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ni Index for Citi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ity Size Distribution(论文文献综述)
肖路[1](2021)在《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绿视率与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绿地是重要的公共资源,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以往研究人员常用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和人均绿地面积等来衡量城市绿化,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城市二维平面上的绿化情况,忽略了三维空间上绿化资源和质量。绿视率(GVI:Green View Index)是指视野中绿色所占的比例,其较传统二维绿化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城市三维绿化效果。近年来,网络街景大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绿视率的更大范围应用。尽管绿视率已被广泛用于城市绿色评价,但尚存在知识缺失如:1.绿视率与以往常用的城市绿地量化参数的关系不清;2.绿视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明,尤其是城市内、城市间和全国水平绿视率的主要影响因素;3.绿视率应用方面,绿视率能否用于指示城市生物多样性尚存在知识空缺。基于此,本论文利用百度街景大数据测量GVI,并结合遥感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和文献数据围绕上述3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绿视率与传统城市绿化参数NDVI和绿地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在道路尺度上,按照垂直视角将绿视率分解为仰视绿视率、平视绿视率和俯视绿视率三层分别与之对应高大乔木绿化、低矮乔灌绿化和地被绿化,并分析了其与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在街区水平上,利用基尼指数对GVI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了量化,并分析了GVI和基尼指数与社会经济因素、生物物理因素和绿地景观格局的关系;在城市水平上,对比分析哈尔滨和长春两个城市间和城市内的GVI空间分布差异以及与植物组成、树木大小和景观格局间的关系;在国家水平上,选取31个典型城市分析了绿视率与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城市鸟类多样性及其组成与GVI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GVI与NDVI和绿地覆盖率间的相关性较弱(r<0.63),GVI与NDVI和绿地覆盖率相比主要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则主要受生物物理因素的影响。GVI、NDVI和绿地覆盖率反映了城市不同维度的绿化。在今后城市绿化评价时,应构建包含GVI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城市绿化质量进行评价。道路尺度上,GVI在垂直方向上大小顺序为平视GVI>俯视GVI>仰视GVI,在分析GVI与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后发现,使用大树和提高杨柳科植物所占比例能够创造更多的平均GVI和仰视GVI;整体上,道路GVI与土壤p H和电导率呈负相关关系。在街区水平上,长春市城市建成区各街区平均GVI为5.5,平均基尼指数为0.53。位于城市中心街区的GVI和空间公平性低于靠近郊区的街区。最优增强回归树(BRT)模型分别解释了GVI和基尼指数56.8%和52.5%的变异。绿地景观格局是驱动街区平均GVI及其空间公平性分布的主要因素。绿地斑块所占比例(PLAND)和边缘密度(ED)对街区平均GVI和基尼指数的影响均存在阈值效应。大面积、形状复杂的城市绿地能够创造更多的GVI和改善GVI空间分布公平性。此外,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街区通常具有较高的GVI和相对公平的空间分布。在城市尺度上,哈尔滨市平均GVI、平视GVI和俯视GVI显着高于长春(p<0.05)。两城市俯视GVI由城市中心到郊区呈上升趋势,而仰视GVI则表现为辐射状下降趋势。绿地景观格局能够解释城市GVI的大部分变异,其解释能力随尺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树木大小的解释率上升。哈尔滨GVI的主要受绿地斑块密度(PD)、树高、绿地面积(TA)和ED的显着影响,而长春市的GVI则主要受树高、ED和绿地聚合度指数(AI)的显着影响(p<0.05)。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可通过景观配置和保护城市大树来提升城市GVI。在国家尺度上,城市平均GVI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而不是社会经济因素,而城市GVI最大值受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仰视GVI受日照时数的直接影响,其他气候因子则主要通过日照时数间接的影响仰视GVI;平视GVI受年均降雨量(MAP)的显着影响,其次是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GDP。俯视GVI受到相对湿度显着的直接影响(p<0.05),其次为日照时数和人均收入但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作为新兴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GVI能够用于指示城市鸟类多样性。城市鸟类的科、属、种数量均随城市年均温、GVI、GDP和植物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城市鸟类组成主要受城市空间距离和温度差异影响,其组成差异随城市间距离和温度差异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可以通过百度街景计算绿视率用于城市绿化评价,其是对传统实测和遥感方法的补充,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探讨街道、街区、城市和国家水平城市绿化差异及其可能的地理气候与社会发展驱动因素,并有潜力用于评价其他生物多样性差异。预期其简单快捷性和大数据特征可以用于支撑我国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的评价与建设。
杨瑶[2](2021)在《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及内部联系的经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群作为全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主体,对整个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伴随着一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群的快速成长,城市经济效率低下、城市群空间发展不均衡、内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开始出现,如何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结构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关于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从单一维度进行,忽略了对尺度问题的探讨。