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存状态堪忧发展潜力巨大(论文文献综述)
马磊磊[1](2021)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甘肃省天水市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个以农耕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大国,在历经经济飞速发展多年后,重新审视乡村教育的价值意义重大。扶贫先扶智,新时期,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不仅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彰显着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持续、高度的关注,充分肯定了乡村教师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作为乡村教师中的弱势群体,多年来,乡村体育教师一直处于乡村教师的底层,面临学科不被重视,职业不被肯定,身份缺乏认同等多重困境。而作为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助推器,乡村体育教师的生存状态却关系体育强国的建设,关乎乡村孩子的体质健康。因而,加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既是时代赋予体育教育的使命,又是时代赋予乡村教育的使命。研究以《计划》为背景,依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从乡村体育教师的外部生态环境、内部生态环境、群体生态环境、个体生态环境四个维度对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改善策略。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体育教师所处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地区经济发展受困、相关政策落地受挫、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位);规范环境矛盾重重。2、乡村体育教师师资流动停滞;教师荣誉制度缺失;与其相关的补助政策失准失衡、健康保障体系亟待完善。3、乡村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较低;教学硬件设施缺乏,被“归化”现象严重,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社会地位与受重视程度不高,群体内部愿景差异明显。4、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教育教学负荷繁重超量;压力来源多维;专业发展渠道受限。研究对改善乡村体育教师现有生存状态提出以下对策:1、补齐交通隐患短板,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政策落细落实,缓解体育教师学情压力;加强多方协同联动,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2、政府组织牵头,促成教师流动有序进行;促进分配均衡,实现获取荣誉机会公平;落实补助政策,全面建成政策激励机制;健全健康保障体系,提高乡村体育教师健康水平。3、提高乡村体育教师薪资水平,优化设施配置;恪守职业初衷,践行体育育人使命;扭转身份危机,提高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提升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乡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破除群体职业倦怠,坚守体育教育的使命和初心。4、建立激励评价体系,突破乡村体育教师职业瓶颈;减负也是赋能,合理分配工作量度;聚焦当前主要矛盾,逐步缓解乡村体育教师压力;搭建优质培训平台,促进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武艳东[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如今新时代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规划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根据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内容,在乡村战略规划体系中,乡村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于广大乡村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具有决定作用。而青年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其地位在乡村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日益凸显,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此外,我国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与其自身发展、教育质量和乡村教育的整体发展都密切相关。因此,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首先,本研究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并研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且对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及方法等都进行了大致介绍。其次,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了延安市8个区县26所乡村小学的310名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做了全面调研,从职业待遇、职业环境、职业压力、专业发展和职业情怀五个维度来了解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现状。总体来看,发现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职业待遇—捉襟见肘、职业环境—不尽人意、职业压力—不容乐观、专业发展—差强人意,但是职业情怀—较为理想。再次,为了全面准确地分析总结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访谈所取得的一手资料,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财政投入与保障不足和小学教师编制紧缺;二是乡村振兴对乡村青年教师提出挑战、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及社会期望不合理;三是学校管理僵化不科学和继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四是家校合作阻碍和家庭教育缺失;五是教师职业发展动机与规划的缺失和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与消匿。最后,笔者在梳理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改进策略。第一,政府应实施政策驱动,保障青年教师的权益;第二,社会应加大支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第三,学校应彰显人文关怀,增进教师专业发展;第四,家庭应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体,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第五,个人应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宋浩兵[3](2021)在《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振兴,依赖于教育;人才的培养,系于教育。教育已成为当代强国固本之根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依靠教育的力量推动,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农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乎农村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事关农村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应优先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突出位置,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的振兴。农村教师是推动农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时至今日,近百万的乡村教师、特岗教师坚守在祖国最边远、贫困、艰苦的农村地区;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长时间被世人所忽视,未得到公众的关注。近年来,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学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体育教师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是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者;并对学生直接施加潜移默化教育影响。