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璐[1](2021)在《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推动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以及历史文化特色,对具有特色优势的资源进行有序开发,打造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鼓励广大农村根据自身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新疆于田县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优势,将玫瑰花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本文研究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对于促进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力资本、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界定了玫瑰花以及玫瑰花产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再次,对于田县概况、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以及玫瑰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主要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较好,对农民增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广亟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完善以及信息与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2)受访者的个人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但家庭特征差异相对较小,且多重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比重不同。(3)受访者受到多重因素的显着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玫瑰花种植规模、产业规模、政府支持、科学技术、知识溢出、市场经济以及生产组织方式与农民增收有显着影响。其中,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为负向影响,其他因素为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要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引进相关产业技术;三是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引导作用;四是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高云亮[2](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柴青宇[3](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李佳伟[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广泛深刻的现实需求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本途径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2018年12月,福建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外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通知》中,就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建设美丽、文明、善治、殷实乡村,提出了十条具体举措,明确了福建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福建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融合主体实力不强、产业利益分享机制不合理、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正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农村产业融合这个重点,结合福建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对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价值链建设等问题进行创新研究,针对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农村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同质化现象严重、普遍缺少龙头企业参入、利益分享机制不合理、服务机制不健全、推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提升农村产业发展融合度、发掘农村产业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种形式利益链接机制、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平台、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等一揽子推进福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性思路。

吕丹[5](2020)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而形成的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普及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子商务的交易便捷、信息互联等特性,有效减少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繁冗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推动了农业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建设进程。在满足城镇居民对食物多样性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及农村地区相融合的扶持政策,力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相较于普通农户更具备开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能够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进城”的规模,而且还能发挥带动作用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不足五成,且其中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举步维艰。就在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电商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情形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缘何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如何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此提出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深入剖析擎肘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根本原因,甄别和区分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决定性条件;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与收入变动的关系,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着手,探讨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源动力;随后,进一步明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程度的增收效应;最后,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条件和增收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广泛而深入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即“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是本研究需要深入而系统阐释的重要科学问题。基于这一研究目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收入变动测度—增收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全文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研究的缘起、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旨在阐明选题的研究目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理论与文献史进行梳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部分(第4、5章)回答“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的问题。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等技术采纳理论的整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实证分析,明晰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第6章)回答“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等问题。从技术踏车理论和数字经济特征视角,设定收入决定方程,分别测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收入变动方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社员或签约农户收入变动关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动态能力—增收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与增收效应之间的内在转化“黑箱”。第四部分(第7章)回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这一问题,解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基于IT吸收理论,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概念,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商务吸收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各阶段的增收效应。第五部分(第8章)结合前文研究结论,针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以及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增收效应的各因素,提出形成“采纳→增收→采纳”动力循环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物流运输条件、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要素,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条件。其中,对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人力资源和政策扶持是其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则更看重效果易察和资金充裕度等因素。(2)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的增加,但现阶段还不及对土地面积、劳动力、品牌建设等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显着。不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正向影响,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加深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高级阶段,网络规模效应将逐步得到释放,边际成本递减也会显着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进行投入,比资金投入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更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于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主观认同感,相比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显着。(4)流通渠道、交易费用和信息互联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会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发挥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适销性、物流条件、粉丝社群、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因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不同阶段中,均对增收效应产生了显着影响。