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室壁多普勒频谱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静[1](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超声心功能异常与sRAGE水平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hathy,DC)是其重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研究表明,糖尿病心肌病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除了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还可表现为更早期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STE)是近年来的新技术,可以追踪获得心动周期中相邻两帧间的心肌斑点位置变化,从而获得形变参数,可以用来检测糖尿病心肌病早期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蛋白质在非酶条件下糖基化形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目前其具体种类、数量仍未研究清楚。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 Lysine,CML)、甲基乙二醛修饰的精氨酸化合物--甲基乙二醛氢咪唑酮(methylglyoxal hydroimidazolone,MG-H)是AGEs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两种,被认为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有关。AGEs的受体,RAGE(receptor for AGEs)是细胞膜上的受体,在心脏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AGEs可以直接导致结构蛋白功能改变,或与RAGE相互作用使细胞信号转导、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自由基激活等,最终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除了全长膜结合受体RAGE,在细胞外间隙和血液循环中可检测到其可溶性形式sRAGE(soluble RAGE),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即全长RAGE跨膜受体胞外部分经蛋白水解产生,另一途径是RAGE基因选择性剪接形成剪接变异体后表达生成。在RAGE基因的剪接变异体中,目前发现的至少有19种,其中V1型表达为内源性分泌型RAGE(endogenous secretory RAGE),是唯一公认的分泌型。循环中的sRAGE可以作为诱骗受体结合AGEs,阻止AGEs直接或间接对心脏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既往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中,sRAGE、esRAGE也与心脏疾病状态、心功能情况表现出了相关性。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发现糖尿病心肌病早期心功能改变,确定CML、MG-H、sRAGE及esRAGE在1型糖尿病患者循环中的水平,初步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心功能异常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型糖尿病患者29例,健康对照组31例。获取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ELISA检测循环CML、MG-H、sRAGE及esRAGE浓度,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心功能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T1D组与对照组比较,CML增加,esRAGE减低,导致CML/esRAGE比值增加,三者有统计学意义;MG-H、sRAGE增加,无统计学意义。2、T1D组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结构参数: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质量指数(LV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参数:e(lat)减低,E/e(lat)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功能参数中,左室大部分节段LS及左室GL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性分析显示CML/esRAGE与舒张、收缩功能呈负相关,esRAGE与收缩功能呈正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中e(lat)的独立决定因素是CML/esRAGE;E/e(lat)的独立决定因素是心率;GLS的独立决定因素为Hb A1C及患病时间。结论1、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糖尿病心肌病早期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发现早期舒张功能障碍。2、esRAGE降低提示收缩功能可能减低,CML/esRAGE增加时可提示收缩或/和舒张功能减低。3、血糖控制良好仍是预防糖尿病心肌病的重点;患病时间超过11年的患者,应常规监测心功能参数,以早期发现异常。循环中esRAGE可能对心脏舒张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韩舒[2](2021)在《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各类型右室流出道梗阻畸形(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RVOTO)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研究,分析RVOTO胎儿心脏结构改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相应的心肌力学改变,旨在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各类型RVOTO胎儿循环特点及心脏功能改变,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新技术评价胎儿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盛京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RVOTO的单胎胎儿110例(孕龄20~34周,平均孕龄26.8±3.3周),并根据否合并非限制性室水平分流分为A、B两组。收集与病例组胎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单胎胎儿135例。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肺动脉、动脉导管(DA)、静脉导管(DV)、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血流并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肺动脉瓣上峰值流速(PVmax)、血流加速时间(ACT)、射血时间(ET);DV的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Vs)、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d)、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Va)及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MCA搏动指数(MCA-PI)、UA搏动指数(UA-PI),计算脑胎盘血流搏动指数比(CPR)。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瓣环(PA)与主动脉瓣环(AO)内径,计算PA/AO比值、PA Z-评分。比较A、B病例组与孕龄相匹配对照组胎儿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根据以上RVOTO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及相关研究结论,进一步根据是否存在PA/AO<0.6或PA Z-评分<-3且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将病例A组分为重度RVOTO组与轻中度RVOTO组,根据胎儿肺动脉瓣形态、启闭情况并结合相关超声心动图表现,将病例B组分为重度RVOTO组与轻中度RVOTO组。应用2D-STI分析软件对重度RVOTO组、轻中度RVOTO组与对照组胎儿标准四腔心切面二维动态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获得左、右心室壁各节段以及整体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SRd),并获得左心室侧壁与右心室游离壁的应变-时间曲线,计算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参数。