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后发优势新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英[1](2020)在《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贸易作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应该实现高质量发展。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萎缩以及国内劳动力、土地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下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增值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缺乏自主创新基因等,同时一些发达经济体积极实施“再工业化”,另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也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中国加工贸易订单向外转移加速。因此,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情况下,作为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关键途径的中国加工贸易,其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优势依托问题日益凸显,探索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然后从综合优势视角出发,反思比较优势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陷阱,构建中国加工贸易的综合优势指标体系,研究其对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发掘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概之,本研究不仅从优势依托角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分析视角,而且为实现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南,有助于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一方面系统梳理了以往主要解释和指导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发现:不论是有李嘉图的外生技术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的外生要素禀赋优势,还是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和新兴古典学派的内生比较优势,在解释中国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源泉及发展问题上存在诸多缺陷,表现在理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证伪,面对“比较优势陷阱”的现实困境也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无法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困境和对策统一到同一理论框架下。另一方面,综合优势战略论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经济发展取决于由该地区或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劳动、资本等)、分工创新优势(技术、工业化水平等)和交易效率优势(各种硬件设施和配套政策措施等)所构成的综合优势,综合优势越大,其竞争力越强,即同时兼备要素禀赋优势、分工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三种优势于一体的综合优势产品、企业或产业最具竞争力,综合优势战略论在中国加工贸易发展问题上更具有实操性。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三方面的假设:(H1-H3)要素禀赋优势、分工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对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起显着的正向作用;(H4)要素禀赋优势、分工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是通过综合优势这个中介效应机制对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起作用;(H5)综合优势对实现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起显着的正向作用。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依据上述理论分析分别构建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和综合优势的衡量指标体系并量化;其次,用熵权法计算出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综合优势、素禀赋优势、分工创新优势、交易效率优势得分;进而从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一是以1998-2013年的全国层面的数据做时间序列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二是以省域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通过动态面板GMM(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全样本、分地区样本和分时段样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综合优势对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综合优势的影响作用最大且存在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综合优势通过中介效应机制来发挥作用,提升交易效率是增强加工贸易综合优势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中国加工贸易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情况下,要素禀赋优势在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影响作用更强;在加工贸易较发达的东部省市和时间断点后分工创新优势对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略高于要素禀赋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的作用,这与供应链水平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大,但在要素禀赋优势影响作用下降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呈弱化趋势。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基于综合优势新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四个思路:综合优势总体发展思路、区域和产业差异化发展思路、局部跨越式发展思路和新开放共赢发展思路。进而,基于这四个思路提出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即明确已有的要素禀赋优势、分工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培育中国加工贸易新综合优势:一是是依据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结合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培育区域综合优势产业和具有综合优势的主导产业,通过动态化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水平;二是促进要素禀赋优势局部跨越式提升实现加工贸易“要素密度逆转”、促进分工创新优势局部跨越式提升实现加工贸易的制造升级、促进交易效率优势的局部跨越式提升实现成本优势;三是完善对内对外开放的相关配套措施,借助自贸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改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完善外商投资的区域导向和产业导向,实现新开放共赢。
张弛[2](2019)在《大数据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一场优胜劣汰的革命,也为国家治理深刻变革提供了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如何利用大数据全面提升地方政府在新常态下的治理创新的水平,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既是一个崭新的治理命题,也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以政府治理创新为主要研究方向,选取地方政府这一特定主体,着重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运用新思维、新方法解决日趋复杂多样的社会治理难题,同时应当借助大数据加速推动地方政府朝着服务型、创新性、法制型的善治方向转变。地方政府还应该利用大数据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需求。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的含义和特征,梳理出政府治理领域相关理论依据,阐述了大数据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具体分析了泰州市地方政府在利用大数据实现治理创新方面所作的尝试和探索,指出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过程中在公共决策、数据开放、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动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治理理念、治理模式以及创新机制三个维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从转变治理理念、创新数据开放和决策新模式、夯实基础条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可行对策,为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从大数据角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积累。
周衍广[3](2020)在《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对于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中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重要载体,在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发展过程中承担重大使命。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行动者,是教育公平理想最直接的践行者。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关键性的教育资源,是衡量教育公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事关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从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关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治理对策?本论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开展研究,既期待能够从理论上对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更期待着对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实问题的治理提供现实借鉴。论文选取C市6所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确定了教师队伍的总数、稳定情况、结构、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维度及相应观测点,并编制访谈提纲和问卷,对样本学校校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样本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现实问题,探寻城市新建与非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特殊性问题,同时随机选取3所城市非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开展了问卷调查。