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养殖三大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钦[1](2020)在《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01年内蒙古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一直饱受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总结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成功与不足。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多数是站在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角度,自上而下的对内蒙古生态移民的政策实施效益,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以建筑学为专业背景,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进行预评价研究的较为缺少。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在建筑全建设周期中意义重大,其主要是为了反馈修正和指导空间构想,是构想的辅助环节,也是建筑策划达到最高客观和理性的关键,所以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前期,作者对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促进了作者对于定居点建设的思考,总结得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启示,为预评价体系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小组以《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为调研提纲,对内蒙古中部包头市、锡林郭勒盟的13个定居点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预评价体系表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以国家及地方的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2017-06-30)、《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29)等为参考构建出具有科学性、地域性的预评价体系表,旨在能为今后的移民定居点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改善定居点人居环境建设,提高牧民福祉的目的。评价体系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如难以对一些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这样的指标项一般不纳入到预评价体系中。若将这样的指标项以非量化指标的形式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则在使用时需由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决定其取值,这样大大降低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而难以推广。针对这样的情况,论文在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体系建设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能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参考依据。
朱莉[2](2020)在《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社会中,乳业已成为国内食品产业支柱之一。城乡居民生活方面乳制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乳业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乳制品工业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乳制品加工和乳制品消费三个核心部分。奶农、包装材料供应商、乳品企业、消费者、政府与专业协会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关系。发达国家乳品企业能够成功,说明建立乳品产业链的重要性。乳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上、中、下游必须相互配合,实现原料奶供应、加工、消费者的一体化,这可以增强对奶牛与乳品企业的联系,使乳品行业之间联系更加协调,促进乳品行业的良性运转。本研究有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绿成乳业乳品产业链现状及绿成乳业公司产业链中原料奶供应、乳制品加工与乳制品分销的三个主要环节的现状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第一部分对乳品产业链现状的剖释,研究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现存问题以及揭示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提出合理的优化模式与有效的优化建议。在通过实地调研和工作人员的采访中深刻认知到,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从整体到三个主要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乳品产业链模式陈旧、近年来管理经验落后、奶源监管程度低下、产品单一以及销售激励机制不合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绿成乳业公司需要降低养殖成本、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加大品牌竞争力以此进一步完善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条。本文的核心和创新点在于对整体产业链的综合分析,联结新疆乳品行业特点,针对绿成乳业乳品产业链的现实情况进行剖析,并对绿成乳业公司的乳品产业链需要的优化模式进行分析。
牟立华[3](2020)在《奶牛生产中的十大误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奶牛业发展迅猛,奶牛养殖的水平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但是我国很多的奶牛养殖企业对于奶牛生产还是存在较大的误区,在奶牛的营养、疫病防控、饲养管理中尚存在缺陷,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奶牛生产的十大误区。
高倩倩[4](2015)在《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河北省奶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业是公认的节粮、高效、高关联的优势产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奶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使国家经济有战略性的改善,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在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奶业协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奶业实现了回暖复苏,我国奶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河北省发展奶业具有气候条件适宜、饲料资源丰富和环绕京津等产业优势,正处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奶业产业关联度高,涉及多个环节,“三聚氰胺”事件等奶业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一个环节的因素所致,而是一个产业链系统性问题。