应用二维Simpson法测量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二维面积变化法测量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比较重度RVOTO组、轻中度RVOTO组与孕龄相匹配对照组胎儿二维超声及2D-STI获得的心功能参数差异。结果:1.病例组中92例(83.6%)、正常对照组中115例(85.2%)胎儿获得本研究所需全部超声数据。2.A、B组RVOTO胎儿PA/AO均较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减小(P<0.01),PA Z-评分绝对值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除肺动脉闭锁胎儿外,病例组PVmax较对照组加快(P<0.01),ACT和ET较对照组缩短(P<0.01)。3.A、B组各有16例RVOT胎儿出现动脉导管内血流逆向灌注。4.A组54例RVOTO胎儿中:(1)伴有PA/AO<0.6或PA Z-评分<-3且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的15例重度RVOTO胎儿与孕龄相匹配的39例轻中度RVOTO胎儿及对照组胎儿相比,其DV、MCA及UA血流变化显着,表现为DV-Va减低,DV-PVIV升高(P<0.05);MCA-PI、CPR减低,UA-PI升高(P<0.05)。(2)轻中度RVOTO胎儿与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相比,MCA-PI、CPR减低,UA-PI升高(P<0.05);DV血流频谱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5.B组38例RVOTO胎儿中:(1)16例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锁胎儿与孕龄相匹配的22例肺动脉轻中度狭窄胎儿及对照组胎儿相比,其DV、MCA、UA及DA血流变化显着,表现为DV-Va明显减低(P<0.01),其中12例出现DV舒张末期血流反转或消失,同时DVPVIV升高(P<0.01);MCA-PI、CPR减低,UA-PI升高(P<0.05),且均出现动脉导管内血流逆向灌注。(2)肺动脉轻中度狭窄胎儿DV-Va较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减低,DV-PVIV升高(P<0.05),MCA-PI、UA-PI、CP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导管内血流方向均正常。6.115例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力学特征:(1)左心室壁各节段间纵向S、SRs及SR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间纵向S、SRs由基底段至心尖段依次递减(P<0.05),而各节段间纵向SRd无统计学差异(P>0.05)。(2)左、右心室壁GLS均与孕龄呈正相关,左、右心室壁GLSRs、GLSRd均与孕龄无相关性。(3)左、右心室壁GLS、GLSRs及GLSR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心室间收缩期同步性参数正常参考范围为9.24±4.48ms(2~22ms),且与孕龄无相关性。7.92例RVOTO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力学参数:(1)2D-STI显示重度RVOTO胎儿左、右心室壁GLS、GLSRs及GLSRd均较孕龄相匹配的轻中度RVOTO胎儿及对照组胎儿减低(P<0.05),但二维Simpson法测量重度RVOTO胎儿LVEF与其余两组无差异(P>0.05)。重度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时间差明显大于其余两组(P<0.05),存在心室间收缩不同步。(2)轻中度RVOTO胎儿仅右心室壁GLSRd较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减低(P<0.05),左、右心室壁整体纵向GLS、GLSRs及左心室壁GLSRd与对照组胎儿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度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时间差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AO<0.6与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与RVOTO胎儿左、右心室壁GLS减低显着相关。PA/AO<0.6预测A组RVOTO胎儿右心室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57,0.962),0.801(95%CI:0.672,0.93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66.7%与83.8%、58.8%。PA/AO<0.6预测B组RVOTO胎儿右心室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95%CI:0.515,0.866),0.703(95%CI:0.526,0.88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2%、58.8%与76.0%、38.5%。结论:1.对RVOTO胎儿DA、UV及MCA、UA血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当RVOTO胎儿为重度梗阻或不合并非限制性室水平分流时,DV血流频谱变化显着;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可提示RVOTO胎儿梗阻程度;当RVOTO胎儿脑血流氧饱和度降低或血流量减少时,通过代偿性脑动脉扩张与脐动脉收缩保证脑血流灌注。2.重度RVOTO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存在心室间收缩不同步。轻中度RVOTO胎儿仅出现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3.PA/AO<0.6可较敏感预测伴有室水平非限制性分流的RVOTO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对室间隔完整的RVOTO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预测效能有限。4.2D-STI技术获得的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应变率参数较传统二维超声可更加敏感地反映胎儿心室功能早期变化。2D-STI技术评价胎儿心室间收缩期同步性可反映胎儿心室收缩功能。
郭雪婷[3](2020)在《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心动图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SLE患者(SLE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及3D-STI检查,分别获取心尖四腔、两腔、三腔,以及左室长轴、短轴二维超声切面,及M型超声切面;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心输出量(CO)、球形指数(SPI)、左室舒张末期质量(LV EDmass)、左室收缩末期质量(LV ESmass),与此同时,使用M型超声,进行测量从而得到二维左心室射血分数(two-dimensional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2D-LVEF);运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射血时间(ET),并应用公式(IVRT+IVCT)/ET计算Tei指数。应用3D-STI行心肌运动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LS、GCS、GRS、GAS),再应用公式计算各方向相应的舒张期前1/3点时的应变显像舒张指数(SI-DI),公式为(SI-DI=(AB)/A×100%)?分别比较各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比较2D-LVEF与3D-LVEF是否存在差异,绘制不同三维应变参数预测SLE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并应用统计学分析EF与三维应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他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性。结果:SLE组超声心动图的测量数值(EDV、SV、CO、LV EDmass、LV ESmass)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FS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EDd、LVEDs、IVSd、IVSs、LVPWd、LVPWs、ESV、S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2D-LVEF、3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LE组Tei指数明显升高(P<0.01)。SLE组左心室GLS、GCS、GRS、GAS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公式计算得出,SLE组左心室L-SI-DI、C-SI-DI、R-SI-DI及ASI-D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诊断SLE的敏感度为93.3%,高于GLS(80%)、GCS(66.7%)、GRS(86.7%),GCS诊断SLE的特异度为(93.3%),高于GLS(86.7%)、GAS(86.7%)和GRS(73.3%);受检者GLS、GCS、GAS、GRS与LVEF均具有线性相关性(r=0.671,P<0.01;r=0.678,P<0.01;r=0.661,P<0.01;r=0.653,P<0.01)。ROC曲线显示SLE患者C-SI-DI敏感度(93.3%)及L-SI-DI敏感度(86.7%)高于R-SI-DI(80.0%)、A-SI-DI(80.0%);A-SI-DI特异度(93.3%)及R-SI-DI特异度(93.3%)高于L-SI-DI(73.3%)、C-SI-DI(73.3%)。结论:1.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量化评价SLE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早期评估其亚临床心脏毒性,为临床早期进行干预提供诊断依据。2.Tei指数能够有效评估心脏整体功能改变。
