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区企业已达4991户(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然[1](2021)在《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与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曾倩[2](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技术制造业是制造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环节上存在前后向的关联,通过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能够获取价值链上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环节,解决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能引领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外,随着各城市经济与产业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加强,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必然存在空间效应。因此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情况及其空间效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关联、产业集聚等角度出发,采用区位熵测度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指数,然后构建两产业协同集聚指数。通过Moran’s I指数从全局和局部测度两业空间协同集聚的相关性,最后基于空间杜宾模型验证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集聚、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协同集聚水平尽管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但仍然偏低,且协同集聚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邻地区的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时,科技创新与知识溢出对本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协同集聚存在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大湾区两业协同集聚的政策建议。
于梦华[3](2020)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游城市群是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圈三个子城市群突破行政壁垒的约束而形成的超大城市群。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带动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经济新增长极,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引擎。而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促进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工具,能够很好的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因此,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提升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出发,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22个地级市2007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分别对长江中游整体及三大子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政府政策环境、金融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能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从局部来看,武汉城市圈的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主要靠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环境作用,长株潭城市群则是依靠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来拉动当地的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环鄱阳湖城市圈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来促进其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在借鉴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个成熟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区域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区域科技金融主体、深化区域特色科技创新、发挥武汉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和产业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三大子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和产业的科学分工协调等建议。
廖洁[4](2020)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财富增长、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人民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不断整合、创新,使得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改变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与日俱增。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器,承担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金融需求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转变、利率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与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趋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影响深远,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弊端显现,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非利息业务为突破口进行转型发展。本文基于金融功能理论、财富增长理论与技术溢出理论,从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冲击影响、积极影响。然后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进行阐述,在实证部分选取了 28家上市银行10年的相关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数据,基于金融功能理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通过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有关实证结论:互联网金融发展显着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互联网金融发展显着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入占比水平,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存在异质性影响,其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最大,“城商行+农商行”次之,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影响最小。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竞争同时,更要关注到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积极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要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为自己赋能,借鉴互联网金融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积极开拓非利息业务,优化盈利模式。最后,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视角,提出商业银行提升非利息收入的相关对策,希望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刘启雷[5](2018)在《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共演及补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型国家建设依赖于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外资研发不仅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更推进了自主创新主体的国际研发网络嵌入和全球创新布局。