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与发展。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不仅关系着体育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影响着农村体育教学质量的成效。因此,高度重视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群体,本文从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在职业中所遇到的困境入手,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社会分层及教育均衡等理论,对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入职动机、经济收入情况、工作环境、日常工作量、职业压力、福利待遇满意度、职业认同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社会地位、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长期置身于农村场域的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与城市地区的体育教师相比;其职业生存处境具有相对特殊性、复杂性。在变革的社会时代,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面临人生、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巨大的挑战,职业生存境遇不尽人意、令人堪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呈现以下问题,教学任务繁重,日常工作量大;教学环境条件差,学校场地器材匮乏。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微,承担较大的职业压力、职业认同和满意度低。专业培训机遇少,培训效果欠佳等。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进一步分析影响职业生存状态的因素。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收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扩充体育教师数量,解决体育师资紧缺的问题;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实施人文关怀理念、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考评体系;教师自身应转变价值观念,增强职业认同感;唤醒自我反思意识,促进专业成长。总之,需要国家政策、社会、学校及体育教师自身形成合力并举、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状态才能有效得到改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获得较好发展。
马雪松[4](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何妤如[5](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王艳平[6](2020)在《农村特岗教师生存状态叙事研究 ——以集安市青石镇Q校为例》文中认为“特岗计划”实施十余年来,公开招聘特岗教师到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任教,为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意义重大。特岗教师作为农村教育事业组成的重要部分,将他们生命中最珍贵、最热血和最有创造力的青春时光无私的奉献给了中国农村教育单薄的板块上。了解特岗教师的真是生存状态不仅影响其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育事业。通过文献的查找,笔者发现围绕特岗教师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类,一类是关于特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的研究;另一类是关于特岗教师自身生存状况与专业后续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希望找到特岗教师工作、生活面临的困难,并分析影响特岗教师“稳定性”因素,提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以Q校全部特岗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为期60天的调查,以实习教师的身份采取撰写叙事日志、教师访谈、听课、观察等方法收集了丰富的一手研究资料。将一手研究资料整理、筛选、分类,最后形成了基于物质生存状态、精神生存状态和职业发展状态三个维度共计31个叙事故事文本,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加以分析,诠释,进而总结出其Q校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中最本真、实质性的问题,以及导致其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整篇研究的分析、整理得出以下五条结论:1.福利保障制度未落到实处,成为特岗教师服务期内焦虑的主要问题之一2.兼任多学科教学工作、承担超额行政任务等情况造成特岗教师工作开展的实际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3.小班额现状让特岗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动态,但特岗教师自身经验不足造成师生互动关系不良。4.学习平台缺失的环境下,主观学习意识薄弱导致特岗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混乱。5.特岗教师的加入为农村教育带来积极影响,有效缓解了师资短缺的压力基于以上结,论给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1.行政部门给予特岗教师更多关注,确保特岗计划的合理实施2.服务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给予特岗教师更多关怀3.特岗教师自身要不断进步,提高特岗教师整体素质
王丹婷[7](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邓礼嘉[8](2020)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生存境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影响着国家教育的实施;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实施质量;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值得关注。同时,西南地区是个多民族地区,各种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文化的多元化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社会特征。因此,讨论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乡村教师生存境遇状况对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质量的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以多元文化为研究背景,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四川金口河下辖地区关村坝的小学教师作为主要调查样本,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作为调查方式,对乡村小学教师的个人基本特征、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量、工资收入、专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自拟调查问卷,同时,将三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将个案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相结合,分析乡村小学教师的生存境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法。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的价值、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的理想生存;第三部分以个案的方式呈现了三位乡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现状,辅以调查问卷的数据作为支撑,铺设出乡村小学教师的详实的生存现状,从物质、精神、文化角度梳理归纳出乡村小学教师的生存境遇。第四部分,从社会、学校、文化三个角度总结了原因。社会层面原因包括:师资分配不均,编制结构不合理;职业晋升缓慢,职业培训机会渺茫。学校层面包括课余生活缺乏,人文情感缺失;乡村小学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文化层面包括乡村小学教师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不足;乡村小学教师跨文化生存适应性差;教师缺乏与社区和家庭进行多元文化交流。第五部分则通过分析原因,以现实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以价值为导向提出了解决方法。首先,社会层面,加强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提高乡村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收入、完善绩效工资发放制度、完善乡村小学教师引进制度,如完善特岗教师制度以及完善编制体系结构。学校层面,促进学校物质环境的改善,包括改善乡村小学教师的学习工作环境、加强对乡村学校物质条件的建设。文化层面,加强乡村地区多元文化建设,包括推进乡村地区多元文化熏陶、学校承担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培训、引导多元文化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个人层面,包括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学会心理调节,如加强体育运动和提升自我监控能力、寻求心理支持。