焦子义[4](2020)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致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 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相关的早期亚临床心脏毒性,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2.观察重要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3.对比左室各层心肌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敏感性有无差异。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33名,平均年龄为51.36±9.77岁,均为女性。采用以蒽环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基础状态(T0)及化疗第2周期(T2)、第4周期(T4)完成后48小时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 仪器设备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 E9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5Sc-D心脏探头,频率:1.4-4.6MHz,配有Echo PAC PC 203应变分析软件。3. 观察指标基本信息采集: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前,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血糖、血脂、心电图、既往病史、化疗方案等基本信息,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体表面积(BSA)。M型及二维超声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室基底部横径(RVD-B)、右室中部横径(RVD-M)、右室长径(RVD-L)、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参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左室侧壁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L),间隔处和侧壁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平均值(e’)、脉冲多普勒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峰值速度(E/e’)、右室游离壁处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T)。在心尖五腔心切面将取样点置于左室流出道,获取左室流出道脉冲多普勒频谱图。二维斑点追踪相关参数: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测量左室心肌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LVGLS)、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VGLS-Endo)、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VGLS-Epi)及右室心肌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RVGLS)。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各组内指标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指标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指标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连续性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等级资料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本信息筛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计33名,9名患者合并高血压,用药前2名患者心电图示期前收缩,化疗期间未见明显变化,化疗第四周期结束后5名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为105-112次/分,无心脏不适主诉。2.超声心动图参数(1)心室腔大小及结构参数的比较:与T0相比,反映心室大小及结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IVSD、LVPWD、LVEDD、LVESD、LVEDV、LVESV及RVAW、RVD-B、RVD-M、RVD-L在化疗过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2)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的比较:与T0相比,常规参数LVEF在T2时变化不明显(P>0.05),T4时降低(P<0.05),LVFS、MAPSE、s’L在化疗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化疗周期增加,药物剂量不断累积,LVFS、s’L呈现降低趋势;二维应变参数LVGLS、LVGLS-Endo、LVGLS-Epi在T2、T4时均显着降低(P<0.01)。(3)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的比较:与T0相比,e’在T4时降低(P<0.05),其他参数E、A、E/A、E/e’在化疗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E、A呈降低趋势。(4)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的比较:与T0相比,常规参数RVFAC、TAPSE、s’T在化疗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药物剂量不断累积,呈现降低趋势;二维应变参数RVGLS在T4时显着降低(P<0.01)。3.左室主要收缩功能参数相关性分析及影响因素(1)蒽环类药物平均累积剂量与LVGLS、LVEF相关性分析:T2时,蒽环类药物平均累积剂量约180mg/m2,T4时增至360mg/m2,LVGLS与药物平均累积剂量呈负相关(r=-0.457,P<0.01),LVEF与药物平均累积剂量未呈现明显相关性(P>0.05)。(2)年龄对收缩功能减低程度△LVGLS、△LVEF的影响:将患者按年龄≤50y、51-60y、≥61y均分为A、B、C三组,统计分析显示:T4结束后,A组与B组△LVGLS无明显差异(P=0.131),A组与C组(P=0.001)、B组与C组(P=0.028)△LVGLS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当患者年龄>60岁时,蒽环类药物对左心收缩功能的损害程度明显增加。但不同年龄组常规反映左心收缩功能的△LVEF值无明显差异(P>0.05)。(3)高血压对收缩功能减低程度△LVGLS、△LVEF的影响:T4结束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和正常血压患者△LVGLS、△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4)体重指数(BMI)对收缩功能减低程度△LVGLS、△LVEF的影响:将患者依据体重指数中国参考标准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统计分析显示:T4结束后,超重、肥胖患者与正常体重指数者相比,△LVGLS、△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蒽环类药物化疗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损害,以收缩功能的损害更早期、更明显,较小剂量时即可出现,并且随着药物累积剂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右心收缩功能在化疗期间也减低,但在左心收缩功能减低之后出现。2.在监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中,二维应变参数GLS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LVEF、RVFAC等更加敏感,可以发现早期的亚临床心脏毒性。患者年龄越大,GLS降低越多,心脏毒性越明显。3.左室各层心肌随着蒽环类药物的剂量累积出现不同程度受损,化疗前后以心内膜心肌应变降低最明显,提示心内膜心肌纤维更加敏感,在化疗过程中更容易累及。
