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伤性假性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1例(论文文献综述)
马廉亭,潘力,吴涛,黄河,李明,秦杰,赵曰圆,安学锋,徐召溪,杨铭[1](2021)在《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文中认为动静脉瘘是动脉与静脉直接沟通的一类血管疾病,动静脉之间无毛细血管连接,也无畸形血管团,是动脉与静脉之间直接相通。发生于颅内与椎管内的动静脉瘘又可称脑与脊髓动静脉瘘。有些瘘较常见,有些瘘少见,有些瘘罕见。其发生原因多为先天性脑、脊髓血管发育异常,也有外伤性、医源性、
张力[2](2021)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从患者基本情况、动脉瘤情况、治疗方案、术后动脉瘤即刻情况分析纳入研究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各项数据。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经CTA和/或MRA、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瘤;3.动脉瘤测量最大径线<3mm。排除标准为:1.非囊性动脉瘤,如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2.动脉瘤最小测量径线>3mm;3.合并除动脉瘤外其它血管异常,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恶性肿瘤所致动脉瘤;4.非破裂动脉瘤6个月内有颅内出血和/或症状性脑梗死;5.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开颅夹闭治疗后复发的动脉瘤;6.病例资料不完整的动脉瘤。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或同时应用不同辅助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辅助栓塞、微导丝辅助栓塞、多微导管栓塞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效果信息。分析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并探讨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08例(47.3%),糖尿病史41例(9.3%),吸烟史89例(20.2%),饮酒史99例(22.5%),症状性脑血管病史16例(3.6%),合并心血管病27例(6.1%)。动脉瘤颈宽度2.26±0.48mm,宽颈动脉瘤442个(96.3%),窄颈动脉瘤17个(3.7%)。破裂动脉瘤52个(52位患者)(11.3%);未破裂动脉瘤407个(388位患者X88.7%)。多发动脉瘤192例(43.6%),非多发动脉瘤267例(56.4%)。动脉瘤位置:大脑前动脉系统144个(31.4%。),大脑中动脉系统99个(21.6%),颈内动脉系统181个(39.4%),后循环动脉瘤35个(7.6%)。动脉瘤手术策略:单微导管栓塞动脉瘤231个(50.3%),支架辅助栓塞56个(12.2%)、球囊辅助栓塞51个(11.1%),多微导管保护35个(7.6%)、微导管保护63个(13.8%)、微导丝保护23个(5.0%)。整体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Ⅰ级192例(41.8%)、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Ⅱ级230例(50.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37例(8.1%)。单微导管组术后即刻满意度低于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P=0.001),与微导丝组无差异(P=0.920),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微导丝组成对比较术后即刻满意度无差异。45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中共有41例(8.9%)发生了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18例(81.1%);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9)、吸烟史(P=0.033)、饮酒史(P=0.047)、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破裂动脉瘤(P=0.011)、动脉瘤体积(P=0.039)、位于颈内动脉系统(P=0.020)、应用支架辅助栓塞(P=0.045),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评估Raymond Ⅲ级(P=0.009)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既往高血压病史(P=0.041,OR=2.340)、吸烟史(P=0.049,OR=1.996)、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OR=3.005)、破裂动脉瘤(P=0.001,OR=3.873)、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2,3.764)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辅助技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球囊辅助、多微导管保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优于单微导管栓塞。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并为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技术、微导丝保护技术、多微导管保护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结果信息。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8例(1.7%)发生了神经系统出血并发症。术中发生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为8例,无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51例。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49.00±14.47岁,非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31)、破裂动脉瘤(P=0.008)、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P=0.01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动脉瘤体积(P=0.057)、前交通动脉瘤(P=0.006)、支架辅助栓塞(P=0.017)、单个动脉瘤所用弹簧圈个数(P=0.098)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相关。对比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填塞弹簧圈的个数和长度,破裂组动脉瘤填塞弹簧圈平均个数为2.50±0.71个,多于未破裂组动脉瘤的1.79±0.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破裂组弹簧圈平均长度为5.69±1.87cm,高于未破裂组的5.10±1.8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OR=7.248)、破裂动脉瘤(P=0.001,OR=5.738)、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OR=2.806)、支架辅助栓塞(P=0.039,OR=3.490)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的AUC最大,为0.760,有更高的预测价值。4项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预测AUC为0.868,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支架辅助栓塞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不规则形态、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血栓栓塞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缺血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能的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31例(6.8%)发生了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31例,无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28例。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3.65±10.26岁,非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15)、破裂动脉瘤(P=0.0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8)与缺血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5,OR=2.625)、破裂动脉瘤(P=0.003,OR=4.5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7,OR=3.086)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破裂动脉瘤的AUC最大,为0.764,有更高的预测价值。