由此发现,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整体偏低、流失情况严峻、专业发展滞后等五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此五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滞后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理的“越位”或“缺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限制、激励措施与相关制度缺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束缚、生源质量多元与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综合来看,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政府、校长和教师等核心利益相关者职责权限的协作共治的问题。有效解决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从平衡政府、学校与教师个体的关系入手,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责,促进校长职能归位,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推进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进一步激发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景亮[4](2017)在《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战略弹道导弹是国防军事力量的核心,是尖端科学与航天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维护国家安全之重器。战略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航天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战略弹道导弹在各国的军事战略、国家安全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大军事强国均把战略弹道导弹技术发展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首先,研究了美俄战略导弹发展历程。梳理了美俄两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路线;讨论了美俄军事战略对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美俄两国战略导弹发展历程的技术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重点对美俄弹道导弹发展历程的发展阶段及技术发展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其次,研究了美俄战略弹道导弹的关键技术发展情况。对美俄战略弹道导弹的突防技术、制导系统以及动力系统三个关键技术进行梳理,结合当前美俄战略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美俄战略弹道导弹突防技术、制导系统及动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研究了美俄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对中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的启示。通过对美俄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展规律及其战略思想的研究,探讨了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对中国弹道导弹发展的启示;基于后发优势理论对中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分别从准备阶段、追赶阶段和超越阶段对中国战略弹道导弹技术的后发优势进行研究,在分析各阶段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战略弹道导弹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以“提升社会能力”作为发展基础,以“引进先进技术”作为追赶策略,以“实现自主创新”作为最终目标的战略方针,最后对中国弹道导弹技术发展实现后发优势的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进一步提升了对美俄战略弹道导弹技术发展历程的认识,同时将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与后发优势论相结合提出了对中国战略弹道导弹技术后续发展的建议,对我国战略弹道导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陈永亮[5](2016)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人的现代观念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引领和带动。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还不长,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人们思想观念的传统性与滞后性还比较强大,与国家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阻碍和制约了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凸显了在城镇化中加强人的观念建设、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突出强调了人的现代观念对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当前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发展现状、面临的风险与困境,集中探讨了在城镇化中如何有效地加强人的观念建设,充分发挥人的观念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意在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其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着重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城镇化是由人来主导和推动的,人的素质是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有利于人的发展。人建设城市,推动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增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由此可见,人的现代化既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新型城镇化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镇化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而人的现代化的统帅和灵魂又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人的观念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前提。第三部分阐述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并对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证。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城市以其特有的现代化特质,极大地推动了人的观念进步。新型城镇化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重大的机遇;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也离不开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观念是城镇化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这样看来,在城镇化中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既有极端重要性,又有现实可能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立论基础。第四部分分析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中,人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从而指明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城镇化是以市场化为基本动力的,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阔步前行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不断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以及和谐、包容、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而这些都有赖于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文明与进步。因此,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人的现代观念,必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契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体系,从而确立了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第五部分对照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考察审视了当前我国人的思想观念现状。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观念文明程度有了长足进展,但是从目前来看,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传统性因素还很顽强,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人的意识观念整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给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人的观念现代化依旧任重而道远。第六部分考察了当前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所面临的风险和现实困境。城镇化时期正值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因此,城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也明显呈现出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阶段性特点,即“过渡性”和不完善性。该部分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文化发展、社会形态和制度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以及这些问题给人的观念现代化所带来的现实困境与挑战。由此看来,当前人的观念建设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这将是我们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所长期面临的现实语境。第七部分是对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原则与对策的研究。