2008年金融危机后,来自美国、日本、欧盟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在华研发投资强度,并通过人才引进、研发合作和市场联盟等方式构建创新网络,嵌入国家创新体系。依赖于优势的产业链位置和强劲的新技术开发实力,外资研发早期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催生了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关系又表现出一些新特征,由单一结构的技术扩散转变为多重结构的网络嵌入和合作共演,并共同驱动国家创新体系的有序演进。本文以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共演及补贴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两者的合作共演模型并分析合作共演中的冲突问题,检验政府研发补贴驱动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的路径和机理。首先,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全国范围内外资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的调研,构建机构目录,测度并刻画外资在华研发与内资自主创新体系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借助耗散结构理论及经典模型即Brusselator模型计量合作网络熵及状态位势。其次,区别于其他研究拘泥于外资研发如何影响自主创新的传统分析范式,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阐释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的机理,使用质化研究之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三级编码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内两子系统的合作共演模型。再次,构建冲突分析图模型,探究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中的冲突及调节机制。最后,在合作共演模型与冲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补贴驱动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的政策效应,分析了政策效应的产生路径和机理。论文创新性研究包括以下方面:(1)刻画了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基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研发中心等分支机构的调研和自主创新主体的统计性描述,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和Brusselator模型分别测度了合作网络聚集系数、中心性、结构洞等结构特征以及状态位势的空间差异。研究认为,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网络聚集系数仍较低,且外资机构仍占据合作网络优势位置,内资自主创新主体除少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外,多数居于网络边缘。测度结果还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及主要中心城市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网络尚未达到耗散结构形成的临界值;外资研发布局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及中心城市合作网络偏离耗散结构临界值也较远。(2)构建了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共演模型。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搜集反应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互动关系的价值信息,借助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范式,逐级展开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译码,提炼出了主范畴和两子系统共演的故事线,进而构建了合作共演模型。合作共演模型揭示了外资研发向国家创新体系的网络嵌入、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依存共生以及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协同演进的内部规律。研究认为,外资研发是通过产业生态、商业生态和文化生态等多重生态的方式渐进式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其嵌入路径包括基础信息搜索、企业网络嵌入、产业网络嵌入和本地化四个阶段;依存共生中的系统局部冲突和协同演进中的系统张力与冲突是两类子系统合作共演的必要条件。(3)分析了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中的冲突状态及其均衡问题。识别合作共演中的冲突决策主体包括外资在华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内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引入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分析不同决策主体的策略选择及由此构成的策略集。假设有政府(以研发补贴方式)介入和无政府介入两种情境,构建冲突可达状态转移的图模型;分别求解两种情境下的均衡解,即个体稳定性、全局稳定性以及结盟稳定性。研究认为,政府研发补贴并未改变全局稳定性结局中决策者最优策略选择以及自主创新主体间的结盟倾向,但是其作为一种传导信号引致了新的冲突结局和四种结盟形式;政府研发补贴调节下,外资研发采取依托母公司先进技术并吸收本地前沿技术的双重策略实施网络嵌入,而自主创新主体倾向构建内部研发结盟以应对外资研发策略调整。(4)检验了研发补贴驱动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政策效应产生的路径和机理。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法的因果推断证实了补贴是引致外资研发机构与自主创新主体研发合作强度以及创新产出差异的主因。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内生性检验证实了研发补贴、研发合作强度与创新产出存在内生性。构建由研发补贴、研发合作、创新效率和创新产出四个单一方程组成的联立方程,探析补贴效应产生的微观机理,明晰了补贴效应产生的路径:研发补贴与研发合作强度存在显着内生性,政府研发补贴引致了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主体的合作行为,研发合作也增加了外资在华获取政府研发补贴的机会;研发补贴通过提高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研发合作强度,进而提升了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效率、促进了创新产出。
王雅婷[6](2018)在《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为例》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和利益的多样性,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务,促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完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些都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全国各地抓住社会治理的主要环节和瓶颈制约,围绕服务计划生育、民生保障、矛盾排查化解、环境卫生整治、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积极探索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这一城市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创造了一些新的经验和亮点。本文认为,“网格化社会治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它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等力量和资源进行整合,以全方位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来满足新形势下居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不仅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更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创新。目前,全国各地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多处于瓶颈期。本文从开展六年、运行顺畅、成效显着的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的实践出发,总结一般性经验,分析典型性问题,提出有效性建议,期望能为全国各地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基于此,本文对仙营街道实施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详细和全面的分析研究,其主要做法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合理设置网格,明确职能责任;整合公共资源,提供多元服务;搭建工作平台,强化信息支撑;规范运行机制,强化制度保障,阐述了 2012年运行至今的,每一年的工作进展和发展历程,并对网格化社会治理近年来党的建设层面、政府层面、经济层面和居民满意度方面的成效进行了评估,总结出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普遍性经验做法,即坚持党的领导、信息技术支撑、加强人员管理、推动服务下沉、发动多方参与,供那些即将施行或还未施行的地方政府拿来即用,少走弯路。