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北地区杨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何玲敏[1](2017)在《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工程菌构建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杨树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以及在杨树造林过程中林木抚育、管理、保护、防治不当等原因,杨树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同时阻碍了我国林业的生产和发展。我国杨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导,然而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但防治效果变差,而且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残留。因此,利用微生物代替化学农药来防治植物病虫害越来越受林业保护工作者的青睐。植物内生细菌定殖于健康植物体内,与寄主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和谐联合关系,并对寄主植物具有抗病、促生、固氮和生物修复等生防潜力,是潜在的天然生物防治资源。此外,内生细菌还可作为外源基因的良好载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病、杀虫基因导入内生细菌中,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等能力的同时不改变植物自身的基因组。因此,利用植物有益内生细菌及其工程菌株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已成为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从杨树干部分离到一株杨树内生细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JK-SH007,该菌株不仅能促进杨树生长,还对杨树溃疡病具有一定防治效果,是一株安全的杨树溃疡病生防菌株。洋葱伯克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的许多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并已被广泛应用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但目前国内外有关Bcc工程菌构建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以B.pyrrocinia JK-SH007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外源抗病、杀虫基因导入JK-SH007中,构建具有促生、抗病、抗虫多重生防能力的高效生防工程菌。同时,对工程菌株JK-SH007E1在杨树根际产生的微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初步评估工程菌株释放到环境后的生物安全性。根据同源重组原理,分别将枯草芽孢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Chi11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218、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和松材线虫的几丁质酶基因Bxchi插入到pHKT2载体上的启动子与gfp报告基因之间,成功构建了四个重组质粒pHKT2-Chi113、pHKT2-cry218、pHKT2-vip3A和pHKT2-Bxchi。质粒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除重组质粒pHKT2-Bxchi外,其余三个重组质粒均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其中重组质粒pHKT2-Chi113的遗传稳定性最高。利用热激法将pHKT2-Chi113、pHKT2-cry218、pHKT2-vip3A和pHKT2-Bxchi四个重组质粒分别转化JK-SH007感受态细胞,获得了四株工程菌JK-SH007E1、JK-SH007E2、JK-SH007E3和JK-SH007E4。这四株工程菌在荧光显微镜下均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信号,并且四个外源基因在mRNA水平均得到过表达,而在蛋白水平只有工程菌JK-SH007E1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菌株JK-SH007相比,工程菌JK-SH007E1产生的几丁质酶活性及其对杨树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和拮抗能力均得到显着提高。通过对工程菌JK-SH007E1在杨树体内的定殖规律研究,发现工程菌JK-SH007E1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杨树体内,并能在杨树体内长期稳定地定殖。GFP标记法观察工程菌JK-SH007E1在杨树无菌苗体内的定殖,发现JK-SH007E1在杨树组织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均有分布。此外,工程菌JK-SH007E1的引入明显增强了杨树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加快了杨树的生长速度。对工程菌JK-SH007E1、JK-SH007E2、JK-SH007E3和JK-SH007E4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并与野生菌JK-SH007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并未影响原有的菌落特征及细胞形态,但外源重组质粒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宿主菌的生长速度。作为转基因微生物,工程菌JK-SH007E1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前,必须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充分评估。本研究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法、Biolog生态板法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充分评估工程菌JK-SH007E1的引入对杨树根际土壤产生的微生态效应。通过测定杨树根际四种主要土壤酶活性,发现工程菌JK-SH007E1的引入增强了杨树根际的土壤酶活性,尤其是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尤为显着;同时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从而促进杨树生长。Biolog生态板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菌JK-SH007E1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整体活性,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多样性,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逐渐减弱。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工程菌JK-SH007E1的引入会引起杨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但该影响会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变弱。