本文在我国奶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以河北省奶业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产业链视角来分析河北省奶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地剖析影响河北省奶业的发展因素,探求提高河北省奶牛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河北省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终目的是为加快河北省奶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论文以产业链理论、产品差异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走访调研,了解当前原料奶生产情况以及乳制品加工的实际运行情况,然后与其他省市及全国水平进行数据比较,以及通过对各年度统计年鉴以及统计资料的查阅,对奶业文献的阅读总结,分四个部分来展开论文。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引言和相关理论基础,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和的内容等,就研究的数据来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进行综述,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产业链理论,产品差异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着重分析了河北省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和乳品消费三大主要环节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策建议,基于产业链视角,分别从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乳品消费三大主要环节及产业链联结方面提出了河北省奶业的发展对策。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论是奶牛养殖环节是河北省奶业发展应把握的重要环节,应加快奶牛养殖小区的升级改造,鼓励养殖小区转变为规模化牧场,发展种养结合的养殖业及利用其他途径来消纳粪污,保持生态平衡。乳品企业应进一步增强自身品牌优势,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不断丰富市场上供应的乳制品类别,面对不同消费群体、体质和心理特征开发不同的产品配方和营销策略,并积极推进纵向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一体化经营程度。综上,河北省奶业的健康发展,涉及到奶业发展中的很多方面和多个环节,本研究创新性地从产业链视角建立河北省奶业的结构分析体系,深入地对产业链上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乳制品消费等三大主要环节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切合实际的促进河北省奶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为推动河北省奶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柴智慧[5](2014)在《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被WTO“绿箱政策”所允许的可分散风险、弥补损失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0个“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大对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特别是自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按照WTO协议中有关政府可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提供保费补贴,我国农业保险呈现出蓬勃快速的发展趋势。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费补贴的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农业保险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自2007年到2012年,内蒙古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4.33亿元增加到19.21亿元,增长3.44倍;各级政府保费补贴从3.3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增长4.16倍,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无疑是内蒙古农业保险蓬勃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大量的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是否可以实现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现行的农业保险在开展中是否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不仅是对中国特色农业保险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为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甚至整个中国的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内蒙古六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对该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福利效应和运营风险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试图解答两个研究问题:(1)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若有,则其政策效应是否己真正落实到受益主体农户身上?目前,影响农业保险政策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2)在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农业保险在开展中是否存在运营风险,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否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如果存在,如何规避?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内容一: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研究。从理论上看,农业保险可以降低农户收入波动,具有减轻农业风险、弥补因灾损失、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样本数据,本文分别采用倍差模型、匹配模型和匹配倍差模型对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制度下,该项支农惠农政策尚难以发挥其稳定农户收入的福利效应。内容二: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成因研究。研究发现:“协议”理赔是影响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真正落实到受益主体农户身上的直接因素之一。内蒙古农业保险开展中“协议”理赔模式的产生既是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由于地位不对等而导致的各自利益低水平均衡的结果,更是三方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具体表现在农户的效用最大化与其弱势群体地位的不一致,政府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让位于保持政策持续和社会稳定,保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与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不匹配。内容三:农业保险中三方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研究发现:在内蒙古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政府、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其中,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可分为农户事前消极防损与事后怠于减损的不积极行为和农户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的保险欺诈行为两类。