基于此,本文从不同尺度的视角下,选取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域,从地方尺度、区域尺度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网络联系特征,并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联系强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首先立足于地方尺度,基于人口空间视角,从首位度、位序-规模、城市规模基尼指数三个方面来探讨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区域尺度上,运用引力模型构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网络,根据测算的城市联系强度值,从市级层面和区县层面来分析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特征。然后从统计年鉴获取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了 2010-2019年武汉城市圈整体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其中以各种传统经济要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测算的四城市指数、位序规模q值、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城市联系强度值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劳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用Eviewsr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联系强度与其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①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整体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属于高度首位分布,人口大量集聚在武汉市区,极化效应较为显着,并呈现出由边缘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的趋势。近年来首位城市武汉市区垄断能力下降,虽然其自身发展不断加快,但无法有效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导致城市圈内小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加剧了空间发展的不平衡。②从城市内部联系来看,近十年来,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强度显着提升,但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扩大,武汉市联系总量一直处于首位,由于其自身优越的综合实力,吸引了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到武汉市,其它城市均趋向于与中心城市联系。城市联系强度格局整体上呈现为以武汉为中心的放射状格局,在距武汉市区较远的东部地区形成联系强度的低值连片区。③从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城市内部联系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来看,武汉城市圈内首位城市的聚集能力越强,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越大,越有利于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也有利于城市圈内其它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城市人口越趋向于位序规模分布越能促进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但对区域内其它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武汉城市圈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能提高武汉城市圈整体的经济绩效。
杨瑶[3](2021)在《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及内部联系的经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作为全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主体,对整个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伴随着一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群的快速成长,城市经济效率低下、城市群空间发展不均衡、内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开始出现,如何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结构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关于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从单一维度进行,忽略了对尺度问题的探讨。基于此,本文从不同尺度的视角下,选取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域,从地方尺度、区域尺度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网络联系特征,并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联系强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首先立足于地方尺度,基于人口空间视角,从首位度、位序-规模、城市规模基尼指数三个方面来探讨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区域尺度上,运用引力模型构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网络,根据测算的城市联系强度值,从市级层面和区县层面来分析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特征。然后从统计年鉴获取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了 2010-2019年武汉城市圈整体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其中以各种传统经济要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测算的四城市指数、位序规模q值、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城市联系强度值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劳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用Eviewsr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联系强度与其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①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整体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属于高度首位分布,人口大量集聚在武汉市区,极化效应较为显着,并呈现出由边缘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的趋势。近年来首位城市武汉市区垄断能力下降,虽然其自身发展不断加快,但无法有效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导致城市圈内小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加剧了空间发展的不平衡。