这是文章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目标要求和现实差距、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本质属性与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当前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能够抓住发展机遇,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困境,以更加文明和现代的思想观念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侯长林,叶丹,梁正海,皮坤乾,廖延林,张江林,罗静,李锦伟,赖全[6](2016)在《对“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治市理念的解读(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仁市市委书记夏庆丰同志2015年11月9日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追求良好"大生态"营造发展"小气候"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提出了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围绕综合生态观这一全新的包容性新概念、新思维进行解读,应采用综合的、系统的辩证思维和方法,找到其与中央、省委精神的结合点,把政策精神翻译为群众语言,让"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治市理念接上地气,拉近理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陈达云[7](2014)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近十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作为民族院校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民族院校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战略高度研究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对于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党和国家执行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产物。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立了16所民族院校。民族院校根据不同时期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需要,不断制定和调整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准备、起步、曲折、稳步前进与改革发展的历程,学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学科数量增加,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科结构趋向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民族院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数量偏少,学科水平偏低,所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强,反映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科结构失衡,学科建设忽视整体优化,学科建设水平偏低,学科团队建设乏力,学科环境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科建设资金不足。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需要把握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冲突,并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寻求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的对策。民族院校学科发展主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以及科学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面临满足市场需求与满足政府规划之间、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与满足科学发展需要之间、满足科学内在逻辑的发展要求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矛盾;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方向的矛盾;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矛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考虑作为大学应具有的职能、办学宗旨、实际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当前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确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学科建设功能定位,加强民族类特色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发展基础较好、积淀深厚的学科,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特定阶段,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理念、政策、技术、制度、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时,要注意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开放战略和创新战略。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要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塑造学科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
易颖俐[8](2012)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研究》文中提出以中原经济区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为标志,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省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河南省如何充分发挥人口优势,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到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是亟待思考、研究、推进、实现的历史使命。本论文以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主题,对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和后发优势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原经济区实际,提出了河南省实现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的对策。本文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回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政策,诠释人力资本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第三部分,通过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河南省人力资本现状,横向、纵向比较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并对河南省人力资本现状进行评述。第四部分,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进行分析,通过对人力资本后发优势表征的规整和对现状的描述,挖掘影响后发优势发挥的因素。第五部分,基于前文的研究,提出发展对策,即通过优化文化因素、重视政策因素、加强经济因素、突出教育因素、改善地理因素,实现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
卜曙光[9](2009)在《基于专利联盟的我国彩电企业后发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CRT时代中国彩电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低成本优势,取得长足发展并成为世界彩电制造第一大国,但在数字电视时代不仅没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或跟随者反而再次沦为后来者。传统电视时代规模低成本发展战略,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在中国的生效,已不能再造就我国彩电企业全球产业价值链条中与其制造地位相匹配的市场角色。相反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柔性智力资源正在成为数字电视时代企业竞争中最具价值的核心资源,其稀缺、难以复制、不易替代的资源属性决定了21世纪市场竞争中的企业优胜劣态。现代专利联盟是上世纪70年代专利竞赛与产业组织理论协同发展的产物,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以一组相关的专利技术为纽带而达成的战略联盟,它不仅解决了数字电视技术密集导致的“专利丛林”困境,同时又适应了标准导向的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合作与创新的理想平台。论文贯穿“结构─行为─绩效”的产业经济学分析范式,基于专利联盟和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博弈和实证分析方法就我国彩电企业在数字电视时代的入盟选择进行了研究。指出在数字电视时代,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彩电企业,面对国外同行的技术与市场封锁,要谋求自身的后发与长期竞争优势,选择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上具备独特优势的现代专利联盟作为突围举措,是彩电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扭转行业地位实现赶超先进的必然选择。
曹海英[10](2009)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但是,工业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和宝贵经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发展隐患和深刻教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论诉求下,中国既不能从整体上跨过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也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在新形势下,作为对传统工业化的“扬弃”,中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这为我国顺利推进工业化,为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其工业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也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工业化水平落后的现状,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改变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紧迫性,也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加速工业化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艰巨性。事实上,自2002年中国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差距依旧越来越大。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缺少任何“一元”都难成“一体”。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就没有全国的工业化,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目前,关于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虽然在不断增多,但定性研究成果多,定量研究成果少。