同时,本文梳理了仙营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即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不完备、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不完善、网格管理运行不顺畅、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通过对我国北京海淀、上海、浙江舟山、湖北宜昌四个典型地区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实践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有益经验,形成了对仙营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的对策建议,即完善网格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深化网格运转机制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晁庆阳[7](2018)在《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标志着管理会计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最新一年的全球最具价值品TOP500中,中国企业的比例由3%上升到15%。尤其从企业价值来看,科技企业占比越来越大。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中国在2016年申请了大约134万件(国际)专利,占全世界专利申请总量的42%。在科技大爆发的迅猛进程中,管理会计作为中国财务会计改革的未来大势,必然要对科研企业经营运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聚焦“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的对策研究”这样一个既结合实际又存在理论贡献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在众多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中选择出适合大多数科研企业的一系列应用,试图在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本文首先通过了解管理会计在国外、国内的发展概况,论述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方法内容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结合我国科研企业的现状和普遍特点,对比传统财务会计,以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为实例,细致分析管理会计在科研企业中的研发战略规划及预测、投融资决策、项目预算管理、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Z科研公司管理会计方法实践应用中发现的不足,结合Z科研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特点,选择适合的管理会计方法及应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决应对方案,提出对策及改进,形成适用的管理会计应用框架。并且为科研企业管理过程中一系列应用提供分析研究,进而提高科研企业与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融合度。最后,在如何高效、有效的应用管理会计方法工具,提出对科研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整体技术资产评估与筹融资渠道的创新、活用平衡计分卡和专利价值分析法、研发创新与市场推动力及科研税费筹划等方面进行建议和创新探索。Z科技研发公司构建“五位一体”的管理会计应用框架,以研发战略规划及预测为方向核心,项目的预算管理为基本方法,以研发产业化资本的投资回收期管理为目标,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为保障,以绩效评价及信息技术为支撑形成的五位一体结构。在管理会计应用框架指导下,Z科研公司必将推动其研发成果向更合理的研发产业化方向发展,也为其母公司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之一的能源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杨彬彬[8](2016)在《长春市产业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但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积淀也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长春市产业结构转换、主导产业的升级,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在当前世界新产业革命兴起、我国新产业体系构建的时期,东北经济出现断崖式衰退,长春市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从已有研究来看,对长春市产业转型的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或只针对某个特定产业部门进行的分析,少有对全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为此,本文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入手,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并重新界定了产业转型的内涵,分析了产业转型的动因、影响因素及主要方式,论述了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的产业发展历程中,长春市产业转型一直在缓慢进行着。这种产业转型,既包括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调整,也包括主导产业由汽车独大向汽车为主、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为辅的格局的转变。同时,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建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新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我们进一步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产业技术和产业体系等角度,对长春市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长春市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第一,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产业体系内部各产业之间经济关联度较低。第二,经济增长对主导产业过度依赖。而且,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轨道客车虽然都是主导产业,但内部结构也严重失衡,汽车业独大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第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三次产业间关联度不高,第三产业尚不发达,亟待提升。在实证分析中,我们依据大量的基础数据和多个测度模型对长春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细化分析和定量分析,并对产业转型速度、动力因素、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长春市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回归方程,发现GDP的增长中的第二产业的产值弹性最高。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长春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了长春市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春市产业转型的对策:第一,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第二,选择转型有效载体;第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徐泽栋[9](2015)在《科技金融引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迅速,已取得了较大进步,现今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培养内部资本集团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源动力,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其发展与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的投入密切相关,特别是来源于科技金融体系的资本投入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园区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从科技金融角度出发,为园区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次创业”成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对科技金融是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金融的本质入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影响因素作引子,以各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科技金融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的运行流程及其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推动机制。