②从城市内部联系来看,近十年来,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强度显着提升,但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扩大,武汉市联系总量一直处于首位,由于其自身优越的综合实力,吸引了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到武汉市,其它城市均趋向于与中心城市联系。城市联系强度格局整体上呈现为以武汉为中心的放射状格局,在距武汉市区较远的东部地区形成联系强度的低值连片区。③从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城市内部联系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来看,武汉城市圈内首位城市的聚集能力越强,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越大,越有利于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也有利于城市圈内其它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城市人口越趋向于位序规模分布越能促进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但对区域内其它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武汉城市圈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能提高武汉城市圈整体的经济绩效。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吴彩鹤[5](2020)在《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城市群作为国家主体功能规划的重要区域,对城市群的发展推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城市群是一个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将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对推进城市群进一步高效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效率两者联系,对城市群的空间经济效率进行研究对推进我国城市群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哈长城市群这一个典型的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尝试构建该城市群的空间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并测度,探索有利于哈长城市群内经济效率高效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内空间结构。研究表明:(1)哈长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在空间分布结构方面表现为路网交通愈加发达,人口向哈尔滨市集聚明显;在职能分布结构上,区域内第二产业职能处于优势地位,第一产业职能逐年弱化,而第三产业职能近年变化并不明显,对比两省黑龙江省部分整体的三个产业优势均衡,而吉林省部分整体多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辅以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则相对弱化;在规模等级结构上,城市群整体呈现单核集聚特征且区域内中心城市规模大于周围城市;在空间联系结构上,城市群整体空间联系愈加紧密,区域内黑龙江省部分整体的联系度较之吉林省部分更好。(2)哈长城市群经济效率在经济产出状况上,区域内经济状况逐年向好,黑龙江省部分整体的经济状况优于吉林省部分;在经济均衡上,城市群经济均衡状况在逐渐向好,研究区域内两省相比吉林省部分整体的经济均衡程度高于黑龙江省部分。(3)哈长城市群的空间经济效率时间上在这十年间经历了两次波动的变化,研究发现紧密的区域联系结构、更大的区域规模和中心集聚态势、加大发展第二、三产业以及发达的区域交通对于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但盲目增大城市规模而不考虑其内部区域间的空间联系情况、不适于城市实际情况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省际间的行政壁垒会给空间经济效率带来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反映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以长春、哈尔滨为双核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加强对哈长城市群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打破哈长城市群内部的行政间的壁垒,增进研究区域内部城市间联系;对于区域内采取人才引进与加大技术人才培养;针对区域内城市不同发展需求个性化投资建设等优化对策。
郭美欣[6](2020)在《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时空分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后发展进程迅速,目前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转变,担负着为区域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创新的使命。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城市群逐步演化为新的经济单元,在相关理论支撑下,以我国18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1999、2009、2017年三个时间断面,分析我国自扩招后城市群高等教育时空差异及其区域经济效应,并为城市群格局下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提高高等教育区域经济效应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群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梯度差异,在总量上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均呈现国家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地方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但在人均与占比角度,部分地方性和区域性城市群排名超过某些国家级城市群;2)各个城市群内部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空间结构均呈明显的中心集聚分布,首位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直辖市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城市群中各个城市之间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较弱,联系不够紧密;3)随时间的推移、得益于政策因素,城市群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城市群内部高等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有微弱的扩散趋势;4)各个城市群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级城市群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对经济总量的带动效果较好,部分地方性和区域性城市群由于经济增长方式、高层次人力资本占比低等原因,人才培养对经济拉动效果不明显;5)各个城市群高等院校科研生产的经济效应在空间上也存在区域差异,院校规模大、科研力量雄厚的城市群科研生产经济效应较高,经济增长贡献不高的城市群科研投入往往不具有竞争力,其经济效应相对也较弱。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城市群内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各个城市群整体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依靠政府调控,推进城市群之间高等教育投入资金的合理调配,促进各个区域的城市群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加强高等层次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效果,提高高新科技产业产值,促使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形成良性的互动。