三方利益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的现实原因是投保农户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保险公司的利益驱使和机会主义,政府部门的认知误区与监管缺位;同时,道德风险不仅会使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受挫,而且会造成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流失。然而,基于农户视角的实证检验却发现,无论是在种植业保险市场还是在养殖业保险市场,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制度下,投保农户均不存在事前消极防损和事后怠于减损即事前与事后的不积极行为的道德风险问题,但存在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等属于保险欺诈范畴的道德风险问题。内容四:农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农业保险市场中农户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是投保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风险差异的客观存在和保险公司根据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平均损失概率厘定保险费率;深层根源则是农业保险标的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存在偏差。如果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非常严重,则会导致农业保险市场的风险累积和供求失衡。另外,基于微观农户视角,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政策实施中是否存在逆向选择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户确实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但其并不严重;原因可能是目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理赔中“协议”赔付的广泛存在和政府对农户的大规模保费补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对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概念、表现、后果及其成因给予系统论述,同时对农户、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道德风险和农户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及其危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消除“协议理赔”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完善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应用农户层面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识别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应和判断农业保险的运营风险提供更为稳健的、可靠的决策依据。
刘瑶[6](2014)在《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膳食观念的转变,乳品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增加种养殖的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奶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以全国奶牛定点监测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监测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收益的影响因素,就如何加快我国奶牛区域优势化发展和规模标准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本研究在经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政策,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奶牛养殖区域优势差异明显,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等地;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养殖相对于散养和小规模养殖来说无成本优势,且由于物质服务成本较高,大规模养殖生产成本或总成本处于较高值,但大规模养殖的规模化效益高、劳动效率高,总产值高,充分反映了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的优势。根据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提出加快我国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增加奶农收益的具体对策建议:政府加大补贴额度和补贴范围、加大良种推广体系建设;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奶牛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奶业相关政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奶业保护政策;优化饲料结构,开发使用优质饲草。
张莉娜[7](2011)在《苜蓿产业内忧外患 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文中研究指明"追踪溯源"一直是中国乳业力求乳品安全,确保流程可控的方式方法之一。"有健康的草,才有健康的牛,才有健康的奶"。源头控制无疑应该从最初的牧草和饲料开始抓起。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干草供应缺口达1.2亿吨,导致大多数牛羊等反刍牲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秸秆来填食。优质牧草的极度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优质牧草中,苜蓿堪称"牧草之王"。苜蓿适应性强,产量高,富含动物所需营养,尤其是粗蛋白、赖氨酸的含量比玉米要高出几倍。在美国,苜蓿已成为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中,苜蓿是公认的最佳饲料。我国是苜蓿资源大国,具备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其发展却一直是举步维艰,并没有成为奶牛养殖业的基础保障性产业。主要原因有:我国种植业还是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苜蓿作为饲
刘鑫渝[8](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王贵荣[9](2010)在《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奶业是一个由奶牛养殖户、原料奶的收购者、乳制品加工企业、乳品消费者、政府和行业协会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经济联系,但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又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本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链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产业组织分析方法(结构——行为——绩效的SCP分析范式)、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和问卷调查方法等研究手段,围绕原料奶生产、乳品制造和乳品消费这三个主要环节,对新疆奶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对原料奶生产结构、乳品制造业市场结构、乳品消费结构及其各自的运行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对乳品制造业市场行为、乳制品消费者行为,特别是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和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准确揭示新疆奶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规制各利益主体行为的有效途径,探索促进新疆奶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推动新疆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原料奶生产基地,具有奶牛养殖的比较成本优势。