其次,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影响进行量化研究。在实证中,本文依据前人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指标的研究,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总产值和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衡量发展水平指标,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角度,分别选取了政府资金投入、企业内部资金和科技贷款代表科技金融指标,人力资本投入和企业数量作为控制变量,运用Eviews7.2软件,分别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选取相应的估计模型,对各科技金融指标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者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总产值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分析,从科技金融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青[10](2009)在《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房屋的结构和区位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假定下,房价的空间分布应该具有一定的规律,市中心商务密集区的房价会比外围地区高。这些规律只能说是经验之谈,要对房地产价格的空间规律做出准确的描述,还需要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量化研究房价的空间分布规律,让我们从深入的层面理解房价空间的分布规律。为相关部门的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确定房屋销售价格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始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首先多渠道收集重庆市2008、2009年商品住宅的销售价格资料,从而建立完整的商品住宅价格信息库;然后以Google Earth、Surfer为技术平台,运用空间插值技术,直观形象的表现出重庆市全市及主城各区的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对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动因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重庆未来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演变趋势给予预测并就重庆商品住宅价格空间的合理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重庆市主城区商品住宅价格的分布呈现多中心的岛状城市房价空间格局,全市范围内存在较明显的“北高西低”的区域差异性;重庆市高档住区房价受离商圈中心及稀缺自然资源距离的影响比中低档住宅要大,城市对外交通结点对商品住宅的价格空间分布影响并不显着,江景并非是高房价的充分条件;渝中、江北、沙坪坝、南岸四区商品住宅价格空间结构发展成熟,九龙坡、大渡口、巴南三区价格空间分异则尚处于起步阶段,渝北区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显现出不同于主城其它行政区的无核心、零散块状分布模式。商圈、交通、经济发展对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均有重要影响,在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结构的塑造上,市场力量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住宅消费者对房价空间结构起微调作用。未来重庆商品住宅价格空间仍会保持多中心格局,且房价中心会越来越多,峰值越来越高,城西城北区域差异将逐步缩小。针对重庆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现状及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政府应加强政策与规划引导,缩小区域差异;应注重住宅发展的继承性,因地制宜引导市场有序的对中高档住区进行空间拓展;在新城开发时,宜遵循客观规律,实施住区的规模开发,减少社会分异。
二、高新区企业已达4991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新区企业已达4991户(论文提纲范文)
(2)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协同集聚研究 |
1.2.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 |
1.2.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
1.2.4 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分工理论 |
2.2.2 产业关联理论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2.2.4 产业协同理论 |
2.3 产业协同集聚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概况 |
3.2 大湾区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 |
3.3 大湾区创新环境概况 |
3.4 大湾区两产业协同集聚情况 |
3.5 两业协同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 模型构建 |
4.1.1 空间权重矩阵与空间效应检验 |
4.1.2 空间滞后模型(SAR) |
4.1.3 空间误差模型(SEM) |
4.1.4 空间杜宾模型(SDM) |
4.2 变量说明 |
4.2.1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 |
4.2.2 控制变量 |
4.2.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3 统计范畴与数据来源 |
4.3.1 高技术制造业 |
4.3.2 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 |
4.3.3 数据来源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1 协同集聚的全局相关性分析 |
5.1.1 第一阶段:两业集聚呈现空间负相关,协同集聚指数低 |
5.1.2 第二阶段:两业集聚转为空间正相关,协同集聚指数呈上升态势 |
5.1.3 第三阶段:两业集聚指数波动上升,协同集聚指数呈下降趋势 |
5.2 协同集聚空间局域相关性分析 |
5.3 协同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3.1 两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3.2 两业空间集聚布局对本地区和相邻城市的协同集聚影响分析 |
5.3.3 科技创新、知识溢出与外商直接投资对协同集聚影响分析 |
5.4 实证结果小结 |
5.4.1 两产业集聚与协同集聚水平得到有效发展,但整体水平偏低 |
5.4.2 协同集聚水平存在地区差异 |
5.4.3 相邻地区的协同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
5.4.4 科技创新与知识溢出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协同集聚具有正向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推动形成超越省级的协调机制,促进大湾区要素充分自由流动 |
6.2.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两业间不合理匹配问题 |
6.2.3 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和自由流动,消除体制性障碍 |
6.2.4 推动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互动,提高大湾区自主研发和科研转化能力 |
6.2.5 建立健全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商会等中介服务平台 |
6.2.6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产业高质量协同集聚提供动力支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创业风险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
1.2.2 影响创业风险投资区域布局的因素研究 |
1.2.3 区域创业风险投资发展问题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长江中游城市群 |
2.1.2 创业风险投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聚集与辐射理论 |
2.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3 创业风险投资区位选择理论 |
2.2.4 区域创业风险投资合作理论 |
3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规模与科技创新的需求不匹配 |
3.2.2 城市群内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效果不强 |
3.2.3 城市群缺乏全局性政策发展规划,三省政府协作不紧密 |
3.2.4 城市群内部产业同质化竞争削弱合作动力,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设定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体系设定 |
4.3 创业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模型设定及检验 |
4.3.2 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回归结果分析 |
