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看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从互联网看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一、从因特网看当前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娇[1](2020)在《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思维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必备能力,随着对计算思维深入研究了解,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是越来越受学者关注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是一种广受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而SSRL社会调节学习活动又被证实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是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也有实验表明:学生的个性因素也是会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学生计算思维水平也会有一定作用。本研究将实习学校高一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采用python基础内容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小组合作讨论环境是在石墨文档上。实验班级是采用SSRL过程(计划、监督、评价)干预的小组合作学习,对照班级是传统的合作学习方式。这是基于SSRL社会调节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合作学习的比较,讨论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计算思维的水平、学生的课堂沉浸度、自我效能感和学生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如下四方面的工作:(1)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计算思维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成绩与社会/个人监管发生之间的关系(3)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对学生个体(自我效能感、课堂沉浸度、学习态度有什么影响(4)学生个体因素(自我效能感、课堂沉浸度、态度)与计算思维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希望了解学生计算思维的现有水平,通过SSRL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计算思维水平的提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运用的有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最终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和传统合作学习在计算思维水平是存在有显着性差异。基于SSRL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班级学生的计算思维成绩有显着的提高。(2)在监管活动方面上,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监管活动与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发现在小组任务和内容监督对计算思维成绩有明显差异,以及小组计划和评价监控对计算思维成绩没有差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监管活动比传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频繁且稳定。在实施SSRL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班级中也有组间差异:在社会群体监管活动中成功的组比不成功的小组表现得更稳定和频繁。(3)在自我效能感方面上,实验和对照两个班级不存在显着差异的,但是,实验班级的自我效能感与计算思维成绩呈现正相关,对照班级的自我效能感与计算思维成绩呈现弱负相关。(4)在课堂沉浸度方面上,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存在有显着差异的,并且实验班级的沉浸度与计算思维成绩呈正相关关系,与监管活动也是呈正相关关系。在社会监管过程中,小组计划、任务和内容监督以及监控评价对课堂沉浸度有明显影响。(5)在学习态度方面上,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也是存在有显着差异的。基于SSRL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好于对照班级传统的合作学习。(6)实验班级中的计算思维成绩与学生个人因素中的沉浸度有关,沉浸度越高,计算思维成绩越好。实验表明,对照班级中学生的计算思维成绩与学生个人因素没有显着性差异。

妥斯根[2](2015)在《蒙医推理方法探究》文中指出蒙医学是蒙古族传统医学的简称。蒙医学是组成蒙古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劳动生产和智慧的产物,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对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医与蒙古民族的生活特点息息相关,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以内蒙古为中心区域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自然环境、节气时令和该区域人民的身体素质等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蒙医作为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它独特的地位。蒙医发展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其中的逻辑问题也逐步开始被人们思考。游牧、狩猎为蒙古民族长期以来以主要的生活方式,主要饮食为肉类、乳制品、马奶酒、奶茶。从而在蒙古民族中诞生了与居住区、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相适应的传统疗法,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至今。如今,蒙医仍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流医学,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独到的特色和实用性,还因为在医学日益发展完善的时候,蒙医依旧凭借其内部的科学性沿用到现在。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类医学中脱颖而出,并被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国内外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蒙医学能够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其中关于逻辑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传承到现在的蒙医,对医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诊治各类病人的过程中,蒙医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探究蒙医的思维和推理内涵是本文的主旨。