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利[1](2021)在《校长需要学点经济学》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学校承担着传承文化及创造文明的重大使命。由于受教育者来自从事各行各业不同的家庭,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教育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及未来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懂点经济学,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要想让教师懂点经济学,校长首先要学点经济学,这样对校长成长及学校发展都大有裨益。
张新昕[2](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张伟平[3](2019)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点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国教学点在办学中存在经费投入、师资资源配资、课程开设和留守儿童等诸多困境。其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问题,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为对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从理论角度揭示其原理,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相关的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包括教学点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对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的相关研究。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对这些研究对于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可借鉴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教学点存在的价值、我国促进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当前教学点面临的主要困境、学术界提出来的应对教学点困境的主要对策、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薄弱学校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国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包括教学在内的农村薄弱学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完善教师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教学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不少困境。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学术界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有针对经费困难的,有针对教师和教学困境的,有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也被学术界提及,并有研究团队对此开展相关的研究。第三,通过文献分析和对第一手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几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开不齐、开不好问题,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这些案例地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同步课堂”即让优秀教师通过网络同步的方式给教学点上课,教师和远端的学生可以实时交互。“双师教学”即教师利用MOOC进行教学的模式,教师课前熟悉MOOC内容,课堂上在可控的情况下,播放MOOC进行教学。案例地区利用这两种方式帮助教学点开齐原本开设不了的课程,上好原本上不好的课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四,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教育治理理论,在对部分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即“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和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功能上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教育治理理论的运用突出了“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机制设计理论的运用则突出了“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第五,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总结提炼了一个“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理论模型,包括影响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模型,设计了量表和问卷,通过对部分地区教师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教师专业发展”在“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起着中介作用;“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对“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第六,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了理论阐释。运用教育公平理论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场域理论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的场域形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资本及学生的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对行动者网络进行描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制度安排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套机制体现了治理理论所倡导的“管办评分离”原则和机制设计理论所倡导的“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2.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3.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在影响因素和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因素与学生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4.可以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解释。信息技术在帮助教学点在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帮助改变教学点所处场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惯习,从而改变教师教育资本和学生文化资本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王金娜[4](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研究说明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林蓉[5](2015)在《福建协和大学教授与抗战时期的福建社会(1937-1945)》文中指出福建协和大学是近代中国13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她于1916年创办于福州,1931年注册为“私立福建协和学院”。抗日战争时期的福建协和大学迁往闽北邵武地区,继续坚持办学,不仅自身获得了长足发展,亦为抗战时期的福建的教育、文化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福建协和大学里的教授群体作为福建协和大学办学的中坚力量,是一群高素质、重实践的人才团队,协大正是以这一群体为核心的科研以及管理团队,迈向了新的高峰。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着重分析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高等教育实践,参与抗战活动,指导福建教育事业,深入农村进行改造运动等方面,力图揭示这一教授群体的群体特征,并展示这一群体的精神风貌。
史生荣[6](2014)在《教授之死》文中提出1将烙好的油烙饼摞在一起放入盆里,再盖上盖子,不冷不热焐着,既不凉,又软和。这是他今天的杰作,感觉也是做得最精心最拿手的一次。揭开盆盖,再将每一张翻看一遍,每一张都黄中泛金,连焦煳点都没有,看着都有食欲。妻子万兰最爱吃他烙的这种千层油烙饼,她曾和他学做过几次,都说不如他做的好吃。其实这也不算家乡的特产,家乡家家都这么做,母亲做得更好一些。东学潮希望今天她看到油烙饼,人也变得可爱一点,然后再和她商量读博的事。万兰总是用钥匙自己开门。趁她换鞋,东学
曹金华[7](2014)在《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先后出台系列培训政策,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行动。但是,实际参加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多。那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提供什么样的培训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成为职业教育研究中的实践课题。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和真实的培训需求,笔者首先对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并探寻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其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探讨如何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政府部门完善相关培训政策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由五章内容组成,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献研究,厘定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空间;再次,对本研究的具体研究设计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研究部分:先从政策演变及实施层面,对相关培训政策文本和行动计划进行文献分析,掌握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演变与不足;然后再辅以对浦东新区负责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有关人员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执行情况。第三章是培训现状调研部分:从关注培训对象——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基于对培训机构的访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是对就业现状和培训需求的调研部分:采用问卷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从中探寻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将培训需求转化为培训行动的主要因素,为日后采取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积极性的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是基于结果的讨论部分: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针对现有培训中的主要问题,结合现有政策规定和相关学者的建议,着重探讨如何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通过上述研究发现:首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而他们的工作时间、收入现状和行业岗位现状与其自身培训意识等内部因素对培训决策的影响不断增加。其次,随着培训政策的完善,政策执行环节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一,现有的政府补贴培训模式让一批急需培训的待业农民工无法获得;其二,在政策宣传环节存在明显不足;其三,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如何评估培训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再次,在培训教学层面,实际承担者必须创新培训模式,采用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实际的培训形式,提供满足培训投资者需求的培训内容。最后,用人单位成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建立长效运作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否则,现有培训模式将难以维系。