李平,邓丽君[7](2020)在《我国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态势的动态演变》文中指出选取我国省域范围内地级市、副省级城市以及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和2017年城市户籍总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两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基尼模型计算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和城市经济基尼指数,分析省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集聚特征及动态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人口集聚态势趋于合理,个别省份人口集聚水平有所变化;省域经济集聚态势加剧,不均衡集聚特征显着;省域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态势持续存在,表明各省经济建设与人口发展不相协调,存在失衡现象;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地域特征不明显,边疆省份要素集聚程度高于内地。鉴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内地省域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和加大对边疆省份的政策扶持、促进人口集聚的建议。
孟佶贤[8](2019)在《随机占优检验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不确定性决策问题中,随机占优(Stochastic Dominance,SD)理论始终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在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和决策科学的相关研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聚焦于随机占优检验和随机占优理论在评价问题中的一系列应用场景。随机占优理论作为与均值—方差理论(Mean-Variance,MV)优势互补的投资组合的评价工具,本文研究随机占优效率检验的初衷在于最大限度地选取金融市场中有效的投资组合。这被视为随机占优效率检验方法在金融学中的评价应用。只需替换随机占优效率检验统计量中的矩条件,使其满足随机占优最优性准则,那么上述的随机占优效率检验方法就可以类似地用于建立一般的随机占优检验方法。与此同时,作为本文主要理论贡献的随机占优检验方法也可以被运用到与经济学相关的评价问题中去,并与其它现有的随机占优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相互形成对照。对于随机占优理论在评价问题中的应用,本文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在不平等测度和扶贫政策分析、工资极化和经济状态跃迁、福利经济学的组合评价问题中引入随机占优理论的分析范式,搭建相应的理论框架,并借助随机占优检验建立从理论到实证完整的分析体系。本文在随机占优理论框架下研究了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各章的主要贡献分别为:第2章,对于给定的投资组合,我们提出了基于调整的高斯拟似然比统计量(Adjusted Gaussian Quasi-likelihood Ratio,AQLR)的随机占优效率检验用来评价有效组合,该统计量也适用于构建随机占优关系的检验方法,并且这种随机占优检验方法将被用于第3、4章中的实证研究;第3章,我们分别使用基尼指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测算居民支出项目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再对这些消费项目在不同年份形成的分布进行随机占优检验,从而可以印证随机占优检验对不平等测度的效果同上述三种指数的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同时借助随机占优的视角,提出了从收入累积分布图中的低收入组别中收入的“交叉”情况来判断返贫问题的思路;第4章,我们发现了制造业工资极化和制造业状态的跃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随机占优检验来测定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极化的程度,从而判断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第5章,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对城市家庭福利的影响,这是随机占优组合评价方法在福利经济学中的应用。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在第2章中,针对Post和Versijp(2007)使用的矩等式条件,通过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推导出一个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修正的矩条件,以此为基础,借助二次统计量和绝对值统计量提出了总体已知情况下的随机占优效率的多元统计检验准则(定理2.1),以及借助AQLR统计量提出了观测样本已知的随机占优效率的多元统计检验准则(定理2.2),并证明了这两个随机占优效率检验准则都是充分必要的。通过引入推荐的矩选择(Recommended Moments Selection,RMS)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随机效率检验方法中所涉及的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问题,并且依据数值模拟的例子说明了我们提出的随机占优效率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此外,使用AQLR统计量可以类似地构建随机占优的检验方法,在第3、4章的实证研究中通过与其它随机占优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形成对照,从而说明AQLR法的确能够有效地判断随机占优关系。在第3章中,使用2012至2017年居民消费数据,借助基尼指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计算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两个方面的消费差距,结果显示:第一,对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都在不断缩小;第二,对于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居民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缩小,但城镇居民的这一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则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最后,以贫困程度较重的甘肃省为例,使用本文提出的AQLR法,Wald法,Anderson极大t值法,Davidson和Duclos极大t值法对该省农村居民在上述两项支出上的变化趋势做随机占优检验,结果显示,该省农村居民的这两个项目在其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呈增长趋势,与上述不平等指标的计算结果吻合。