李婷婷[5](2020)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应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左心室应变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观察组),按照心电图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30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30例),另外选取同期因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检查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3D-STI测量指标: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及左室各节段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等数值。同时,上述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以冠状动脉中度、中重度、重度狭窄或闭塞为标准,统计分析受累节段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等数值。结果(1)AMI组与对照组在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AMI组及STEMI亚组LVEDV、LVESV及WMSI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NSTEMI亚组LVE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V、LVEF、W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TMI亚组比较,SETMI亚组LVEDV、WMSI均高于NSTMI亚组,而LVEF低于NSTMI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AMI组及其亚组GLS、GCS均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TEMI亚组相比SETMI亚组GLS、GCS未见明显差。(4)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AMI组左室节段分为受累节段和正常节段,SETMI亚组心肌梗死受累节段163/510个,NSTM亚组心肌梗死受累节段99/510个,二者与对照组相比较,相应节段LS、C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ETMI亚组相比,STEM亚组梗死节段LS、CS均低于NSETMI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VEF与GLS、GCS之间的相关性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EF与GLS、GCS之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00,r=-0.489;P<0.05),GLS相关性更显着。结论(1)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无创、准确、全面的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应变值,从而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变特点,使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得以早期检测出异常。(2)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节段应变值特点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粥样斑块发生的部位,从而对受累的心肌节段作出更准确的判断。(3)整体纵向应变值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
吴秋碧[6](2019)在《二尖瓣环位移与左室纵向应变在评价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临床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纵向应变(GLS)、组织多普勒收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环位移等,其中,GLS被认为是评估左室早期收缩功能障碍最准确和敏感的指标,而LVEF作为早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有明显的局限性。寻找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且敏感的无创性评价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心功能异常以及早期临床干预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分别应用M型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不同LVEF水平的左室纵向收缩功能,探讨不同方法对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105例本院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8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6.80±12.35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甲亢、心房颤动、严重的瓣膜病(狭窄和/或中度以上瓣膜反流);合并严重肺、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选取同期正常血压的健康志愿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2.72±9.51岁)为对照组(NC)。分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3组:A组:LVEF≥55%;B组:45%≤LVEF<55%;C组:LVEF<45%。入选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1)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壁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房前后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二尖瓣环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速度(e侧、e隔、a侧、a隔);(2)左室收缩功能指标:采用Simpson法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侧壁及间隔二尖瓣环位移(DM-l、DM-s)、采用TDI法测量左室侧壁及间隔二尖瓣环位移(DTDI-l、DTDI-s),计算二尖瓣环位移指数(M型测得DIM-l%、DIM-s%,TDI测得DITDI-l%、DITDI-s%;)、侧壁和间隔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l、Ss)、左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应变(SL)。结果1.应用M型及TDI获得的A、B、C三组二尖瓣环位移与位移指数(DM-l、DM-s、DIM-l、DIM-s,DTDI-l、DTDI-s、DITDI-l、DITDI-s)均较NC组明显下降(p<0.05),且在A、B、C组间呈递减趋势(p<0.05);但应用瓣环运动速度Sl、Ss时,只有B、C组收缩速度降低(C组更甚,均p<0.05),而A组未见明显变化。2.HT组所有二尖瓣环运动指标(DM-l、DIM-l、DM-s、DIM-s、DTDI-l、DITDI-l、DTDI-s、DITDI-s、Sl、Ss)与SL呈负相关,其中DIM-s与SL相关性最高(r=0.80)3.HT组所有二尖瓣环运动指标(DM-l、DIM-l、DM-s、DIM-s、DTDI-l、DITDI-l、DTDI-s、DITDI-s、Sl、Ss)与LVEF呈正相关,其中,DIM-s与LVEF相关性最高(r=0.68);4.M型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两种方法测量的间隔及侧壁位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者测量值的差值均值接近于0,95%置信区间范围窄(0.08±0.39、-0.05±0.28)。结论1.M型超声、组织多普勒及二维应变方法均能早期检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异常,其中瓣环位移比峰值速度与总体纵向应变间相关性更好。2.在临床应用上,M型超获得的位移因不需要同步采集心电图而在操作上比二维应变更为便捷。