颜兴中[8](2013)在《毛泽东论学习》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的学习思想,是我们党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遗产,具有广博的思想内容和完整的体系,这包括:学习理念、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途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终生学习;谦逊严谨,客观务实,学而不厌,刻苦用功;广博丰富,浩如烟海,因人因时因势因地而变化;理论联系实际,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灵活多样;在实践中学习,特别是从战争中学习。这一系列完整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当今的学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晋[9](2013)在《毛泽东阅读史略(三)》文中研究说明七、在新中国:一份书单标示的"精神地图"新中国成立后,告别了戎马倥偬,毛泽东的阅读范围更广了,阅读心态更从容了,阅读目的也更多样了。阅读成为他重要的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是他思考探索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他密切人际交流、传达文化素养、抒发个性情怀的重要渠道。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处菊香书屋,是名副其实的书房。外出视察,毛泽东总要带上一批他想读
顾训宝[10](2012)在《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习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而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我们党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一方面在实践中摸索,另一方面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中汲取有益经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执政党学习思想。深入研究列宁的这一思想,就是为了给正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一是文本解读法。笔者通过认真研读列宁全集、列宁文稿、苏共决议汇编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着文本,力求客观、全面、准确地解读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真谛。二是分析归纳法。首先力求深入细致地分析列宁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然后通过系统归纳,抽取去规律性的东西,供后人借鉴。三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做到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从哪里开始。四是思想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法。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形成,有着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时代背景,而且还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学习的相关论述。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十月革命前的萌芽时期、国内战争时期的提出时期以及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形成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列宁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列宁认为这是推进国家政治建设、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需要。二是学习什么的问题。列宁认为,主要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做经济工作的本领以及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等。三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列宁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主要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系统有计划、深钻细研、独立思考以及采取批判的态度等;在推进学习的措施方面主要应充分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工会的教育作用、图书馆的资源作用以及扫盲运动的推动作用等。列宁这一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理论创新;二是注重提高教师地位;三是注重向自己的错误学习;四是注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这一思想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永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二是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不断学习;三是引领全党的学习,需要创新学习理念;四是保障全党的学习,需要建构科学的运行机制等。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毛泽东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邓小平要求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江泽民强调要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胡锦涛主张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视角创新,尝试从“执政党学习”这一视角对列宁的党建思想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内容创新,尝试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三是方法创新,尝试采用思想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力求既能直观展现出列宁这一思想在横向上的理论体系,又能厘清它在纵向上的演进轨迹。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1)校长需要学点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长为何要学习经济学 |
(一)校长学点经济学,有助于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
(二)校长学点经济学,有助于规范教师的行为 |
(三)校长学点经济学,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消费行为 |
(四)校长学点经济学,有助于教育效率的提升 |
二、校长如何将经济学常识渗透到学校管理中 |
(一)引导全校教师认识到经济学的重要性 |
(二)校长要能够用经济学知识审视教育 |
(三)校长要能用经济学原理引导教师专业成长 |
(四)校长要利用经济学常识,对教师进行经济行为引领 |
(五)校长要用经济学原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
(2)“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学术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信息化 |
1.6.2 教学点 |
1.6.3 机制与机理 |
1.6.4 同步课堂模式 |
1.6.5 双师教学模式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 |
2.1.1 教学点问题的表现 |
2.1.2 教学点问题的成因 |
2.1.3 教学点问题的对策 |
2.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2.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研究 |
2.2.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
2.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4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2.6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乡村教学点的历史和现状 |
3.1 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回顾 |
3.1.1 教学点的由来和在上世纪的发展 |
3.1.2 十年“撤点并校”史 |
3.1.3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教学点发展 |
3.2 教学点存在的价值 |
3.2.1 公平价值:保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机会 |
3.2.2 文化价值:乡土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阵地 |
3.2.3 教育价值:小规模学校更利于学生成长 |
3.3 我国促进乡村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 |
3.3.1 促进教学点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
3.3.2 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类工程项目和工作 |
3.3.3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工程项目 |
3.3.4 促进教学点发展政府行动的效果和不足 |
3.4 教学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
3.4.1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
3.4.2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 |
3.4.3 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 |