3项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联合预测AUC为0.842,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破裂动脉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术后临床和影像随访结果并研究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并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复发风险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单因素统计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依据发现复发的时间,进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探讨各危险因素对复发时间的影响。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15例(3.3%)随访出现了复发。复发组患者数15例,非复发组患者数444例。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5.98±10.49岁,非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6.01±10.2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吸烟(P=0.041)、饮酒(P=0.037)、动脉瘤位置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破裂动脉瘤(P<0.001)、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单微导管栓塞(P=0.047)、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P<0.001)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发性动脉瘤(P=0.019,OR=2.935)、形态不规则(P=0.002,OR=7.931)、破裂动脉瘤(P=0.007,OR=5.85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6,OR=6.032)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AUC最大,为0.768,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上述4项危险因素(多发性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联合预测AUC为0.887,为最佳预测因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发现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的动脉瘤复发时间短于Raymond Ⅰ级+Ⅱ级的动脉瘤(P=0.04)。结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动脉瘤术后短时间内复发可能性大。
叶国辉[3](2021)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复发率,着重分析TCCF的复发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患者49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总结临床资料、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复发率及术后转归情况,系统性总结、分析、评价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可靠性,复发率,分析并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TCCF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将所有TCCF病例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所有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处理,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掉无意义的变量,再把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标准的49名TCCF患者,男性34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24岁-75岁。其中34例TCCF血管内治疗采用1个球囊栓塞,15例TCCF采用多个球囊(2个或更多以上)栓塞。闭塞瘘口并颈内动脉保留43例,闭塞颈内动脉6例。临床随访总共有8例复发,复发率16.3%,于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2天-18天,平均(7.38±5.76)天复发。单因素分析表明瘘口在颈内动脉不同位置的TCCF在球囊栓塞术后复发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瘘口位置在颈内动脉弯曲段为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TCC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93,95%CI:1.83-91.46;P<0.05)。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TCCF有较高的疗效,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颈内动脉通畅率尚不能达到100%,并且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在我院可脱性球囊栓塞术仍然是复发性TCCF再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TCCF复发后,由于海绵窦内存在显影剂过早泄漏或移位的球囊,因此再次治疗球囊可能难以完全通过瘘口进入海绵窦内。再次治疗时可能需要采用弹簧圈、液体胶、覆膜支架等栓塞材料或闭塞颈内动脉方法治疗TCCF。可脱性球囊治疗TCCF在2周内复发率较高,瘘口位于颈内动脉弯曲段是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后TCC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谢卓婷[4](2021)在《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及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治疗》文中提出目的:对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针对其中3例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实施新的手术治疗-即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恢复受损的动眼神经功能。方法:收集2013年-2020年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216例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对其中3例行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术的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排名前四的病因分别为外伤(32.87%)、糖尿病(21.3%)、颅内动脉瘤(13.89%)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变(13.42%),其他病因还包括痛性眼肌麻痹、占位性病变、感染等。外伤病因多见于中青年人群,糖尿病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完全性麻痹中,外伤、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占绝大多数且易伴瞳孔受累,糖尿病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完全性麻痹较少;所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均为孤立性麻痹。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易伴Ⅱ、Ⅳ及Ⅵ颅神经受累,糖尿病病因的患者易伴Ⅵ颅神经麻痹。定位诊断方面,外伤性患者病变部位最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及眶尖区域;颅内动脉瘤为病因的患者病变部位均为蛛网膜下腔;痛性眼肌麻痹的患者病变部位均为海绵窦区域;未知定位患者共32人,其中外伤性患者占大多数。出院时病因占比排前四位好转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86.9%)、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5.5%)、颅内动脉瘤(50%)及外伤(45.1%),组间两两比较外伤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与外伤组、颅内动脉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动脉瘤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病因占比排前四位的痊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96.2%)、颅内动脉瘤(93.3%)、缺血性脑血管病(45.5%)及外伤(35.3%),组间两两比较外伤组与糖尿病组、颅内动脉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与外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颅内动脉瘤组与外伤组有统计学差异(P<α’,α’=0.0125)。3例行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术的外伤性病因患者,其中2例在术后2个月的门诊复查中发现ONP症状达到完全恢复,1例患者术后1个半月上睑下垂改善明显,眼球内转功能改善,瞳孔功能恢复,仍门诊随访中。结论:ONP的病因复杂,临床医生需要对此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综合分析,尽早进行病因学诊断及有效的干预,不能局限于单个学科,避免漏诊、误诊。外伤、糖尿病、颅内动脉瘤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为ONP主要的病因,各个病因预后不同,总体欠佳,其中外伤性ONP相对于其他病因预后较差,糖尿病性ONP预后较好。本研究提出了外伤性ONP新的损伤机制,也提出了创新性的手术方式即鼻内镜下眶上裂区域性减压术,可有效使动眼神经功能恢复,但研究病例数目有限,仍然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及更长时间的随访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