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从长期来看工程菌JK-SH007E1的应用对杨树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不构成潜在威胁或威胁较小。因此,将工程菌JK-SH007E1释放到环境中是安全可行的。该研究为杨树溃疡病生物防治提供了高效生防菌株,并为今后工程菌JK-SH007E1的安全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曾凡勇[2](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徐福元,徐明,刘云鹏,解春霞,郑华英,高悦[3](2015)在《杨树食叶害虫杨舟蛾生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通过高效绿僵菌、Bt菌株筛选和周氏啮小蜂、赤眼蜂规模化繁育及其施放技术等研究,构建了一套杨树食叶害虫防治专家系统,并在江苏省宝应等县通过1.4万hm2杨树舟蛾发生区的生物治理示范,3 a分别用生物制剂应急治理66.67,333.33 hm2,其余林分通过释放赤眼蜂、周氏啮小蜂等天敌和林农复合经营等措施控制危害,控制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的效果为95%100%,对大面积示范区维持低虫口密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生产上选择以释放周氏啮小蜂或赤眼蜂30.0万头/hm2防治杨小舟蛾或杨扇舟蛾,可有效控制林间舟蛾的虫口密度,实现了高效、无公害、可持续治理的目标。
范立鹏[4](2014)在《杨小舟蛾生殖行为及寄主选择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 (Stauding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广泛分布于我国中东部十几个省份,爆发时经常会将树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是我国杨树人工林最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为了更好地掌握该虫的生物学习性、研制对该虫具有引诱活性的引诱剂,筛选对该虫具有抗性的树种,本文通过室内外生物学观察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等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该虫的生殖行为、性信息素成分及释放规律、对不同杨树寄主的选择性差异及寄主叶片挥发物成分,结果如下:(1)杨小舟蛾的羽化存在前低后高的“双峰型”羽化日节律,雌雄蛹间羽化高峰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雌蛹日羽化最高峰出现在17:00,次高峰出现在4:00;雄蛹日羽化最高峰比雌蛹提前出现1h,次高峰比雌蛹推迟出现1h;在相同温湿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第14代蛹的羽化历期逐渐缩短,影响该虫羽化率的环境主导因子为温度,湿度对羽化也存在影响,光周期的改变不影响羽化率。(2)该虫羽化当日便可出现求偶交配行为,表明该虫在羽化时接近或已经性成熟;该虫存在2种求偶定位方式,除了鳞翅目昆虫普遍存在的通过爬行、飞舞、释放信息素进行求偶的方式外,还存在另一种不释放性信息素的快速求偶方式,此种方式仅发生在活性较强的1日龄处理中;杨小舟蛾雌性个体在求偶过程中起先导作用,雌蛾求偶存在与光周期相关的节律性,每日存在2个高峰,分别是4:00和21:00,光期不存在求偶现象。雄性求偶行为的发生则需要以雌性存在并先于雄性做出求偶的刺激性行为(如飞行动作或者化学气味);未交配的15日龄成虫求偶率、交配率无显着变化,但随着日龄增大求偶及交配持续时间缩短。(3)雄蛾通过交配姿势的保持实现对雌蛾的交配后保护,不同日龄的雄蛾在交配开始后45min内均可完成射精,射精后并不会立即中止交配,而是继续保持交配姿势,保护时间与日龄呈负相关,各日龄射精量无显着差异。雌蛾数量增加或相同性比条件下增加虫口密度会使保护时间缩短,增加雄蛾数量会使保护时间延长;提高性信息素浓度可使交配率下降,交配时间缩短,但增加浓度过高也会使交配时间延长。(4)采用溶剂浸提法、动态顶空吸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初步分析了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确定粗提物具有很好的EAG活性和林间诱蛾效果。采用GC-EAD和质谱的方法初步确定重要的活性成分是M:乙酸酯。雌蛾性信息素释放量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释放还表现出明显的时辰节律,19:00-20:00释放量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凌晨4:00再次短暂出现释放高峰后继续下降,其每日不同时间段雌虫性腺体粗提物的雄虫EAG活性与求偶日节律相吻合。(5)1d雄蛾对于相同日龄雌蛾性腺浸提液存在反应阈值,这个阈值不仅是浓度水平,还包括在时间水平上的范围。10FE可达到雄蛾触角反应最大值,低于0.1FE对触角不能产生刺激;1日龄雄蛾对性信息素在不同时间触角电位反应值有显着差异,表现为进入暗期以后从19:00至21:00雄蛾对信息素的反应和敏感性最强,其后逐渐减弱。雄虫触角对3日龄后雌虫腺体粗提物EAG反应显着下降。(6)杨小舟蛾雌蛾对于试验所选取的5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趋向性不同,对碧玉杨、108杨具有显着的趋向性,对于另外3个样本的趋性较弱;交配后未产卵的雌蛾对寄主的选择性更强;雄蛾未表现出寄主选择的差异性。在趋性较强的寄主上的卵块数量相对较少,但每个卵块包含的卵粒数更多,强趋性寄主上的卵粒总数也更多;在趋性较弱的寄主上产卵时呈现的往往是零散的斑状小卵块,卵粒总数较少。(7)5种杨树叶片挥发物中总共检出19种成分,主要是直链的烷烃、醇类、醛类、酯类,其中以邻羟基苯甲醛、顺-3-己烯醇、顺-3-己烯酯、1-己烯-3-醇等组分的含量相对较高;正十六烷、石竹烯在杨小舟蛾趋性较强的108和碧玉杨的叶片挥发物中含量显着高于其他3种无性系叶片挥发物;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108和碧玉杨的叶片挥发物中未被检测到。
夏采意,苏杰,薛毅民,徐增美[5](2012)在《兴化市杨扇舟蛾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近几年杨扇舟蛾在兴化市常此起彼伏的爆发危害,为控制其危害,作者调查杨扇舟蛾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郭丽洁[6](2010)在《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分析陕西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入手,探讨了森林病虫的发生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关系,通过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再结合近几年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得出结论: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造成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经常发生的病虫种类的面积一直持续偏高,突发性病虫接连发生成灾,危险性病虫仍有蔓延传播的可能且机率大。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贸易往来增多,森林病虫害对陕西林业的危害正在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威胁陕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由生物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已严重威胁到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恶化不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作者综述了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其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和影响,根据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出了对我省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对策,一是要加强森防检疫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要加大森防工作的宣传力度。