赵跃[9](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张淑一[10](2020)在《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教师的生存状态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但我国目前对于音乐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较少。音乐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如曹理教授在《音乐学科教育学》一书中所述:“音乐教师不仅是人类社会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失的力量,也是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灵魂工程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执行者,音乐教师的生存状态将直接影响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落实。笔者以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群体生存现状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音乐教师生存状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研究综述;其次,采用数据分析法对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队伍进行整体分析把控;再次,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访谈,以叙事研究的方法针对老年音乐教师赵天喜、中年音乐教师周黎丹、青年音乐教师张淑一的生存现状,从求学经历、工作经历、日常生活、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详尽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中、青三代音乐教师有着各自的生存特点,生存诉求侧重不同:老年教师对音乐教育充满情怀,职业认同感高,由于缺少必要的外部条件支持,其专业发展步履维艰,在教学条件逐渐好转的今天,其生存现状变化不大;中年音乐教师一代生活负担较重,虽然逐渐得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条件,但教学工作不受重视,导致工作压力繁重,专业发展受限,其压力感和动力感都不强;青年音乐教师一代年轻有活力,专业知识性强,急于完成身份角色的转变,但同时面临婚姻、家庭组建等诸多问题,致使工作与生活难以平衡,其专业发展机会缺少,普遍对职业前途感到困惑,职业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性不强。通过对汝阳县初中老、中、青三代音乐教师生存现状客观的调查分析,发现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困境,生存状态的欠佳严重压抑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善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生存现状的思考。
二、生存状态堪忧发展潜力巨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存状态堪忧发展潜力巨大(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甘肃省天水市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党和政府打出“组合拳”,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培育有利环境 |
1.1.2 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为乡村教师走出生存困境注入动力 |
1.1.3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乡村体育教师生存发展提供政策土壤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教师与乡村体育教师 |
2.1.3 生存状态 |
2.1.4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指标的构成 |
2.2 相关理论的解读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教育生态学理论 |
2.2.3 研究涉及理论与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的耦合 |
3 《计划》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设计 |
3.1 调查目的 |
3.1.1 问卷目的 |
3.1.2 访谈目的 |
3.2 调查范围及对象 |
3.2.1 调查范围 |
3.2.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内容与项目 |
3.4 调查的实施方式 |
3.4.1 教师问卷 |
3.4.2 学生问卷 |
3.5 资料统计与分析方法 |
3.5.1 描述统计法 |
3.5.2 相关因素分析法 |
3.5.3 卡方检验 |
3.5.4 帕内托图和词云图 |
3.6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6.1 问卷效度检验 |
3.6.2 问卷信度检验 |
4 《计划》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的生存状态调查 |
4.1 乡村体育教师的基本概况 |
4.2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 |
4.2.1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生理需求 |
4.2.2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安全需求 |
4.2.3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归属和爱需求 |
4.2.4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尊重需求 |
4.2.5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自我实现需求 |
4.3 基于《计划》背景的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 |
4.3.1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下不去 |
4.3.2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留不住 |
4.3.3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教不好 |
4.3.4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长不高 |
5 《计划》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的成因分析 |
5.1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外部生态环境现状 |
5.1.1 穷乡僻壤的自然环境 |
5.1.2 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 |
5.1.3 矛盾重重的规范环境 |
5.2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内部生态环境现状 |
5.2.1 体育师资流动停滞 |
5.2.2 教师荣誉制度缺失 |
5.2.3 补助政策失准失衡 |
5.2.4 健康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
5.3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群体生态环境现状 |
5.3.1 薪资待遇较低 |
5.3.2 硬件设施缺乏 |
5.3.3 乡村体育教师被“归化” |
5.3.4 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 |
5.3.5 社会地位与受重视程度不高 |
5.3.6 群体内部愿景差异明显 |
5.4 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个体生态环境现状 |
5.4.1 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
5.4.2 教育教学负荷繁重超量 |
5.4.3 压力来源多维 |
5.4.4 专业发展渠道受限 |
6 《计划》背景下改善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的对策 |
6.1 整治外部生态顽疾,释放生存环境活力 |