此外,关于新型工业化理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应用性研究显得不力。针对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图根据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要求和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需要,从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构建一个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本文在“表象——抽象——具体"的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指导下,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体系和指标要求,构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探究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措施。第一章回顾了工业化的相关理论,考察了世界工业化历史进程并总结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类型和模式;考察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明确了中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之后,本章界定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新型工业化的现有指标体系。第二章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特征,并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明确了西部民族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比较劣势、后发劣势。第三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本章回顾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界定了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含义和西部民族地区在“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指导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战略。之后,本章详细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充分就业战略的现状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第四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是创新。本章界定了创新的经济学含义,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本章接下来通过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别详细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第五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本章根据新型工业化内涵和功能目标的多元性,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内容和条件的特殊性,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五种发展模式,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强化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民营经济推动的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五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和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理论框架的创新: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等本质规定,从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和发展模式三个方面构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对新型工业化理论在区域层次的系统性运用研究做出了尝试。二、内容的创新:从理论层面强调了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探索了西部民族地区在“以人为本”价值认蛳峦平滦凸ひ祷姆⒄拐铰?通过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出并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根据新型工业化内涵要求和功能目标的多元性,提出了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三、视角的创新:本文在把握了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以西部民族为主体,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依托,以“表象——抽象——具体”的科学理论思维方法为指导,强化了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证分析,注重研究的精度和深度,丰富了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定量研究。
二、树立后发优势新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后发优势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 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界定 |
1.4.1 加工贸易 |
1.4.2 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4.3 对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国际分工视角的文献回顾 |
2.1.1 国际分工的本质 |
2.1.2 国际分工的生产模式 |
2.1.3 国际分工导致的贸易方式 |
2.1.4 跨国经营的运行机制 |
2.2 基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实践的文献回顾 |
2.2.1 加工贸易发展可依托的优势 |
2.2.2 加工贸易的利益 |
2.2.3 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 |
2.2.4 加工贸易发展对策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势依托理论 |
3.1 比较优势理论 |
3.1.1 比较优势理论梳理 |
3.1.2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 |
3.2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综合比较优势理论 |
3.2.1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
3.2.2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经济与分工经济 |
3.2.3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
3.3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
3.3.1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
3.3.2 综合比较优势应用的扩展——综合优势战略论 |
3.3.3 综合优势战略论的数理模型与指标体系 |
3.3.4 综合优势战略论在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上的适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困境与发展方向 |
4.1 中国加工贸易基本状况 |
4.1.1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演变 |
4.1.2 中国加工贸易的基本状况 |
4.2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困境 |
4.2.1 中国加工贸易存在“比较优势陷阱” |
4.2.2 中国加工贸易存在“比较优势陷阱”的原因 |
4.3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 |
4.3.1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
4.3.2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内在要求 |
4.3.3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展的动力 |
4.3.4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制造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的重要渠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全国层面 |
5.1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界定指标与特征事实 |
5.1.1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界定指标 |
5.1.2 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事实 |
5.2 中国加工贸易的综合优势指标体系和特征事实 |
5.2.1 中国加工贸易的综合优势指标体系 |
5.2.2 中国加工贸易的综合优势特征事实 |
5.3 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模型构建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模型检验 |
5.3.3 误差修正模型 |
5.3.4 实证分析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省域层面 |
6.1 计量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
6.1.1 实验设计与模型构建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 估计策略及实证检验结果 |
6.2.1 描述性统计和面板数据检验 |
6.2.2 估计策略及结果 |
6.2.3 综合优势中介效应机制检验 |
6.2.4 综合优势在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上的作用机理 |
6.3 实证分析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综合优势新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
7.1 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思路 |
7.1.1 综合优势总体发展思路 |
7.1.2 差异化发展思路 |
7.1.3 局部跨越式发展思路 |
7.1.4 新开放共赢发展思路 |
7.2 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 |
7.2.1 差异化发展路径 |
7.2.2 局部跨越式发展路径 |
7.2.3 新开放共赢路径 |
第八章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创新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大数据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数据概念的内含和外延 |
二、大数据的特点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四、长尾理论 |
第二章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现状 |
第一节 泰州市大数据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泰州市大数据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
二、泰州市在政府治理创新方面的尝试 |