3.5 学术界针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 |
3.5.1 针对经费困境的对策 |
3.5.2 针对教师困境的对策 |
3.5.3 针对教学困境的对策 |
3.5.4 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对策 |
3.5.5 对学术界提出对策的评述 |
3.6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经验借鉴 |
3.6.1 OLPC (One Laptop Per Child)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 |
3.6.2 TESS:利用OER(开放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发展 |
3.6.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案例分析 |
4.1 对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界定 |
4.2 湖北省咸安区:两类同步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2.1 咸安区教学点基本情况 |
4.2.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2.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3 湖北省崇阳县: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3.1 崇阳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3.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3.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4 湖北省恩施州:三类同步课堂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质量 |
4.4.1 恩施州教学点基本情况 |
4.4.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4.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5 吉林省长白县:同步混合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5.1 长白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5.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5.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6 重庆市彭水县:双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6.1 彭水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6.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6.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7 云南省富宁县: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7.1 富宁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7.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7.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设计 |
5.1 机制设计的思路 |
5.2 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
5.2.1 教育治理理论 |
5.2.2 机制设计理论 |
5.3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 |
5.3.1 组织架构和责权分配 |
5.3.2 制度安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模型构建及检验 |
6.1 模型构建及检验的整体思路 |
6.2 研究变量的探索 |
6.2.1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
6.2.2 对若干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
6.2.3 研究变量的提取和研究假设 |
6.3 模型的初步构建 |
6.4 调查对象选择 |
6.5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 |
6.5.1 问卷的组成 |
6.5.2 小范围预试问卷及项目分析 |
6.5.3 正式施测 |
6.6 模型的检验与假设验证 |
6.6.1 模型检验 |
6.6.2 假设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理分析 |
7.1 机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
7.2 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 |
7.2.1 教育公平理论 |
7.2.2 信息化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
7.2.3 相关案例简析 |
7.3 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1 场域理论 |
7.3.2 文化资本与社会再生产 |
7.3.3 信息化对教学点所处场域的改变 |
7.4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
7.4.1 行动者网络理论 |
7.4.2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的构建 |
7.4.3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者网络描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贡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BOOTSTRAP计算回归方程系数显着性SPSS代码 |
致谢 |
(4)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个人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福建协和大学教授与抗战时期的福建社会(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概况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的群体结构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教育背景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社会任职 |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与金陵大学教授群体之比较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与福建的教育事业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教育理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对福建教育事业的指导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与福建“抗战建国”事业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抗战救国实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建国实践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与福建农村社会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农村服务工作概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福建农业研究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农村环境改造实践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与福建文化事业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研究与科学实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交流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教授之死(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7)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的研究 |
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研究 |
三、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中央层面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演变 |
一、在培训主体的责任划分方面 |
二、在培训对象与规模方面 |
三、在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方面 |
四、在培训保障与效果监控方面 |
第二节 上海市农民工培训政策及实施现状分析 |
一、市级层面的农民工培训政策及实施情况 |
二、各区县层面的农民工培训实施情况分析 |
三、区县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案例分析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的定量数据分析 |
一、数据收集与统计 |
二、调研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三、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输出地职业培训的情况 |
四、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输入地职业培训的情况 |
五、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案例研究 |
一、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工培训的原因分析 |
二、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教学的现实情况 |
三、培训机构视角下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主要因素 |
四、培训机构方面关于完善农民工培训的建议 |
第三节 行业协会开展在职农民工培训的案例研究 |
一、行业协会开展职业培训的基本情况 |
二、行业协会开展职业培训的成功经验分析 |
三、影响行业协会开展职业培训的主要因素 |
第四节 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学习的案例研究 |
一、通过“做中学”和职业资格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的案例 |
二、通过民间学徒形式学习职业技能的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研究 |
第一节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定量数据分析 |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的个案研究——以A电子厂为例 |
三、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分析 |
四、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意愿的分析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研究 |
一、对培训内容方面的需求 |
二、对培训费用方面的需求 |
三、对培训主体方面的需求 |
四、对其它方面的需求建议 |
第五章 关于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的若干思考 |
一、在培训的功能和定位方面 |
二、在培训内容与培训类型的完善方面 |
三、在培训投资主体的多元参与方面 |
四、在培训形式的创新完善方面 |
