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类型的变迁及其效应——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卿[1](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侯一凡[2](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王雪[3](2020)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姻不仅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婚姻变迁的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古里乡猎民村的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变迁等相关理论,探讨该民族的婚姻是如何在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发生变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族的婚姻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通婚圈。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下山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通婚圈的扩大,表现为族际通婚增加和通婚对象的民族群体增多。二是婚姻缔结过程。下山定居后,鄂伦春族婚姻缔结仍然包括说亲、订婚、彩礼和婚礼四个环节,但在形式、内容或功能方面与传统缔结过程已有所区别。三是离婚与再婚。过去受到诸多限制的离婚与再婚,在当代鄂伦春族社会已成为常见之事,人们对此种行为持宽容态度,当事人在离婚与再婚过程中也拥有更多主动权。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看到该民族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做出的积极调适和选择,另一方面能够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对该民族婚姻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鄂伦春族婚姻涉及到的制度文化、经济利益、观念转变等诸多内容,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李海东[4](2019)在《迈向现代:南疆工厂女工生活的民族志》文中提出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2号》的文件,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新疆经济结构、推动新疆特别是南疆各族群众稳定就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南疆作为战略要地当属发展的黄金时机,援疆产业、企业也不断的涌入南疆,原来单纯以农为生的生计方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南疆农村逐步的实现了从农到工的有序过渡,在这种过渡的背后是现代的助推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追逐。因此,笔者于2017年4月,9月至12月前往X市X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形成了3万字的田野调查笔记。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概念及田野点的梳理,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和现实基础。第二部分是X厂管理模式和制度的现状描述,分别从女工在工厂生产和生活两条线进行透视。第三部分是对X厂女工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深描。最后一部分是南疆妇女在X厂生计方式转变之后自身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揭示,同时阐述现代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本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深描在X厂的员工从招聘、入职、培训、生产、生活的整个变化过程。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南疆进一步吸引资本、在当地投资建厂,这不仅解决了南疆民众就业、贫困家庭的增收问题。同时,现代化工厂催生农民的生计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打破了以往封闭、固守的乡土种植农业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汇聚到工厂的现代化社区。在南疆X厂生产与生活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下,南疆X厂兼具农民身份的现代化企业员工的认知范围不断的拓宽,生活、劳动理念不断随着现代化生产的方式而更新。现代化工厂在南疆能够让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从农村抽离出来,改变了以农为生,以地为根的固有生计。同时现代化工厂对于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杠杆的作用。
庹梦婷[5](2019)在《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福海地方渔场这个“小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做了民族志式的描述。这个“小社会”流淌着渔场职工的记忆,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人们生活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总是与乌伦古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总是不断对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经历了多阶段的持续变迁,其主要动因源自于渔场的体制及其变革,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渔场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策略性行动。本论文以渔场的生命史为主线,以生命周期中人们行为抉择为分析焦点,用民族志的手法去记录、呈现过去几十年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关系的变迁。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从第二章开始以福海地方渔场的历史为主线,对体制、人口规模与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做了较为细致的人类学描述。同时交代了地方渔场社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人口与民族结构以及地方渔场的历史概况。在第三章中主要对渔场人的进入及其早期生活状态进行描述,以此来分析渔场社会发育和生成的过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支边青年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呈现渔场的发展图景。