本文就研究蒙医逻辑的意义、蒙医理论体系与逻辑思维、蒙医动态施治与综合推理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范晨熙[3](2013)在《基于Hadoop的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用户对于信息检索的要求日益严格。实现快速、准确且全面的信息搜索能为各类机构获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和良好的商业效益。由于技术和经济实力受限,大多数中小型机构难以像大型机构那样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专有的高效搜索体系,也难以结合中小型机构自身的需求作进一步的个性化设计。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搜索引擎巨头的技术,为更多机构,尤其是具备一定数据集,但经济承载力较小、核心开发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提供强大的搜索计算技术和多样化服务,成为当前搜索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实际应用需求,研究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搜索引擎原理、相关技术和算法,深入剖析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和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引入MapReduce编程模型的具体设计方案,将BM25排序模型集成于Lucene实现检索评分,采用Paoding分词器做中文分词处理,完成了系统在Hadoop平台的架构设计,确定了系统功能划分,分析并设计爬行、索引和检索流程,完成了三个子系统的改进与实现。在分析、评价和总结中小型机构实现信息高效搜索的需求和现存弊端的基础之上,本文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完成了Hadoop框架搭建和相关配置,部署实现了3个节点的分布式搜索引擎系统。最后从中小型机构用户的搜索需求出发,对本系统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价。具体以浙江理工大学网站作为实验对象,在三节点的分布式平台与单机环境下考察系统进行网页爬取和索引的效率。爬行和索引用时计算结果表明,对于20000个网页,集群用时相比单机节省约15.64%。随着网页数量的增加,该差异逐渐扩大。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网页数对应的检索结果匹配度,计算得出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搜索引擎系统检索的平均准确率较单机环境提升了近20%。实验结果表明,在机构网页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该面向中小型机构的分布式搜索引擎系统较传统集中式搜索引擎能更快速获取用户需要的更加精准的检索结果且系统安全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得到提升,从而改善了中小型机构信息检索效能,加快其信息化程度。

梅树奎[4](2013)在《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个人物资财产安全,自身以及家人人生安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各类监控智能家居设备因市场需求应运而生。但是如何能够通过互联网,甚至移动网络,随时随地的对家里当前环境和各电器设备的状态了如指掌,确是一个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方便的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远程家居控制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智能家居技术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简要介绍该技术的发展历史,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业务流程。通过市场调研,收集目前智能家居系统远程监控和远程家居系统出现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完成具体实现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介绍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相对象的UML建模语言完成流程描述,功能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用例设计等建模工作。(2)详细阐述基于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上boa+Cgi+flash组合模式的程序实现方法。(3)小区智能家居局域网域名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数据库设计,域名服务Web程序,智能家居管理终端身份登记服务器。(4)针对以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为中心的以太网直接接入方式,详细介绍基于IE浏览器的COM组件实现方法,完成通过IE浏览器对智能家居系统远程访问和控制的功能。(5)实现通过移动网络访问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的手机程序。包括基于Java虚拟机环境的J2ME程序和基于Android环境的手机程序。本课题设计并最终实现了通过个人电脑上的IE浏览器和移动手机客户端访问智能家居系统控制终端的功能。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实现随时随地对自己家居环境和室内电器情况的掌控,大大提高了对家庭安全和财产的保护程度,有利于和谐社会平安城市的建设,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王珂[5](2013)在《优化P2P业务传输的新型光网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P2P技术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P2P流量已取代HTTP成为Internet中的主要流量。P2P流量特征与传统的Internet业务流量有明显区别,海量的P2P流量给现有各层网络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P2P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网络技术的瓶颈。本文首先对P2P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P2P业务给现有各层网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接入网对P2P业务的承载能力很大程度决定着P2P业务对整个网络性能的影响,所以文章对光接入网中P2P业务流量特征重点研究,通过OPNET软件建立光接入网中P2P业务流量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EPON对P2P业务的承载能力进行建模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传统的EPON不能很好地承载P2P业务。文章重点研究了EPON的优化方案使其能够更好的承载本地P2P业务。从MPCP协议的角度对逻辑链路标签及其过滤规则进行扩展,使本地P2P数据包不需经OLT端二层交换即下行转发,在不影响其他类型业务QoS的前提下大大改善了P2P业务的QoS。以此方案为基础,改进EPON的DBA算法,设置专门的P2P时隙,实现P2P业务的全光域转发。两种方案的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两者均能明显改善EPON对本地P2P业务的承载能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P2P视频业务将成为未来网络中的主体,文章最后探讨一种能高效承载P2P视频业务的新型EPON结构,通过星形光耦合器和光分路器实现本地P2P业务在ODN处的直接反射,该结构能高效承载本地实时P2P业务的同时可大大减轻OLT的处理压力,且易于在下一代PON中扩展。