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获得收入增长的根本条件,但是,针对所处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各阶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是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环。(6)只有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扩大增收效应的根本是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的动态能力,即从本质上而言,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电子商务适应化”水平。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针对电子商务采纳理论无法较好地解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问题,本研究将农产品的属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征等因素纳入理论范畴,延伸了技术采纳理论的适用边界,较为全面地提供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机理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电子商务应用动态能力提升→产生增收效应→更广泛、更深入地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动力循环机制。(2)针对现有研究多以单一农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分类开展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各主体之间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的差异特征。(3)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收入变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引入IT吸收理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后,不同发展程度所呈现的增收效应阶段性差异进行阐释,明晰了各阶段的资源配置对增收的作用强度。(4)从实践层面,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以提升增收效应的建议,其中,对于“电子商务适应化”的解释为科学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了创新思路。

陈凡[6](2020)在《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但“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矛盾,财政资金扶持是破解农业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财政资金通过发挥撬动、引导作用,可为产业化项目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理论分析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梳理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缘由、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最后,分别从微观视角、宏观视角探究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建设主体,以自身发展为抓手,微观意义上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对河北省、天津市60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调研,搜集2014-2018年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投入产出情况及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每增加1个单位,将分别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增加0.1207、0.1271个单位。第二,农民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及受益者,其收入状况是财政投入产出的微观“窗口”。探究项目区内农民是否增收、增收效果,可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提供微观视角。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估计,结果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显着提高了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73%。第三,基于省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效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分析表明,东部、中部、西部财政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076、0.0120、0.0080。中部地区作为农业大区,财政投入发挥了较好的积极效果。第四,基于县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能够促进宏观农业经济增长。以北京、天津、湖南、湖北等省(市)作为调研区域,搜集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第一产业总产值、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常规投入要素、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指标,运用DID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宏观农业经济增长的净效果为0.3366。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及监管机制;建立并推进效果评价及纠偏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并推行差别化的扶持办法;提高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目标瞄准精度。

陈冠[7](2019)在《“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农业是在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任何一种形式的农业发展都是生产要素和相应制度的有机结合。技术农业创新即为变革现有妨碍其实现的生产要素组合、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过程,建立和完善“G+E+F”(G代表政府,E代表龙头企业,F代表农户)这一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对技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精准脱贫最具影响力企业”,在习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闽宁镇(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样本和窗口)实施的产业精准扶贫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对“G+E+F”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完善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值得借鉴。首先,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其次,在四种组织模式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三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据真实反映不同参与主体选择不同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再次,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对华盛绿能“G+E+F”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剖析了“华盛模式”的运行机制。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同时分析了“华盛模式”在推进技术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以及为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在模式上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尝试和实践创新。最后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完善“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崔鲜花[8](2019)在《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使农村三产紧密相连、协调发展,并且带动资源、技术、要素、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经营方式,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增强农村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和制造、开发乡村旅游、农家乐村庄、扩大产地直销等途径,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将农业产业链前后延伸,将其领域扩展到工业和服务业,试图解决农民收入单一、收入低下、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通过将近60年的实践,韩国已进入到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中国近年来为应对“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我国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然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融合深度和层次不高、要素瓶颈约束、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效果较弱、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等问题。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起步较早且成效显着。因此,总结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对构建和丰富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论文以交易费用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构建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体系。第一,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生产互补互促、农村与市场互联互通、要素与技术融合创新、体制协同创新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业态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第二,考察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演变历程。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于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附加值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展历经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年的农工并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积极促进农村收入源开发和改善农村产业结构阶段、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农村产业培育转换阶段、以及2010年至今的农业“六次产业化”和“农村融复合产业化”阶段。第三,分析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动力。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驱动、农业多功能性诉求和获得范围经济效应是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并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规划、构建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出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方案则成为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外部推动力。