第五章叙述了地方渔场的体制发展历程,以关键性事件为线索呈现国家制度、政策变化等因素对渔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职工生活带来的变化。第六章介绍了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赫勒社区的居民是如何调适自我找寻生存与发展之路。第七章围绕着灾害、湿地建设等关键性事件,描述了赫勒社区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主要运用个案将该社区发展、人群与湖泊生态环境的复杂动态关系呈现出来。论文结论部分对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论文发现,渔场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渔场人的生产生活始终与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相生相伴,彼此影响,相互构建,相互强化。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又始终嵌入于国家与区域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渔场人在变革时代与社会情境中的决策和行为则不断推动关系的变迁。本论文的个案揭示出,地方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故事总是“既在地方之内,又在地方之外”。生态人类学家既应在大社会的纵横脉络中书写特定地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精彩故事,又应通过“地方”来呈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王春荣,朴今海[6](2018)在《困惑与出路: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生计转型》文中认为人口较少民族对自然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其显着的生计特征,但现代化彻底打破了"小而全"的传统经济社会,生计转型成为必然和必要。跨越转型中,人口较少民族遭遇一些现实困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生计发展的可持续之路十分紧要。
钟鸣[7](2016)在《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仪式消费对贫困影响研究 ——以昂巴纳托瓦那村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对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地区马义奇镇昂巴纳托瓦那村麦利那人田野实证调查,以经济人类学理论视角来探究和反思当地众多仪式文化及巨大耗费与绝对贫困现实、实际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矛盾复杂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认为文化适应需要在变迁中不断调试,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以文化外在表达形式——“仪式”入手,进行阐释和论证,同时通过运用宏观环境战略分析法得出当地发展以仪式为主的文化产业的可行及操作性,由此提出其发展路径与机制问题,认为通过文化产业的实现既解决当地现实贫困问题,又将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本论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通过对仪式及消费、贫困问题、马达加斯加的相关研究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所要研究的仪式、仪式消费、贫困进行概念界定,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第一章),通过田野调查点及所属国家的区位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生态特点、人文社会、历史文化沿革、社会结构与经济生活、田野调查点选取考量等诸多方面介绍;同时从昂巴村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入手,通过对农业、村民人均收入、教育现状、性别不平等现象、人口卫生医疗健康和日常营养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并论述当地社会绝对贫困的现实生存状态。第三部分(第二、三章),对昂巴村麦利那人日常生产生活仪式、人生礼仪等诸多仪式进行深度描写,并通过对在其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劳动力及经济耗费进行统计和归纳,以此分析并论证当地众多仪式及耗费对贫困问题的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角度,运用经济统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将各种仪式耗费及诸多消费支出进行数据模型分析,从而得出众多仪式举行是造成当地绝对贫困的一个主要因素和内在矛盾。第五部分(第五章)结论和建议,从文化资源角度对当地诸多仪式文化进行考量和筛选,通过运用宏观环境战略分析模型对昂巴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诠释,并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同时认为当地只有发展好文化产业,才能既解决现实贫困问题,又将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从而获得社会与经济双赢。第六部分(结语),以经济与文化两者关系为切入点,认为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现代适应,只有必须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产业是昂巴村减贫、脱贫和最终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仪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要求;对贫困文化提出新认识;并对贫困问题进行再思考。
田雨[8](2016)在《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有28个民族人口在三十万以下,被界定为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多是当地最早的原着民,生产、生活方式古老传统,崇尚与自然和谐共处,对物质需求简单。在国家一体化的趋势下,这些民族多被动地被带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处境使得很多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甚至有着消亡的危险。而在这一民族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社会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典型代表的鄂伦春族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对鄂伦春族所采取的定居、转产等一系列的社会政策给他们带来了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上的一系列问题。时至今日这种现代化的改造已经完成,但文化上的转变还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政府为改善落后地区的生活状况而设计的社会政策和项目曾经在历史上取得过一些效果,然而长期来看却不甚理想。