五、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 |
六、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方面 |
七、在其它培训保障体系方面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培训学习现状调研(问卷) |
附录二: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对政府补贴培训的管理机构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各类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汇总表 |
附录五:调研中的部分访谈资料选摘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9)毛泽东阅读史略(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为“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推荐12本马列着作 |
(二) 两本苏联政治经济学与过渡时期的“经济法则” |
(三)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与农业合作化运动 |
(四) 从良好开端走向曲折的阅读 |
(五) 为克服“共产风”, 研究政治经济学 |
(六) “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 很有文章可做” |
(10)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形成 |
一、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二、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
(一) 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政党 |
(二) 加强对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三)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四) 善于向自己的错误学习、向群众学习 |
三、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 |
(一) 十月革命前: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 国内战争时期:在保卫红色政权的战争间隙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 |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和平环境中学习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
第二章 为什么学习:列宁论执政党学习的必要性 |
一、推进国家政治建设的需要 |
(一) 领导国家建设需要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二) 推进民主建设需要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
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
(一) 实现电气化需要科学文化知识 |
(二) 青年一代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需要学习 |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
(一) 深刻认识脱离群众的危险 |
(二) 反对官僚主义需要提高文化水平 |
(三) 克服拖拉作风也需要努力学习 |
四、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需要 |
(一) 建设苏维埃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 |
(二) 提高共产主义觉悟需要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 |
五、扞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需要 |
(一) 新生苏维埃政权处于危险之中 |
(二) 全党需要学会处理与战争相关的粮食、中农和军事专家等问题 |
第三章 学习什么:列宁论执政党学习的主要任务 |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一)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 |
(二)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 |
(三) 列宁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二、学会做经济工作 |
(一)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迂回过渡方式 |
(二) 学会利用资本主义 |
(三) 学会经商 |
(四) 学会经济核算 |
三、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
(一) 正确认识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
(二)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第四章 如何学习:列宁论执政党学习的方法和措施 |
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一) 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学习要有系统有计划 |
(三) 学习要深钻细研 |
(四) 学习要坚持独立思考 |
(五) 学习要采取批判的态度 |
二、健全学习的保障措施 |
(一) 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 |
(二) 发挥工会的教育作用 |
(三) 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作用 |
(四) 发挥扫盲运动的推动作用 |
第五章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特点 |
一、注重理论创新 |
(一)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优良品质 |
(二)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其注重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 |
二、注重提高教师地位 |
(一) 积极争取广大教师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 |
(二) 深入揭穿资产阶级“学校可以脱离政治”的谎言 |
(三) 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
三、注重向自己的错误学习 |
(一) 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
(二)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
(三) 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
(四) 向自己的错误学习 |
四、注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 |
(一) 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思想的提出 |
(二) 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三) 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思想的发展 |
第六章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启示 |
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
(一) 苏东剧变,催人反思 |
(二) 以史为鉴,加强学习 |
二、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不断学习 |
(一)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不断学习 |
(二)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学习 |
三、引领全党的学习,需要创新学习理念 |
(一)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二) 树立全员学习的理念 |
(三)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
(四) 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 |
(五) 树立全方位学习的理念 |
四、保障全党的学习,需要建构科学的运行机制 |
(一) 建构工作机制,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有效运行 |
(二) 建构学习机制,确保全党学习活动有序开展 |
(三) 建构督学促学机制,防止形式主义发生 |
(四) 建构教育培训机制,塑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
(五) 建构约束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
(六) 建构考核评估机制,彰显学习型政党建设效果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一、毛泽东: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 |
(一)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
(二) 提高自身素养,克服本领恐慌需要学习 |
(三) 理论、军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 |
(四) 学习要做到虚心、科学、多维 |
二、邓小平: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 |
(一) 领导国家建设、实现现代化需要学习 |
(二) 加强理论、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学习 |
(三) 学习要联系实际、尊重实践、放眼世界 |
三、江泽民:创建学习型社会 |
(一) 提高执政能力、践行“三个代表”需要学习 |
(二) 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 |
(三) 端正学风,健全制度,推进理论创新 |
四、胡锦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
(一) 适应时代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学习 |
(二) 努力学习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知识 |
(三) 树立先进学习理念,加强组织与领导,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
致谢 |
四、我们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校长需要学点经济学[J]. 孙利. 中小学校长, 2021(06)
- [2]“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D]. 张伟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福建协和大学教授与抗战时期的福建社会(1937-1945)[D]. 林蓉.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6]教授之死[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6)
- [7]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D]. 曹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8]毛泽东论学习[J]. 颜兴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9]毛泽东阅读史略(三)[J]. 陈晋. 中共党史研究, 2013(08)
- [10]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D]. 顾训宝.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