桂艳霞[7](2019)在《左室收缩末期生物力学变化与舒张性心衰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大心肌劲度、最大弹性模量与E/A值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表明左室收缩末期最大心肌劲度和最大弹性模量能体现心肌舒张功能的敏感性,且是直接的生物力学指标及舒张性心衰发生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1)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选取2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患者的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RWT),并基于LVMI和RWT指标分为四组,分别是(1)正常结构(Left ventricular normal,LVN)、(2)向心性重构(Left ventricular concentric remodeling,LVCR)、(3)离心性肥厚(Left ventricular eccentric hypertrophy,LVEH)、(4)向心性肥厚(Left ventricular concentric hypertrophy,LVCH),另选取115名健康人选入对照组。(2)对五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分别以R波顶点和T波顶点作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的左心室和心尖四腔观的左心室,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室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s)。测定心脏收缩末期左室中壁长径(The end-systolic of Left ventricular midwall long axis diameter,Lmes)、短径(The end-systolic of Left ventricular midwall short axis diameter,Dmes)、室壁厚度(The end-systolic of Left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s,Hes)。同步记录右臂袖带血压值,计算获得左室收缩末期最大心肌劲度(Maximum myocardial stiffness,maxEav)、最大弹性模量(Myocardial maximum elastic modulus,Emax)。(3)本次研究通过(x±S)表示计量数据;通过方差分析进行组内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两变量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通过t检验或者校正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标准设为P<0.05。结果(1)五组研究对象maxEav、Emax与E/A值的相关性分析:(1)LVEH组maxEav与E/A值呈显着负相关(r=-0.417,P<0.01)。(2)LVCH组maxEav与E/A值呈显着负相关(r=-0.366,P<0.05);LVCH组Emax与E/A值呈显着负相关(r=-0.491,P<0.01)(3)LVCR组maxEav与E/A值呈显着负相关(r=-0.404,P<0.01);LVCR组maxEav与E/A值呈显着负相关(-0.235=r,0.05<P)(2)LVN组、LVCR组、LVEH组以及LVCH组与对照组间的maxEav、Emax与E/A的比较:LVCR组、LVCH组与对照组间的E/A值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E/A值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H组Emax与E/A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H组maxEav与E/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N组maxEav、Emax与E/A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H组的maxEav、Emax与E/A的比较与其他组相比,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各组maxEav、Emax均减小,差异统计学表现为P<0.0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maxEav、Emax是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更为敏感且简便易得的指标,同时分析高血压左室重构合并舒张功能异常患者心肌最大心肌劲度的变化,探索舒张性心衰的发病机制,可以为今后预防及治疗舒张性心衰提供理论依据。
黄佳[8](2019)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因不断飙升的患病率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成为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命杀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左室充盈能力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超声心动图不仅对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极高辨识度,且具有安全无创、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可重复性操作等优势成为了诊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2016年的ASE/EACVI指南与标准将左室舒张功能评估流程简化,推荐了E、E/e’、LAVI及TR峰值流速四个关键参数来评价左室充盈压是否增高并将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成I、II、III级。本文通过分析HFpEF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探讨超声心动图在HFpEF患者中的诊疗价值与优势。第一部分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基本特征目的:本部分拟通过比较HFpEF、HFmrEF和HFrEF三种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年龄、病因、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钠、NYHA心功能分级的差异和超声心动图的基本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对HFpEF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对象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II-IV级)住院患者587例,其中男性372例,女性215例,所有患者血清NT-proBNP值均升高(NT-proBNP>125pg/mL)。根据2016年ESC心力衰竭指南将将587例患者分成了HFpEF组(LVEF<40%)、HFmrEF组(LVEF40-49%)和HFrEF组(LVEF≥50%)三组,比较分析各组之间性别、年龄、病因、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钠、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1.HFpEF、HFmrEF和HFrEF三组患者之间,年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钠无统计学差异,性别构成、病因、NYHA心功能分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HFpEF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HFmrEF组和HFrEF组;HFpEF组高心病占比远远高于其他两组,扩心病则主要分布在HFrEF组,冠心病患病率在三组均占比很高,;HFrEF组NYHA心功能IV级患者明显多于HFpEF组和HFmrEF组,NYHA心功能III级在HFpEF、HFmrEF、HFrEF三组患者中的占比为38%:24%:38%。2.HFpEF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的主要表现为LAVI、IVSd、LVPWd、E、E/e’值升高(P<0.05);三组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同程度减低、与其有关参数(E、E/e’、LAVI、TR峰值流速)与亚洲健康人群正常值比较均增高。结论:1.相比HFmrEF和HFrEF患者,HFpEF组女性比例、高心病占比高,冠心病患病率相似;HFpEF组NYHA心功能IV级患者比率低于HFrEF组,与HFmrEF相似。