郭雪雪,高文翔,李健,陈合新[5](2021)在《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致进行性单侧视力障碍1例》文中提出外伤性视神经病在闭合性颅脑外伤中的发病率约为0.5%~5%,68%~78%的患者伤后即无光感[1],同时可能出现视力障碍、脑血栓、出血等其他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颅脑损伤后的一种罕见血管损伤并发症,多发生在颈内动脉C4海绵窦段和C2岩骨段,常因有颅底骨折而发生。其在成年人颅内动脉瘤中所占比率小于1%,但是能导致潜在的和延迟的灾难性后果,包括血栓和缺血事件等,破裂出血可致命[2]。
黄锦庆,邹敏刚,郭鸿华,吴至武,黄伟龙,刘俊,张柏林,胡坤,叶新运,张震宇,杨瑞金,蒋秋华[6](2020)在《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附7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例脑外伤性与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6例脑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外伤后均有颅底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与骨折关系密切,6例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中2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4例为床突旁假性动脉瘤,1例为脑膜中动脉颅内段的假性动脉瘤。6例均行血管内治疗,其中瘤腔内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3例,ONYX栓塞1例;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创伤后动态复查,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所有7例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达到动脉瘤完全不显影,Raymond分级1级。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为单纯弹簧圈栓塞者,术后反复发生鼻腔大出血,复发后再次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达到治愈,Raymond分级1级。另1例为支架辅助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发现复发,再次用弹簧圈补充填塞治愈。7例血管内治疗仅1例发生手术后脑梗死,为动脉瘤侧的颞顶叶梗死,出院时轻度偏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6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0分4例;3分2例,其中1例康复2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1分,可以正常工作,另1例康复半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2分,目前仍在继续康复中。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 RS评分为0分。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1年后DSA复查2例,1年后门诊CTA或MRA复查4例,未见复发,电话随访6例,未见明显复发表现,1例3个月后失访。结论脑外伤性和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医院的现有条件和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宋健,胡军民,王铄辰,杜威,潘力,秦海林,谢天浩,秦杰,黄河,姚国杰,马廉亭[7](2020)在《复合手术在战、创血管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总结我院神经外科与骨科自1978年以来应用复合手术救治42例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大出血及晚期合并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大部分病例复杂且已破裂,或即将破裂,又无法解剖出病变上游血管或用止血带控制出血进行血管重建手术。我们采用"放风筝"法治疗4例(其中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战时多发弹片伤致颅底高位颈内动静脉瘘合并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止血带辅助外科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行血管重建血运35例,酌情选择介入与开放手术相结合治疗3例(战伤致左椎动脉动静脉瘘1例,左椎动脉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1例,医源性颈内动脉损伤大出血1例)。结果42例全部治愈,无死亡或因治疗加重残废。全部病人随访1年以上,病变消失且血运重建良好。结论复合手术在救治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出血及晚期并发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时,能有效防止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将复杂、风险大的手术简单化,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邢晓锋[8](2019)在《血流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血流重建方法的技术特点,评价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术后的疗效。2、分析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血流重建方法的技术特点,评价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术后的疗效。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共2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其中颈内动脉闭塞+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8例,颈内动脉缩窄+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2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切除+桡动脉原位吻合术4例,颌内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动脉瘤孤立术2例。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2、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8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患者(共1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其中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动脉瘤孤立术8例,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椎动脉闭塞术1例,动脉瘤减压+小脑后下动脉原位吻合1例。术后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及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24例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流重建,术中吻合血管通畅。6例术后出现脑梗死,其中1例死亡。23例患者术后随访36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1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5例出现脑梗死导致言语不利、偏瘫,1例2年后死亡,其余4例经康复治疗后好转。mRS评分为0分18例(78.3%),1分3例(13.1%),3分1例(4.3%),6分1例(4.3%)。2、10例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流重建,术中吻合血管通畅。2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3天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经治疗后恢复正常。10例患者术后随访3-1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1例12个月后因高血压脑出血死亡,2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引流术。9例血管吻合患者吻合血管通畅,1例吻合血管闭塞,10例患者动脉瘤均消失。mRS评分为0分8例,1分2例,6分1例。