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墨密封件工业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吕蔚[1](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材料性能优化及分子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材料数据挖掘是利用计算机和现代统计科学理论和人工智能对复杂材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筛选、建模、预测、优化和应用等研究工作,达到材料数据驱动的内秉规律发现、未知体系预测的目的。自从2011年美国政府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以来,材料数据挖掘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很多研究者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寻材料性能与其组份、结构及工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用以预测、设计和优化新材料的性能,从而加快新材料的创新过程。本论文工作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材料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的研究背景和最新进展综述在大量文献调研和本课题组多年材料数据挖掘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材料数据挖掘与材料设计、材料信息学、材料基因组工程、材料工业优化的密切关系,概括了材料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分析其研究的基本流程,总结其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2)ABO3型钙钛矿材料比表面积(SSA)的数据挖掘钙钛矿材料比表面积(SSA)不仅与其元素组份有关,而且与其实验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发现ABO3型钙钛矿材料比表面积(SSA)的实验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大,计算机建模预报其SSA的挑战性很大。本工作以文献中收集到的ABO3型钙钛矿材料样本的SSA数据作为目标变量,以其21个原子参数和3个工艺参数为候选的自变量,研究ABO3型钙钛矿材料SSA的定量预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结合相关向量机的变量筛选方法,选出了建模所需的9个特征变量,即Ra(A位元素的原子半径)、Rb(B位元素的原子半径)、IF(容忍因子)、a O3(单位晶格边值)、B-Tb(B位元素的沸点)、DA(A位密度)、DB(B位密度)、CT(煅烧温度)和AH(煅烧时间)。研究表明:基于相关向量机(RVM)模型的ABO3型钙钛矿材料SSA的预报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R)对于训练集和外部测试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68。(3)基于数据挖掘的氟橡胶生产工艺优化本工作收集了氟橡胶(FKM)生产装置有关工艺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Fisher判别矢量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了FKM产品的门尼粘度与其生产工艺参数间的关系,得到了FKM产品的生产工艺优化方案,并在生产装置上进行实施,使得产品的门尼粘度在36-45区间的生产合格比例由53%提高到85%,大幅增加了FKM产品的门尼粘度合格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4)数据挖掘在二氢查尔酮降血糖功效筛选中的应用本工作通过数据挖掘,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研究具备不同位置和数量取代基的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该类化合物降血糖性能与其分子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到验证,形成了寻找降血糖性能更强的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筛选方法。我们认为基于数据挖掘的材料性能优化(包括工业优化技术)及分子筛选方法大有可为,有望不断取得令人鼓舞的应用成果。
陶则超,闫曦,刘占军[2](2019)在《天然石墨的高价值开发与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石墨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天然石墨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价值利用是全体从业人员的共识。开发基于天然石墨的新材料和下游产品,既要充分利用石墨材料的特殊物性,也要考虑下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容量。整合产业界、学术界的相关力量,加快推进以锂电池负极材料、高导热石墨块体、高导热柔性石墨纸、功能复合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石墨聚苯板、导热型石膏板、辐射制冷终端)为代表的新材料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既有利于提高天然石墨矿物的利用价值,也有利于国内下游产业的升级。
耿直[3](2019)在《新型中低温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结构转型,传统化石燃料能源逐步被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所替代。在此时代背景下,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简称CSP)作为一种新兴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人类合理利用清洁能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采取不同的光热发电技术路线可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的突出矛盾。对于气象资源不理想地区,采取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中低温热能回收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与独特的技术优势,可有效将能流密度较低、分散性较强的太阳能实现能量形式的科学转换。