4.3.3 长江中游三大子城市群回归结果分析 |
5 国内三大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借鉴 |
5.1 长三角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5.2 珠三角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5.3 京津冀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5.4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启示 |
6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区域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城市群科技金融合作 |
6.2 大力培育区域科技金融主体,提升区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服务能力 |
6.3 深化区域特色科技创新,吸引创业风险投资的战略性投资 |
6.4 发挥武汉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和产业信息互联互通水平 |
6.5 三大子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和产业的科学分工协调,促进风险投资在区内合理布局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实证相关数据 |
致谢 |
(4)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文章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述 |
2.1.1 互联网金融概念界定 |
2.1.2 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
2.1.3 互联网金融特征 |
2.2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相关概述 |
2.2.1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概念界定 |
2.2.2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特征 |
2.3 互联网金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相关理论 |
2.3.1 金融功能理论 |
2.3.2 财富增长理论 |
2.3.3 技术溢出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机理分析 |
3.1 互联网金融竞争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 |
3.1.1 竞争效应 |
3.1.2 技术溢出效应 |
3.2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2.1 第三方支付冲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2.2 p2p借贷冲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2.3 互联网货币基金冲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3 互联网金融提升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3.1 第三方支付提升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3.2 p2p借贷提升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3.3 互联网货币基金提升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
3.4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问题 |
4.1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
4.1.1 互联网金融整体现状 |
4.1.2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
4.1.3 p2p借贷发展现状 |
4.1.4 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现状 |
4.1.5 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
4.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及问题 |
4.2.1 非利息收入总体情况 |
4.2.2 整体非利息收入结构变化 |
4.2.3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变化 |
4.2.4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存在问题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 |
5.2.1 样本选择 |
5.2.2 变量选取 |
5.3 模型选取和回归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模型检验及回归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分析 |
5.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对策 |
6.1 非利息业务多元化 |
6.2 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
6.3 提高风控能力 |
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5 深化与互联网金融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课题 |
公开发表的论文 |
(5)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共演及补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形态 |
1.2.2 研发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1.2.3 外资在华研发对自主创新体系的影响 |
1.2.4 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 |
1.2.5 研发补贴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效应 |
1.2.6 评述与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 |
2.1.2 研发网络与网络结构 |
2.1.3 合作共演与冲突 |
2.1.4 研发补贴与补贴效应 |
2.2 理论支撑 |
2.2.1 创新生态理论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冲突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网络结构分析 |
3.1 研究问题提出 |
3.2 统计性描述与分析 |
3.2.1 外资在华研发的统计性描述与分析 |
3.2.2 自主创新体系的统计性描述与分析 |
3.3 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网络结构特征 |
3.3.1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分析 |
3.3.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的模型构建 |
4.1 研究问题提出 |
4.2 方法与原理 |
4.3 合作共演模型构建 |
4.3.1 原始资料汇集 |
4.3.2 资料三级编码 |
4.3.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中的冲突分析 |
5.1 研究问题提出 |
5.2 冲突分析图模型构建 |
5.2.1 模型与原理 |
5.2.2 图模型构建 |
5.3 冲突状态与均衡分析 |
5.3.1 偏好信息及状态优选序 |
5.3.2 均衡分析与讨论 |
5.3.3 冲突均衡的进一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合作共演的补贴效应检验 |
6.1 研究问题提出 |
6.2 研发补贴效应的产生机制分析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变量与测度指标 |
6.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6.3.3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 合作共演研发补贴效应的实证检验与讨论 |
6.4.1 研发补贴效应产生的因果推断 |
6.4.2 研发补贴效应产生的内生性检验 |
6.4.3 研发补贴效应产生的机理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6)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社区 |
2.1.2 网格及网格化管理 |
2.1.3 社会治理 |
2.1.4 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无缝隙政府理论 |
2.2.3 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3章 仙营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实施情况 |
3.1 仙营街道基本概况 |
3.2 仙营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实施背景 |
3.3 仙营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介绍 |
3.3.1 发展历程 |
3.3.2 主要做法 |
3.3.3 效益评估 |
3.3.4 经验分析 |
第4章 仙营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不完备 |
4.2 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
4.3 网格管理运行不顺畅 |