结论1、根据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位置和侧枝循环代偿情况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法,合适的血流重建手术是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方法。2、对于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流重建方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四方[9](2018)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位居脑血管意外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常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死亡率可达20-30%,而幸存者仍可在短期内再次发生出血,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90%。因此,有专家提出预防动脉瘤出血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最有效方式,建议在动脉瘤破裂出血之前,即对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应给予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是指没有破裂出血史或与以前颅内出血没有关系的动脉瘤,可分为3类:1、真正偶发的无症状动脉瘤;2、引起占位效应、不适和梗死等症状的未破裂动脉瘤;3、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被发现的多发动脉瘤中的非责任动脉瘤。目前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病例是在破裂出血后才得以诊断和治疗,未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和治疗率仍较低。近20年来,随着放射影像设备、手术显微镜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显微手术技术的普遍提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已显着提高,但目前国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比率仍较低,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仍以已经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破裂动脉瘤为主。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动脉瘤手术作为有创性的治疗手段,其手术风险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术者与患者在面对未破裂动脉瘤,决定手术干预与否时,常常顾虑到手术风险而采取保守观察。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风险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夹闭手术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中动脉瘤破裂时由于急剧的出血常迅速淹没出血点和术野,甚至出现脑组织的急剧膨出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其后果可以是“灾难性”的,可导致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术中动脉瘤破裂,以及破裂后的如何采取恰当的处理成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通过总结前期工作的初步研究结果,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将术者的手术经验纳入研究因素,评估颅内动脉瘤患者及术者因素与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发生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分析开颅夹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病例的相关资料,对两个医疗中心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处理(第一部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处理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应急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医疗中心3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第一组病例为术者年均动脉瘤夹闭手术例数大于100例/年,第二组术者年动脉瘤手术例数20-40例/年。结合文献对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防、处理经验和技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第一组病例术中有6例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其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第二组病例术中有13例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其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Hunt-Hess分级为0~3级患者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为低于Hunt-Hess分级为4~5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4)。颈内动脉背侧壁血泡样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率显着高于其它部位动脉瘤术中破裂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动脉瘤的术中破裂出血发生率高于未破裂动脉瘤的术中破裂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出血病史为影响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P<0.001),有出血病史的患者发生术中动脉瘤出血的风险是无出血病史患者的10.518倍。术中破裂出血的患者与未发生术中破裂出血的患者之间愈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经验组之间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05)。第一组中无打开硬膜前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例,但发生在动脉瘤分离过程中破裂比例高于第二组,第二组发生在夹闭过程中的破裂率高于第一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Fisher检验)。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动脉瘤的既往出血病史。术中破裂出血如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并不影响患者的愈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仍难以完全避免,经验的积累无法完全避免其发生率,经验较少的术者通过严格的指征把握和合理地选择病例,亦可降低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第二部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目的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的风险,探讨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医疗中心162例177枚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手术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动脉瘤部位、大小、术者经验与患者愈后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总结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手术的经验。结果第一组治疗150例患者夹闭165枚未破裂动脉瘤。第二组治疗12例患者夹闭12枚未破裂动脉瘤。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动脉瘤构成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9,P<0.001),第一组倾向于偶发动脉瘤,第二组倾向于症状性动脉瘤。年龄小于60岁的病例与大于等于60岁的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愈后良好率为98.1%,高于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愈后良好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愈后不良发生率高于小动脉瘤或一般动脉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病例中136例患者半年随访时恢复良好132例(97.1%),第二组12例患者半年随访时恢复良好11例(91.7%)。第一组病例的随访恢复良好率高于第二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结论动脉瘤的大小、后循环动脉瘤是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愈后的危险因素。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以及后循环动脉瘤是开颅夹闭手术愈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手术例数少的中心未破裂动脉瘤治疗愈后相对差,对未破裂动脉瘤进行外科夹闭手术干预时,应更谨慎地衡量外科干预的利弊。