众所周知,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由抛物面槽式聚光集热装置、储热装置以及热功转换装置三部分有机耦合组成。然而,中低温参数下的光热发电存在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便以全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到局部各环节对其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一系列深入研究,采取的方法涵盖了理论计算、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根据光学定律、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等理论,对槽式聚光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储热罐和后端有无回热装置的热功转换系统依次建立数学模型,在Ebsilon仿真平台中进行了四个典型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逐时仿真,确立了带有回热装置的中低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其次,对前端槽式聚光集热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聚光器与真空集热管进行了结构优化,提出了顶部带有菲涅尔透镜的新型槽式聚光器与内插螺旋三叶片转子结构的新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两个新概念。利用SolTrace软件,模拟了新型聚光器的光学传播路径及其对真空集热管圆周方向上热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利用CFD软件,结合三大控制方程,对转子管与光管两类集热管进行了内部流场传热流动的数值模拟,对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和场协同耦合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传热性能综合评价指标最终结果。再次,开展了热功转换系统的动力特性规律研究,提出了采取低沸点有机干工质作为循环介质的新方案。采用Matlab编程计算,研究了中低温太阳能热源驱动的R245fa单工质和8种非共沸混合干工质的亚临界与超临界循环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综合指标评价值与优化后的系统运行参数。最后,在前期理论分析的前提下,完成了槽式聚光集热回路的搭建和实验工作。对比分析了传统槽与新型槽的集热量、集热器进出口导热油温差、瞬时效率等多项指标的分布规律,以及光管、转子管不同类型集热管的热损失性能,验证了新型聚光集热设备设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最终,本文从理论与实验两个角度,对中低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全方位地为新型中低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设计、运行及工程化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宛雪虎[4](2016)在《基于ANSYS的负载敏感叠装阀的工艺变形及其对阀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挖掘机的最大使用国,但在挖掘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方面与欧美日韩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液压系统的技术应用上。为满足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操作性能需求,负载敏感多路阀成为众多主机厂商的宠儿,许多国内厂商也纷纷投资研发负载敏感多路阀,但在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具体工艺及应用上的诸多问题,国内厂商仍然缺乏深入了解。复杂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通常采用叠装阀形式,在工艺过程中,叠装后珩磨又最为普遍,这样必然导致多路阀的工艺变形,进而大大影响叠装阀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工艺变形进行理论分析并指导实践。本论文首先对负载敏感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分别介绍了负载敏感泵和负载敏感阀的节能原理和控制方法,并特别地分析了H公司的负载敏感多路阀的特点。基于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复杂性,叠装阀形式需要考察叠装前珩磨和叠装后珩磨的优缺点,进而对工艺变形进行深入研究。在叠装工艺中,螺杆紧固所施加的力矩表现为对阀片的预夹持力,对紧固原理进行研究,从而获知力矩与夹持力间的关系,在考虑螺杆强度、阀片间泄漏和工艺变形等诸多因素后,设定较为合适的紧固力矩十分有必要。然后,基于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力矩设定、不同材料应用和不同阀片位置下的应力应变情况,从而得知工艺变形的潜在影响程度。基于试验的实际测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获知分析的准确性和应用意义。最后,本论文分析了工艺变形的潜在影响和消除方法,并结合实际生产应用,分析了回转不匀速和铲斗抖动的问题的产生机理和解决方法,从而给予负载敏感叠装阀制造商以很好的工艺经验指导。本论文可以较好地给予多路阀生产厂商以工艺流程和问题解决的指导,当然,本论文中的模型简化部分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其松[5](2016)在《高热导率SiC陶瓷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和环境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陶瓷换热器能够显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化工、冶金、石油和电力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化硅(Silicon Carbide, SiC)陶瓷具有热导率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制备陶瓷换热器,特别是用于高温、强酸碱腐蚀及强磨损等恶劣工况换热器较为理想的材料。