第四,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包括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以及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且结合典型案例对四种融合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突出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深入探讨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多元化等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第五,分析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总结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得出对中国的启示,并提出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市场范围狭小、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协调性较差、相关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差异化的管理策略以及对经营主体权益的有效保障是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中国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快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开展深层次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农村地区要素瓶颈制约、在农户与企业间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袁浩博[9](2019)在《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研究的视角,产业融合不仅局限在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而且在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发生,具体讲,产业融合是指相互渗透、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同一产业,最终得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产业融合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本文研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休闲、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和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产业融合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且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重构和升级产业功能,从而发生产业形态的变化。当今,农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产业分立、界限清晰,向各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演进。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三次产业的渗透,极大增进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原有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融合,使之逐渐模糊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并突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融合、互补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诸如供求结构失衡、成本攀升、库存高企、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难题的破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这既体现了产业内部发展逻辑,又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一产基础强化、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功能健全等方面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践农村三次产业多种融合模式是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与咨询专家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摸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借鉴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融合程度及影响效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并力求为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包含六个章节及结论。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行为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本论文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本章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必要性,指出当前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测定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第五章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对农业竞争力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论。这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提出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得出全文研究结论。第一,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融合阶段。通过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测定得知,尽管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强化,但目前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属低水平的融合。究其原因,主要受产业融合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农村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可从多个维度推进形成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及一体化农村产业体系。从横向看,产业融合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尤其是深度利用二三产业资源和在市场中的重新定位,使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新的农业形态在产业融合的模式下呈现;从纵向看,农村三次产业的纵向融合发展,即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产前和产后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第三,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理念,由以往的三次产业分立发展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树立融合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态势,产业之间可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及交叉重组,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跨界融合。努力探索“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全链协作、共担风险、运营持久”的互利共赢关系。第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尤其是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必须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农业服务业。第五,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产业融合主体。财政涉农资金要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第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反映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两种状态和发展趋势。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产业分工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反映了由于技术进步、业务渗透、价值链整合,使分立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协作、协调的趋势和状态。由于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所以产业融合又可以认为是产业分工新的起点。作为交叉互动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共同推进着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郭欢欢[10](2019)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文中认为精准扶贫作为我国当前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距离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精准扶贫加快减贫速度,如期进入全面建成小康,这是当前扶贫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各项扶贫工作中,要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进行分批分类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扶贫方式来推动各地区的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分批分类中通过“五个一批”来保障扶贫的精准度,其中产业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方式,是实现脱贫致富最持久、最稳定、最根本的路径。而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作为产业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障贫困地区“产业脱贫”精准化,实现“一村一品”的精准模式,并且是提高贫困农户经济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够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式。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但贫困程度却很深。为更好的解决云南的贫困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致贫的原因和扶贫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发现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云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所在,它能够解决就业问题,拓宽增收渠道,是实现贫困地区稳定长效脱贫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障精准扶贫实行的重要扶贫模式。因此,研究农业产业化扶贫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从扶贫做法、扶贫模式以及扶贫取得的成效来了解现阶段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发展现状。虽然通过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效果明显,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龙头企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并且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存在矛盾、帮扶主体对农产品的选择缺乏独特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农业产业化扶贫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从贫困者、龙头企业和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的更好发展,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问题,保障云南能够如期进入小康社会。

二、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特色农业研究现状
        1.4.2 玫瑰花产业研究现状
        1.4.3 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1.4.4 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现状
        1.4.5 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图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玫瑰花及玫瑰花产业
        2.1.2 产业发展
        2.1.3 农业产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
    3.1 于田县概况
        3.1.1 区位与地理
        3.1.2 社会经济发展
    3.2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
        3.2.1 于田县玫瑰花优质特征
        3.2.2 玫瑰花产业发展概况
        3.2.3 玫瑰花产业的多重效益