4.4 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5章 国内典型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和经验借鉴 |
5.1 北京海淀区—全维度融合模式 |
5.2 上海模式—“两个轴心”管理模式 |
5.3 浙江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 |
5.4 湖北宜昌—“一本三化”社会管理模式 |
第6章 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网格信息管理系统 |
6.2 加强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 |
6.3 深化网格运转机制建设 |
6.4 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局限性 |
2 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科研企业应用的现状 |
2.1 管理会计理论方法 |
2.1.1 战略决策及预测的方法 |
2.1.2 投资决策的方法 |
2.1.3 有效控制的方法 |
2.1.4 评价及考核的方法 |
2.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
2.3 科研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 |
2.4 简析我国科研企业中几种管理会计方法工具的应用 |
3 Z科研公司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
3.1 Z科研公司概况及研发情况 |
3.2 Z科研公司财务资产部的管理会计岗位职能设置 |
3.3 管理会计方法在Z科技公司的应用实践分析 |
3.3.1 研发战略规划的SWOT分析模型应用 |
3.3.2 预测的期望值及敏感性分析 |
3.3.3 投融资风险管理及投资回收期分析 |
3.3.4 研发产业化过程的项目预算管理 |
3.3.5 研发财务风险管理(ERM)和内部控制 |
3.3.6 ERP系统监控与信息反馈 |
3.4 管理会计在财政专项研发资金上的应用 |
3.4.1 财政专项研发资金 |
3.4.2 专项研发资金的项目预算编制和管理 |
3.5 Z科研公司在构建应用管理会计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不健全 |
3.5.2 管理会计方法应用实践性不强、融合度低 |
3.5.3 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在研发资金投资风险控制上困难多 |
3.5.4 管理会计信息化和绩效考核及评价不到位 |
3.5.5 领导者管理意识和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本章小结 |
4 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的对策 |
4.1 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的必要性、优势及融合度 |
4.2 Z科研公司应用管理会计框架对策 |
4.2.1 构建与Z科研公司实际情况相符的“五位一体”管理会计框架 |
4.2.2 加强研发资金的全面风险管理 |
4.2.3 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 |
4.2.4 建立绩效考核及评价体系 |
4.2.5 借鉴利用企业界成功的管理会计应用案例 |
4.2.6 培植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企业文化和人才建设 |
本章小结 |
5 科研企业中管理会计应用的展望及创新探索 |
5.1 围绕研发专项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建议 |
5.2 整体技术资产评估创新科研资金筹融资渠道 |
5.2.1 社会大众投资转化研发技术成果价值 |
5.2.2 促进国家创新投资基金支持实验室和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 |
5.2.3 鼓励研发人员以专利技术投资入股 |
5.3 活用平衡计分卡分析科研成果涉密与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
5.3.1 利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科研成果及涉密保护的奖罚及追责 |
5.3.2 研发人员成长中的激励机制 |
5.4 国税地税合并后的科研税费筹划分析 |
5.5 科技研发创新与市场推动力探索 |
5.6 专利价值分析法与未来社会GDP增长率关系探索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长春市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 |
2.1.2 产业结构 |
2.1.3 主导产业 |
2.1.4 可持续发展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
3.1 产业转型的相关研究 |
3.1.1 产业转型的含义 |
3.1.2 产业转型的动因 |
3.1.3 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 |
3.1.4 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式 |
3.2 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3.2.1 产业转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2.2 区域经济的增长对产业转型的反作用机制 |
第四章 长春市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改革开放前的产业发展 |
4.1.1 大规模经济建设阶段 |
4.1.2 经济调整与发展阶段 |
4.2 改革开放阶段的产业发展 |
4.2.1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阶段 |
4.2.2 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 |
4.3 深化改革阶段的产业发展 |
4.4 长春市产业发展趋势总结 |
第五章 长春市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分析 |
5.1 对长春市产业状况的总体评价 |
5.1.1 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的适应性评价 |
5.1.2 产业系统功能评价 |
5.1.3 产业间关联度评价 |
5.1.4 产业结构转型能力评价 |
5.1.5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
5.2 长春市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5.2.1 长春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5.2.2 长春市的主导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5.2.3 长春市产业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5.2.4 长春市产业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
第六章 长春市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 |
6.1 产业结构的细化分析 |
6.1.1 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 |
6.1.2 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 |
6.1.3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6.1.4 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
6.1.5 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 |
6.2 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
6.2.1 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6.2.2 工业化结构比较 |
6.2.3 产业专业化率 |
6.2.4 区位熵 |
6.2.5 产业结构变化率 |
6.2.6 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6.2.7 偏离—份额分析 |
6.3 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 |
6.3.1 产业转型的速度分析 |
6.3.2 产业转型的动力因素分析 |
6.3.3 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分析 |
6.3.4 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6.4 结论分析 |
6.4.1 实证分析结果 |
6.4.2 产业转型方向预测 |
第七章 长春市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 |
7.1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1.1 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不高 |
7.1.2 工业内部结构失衡 |
7.1.3 第三产业薄弱 |
7.1.4 主导产业中汽车产业一业独大 |
7.1.5 产业体系不完整 |
7.1.6 产业技术发展滞后 |
7.2 问题的成因 |
7.2.1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发展惯性 |
7.2.2 受到国家宏观管理和政策影响 |
7.2.3 城市化集聚能力减弱 |
7.2.4 地区优势发挥不充分 |
7.2.5 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投资质量有待强化 |
第八章 长春市产业转型的对策 |
8.1 长春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外部环境 |
8.1.1 长春市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