第二节 大数据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内在联系 |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决策模式难以适应“数据决策”要求 |
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三、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亟待改进 |
四、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动力不足且持续性不强 |
五、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置缺乏创新 |
六、地方政府应用大数据治理创新受到“三重因素”制约 |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官本位”思想阻碍了地方政府大数据意识的形成 |
二、管制型政府制约了地方政府治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
三、支持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相关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转变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理念 |
一、增强地方政府的数据思维和应用能力 |
二、建立有利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机制和外部环境 |
三、完善地方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二节 创新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和决策模式 |
一、统筹建立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
二、重塑地方政府决策模式全过程 |
第三节 夯实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基础条件 |
一、加强城乡融合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二、提高地方政府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
三、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储备 |
第四节 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一、抓住社会公共需求的“长尾” |
二、在政务民生领域探索公共服务产品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3)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论题说明 |
(一)研究缘起 |
(二)论题说明 |
二、文献综述 |
(一)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意义的研究 |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
(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研究 |
(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治理对策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五、框架结构 |
六、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特征与诉求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
(二)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三)教师质量 |
(四)教师专业发展 |
(五)学校治理 |
二、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应然特征 |
(一)教师队伍的数量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
(二)教师队伍的质量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
(三)教师队伍的发展态势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
三、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诉求 |
(一)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二)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
(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二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 |
一、教师队伍总数不足 |
(一)教师引进受编制限制 |
(二)优秀教师引进乏力 |
二、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
(一)在学历结构上以本科为主 |
(二)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教师为主 |
(三)在职称结构上中高级教师比例偏低 |
(四)在学科结构上音体美等各学科教师配置不均衡 |
三、教师队伍质量整体偏低 |
(一)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 |
(二)教师教学技能不足 |
四、教师队伍流失情况严峻 |
(一)新任教师留任时间短暂 |
(二)成手教师流失情况明显 |
五、教师专业发展滞后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辅助资源不足 |
(二)教师缺乏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
第三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管理“越位”或“缺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限制 |
(一)校长在教师招聘上权力受限 |
(二)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缺少必要的资源 |
(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缺少必要的灵活性 |
二、激励措施与相关制度缺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束缚 |
(一)教师整体发展囿于常态,机制创新缺乏 |
(二)教师梯度建设不力,优秀教师不能快速成长 |
三、生源质量多元与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
(一)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受地域限制明显 |
(二)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明显 |
第四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治理对策 |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治理理念转变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核心利益相关者 |
(二)治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
(三)基于政府、校长和教师等三方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念转化 |
二、重新定位政府职责 |
(一)明确权力边界,完善治理体系 |
(二)精准配置资源,提升治理效能 |
(三)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引导 |
三、促进校长职能归位 |
(一)归位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
(二)将教师质量提升作为校长的重点工作 |
(三)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激励制度 |
四、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
(一)打破常规,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保障 |
(二)围绕需求,统筹安排在职教师培训研修 |
(三)创设情境,全面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后发优势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研究 |
2.1 引言 |
2.2 美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 |
2.2.1 美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路线 |
2.2.2 美国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 |
2.2.3 美国军事战略与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关系 |
2.2.4 美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分析 |
2.3 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 |
2.3.1 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发展路线 |
2.3.2 俄罗斯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 |
2.3.3 俄罗斯军事战略与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关系 |
2.3.4 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分析 |
2.4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比较分析 |
2.4.1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阶段对比分析 |
2.4.2 美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技术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关键技术分析 |
3.1 引言 |
3.2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突防技术发展分析 |
3.2.1 美俄突防技术发展及应用 |
3.2.2 多种突防技术比较分析 |
3.2.3 美俄突防技术发展趋势 |
3.3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制导系统发展分析 |
3.3.1 美俄制导系统发展及应用 |
3.3.2 美俄制导系统发展趋势 |
3.4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动力系统发展分析 |
3.4.1 美俄动力系统发展及应用 |
3.4.2 美俄动力系统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
4.1 引言 |
4.2 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
4.2.1 明确战略弹道导弹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4.2.2 强调核战略与战略弹道导弹发展间的关系 |
4.2.3 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4.2.4 提高研制计划的合理性 |
4.3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中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策略研究 |
4.3.1 后发优势理论原理 |
4.3.2 后发优势理论在中国弹道导弹发展中的可行性 |
4.3.3 中国战略弹道导弹发展的后发优势 |
4.3.4 后发优势准备阶段:提升社会能力 |
4.3.5 后发优势追赶阶段:引进先进技术 |
4.3.6 后发优势超越阶段:实现自主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创新点、研究方法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文章主要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重在人的现代化 |
一、人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一) 人是城镇化的目的 |