        3.2.4 特色产业政府扶持政策
    3.3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对农民增收的现状
        3.3.1 产业效益优势带动农民增收
        3.3.2 玫瑰花加工产品销量增加
        3.3.3 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3.4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1 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3.4.2 农业科技推广亟需加强
        3.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完善
        3.4.4 物流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方式
        4.1.2 问卷设计
    4.2 数据来源
    4.3 相关假设及变量设计
        4.3.1 相关假设
        4.3.2 变量设计
    4.4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4.4.1 样本农户个人特征
        4.4.2 样本农户家庭特征
        4.4.3 样本农户其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设置
    5.2 实证检验
        5.2.1 回归结果
        5.2.2 模型的拟合优度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6.2.2 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引进相关产业技术
        6.2.3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引导作用
        6.2.4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6.2.5 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2)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一)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
        (三)产业
        (四)农业产业化
        (五)农村产业融合
    二、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乡村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
        (三)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四)产业融合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论述
        (一)毛泽东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历程
        (一)历史背景
        (二)发展历程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二)挑战
    三、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一)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历史情况
        (二)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第四章 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情况
        (一)农村产业
        (二)农村产业融合
    二、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市场环境日趋成熟
        (三)科技基础持续夯实
    三、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二)改变农业经营方式
        (三)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实现农民增收
    四、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特色小镇
        (二)田园综合体
        (三)美丽乡村
    五、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延伸不足
        (二)农村产业融合配套政策滞后
        (三)农村产业融合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农村产业融合普遍缺少龙头企业参入
        (五)农村产业融合利益分享机制不合理
        (六)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不健全
        (七)农村产业融合推动机制不顺畅
第五章 加快推进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一)政府主导
        (二)市场化运作
        (三)分步骤推进
    二、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融合度
        (一)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二)拓展农业多功能性
        (三)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三、发掘农村产业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
        (一)注重乡村特色产业顶层设计
        (二)打造“一村一品”产业
        (三)创建地方特色产业品牌
    四、培育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一)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合发展
        (二)打造农村产业融合龙头企业
        (三)重构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机制
        (四)引进社会资本全产业链投入运营
    五、建立多种形式利益链接机制
        (一)发展订单式农业
        (二)完善股份制合作
        (三)构建“农企+农户”合作模式
        (四)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六、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
        (一)构建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平台
        (二)创新农村产业融合金融服务方式
        (三)加大农村产业融合人才和科技投入
        (四)对贫困地区实施重点扶持
    七、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一)扩大地方政府农业产业融合的自主性
        (二)推动基层政府“放管服”措施有效实施
        (三)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创新成果复制推广
        (四)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单一窗口”管理机制
        (五)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2.2 电子商务采纳
        1.2.3 增收效应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理论基础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增收的理论基础
    2.2 文献回顾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
        2.2.3 农民增收内涵
        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
    2.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现状分析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3.1.1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3.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难点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梳理及量表设计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1.1 技术因素
        4.1.2 内部因素
        4.1.3 外部因素
        4.1.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
        4.1.5 控制变量设定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4.2.1 初始量表设计
        4.2.2 调查问卷设计
        4.2.3 调查问卷前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样本数据来源
        5.1.1 样本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及采集方法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SEM分析
        5.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2 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
        5.2.3 检验结果分析
    5.3 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组间恒等性检验和多群组SEM分析
        5.3.2 多群组SEM实证结果分析
    5.4 研究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分析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
        6.1.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分析
        6.1.2 变量选取与样本统计
        6.1.3 收入影响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6.1.4 研究结论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分析
        6.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模型构建
        6.2.2 变量测量与数据统计
        6.2.3 增收机理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6.2.4 研究结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吸收的增收效应分析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增收效应的理论分析
        7.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内涵
        7.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程度的划分
        7.1.3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设定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分析
        7.3.1 因子分析
        7.3.2 模型检验
        7.3.3 研究结论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案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措施
    8.1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思路
    8.2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
        8.2.1 客观条件方面
        8.2.2 主观意识方面
    8.3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措施
        8.3.1 政府部门应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机制
        8.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9.2.1 研究不足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
        1.3.2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研究
        1.3.3 关于财政投入农业发展相关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的基础性及弱质性理论
        2.1.2 制度变迁与产业组织理论
        2.1.3 公共财政理论
    2.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特殊性分析
        2.2.1 基于农业的视角
        2.2.2 基于政策目标的视角
        2.2.3 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视角
    2.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面临困境的博弈分析
        2.3.1 管理机制角度的分析
        2.3.2 利益联结机制角度的分析
    2.4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理
        2.4.1 作用机制
        2.4.2 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发展演进及现状分析