2.HFpEF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左房增大、左心室壁对称性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第二部分不同舒张功能障碍分级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基本特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HFpEF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特点,研究超声心动图指标、NT-proBNP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心动图对HFpE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研究对象及方法:将第一部分入选患者中的HFpEF组患者(n=217例)根据2016版ASE/EACVI指南将患者分成左室舒张功能不全I级组(n=66例,男31例,女35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II级组(n=114例,男65例,女49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III级组(n=37,男19例,女18例)三组,对各组之间的超声心动图指标、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三个不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组患者尿酸的水平随着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级的增高而增加(P=0.020)。三组不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级与NT-proBNP水平及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级的增高,其NT-proBNP水平增高(P<0.05);HFpEF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级和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2.在不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的HFpEF患者中,其超声心动图特点的主要表现为LAVI、E、E/e’及TR峰值流速随着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而三组不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的患者的LVEF值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级呈负相关(P=0.000)。结论:1.通过超声心动图参数综合制定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其等级随着HFpEF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而增高。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参数可从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多方面反映左室心功能受损程度。2.HFpEF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级与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通过三者综合整体评估HFpE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心功能情况。
林东[9](2019)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of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3DE-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探讨各应变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65例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为病例组,并根据左室构型将病例组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30例(left ventricular normal geometric,LVN组)和左心室重构组35例(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组),其中包括向心性重构19例、向心性肥厚16例。另随机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2、仪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频率1.73.3 MHz的4V探头)及Echo PAC软件工作站(配备三维应变图像分析软件)。3、参数测量及分析:各组受检者均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E-STI)测量其左室应变值(以绝对值表示),分析左室三维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以及各方向应变显像舒张指数纵向SI-DI、径向SI-DI、圆周SI-DI、面积SI-DI,比较各组间参数的差异,并对应变参数与传统舒张功能评价参数E/e’、e’和左房容积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组受检者的年龄、身高、体表面积等检查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LVN、LVR两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LVR组血浆NT-pro BNP浓度高于LVR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LVR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容积(LVEDV)增大,E峰明显减低,E峰减速时间(DT)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参数LVN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较,LVN、LVR两组室间隔厚度(IVS)增厚,E/A比值减小,IVRT延长,e’减小,E/e’比值增大,左房容积指数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VS、E/A、E/e’、e’、左房容积指数5个参数LVN、LVR两组间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显着性差异。3、三组受检者三维应变显像舒张指数纵向SI-DI、圆周SI-DI、面积SI-DI、径向SI-DI及收缩应变参数GLS、GCS、GAS、GRS均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LVR组各参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R组纵向SI-DI与面积SI-DI与LVN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维应变显像舒张指数纵向SI-DI、圆周SI-DI、面积SI-DI、径向SI-DI与E/e’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0.2、-0.35、与-0.27,P均<0.05),与e’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0.19、0.32、0.30,P均<0.05),与左房容积指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39、-0.26、-0.38、-0.41,P均<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个敏感的定性、定量指标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发现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病变提供了准确、无创、高效的检测手段,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舒张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陈静辉[10](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反流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的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分析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及左心房心肌纵向应变值变化;2、运用经胸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定量技术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Heart Model EF);3、分析术前左心应变参数中可预测术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心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因子并计算其临界值,判断术前二尖瓣反流患者中存在亚临床左室功能异常的患者。