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远期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易波,唐才喜,朱泽民,陈迅,徐涛,万健,赵志坚[1](2021)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接受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变化,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04.57±18.42)min,术中出血量(118.24±19.15)mL;手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3.46±0.51) vs (2.92±0.45) vs (2.49±0.37) vs (2.10±0.34),P=0.006];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43±0.69)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97±0.5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10.91±2.37)d。手术后,患者的CD3、CD4/CD8、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AST、ALT、TBIL、TT、PT、APTT与手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后,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随访6~40个月,15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80.00%。结论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良好,且其手术对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轻微,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感逐渐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辛健,冯韦韦,何彦丰[2](2021)在《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浙江省义乌复元私立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1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肝脾联合切除术者为联合组,行常规肝切除术者为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肿瘤效应(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着升高[94.92%(56/59)比79.66%(47/59)](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19年8月1日,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着高于对照组(29个月比22个月)(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1、3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264.48 ± 75.37) × 109/L比(153.53 ± 42.11) × 109/L、(7.86 ± 1.43) × 109/L比(3.48 ± 1.32) × 109/L](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降低[(49.42 ± 31.88) U/L比(84.22 ± 43.95) U/L、(36.50 ± 21.50) U/L比 (49.98 ± 35.63) U/L](P<0.05)。结论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相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上升及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手术风险,长期随访结果更满意。
李健[3](2019)在《肝癌切除与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联合切除脾脏对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术后早期效果及预后情况,为临床中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手术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共8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切除组(简称联合组,n=45)和肝癌切除时未切除脾脏(简称肝切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白细胞、血小板、总胆红素的变化以及术后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有显着性差异。收集的数据均使用office 2016进行整理,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术中及术后失血量:联合组术中平均失血量(778.41±731.95)mL,术中输红细胞(RBC)量(4.90±4.70)U,肝切组术中平均失血量(539.27±776.66)mL,术中输红细胞量(3.01±4.73)U,两组术中失血量及输红细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需输红细胞13例(28.9%),肝切组为4例(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平均输红细胞4.45U,肝切组为0.3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术后并发症:联合组术后早期合并症发生率为20%,反应性胸腔积液4例,上消化道出血0例,胆瘘1例,肺部感染1例,胆红素异常升高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输血13例;肝切组术后早期合并症发生率为19.5%,反应性胸腔积液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瘘1例,肺部感染0例,胆红素异常升高3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输血4例。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术后早期白细胞、血小板、总胆红素变化:联合组术后7天白细胞计数为(13.17±5.71)×109/L,高于肝切组的(9.15±3.1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7天血小板计数为(211.96±101.05)×109/L,高于肝切组的(102.02±44.9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总胆红素水平为(38.34±23.45)μmol/L,低于肝切组的(46.98±34.7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术后生存率:联合组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55.6%(25/45),肝切组为48.8%(20/41),两组间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 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4.4%(38/45),44.4%(20/45),37.8%(17/45);肝切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34/41),41.5%(17/41),19.5%(8/41)。两组间1,3年无瘤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5年无瘤生存率有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联合切除脾脏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情况显着好于未切脾组;切除脾脏使患者术后WBC及PLT水平恢复正常,有助于患者术后化疗、介入等治疗的进行,同时切除脾脏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这两点可能使患者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得到提高;联合切除脾脏会增加术后输血量,增加了围术期风险。
李松[4](2018)在《肝癌切除联合脾切断流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术及单纯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肝细胞癌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组(切脾组,即观察组)和单纯肝癌切除组(保脾组,即对照组)。其中切脾组共42例,男32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1.3±7.5)岁;保脾组共40例,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52.4±8.0)岁,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总胆红素、术后并发症、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2-3dWBC及PLT计数显着增高,于710d后逐渐下降并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较术前水平高。而对照组患者术后WBC及PLT计数水平呈一过性增高,术后7d左右逐步下降,最终与术前水平基本持平。观察组术后14dWBC和PL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相同时间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异。远期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11.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率(4.8%)明显低于(27.5%)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生存时间平均值分别为47.18±10.90个月、38.61±10.05个月,总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9.0个月、41.0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平均值分别为33.83±9.34个月、28.78±9.98个月,无瘤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7.5个月、30.0个月。观察组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59.5%、29.5%,对照组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2%、48.6%、18.4%。观察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5.7%、67.8%、40.5%,对照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78.4%、56.2%、2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0.004)。结论肝癌切除联合脾切断流术可安全应用于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未增加手术近期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可使患者血小板、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并显着降低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再出血率,但升高了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肝细胞癌复发,延长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洪若丰,黎一鸣,陆宏伟,吉鸿[5](2018)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肝癌发生及复发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对肝癌发生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肝硬变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及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对肝硬变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生率,而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同期行肝脾联合切除手术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并能降低肝癌的复发率。