微粒的热重分析 |
5.3.3 P[MMA/C_4VIm][BF_4]共聚微粒的XRD分析 |
5.3.4 P[MMA/C_4VIm][BF_4]共聚微粒的SEM分析 |
5.3.5 P[MMA/C_4VIm][BF_4]共聚微粒的电流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离子液体修饰的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流变液研究发展概况 |
1.2 电流变液的分类和组成 |
1.3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1.3.1 水桥理论 |
1.3.2 双电层模型 |
1.3.3 极化模型 |
1.4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因素 |
1.4.1 分散相颗粒的影响 |
1.4.2 基液的影响 |
1.4.3 外场的影响 |
1.5 二氧化硅基电流变液 |
1.6 氧化石墨烯基电流变液 |
1.7 离子液体型电流变液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颗粒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2.3.1 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形貌 |
2.3.2 颗粒的化学结构表征 |
2.3.3 热分析仪表征热性能 |
2.3.4 XRD表征颗粒晶型 |
2.3.5 真密度测试仪测试颗粒的密度 |
2.4 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性能测试 |
2.5 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测试 |
第3章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3.1 引言 |
3.2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制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形貌 |
3.3.2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4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XRD分析 |
3.3.5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电流变性能分析 |
3.3.6 SiO_2和SiO_2-IL颗粒的介电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液体含量及温度对SiO_2-IL颗粒电流变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复合颗粒的制备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复合颗粒的形貌 |
4.3.2 复合颗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 复合颗粒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4 复合颗粒的XRD分析 |
4.3.5 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性能分析 |
4.3.6 复合颗粒的介电性能分析 |
4.3.7 温度对复合颗粒电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O/PPy和 GO/PPy/PIL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5.1 引言 |
5.2 复合颗粒的制备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复合颗粒的形貌 |
5.3.2 复合颗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3 复合颗粒的热稳定性分析 |
5.3.4 复合颗粒的XRD分析 |
5.3.5 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性能分析 |
5.3.6 复合颗粒的介电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温度和电场双响应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材料的定义 |
1.2 电流变液 |
1.2.1 电流变液定义 |
1.2.2 电流变液发展 |
1.2.3 电流变液的组成 |
1.2.4 电流变液的影响因素 |
1.2.4.1 温度 |
1.2.4.2 电学参数 |
1.2.4.3 体积分数 |
1.2.5 电流变液的机理 |
1.2.5.1 极化模型 |
1.2.5.2 双电层模型 |
1.2.5.3 水桥模型 |
1.2.6 常用的电流变性能参数 |
1.3 温敏性高分子 |
1.3.1 PNIPAM温敏高分子的温敏机理 |
1.3.2 双(多)重响应性材料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简介 |
1.4.2 聚离子液体简介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测试方法 |
2.3.1 氢核磁共振分析(1H NMR)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热分析仪分析热失重性能 |
2.3.4 差式扫描量热 |
2.3.5 聚合物的电场和温度响应性 |
2.3.6 介电性能 |
第3章 PNIPAM-co-[AMIm]Cl的制备及其温度和电场的响应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IPAM和AIBN的精制 |
3.2.2 PNIPAM-co-[AMIm]Cl共聚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NIPAM-co-[AMIm]Cl的形貌表征 |
3.3.2 PNIPAM-co-[AMIm]Cl的核磁谱图分析 |
3.3.3 PNIPAM-co-[AMIm]Cl共聚物的热重分析 |
3.3.4 PNIPAM-co-[AMIm]Cl的电场响应性 |
3.3.5 PNIPAM-co-[AMIm]Cl的介电性能 |
3.3.6 PNIPAM-co-[AMIm]Cl的温度响应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NIPAM-co-[AMIm]PF6的制备及其温度和电场的响应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NIPAM-co-[AMIm]PF6的形貌表征 |
4.3.2 PNIPAM-co-[AMIm]PF6的核磁谱图分析 |
4.3.3 PNIPAM-co-[AMIm]PF6的热重分析 |
4.3.4 PNIPAM-co-[AMIm]PF6电场响应性 |
4.3.5 PNIPAM-co-[AMIm]PF6的介电性能 |
4.3.6 PNIPAM-co-[AMIm]PF6的温度响应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对PNIPAM与离子液体共聚物电场响应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不同温度下共聚物电流变液的电场响应性能 |
5.3.1 温度扫描 |
5.3.2 温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 |
5.3.3 不同温度下的电场响应性 |
5.3.4 屈服应力与温度的关系 |
5.3.5 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性能 |
5.4 共聚物电场和温度场响应起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流变材料简介 |
1.1.1 磁流变液 |
1.1.2 磁流变弹性体 |
1.1.3 其他磁流变材料 |
1.2 磁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
1.2.1 磁流变液的研制工艺研究现状 |