三是要抓好监测预警,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四是要严把检疫关做好引进苗木、种子的调运检疫工作。五是要实施工程治理,提高防治成效。六是要树立健康森林的理念,实现以生态学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理。七是要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八是要广泛筹集资金,保证防治需要。九是要建立应对林业灾害快速反应机制。十是提倡推广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
张福丽[7](2009)在《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三种病虫害的影响及预测预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病虫害作为一类频发性生物灾害,是林业生产和生态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常造成危害的森林病虫有200多种。作为我国林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同时也是森林病虫害的重灾区。为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造成的损失,通过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种群变化的规律,对病虫害未来发生和增长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预报,从而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是林木、有害生物和气象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决定有害生物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可以根据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种群动态的影响,通过数学、生态学方法构建系统模型,利用这些模型进行主要病虫害的种群趋势的准确预测,并采取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本论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分析气象因子与病虫害种群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相关地区的预测模型,利用气象资料和病虫害的调查数据预报未来病虫害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影响森林病虫害种群动态关键气象因子的确定和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可为黑龙江省各地、县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的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和适时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病虫害的损失,建立科学、有效、综合效益最佳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研究了黑龙江省3种重要的森林病虫害(落叶松毛虫,杨干象,杨树溃疡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别选用每年1~12月份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和降水量5个气象因子作为影响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以牡丹江地区海林市、鸡西地区密山县、绥化地区庆安县和齐齐哈尔地区龙江县的气象数据和落叶松毛虫实际调查资料为依据,首次分析了落叶松毛虫预报模型。海林市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y=-35.374+0.286x2+0.517x72-0.694x78+0.163x80-0.154x90+1.011x73,其预报精度平均达79.73921%;密山县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y=-45.427+1.003x2+0.293x72+0.697x73+0.835x65+0.355x66+1.702x69,预报精度平均为88.855%,83.3%的年份精度在90%以上;庆安县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y=-65.303+0.925x2+0.384x65+0.316x69+0.237x72+0.047x80+0.087x59-0.008x95,预报平均精度达88.193%,精度在80%以上的年份占77.8%;龙江县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v=9.826+0.065x2+0.114x69+0.485x73-0.064x90-0.010x95+0.352x54,平均预报精度为78.071%。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模型中主要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海林市的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4月极端高温(x78)、4月降水量(x80)、6月降水量(x90)、3月极端高温(x73)是影响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主要因素;密山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3月极端高温(x73)、1月降水量(x65)、2月平均温度(x66)、2月极端低温(x69)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庆安影响落叶松毛虫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分别为: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3月极端高温(x73)、1月降水量(x65)、2月平均温度(x66)和2月极端低温(x69);而龙江县上年1月平均湿度(x2)、2月极端低温(x69)、3月极端高温(x73)、6月降水量(x90)、7月降水量(x95)和上年11月极端低温(x54)则为主要影响落叶松毛种群消长的作用因子。综合4个县市的情况,其中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3月极端高温(x73)和2月极端低温(x69)又处在较重要的地位。