郭晓明[6](2011)在《基于HTTP隧道式及反弹式协同木马技术的穿墙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隧道技术指的是通过将一个协议的报文封装在另一个协议中,并利用第二个协议的设备穿越一些网络跳点。目前隧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例如虚拟专用网络(VPN)就是隧道技术的成功应用。HTTP隧道是利用HTTP协议封装数据,将数据包伪装成HTTP包来穿越防火墙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解决大型防火墙阻隔下局域网与外网的通信难题,但同时,也给予了木马、远程控制软件新的穿墙方式。通过对防火墙缺陷的研究,结合反弹式木马模型以及HTTP隧道技术,设计了新型的穿墙模型。新的穿墙模型下,数据包都以HTTP协议和SOAP协议封装。客户端(包括控制端和被控端)主动向处在因特网的服务器发送请求和数据,服务器将结果或响应封装在HTTP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在通信开始时,被控端和控制端均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为它们分配唯一标识符。然后服务器根据控制端请求将被控端和控制端配对,使控制端和被控端建立逻辑上的互联。在穿墙模型设计完成之后,结合实际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完善了通信的细节,制定了系统各部分间通信的协议。协议详细规定了数据包头的结构、各种类型数据传输的方式等。由于穿墙模型的跨平台特性,使得开发的平台和工具可以根据需求来选取。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中,被控端使用C++语言和Windows API,控制端使用Delphi,服务器端使用了C#语言和.net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了功能性和穿墙性能测试,证明了新的穿墙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思齐[7](2011)在《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 ——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文中指出早在1975年,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Arnold Tombee,1889-1975)就已经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今日看来,汤恩比的预言可谓是真知灼见。然而,中国的崛起并非毫无隐忧。首先,以代工生产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其次,中国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感到忧虑,深恐自己的世界领导权因此旁落。其三,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迅速“西方化”及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冲击必须加以注意。其四,在国际地位日渐高升的态势下,中国必须透过各种具体行动与传播行为明示自己“和平崛起”与“和谐发展”的国家主张,并积极营造正面的“国家形象”,以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与“友谊”,及避免因误解而造成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显而易见,中国的未来发展与国际情势的走向都和中国的“国家主张”与“国家形象”有关。国家主张是引领国家发展方向的根本,也是决定国家资源如何投入与运用的指导纲领。国家形象则是国家给予国际社会的整体观感,也是国际社会对该国进行定位与决定互动方式的重要依据。二者之间,作为体现国家政治理念的国家主张具有较高的位阶与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国家形象的建立方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不过,国家主张能否实践及国家形象能否顺利建构则与国家力量的强弱有关。国家力量的建设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家力量是个抽象名词;是各种“有形”与“无形”力量的集合体,其建设除了与资源多寡有关,更与投入方向及运用方式有关。“力量”本身是中性的,其强弱与效果决定于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运用方式的“正确性”。目标合理且运用正确不但可以事半功倍,更可以表里兼顾,既赢得实质,又赢得声誉。反之,则可能顾此失彼或满盘皆墨。因此,力量的运用必须依循战略规划的思维。战略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思维,一种艺术和一种哲学,其目的是在坚守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以资源投入最少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战略目标的要求。战略本为军事用语,其意义在于善用资源,克敌制胜。然而,随着政治主张的进程与国家发展的多元化,战略的意义与运用的范围被广泛地延展到各个不同的层面。不过,其根本仍然是透过各种力量的运用以达成既定的目标,因此必须在服从国家主张的状况下进行规划与开展,才能避免相互抵触,彼此抵消。力量是战略规划的基础,因此对于力量的认知与盘点是战略规划的首要工作。传统上,国家力量被认为是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力量所构成的,且运用的方式主要是从“竞争”的视角开展的,因此胜利往往是建立在对方的失败(损失)之上。然而,这种“零和概念”的战略思维正是造成国际社会争端不断的因子,也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永保长青,屹立不摇的主要原因。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于经济、军事和外交的竞争之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将国家的力量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二种。简而言之,硬实力就是”以力服人"的压制性力量,其作用在于以”威吓"与”征服"为手段,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或意图;软实力则是”以德服人”的同化性力量,其作用是经由”说服”与”认同”的过程,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诉求和目标。软实力概念的提出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为国家力量的建设与运用提供了新的方式。软实力的基础在于说服与同化,因此与频繁和有效的传播活动紧密相关。然而,在过往专注于硬实力建设的时代,传播并没有被视为建构国家力量的主要原素,充其量也只是被当成推动既定目标的工具,且运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大众传播的层面。在软实力的重要性被日益发掘出来,且传播行为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之际,从传播的各种不同层面对国家软实力的建构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也就成为极具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传播对于国家软实力建构的意义不只是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够透过各种行动引发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与交流,并且在获得对方认同的状况下,赢得对方的友谊与支持。因此,传播与国家软实力建构的思考层面应该包含:”国家的主张与传播的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建立方式”二大层面;至于形象建立的部分除了大众传播媒介之外,也应该将国家行为(包含:国家领导人及重要领导、社会菁英与公众人物、国民素质与公民表现等)、观光旅游产业、会议展览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具有传播意义的行动及产业发展方式—并纳入探讨的范围,才能得到较为完整的战略思考体系。