    3.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缘由及历史演变
        3.1.1 农业产业化内涵及成效分析
        3.1.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3.1.3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变迁
    3.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分析
        3.2.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必要性
        3.2.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总体特征分析
        3.2.3 财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分析
    3.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分析
        3.3.1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3.3.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分析
        3.3.3 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微观视角
    4.1 背景分析
    4.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
        4.2.1 数据说明、指标选取及初步分析
        4.2.2 模型设计、选择及研究假说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2.4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效益分析
    4.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4.3.2 数据、模型及方法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宏观视角
    5.1 分析框架及作用机制
        5.1.1 研究视角
        5.1.2 分析框架
        5.1.3 作用机制
    5.2 基于省级视角的分析
        5.2.1 财政扶持产业化项目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5.2.2 变量设置及模型设定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基于县级视角的分析
        5.3.1 理论框架
        5.3.2 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7)“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技术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G+E+F”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技术农业
        2.1.2 龙头企业
        2.1.3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
    3.1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协作的动力分析
        3.1.1 具备合作的基础条件
        3.1.2 具有共同的利益追求
    3.2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协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2.1 农户是三方协作的基础发挥主体作用
        3.2.2 龙头企业是三方协作的关键发挥带动作用
        3.2.3 政府是三方协作的保证发挥规范作用
    3.3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协作的组织模式分析
        3.3.1 买断式
        3.3.2 合同式
        3.3.3 合作式
        3.3.4 股份式
4 “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4.1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三方的利益诉求分析
        4.1.1 买断式组织模式下的利益分析
        4.1.2 合同式组织模式下的利益分析
        4.1.3 合作式组织模式下的利益分析
        4.1.4 股份式组织模式下的利益分析
    4.2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协作的利益联结机制类型
        4.2.1 以市场为纽带的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
        4.2.2 以商品合同为纽带的半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4.2.3 以要素契约为纽带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4.3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选择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
        4.3.1 政府选择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
        4.3.2 龙头企业选择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
        4.3.3 农户选择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
5 华盛绿能“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5.1 华盛绿能“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5.2 华盛绿能“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
        5.2.1 “华盛模式”合同式
        5.2.2 “华盛模式”合作式
        5.2.3 “华盛模式”股份式
    5.3 华盛绿能“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5.3.1 “华盛模式”以商品合同为纽带的半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5.3.2 “华盛模式”以要素契约为纽带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5.3.3 “华盛模式”不同利益联结机制的比较分析
    5.4 华盛绿能“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5.4.1 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城镇融合
        5.4.2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5.4.3 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
    5.5 华盛绿能“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5.5.1 成就与经验
        5.5.2 困难与问题
6 完善“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制度
        6.1.1 建立新业态的培育机制
        6.1.2 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6.1.3 完善农业发展的保障制度
        6.1.4 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的平台
    6.2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制度
        6.2.1 改革农村承包土地制度
        6.2.2 建立人才返乡激励机制
        6.2.3 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6.2.4 建立科技成果向农村转化机制
    6.3 建立和完善带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
        6.3.1 完善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机制
        6.3.2 完善农户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机制
        6.3.3 建立农户资产性收入的增长机制
        6.3.4 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机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2 ——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研究
        1.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研究
        1.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研究
        1.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研究
        1.3.5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定量分析法
        1.4.4 定性分析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般分析及相关理论
    2.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般分析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2.1.4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其历程
    3.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3.1.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3.1.2 农业附加值增长缓慢
        3.1.3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3.1.4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
    3.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3.2.1 农工并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3.2.2 促进农村收入源开发和改善农村产业结构阶段(20世纪80 年代到90年代)
        3.2.3 农村产业培育转换阶段(21世纪第一个十年)
        3.2.4 农业“六次产业化”和“农村融复合产业化”阶段(2010年至今)
第4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动力
    4.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4.1.1 降低交易成本
        4.1.2 创新驱动
        4.1.3 农业多功能性的诉求
        4.1.4 获得范围经济效应
    4.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4.2.1 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4.2.2 制定和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相关规划
        4.2.3 构建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
        4.2.4 出台韩国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方案
第5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5.1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5.1.1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5.1.2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5.1.3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的特征
        5.1.4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5.2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
        5.2.1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5.2.2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5.2.3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特征
        5.2.4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5.3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
        5.3.1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5.3.2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5.3.3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的特征
        5.3.4 农村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5.4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