2、利用齐齐哈尔地区的拜泉县、依安县、甘南县和大庆地区的肇源县杨干象调查数据,结合各县上年10月至当年9月气象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拜泉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别为:4月极端低温(x34)、8月降水量(x55)、4月降水量(x35)、3月降水量(x30)和上年11月极端低温(x9);甘南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别为: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1月降水量(x20),2月极端高温(x23)和4月极端低温(x34);在肇源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别为:2月极端高温(x23)、4月极端低温(x34)、6月平均温度(x41)、6月降水量(x45)、7月平均温度(x46)、7月极端低温(x49)和8月平均湿度(x52);依安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上年12月平均湿度(x12)、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4月极端高温(x33)、6月降水量(x45)和7月极端低温(x4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拜泉县、甘南县、肇源县和依安县预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5.778%、83.7%、82.9%和97.2%,其中拜泉县100%的年份、甘南县70%的年份和肇源县62.5%的年份预测精度都达到了80%以上,而依安县的预测精度最高,100%的年份预测精度都在90%以上,达到了模型预测的基本要求。综合4县市分析情况,影响杨干象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可归结为:1月平均温度(x16)、2月极端高温(x23)、3月平均温度(x26)、4月极端低温(x34)、6月降水量(x45)和7月极端低温(x49)。除6月降水量为负相关外,其余都为正相关。对这些因子的分析与杨干象的实际发生一致。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达到了预测的基本要求。3、研究了绥化北林区、肇东及大庆肇源的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利用逐步回归预测法建立了杨树溃疡病测报模型。结果显示,逐步回归模型对3县市的预测精度较高,北林区87.5%的年份预测精度都在90%以上、肇东和肇源的预测精度全部达到90%以上。北林区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2月降水量(x5)、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有关;肇东杨溃疡病的发生与2月降水量(x5)、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7月极端低温(x19)、6月平均温度(x12)关系密切;肇源影响杨树溃疡病发生的气象因子有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综合3县杨树溃疡病测报模型研究结果,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是影响该病害的主要气象因子,在进行黑龙江省其它地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时应着重分析这三个气象因素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效应。
徐亚明,陈存观,教忠意,曹国华,冯坤乔,任吉星,沈彩芹[8](2008)在《江苏沿海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及其防治》文中指出根据江苏沿海地区杨树主栽品种食叶害虫的发病规律,总结出杨树食叶害虫的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地面喷雾+喷烟防治、树干基部打孔注药防治及营林措施防治等5项防治技术。
康智[9](2008)在《山东省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杨树是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据统计,到2003年山东省杨树面积已达8.12万hm2,近年来基本上以每年13.3万hm2的速度增加。随着寄主面积的增大,杨树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种类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大发生的1999年,杨树食叶害虫面积达2.39万hm2。经过综合治理,到2003年发生面积达1.14万hm2,其中杨尺蠖、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发生面积合计占总发生面积的81%。2006年杨树食叶害虫多点暴发成灾;2007年点片成灾。国际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在山东自东部地区向西传播至东营、滨州、潍坊(寿光),态势严峻。杨树食叶害虫大多在春季就开始出土、羽化、产卵、孵化并开始危害,所以观察、监测、研究杨树春季主要食叶害虫的生物学特征、发生消长规律,做出预测预报并进行无公害防治是山东省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杨尺蠖、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美国白蛾和杨白潜叶蛾5种主要杨树食叶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2008年危害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报,确定了防治原则。结合定点观测试验,对主要成灾害虫杨尺蠖的生活史及无公害防治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调查研究,摸清了山东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种类,确定了5种危害最为严重的杨树食叶害虫,它们是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e Graeser,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erich(Schaffer)。观察研究了这5种食叶害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发生消长规律并对发生的虫害进行了监测与防治。(2)基于山东省多年来的对5种食叶害虫的监测和调查数据,以研究试验点预测预报模型为理论依据,对5种害虫2008年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报。(3)依据杨树食叶害虫的分级标准,无灾区和偶灾区以自然调节为主,人工防治为辅:常灾区(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其它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抓好前二代的防治,对虫害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的采取喷雾防治,地面通过无公害农药打孔注药等方式防治。对于世界性检疫食叶害虫美国白蛾严格实行检疫。(4)2007年经在商河县林场的玉皇庙和沙河乡试验地对杨尺蠖的生活史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尺蠖在山东省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层内越夏越冬,翌年早春羽化产卵。雌雄性比为2.37:1。3月29日至4月8日卵开始孵化为幼虫,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发生危害盛期,5月中旬开始老熟,下地化蛹越夏越冬。1~5龄幼虫完全重叠的日期为4月16日,此前10~12天为防治最佳时期。(5)采用阻隔法在树干基部绑扎倒喇叭口阻隔环,防治雌成虫上树。阻止雌雄成虫交尾,防治效果显着。据调查,杨树树干南、(东南、西南)、西方位的卵块多、孵化早。(6)在试验中调查发现,山东春季食叶害虫天敌鸟类较多,主要有麻雀,灰喜鹊、斑鸠、啄木鸟等,可利用麻雀,灰喜鹊、斑鸠等山东本土常见天敌进行防治,设人工鸟巢招引益鸟对天敌采取积极保护。