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配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的研究提高SiC陶瓷的热导率,探讨SiC陶瓷的导热机理,解决换热器设计和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SiC陶瓷换热器的工业化应用。本论文分别采用反应烧结、无压液相烧结和无压固相烧结方法制备SiC陶瓷材料,研究了配方组成、烧结制度等对材料力学性能、电导率、热导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优化了制备高热导率SiC陶瓷的工艺参数,探讨了SiC陶瓷导热机理。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际工况,创新结构设计,制备了SiC陶瓷换热器,并成功用于冷轧板生产线水蒸气与浓盐酸的热交换。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SiC微粉颗粒级配、碳(C)含量和成型压力对反应结合SiC(RBSC)陶瓷性能、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含量和成型压力对RBSC陶瓷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C含量和成型压力的增加,RBSC陶瓷试样中游离si含量逐渐降低,密度、热导率、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硬度逐渐增大。但是,当C含量和成型压力超过一定数值时,反而导致渗Si困难,试样内出现残留C,使力学性能和热导率降低。当平均粒径为7.0和13.0μm的SiC微粉的质量比6:4,C含量20wt.%,成型压力90 MPa时,1650℃保温120 min烧结制得的RBSC试样密度最大达到3.13 g/cm3,热导率最大为124W/(m·K),显微硬度为27 GPa,弯曲强度为425 MPa,断裂韧性为5.5MPa·m1/2。2)以Al2O3-Y2O3为基础烧结助剂,并分别加入La2O3、Nd2O3、Eu2O3、Dy2O3和Yb203组成复合氧化物助剂,研究了烧结助剂组成及含量、烧结温度和气氛对无压液相烧结SiC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氩气气氛下制得试样的性能比氮气更好;氩气气氛下,当Al2O3-Y2O3(摩尔比5:3)添加量相同时,在1750~19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提高,试样的相对密度、热导率、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硬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添加8wt.%的Al2O3-Y2O3为液相助剂,烧结温度1850℃时,相对密度最大达到97.47%,热导率最大达到72 W/(m-K),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最大分别为576 MPa和7.6MPa·m1。在Al2O3-Y2O3中分别加入少量La2O3、Nd2O3、Eu2O3、Dy2O3和Yb2O3组成复合氧化物助剂,没有对试样的热导率产生有利影响。3)研究了C源及含量、B4C含量和烧结制度对无压固相烧结SiC(SCBC)陶瓷试样性能、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液体酚醛树脂(PF)为C源的试样性能比碳黑的更好,在2.0~12.0wt.%范围内,随着C含量增加,试样弯曲强度、断裂韧性、显微硬度和热导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B4C含量增加试样性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提高烧结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均有利于提高试样力学性能和热导率,但烧结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反而导致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降低。优化的SCBC陶瓷配方和制备工艺为:8wt.%的PF, 1wt.%的B4C,2100℃保温60 min,氩气气氛无压固相烧结。所制备材料的相对密度99.05%,维氏显微硬度27 GPa,弯曲强度423 MPa,断裂韧性4.6MPa·m1/2,热导率113W/(m·K)。4)在优化的SCBC陶瓷配方和工艺基础上加入石墨烯,研究了石墨烯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5.0wt.%范围内,随着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相对密度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增大,热导率、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硬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石墨烯含量为2.0wt.%时,热导率达到最大值145W/(m·K),比不含石墨烯的试样提高了27%。分别研究了添加AlN和TiB2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A1N的热导率远高于TiB2,而且添加A1N试样的致密度更高,但是,在烧结过程中,由于AlN与SiC反应形成低热导率的固溶体,而TiB2与SiC不反应,使得添加A1N试样的热导率反而低于添加TiB2的试样。5)探讨了SiC陶瓷导热机理,研究了SiC陶瓷热导率的影响因素。SiC陶瓷主要依靠晶格振动的格波导热,即声子导热。基于对SiC陶瓷热导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声子势垒”数理模型,并用该模型定性地描述了不同SiC陶瓷的导热过程。气孔、杂质和晶界等缺陷都可以视作声子导热的“势垒”,声子在传输过程中越过“势垒”导致能量降低、数量减少,“势垒”高度越大,对热导率的影响也越大。RBSC陶瓷中,声子导热需要越过游离硅形成的“声子势垒”,游离硅含量越高,“势垒”高度越大,对热导率影响越大;液相烧结SiC陶瓷中,声子导热需要越过晶界液相形成的“声子势垒”,液相组成越复杂,含量越高,“势垒”高度越大,对热导率影响越大;SCBC陶瓷中,声子导热需要越过B4C和C杂质形成的“声子势垒”,并受到气孔形成的“声子势垒”的影响;添加石墨烯的SCBCG陶瓷的导热过程与SCBC陶瓷导热过程相似,但石墨烯高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相当于“拓宽”了声子传输的通道,因而提高了SCBCG陶瓷的热导率。6)通过对SiC陶瓷换热管制备工艺的研究,制备了SiC陶瓷换热管;通过换热管壁厚对换热效果影响及密封方式的研究,确定采用同心圆扇形辐射分布的排管方式,以壁厚为3.5 mm、内径为18 mm的反应结合SiC陶瓷换热管制备了用于加热浓盐酸的换热器,分别采用“台阶孔-聚四氟乙烯橡胶套”相结合的密封结构和弹簧膨胀补偿作用解决了SiC陶瓷管与陶瓷板之间、SiC陶瓷换热器内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密封难题。