        5.4.1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的内涵
        5.4.2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5.4.3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特征
        5.4.4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案例
第6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
    6.1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6.1.1 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6.1.2 农业新业态涌现
        6.1.3 农业多功能性充分发挥
        6.1.4 农业创新技术升级
    6.2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6.2.1 农村三产协同发展
        6.2.2 农村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6.2.3 农业盈利能力提高
    6.3 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多元化
        6.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主体增多
        6.3.2 农户的非农收入快速增长
        6.3.3 农业新业态主营收入增多
    6.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6.4.1 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4.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6.4.3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评价与分析
第7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7.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7.1.1 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7.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范围相对狭小
        7.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够健全
        7.1.4 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协调性不高
    7.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7.2.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可持续性较差
        7.2.2 经营主体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支持
        7.2.3 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户老龄化程度高
        7.2.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8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8.1.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8.1.2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8.1.3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8.1.4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8.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
        8.2.1 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8.2.2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8.2.3 差异化管理策略
        8.2.4 保障经营主体权益
    8.3 对中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8.3.1 对中国的启示
        8.3.2 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9)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1.2.2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2.3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
        1.2.4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式
        2.1.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2.2 农业发展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主要农业发展理论
        2.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3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3.1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2.3.2 创新驱动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2.3.3 政府放松管制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2.3.4 消费结构变化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与进展
    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3.2.1 产业融合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2.2 产业融合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2.3 产业融合有利于乡村振兴
        3.2.4 产业融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展
        3.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测度分析
    4.1 已有研究方法分析
        4.1.1 相关系数分析法
        4.1.2 赫芬达尔指数法
        4.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4.1.4 熵指数
        4.1.5 产业贡献度法
    4.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
        4.2.1 构建模型遵循的原则
        4.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方法
        4.2.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定
        4.2.4 测度结果分析
        4.2.5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总体融合程度测定
        4.2.6 测度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5.1.1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水平
        5.1.2 农业竞争力水平
        5.1.3 农村产业结构
        5.1.4 农民收入水平
        5.1.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5.2 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检验
        5.2.2 协整检验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4 基于B-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农业竞争力方面
        5.3.2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
        5.3.3 农民收入水平方面
        5.3.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能力
        6.1.1 引导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
        6.1.2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服务产业融合主体
        6.1.3 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
    6.2 稳步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
        6.2.1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6.2.2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6.2.3 做大农业服务业
    6.3 建立与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6.3.1 完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6.3.2 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6.3.3 强化链式利益联结
    6.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6.4.1 财税政策
        6.4.2 金融政策
        6.4.3 产业政策
        6.4.4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扶贫
        (三)精准扶贫
        (四)产业扶贫
        (五)农业产业化扶贫
    二、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关系
        (一)精准扶贫为农业产业化扶贫提供了方向
        (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生机制
    三、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发展历程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频繁
        (二)受教育程度低
        (三)农业产业发展落后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发展历程
        (一)早期扶贫推动阶段(1986 年以前)
        (二)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 年至1993 年)
        (三)扶贫攻坚阶段(1994 年至2000 年)
        (四)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五)精准扶贫阶段(2011 年至今)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发展现状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主要做法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主要模式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的成效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
        (二)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四)利益主体之间联结机制不健全
        (五)农产品选择缺乏独特性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建议
    一、加强精准扶贫政策保障,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二、提高科技创新,升级农产品
    三、找准扶贫资金配置方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四、完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五、农产品选择进一步实现精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 刘明璐.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佳伟. 集美大学, 2020(05)
  •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吕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陈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G+E+F”协同推进技术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 陈冠.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1)
  • [8]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崔鲜花. 吉林大学, 2019(02)
  • [9]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袁浩博.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D]. 郭欢欢. 大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