这说明近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扶贫政策已见成效,随机占优准则可以同上述三种不平等测度指数一样对贫困问题加以有效的分析,并且AQLR法在实证中检验效果明显。在第4章中,受收敛理论(Convergence)和协同学(Synergetics)启发,提出了制造业均衡状态跃迁假说,该假说旨在建立制造业从业人员收入与制造业发展状态之间的联系。引入用随机占优方法测量收入分布极化程度的分析框架,使用柯尔莫哥洛夫—斯密型(Kolmogorov-Smirnov-type Test,KS)检验和本文提出的AQLR检验方法对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加以量化测定。依据上述的理论,本文测算了2007至2016年中国城镇制造业收入分配的极化程度,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处于较为稳定的均衡状态。同时,在技术大量累积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已经显现出向下一个技术突破点跃迁的态势。在第5章中,研究了随机占优的组合评价问题,讨论了经典的随机占优检验对组合评价问题失效的原因和特例,引入基于随机占优理论建立的理想指标(Utopia Index)模型,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对城市家庭福利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中城市家庭数据,按户主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段,将城市家庭进行分类,并将这些家庭的收入转化为可比较的等值福利水平,计算不同类别家庭等值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值,我们发现:第一,从所有城市家庭的情况来看,越是年轻的家庭,福利水平越高;第二,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家庭的福利水平,除1977年之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外,也是遵循越年轻的家庭福利水平越高的规律;第三,从城市家庭福利增长的视角观察,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增速趋于稳定,在历经特定时期的教育质量下滑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已经开始稳步提升。最后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数据做稳健性验证,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
宋耀辉,王宁[9](2019)在《我国沿边区域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以新疆西北部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新疆西北部10个县级(含)以上城市的人口分布、城市等级规模的分形特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进行深入研究,运用首位度、基尼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新疆西北部城市规模结构分布未严格遵从首位度分布规律,各等级城市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城市规模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位序-规模法则的理想状态。城市规模结构分布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新疆西北部城市规模结构形成以双核心城市为特点,缺少大、中型城市,小城市数量多且发育不足;空间上城市规模结构分布不均衡。新疆西北部城市发展应增强核心城市的职能作用,加强人口集聚,培育城市等级链,以城市间协同发展为主要形态,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钟彬[10](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城市群内部发展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城市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城市体系结构的两大方面—城市规模结构与城市职能结构出发,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明确了论文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首先,利用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指数,选取1996—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县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数据,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究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结构现状及特征;其次,选取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各行业年末从业人员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利用城市职能差异性指数、区位熵、引力模型、纳尔逊统计分析法,分别从城市职能结构总体状况、基本职能结构、城市职能部门间联系强度、城市专业化职能部门,并将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多方对比,探究山东半岛城市群职能结构发展现状及不足。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目前城市数量等级分布不均衡,整体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双核心结构,济南—青岛城市规模相当,但与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相比其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仍需进一步增强;总体来看,城市规模集中程度较低,中间位序等级的城市比较发育;从城市群内部来看,城市规模总体差距较小,近年来呈现微弱增长趋势。山东半岛城市群职能结构层次偏低,与三大城市群相比,仅在能源生产与开采业这一项城市职能部门上具有相对优势,而他职能部门,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与其他三个城市群相比不仅基本职能规模较小、城市群基本职能结构层次也相对较低;17个主要城市基本职能部门的空间分布相对不均衡,能源生产与开采业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南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东部,其他职能部门大多呈分散分布状态;主要城市基本职能联系强度不断增强,中心—外围的空间变化格局明显,城市职能联系强度总量由较高的中心城市向外围呈圈层式递减;与三大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专业化职能数量最少,且以第二产业职能部门为主,第三产业职能部门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职能结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将17个主要城市按其经济和城市专业化职能部门发展水平,划分出了综合I类(济南、青岛)、综合II类(德州、聊城、菏泽)、专业I类(枣庄、东营、济宁)和专业II类(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莱芜、临沂、日照、滨州)四种类型。基于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四条建议:未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应强化济南—青岛带头作用,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促进城市职能结构优化升级;将创新作为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的引擎;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为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条件。