原料奶生产的主要模式是农户散养,奶牛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良种奶牛比例较低是影响奶牛单产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奶牛饲养在地理分布上的非均衡性导致了原料奶生产和乳品加工企业布局的区域不平衡性。(2)新疆乳品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总体刚刚越过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但在局部市场呈现一两家企业为主导的寡占型市场结构。随着奶源、规模经济效应等壁垒的存在,行业的进入壁垒正在逐渐提高,新企业进入将会越来越困难。(3)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共同作用,推动新疆乳品制造业经营业绩的提高。市场集中度比销售增长率对绩效的影响更大,但乳品制造业的盈利能力低于全部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乳制品行业仍以外延型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为主,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新疆乳制品企业的技术效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4)目前,新疆乳制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企业更多是将注意力放在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培育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上;价格竞争和广告、并购等非价格竞争行为加快了乳制品行业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形成以寡头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相对稳定的新的产业组织结构。(5)新疆具有乳制品消费的传统习惯,但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城乡之间、南北疆之间消费还不平衡;消费者选购乳制品有明显的消费倾向,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其乳制品消费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是影响乳制品消费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6)新疆在奶业产业化发展中主要出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龙头企业带动的准合作社一体化型和完全一体化型等四种纵向组织关系模式。目前,分散饲养、分散挤奶、奶站集中收购牛奶是新疆原料奶生产的主要方式,多数乳制品加工企业采用两种以上的混合型奶源供应模式,奶源供应还不稳定。(7)合作社一体化是乳品产业链演进发展的理想模式。从制度设计角度分析,建立“合作社参股的企业+奶农合作社+农户”的纵向组织关系,逐步走向合作社一体化的纵向组织关系是最优的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模式;从制度演化进程来看,应当加快改造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大力发展公司+规模化牧场模式,鼓励并提倡发展合作社一体化和农工商综合体这一理想模式。
聂迎利,林少华[10](2007)在《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奶业主产区畜牧部门负责人和奶业协会负责人访谈》文中研究说明打造牧区新奶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布仁2006年,内蒙古奶牛存栏301.6万头,养殖户达到39.2万户;牛奶产量869.2万吨,占全国奶类总产量的1/4;人均奶类占有量
二、奶牛养殖三大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养殖三大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背景 |
1.1.3 相关政策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3.1 牧民 |
1.3.2 牧民福祉 |
1.3.3 草原牧区 |
1.3.4 生态移民定居点 |
1.3.5 预评价体系 |
1.4 国内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
1.4.1 国外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
1.4.2 国内生态移民理论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评价方法概述 |
1.6.1 层次分析法 |
1.6.2 熵值法 |
1.7 创新点 |
1.7.1 理论创新点 |
1.7.2 实际创新点 |
1.8 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体系研究 |
2.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概述 |
2.1.2 社区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
2.1.3 社区评价体系研究启示 |
2.2 国内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
2.2.1 国外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
2.2.2 国内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
2.2.3 生态乡村建设研究启示 |
2.3 小结 |
3 内蒙古中部移民定居点特征及现状研究 |
3.1 生态移民定居点特征 |
3.1.1 整体布局特征 |
3.1.2 房屋建设特征 |
3.1.3 面积设置特征 |
3.2 定居点牧民福祉现状调研分析 |
3.2.1 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3.2.2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3 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
3.2.4 社会建设现状分析 |
3.3 小结 |
4 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预评价体系构建 |
4.1 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地域性 |
4.1.3 可操作性 |
4.1.4 公众参与性 |
4.1.5 前瞻性 |
4.2 预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及思路 |
4.2.1 预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3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3.1 准则层的选取 |
4.3.2 指标层及指标值的选取 |
4.3.3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表4.2): |
4.4 小结 |
5 预评价体系表权重计算 |
5.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5.1.1 专家打分 |
5.1.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1.3 计算权重 |
5.2 熵值法计算权重 |
5.2.1 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
5.2.2 计算权重 |
5.3 计算综合权重 |
5.4 小结 |
6 计算综合评价值及预评价体系应用 |
6.1 计算综合评价值 |
6.2 制作得分查询表 |
6.3 应用方法 |
6.4 预评价体系表应用补充 |
6.4.1 人居环境建设补充 |
6.4.2 经济发展建设补充 |
6.4.3 文化教育建设补充 |