该换热器成功用于冷轧板生产线,应用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SiC陶瓷换热器可将盐酸加热温度由61℃提高到85℃,冷流体温度效率比原来的石墨换热器提高了77%。本文研究了反应结合SiC陶瓷、无压液相烧结SiC陶瓷和无压固相烧结SiC陶瓷热导率的影响因素,探讨了SiC陶瓷材料的导热机理,制备了节能效果显着的SiC陶瓷换热器,为高热效率换热器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对于促进我国工业节能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向永辉[6](2013)在《集聚经济、区域政策竞争与FDI空间分布: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文中指出中国引进的FDI在空间和行业分布上有一些明显特征: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FDI来源地源于东亚、北美和西欧的少数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布上主要集中于二产的少数行业。空间分布是集聚抑或分散,需要测度,而不同集聚类型需选择合适集聚指数。利用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和Getis指数测度中国FDI的空间相关性,发现FDI的空间集聚模式倾向于高-高和低-低型。利用EG指数测度FDI在产业层面的集聚,发现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产业集聚程度都在提高,但外资企业高度集聚的行业与内资企业高度集聚的行业有明显不同。如果将外资企业细分为污染密集型和非污染密集型两种类型,则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外企要比非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外企其集聚程度要高,且污染密集型行业外企的集聚程度的提升明显快于非污染密集型行业外企集聚程度的提升。这里的一大原因在于污染密集型外企的集聚类型在从低度、中度集聚向高度集聚转移。和FDI集聚的此类特征事实并存的是地方政府对FDI的竞争。若分阶段考察FDI之地方竞争,便会发现,不同阶段地方政府竞争FDI的政策工具亦不同,过去30多年以来地区间这方面的竞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的。这些特征事实的一大寓意是:不断强化的FDI地区间竞争,可能是影响FDI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关于地方政府竞争FDI之手段,聚焦最多的是地方财政政策和环境规制。已有研究大都将FDI财政竞争和FDI环境规制竞争视为不同的竞争方式,而缺乏一种综合视野。此外,现有关于FDI地区间竞争的研究大多忽略了集聚经济对地方政府竞争策略的影响。考虑到集聚经济因素,则不难想到,那些已经有了大量FDI企业集聚的地区,可以利用集聚经济吸引外资,而那些鲜有FDI集聚的地区,则只能更加依赖于地方政府政策优惠。这样,在FDI之空间分布中,至少存在着两种影响因素:地方政府竞争和集聚经济落差。本文主旨,就在于以一种综合视野,同时考虑集聚经济、地方政府政策竞争和FDI空间分布的互动联系,理出相应机理并予以模型刻画,同时引入中国数据予以实证检验。其中地方政府政策竞争主要考虑两方面政策,分别为面向FDI的财政税收政策和环境规制。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用以刻画集聚经济、地区FDI竞争政策策略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型以地方政府永续存在和FDI因折旧而非永续的两期假定为出发点,由此引出地方政府须不断参与对FDI的竞争。进而引入已有FDI之集聚经济优势,地方政府的政策等变量。模型基本情景是:当期的集聚经济优势会影响当期的政策优惠大小,而当期的政策优惠大小又会影响到下一期集聚经济是继续保持或丧失,集聚经济和政策优惠就形成了一种无穷反复的交互互动。由此可以采用马尔可夫完美均衡方法来处理这个无限期动态博弈。首先,忽略区位差异,采用同质区域假定,分析发现:所有其他保持一致,拥有集聚经济的地区相比没有集聚经济的地区,可以对外资课征更高税率,同时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其次,通过将区位优势和集聚经济统合成总体竞争优势,将区位差异纳入。研究揭示:总体竞争优势较大的地区可以对外资课征更高税率,或者给予更少的政策优惠;如果区位优势保持不变,集聚经济的变化将会加剧或者弱化地区之间的FDI竞争。实证方面,考虑到集聚经济和地方政府策略工具之间的互动,引入了这两者的交互项,规避了以往实证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偏误问题,所得结论更具稳健性。同时考虑到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互动以及集聚经济、市场潜能等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采用了空间面板的计量模型设定。实证分三大块两个层面展开:(1)关于地区间FDI税收竞争的存在及其空间互动的实证研究;(2)分别基于省际和地级市层级的集聚经济和地区间FDI税收竞争的实证研究;(3)集聚经济和地区间FDI环境规制竞争的实证研究。估计结果显示:(1)各地区相互之间确实在进行策略互补型的FDI税收竞争;(2)集聚经济在中国东部地区吸引FDI的效应更加明显,对外企征收的平均税率也比中西部要高;(3)税收仍然是吸引FDI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重要性趋于减弱。中西部地区的FDI对税率更为敏感,而劳工成本和交通状况改善对FDI的吸引作用在中西部也更为明显;(4)集聚经济的存在削弱了地区间的FDI税收竞争;(5)环境规制强度对东部地区的非污染密集型外企以及对中西部地区的污染密集型外企的作用较明显,东部地区的非污染密集型外企偏好于更严格的环境规制,而中西部地区的污染密集型外企则偏好于更宽松的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的非污染密集型外企来说,集聚经济削弱了对外企的环境规制竞争。而对中西部地区的污染密集型外企来说,集聚经济也削弱了对外企的环境规制竞争。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吸引FDI上已经处于不同的阶段,政策建议是:(1)中国东部地区应该在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软环境上用力,不宜再进行粗放型的税价竞争,甚至可以通过减少税收优惠形成筛选机制,来提升FDI的引资质量;(2)中国中西部地区则可以在加强基础建设和继续保持相对较低工资上着力,以此来承接东部转移过来的FDI。这样整个中国可以实现对FDI从高到低的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充分利用;(3)由于环境规制提供了一个筛选机制,更严格的环境规制将吸引到非污染密集型外企,而相对宽松的环境规制则会吸引到污染密集型外企。一个地区如果既想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又要控制环境污染,也许可以选择强化环境规制。