改造完成之后鄂伦春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虽已经转型,但由于缺乏内生性自立机制,而不得不面临被国家养起来的尴尬处境,甚至传统精神文化也在逐步消失。这正是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立法精神相背离的现象。因此,从社会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鄂伦春族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比照,是从实践中反思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难得机会,也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思路选择的一种矫正。综合上述考量,本文的研究进路是:借助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框架,以民族研究中的“文化生存”作为研究范式,以民族现代化为背景,以社会政策为切入点,以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指标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设计与实施进行评价与反思。基于此,本文将现代化分解为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四个现代化”维度,并对社会政策做了界定,即指那些影响公共福利的政府政策和计划,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和住房政策。同时,在研究中秉持“在决策产生影响力方面,文化是比意识形态更加强烈的概念”这一判断,在探讨社会政策对民族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时重视考察文化因子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现实效果的评价,以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现代化发展困境为参照,本文对以下命题做出反思和回应: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应该遵循怎样的设计理念才能实现一种被人口较少民族接受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在保护这些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又应该如何完善。首先,反思国家过往的民族现代化发展战略,其社会政策预设是认为人口较少民族是落后的、原始的,生活是痛苦的、不堪的,因此一定要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改造,把他们纳入这种早已定义好的发展模式中来,使其跟上现代化的历史脚步。这种简单化的预设使得人口较少民族在忽略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被“规划”入国家现代化的大盘中,忽视人的感情世界和价值体系的复杂性,更很少思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政策实践应该更多的体现出“社会治理”的指导理念。社会政策在按照来自传统或宪法、法规原则进行设计时,除了保证“合法性”,更应注重“正当性”,即能被政策实施对象主观接受的程度。只有让人口较少民族心悦诚服接受的社会政策,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积极回应和持久支持。另外,处于不同文化形态政策设计者和被设计者彼此的文化价值观是应该彼此承认和尊重的。就人口较少民族而言,社会政策的制定更要尊重其民族文化价值观,不能强制改变,这一理念也有助于人口较少民族更好的发挥其“主体性”。其次,基于对文化因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深层文化困境做出如下回应:1.民族生态资源支配权和话语权面临双重剥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信仰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大型的国有农场、林场、工矿和其他建设项目对自然资源的无条件、无选择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将人口较少民族赖以生存和文化繁衍的家园以法律的名义无情的占有。同时现代文明与原住文明的冲突,也催生出新的民族歧视,造成一种生活方式先进者对于较落后者的潜意识比较。随着经济生产方式被动现代化,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在与主流民族汉文化的融合中逐渐丧失话语权,进而反噬其经济现代化进程;2.民族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缺失。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往往由政府主导,人口较少民族缺乏参与较高层次的决策制定的机会,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其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导致政府的许多社会政策得不到支持理解,甚至引发了误会和矛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在给予少数民族权利和尊重的同时也压缩了那些分散在人口更多的民族中的人口较少民族的权利存在空间;3.民族社群文化维系日渐松散。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散落式、混居式的民族聚居方式使得民族之间的交往和通婚增多,再加上人口较少民族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很难形成具备一定影响力民族社群,一旦民族失去其文化依托的社群传统和社群信仰,民族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将十分危险。最后,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在设计理念上必须坚守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理念和“因族制宜”的设计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分类与梯次协调原则、民族主体参与原则。要实现对民族社会政策的矫正必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恢复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保有其对环境资源本来的适用权,只有先保障他们的“环境资源权利”,才可能赋予其生存权和发展权;2.尊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社会政策的制定要以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为前提,尊重人口较少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主导权;3.赋予民族主体参与权。要实现一项政策或项目的设计目标,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带动经济,必须以当地人为主体,关注到社群居民作为文化主体的需求,并建立起一个自发的可持续的文化生产机制;4.恢复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社群”。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是民族社群和精神信仰,社会政策要鼓励促成有影响力的民族社群的形成,通过定期的社群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恢复民族精神信仰。