6.4.4 社会体系建设补充 |
6.5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主要贡献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贡献 |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定居点后评价调研表 |
附录C 预评价体系表指标选取依据 |
附录D 专家打分结果统计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链 |
2.1.2 价值链 |
2.1.3 乳品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基本理论 |
2.2.2 价值链基本理论 |
2.2.3 乳业产业链理论 |
2.2.4 乳品产业链优化理论 |
2.2.5 乳品产业链模式理论 |
第三章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现状分析 |
3.1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及产业链基本概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产业链基本概况 |
3.2 原料奶供应环节现状研究 |
3.2.1 原料奶生产现状分析 |
3.2.2 养殖现况分析 |
3.2.3 奶牛养殖效益现况分析 |
3.2.4 奶牛存栏情况分析 |
3.2.5 奶源供应情况分析 |
3.3 乳制品加工环节生产现状研究 |
3.3.1 乳品加工概况分析 |
3.3.2 乳品生产流程概况 |
3.3.3 乳品厂产品差异化结构现状分析 |
3.3.4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3.5 乳制品加工环节经营效益分析 |
3.4 乳制品分销环节现状研究 |
3.4.1 乳制品营销系统概况分析 |
3.4.2 乳制品销售现状分析 |
3.4.3 乳制品销售产量分析 |
第四章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存在问题分析 |
4.1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问题分析 |
4.1.1 乳品产业链结构利益的分配不合理 |
4.1.2 企业乳品产业链管理机制不完善 |
4.2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原料奶供应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
4.2.1 饲料结构单一,牛犊选择年龄周期过大 |
4.2.2 养殖成本过高 |
4.2.3 土地集约化程度不足 |
4.3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乳制品加工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
4.3.1 产品研发能力的不足,产品结构较单一 |
4.3.2 企业产业结构节点人力流失,加工设备老化 |
4.3.3 企业乳品加工成本高与包装不独立 |
4.4 新疆绿成乳业公司乳制品分销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
4.4.1 乳制品销售价格高,行业竞争激烈 |
4.4.2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存在不合理 |
4.4.3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缺少品牌竞争优势 |
4.4.4 销售运营不足 |
第五章 实现新疆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优化模式及建议 |
5.1 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优化模式的构建 |
5.1.1 模式优化经验借鉴 |
5.1.2 绿成乳业公司建立乳品产业链混合纵向一体化优化模式 |
5.2 绿成乳业公司建立乳品产业链优化模式整体建议 |
5.2.1 加强产业链布局,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 |
5.2.2 推进乳业规模化进程 |
5.2.3 加强企业乳品产业链社会服务管理机制 |
5.3 原料奶供应环节优化建议 |
5.3.1 加强养殖厂与收奶站建设,促进养殖规模化与现代化 |
5.3.2 降低养殖成本 |
5.3.3 完善养殖产业生产服务结构体系 |
5.3.4 加强的技术培训,提高的管理素质 |
5.4 乳制品加工环节优化建议 |
5.4.1 重视乳制品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产品 |
5.4.2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细节管理 |
5.4.3 引进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
5.5 乳制品分销环节优化建议 |
5.5.1 加强与电商合作,完善物联网系统 |
5.5.2 创新公司盈利模式 |
5.5.3 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奶牛生产中的十大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 围产期时长的确定 |
2 低产牛如何提前干奶 |
3 干奶期饲料配方调整体况 |
4 干奶期过肥 |
5 干奶期猝死 |
6 提高乳脂率实用措施 |
7 脂肪的添加 |
8 苜蓿的蛋白含量、NDF、ADF都要参考 |
9 出现“耍舌”癖好 |
1 0 正确认识奶牛蹄病 |
(4)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河北省奶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理论 |
2.2.2 产品差异化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河北省奶牛养殖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河北省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分析 |
3.1.1 奶牛存栏量不断增长 |
3.1.2 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
3.1.3 奶牛单产水平逐渐提高 |
3.1.4 原料奶产量不断提升 |
3.1.5 奶牛养殖区域布局基本形成 |
3.1.6 原料奶价格风险增强 |
3.2 原料奶生产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1 奶牛养殖规模 |
3.2.2 奶牛品种 |
3.2.3 饲养管理 |
3.3 河北省原料奶生产存在的问题 |
3.3.1 良种覆盖率低 |
3.3.2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
3.3.3 养殖小区弊端凸显 |
3.3.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 河北省乳制品加工企业分析 |
4.1 河北省乳品加工企业现状 |
4.1.1 乳品企业总体规模 |
4.1.2 乳品企业分布格局大体形成 |
4.1.3 乳品企业发展态势较好 |
4.1.4 乳品企业盈利水平待提高 |
4.1.5 乳品企业产品结构以液态奶为主导 |
4.2 河北省乳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
4.2.1 乳品加工企业的竞争优势 |
4.2.2 乳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劣势 |
4.2.3 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机遇 |
4.2.4 乳品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 |
5 河北省乳制品消费分析 |
5.1 乳制品消费现状 |
5.1.1 城乡居民乳制品消费差距较大 |
5.1.2 本土品牌消费需求待提高 |
5.1.3 乳制品消费形式多样化 |
5.1.4 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仍然不足 |
5.1.5 新型营销模式突起 |
5.2 影响乳制品消费的因素分析 |
5.2.1 消费观念 |
5.2.2 乳制品的质量 |
5.2.3 产品特性及消费偏好 |
5.2.4 乳制品的零售价格 |
5.2.5 受教育程度 |
5.2.6 消费市场 |
5.3 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长原因分析 |
6 促进河北省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促进河北省奶牛养殖环节可持续发展建议 |
6.1.1 加快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覆盖率 |
6.1.2 加快奶牛养殖小区的转型升级 |