王作龄[7](2010)在《橡胶百科(三十三)》文中指出概要叙述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发展历程,分别从橡胶化学和橡胶物理的角度介绍了橡胶的基本性质。
吕反修[8](2010)在《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膜具有极其优异的电学(电子学)、光学、热学、力学、声学和电化学性能的组合,因此在一系列高新技术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并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席卷全球的"金刚石热"。30余年来,CVD金刚石膜研究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展,但在产业化应用方面仍不尽人意。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详尽地综述和评论,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并推进其研究和产业化进展。
潘利红[9](2008)在《无机盐相变材料(PCMs)及其蓄冷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移峰填谷有效手段的蓄冷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日渐广泛。无机盐以其蓄冷密度大、价格低的优点成为有潜力的相变蓄冷材料,但是存在过冷度和相分离的缺点。本文对无机盐溶液在相变中的过冷及传热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无机盐溶液相变材料冷却过程施加振动,研究了振动对蓄冷剂过冷度的影响。实验采用10%Na2CO3和10%NH4Cl两种无机盐溶液作为蓄冷剂,振动功率变化为0~20 W。在恒温槽内温度为-6.7℃时,比较了Na2CO3溶液有无振动条件下的步冷过程;恒温槽内温度为-7.2℃时,振动强度为0~20 W下Na2CO3溶液的步冷过程;槽内温度在-18℃时,NH4Cl溶液有无振动条件下的步冷过程。结果表明:振动加快了蓄冷剂的冷却速度、缩短了冷却时间、减小了过冷度;振动强度越大,减小过冷度的效果越明显;当振动强度为20 W、槽温为-7.2℃时,减小Na2CO3过冷度约2.0℃。对自制蓄冷系统进行了蓄放冷实验研究。采用国内知名组态软件——组态王,对该蓄冷系统进行能量管理与控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能实时完成复杂数值计算,且具有较强鲁棒性。蓄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达到70%左右。通过对蓄冷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结论:该系统采用优化控制后,可以降低运行费用,能够达到较好的收益。收回成本需要约2年的时间。故可以将蓄冷系统推广,尝试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寿震东[10](2001)在《石墨密封件工业大有可为》文中提出
二、石墨密封件工业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墨密封件工业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材料性能优化及分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课题来源 |
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材料数据挖掘综述 |
1.1 材料数据挖掘的研究背景 |
1.1.1 材料数据挖掘与材料设计 |
1.1.2 材料数据挖掘与材料信息学 |
1.1.3 材料数据挖掘与材料基因组工程 |
1.1.4 材料数据挖掘与材料工业优化 |
1.2 材料数据挖掘方法概要 |
1.2.1 材料数据挖掘问题的数学表达 |
1.2.2 材料数据挖掘模型的“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 |
1.2.3 材料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 |
1.2.4 材料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
1.3 材料数据挖掘应用进展 |
1.4 材料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ABO_3钙钛矿材料比表面积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集收集 |
2.3 计算软件 |
2.4 评价函数 |
2.5 特征变量的筛选 |
2.6 RVM模型的建立与留一法检验 |
2.7 RVM外部测试集验证 |
2.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氟橡胶门尼粘度优化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内容 |
3.5 氟橡胶生产优化控制软件BDMOS介绍 |
3.5.1 数据导入 |
3.5.2 统计信息 |
3.5.3 数据重要性分析 |
3.5.4 数据挖掘模型 |
3.5.5 用户管理 |
3.6 氟橡胶简介 |
3.7 氟橡胶生产数据处理 |
3.7.1 数据集收集 |
3.7.2 建立模型 |
3.7.3 氟橡胶优化控制生产检验 |
3.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数据挖掘在二氢查尔酮降血糖功效筛选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二氢查耳酮化合物胰岛素促泌功能的筛选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基于CFS的特征选择 |
4.2.3 计算结果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天然石墨的高价值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天然石墨的新材料规划与开发 |
1.1 高导热石墨块 |
1.2 高导热石墨薄膜 |
1.3 多孔石墨及其复合材料 |
1.4 高导热聚合物/高导热塑料 |
1.5 石墨改性保温材料 |
1.6 导热型石膏板 |
1.7 多孔石墨辐射制冷板 |
1.8 氧化石墨烯及还原氧化石墨烯 |
1.9 锂电池负极材料 |
1.1 0 特种石墨制品 |
1.1 1 金刚石原料 |
2 结语 |
(3)新型中低温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