于连江[8](2010)在《易物模型研究及其在生物调控网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纵观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各种相互循环作用关系无处不在。在很多方面,如从医学角度看,人体五脏六腑之间互相联系,相生相克的五行学说,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循环的环路作用关系。从数学角度看,有很多的无限循环小数,其中存在着小数循环的关系。从音乐角度看,每一类音乐的内在打拍的节奏是遵循一个循环的关系。从乐器角度看,古希腊的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乐数,二胡或三弦存在长度比值3,4,6这样一个循环的关系。从经济角度看,客户、银行以及企业之间存在一个相互借贷的关系。从互联网上的贸易活动角度看,买家、卖家以及第三方之间又存在一个买卖信用的关系。当然现在又出现了很多物品交换的网站,换客之间存在一种循环的物品交换的关系。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如我们经常讨论的TSP旅行商问题,来求解最小代价的环路;城市规划问题中,如何找最小开销的环路规划方案;旅行社在一个景区如何寻找若干条旅行路线,使得每个景点被参观一遍,并且每条路线都是最小开销等等。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由此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这个网络从简单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到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协作网、社会关系网、Internet网络等等各种复杂的网络。正是这样社会日常活动对本文的课题给予了启发,以其中的网上物品交换为例,如果可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不就可以满足众多的换客,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换取的东西了吗?同时,还可以帮助每个换客查看当前情况下,能否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基于这一点出发,本文以网上的物品交换为例子展开分析和讨论。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建立了一种求解模型来解决这个实际的物品交换问题,并且,把这个求解模型的解决方案应用到一些相互作用关系网络中。比如说,应用到金融中来解决一些银行客户之间的借贷关系,应用到城市规划中来解决一些规划方案的设计问题,应用到旅游中解决一些最小旅行线路开销问题,应用到生物学中来解决一些调控网络的问题以及一些类似TSP环路旅行商等问题。相信解决这些问题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实际效益和意义。本文以生物信息学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基因调控网络为例,以点带面的来介绍本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并说明其意义和价值。目前,还没有人从这些相互循环作用的网络中提出相关模型,并在一些相互作用网络中来研究应用模型后挖掘出来的循环作用的环路问题,所以,这也是本文创新的一个地方。通过分析网上物品交换活动关系,以此为实例,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采用相关的图论知识建立一种新的组合优化模型,称之为易物模型(AEM)。在Windows平台上,用C++语言编写代码,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平台中编译实现,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验证本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并解决了易物活动中众多换客的易物请求。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本模型的求解算法可以用来计算包含几万个节点和上亿对关系的一个复杂网络,在正文中,数值模拟的网络规模已经达到了包含几万个节点和几百万对关系。无论从时间复杂度,还是空间复杂度以及计算规模上来看,本模型都很有效,这也是本模型求解算法的一个亮点。同时,为了扩展应用,本文将提出的易物模型与复杂网络相结合,采用其中的社团发现算法Newman快速算法的思想,应用于生物信息学中的拟南芥花药表达基因调控网络和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简称HPRD),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系统软件Osprey 1.2.0版本和显示生物分子交互作用网络的生物信息学软件Cytoscape 2.6.2版本对本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在这样的生物学调控网络中也存在这种相互循环调控作用的环路特性。通过模型的应用,使得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网络变得简化。在本文中,我们从找到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环路来分析,发现,循环作用的这些蛋白质彼此都有相近的功能,在一起又完成一个或多个共同的功能和作用。说明了本易物模型不仅可以简化复杂的网络,让我们有很好的入手点,同时得到的环路结构又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信息。目前关于基因网络的研究有很多模型,他们都是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如布尔网络模型、线性组合模型、加权矩阵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以及微分方程模型等,他们都是从生物实验角度,利用基因微阵列数据来研究这样的一个生物基因调控关系与作用。但本文提出的易物模型,并不是单一来解决网上的物品交换问题,也不是针对这样的一个生物基因调控网络,而是从更广的一个关系网络角度,提出来AEM,并把它在应用到各种关系网络中,为讨论和研究这个网络而设计。通过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较清楚的论述了易物模型AEM提出的原由,以及解决了网上的易物交换问题。同时将本易物模型AEM应用于生物系统中的调控关系网络中,通过应用拟南芥花药表达基因调控网络的数据和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的调控关系的数据进行计算,从结果分析中说明了该模型的实际意义,实现了我们研究这样一个循环调控关系的目的。尽管和其他的模型相比,可能还有些欠缺,但是我们出发的角度不同,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应用的领域角度也不同。相信,本模型的思想,在其他的问题中,如城市规划、银行借贷、旅游以及类似TSP的一些循环或者环路问题,该模型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我们也会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