6.1.3 发展节能减排的奶牛养殖业 |
6.2 推进河北省乳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建议 |
6.2.1 建立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品牌优势 |
6.2.2 壮大乳品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并重 |
6.2.3 政府加大扶持与监管力度 |
6.2.4 大力发展巴氏灭菌乳 |
6.3 扩大河北省乳品消费市场建议 |
6.3.1 加强消费引导,创新营销模式 |
6.3.2 注重产品质量公布,增加消费者信心 |
6.3.3 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差异化 |
6.3.4 积极开拓农村与学生奶市场 |
6.4 提高河北省奶业产业链联结程度 |
6.4.1 推动牧场种植养殖一体化 |
6.4.2 推动乳品企业养殖加工一体化 |
6.4.3 鼓励乳品企业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 |
6.4.4 鼓励乳品企业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提出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说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来源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
2.1.2 农业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
2.1.3 农业风险管理 |
2.2 农业保险概论 |
2.2.1 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
2.2.2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2.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边界 |
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1 保险需求理论的发展 |
2.3.2 农户的保险购买决策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 博弈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3.1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1950年-2003年) |
3.1.1 农业保险在改革开放前的兴起与曲折发展(1950年-1979年) |
3.1.2 农业保险在改革开放后的徘徊与萎缩(1980年-2003年) |
3.1.3 简要评述 |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的试点与发展(2004年至今) |
3.2.1 运营模式 |
3.2.2 政府支持 |
3.2.3 实施效果 |
3.2.4 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
4.1 国内外研究成果 |
4.2 理论分析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方法概述 |
4.3.2 实证模型 |
4.4 数据来源 |
4.5 实证结果 |
4.6 结论、讨论和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5 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
5.1 一个实例 |
5.2 “协议”理赔的界定与表现 |
5.3 “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
5.3.1 基本原因 |
5.3.2 现实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理论分析 |
6.1 文献回顾 |
6.1.1 国外学者 |
6.1.2 国内学者 |
6.1.3 简要评述 |
6.2 道德风险的界定与表现 |
6.2.1 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 |
6.2.2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 |
6.2.3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
6.3 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 |
6.3.1 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以种植业保险为例 |
6.3.2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基于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博弈视角 |
6.3.3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
6.4 道德风险产生的现实原因 |
6.4.1 投保农户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 |
6.4.2 保险公司的利益驱使和机会主义 |
6.4.3 政府部门的认知误区和监管缺位 |
6.5 道德风险的危害 |
6.5.1 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受挫 |
6.5.2 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流失 |
6.6 本章小结 |
7 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实证检验:基于农户视角 |
7.1 种植业 |
7.1.1 农户的不积极行为 |
7.1.2 农户的保险欺诈 |
7.2 养殖业 |
7.2.1 分析框架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7.2.4 实证结果 |
7.2.5 结论、讨论和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8 农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研究 |
8.1 前人的研究成果 |
8.1.1 国外学者 |
8.1.2 国内学者 |
8.1.3 简要评述 |
8.2 逆向选择的理论概述 |
8.2.1 逆向选择的界定与表现 |
8.2.2 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 |
8.2.3 逆向选择的深层根源 |
8.2.4 逆向选择的危害 |
8.3 逆向选择的实证检验 |
8.3.1 研究方法 |
8.3.2 数据来源 |
8.3.3 变量选取 |
8.3.4 结果分析 |
8.3.5 结论、讨论与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主要结论 |
9.1.1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发展虽为迅速,但也存在各种问题 |
9.1.2 内蒙古农业保险尚难以发挥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 |
9.1.3 影响农业保险政策效应落实的最直接因素是“协议”理赔 |
9.1.4 农业保险的三方行为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
9.1.5 农业保险中农户的确存在逆向选择行为,但并不严重 |
9.2 政策含义 |
9.2.1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
9.2.2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条款 |
9.2.3 规范农业保险微观操作 |
9.2.4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类型 |
9.2.5 健全农业保险基层组织 |
9.2.6 推进农业保险风险区划 |
9.2.7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 |
9.2.8 加强农业保险主体监管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村调查问卷 |
附录3 奶牛养殖户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6)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我国奶牛养殖生产和发展概况 |
2.1 我国奶牛养殖生产概况 |
2.1.1 奶牛养殖户发展变化情况 |
2.1.2 奶牛存栏变化情况 |
2.1.3 奶牛养殖规模变化情况 |