总之,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生存是实现其民族现代化的根本。希望通过研究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营造全社会对这些族群的文化尊重,通过社会政策的完善,更好的考虑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生存的需要,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最终真正实现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王琳[9](2015)在《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本篇论文以我国东北边疆地区的鄂伦春族为典型,用马克思自然观探讨鄂伦春族不同时期生态经济的变化,并进一步指导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确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以鄂伦春族经济类型的变迁所引发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为典型,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研究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以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前提,进一步阐述了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的必要性和深刻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相关基础理论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并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将人与自然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三章简要概述了鄂伦春族的历史沿革和原始生态特征以及通过由各种神话传说衍生出的族人的诚实、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观。第四章分主要析了鄂伦春族从原始公有制、下山定居、禁猎后的三个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后的价值观特征,从客观上反映了鄂伦春族在生产方式上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从茫然、迷惑、犹豫到主动打破封闭、树立商品观念和改变生产方式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艰难历程。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鄂伦春族人世代游猎在崇山峻岭中,长期的狩猎实践让族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狩猎文化,这些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由此可见,鄂伦春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与马克思生态思想从根源上是相吻合的,不仅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有助于人类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价值观。鄂伦春族的生态智慧不仅有利于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而且崇拜自然的价值观对当代保护生态的启示也可成为鄂伦春族自然生态观对可持续发展的借鉴,也为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共创生态文明新时代和与各民族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王艳[10](2014)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东北少数民族村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20世纪20年代乡村社区研究兴起以来涉及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认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起步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的发展阶段以及80年代至今的繁荣阶段。在论述各阶段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后续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效兼顾民族志书写和理论剖析两个方面,从而实现对研究对象更为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和探究。
二、经济类型的变迁及其效应——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类型的变迁及其效应——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 |
一、国内对鄂伦春族的研究 |
二、人类学关于婚姻的研究 |
三、文化变迁理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古里乡猎民村概况 |
第二章 通婚圈 |
第一节 婚姻溯源 |
一、鄂伦春族族源神话 |
二、族源传说中的婚姻形态 |
第二节 定居前的婚姻状况 |
一、氏族外婚 |
二、族际通婚 |
第三节 古里乡猎民村的婚姻现状 |
一、民族内婚 |
二、族际通婚 |
第四节 通婚圈的范围变化 |
一、族际通婚增加 |
二、民族群体增多 |
小结 |
第三章 婚姻缔结过程 |
第一节 定居前的婚姻缔结 |
一、媒人说亲 |
二、认亲 |
三、过彩礼 |
四、婚礼仪式 |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婚姻缔结—以MYQ家族为例 |
一、1958—1978年的父辈婚姻 |
二、1979—1999年的己辈婚姻 |
三、2000—2019年的子辈婚姻 |
第三节 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 |
一、从包办婚姻到自主选择 |
二、简化的订婚仪式 |
三、彩礼与嫁妆 |
四、婚礼形式与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离婚与再婚 |
第一节 定居前的离婚与再婚 |
一、离婚 |
二、再婚 |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离婚与再婚——以MDL为例 |
一、离婚后再婚 |
二、丧偶后再婚 |
第三节 离婚与再婚的观念转变 |
一、从严格到宽松 |
二、从被动到主动 |
小结 |
第五章 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环境变化 |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
二、自然环境的改变 |
第二节 民族的内部调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译)着 |
(一) 史料文献 |
(二) 国内专着 |
(三) 译着 |
学术期刊 |
学位论文 |