方杰,崔永三,赵博光,朱麟,杨振德[10](2007)在《我国分月扇舟蛾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分月扇舟蛾是我国近几年来严重危害杨树的重要森林害虫之一。文章综述了分月扇舟蛾在我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苏北地区杨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地区杨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工程菌构建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研究进展 |
1.1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概述 |
1.2 Bcc的生防作用 |
1.3 Bcc研究展望 |
2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进展 |
2.1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 |
2.2 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类及分离鉴定 |
2.2.1 传统的分离培养法 |
2.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3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
2.3.1 与病原菌竞争生态位和营养物质 |
2.3.2 产生抗菌活性物质 |
2.3.3 诱导系统抗性(ISR) |
2.4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2.5 杨树内生细菌的研究进展 |
3 杨树溃疡病研究现状 |
3.1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危害 |
3.2 杨树溃疡病的种类 |
3.3 杨树溃疡病的防治现状 |
4 杨树虫害研究现状 |
4.1 杨树虫害的发生及危害 |
4.2 杨树虫害的防治现状 |
5 植物内生细菌工程菌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 |
5.1 植物内生细菌工程菌研究进展 |
5.2 工程菌的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
6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6.1 立题背景 |
6.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B. pyrrocinia JK-SH007抗病、抗虫生防工程菌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质粒、菌株及培养条件 |
1.2 培养基 |
1.3 构建重组质粒 |
1.3.1 质粒pHKT2的提取 |
1.3.2 制备线性载体 |
1.3.3 制备插入片段 |
1.3.3.1 启动子部分序列的克隆与纯化 |
1.3.3.2 gfp基因的克隆与纯化 |
1.3.3.3 Chi113基因的克隆与纯化 |
1.3.3.4 cry218基因的克隆与纯化 |
1.3.3.5 vip3A基因的克隆与纯化 |
1.3.3.6 Bxchi基因的克隆与纯化 |
1.3.4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1.3.4.1 pHKT2-Chi113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1.3.4.2 pHKT2-cry218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1.3.4.3 pHKT2-vip3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1.3.4.4 pHKT2-Bxchi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
1.4 制备B. pyrrocinia JK-SH007感受态细胞 |
1.5 重组质粒转化B. pyrrocinia JK-SH007感受态细胞 |
1.6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1.7 外源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
1.7.1 工程菌株的总RNA提取 |
1.7.2 反转录PCR |
1.7.3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1.8 外源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 |
1.8.1 蛋白粗提液的制备 |
1.8.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 |
1.8.3 Western Blot(WB)检测蛋白表达 |
1.8.4 融合蛋白的质谱分析 |
1.9 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
1.10 工程菌株的生长特性 |
1.10.1 工程菌株的菌落及细胞形态观察 |
1.10.2 工程菌株的生长曲线绘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含外源抗病、杀虫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 重组质粒转化B. pyrrocinia JK-SH007感受态细胞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
2.2.1 JK-SH007转化子的荧光观察 |
2.2.2 JK-SH007转化子的PCR验证 |
2.3 外源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
2.4 四株工程菌的WB分析 |
2.5 四株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2.6 工程菌株与野生菌株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工程菌B. pyrrocinia JK-SH007E1对杨树溃疡病病原真菌的拮抗能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培养条件 |
1.2 培养基 |
1.3 胶体几丁质的制备 |
1.4 JK-SH007和JK-SH007E1菌株的几丁质酶活及抑菌活性测定 |
1.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4.2 几丁质粗酶液的制备 |
1.4.3 几丁质酶活的测定及比较分析 |
1.4.4 抑菌活性的测定及比较分析 |
1.5 JK-SH007和JK-SH007E1菌株对杨树溃疡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 |
1.6 对峙平板上杨树溃疡病菌菌丝形态的显微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工程菌JK-SH007E1产几丁质酶能力及其产生的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2.2 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 |
2.3 JK-SH007及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工程菌B. pyrrocinia JK-SH007E1在杨树体内的定殖及促生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细菌及培养条件 |
1.2 供试植株 |
1.3 培养基 |
1.4 杨树无菌苗的准备 |
1.5 杨树实生苗的准备 |
1.6 细菌接种剂的制备 |
1.7 杨树无菌苗和实生苗的接种与培养 |
1.8 工程菌株JK-SH007E1在杨树实生苗体内的定殖动态 |
1.9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工程菌株JK-SH007E1在杨树无菌苗体内的定殖 |
1.10 工程菌株JK-SH007E1对杨树实生苗的生长效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工程菌JK-SH007E1在杨树实生苗体内的定殖动态 |
2.2 工程菌JK-SH007E1在杨树无菌苗体内的定殖观察 |