2.1.4 成母牛存栏及成母牛比例变化情况 |
2.1.5 新生母犊牛数变化情况 |
2.1.6 生鲜乳产量变化情况 |
2.2 我国奶牛养殖发展历程及特征 |
2.2.1 我国奶牛养殖历史发展概况 |
2.2.2 我国奶牛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
2.2.3 我国现有奶牛业发展政策 |
第三章 奶牛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情况介绍 |
3.2 奶牛养殖效益分析 |
3.2.1 奶牛养殖成本收入构成 |
3.2.2 奶牛养殖成本情况分析 |
3.2.3 奶牛养殖收入情况分析 |
3.2.4 奶牛养殖效益情况分析 |
3.2.5 基本结论 |
3.3 不同地区奶牛养殖及效益情况比较 |
3.3.1 不同地区奶牛养殖情况比较 |
3.3.2 不同地区奶牛养殖收入比较 |
3.3.3 不同地区奶牛养殖收益比较 |
3.3.4 基本结论 |
3.4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益比较分析 |
3.4.1 不同奶牛养殖规模划分情况 |
3.4.2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成本比较分析 |
3.4.3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收入比较分析 |
3.4.4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收益比较分析 |
3.4.5 基本结论 |
3.5 影响奶牛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 |
3.5.1 奶牛养殖规模 |
3.5.2 饲养管理技术 |
3.5.3 奶牛的饲料结构 |
3.5.4 雇工费用 |
3.5.5 环境卫生和防疫 |
3.6 奶牛养殖效益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
3.6.1 研究指标的确定 |
3.6.2 偏相关性分析 |
3.6.3 回归方程分析 |
3.6.4 基本结论 |
第四章 国外奶牛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奶牛业发展情况及特点 |
4.1.1 澳大利亚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
4.1.2 新西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
4.1.3 以色列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
4.1.4 印度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
4.1.5 美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
4.2 国外奶牛业发展的启示 |
4.2.1 因地制宜发展本国奶牛养殖业 |
4.2.2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
4.2.3 培育和扩大乳品消费人群 |
4.2.4 政府采取优惠和扶持政策支持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
4.2.5 规范完善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奶牛良种补贴和良种繁育、良种推广体系建设 |
5.2.2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
5.2.3 优化饲料结构,开发使用优质饲草 |
5.2.4 制定完善奶业相关政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5.2.5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1 个案简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
2.2 相关理论资源 |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土地制度 |
2.3.2 土地制度变迁 |
2.3.3 牧区社会 |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2.5 论文结构 |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9)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逻辑思路 |
1.2.1 研究范围 |
1.2.2 逻辑思路 |
1.3 研究假说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假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目标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结构安排 |
1.5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 |
1.5.1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的内涵和奶业的基本特征 |
2.1.1 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
2.1.2 奶业的基本特征 |
2.2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
2.2.2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三大流派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 研究奶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链理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 |
2.3.4 博弈理论 |
2.4 关于奶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
2.4.1 国内学者对奶业发展的研究 |
2.4.2 有关新疆奶业发展的研究文献 |
2.4.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3章 新疆原料奶的生产结构和绩效分析 |
3.1 原料奶生产结构分析 |
3.1.1 原料奶生产的供给结构 |
3.1.2 原料奶生产的微观组织结构 |
3.1.3 奶牛养殖的品种结构 |
3.1.4 原料奶生产的地区结构 |
3.2 原料奶生产成本及效益分析 |
3.2.1 原料奶生产成本构成 |
3.2.2 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 |
3.2.3 奶牛散养户和养殖大户成本收益的案例分析 |
3.3 奶牛单产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 |
3.3.1 研究假说 |
3.3.2 研究方法:数据、变量与模型 |
3.3.3 模型结果与实证分析 |
3.4 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评价——基于DEA 模型 |
3.4.1 技术效率的内涵及测算 |
3.4.2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简介 |
3.4.3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3.4.4 实证结果及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绩效分析 |
4.1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4.1.1 乳品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
4.1.2 乳品制造业的产品差异化 |
4.1.3 乳品制造业的进入壁垒 |
4.2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4.2.1 乳品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
4.2.2 乳品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
4.2.3 乳品制造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4.2.4 乳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率——基于索洛余值法 |
4.3 乳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评价——基于DEA 模型 |
4.3.1 新疆乳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评价 |