吴雪梅,张更,王琪,倪自翔,刘敏,云利兵,易旭夫[10](2017)在《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颈内动脉系是大脑的主要血供来源。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后常出现血栓、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由此引起迟发性脑梗死、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对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引起死亡的研究以个案报道为主,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及案例报道,对此类损伤引起死亡的法医学特点及检查方法进行总结,发现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与头颈部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致头颈部超生理范围运动牵拉,以及颅底骨折切割等机制有关,多见于颈部机械性窒息、颈部按摩、车祸、高坠等案例。法医学实践中若遇到此类案例,常规检查未发现梗死或出血原因,应注意检查该动脉,正确分析外伤、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系。鉴于尸体解剖中完整暴露该动脉的难度较大,必要时可借助血管造影技术进行定位,提高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外伤性假性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伤性假性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论文提纲范文)
1 颅内(脑)动静脉瘘(intracranial/cerebralarteriovenous fistulas) |
1.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nus fistula,TCCF) |
1.2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 |
1.3 软脑膜动静脉瘘(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 |
1.4 椎动脉动静脉瘘(verteb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VAVF) |
2 椎管内(脊髓)动静脉瘘(intraspinalarteriovenous fistula) |
2.1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 |
2.2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pinal epidural arteriove-nous fstulas,SEDAVF) |
2.3软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 |
(2)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综述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
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其特点 |
1.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
1.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特点 |
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
2.1 CTA、MRA检查 |
2.2 DSA检查 |
3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 |
3.1 治疗概述 |
3.2 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 |
3.3 血管内介入治疗 |
4 总结 |
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脑血管造影 |
1.1.3 血管内治疗 |
1.1.4 围手术期药物应用 |
1.1.5 并发症及其处理 |
1.1.6 临床结局与随访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临床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 |
1.2.2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案 |
1.2.3 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一般临床情况 |
1.3.2 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4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5 破裂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1.3.6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
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危险因素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2.2.2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
2.2.3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2.3 讨论 |
2.3.1 破裂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2 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4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
2.3.5 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微小动脉瘤的识别 |
2.3.6 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置 |
2.4 附图 |
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危险因素 |
3.1.3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3.2.2 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
3.2.3 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3.3 讨论 |
3.3.1 高血压病史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2 不同部位微小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3 瘤颈宽度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4 破裂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5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
3.3.6 缺血并发症的处理 |
3.3.7 预防缺血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
3.4 附图 |
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 资料方法 |
4.1.1 临床资料 |
4.1.2 危险因素 |
4.1.3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
4.1.4 影像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 |
4.1.5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
4.2.2 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
4.2.3 术后复发的时间 |
4.3 讨论 |
4.3.1 吸烟饮酒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2 破裂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多发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4 治疗策略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5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3.6 动脉瘤位置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
4.4 附图 |
第五部分 结论 |
创新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
1.2 TCCF分类 |
1.3 TCCF瘘口位置分段 |
1.4 TCCF静脉引流方式 |
1.5 TCCF的治疗 |
1.5.1 神经介入放射学发展 |
1.5.2 TCCF的治疗 |
1.6 临床分型对TCCF的治疗指导意义 |
1.7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一般资料 |
2.5 TCCF血管构筑学资料 |
2.6 手术方法 |
2.6.1 栓塞材料 |
2.6.2 金球囊的装备 |
2.6.3 可脱性球囊栓塞术 |
2.7 随访 |
第三章 临床疗效与方法 |
3.1 临床疗效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TCCF的解剖及病理生理 |
4.2 TCCF复发率 |
4.3 降低TCCF复发的措施 |
4.4 复发后治疗 |