2.3 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实生苗的生长效应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工程菌B. pyrrocinia JK-SH007E1在杨树根际产生的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细菌及培养条件 |
1.2 供试植株 |
1.3 培养基 |
1.4 杨树实生苗的准备 |
1.5 细菌接种剂的制备 |
1.6 杨树实生苗的接种 |
1.7 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1.7.1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1.7.2 土壤转化酶活性的测定 |
1.7.3 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1.8 Biolog生态板对杨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分析 |
1.9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杨树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根际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2 Biolog生态板法研究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2.1 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根际微生物整体活性的影响 |
2.2.2 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2.3 16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工程菌JK-SH007E1对杨树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的影响 |
2.3.1 OTUs分析及物种注释 |
2.3.1.1 OTUs分析 |
2.3.1.2 物种相对丰度组成及聚类分析 |
2.3.2 杨树根际微生物组成的复杂度分析 |
2.3.2.1 稀释曲线的绘制 |
2.3.2.2 α-多样性分析 |
2.3.2.3 Rank abundance曲线分析 |
2.3.3 不同土壤样本间微生物组成的比较分析 |
2.3.3.1 β-多样性分析 |
2.3.3.2 土壤样本间的主坐标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1 全文总结 |
1.1 B. pyrrocinia JK-SH007抗病、抗虫生防工程菌构建 |
1.2 工程菌B. pyrrocinia JK-SH007E1对杨树溃疡病病原真菌的拮抗能力 |
1.3 工程菌B. pyrrocinia JK-SH007E1在杨树体内的定殖及促生性 |
1.4 工程菌B. pyrrocinia JK-SH007E1在杨树根际产生的微生态效应 |
2 论文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杨树食叶害虫杨舟蛾生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 1 林间调查 |
1. 2 天敌微生物收集与筛选 |
1. 3 赤眼蜂繁育与防治试验 |
1. 4 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与林间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释放天敌技术对杨树害虫的生物控制效果与应用 |
2. 2 初步构建了杨树食叶害虫防治专家系统 |
3 结论与讨论 |
3. 1 杨舟蛾生物控制技术的推广与示范效果[9 - 11] |
3. 2 专家系统决策应急控灾技术示范[9 - 11] |
(4)杨小舟蛾生殖行为及寄主选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 |
1.1.2 杨小舟蛾危害现状及防控措施 |
1.1.3 杨小舟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昆虫的生殖行为 |
1.2.1 昆虫的羽化 |
1.2.2 昆虫的求偶与交配 |
1.2.3 昆虫产卵 |
1.3 昆虫寄主选择机制 |
1.3.1 雌虫对寄主植物的搜索定位 |
1.3.2 雌虫对寄主适应性的判断与选择 |
1.3.3 植物散发的信息化合物 |
1.4 昆虫性信息素 |
1.4.1 昆虫性信息素概述 |
1.4.2 昆虫性信息素的释放与影响因素 |
1.4.3 昆虫性信息素的传播 |
1.4.4 昆虫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及影响因素 |
1.4.5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方法 |
1.4.6 舟蛾科生殖行为及性信息素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杨小舟蛾生殖行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虫源的采集 |
2.1.2 杨小舟蛾羽化实验方法 |
2.1.3 杨小舟蛾求偶、交配行为观察 |
2.1.4 雌蛾与雄蛾求偶行为之间的关系 |
2.1.5 求偶交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1.6 雄蛾体内真核精子束数量统计 |
2.1.7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杨小舟蛾羽化实验 |
2.2.2 杨小舟蛾求偶、交配行为观察 |
2.2.3 雌蛾与雄蛾求偶行为之间的关系 |
2.2.4 求偶交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2.5 真核精子束数量统计 |
2.2.6 配后时间统计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提取与成分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提取方法 |
3.1.3 杨小舟蛾 3 种提取方法剂量反应触角电位测试(EAG) |
3.1.4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实验(GC-EAD) |
3.1.5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 GC-MS 定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杨小舟蛾 3 种提取方法剂量反应触角电位测试(EAG) |
3.2.2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 GC-EAD 测试 |
3.2.3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质谱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杨小舟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日龄对性信息素释放的影响 |
4.1.3 性信息素释放的日节律 |
4.1.4 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 EAG 反应节律 |
4.1.5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龄对性信息素释放的影响 |
4.2.2 性信息素释放的日节律 |
4.2.3 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 EAG 反应节律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杨小舟蛾对 5 种杨树及其挥发物的选择行为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供试昆虫 |
5.1.3 杨小舟蛾对 5 个黑杨无性系的停靠选择测试 |
5.1.4 杨小舟蛾对不同杨树无性系叶片挥发物粗提液的趋性测试 |
5.1.5 杨小舟蛾雌蛾产卵寄主选择测试 |