二、Gini Index for Citi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ity Size Distribu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ni Index for Citi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ity Size Distribu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绿视率与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视率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绿视率研究进展 |
1.2.3 基于街景城市环境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绿视率与传统绿化指标关系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2.2.1 街景图像获取和绿视率计算 |
2.2.2 NDVI和绿地覆盖率计算 |
2.2.3 社会经济因素数据获取 |
2.2.4 生物物理因素数据获取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GVI、NDVI和绿地覆盖率间关系分析及其空间分布 |
2.4.2 GVI、NDVI和绿地覆盖率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视率与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和土壤关系研究 |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实地调查及相关指标测定 |
3.1.3 街景图像获取与绿视率计算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街区水平绿视率公平性与驱动因素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4.2.1 街景图像获取及其绿视率计算 |
4.2.2 街道尺度绿视率空间分布公平性量化 |
4.2.3 社会经济因素获取 |
4.2.4 生物物理因子数据 |
4.2.5 遥感数据与景观指数计算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 |
4.4.1 街道尺度平均绿视率和公平性空间分布特征 |
4.4.2 解释变量对街区平均绿视率和Gini指数的相对作用 |
4.4.3 解释因子对街道平均绿视率和Gini指数的边际效应 |
4.5 讨论 |
4.5.1 街区水平绿视率空间分布公平性分布特征 |
4.5.2 绿视率公平性主要驱动因素 |
4.5.3 如何提升绿视率公平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城市间绿视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5.1.1 街景图像获取和绿视率计算 |
5.1.2 实地调查和虚拟调查 |
5.1.3 城市绿地提取和景观参数计算 |
5.1.4 数据质量控制和不确定性分析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 |
5.4.1 两城市绿视率大小和空间分布 |
5.4.2 两城市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及其景观参数比较 |
5.4.3 绿视率与解释变量的RDA分析 |
5.4.4 绿视率与解释变量的方差分解和回归分析 |
5.5 讨论 |
5.5.1 城市内和城市间街道绿视率组成比较 |
5.5.2 影响城市街道绿视率的主要因素 |
5.5.3 城市绿视率管理与提升建议 |
5.5.4 不确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国主要城市绿视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6.2.1 街景图像获取和绿视率计算 |
6.2.2 气候因子和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
6.3 数据分析 |
6.4 结果 |
6.4.1 31城市气候和社会经济基本特征 |
6.4.2 31城市平均绿视率及空间分布 |
6.4.3 31城市垂直绿视率及空间分布 |
6.4.4 城市绿视率与气候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 |
6.4.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作用 |
6.5 讨论 |
6.5.1 城市绿视率大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6.5.2 城市绿视率主要驱动因素 |
6.5.3 研究不足及不确定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鸟类组成多样性与绿视率关系初探 |
7.1 研究区域概况 |
7.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7.2.1 城市鸟类数据获取 |
7.2.2 影响因子数据获取 |
7.2.3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城市鸟类多样性及其组成 |
7.3.2 城市绿视率及绿化特征差异 |
7.3.3 城市鸟类多样性与绿视率关系:简单相关与回归分析 |
7.3.4 城市鸟类组成差异与绿视率关系:Mantel检验与方差分解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及内部联系的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2 城市网络 |
2.1.3 经济绩效 |
2.2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
2.3 城市网络研究 |
2.4 空间结构绩效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数据来源 |
4 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结构与内部联系网络分析 |
4.1 地方尺度:城市自身属性 |
4.1.1 空间结构测度方法 |
4.1.2 人口空间结构现状 |
4.1.3 地方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4.2 区域尺度:城市网络联系强度 |
4.2.1 城市网络联系强度测算方法 |
4.2.2 城市网络联系强度测算结果 |
4.2.3 区域尺度城市群内部联系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1.1 C-D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 |
5.1.2 指标变量说明 |
5.1.3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城市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1 基于时间序列的空间结构经济绩效实证分析 |
5.2.2 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结构经济绩效实证分析 |
5.3 城市网络联系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及内部联系的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2 城市网络 |