刘俊祥[9](2010)在《基于关系网格与最优停止理论的网格资源发现》文中认为网格是一种完全共享和协作的环境,是解决大型复杂计算设备网络资源共享问题的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网格的高度分布式以及网格资源的异构性、动态性、多样性和自治性,使网格资源发现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关系网格和最优停止理论解决目前资源发现中存在的问题。在资源发现的结构模型中引入了小世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关系网格;在资源发现算法中引入了最优停止理论,在快速发现资源的同时保证了资源的质量。本文提出了有关用户分类和数据检索的方法。以往的资源发现算法只考虑满足条件的资源,很少考虑资源本身的优劣。RGOSRD(Resource Discovery Based on Relation Grid and Optimized-Stop)算法就是为了提高资源质量而提出的,不仅考虑了节点本身的属性,而且还引入了权值,节点之间边的权值表明了两个节点之间关系的密切度,权值的引入提高了资源发现的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GOSRD算法大大精简了搜索空间,不仅提高了资源发现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获得资源的综合价值。

刘佳音[10](2009)在《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人们的信息需求量,但是要从这个庞大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并准确地定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却比较困难,进而导致了所谓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通用搜索引擎没有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纳入到检索过程中,提供千篇一律的检索结果。因此,如何了解用户意图,掌握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信息检索领域中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构建了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简称PIRS),将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与用户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面向用户兴趣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PIRS系统主要实现了用户兴趣的识别,用户模型的构建与学习,查询扩展,以及根据查询结果和用户兴趣的匹配程度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其中,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论述了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PIRS系统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检索的业务流程,给出PIRS系统的框架结构和总体设计。(2)从用户个性化模型构建的各个阶段出发,分别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包括:①领域本体的构建。利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取相关词语,以此协助领域专家完成领域本体的半自动构建。②初始化用户模型的构建。根据用户所提交的基本信息,通过本体投影的方式获取用户初始个性化模型,并给出本体投影的算法。③个性化用户模型的学习更新。分析用户的检索或浏览的行为,以此构建参考本体,再将其归并到用户模型中,从而实现用户个性化模型的学习和更新。(3)将用户模型应用到个性化信息检索环境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查询扩展。针对用户输入的三种查询模式,即T1 ,2,....,n模式, O1 ,2,....,n模式, T1 ,2,...., n + O1,2,....,n模式,我们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扩展算法,使得查询词可以更好地反映用户的需求;②查询结果集合的过滤和优化。根据余弦定理计算文档与查询词的相关度,再将大于指定阈值的文档以降序的方式呈现给用户。(4)利用Sogou实验室提供的搜索日志,设计实验验证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在相对查全率和相对查准率方面,比基于关键词的信息检索有一定的改进。

二、从因特网看当前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因特网看当前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调节学习(SSRL)
        2.1.1 SSRL的定义
        2.1.2 SSRL的模型
        2.1.3 SSRL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2.2 合作学习与SSRL
        2.2.1 合作学习与SSRL的相关研究
        2.2.2 合作学习与个体因素
    2.3 计算思维
        2.3.1 计算思维的定义
        2.3.2 计算思维的评估方式
        2.3.3 计算思维与合作学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验实施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变量
    3.4 实验实施
        3.4.1 实验材料
        3.4.2 SSRL过程设计
        3.4.3 实验内容设计
        3.4.4 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案例
        3.4.5 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文本部分片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分析
    4.1 计算思维分析
    4.2 SSRL社会监管活动与计算思维成绩分析
    4.3 SSRL社会监管活动与个体因素分析
        4.3.1 自我效能感
        4.3.2 课堂沉浸度
        4.3.3 学习态度
        4.3.4 实验班级中社会监管活动与个人因素分析
        4.3.5 对照班级中社会监管活动与个人因素分析
    4.4 个体因素和计算思维成绩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讨论、结论与不足
    5.1 研究讨论
        5.1.1 基于SSRL合作对计算思维有促进影响的原因
        5.1.2 基于SSRL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绩差异解释
        5.1.3 基于SSRL合作对个体因素的影响
        5.1.4 个体因素对计算思维的影响
    5.2 研究结论与展望
    5.3 研究创新
    5.4 研究不足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研究成果
致谢

(2)蒙医推理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论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蒙医逻辑的意义
    (一) 医学对逻辑的依赖性
    (二) 蒙医逻辑有与西医不同的思维特点
    (三) 逻辑学对蒙医学的研究找到更符合的科学方法
第二章 蒙医理论体系与逻辑思维
    (一) 蒙医的基础理论
    (二) 蒙医的思维方式
第三章 蒙医动态施治和综合推理
    (一) 医学中的推理方式
    (二) 蒙医的动态施治
    (三) 蒙医的推理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Hadoop的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搜索引擎发展研究现状
        1.2.2 分布式搜索引擎发展研究现状