4.5 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的限制性及并发症 |
4.6 保留颈内动脉通畅的重要性 |
4.7 本课题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4.8 结论 |
4.9 病例展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及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述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 |
1.2.1 动眼神经的解剖及定位诊断 |
1.2.2 异常再生现象 |
1.2.3 周期性麻痹 |
1.2.4 神经性肌肉强直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资料收集 |
2.2.1 临床资料 |
2.2.2 治疗及预后情况 |
2.3 分析方法 |
2.3.1 病因判定标准 |
2.3.2 预后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新手术方式 |
第3章 结果 |
3.1 总体病因分布 |
3.2 具体病因分布 |
3.3 病因与年龄分布 |
3.4 病因与ONP的一般特征 |
3.5 ONP伴有其他颅神经受累的情况 |
3.6 病因与定位分布 |
3.7 出院时前四位病因好转率对比 |
3.8 出院6 个月前四位病因痊愈率对比 |
3.9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新治疗3 例病例报道 |
3.9.1 病例一 |
3.9.2 病例二 |
3.9.3 病例三 |
第4章 讨论 |
4.1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
4.1.1 外伤性ONP |
4.1.2 糖尿病性ONP |
4.1.3 颅内动脉瘤致ONP |
4.1.4 缺血性脑血管病致ONP |
4.1.5 痛性眼肌麻痹 |
4.1.6 其他原因所致ONP |
4.2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新治疗 |
4.2.1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机制 |
4.2.2 关于新手术治疗方式的探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致进行性单侧视力障碍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6)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附7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 |
三、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 |
四、随访方法 |
结果 |
一、影像学检查、手术及随访结果 |
二、医源性损伤假性动脉瘤患者诊疗随访经过 |
讨论 |
一、假性动脉瘤的特点 |
二、假性动脉瘤的诊断 |
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 |
(7)复合手术在战、创血管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方法 |
1.3.1“放风筝”法 |
1.3.2“血管内”止血带辅助手术修复损伤血管与治疗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 |
1.3.3介入与手术先后实施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关于“Hybrid operation”的命名 |
3.2 复合手术在战创血管伤应用的适应证 |
3.3 复合手术治疗战创血管伤的优点 |
(8)血流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手术结果 |
2.3 术后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
3.2 血流重建手术的术前评估 |
3.3 血流重建方法的选择 |
3.4 手术并发症 |
3.5 血管吻合技术 |
3.6 复合手术室在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
4 小结 |
二、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手术结果 |
2.3 手术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
3.2 血流重建手术的术前评估 |
3.3 血流重建手术的注意事项 |
3.4 手术并发症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内容 |
2.3 数据指标 |
2.4 治疗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动脉瘤特征 |
3.3 手术时机 |
3.4 术中动脉瘤破裂情况及应对措施 |
3.5 术中动脉瘤夹闭结果及影像随访结果 |
3.6 出院时临床评估结果 |
3.7 统计学分析 |
3.8 特殊病例 |
4 讨论 |
4.1 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定义 |
4.2 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 |
4.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处理 |
4.5 术者经验与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关系 |
4.6 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夹闭手术治疗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内容 |
2.3 治疗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动脉瘤特征 |
3.3 动脉瘤夹闭情况 |
3.4 术后并发症 |
3.5 随访结果 |
4 统计分析 |
4.1 两组动脉瘤的组成差异分析 |
4.2 患者的年龄与愈后的关系 |
4.3 动脉瘤部位与愈后的相关性分析 |
4.4 动脉瘤大小与随访愈后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术者经验与愈后的关系 |
5 特殊病例 |
5.1 逆向抽吸减压法辅助夹闭左侧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第一组病例) |
5.2 直接穿刺抽吸减压法辅助夹闭左侧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第二组病例) |
6 讨论 |
6.1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 |
6.2 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病史 |
6.3 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
6.3.1 动脉瘤的大小 |
6.4 未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的风险 |
6.5 未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策略 |
6.6 随访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10)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的概况 |
2 颈内动脉系分段钝性损伤的法医病理学特点 |
2.1 颈内动脉颅外段 |
2.2 颈内动脉颅内段 |
2.3 颈内动脉脑内重要分支 |
3 尸体血管造影技术的运用 |
4 总结 |
四、外伤性假性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J]. 马廉亭,潘力,吴涛,黄河,李明,秦杰,赵曰圆,安学锋,徐召溪,杨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10)
- [2]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D]. 张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3]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D]. 叶国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4]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及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新治疗[D]. 谢卓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致进行性单侧视力障碍1例[J]. 郭雪雪,高文翔,李健,陈合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1(02)
- [6]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附7例报道)[J]. 黄锦庆,邹敏刚,郭鸿华,吴至武,黄伟龙,刘俊,张柏林,胡坤,叶新运,张震宇,杨瑞金,蒋秋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06)
- [7]复合手术在战、创血管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 宋健,胡军民,王铄辰,杜威,潘力,秦海林,谢天浩,秦杰,黄河,姚国杰,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10)
- [8]血流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D]. 邢晓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治疗的临床研究[D]. 陈四方. 厦门大学, 2018(08)
- [10]颈内动脉系钝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现状[J]. 吴雪梅,张更,王琪,倪自翔,刘敏,云利兵,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