其他参考资料 |
附录 |
一、其他照片 |
二、其他个案 |
(一) 族际通婚 |
(二) 离婚与再婚 |
致谢 |
(4)迈向现代:南疆工厂女工生活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目的 |
五、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六、创新点 |
(一)观点创新 |
(二)方法创新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一、X市的基本情况 |
(一)地理资源 |
(二)人口结构 |
(三)经济概况 |
二、X厂的基本情况 |
(一)建厂缘由及发展历程 |
(二)生产规模及配套设施 |
(三)员工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工厂的制度与管理 |
一、工厂人力资源管理 |
(一)员工招聘 |
(二)员工培训与开发 |
(三)员工的绩效考评 |
(四)员工的薪酬与福利 |
二、员工生产车间的深描 |
(一)员工的甄别与配置 |
(二)生产车间对员工的管理 |
(三)车间产生的冲突 |
(四)车间的激励制度 |
三、女工日常生活的管理 |
(一)福利保障 |
(二)居住格局 |
(三)开展的娱乐活动 |
(四)女工纠纷的调节 |
第三章 工厂女工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改变 |
一、女工对劳动观念的认知 |
(一)勤劳与懒惰的衡量 |
(二)劳动薪酬的认知 |
(三)女工生产动机的变化 |
二、女工的消费观 |
(一)劳动薪酬的分配变化 |
(二)消费结构的变化 |
(三)消费心理的变化 |
三、女工的社会交往 |
(一)女工之间的交往 |
(二)女工与管理者的交往 |
(三)交往的驱力 |
四、女工的家庭关系 |
(一)婚姻观念的变化 |
(二)夫妻关系的变化 |
第四章 现代化与生计方式 |
一、现代化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
(一)现代化工厂对南疆妇女生计方式的影响 |
(二)生计方式改变对女工现代化融入的影响 |
二、现代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一)现代化对区域经济的助推 |
(二)地区发展对现代化的追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相关研究回顾 |
四、研究视角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乌伦古湖与地方渔场 |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 |
二、人口与民族结构 |
三、地方渔场的概况 |
第三章 渔场社会的生成 |
一、渔场人的进入 |
二、渔场人的扎根 |
三、社会关系的生成 |
四、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渔场的辉煌时期 |
一、地方渔场的组织结构 |
二、渔场的生产体系 |
三、职工的社会生活 |
四、人口与居住格局的变化 |
五、小结 |
第五章 渔场改制与职工抉择 |
一、渔场体制的发展历程 |
二、职工的抉择 |
三、“变革时期”的家庭与婚姻 |
四、小结 |
第六章 道路、旅游与渔场的新生 |
一、“三不管”:无序的“社区” |
二、道路与“渔场”的新生 |
三、人们的生活与生计 |
四、小结 |
第七章 灾害、湿地建设与渔场的消失 |
一、灾害与下岗职工的发展 |
二、湖泊湿地建设与居民的未来 |
三、走出渔场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对象目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困惑与出路: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生计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口较少民族的生计特点 |
二现代化生计转型中的困惑 |
(一) 政策主导下的主体性缺失 |
(二) 生计空间受挤压严重 |
(三) 大跨度转型中的心理失衡 |
(四) 传统生计文化濒危 |
三多元推动:实现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可持续生计 |
(一) 完善立法, 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在生计转型中的主体性地位 |
(二) 内外联动, 合力增加人口较少民族的生计资本 |
(三) 坚守本真, 推进传统生计文化产业化发展 |
(7)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仪式消费对贫困影响研究 ——以昂巴纳托瓦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关于仪式及消费的研究综述 |
(二)贫困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马达加斯加及麦利那人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评述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经济人类学的理论视角 |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 |
四、论文研究相关概念与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论文创新点 |
(二)本论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田野调查点概述及当地贫困现状 |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概述 |
一、田野调查点所属国家基本情况简述 |
二、田野调查点地区概况 |
三、田野调查点历史沿革 |
四、田野调查点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与语言文化特点 |
五、田野调查点选取考量 |
第二节 昂巴村贫困现状 |
一、农业现状 |
二、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低下 |
三、性别不平等现象 |
四、物质生活环境极端贫困 |
第二章 昂巴村日常诸多生产生活仪式消费与贫困 |
第一节 昂巴村麦利那人的仪式系统 |
一、昂巴村众多仪式产生缘由 |
二、昂巴村仪式体系的分类 |
第二节 日常诸多生产生活仪式形态类型及消费 |
一、临时机动性仪式活动 |
二、常规性祭祀礼仪活动 |
三、其他仪式活动 |
第三节 日常诸多生产生活仪式消费对贫困的影响 |
一、仪式消费的时间成本 |
二、仪式消费的空间成本 |
三、仪式消费与贫困的影响关系分析 |
第三章 昂巴村人生仪式消费对贫困的影响 |
第一节 人生仪式消费的原生态形式 |
一、降生礼仪式及消费 |
二、割礼仪式及消费 |
三、婚礼仪式及消费 |
四、丧礼仪式及消费 |
五、翻尸仪式及消费 |
第二节 人生仪式消费对贫困的影响 |
一、人生仪式消费的人力资本耗费 |
二、人生仪式消费的主要方式 |
三、人生仪式消费与贫困的影响关系分析 |
第四章 昂巴村仪式消费与贫困问题的内在关联分析 |
第一节 昂巴村麦礼那人仪式消费的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因子分析模型设计 |
三、昂巴村村民家庭日常主要消费的因子分析 |
四、仪式消费、教育消费、其它消费因子与贫困指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关于昂巴村麦利那村民诸多仪式消费与当地贫困问题影响的思考 |
第二节 昂巴村麦礼那人仪式消费与贫困的灰色关联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昂巴村家庭消费与家庭贫困指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
第五章 昂巴村传统仪式保护及贫困解决机制 |