5.1.6 统计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杨小舟蛾停靠寄主选择 |
5.2.2 杨小舟蛾对 5 种黑杨叶片挥发物提取液趋性选择测试 |
5.2.3 杨小舟蛾对 5 种黑杨及其挥发物提取液趋性差异比较 |
5.2.4 杨小舟蛾产卵寄主选择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5 种杨树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提取与鉴定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供试杨树和来源 |
6.1.2 仪器设备及条件 |
6.1.3 样品处理方法 |
6.1.4 挥发物成分定性分析 |
6.1.5 挥发物成分定量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和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5)兴化市杨扇舟蛾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扇舟蛾发生观察 |
2 杨扇舟蛾危害情况 |
3 影响杨扇舟蛾发生与危害的因素 |
3.1 气象因素 |
3.2 发生危害与降雨的关系 |
3.3 天敌因素 |
3.4 生物多样性因素 |
4 防治对策[4-6] |
4.1 农业防治措施 |
4.1.1 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时采用多树种混栽 |
4.1.2 人工防治 |
4.2 生物防治措施 |
4.3 药剂防治措施 |
4.4 改造喷药机械 |
(6)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1 国外发达国家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现状 |
1.1.1 德国 |
1.1.2 日本 |
1.1.3 美国 |
1.2 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 |
1.2.1 我国本土主要森林病虫害 |
1.2.2 我国危险性重大的外来病虫害 |
1.3 陕西省基本情况和森林资源概况 |
1.3.1 陕西省基本情况 |
1.3.2 森林资源状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调查研究 |
1.4.2 调查材料分析 |
1.4.3 组织研讨 |
第二章 陕西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特点 |
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 |
2.1.1 病害类 |
2.1.2 虫害类 |
2.1.3 鼠兔类 |
2.2 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
2.2.1 常发性病虫面积居高不下 |
2.2.2 突发性病虫接连暴发成灾 |
2.2.3 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
第三章 森林病虫害入侵途径、危害及原因分析 |
3.1 陕西省森林病虫害的入侵途径 |
3.1.1 人类活动无意传入 |
3.1.2 人类主观有意引入 |
3.1.3 自然传入 |
3.2 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2.1 森林病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2 森林病虫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3 森林病虫害对农林业的影响 |
3.2.4 森林病虫害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3.2.5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 |
3.3 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
3.3.1 自然因素 |
3.3.2 社会因素 |
3.3.3 人为因素 |
3.3.4 其他因素 |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综合防治对策 |
4.1 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中存在问题 |
4.1.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
4.1.2 构成成灾的病虫害种类增加,造成损失严重 |
4.1.3 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
4.1.4 个别病虫反复发生难防治,时有暴发 |
4.2 综合防治对策 |
4.2.1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率 |
4.2.2 加强林业可持续措施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1.1 保障生态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
5.1.2 保护动植物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
5.1.3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社会 |
5.1.4 提高科研水平,提升防控能力 |
5.2 建议 |
5.2.1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
5.2.2 积极研究和运用先进科研成果,提高森防设施建设科技含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科学防治能力 |
5.2.3 生态效益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与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步调一致,重点发展生物防治 |
5.2.4 坚持包片到户的责任管理制度,整合社会力量提高森防工作的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三种病虫害的影响及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概况 |
1.2.1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因素 |
1.4 气象条件对森林病虫害种群动态的影响 |
1.4.1 温度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1.4.2 湿度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1.5 国内外病虫害气象研究进展 |
1.6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概况 |
1.6.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意义和目的及特点 |
1.6.2 国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简史 |
1.6.3 国内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简史 |
1.6.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
1.7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1.7.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条件 |
1.7.2 黑龙江省森林概况 |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1 相关分析 |
2.1.1 偏相关分析 |
2.2 回归分析 |
2.2.1 多元线性回归 |
2.2.2 逐步回归 |
2.3 通径分析 |
2.3.1 通径分析的基本原理 |