(二) 人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三) 人是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
(四) 人是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根本尺度 |
二、人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归宿 |
(一) 传统城镇化的理念偏差和模式误区 |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
(三)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
三、人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使命 |
(一) 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
(二)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
(三) 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任务 |
(四) 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 |
第二章 人的观念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
一、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
(一) 人的现代观念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
(二)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
(三)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影响制约因素 |
二、新型城镇化: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大机遇 |
(一) 现代化实践与人的观念进步 |
(二) 城市现代特质与人的观念现代化 |
(三) 我国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推进机制 |
(四) 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比较优势 |
三、人的观念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前提条件 |
(二)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思想观念先导 |
(三)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的迫切要求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对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诉求 |
一、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观念 |
(一) 主体意识 |
(二) 创新意识 |
(三) 诚信意识 |
(四) 开放意识 |
二、形成契合政治文明发展方向的现代观念 |
(一) 人本意识 |
(二) 参与意识 |
(三) 法治意识 |
(四) 平等意识 |
三、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和谐绿色发展的现代观念 |
(一) 生态文明意识 |
(二) 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
(三) 包容意识 |
第四章 我国当前人的观念现状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
一、改革开放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历史成就 |
二、我国当前人的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
(一) 尚未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
(二) 尚未真正契合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 |
(三) 尚不能有效地支持社会的和谐与绿色发展 |
三、人的观念滞后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影响 |
(一) 人的观念滞后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
(二) 人的观念滞后对于城市和谐稳定的消极影响 |
(三) 人的观念滞后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五章 当前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现实困境 |
一、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文化困境 |
(一) 传统文化的深厚性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艰巨性 |
(二) 文化转型与人的思想观念的“过渡性” |
(三)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与农民的价值观困境 |
(四)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 |
(五) 城镇化中价值共识与文化多元的冲突 |
二、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社会困境 |
(一) 社会变革与社会流动所导致的观念现代化困境 |
(二) 农村“空心化”加大了农民观念现代化的难度 |
(三) 阶层分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复杂性 |
三、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制度困境 |
(一) 传统城镇化在制度设计中的理念误区 |
(二) 政府过度干预城镇化发展导致人的观念建设难以同步 |
(三) 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排斥阻碍了人的观念现代化 |
(四) 市场经济发展中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欠缺 |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原则和路径 |
一、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 |
(二) 立足于城镇化的整体发展 |
(三)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
二、新型城镇化中人的观念现代化路径 |
(一) 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精神文明建设 |
(二) 营造有利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
(三) 以社会治理创新助推人的观念现代化 |
(四)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五) 以制度和法治建设来推动人的观念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 |
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
2.1 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 |
2.2 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程 |
2.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 |
2.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 |
3.1 民族院校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
3.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矛盾 |
3.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具体矛盾 |
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 |
4.1 学科建设定位的内涵 |
4.2 影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的因素 |
4.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4.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科学定位 |
4.5 促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科学定位的具体措施 |
5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后发优势 |
5.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
5.3 民族工作学的建构:民族院校实施学科创新战略的探索 |
6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措施 |
6.1 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增强办学活力 |
6.2 塑造学科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
6.3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
6.4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好组织保障 |
6.5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凝聚学科人才 |
6.6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高水准学科平台 |
6.7 加强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科开放与影响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目录 |
(8)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
1.1.2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雄厚的人力资本作支撑 |
1.1.3 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亟待研究和开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中原经济区 |
1.3.2 人力资本 |
1.3.3 后发优势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 |
1.4.2 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 |
1.4.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 |
1.5.2 定量研究 |
1.6 研究思路 |
2.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分析 |
2.1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背景 |
2.1.1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政策 |
2.1.2 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范围 |
2.1.3 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特征 |
2.1.4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2.1.5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
2.2 人力资本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
2.2.1 人力资本作用的机制描述 |
2.2.2 人力资本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定位 |
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人力资本状况分析 |
3.1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现状的统计描述 |
3.1.1 中部地区人口及人均 GDP 情况 |
3.1.2 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 |
3.1.3 中部地区受教育程度情况 |
3.2 河南省人力资本现状的横向比较 |
3.2.1 河南省与其他中部五省人力资本存量比较 |