研究方法:选取33例拟行二尖瓣反流手术患者及3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获取各组的临床资料、二维及三维超声动态图像,分析左心室及左心房心肌二维应变参数并计算左心室Heart Model EF值,根据二尖瓣反流术后6个月的Heart Model EF值将二尖瓣反流患者分为心功能恢复正常组MR1组19例(Heart Model EF值未降低或降低≤10%,EF维持在60.47±3.37%)和心功能恢复不良组MR2组14例(Heart Model EF值降低>10%,EF维持在54.56±4.98%),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前左心室及左心房心肌各纵向应变参数中可作为术后6个月Heart Model EF减低的预测因子,并通过ROC曲线计算敏感预测因子的临界值。结果:①MR2组左心室纵向应变参数绝对值与MR1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尖瓣反流术前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S)、左室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BLS)及左室下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I-LS)可作为术后左室EF值降低的预测因子(P<0.05),其OR(95%CI)值、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752(0.753,0.987)、-19.35、67%、92%(GLS),0.757(0.590,0.970)、-19.01、78%、77%(BLS)及0.821(0.675,0.998)、-18.43、67%、92%(I-LS);②左心房形变参数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只有反映左心房管道功能的四腔心左房间隔侧基底段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4LAS-LSRe)可作为术后左室EF值降低的预测因子,其OR(95%CI)和P值分别为0.389(0.156,0.967)、0.042,ROC曲线分析得到其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3.63,89%及6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尖瓣反流术前左心室及左心房心肌纵向形变参数显示只有BLS可作为术后EF降低的预测因子,其OR(95%CI)和P值分别为0.757(0.590,0.970)、0.028。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检测二尖瓣反流术前左室亚临床功能异常,为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选择手术时机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除左心室GLS外,术前左心室BLS、I-LS和左心房4LAS-LSRe亦可作为术后左心室整体EF减低的预测因子,其中左心室BLS更有意义;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房功能形变参数变化早于左心室,但发生不可逆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低于左心室。
二、用室壁多普勒频谱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室壁多普勒频谱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型糖尿病患者超声心功能异常与sRAGE水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糖尿病心肌病 |
1.2 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异常 |
1.3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研究现状 |
1.4 糖尿病状态下的AGE-RAGE轴及循环可溶性RAGE受体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实验室指标结果 |
3.3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
3.4 斑点追踪技术参数结果 |
3.5 循环sRAGE水平与心功能异常指标的相关性 |
3.6 心功能异常指标与各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分析 |
3.7 心功能异常参数GLS、e(lat)、E/e(lat)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临床资料特征 |
4.2 实验室指标改变 |
4.3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改变 |
4.4 斑点追踪技术参数改变 |
4.5 循环可溶性RAGE水平与心功能异常指标间的关系 |
4.6 心功能异常指标的决定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留取全血标准知情同意书 |
综述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诊断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正常对照组 |
2.2 内容与方法 |
2.2.1 仪器 |
2.2.2 检查方法 |
2.3 追踪随访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产前超声诊断及追踪随访结果 |
3.2 RVOTO胎儿肺动脉发育情况 |
3.3 RVOTO胎儿肺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4 RVOTO胎儿D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4.1 RVOTO胎儿DA血流灌注方向 |
3.4.2 RVOTO胎儿DA血流灌注方向与肺动脉发育情况的关系 |
3.5 RVOTO胎儿DV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5.1 病例A组 RVOTO胎儿DV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5.2 病例B组 RVOTO胎儿DV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6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6.1 病例A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3.6.2 病例B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正常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
4.2 RVOTO胎儿DA血流动力学变化 |
4.2.1 病例A组 RVOTO胎儿DA血流动力学变化 |
4.2.2 病例B组 RVOTO胎儿DA血流动力学变化 |
4.3 RVOTO胎儿DV血流动力学变化 |
4.3.1 病例A组 RVOTO胎儿DV血流动力学变化 |
4.3.2 病例B组 RVOTO胎儿DV血流动力学变化 |
4.4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动力学变化 |
4.4.1 病例A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动力学变化 |
4.4.2 病例B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动力学变化 |
5 结论 |
第二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心肌力学及左、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正常对照组 |
2.2 内容与方法 |
2.2.1 仪器 |
2.2.2 检查方法 |
2.3 追踪随访 |
2.4 二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数据的重复性检验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二维超声测量RVOTO胎儿常规参数及左、右心功能结果 |
3.1.1 二维超声测量病例A组 RVOTO胎儿常规参数及心功能结果 |
3.1.2 二维超声测量病例B组 RVOTO胎儿常规参数及心功能结果 |
3.2 2D-STI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心肌力学的结果 |
3.2.1 正常胎儿心室壁纵向应变-时间曲线与应变率-时间曲线特点 |
3.2.2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各节段纵向S、SR测值及变化规律 |
3.2.3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整体纵向S、SR与孕龄的相关性 |
3.2.4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整体心肌力学比较 |
3.2.5 正常胎儿心室间收缩期同步性测量结果 |
3.2.6 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2D-STI参数测量重复性检验结果 |
3.3 2D-STI技术评价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结果 |
3.3.1 2D-STI技术评价病例A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结果 |