2.4 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意义 |
2.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动的气象因素分析 |
3.1 松毛虫简介 |
3.1.1 松毛虫分布和寄主及危害 |
3.1.2 我国落叶松毛虫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
3.1.3 落叶松毛虫预测预报现状 |
3.1.4 落叶松毛虫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
3.1.5 松毛虫的种群动态与温湿度的关系 |
3.2 材料 |
3.3 技术方法 |
3.4 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 |
3.4.1 海林市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3.4.2 密山县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3.4.3 庆安县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3.4.4 龙江县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影响杨干象种群变动的气象因素分析 |
4.1 杨干象简介 |
4.1.1 杨干象分布和寄主及危害 |
4.1.2 杨干象生物学特性及适生范围 |
4.2 技术方法 |
4.3 拜泉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
4.3.1 多元线性回归 |
4.4 甘南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
4.4.1 多元线性回归 |
4.5 肇源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
4.5.1 多元线性回归 |
4.6 依安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
4.6.1 多元线性回归 |
4.7 本章小结 |
5 杨树溃疡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5.1 杨树溃疡病简介 |
5.1.1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危害 |
5.1.2 杨树溃疡病发生规律 |
5.2 技术方法 |
5.3 绥化北林区气象因素与杨树溃疡病的关系 |
5.3.1 逐步回归 |
5.4 肇东县气象因素与杨树溃疡病的关系 |
5.4.1 逐步回归 |
5.5 肇源县气象因素与杨树溃疡病的关系 |
5.5.1 逐步回归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江苏沿海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沿海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及危害 |
2 江苏沿海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 |
2.1 杨小舟蛾 (图1) |
2.2 杨扇舟蛾 (图2) |
2.3 杨二尾舟蛾 (图3) |
2.4 杨白潜蛾 |
2.5 杨毒蛾 |
2.6 黄刺蛾 (图4) |
3 江苏沿海地区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措施 |
3.1 人工防治 |
3.2 物理防治 |
3.3 地面喷雾、喷烟防治 |
3.4 树干基部打孔注药防治 |
3.5 营林防治 |
4 小结 |
(9)山东省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栽培概况 |
1.2 杨树害虫发生及危害状况 |
1.4 杨树食叶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
1.4.1 无公害防治理念 |
1.4.2 虫害预防措施 |
1.4.3 主要防治措施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2 杨树食叶害虫发生危害程度的分级方法 |
2.2.3 食叶害虫的生物学观察方法 |
2.2.4 食叶害虫虫情监测预报方法 |
2.2.5 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 |
2.2.6 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确定、生物学观察及危害现状 |
3.1.1 山东省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种类确定 |
3.1.2 山东省杨树5种主要食叶害虫生物学观察及危害现状 |
3.2 山东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消长发生规律 |
3.2.1 2002~2007年山东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消长发生规律 |
3.2.2 2007年度5种山东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监测情况 |
3.4 无公害防治措施 |
3.4.1 2007年度生物防治监测结果 |
3.4.2 根据杨树食叶害虫分级标准采取的措施 |
3.5 主要成灾种类杨尺蠖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结果 |
3.5.1 主要春季害虫杨尺蠖发生规律调查 |
3.5.2 主要春季虫害杨尺蠖无公害防治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详细摘要 |
(10)我国分月扇舟蛾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2 发生规律 |
3 预测预报 |
4 综合治理 |
4.1 营林措施 |
4.2 人工防治 |
4.3 物理防治 |
4.4 生物防治 |
4.5 化学防治 |
4.6 防治指标的制定 |
5 展望 |
四、苏北地区杨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工程菌构建及其效应研究[D]. 何玲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2)
- [2]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3]杨树食叶害虫杨舟蛾生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J]. 徐福元,徐明,刘云鹏,解春霞,郑华英,高悦. 江苏林业科技, 2015(01)
- [4]杨小舟蛾生殖行为及寄主选择机制研究[D]. 范立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5]兴化市杨扇舟蛾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实践[J]. 夏采意,苏杰,薛毅民,徐增美. 江苏林业科技, 2012(03)
- [6]陕西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D]. 郭丽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3)
- [7]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三种病虫害的影响及预测预报[D]. 张福丽.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8]江苏沿海地区杨树食叶害虫及其防治[J]. 徐亚明,陈存观,教忠意,曹国华,冯坤乔,任吉星,沈彩芹. 农技服务, 2008(11)
- [9]山东省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D]. 康智.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10]我国分月扇舟蛾的研究进展[J]. 方杰,崔永三,赵博光,朱麟,杨振德. 中国森林病虫,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