8.1.2 长春市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
8.1.3 长春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8.1.4 长春市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8.2 长春市产业转型的优势和劣势 |
8.2.1 长春市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8.2.2 长春市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
8.3 长春市产业转型的对策 |
8.3.1 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
8.3.2 选择转型有效载体 |
8.3.3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科技金融引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科技园区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企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2.2 科技金融理论 |
2.2.1 科技金融的内涵 |
2.2.2 科技金融体系的结构 |
第3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路程及现状分析 |
3.1.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路程 |
3.1.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3.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中的科技金融支持现状 |
3.3 中国科技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
4.1.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六元因素”的提出 |
4.1.2 科技金融更新的原因分析 |
4.2 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推动机制 |
4.2.1 高新技术企业的阶段性发展 |
4.2.2 科技金融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
4.2.3 科技金融主体解析 |
4.2.4 科技金融的推动机制 |
第5章 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变量的选取 |
5.1.2 研究数据来源 |
5.2 描述性统计 |
5.3 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
5.3.1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F 检验 |
5.3.2 Hausman 检验 |
5.3.3 实证估计研究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5 基于科技金融角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5.5.1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辅助的调控机制 |
5.5.2 完善园区政策法律环境,吸引相关企业入驻 |
5.5.3 多手段发展科技金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5.5.4 构建有效的风险共担和分散机制 |
5.5.5 优化人才政策,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级差地租理论 |
2.2 供需理论 |
2.3 区位理论 |
2.3.1 过滤论 |
2.3.2 互换论 |
3 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3.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
3.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模式 |
3.1.3 城市空间生长模型 |
3.2 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类型 |
3.2.1 单中心的同心圆状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模式 |
3.2.2 多中心的岛状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模式 |
3.3 影响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因素和一般规律 |
3.3.1 影响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因素 |
3.3.2 影响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
4 重庆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及价格概况 |
4.1 重庆城市概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2 重庆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 |
4.2.1 重庆城市空间结构 |
4.2.2 重庆商品住宅空间分布与发展 |
4.2.3 重庆商品住宅热点板块 |
4.3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概况 |
4.3.1 重庆市商品住宅市场概况 |
4.3.2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发展现状 |
5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 |
5.1 数据采集与整理 |
5.1.1 研究空间范围的确定 |
5.1.2 样本楼盘价格数据采集 |
5.1.3 样本楼盘空间数据采集 |
5.2 空间内插与等值线的运用 |
5.2.1 等值线 |
5.2.2 Surfer 软件 |
5.2.3 克里金法 |
5.2.4 等值线图的制作 |
5.3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整体分布特征分析 |
5.3.1 超高档商品住宅(V) |
5.3.2 高档商品住宅(IV) |
5.3.3 中高档商品住宅(III) |
5.3.4 中档商品住宅(II) |
5.3.5 中低档商品住宅(I) |
5.4 重庆市各区商品住宅价格分布特征分析 |
5.4.1 渝中区 |
5.4.2 南岸区 |
5.4.3 江北区 |
5.4.4 渝北区(含北部新区) |
5.4.5 沙坪坝区 |
5.4.6 九龙坡区(含高新区) |
5.4.7 大渡口区 |
5.4.8 巴南区 |
5.5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分布规律研究 |
6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的动因分析 |
6.1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形成的影响因素 |
6.1.1 交通条件 |
6.1.2 商圈 |
6.1.3 城市战略 |
6.1.4 经济发展 |
6.2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形成的动力机制 |
6.2.1 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
6.2.2 市场主导推动作用 |
6.2.3 住宅消费者的微调功能 |
7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演变趋势及 发展政策建议 |
7.1 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演变趋势 |
7.2 促进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7.2.1 加强政策与规划引导,缩小区域差异 |
7.2.2 沿江、沿交通线发展,扩大现有中高档住区空间 |
7.2.3 新城宜实施住宅规模开发,减弱社会分异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本次研究所取楼盘样本价格数据 |
四、高新区企业已达4991户(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与测评研究[D]. 王浩然. 西安邮电大学, 2021
- [2]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D]. 曾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1)
- [3]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 于梦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研究[D]. 廖洁.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外资在华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共演及补贴效应研究[D]. 刘启雷.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6]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为例[D]. 王雅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Z科研公司构建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的对策研究[D]. 晁庆阳. 贵州财经大学, 2018(01)
- [8]长春市产业转型研究[D]. 杨彬彬. 吉林大学, 2016(03)
- [9]科技金融引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 徐泽栋. 沈阳工业大学, 2015(07)
- [10]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李青. 重庆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