第一节 昂巴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
一、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
二、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三、科学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
四、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
五、当地仪式文化资源的辨析与筛选 |
第二节 文化产业解决贫困问题的路径与机制 |
一、文化产业路径和机制的边际控制与分析 |
二、文化产业路径和机制的具体实施 |
三、文化产业解决贫困问题路径与机制的远景效果 |
结语 |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
二、对文化产业的再分析 |
三、对所谓贫困文化的再认识 |
四、对贫困问题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社会政策与民族现代化 |
1.1.1 少数民族发展的现代化思路 |
1.1.2 少数民族发展的社会政策框架 |
1.2 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1.3 选题意义 |
1.3.1 政策实践的战略意义 |
1.3.2 理论研究的历史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鄂伦春民族研究述评 |
2.1.1 国内鄂伦春民族研究追溯 |
2.1.2 国外鄂伦春民族研究概述 |
2.2 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研究述评 |
2.2.1 现实生存的研究范式 |
2.2.2 文化生存的研究范式 |
2.3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研究述评 |
2.3.1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研究范式 |
2.3.2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调整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进路 |
3.1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说 |
3.1.1 人口较少民族概念 |
3.1.2 韦伯的现代化理论 |
3.1.3 社会政策理论 |
3.1.4 社会影响评估理论 |
3.1.5 “文化”概念的引入 |
3.2 概念框架与研究进路 |
3.3 个案选择说明 |
3.4 研究方法 |
第4章 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族民族发展 |
4.1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评述 |
4.1.1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 |
4.1.2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现状及局限 |
4.2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发展历程 |
4.2.1 原始氏族型社会政策时期 |
4.2.2 政府供给型社会政策时期 |
4.2.3 帮扶型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 |
4.3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体系 |
4.3.1 医疗政策 |
4.3.2 政府扶贫政策 |
4.3.3 就业政策 |
4.3.4 教育政策 |
4.3.5 住房政策 |
4.4 鄂伦春社会政策目标实现的现实挑战 |
4.4.1 产业结构无法实现经济现代化 |
4.4.2 地方财政无法实现政策帮扶功能 |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调查 |
5.1 托扎敏乡鄂伦春族现代化状况 |
5.1.1 社会保障:低保成主要生活来源 |
5.1.2 医疗、教育:政策效果差强人意 |
5.1.3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到位 |
5.1.4 文化: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和关注 |
5.2 社会政策给托扎敏乡带来的社会影响 |
5.2.1 关于民族发展方式的探讨 |
5.2.2 国家转产政策“供需脱节” |
5.2.3 文化失衡影响鄂伦春族身心健康 |
5.3 思考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5.3.1 培养鄂伦春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 |
5.3.2 鄂伦春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改造 |
5.3.3 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要协调 |
第6章 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自治乡调查 |
6.1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社会政策变迁 |
6.2 白银纳鄂伦春族现代化状态 |
6.2.1 社会救济:低保在收入来源中占比下降 |
6.2.2 住房:政府保障房落实到位 |
6.2.3 教育: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负担重 |
6.2.4 医疗:有医院无医生,医疗负担重 |
6.2.5 就业:新一代走出去和留下来的艰难选择 |
6.3 白银纳鄂伦春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隐忧 |
6.3.1 男性鄂伦春族单身汉比例超高 |
6.3.2 民族心理建设有待完善 |
6.3.3 文化传承面临现实难题 |
6.3.4 经济帮扶政策“水土不符” |
第7章 反思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民族现代化 |
7.1 不同鄂伦春自治地方的社会政策影响比较 |
7.1.1 不同自治地方鄂伦春族发展水平的差距 |
7.1.2 自治乡的社会政策优势 |
7.1.3 自治旗鄂伦春族的归属情结 |
7.2 社会政策加剧鄂伦春民族文化变迁 |
7.2.1 基础文化变迁 |
7.2.2 生计文化变迁 |
7.2.3 精神文化变迁 |
7.3 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政策桎梏 |
7.3.1 林业开发政策造成自然资源丧失 |
7.3.2 禁猎转产政策致贫现象严重 |
7.3.3 旅游业发展政策忽视文化依托 |
7.4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的改革方向 |
7.4.1 由特殊优惠政策向一般性社会保障制度过渡 |
7.4.2 将鄂伦春旅游业作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切入点 |
7.4.3 以私营经济发展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 |
7.4.4 实现“造血”型的教育福利制度改革 |
第8章 结论与设想 |
8.1 社会政策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深层困境 |
8.1.1 民族生态资源支配权和话语权的双重剥夺 |
8.1.2 民族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的缺失 |
8.1.3 民族社群文化维系的日渐松散 |