3.3.2 2D-STI技术评价病例B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结果 |
3.3.3 RVOTO胎儿心肌力学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与ROC曲线分析结果 |
3.3.4 2D-STI技术评价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结果 |
4 讨论 |
4.1 2D-STI技术评价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
4.1.1 应变及应变率 |
4.1.2 2D-STI技术原理 |
4.1.3 2D-STI检测胎儿心肌力学特性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分析 |
4.1.4 重复性检验结果分析 |
4.2 正常胎儿心肌力学特性分析 |
4.2.1 正常胎儿心肌纵向应变-时间曲线与应变率-时间曲线特征 |
4.2.2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各节段间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分析 |
4.2.3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整体应变及应变率随孕龄变化规律分析 |
4.2.4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心肌力学的对比分析 |
4.3 2D-STI技术评价RVOTO胎儿心肌力学特性及心功能、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的临床意义 |
4.3.1 病例A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变化分析 |
4.3.2 病例B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变化分析 |
4.3.3 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分析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胎儿右室流出道梗阻畸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1.6 以下是该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2.1 对照组和SLE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超声常规参数比较 |
2.3 两组超声3D-STI收缩期应变参数比较 |
2.4 收缩期各个方向ROC曲线 |
2.5 收缩期各应变参数与LVEF相关性分析 |
2.6 2 D-LVEF与3D-LVEF比较 |
2.7 两组超声3D-STI舒张期SI-DI应变参数比较 |
2.8 SI-DI各个方向ROC曲线 |
讨论 |
3.1 SLE患者心脏并发症的表现 |
3.2 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对SLE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 |
3.3 组织多普勒参数对SLE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 |
3.4 三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对SLE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价 |
3.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心脏功能受损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2、瓣膜病变 |
3、心包病变 |
4、肺动脉高压 |
5、对于各个心腔心功能的影响 |
5.1 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5.2 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
5.3 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
5.4 SLE合并肺动脉高压对右心房功能的影响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致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癌治疗致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超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6)二尖瓣环位移与左室纵向应变在评价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综述 |
References |
致谢 |
(7)左室收缩末期生物力学变化与舒张性心衰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及英文索引 |
绪论 |
第一部分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基本特征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舒张功能障碍分级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基本特征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反流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二尖瓣反流 |
1.1.1 二尖瓣反流的定义及分类 |
1.1.2 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超声评估 |
1.1.3 二尖瓣反流的治疗进展 |
1.1.4 国际指南超声指导二尖瓣反流手术时机的指标 |
1.2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
1.3 经胸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定量技术(Heart Model)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临床研究对象 |
2.2 临床研究方法 |
2.2.1 临床基本资料的采集 |
2.2.2 超声资料的获取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技术路线及实验手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3.2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
3.3 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参数比较 |
3.4 左房基底段应变及应变率相关参数的比较 |
3.5 Logistic回归分析 |
3.6 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差异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室壁多普勒频谱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型糖尿病患者超声心功能异常与sRAGE水平的关系[D]. 林静. 汕头大学, 2021(02)
- [2]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D]. 韩舒.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功能的研究[D]. 郭雪婷.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致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D]. 焦子义.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应变[D]. 李婷婷.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6]二尖瓣环位移与左室纵向应变在评价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探讨[D]. 吴秋碧.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左室收缩末期生物力学变化与舒张性心衰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 桂艳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8]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D]. 黄佳. 南华大学, 2019(01)
- [9]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D]. 林东.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反流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的预测研究[D]. 陈静辉. 厦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