2.1.3 经济绩效 |
2.2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
2.3 城市网络研究 |
2.4 空间结构绩效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数据来源 |
4 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结构与内部联系网络分析 |
4.1 地方尺度:城市自身属性 |
4.1.1 空间结构测度方法 |
4.1.2 人口空间结构现状 |
4.1.3 地方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4.2 区域尺度:城市网络联系强度 |
4.2.1 城市网络联系强度测算方法 |
4.2.2 城市网络联系强度测算结果 |
4.2.3 区域尺度城市群内部联系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5.1.1 C-D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 |
5.1.2 指标变量说明 |
5.1.3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城市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1 基于时间序列的空间结构经济绩效实证分析 |
5.2.2 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结构经济绩效实证分析 |
5.3 城市网络联系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3.1 研究数据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重难点 |
第2章 概念、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群与哈长城市群 |
2.1.2 空间经济效率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
2.2.2 经济效率的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城市群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3.2 城市群经济效率相关研究 |
2.3.3 空间结构与经济效率关系相关研究 |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 空间结构指标选取 |
3.1.1 空间分布结构 |
3.1.2 职能分布结构 |
3.1.3 规模等级结构 |
3.1.4 空间联系结构 |
3.2 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2.1 哈长城市群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
3.2.2 哈长城市群职能分布结构特征 |
3.2.3 哈长城市群规模等级结构特征 |
3.2.4 哈长城市群空间联系结构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长城市群经济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 |
4.1 经济效率指标选取 |
4.1.1 经济产出水平 |
4.1.2 经济均衡程度 |
4.2 哈长城市群经济效率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2.1 哈长城市群经济产出水平特征 |
4.2.2 哈长城市群经济均衡程度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 |
5.1 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5.1.1 建立体系的相关概念及依据 |
5.1.2 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体系 |
5.2 时间维度评价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特征 |
5.2.1 时间维度评价研究区域整体空间经济效率特征 |
5.2.2 时间维度评价研究区域内各城市空间经济效率均值特征 |
5.3 空间维度评价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特征 |
5.3.1 空间维度评价研究区域空间经济效率特征 |
5.3.2 空间维度评价研究区域内各城市空间经济效率特征 |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优化 |
6.1 建立以长春、哈尔滨为双核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 |
6.2 加强对哈长城市群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 |
6.3 打破行政壁垒,增进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 |
6.4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纳高新技术人才 |
6.5 对城市群内城市不同发展需求个性化投资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时空分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等教育 |
2.1.2 经济增长 |
2.1.3 城市群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2.2.4 集聚-扩散效应 |
2.2.5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指标选取 |
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3.1.1 城市群范围的确定 |
3.1.2 城市群概况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第4章 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时空分异 |
4.1 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规模时空分异 |
4.1.1 单因素时空格局分析 |
4.1.2 中心分布结构分析 |
4.1.3 集聚与扩散分析 |
4.2 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质量时空分异 |
4.2.1 总体时空格局分析 |
4.2.2 中心分布结构分析 |
4.2.3 集聚与扩散分析 |
第5章 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
5.1 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
5.1.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
5.1.2 模型构建 |
5.1.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2 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科研产出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
5.2.1 高等教育科研产出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
5.2.2 模型构建 |
5.2.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我国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态势的动态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对象与数据 |
(一)基尼模型的引入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我国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特征分析 |