6.1.1 补齐交通隐患短板,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
6.1.2 做好政策落细落实,缓解体育教师学情压力 |
6.1.3 加强多方协同联动,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 |
6.2 肃清内部生态弊病,维持各子因素平衡 |
6.2.1 政府组织牵头,促成教师流动有序进行 |
6.2.2 促进分配均衡,实现获取荣誉机会公平 |
6.2.3 落实补助政策,全面建成政策激励机制 |
6.2.4 健全健康保障体系,提高乡村体育教师健康水平 |
6.3 加强群体生态建设,唤醒群体的内聚力 |
6.3.1 提高薪资水平,优化设施配置 |
6.3.2 恪守职业初衷,践行体育育人使命 |
6.3.3 扭转身份危机,提高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
6.3.4 提升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乡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
6.3.5 破除群体职业倦怠,坚守体育教育的使命和初心 |
6.4 打破个体生态局限,激发个体的内驱力 |
6.4.1 建立激励评价体系,突破乡村体育教师职业瓶颈 |
6.4.2 减负也是赋能,合理分配工作量度 |
6.4.3 聚焦当前主要矛盾,逐步缓解乡村体育教师压力 |
6.4.4 搭建优质培训平台,促进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下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教师问卷) |
附件2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下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学生问卷)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有关研究 |
2.国内有关研究 |
3.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乡村小学 |
2.青年教师 |
3.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
(六)研究的政策与理论基础 |
1.政策基础 |
2.理论基础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现状调研 |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1.调研目的 |
2.调查设计 |
3.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
2.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总体状况的分析 |
3.衡量教师生存状态的各维度分析 |
三、 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影响乡村青年教师权益 |
1.地方财政投入与保障不足 |
2.乡村教师编制紧缺 |
(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 |
1.乡村振兴对乡村青年教师提出挑战 |
2.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
3.社会期望不合理 |
(三)学校组织因素影响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
1.学校管理僵化不科学 |
2.继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
(四)家庭教育责任转移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
1.家校合作阻碍 |
2.家庭教育缺失 |
(五)个体因素影响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
1.教师职业发展动机与规划的缺失 |
2.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和消匿 |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改善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对策分析 |
(一)政府之维:实施政策驱动,保障青年教师的权益 |
1.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
2.通过健全政策体系统筹分配乡村教师编制 |
(二)社会之维:加大社会支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 |
1.通过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 |
2.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乡村教师 |
3.通过改变观念形塑教师职业的合理期望 |
(三)学校之维:彰显人文关怀,增进教师专业发展 |
1.通过改变学校管理理念落实科学化管理 |
2.通过完善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
(四)家庭之维: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体,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 |
1.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夯实家校合作基础 |
2.通过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认知提升家长教育素养 |
(五)个人之维: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
1.通过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发展动机 |
2.通过教育实践反思培养专业自主性 |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1.研究视角的创新性 |
2.研究内容的系统性 |
(三)研究反思 |
1.研究局限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问卷调查 |
附录二: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学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四:教育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致谢 |
硕士期间学习与科研成果 |
(3)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教育政策——引发农村教师关注 |
1.1.2 职业生存——农村体育教师现实困窘与诉求 |
1.1.3 乡土情怀——职业情感触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许昌地区 |
2.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 |
2.1.3 生存状态 |
2.1.4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关于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
2.2.2 关于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 |
2.2.3 文献述评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层次需求理论 |
2.3.2 教育均衡理论 |
2.3.3 社会分层理论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 质性研究 |
3.3.1 访谈法 |
3.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4.1 研究思路 |
4.2 创新点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农村初级体育教师职业特征辨析 |
5.2 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内涵及其结构 |
5.2.1 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内涵 |
5.2.2 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结构 |
5.3 从事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归因分析 |
5.4 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
5.4.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结构分析 |
5.4.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教龄及职称情况分析 |
5.5 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解读 |
5.5.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总体审视 |
5.5.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物质状态 |
5.5.2.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 |
5.5.2.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 |
5.5.2.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度 |