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脾切除能抑制肝癌的发生及进展,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戎吉龙,陈建生[6](2017)在《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行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及单纯肝切除术患者97例,其中行肝脾联合切除术的患者50例(观察组),行单纯肝切除术4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术后1周,观察组在胆红素、ALT、AST等方面均恢复更快(均<0.05)。两组术前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在术后1周,观察组PLT、WBC、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年随访,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安全和可行,并且在肝功能恢复、PLT及WBC上升、免疫功能提高方面有其优越性,值得被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周益龙,邵冰峰,徐爱兵,张素青,周元,张一心[7](2016)在《联合脾脏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脾联合切除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6例,其中24例行肝脾联合切除(其中13例附加食管下段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肝脾联合切除组;22例仅行肝癌切除,为单纯手术切除组;20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加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其中6例先行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为介入治疗组。结果:所有肝脾联合切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明显缓解,并发症与单纯手术切除组及介入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组及介入治疗组。结论:肝脾联合切除术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效果较好,尤其对于后续治疗意义重大。
孙国明[8](2016)在《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文中指出探讨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回顾分析106例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行肝脾联合切除术(观察组),54例行单纯肝切除术(对照组)。术前1周及术后2周血常规检测WBC及PLT;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检测CD4、CD8及CD4/CD8;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复发及死亡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前的WBC、PLT、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WBC、PLT、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5/52),对照组为11.1%(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存活率观察组73.1%(38/52),对照组68.5%(3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观察组为42.3%(22/52),对照组为27.8%(1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脾联合切除术不但有利于手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曹良启,邵子力,梁惠宏,杨学伟,蒋小峰,薛平[9](2014)在《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施行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行脾切除术的近远期疗效和切脾对机体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51例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以及行脾切除术后近期疗效评价,并进行远期随访调查,重点了解术后感染、肝癌、肝功能、血细胞变化以及系统疾病的控制情况等。结果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近期内受损的肝功能和血细胞得以恢复。近期内出现黄疸者42例,腹水31例,发热34例,上消化道再出血者13例,予以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远期随访87例发现,29例在切脾约233(中位11.4)个月后出现肝功能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和转氨酶水平升高;原伴发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切脾后较切脾前病情容易控制;继发肝癌者6例,4例死亡,未见有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结论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脾切除术对机体有利有弊,故对于此类脾大患者不能一律予以切除。
张启瑜[10](2013)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文中研究表明
二、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远期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远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2.2 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 |
2.3 手术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
2.4 术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5 肿瘤学随访观察 |
3 讨论 |
(3)肝癌切除与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肝癌切除联合脾切断流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门静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症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0月至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1) 术前1周、术后1周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并发生发生情况 |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肝功能的比较 |
2.4 两组术前及术后PLT、WBC及免疫功能的比较 |
2.5 两组3年生存率的比较 |
3 讨论 |
(7)联合脾脏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案 |
1.2.2 围手术期处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肝脾联合切除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 |
2.2 治疗前后脾功能亢进及肝功能情况 |
2.3 食管下段贲门周围静脉曲张情况 |
2.4 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
2.5 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 |
3 讨论 |
(8)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WBC和PLT变化情况 |
2.2 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
2.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2.4随访 |
3 讨论 |
(9)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施行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手术方式 |
三、检测指标 |
四、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一、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
二、各组手术前后血细胞的变化 |
三、手术结果及及近期并发症 |
四、远期随访结果 |
五、脾切除后并发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
讨 论 |
四、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远期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初步研究[J]. 易波,唐才喜,朱泽民,陈迅,徐涛,万健,赵志坚.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08)
- [2]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J]. 辛健,冯韦韦,何彦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02)
- [3]肝癌切除与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亢的疗效对比分析[D]. 李健. 山东大学, 2019(09)
- [4]肝癌切除联合脾切断流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分析[D]. 李松. 郑州大学, 2018(01)
- [5]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肝癌发生及复发影响的研究进展[J]. 洪若丰,黎一鸣,陆宏伟,吉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01)
- [6]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J]. 戎吉龙,陈建生. 现代实用医学, 2017(06)
- [7]联合脾脏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J]. 周益龙,邵冰峰,徐爱兵,张素青,周元,张一心.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5)
- [8]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J]. 孙国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6(02)
- [9]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施行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曹良启,邵子力,梁惠宏,杨学伟,蒋小峰,薛平.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4(06)
- [10]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A]. 张启瑜. 2013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