1.2 槽式聚光集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形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装置综合对比 |
1.2.2 槽式聚光器装置研究现状 |
1.2.3 真空集热管研究现状 |
1.3 有机朗肯循环热功转换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有机工质研究现状 |
1.3.2 动力循环及系统优化研究现状 |
1.4 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分析 |
1.4.1 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4.2 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的关键问题分析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中低温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数学建模及运行仿真分析 |
2.1 引言 |
2.2 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数学模型 |
2.2.1 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光学模型 |
2.2.2 真空集热管传热模型 |
2.2.3 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效率计算模型 |
2.3 储热装置系统理论与关键部件数学模型 |
2.3.1 储热罐模型 |
2.3.2 储热系统性能指标 |
2.4 有机朗肯热功转换系统热力学模型 |
2.4.1 亚临界基本有机朗肯循环 |
2.4.2 亚临界回热型有机朗肯循环 |
2.5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运行模拟与仿真 |
2.5.1 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模型验证 |
2.5.2 中低温槽式光热发电基本循环运行仿真 |
2.5.3 带回热装置的中低温槽式光热发电运行仿真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新型槽式聚光器与真空集热管性能研究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传统槽式聚光器聚光特性与模型验证 |
3.2.1 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原理 |
3.2.2 光学模型验证 |
3.3 新型槽式聚光集热器聚光特性仿真分析 |
3.3.1 菲涅尔透镜数学建模 |
3.3.2 菲涅尔透镜参数设置 |
3.3.3 光学仿真结果分析 |
3.4 新型内插转子真空集热管结构优化与强化传热机理 |
3.4.1 新型真空集热管内插转子结构设计与管内流体动力学分析 |
3.4.2 强化传热机理建模及对流换热场协同原理 |
3.4.3 内插螺旋形转子流场分析及传热性能综合评价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中低温热功转换性能研究及综合指标评价 |
4.1 引言 |
4.2 亚临界回热型动力循环特性分析 |
4.2.1 候选工质 |
4.2.2 不同工质亚临界循环性能对比 |
4.3 超临界回热型动力循环特性分析 |
4.3.1 超临界循环系统建模 |
4.3.2 不同工质超临界循环性能对比 |
4.4 基于AHP-熵的不同工质ORC综合指标评价及参数优化 |
4.4.1 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模型 |
4.4.2 熵值法与权重因子的确定 |
4.4.3 ORC热功转换系统综合评价及参数优化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热性能方案设计及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槽式聚光集热回路方案设计 |
5.2.1 实验系统方案介绍 |
5.2.2 实验设备与技术参数 |
5.3 光场性能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基本理论 |
5.3.2 气象实测数据分析 |
5.3.3 不同聚光器单元集热性能对比 |
5.3.4 真空集热管热损失性能实验研究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ANSYS的负载敏感叠装阀的工艺变形及其对阀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负载敏感系统的研究 |
1.2.2 对叠装阀工艺变形研究 |
1.2.3 ANSYS的应用 |
1.3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负载敏感叠装阀及其工艺特点 |
2.1 负载敏感系统 |
2.1.1 负载敏感系统概述 |
2.1.2 负载敏感系统原理 |
2.1.3 H公司SCX主阀特点 |
2.2 叠装阀的工艺特点 |
2.2.1 叠装阀的应用概述 |
2.2.2 叠装阀的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叠装阀的力矩设定及工艺变形 |
3.1 螺杆联接的原理 |
3.1.1 螺杆联接概述 |
3.1.2 螺杆联接的夹持力 |
3.1.3 螺杆联接的力矩与预夹持力间的关系 |
3.1.4 SCX螺杆联接的计算 |
3.2 力矩设定与工艺变形 |
3.2.1 工艺过程的变化 |
3.2.2 实际应用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艺变形建模与仿真分析 |
4.1 ANSYS的应用 |
4.1.1 有限元法概述 |
4.1.2 ANSYS的应用概述 |
4.2 叠装阀建模与前处理 |
4.2.1 叠装阀建模 |
4.2.2 叠装阀模型前处理 |
4.3 应力与应变分析 |
4.3.1 应力应变结果查看 |
4.3.2 力矩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
4.3.3 阀片不同位置的结果 |
4.3.4 材料特性对结果的影响 |
4.4 变形量的模型与实际比较 |
4.4.1 实际变形量的测量 |
4.4.2 变形量的模型与实际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变形对性能影响的解决方案 |
5.1 工艺变形与性能问题 |
5.1.1 工艺变形对性能问题的潜在影响 |
5.1.2 工艺变形的测定方法 |
5.1.3 性能问题的消除方法 |
5.2 SCX主阀回转不匀速 |
5.2.1 问题概述 |
5.2.2 问题机理 |
5.2.3 问题的解决 |
5.3 SCX主阀铲斗抖动 |
5.3.1 问题概述 |
5.3.2 问题机理 |
5.3.3 问题的解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高热导率SiC陶瓷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SiC陶瓷简介 |