1.2.2 磁流变液的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磁流变液的应用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液的研制 |
2.1 磁流变液的研制方案 |
2.1.1 试验原料与设备 |
2.1.2 研制思路与方案 |
2.2 磁流变液的研制工艺 |
2.2.1 单一包覆铁磁颗粒的研制优化 |
2.2.2 复合包覆铁磁颗粒的研制 |
2.2.3 磁流变液的研制 |
2.3 包覆铁磁颗粒的性能表征 |
2.3.1 表面形貌观测 |
2.3.2 振实密度测试 |
2.3.3 磁化曲线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流变液的性能试验 |
3.1 稳定性试验研究 |
3.1.1 稳定性试验原理与评价指标 |
3.1.2 沉降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
3.1.3 再分散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
3.2 零场黏度试验研究 |
3.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3.2.2 零场黏度测试与分析 |
3.2.3 黏温特性测试与分析 |
3.3 剪切屈服应力试验研究 |
3.3.1 测试原理与方法 |
3.3.2 测试装置的设计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磁流变液的综合性能评价 |
3.4.1 可调性 |
3.4.2 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流变液链系微观力学模型 |
4.1 磁流变液常用微观力学模型 |
4.2 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 |
4.2.1 推导理论基础 |
4.2.2 链系力学模型的研究思路 |
4.2.3 单-双链系力学模型的推导 |
4.3 微观力学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斜拉索-磁流变减振系统的动力仿真 |
5.1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5.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验证及参数模型识别 |
5.2.1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5.2.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验证 |
5.2.3 Bingham模型识别及验证 |
5.3 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动力仿真分析 |
5.3.1 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 |
5.3.2 基于LQR最优控制算法的斜拉索半主动控制策略 |
5.3.3 减振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四方相钛酸钡的Fe3+磁性掺杂及其电磁协同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流变学介绍及发展 |
1.2 电流变材料介绍 |
1.2.1 电流变液(ERF)概念及发展 |
1.2.2 电流变弹性体(ERE)的发展和多样化 |
1.3 磁流变材料介绍 |
1.3.1 磁流变液 |
1.3.2 磁流变弹性体 |
1.4 电磁流变复合材料介绍 |
1.4.1 电磁流变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
1.4.2 电磁流变复合材料协同响应机理 |
1.4.3 电/磁流变的影响因素 |
1.5 钛酸钡材料的发展近况及改进 |
1.5.1 表面改性 |
1.5.2 掺杂改性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Fe~(3+)梯度掺杂四方相钛酸钡粒子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Ba_(1-x)Fe_xTiO_3的制备过程 |
2.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表征 |
2.3.2 晶相表征 |
2.3.3 组成分析 |
2.3.4 Ba_(1-x)Fe_xTiO_3的介电和磁导率分析 |
2.3.5 Ba_(1-x)Fe_xTiO_3的表面亲水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e~(3+)梯度掺杂四方相钛酸钡粒子的电磁场响应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Ba_(1-x)Fe_xTiO_3复合粒子/明胶含水弹性体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a_(1-x)Fe_xTiO_3粒子的电磁场响应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形貌的Fe~(3+)掺杂四方相钛酸钡粒子电磁响应性能比较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Ba_(0.90)Fe_(0.10)TiO_3的制备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表征 |
4.3.2 晶相表征 |
4.3.3 组成分析 |
4.3.4 不同形貌的Ba_(0.90)Fe_(0.10)TiO_3的介电和磁导率分析 |
4.3.5 Ba_(0.90)Fe_(0.10)TiO_3的表面亲水性分析 |
4.3.6 Ba_(0.90)Fe_(0.10)TiO_3粒子的电磁场响应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9)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微球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离子液体 |
1.1.1 聚离子液体的定义和发展 |
1.1.2 聚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
1.2 聚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
1.2.1 利用离子交换反应制备聚离子液体 |
1.2.2 主链为阳离子型的聚离子液体的合成 |
1.2.3 共聚型聚离子液体的合成 |
1.2.4 PIL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
1.3 聚离子液体微粒的制备 |
1.3.1 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聚离子液体微粒 |
1.3.2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离子液体微粒 |
1.3.3 种子分散聚合制备聚离子液体微粒 |
1.4 电流变液 |
1.4.1 电流变液的定义和类别 |
1.4.2 电流变效应机理 |
1.4.3 流变液的发展与现状 |
1.4.4 聚离子液体电流变液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和测试方法 |
2.1 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第3章 均聚咪唑离子微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3.1 前言 |
3.2 均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均聚咪唑离子液体核磁图谱分析 |
3.3.2 均聚咪唑离子液体的红外图谱分析 |
3.3.3 均聚咪唑离子液体的XRD图谱 |
3.3.4 均聚咪唑离子液体的热重分析 |
3.3.5 均聚咪唑离子微粒的SEM图像 |
3.3.6 均聚咪唑离子微粒的电流变性能研究 |
3.3.7 均聚咪唑离子微粒的介电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微粒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 |