8.2 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理念原则 |
8.2.1 坚守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理念 |
8.2.2 秉持因族制宜的设计理念 |
8.2.3 遵守分类与梯次协调原则 |
8.2.4 坚持民族主体积极参与原则 |
8.3 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建议设想 |
8.3.1 恢复民族传统生计方式 |
8.3.2 尊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
8.3.3 赋予民族主体参与权 |
8.3.4 恢复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社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9)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马克思自然观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人对自然界的依赖 |
2.1.1 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 |
2.1.2 自然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
2.2 人对自然界的改造 |
2.2.1 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
2.2.2 劳动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
2.3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2.3.1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 |
2.3.2 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统一 |
2.3.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 |
2.4 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取向 |
2.4.1 保护传统文化的取向 |
2.4.2 可持续发展的取向 |
2.4.3 生态保护的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3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概述 |
3.1 鄂伦春族概况 |
3.1.1 鄂伦春族的族源与族称 |
3.1.2 鄂伦春族的历史沿革 |
3.1.3 鄂伦春族的原始生态特征 |
3.2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内涵 |
3.2.1 鄂伦春族原始生态经济基础 |
3.2.2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基本评价 |
3.2.3 鄂伦春族的自然生态观 |
3.3 鄂伦春族的生态理念映衬马克思生态思想 |
3.3.1 自然崇拜和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智慧 |
3.3.2 游动迁徙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 |
3.3.3 合作平等和人与人和谐的分配智慧 |
3.4 本章小结 |
4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与马克思自然观的契合 |
4.1 鄂伦春族原始自然观的探究 |
4.1.1 鄂伦春族原始公有制的特征 |
4.1.2 定居实现了民族繁荣 |
4.1.3 禁猎实现了经济繁荣 |
4.2 马克思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
4.2.1 自然生态平衡是鄂伦春族的生存之本 |
4.2.2 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是鄂伦春族的发展之本 |
4.2.3 马克思自然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指导思想 |
4.3 本章小结 |
5 以马克思自然观指导鄂伦春族生态经济发展 |
5.1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现代挑战 |
5.1.1 鄂伦春族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
5.1.2 挖掘鄂伦春族特色文化资源 |
5.1.3 大力发展鄂伦春族文化创意产业 |
5.2 鄂伦春族的经济发展愿景 |
5.2.1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发展定位 |
5.2.2 鄂伦春族生态意识的传承保护 |
5.2.3 鄂伦春族特色产业的美丽前景 |
5.3 马克思自然观对鄂伦春族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 |
5.3.1 马克思自然观是当代生态保护建设的前提 |
5.3.2 马克思自然观对鄂伦春族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
5.3.3 鄂伦春族与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共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东北少数民族村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起步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
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三、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
四、经济类型的变迁及其效应——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D]. 王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迈向现代:南疆工厂女工生活的民族志[D]. 李海东.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D]. 庹梦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6]困惑与出路: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生计转型[J]. 王春荣,朴今海.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8(01)
- [7]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仪式消费对贫困影响研究 ——以昂巴纳托瓦那村为例[D]. 钟鸣. 兰州大学, 2016(06)
- [8]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D]. 田雨. 吉林大学, 2016(08)
- [9]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D]. 王琳.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10]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东北少数民族村寨研究[J]. 王艳.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