5.5.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精神状态 |
5.5.3.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
5.5.3.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
5.5.3.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待遇满意度 |
5.5.4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态 |
5.5.4.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
5.5.4.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方面 |
5.5.4.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 |
5.5.4.4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情况 |
5.6 影响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因素分析 |
5.6.1 经费投入不足,政策失真 |
5.6.2 重文轻武观念对体育学科的冲击 |
5.6.3 学校评价制度不全面 |
5.6.4 经济收入低,缺乏物质保障 |
5.6.5 日常事务繁琐,压力不堪重负 |
5.6.6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
5.6.7 公众偏见,社会地位低下 |
5.6.8 体育科研能力弱,研究意识淡薄 |
5.6.9 职业认同感低 |
5.6.10 培训机遇少,专业发展受阻 |
5.7 改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策略 |
5.7.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工资水平 |
5.7.2 创新农村体育教师补充机制,解决师资紧缺问题 |
5.7.3 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由偏见走向尊重 |
5.7.4 实施人文关怀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5.7.5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
5.7.6 完善学校体育安全风险制度 |
5.7.7 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体系 |
5.7.8 培养体育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
5.7.9 力求做到有为才有位 |
5.7.10 转变价值观念,增强职业身份认同感 |
5.7.11 唤醒自我反思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实地考察部分实录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农村特岗教师生存状态叙事研究 ——以集安市青石镇Q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2 政策依据 |
第三章 农村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纪实 |
3.1 走进Q校,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 |
3.2 农村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设计 |
3.3 Q校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
第四章 讨论: 生存状态隐藏的问题及成因 |
4.1 深度分析: 看似平静的农村特岗教师生存状态 |
4.2 平静背后: 被表象掩盖的本质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7)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
3.1 生态危机思想 |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
3.2 生态批判思想 |
3.2.1 生产批判 |
3.2.2 意识形态批判 |
3.2.3 文化批判 |
3.2.4 技术理性批判 |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
4.1 自然解放思想 |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
4.2 人性解放思想 |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8)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生存境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应然的生存状况 |
(一)富足的精神文化与课余生活 |
(二)和谐的文化生存 |
(三)极高的职业认同感 |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实然的生存状况——以三位教师为个案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乡村小学教师的生存情况 |
(三)调查结论 |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社会支持不足 |
(二)学校环境的制约 |
(三)文化因素的悄然影响 |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生存困境的应对对策 |
(一)加强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 |
(二)促进学校物质环境的改善 |
(三)加强乡村地区多元文化建设 |
(四)完善自我,学会心理调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音乐教师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 |
(二)一名音乐支教生的生存困惑与思考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队伍现状 |
一、汝阳县音乐教育基本情况 |
二、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第三章 生命不息音乐不止——老年音乐教师赵天喜 |
一、往事回忆:求学经历 |
(一)走上教师之路 |
(二)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
二、职场发展:工作经历 |
(一)初为人师的快乐 |
(二)十年音乐好光景 |
(三)音乐无处不在 |
三、平凡人生:日常生活 |
(一)家庭窘境 |
(二)买不起的房 |
四、未来展望:专业发展 |
(一)我的自主学习与成长 |
(二)我的教育理想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中年音乐教师周黎丹 |
一、往事回忆:求学经历 |
(一)走上教师之路 |
(二)音乐的神奇魔力 |
二、职场发展:工作经历 |
(一)无处安放的激情 |
(二)将音乐融入生活 |
(三)在教学实践中探索 |
三、平凡人生:日常生活 |
(一)没有小家何来大家 |
(二)幸福靠自己创造 |
四、未来展望:专业发展 |
(一)在专业化的边缘游走 |
(二)我的教育理想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音乐指引我前行——青年音乐教师张淑一 |
一、往事回忆:求学经历 |
(一)喜欢源于天赋 |
(二)教师之初体验 |
二、职场发展:工作经历 |
(一)所教非所学 |
(二)我的班级管理 |
(三)与音乐渐行渐远 |
三、平凡人生:日常生活 |
(一)不期待的周末 |
(二)狭小的朋友圈 |
四、未来展望:专业发展 |
(一)走出专业发展的困境 |
(二)我的教育理想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生存现状面临的问题 |
(一)音乐氛围缺失 |
(二)工作压力繁重 |
(三)生活压力大 |
二、改善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生存现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生存状态堪忧发展潜力巨大(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甘肃省天水市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 马磊磊.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武艳东. 延安大学, 2021(11)
- [3]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宋浩兵.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6]农村特岗教师生存状态叙事研究 ——以集安市青石镇Q校为例[D]. 王艳平. 延边大学, 2020(05)
- [7]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8]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生存境遇研究[D]. 邓礼嘉. 西南大学, 2020(01)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汝阳县初中音乐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D]. 张淑一.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