(一)人口集聚特征分析 |
(二)经济集聚特征分析 |
四、我国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态势的动态演变 |
(一)省域人口集聚态势趋于合理,个别省份人口集聚水平有所变化 |
(二)省域经济集聚态势加剧,不均衡集聚特征显着 |
(三)省域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态势持续存在 |
(四)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地域特征不明显,边疆省份要素集聚程度高于内地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8)随机占优检验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论文的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随机占优效率的多元统计检验和推断 |
2.1 随机占优效率检验和矩选择方法的研究概述 |
2.2 总体的M-阶随机占优效率的多元统计检验 |
2.3 观测样本的M-阶随机占优效率的多元统计检验 |
2.4 基于矩选择方法的参数估计与推断 |
2.5 实证应用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平等测度和扶贫成效分析 |
3.1 随机占优准则与不平等问题的关系 |
3.2 三种不平等测度方法的介绍 |
3.3 精准扶贫战略施行后不平等测度指标的变化 |
3.4 基于随机占优检验的扶贫成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资极化和经济状态跃迁 |
4.1 经济收敛和经济状态的描述 |
4.2 制造业均衡状态跃迁假说 |
4.3 基于随机占优分析框架的收入分配的分离特性和极化现象 |
4.4 基于随机占优检验的收入极化测定 |
4.5 中国经济状态跃迁—基于制造业收入极化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随机占优的组合评价 |
5.1 随机占优准则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 |
5.2 组合评价中随机占优准则失效的特例 |
5.3 理想指标模型 |
5.4 高等教育扩招和中国城市家庭福利水平 |
5.5 中国城市家庭福利水平理想指标的排序结果 |
5.6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对照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我国沿边区域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以新疆西北部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新疆西北部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历程 |
四、新疆西北部城市规模结构演变计量分析 |
(一)城市规模结构首位度分析 |
(二)城市规模结构基尼指数分析 |
(三)城市规模结构位序-规模法则检验 |
五、结论与建议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 |
2.1.2 国内外城市体系研究 |
2.1.3 国内外城市规模结构研究 |
2.1.4 国内外城市职能结构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心地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产业演进理论 |
2.2.4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3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结构研究 |
3.1 主要研究方法 |
3.1.1 城市首位度指数 |
3.1.2 位序—规模法则 |
3.1.3 城市基尼指数 |
3.2 研究数据 |
3.3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结构特征 |
3.3.1 城市数量等级分布由金字塔转向纺锤型 |
3.3.2 高序位城市规模呈双核心结构 |
3.3.3 城市规模集中程度较低 |
3.3.4 城市规模总体差距较小 |
第4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职能结构研究 |
4.1 主要研究方法 |
4.1.1 城市职能差异性指数 |
4.1.2 城市基本职能测算 |
4.1.3 城市职能联系强度测算 |
4.1.4 城市专业化职能测算 |
4.2 研究数据 |
4.3 山东半岛城市群职能结构总体分析 |
4.3.1 城市群职能部门结构比较分析 |
4.3.2 城市职能部门区域差异性分析 |
4.4 山东半岛城市群基本职能结构分析 |
4.4.1 城市群基本职能结构分析 |
4.4.2 主要城市基本职能空间差异分析 |
4.4.3 主要城市职能联系强度分析 |
4.5 山东半岛城市群专业化职能部门分析 |
4.5.1 城市群专业化职能部门分析 |
4.5.2 主要城市专业化职能部门差异分析 |
第5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优化建议 |
5.1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核心城市带动作用相对不突出 |
5.1.2 城市群基本职能结构层次较低 |
5.1.3 城市职能结构区域差异明显 |
5.2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优化建议 |
5.2.1 强化济南-青岛带头作用,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
5.2.2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促进城市职能结构优化升级 |
5.2.3 将创新作为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的引擎 |
5.2.4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为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条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Gini Index for Citi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ity Size Distribu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绿视率与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研究[D]. 肖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及内部联系的经济绩效研究[D]. 杨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及内部联系的经济绩效研究[D]. 杨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 吴彩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国城市群高等教育时空分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郭美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我国省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态势的动态演变[J]. 李平,邓丽君. 经济视角, 2020(02)
- [8]随机占优检验及其应用研究[D]. 孟佶贤. 吉林大学, 2019(02)
- [9]我国沿边区域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以新疆西北部城市为例[J]. 宋耀辉,王宁. 新疆社科论坛, 2019(05)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与职能结构研究[D]. 钟彬.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