4.1 前言 |
4.2 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的制备 |
4.2.1 乙烯基咪唑四氟硼酸双盐的制备 |
4.2.2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红外谱图 |
4.3.2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XRD谱图 |
4.3.3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的热重分析 |
4.3.4 P[H/C_8VIm][BF_4] 1:1 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DSC曲线 |
4.3.5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SEM图像 |
4.3.6 P[H/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电流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微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5.1 引言 |
5.2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微粒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的红外谱图 |
5.3.2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的XRD图谱 |
5.3.3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的热重分析 |
5.3.4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SEM图像 |
5.3.5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电流变性能分析 |
5.3.6 P[E/C_8VIm][BF_4]交联型聚咪唑离子液体微粒介电性能分析 |
5.3.7 咪唑基聚离子液体电流液沉降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及抗冲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流变液及电流变技术简介 |
1.1.1 电流变液及电流变效应 |
1.1.2 电流变液性能及其评价标准 |
1.2 电流变阻尼器及其它器件研究现状 |
1.3 电流变阻尼器技术应用于冲击条件下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推导及其结构设计 |
2.1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设计思想及设计要点 |
2.1.1 电流变阻尼器设计思想及要求 |
2.1.2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总体设计 |
2.1.3 电流变阻尼器设计要点及电流变液的选取 |
2.2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
2.3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推导 |
2.4 长行程固定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 |
2.4.1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可调系数分析 |
2.4.2 电流变阻尼器重要元件材料的选取及其强度较核 |
3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分析 |
3.1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非线性分析 |
3.2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 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可控性分析 |
4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
4.1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控制目标设定 |
4.2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冲击缓冲系统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
4.2.1 固定电压下电场控制策略仿真 |
4.2.2 PID/PI控制策略仿真 |
4.2.3 模糊控制策略仿真 |
4.3 三种控制算法仿真比较 |
5 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缓冲系统dSPACE实现及冲击试验 |
5.1 冲击试验目的及冲击试验平台的搭建 |
5.1.1 冲击试验目的 |
5.1.2 冲击试验平台的搭建 |
5.2 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简介 |
5.2.1 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概述 |
5.2.2 dSPACE开发流程 |
5.2.3 基于Simulink和dSPACE平台电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方案设定 |
5.3 冲击试验步骤 |
5.4 冲击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5.5 四种控制加载方式分析及总结 |
5.5.1 固定电压加载方式阻尼力分析比较 |
5.5.2 四种控制加载方式分析 |
5.5.3 四种控制加载方式总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控制流动场中电流变液的响应(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模板法制备咪唑基离子液体掺杂二氧化钛颗粒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D]. 任永明. 燕山大学, 2020(01)
- [2]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振动筛隔振研究[D]. 陈子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磁流变液响应时间测试方法及装置研究[D]. 李佩. 重庆大学, 2019(01)
- [4]交联型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电流变性能[D]. 房洲. 燕山大学, 2019(03)
- [5]离子液体修饰的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的研究[D]. 陈盼盼. 燕山大学, 2019(03)
- [6]温度和电场双响应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D]. 潘俊梁. 燕山大学, 2019(03)
- [7]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性能研究[D]. 孙春丽. 东南大学, 2019(05)
- [8]四方相钛酸钡的Fe3+磁性掺杂及其电磁协同响应性能研究[D]. 张艳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咪唑基聚离子液体微球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D]. 张志刚. 燕山大学, 2017(05)
- [10]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及抗冲击特性研究[D]. 宫厚增.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