3.2.2 河南省与其他中部五省人力资本质量比较 |
3.3 河南省人力资本现状的纵向比较 |
3.3.1 河南省教育培训纵向比较 |
3.3.2 河南省健康水平纵向比较 |
3.4 河南省人力资本优势和问题 |
3.4.1 人力资本存量非常丰富充足 |
3.4.2 人力资本质量需要整体提升 |
3.4.3 人力资本结构亟待调整完善 |
3.4.4 人力资本后发优势潜力巨大 |
4.河南省人力资本的后发优势分析 |
4.1 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的特征 |
4.1.1 人力资源绝对量丰富 |
4.1.2 普通劳动力成本低廉 |
4.1.3 高层次人才学缘广泛 |
4.2 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的实现状况 |
4.2.1 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正在凸显 |
4.2.2 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
4.3 影响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发挥的因素 |
4.3.1 文化因素 |
4.3.2 政策因素 |
4.3.3 经济因素 |
4.3.4 教育因素 |
4.3.5 地理因素 |
5.河南省实现人力资本后发优势途径 |
5.1 优化文化因素 |
5.1.1 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因素 |
5.1.2 摈弃中原文化的不良因素 |
5.2 重视政策因素 |
5.2.1 在全国政策范围争取国家对河南的重视和扶持 |
5.2.2 在全省政策范围把教育和人才置于重中之重 |
5.3 加强经济因素 |
5.3.1 以优先发展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
5.3.2 以经济发展保证人力资本积累 |
5.4 突出教育因素 |
5.4.1 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 |
5.4.2 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规模 |
5.5 改善地理因素 |
5.5.1 充分挖掘中原地区的区位优势 |
5.5.2 吸引各类人力资本在中原积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基于专利联盟的我国彩电企业后发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专利联盟理论 |
2.1.1 专利联盟概述 |
2.1.2 专利联盟的组织形式 |
2.1.3 专利联盟的运行机制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1 早期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组织学派的竞争优势理论 |
2.2.3 资源能力理论 |
2.2.4 后发优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数字彩电行业环境分析 |
3.1 中国彩电业的发展脉络 |
3.2 中国彩电业的 SWOT 环境分析 |
3.2.1 后来者的中国彩电业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挑战 |
3.2.2 数字时代我国彩电业广阔的发展机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彩电企业后发优势获取路径选择 |
4.1 基于古诺(cournt)模型的博弈分析 |
4.1.1 理论基础 |
4.1.2 不同策略组合的均衡得益分析 |
4.1.3 策略组合选择 |
4.2 基于Layne-Farrar 和Josh Lerner 理论的实证分析 |
4.2.1 商业模式检验 |
4.2.2 专利贡献均衡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数字彩电专利联盟的发展策略 |
5.1 数字电视专利联盟的先驱─中彩联 |
5.2 我国数字电视专利联盟的发展策略 |
5.2.1 健全与完善联盟组织形式 |
5.2.2 搭建与优化联盟组织的运行机制 |
5.2.3 强化专利联盟在企业经营中战略地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工作 |
参考文献 |
(10)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 |
第一节 工业化:理论综述、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一、工业化理论综述 |
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三、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和评价指标 |
一、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 |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 |
三、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特征 |
一、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
二、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分析和所处阶段判断 |
一、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
二、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分析判断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和劣势 |
一、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分析 |
二、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劣势分析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以人为本”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价值取向 |
一、“以人为本”理论综述 |
二、“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下的发展战略之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一、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以人文本”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二、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三、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下的发展战略之二:充分就业战略 |
一、实施充分就业战略是“以人为本”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
二、西部民族地区就业现状分析 |
三、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充分就业战略的对策建议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创新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 |
一、创新的经济学解释 |
二、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创新 |
一、结构创新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
二、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制约 |
三、西部民族地区结构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
一、技术创新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
二、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制约 |
三、西部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
一、制度创新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保障 |
二、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制约 |
三、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
一、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
二、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发展模式之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
二、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西部民族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发展模式之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一、发展产业集群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
二、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西部民族地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发展模式之三:强化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 |
一、强化农村工业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西部民族地区推进农村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五节 发展模式之四:民营经济推动的发展模式 |
一、发展民营经济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
二、西部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六节 发展模式之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一、发展循环经济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
二、西部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树立后发优势新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综合优势视角的中国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李国英. 广西大学, 2020(07)
- [2]大数据视阈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D]. 张弛. 东南大学, 2019(01)
- [3]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D]. 周衍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美俄战略弹道导弹发展历程及启示[D]. 景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5]新型城镇化视域下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D]. 陈永亮.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6]对“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治市理念的解读(笔谈)[J]. 侯长林,叶丹,梁正海,皮坤乾,廖延林,张江林,罗静,李锦伟,赖全. 铜仁学院学报, 2016(02)
- [7]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D]. 陈达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8]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研究[D]. 易颖俐. 河南大学, 2012(10)
- [9]基于专利联盟的我国彩电企业后发优势研究[D]. 卜曙光.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10]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D]. 曹海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标签:加工贸易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后发优势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