1.2.1 SiC结构 |
1.2.2 SiC陶瓷的性能与应用 |
1.3 SiC陶瓷制备工艺 |
1.3.1 SiC粉体的制备方法 |
1.3.2 SiC生坯的成型方法 |
1.3.3 SiC陶瓷的烧结方法 |
1.4 高热导率SiC陶瓷研究现状 |
1.4.1 热传导现象及其数理模型 |
1.4.2 高热导率材料介绍 |
1.4.3 高热导率SiC陶瓷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 主要实验设备 |
2.3 试样制备及研究流程 |
2.4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2.4.1 密度测试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2.4.3 热导率测试 |
2.4.4 电导率测试 |
2.4.5 金相分析 |
2.4.6 物相分析 |
2.4.7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三章 反应结合SiC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样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方和工艺对RBSC陶瓷密度的影响 |
3.3.2 配方和工艺对RBSC陶瓷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3 配方和工艺对RBSC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配方和工艺对RBSC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
3.4 RBS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3.4.1 SiC单晶导热机理 |
3.4.2 RBS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
3.4.3 制备高热导率RBSC陶瓷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压液相烧结SiC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SiC-Al_2O_3-Y_2O_3基础体系的研究 |
4.2.1 试样制备 |
4.2.2 配方和工艺对LPSC陶瓷密度的影响 |
4.2.3 配方和工艺对LPSC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4 配方和工艺对LPSC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5 配方和工艺对LPSC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
4.3 SiC-Al_2O_3-Y_2O_3-R_2O_3体系的研究 |
4.3.1 试样制备 |
4.3.2 稀土氧化物对LPSC陶瓷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 |
4.3.3 稀土氧化物对LPSC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LPS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4.4.1 LPS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
4.4.2 制备高热导率LPSC陶瓷的基本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压固相烧结SiC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SiC-B4C-C基础体系的研究 |
5.2.1 试样制备 |
5.2.2 C源及含量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 |
5.2.3 B4C含量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 |
5.2.4 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 |
5.3 石墨烯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 |
5.3.1 试样制备 |
5.3.2 石墨烯对SCBC陶瓷密度的影响 |
5.3.3 石墨烯对SCBC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5.3.4 石墨烯对SCBC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5 石墨烯对SCBC陶瓷热导率和电导率的影响 |
5.4 AlN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 |
5.4.1 试样制备 |
5.4.2 AlN对SCBC陶瓷密度的影响 |
5.4.3 A1N对SCBC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5.4.4 AlN对SCBC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
5.5 TiB_2对SCBC陶瓷性能的影响 |
5.5.1 试样制备 |
5.5.2 TiB_2对SCBC陶瓷密度的影响 |
5.5.3 TiB_2对SCBC陶瓷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5.5.4 TiB_2对SCBC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
5.6 SCB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5.6.1 SiC-B_4C-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
5.6.2 含石墨烯的SCBC陶瓷导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
5.6.3 制备高热导率SCBC陶瓷的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iC陶瓷换热器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 |
6.1 换热器工作原理 |
6.2 SiC陶瓷换热器制备工艺路线 |
6.3 SiC陶瓷换热管壁厚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6.4 SiC陶瓷换热器结构设计 |
6.5 SiC陶瓷换热器组件的制备 |
6.5.1 SiC陶瓷换热管制备工艺的研究 |
6.5.2 其他组件制备工艺的研究 |
6.6 SiC陶瓷换热器密封工艺及密封性检测 |
6.6.1 SiC陶瓷换热器密封工艺研究 |
6.6.2 SiC陶瓷换热器的密封性检测 |