        1.2.3 中小型机构信息搜索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和结构
第二章 基于 Hadoop 的搜索引擎相关理论技术研究
    2.1 搜索引擎相关理论技术研究
        2.1.1 分布式搜索引擎原理及技术
        2.1.2 信息检索模型
        2.1.3 中文分词处理
        2.1.4 网页评分与排序机制
        2.1.5 相关软件工具介绍
    2.2 分治算法
    2.3 Hadoop 分析与研究
        2.3.1 Hadoop 框架介绍
        2.3.2 MapReduce 编程模型
        2.3.3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
        2.3.4 Hadoop 分布式计算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Hadoop 的搜索引擎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结构总体设计
    3.2 分布式爬行子系统
        3.2.1 爬行流程分析
        3.2.2 分布式爬行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3 分布式索引子系统
        3.3.1 索引操作分析
        3.3.2 分布式索引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4 分布式检索子系统
        3.4.1 数据检索过程分析
        3.4.2 分布式检索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型机构搜索引擎应用研究
    4.1 中小型机构对高效搜索的需求分析
    4.2 系统部署实现
        4.2.1 开发环境与软件包
        4.2.2 系统环境搭建
        4.2.3 系统运行结果
    4.3 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智能家居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智能家居的发展历史
        1.2.2 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现状
        1.2.3 本课题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技术分析
    2.1 嵌入式Web服务CGI接口
    2.2 小型域名服务器
        2.2.1 Windows NT后台服务技术
        2.2.2 ADO访问数据库技术
        2.2.3 Windows Socket
    2.3 Windows下ATL技术
    2.4 手机客户端
        2.4.1 J2ME手机客户端开发技术
        2.4.2 Android手机客户端开发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3.1 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整体需求分析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1.2 系统模块划分
    3.2 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3.2.1 系统整体结构关系分析
        3.2.2 终端身份登记服务器设计
        3.2.3 域名Web服务设计
        3.2.4 Windows系统下ATL组件设计
        3.2.5 智能终端嵌入式Web设计
        3.2.6 手机客户端设计
        3.2.7 系统整体工作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扩展规约设计
        4.1.1 终端身份登记规约
        4.1.2 远程登录规约
        4.1.3 远程媒体请求规约
        4.1.4 远程安防布防规约
        4.1.5 远程家电控制规约
    4.2 数据库具体实现
    4.3 身份登记服务器实现
    4.4 DNS Web服务实现
    4.5 CGI程序具体实现
    4.6 PC客户端控件具体实现
        4.6.1 通信规约SDK实现
        4.6.2 画面显示SDK实现
        4.6.3 客户端ATL组件实现
    4.7 嵌入式Web页面实现
    4.8 J2ME手机客户端程序实现
        4.8.1 通信协议层实现
        4.8.2 规约组织层实现
        4.8.3 功能管理层实现
        4.8.4 界面显示层实现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与效果展示
    5.1 程序实际运行环境
    5.2 程序运行效果展示
        5.2.1 PC客户端效果展示
        5.2.2 手机客户端J2ME版效果展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5)优化P2P业务传输的新型光网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结构
第二章 P2P 概述
    2.1 P2P 的定义
    2.2 P2P 网络的特点
    2.3 典型的 P2P 网络结构
        2.3.1 集中式的 P2P 网络拓扑
        2.3.2 全分布结构化 P2P 网络拓扑
        2.3.3 全分布非结构化 P2P 网络拓扑
        2.3.4 混合式 P2P 网络拓扑
        2.3.5 四种 P2P 网络拓扑结构的对比
    2.4 主流的 P2P 应用系统
    2.5 P2P 技术带来的问题
    2.6 P2P 的未来发展趋势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2P 业务流量特征研究
    3.1 P2P 业务流量特征分析
        3.1.1 几种典型的 P2P 业务的流量特征分析
        3.1.2 接入网中的 P2P 流量特征
    3.2 OPNET 仿真工具介绍
    3.3 光接入网中 P2P 业务流量特征仿真
        3.3.1 模型分析
        3.3.2 建模仿真
        3.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PON 对 P2P 业务承载能力的研究
    4.1 P2P 业务对各层网络的影响
        4.1.1 对核心网的影响
        4.1.2 对汇聚层的影响
        4.1.3 对接入网的影响
    4.2 EPON 系统概述
        4.2.1 EPON 的基本结构
        4.2.2 EPON 的工作原理
        4.2.3 MPCP 协议
        4.2.4 逻辑拓扑仿真
        4.2.5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4.3 EPON 对 P2P 业务承载能力的仿真分析
        4.3.1 建模分析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 EPON 对 P2P 业务承载能力的研究
    5.1 方案分析
    5.2 建模仿真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进一步改进方案
        5.4.1 方案分析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 P2P 传输的新型 EPON 结构的研究
    6.1 新型结构的提出
    6.2 新型结构中主要网元的功能实现
        6.2.1 ONU 的功能实现
        6.2.2 ODN 的功能实现
        6.2.3 OLT 的功能实现
    6.3 新型结构的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HTTP隧道式及反弹式协同木马技术的穿墙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相关技术分析
    2.1 防火墙技术
    2.2 常见木马技术