4.3.2 新疆与全国乳品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比较 |
4.4 乳品制造业市场结构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4.4.2 产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乳品制造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 企业市场行为简析 |
5.2 乳制品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2.1 乳制品企业的价格竞争概况 |
5.2.2 乳制品行业价格竞争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5.2.3 价格战对乳制品行业的影响 |
5.3 乳制品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3.1 企业的产品定位 |
5.3.2 产品差别化是避免价格竞争的最有效手段 |
5.3.3 乳制品行业的广告行为 |
5.3.4 乳制品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3.5 乳制品企业的并购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疆乳制品消费结构和消费者行为分析 |
6.1 乳制品消费现状 |
6.1.1 乳制品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
6.1.2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断增长 |
6.1.3 乳制品消费的国内国际比较 |
6.2 乳制品消费结构分析 |
6.2.1 乳制品消费的品种结构 |
6.2.2 乳制品消费的区域结构 |
6.2.3 乳制品消费的群体结构 |
6.3 乳制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
6.3.1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介入程度分析 |
6.3.2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认知行为分析 |
6.3.3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习惯性行为分析 |
6.3.4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多样化行为分析 |
6.3.5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渠道分析 |
6.4 乳制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路径分析模型 |
6.4.1 理论假说 |
6.4.2 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
6.5 收入及消费水平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程度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 |
6.5.1 引言 |
6.5.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
6.5.3 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
6.6 乳制品消费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及预测 |
6.6.1 影响乳制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
6.6.2 乳制品消费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
6.6.3 乳制品消费水平预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疆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及行为分析 |
7.1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简析 |
7.1.1 乳品产业链的主要形式 |
7.1.2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主要类型 |
7.2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现状 |
7.2.1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主要类型 |
7.2.2 原料奶生产的组织结构模式 |
7.2.3 乳品加工企业奶源供应模式 |
7.3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以“公司+奶站+农户”为例 |
7.3.1 “农户——奶站”之间的关系分析 |
7.3.2 “农户——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
7.3.3 “奶站——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
7.4 农户与乳品企业签订合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stic 模型 |
7.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4.2 调查样本与基本评价 |
7.4.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7.5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优化整合 |
7.5.1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目标——从纵向约束到合作社一体化 |
7.5.2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优化整合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
8.2.2 优化市场结构,加快产业集中 |
8.2.3 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质量安全 |
8.2.4 加强生鲜乳管理,规范奶站行为 |
8.2.5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消费水平 |
8.2.6 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
8.2.7 健全利益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奶牛养殖三大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牧民福祉视角下内蒙古中部草原牧区移民定居点规划建设预评价体系研究[D]. 王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2]绿成乳业公司乳品产业链优化研究[D]. 朱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奶牛生产中的十大误区[J]. 牟立华. 兽医导刊, 2020(05)
- [4]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河北省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 高倩倩.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5]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D]. 柴智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6]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7]苜蓿产业内忧外患 政策扶持必不可少[A]. 张莉娜. 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 2011
- [8]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9]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 王贵荣.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10]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奶业主产区畜牧部门负责人和奶业协会负责人访谈[J]. 聂迎利,林少华. 中国乳业,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