    2.3 HTTP 隧道技术
    2.4 SOAP 协议
    2.5 本章小结
3 穿墙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架构的设计
    3.2 系统的功能设计
    3.3 系统网络拓扑
    3.4 系统详细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穿墙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4.1 开发环境
    4.2 系统通信协议实现
    4.3 被控端实现
    4.4 控制端实现
    4.5 系统测试
    4.6 系统部署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 ——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传播、国家软实力与大国崛起
    1.1 选题源由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传播-应予深化及扩展的研究方向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视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取向的选择
        1.4.2 研究流程
        1.4.3 资料搜集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探讨—传播与国家软实力的建构
    2.1 国家与国家力量
    2.2 国家发展的意义
    2.3 综合国力的意义与构成要素
    2.4 软实力的意涵探索
    2.5 传播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2.6 如何以战略眼光建构国家软实力
第三章 国家主张和传播意理
    3.1 欧洲中心论—西方霸权思维的根源
    3.2 非洲中心论—以文明起源为争论的反扑
    3.3 亚洲中心论—强调多元与和谐的发展观
    3.4 中国的主张-和平崛起与和谐发展
    3.5 国家主张与传播意理
第四章 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
    4.1 形象与国家形象
    4.2 国家形象的意义与层面
    4.3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
        4.3.1 国家力量与国家形象
        4.3.2 国家主张与国家形象
        4.3.3 国家政策与国家形象
        4.3.4 国家行动与国家形象
        4.3.5 国家素质与国家形象
        4.3.6 商品质量与国家形象
    4.4 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介与国家软实力
    5.1 从信息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2 从经营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3 从专业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4 从因特网看新闻传播媒介
    5.5 从制度视角看新闻传播媒介
    5.6 从信息控制看新闻媒介
    5.7 从新闻传播媒介看中国软实力
第六章 观光旅游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6.1 观光旅游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6.2 观光旅游与国家形象
    6.3 观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4 成功推动观光旅游产业的要素
        6.4.1 政府的角色与功能
        6.4.2 民间组织的角色与功能
        6.4.3 商业机构的角色与功能
        6.4.4 国民素质与国家形象
    6.5 中国推动观光旅游的战略思考
第七章 会议展览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7.1 现代会展产业的源起与发展现况
    7.2 会展产业的分类与国际规范
    7.3 国际会展组织及各国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简述
        7.3.1 国际会议相关组织
        7.3.2 国家推动会议展览产业的模式
    7.4 世界各国会展产业发展简述
        7.4.1 德国--全球会展产业的龙头
        7.4.2 法国—推动国际化与大型化
        7.4.3 新加坡—亚洲会展产业的领头羊
        7.4.4 香港—亚洲节事活动中心
        7.4.5 泰国—政争所累的会展业
        7.4.6 马来西亚—价格取胜的战略
    7.5 传播与会展产业的发展
    7.6 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对策
第八章 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8.1 文化与创意的定义
    8.2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8.3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与分类
    8.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8.4.1 文化、创意、还是文化创意
        8.4.2 重点产业的选择与延伸
        8.4.3 产业政策与产业集群的建构
第九章 结论--传播与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建构
    9.1 国家营销与国家软实力
    9.2 国家品牌与国家软实力
    9.3 国家营销战略与国家软实力
    9.4 国家营销战略的思考
    9.5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简历

(8)易物模型研究及其在生物调控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 本文的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2 文献综述
        1.1.3 理论和实际意义及目的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生物信息学相关知识
    2.1 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
    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2.3 基因调控网络
第3章 易物模型
    3.1 引言
    3.2 易物模型
        3.2.1 易物模型的定义
        3.2.2 易物模型的建立
    3.3 易物模型的求解算法的探讨及设计
        3.3.1 图论相关知识介绍
        3.3.2 算法数据结构的设计及定义
        3.3.3 求解算法的具体步骤及流程
    3.4 求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4.1 时间复杂度 T 的分析
        3.4.2 空间复杂度 S 的分析
    3.5 数值实验结果分析
        3.5.1 数值实验数据集说明
        3.5.2 数值实验过程说明
        3.5.3 数值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易物模型结合复杂网络在蛋白质和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复杂网络相关知识介绍
        4.2.1 复杂网络聚类
        4.2.2 网络聚类算法介绍
    4.3 易物模型在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应用
        4.3.1 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的介绍
        4.3.2 数值实验数据集说明
        4.3.3 数值实验过程说明
        4.3.4 数值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易物模型与社团发现算法的结合应用
        4.4.1 数值实验数据集说明
        4.4.2 数值实验过程说明
        4.4.3 数值实验结果及分析
        4.4.4 易物模型应用于人类蛋白参考库的意义
    4.5 易物模型在拟南芥花药表达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应用
        4.5.1 拟南芥花药表达基因调控网络的介绍
        4.5.2 数值实验数据集说明
        4.5.3 数值实验过程说明
        4.5.4 数值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关系网格与最优停止理论的网格资源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格综述
        1.1.2 网格与因特网
        1.1.3 网格与P2P
    1.2 网格的历史与现状
    1.3 机遇与挑战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现有网格资源发现方法
    2.1 网格资源发现综述
    2.2 网格资源发现结构类型
        2.2.1 集中式资源发现机制
        2.2.2 分布式非结构化资源发现机制
        2.2.3 分布式结构化资源发现机制
        2.2.4 半分布式资源发现机制
    2.3 资源发现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策略
    2.4 目前网格资源发现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关系网格及其在资源发现中的应用
    3.1 Small-World 网络
    3.2 基于Small-World 的资源发现
    3.3 关系网格概述
    3.4 基于关系网格的资源发现
    3.5 系统结构模型及资源发现算法
        3.5.1 总体结构
        3.5.2 基于关系网格的资源发现算法
第四章 最优停止理论及其在资源发现中的应用
    4.1 问题的产生
    4.2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4.2.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数学描述
        4.2.2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策略
    4.3 最优停止问题
    4.4 基于最优停止的资源发现算法
第五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工具简介
    5.2 实验设置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性能评价
第六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个性化信息检索的研究现状
        1.2.2 个性化用户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信息检索的概念
    2.2 信息检索的过程
    2.3 用户模型
        2.3.1 用户模型的基本概念
        2.3.2 用户模型的分类
        2.3.3 用户模型的构建
    2.4 信息检索数学模型
        2.4.1 布尔模型
        2.4.2 经典概率论模型
        2.4.3 向量空间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分析与设计
    3.1 PIRS的设计思想
    3.2 PIRS的业务流程和总体框架
        3.2.1 个性化信息检索的业务流程
        3.2.2 PIRS总体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户模型的构建
    4.1 领域本体的构建
        4.1.1 本体论与领域本体
        4.1.2 领域本体的构建
        4.1.3 领域本体的描述语言
        4.1.4 PROT(?)G(?)在领域本体中的应用
    4.2 基于领域本体的用户模型
        4.2.1 个性化用户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4.2.2 个性化用户模型的相关定义
        4.2.3 构建用户个性化本体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用户模型的学习更新
    5.1 用户兴趣的获取
    5.2 用户模型的学习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用户模型在个性化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6.1 查询扩展
        6.1.1 查询扩展概述
        6.1.2 用户查询行为分析
        6.1.3 查询扩展
        6.1.4 查询扩展算法
    6.2 结果集的过滤和排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验证
    7.1 实验数据的采集
    7.2 实验内容
        7.2.1 文本分析
        7.2.2 构建领域本体
        7.2.3 构建用户模型
    7.3 实验结果及其评估
        7.3.1 查询扩展词的选择
        7.3.2 评价输出结果的排序
        7.3.3 相对查全率和相对查准率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从因特网看当前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SRL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D]. 刘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蒙医推理方法探究[D]. 妥斯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2)
  • [3]基于Hadoop的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应用[D]. 范晨熙. 浙江理工大学, 2013(03)
  • [4]远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D]. 梅树奎.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08)
  • [5]优化P2P业务传输的新型光网络的研究[D]. 王珂.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6]基于HTTP隧道式及反弹式协同木马技术的穿墙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郭晓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7]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 ——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D]. 王思齐. 浙江大学, 2011(12)
  • [8]易物模型研究及其在生物调控网络中的应用[D]. 于连江. 吉林大学, 2010(05)
  • [9]基于关系网格与最优停止理论的网格资源发现[D]. 刘俊祥. 新疆大学, 2010(02)
  • [10]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D]. 刘佳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从互联网看国外逻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