6.6.3 SiC陶瓷换热器 |
6.7 SiC陶瓷换热器的应用效果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撰写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得奖励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隶 |
(6)集聚经济、区域政策竞争与FDI空间分布: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集聚的测度 |
2.1.1 集聚指数的构建 |
2.1.2 集聚测度的实证研究 |
2.2 集聚与集聚经济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 |
2.3 地区间FDI财政竞争的理论和实证 |
2.3.1 来自财政竞争文献的基本洞见 |
2.3.2 FDI对发展中国家财政激励的反应 |
2.3.3 发展中国家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 |
2.4 地区间FDI环境规制竞争的理论和实证 |
2.4.1 污染天堂假说的相关理论 |
2.4.2 “污染天堂假说”和FDI相关的实证研究 |
2.4.3 国内外对中国FDI和环境规制的实证研究 |
2.5 简要述评 |
3 FDI空间分布和地区间FDI竞争政策:现实描述 |
3.1 FDI空间分布的流变 |
3.1.1 外商投资总量的变化情况 |
3.1.2 FDI来源地的集聚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
3.1.3 FDI地区分布的集聚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
3.1.4 FDI产业及行业分布的集聚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
3.2 FDI空间分布的测度:基于空间统计方法 |
3.3 FDI产业集聚的测度:基于EG集聚指数 |
3.3.1 FDI产业集聚的现实背景 |
3.3.2 所使用数据 |
3.3.3 测度结果分析 |
3.3.4 本节结论 |
3.4 地方政府FDI竞争政策的衍变 |
3.4.1 地方政府FDI竞争的三个历史阶段 |
3.4.2 地方政府竞争FDI的政策工具的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4 集聚经济与地区间FDI竞争策略的互动:机理分析 |
4.1 集聚经济及FDI竞争策略工具的互动——基于同质区域的理论分析 |
4.2 集聚经济及FDI竞争策略工具的互动——基于异质区域的理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集聚经济与地区间FDI竞争的互动:实证检验 |
5.1 地方政府的FDI税收竞争——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实证检验 |
5.1.1 FDI税收竞争的现实背景 |
5.1.2 税收竞争现有研究 |
5.1.3 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数据 |
5.1.4 实证分析结果 |
5.1.5 本节结论 |
5.2 集聚经济和地区间FDI税收竞争——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 |
5.2.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5.2.2 现有研究比较 |
5.2.3 实证方法和数据 |
5.2.4 实证结果 |
5.2.5 结论 |
5.3 集聚经济和地区间FDI税收竞争——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 |
5.3.1 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数据 |
5.3.2 实证分析结果 |
5.3.3 结论 |
5.4 集聚经济与FDI环境规制竞争的实证研究 |
5.4.1 相关研究的背景 |
5.4.2 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数据 |
5.4.3 实证分析结果 |
5.4.4 结论及政策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政策涵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涵义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
(8)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1-5] |
2 研究与应用进展 |
2.1 金刚石膜沉积技术[1-5, 6] |
2.2 金刚石膜工具与摩擦磨损应用[7-10] |
2.3 金刚石膜光学应用[11-14] |
2.4 金刚石膜热学应用[15-17] |
2.5 金刚石膜电子学应用[18-21] |
2.6 纳米金刚石膜与超纳米金刚石膜[22-26] |
2.7 金刚石膜电化学应用[27-29] |
2.8 金刚石膜生物医学应用[25-26, 30-31] |
2.9 CVD金刚石单晶[32-35] |
3 市场应用现状[36] |
3.1 金刚石高温半导体 |
3.2 金刚石膜热学应用 |
3.3 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 |
3.4 金刚石膜工具和摩擦磨损应用 |
4 结束语 |
(9)无机盐相变材料(PCMs)及其蓄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蓄冷技术概述 |
2.1.1 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2 蓄冷技术原理 |
2.1.3 蓄冷方式分类 |
2.1.4 蓄冷系统蓄能类别 |
2.1.5 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 |
2.2 相变蓄冷材料综述 |
2.2.1 相变蓄冷材料 |
2.2.2 相变过程理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变蓄冷材料过冷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4 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蓄冷中试系统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
4.1.1 主要器件的选择 |
4.1.2 实验装置图 |
4.1.3 实验过程 |
4.2 系统蓄放冷实验特性实验结果 |
4.3 系统能效计算分析 |
4.3.1 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
4.3.2 立式蓄冷槽能量损失计算 |
4.3.3 系统总能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蓄冷系统冷量管理及其实现 |
5.1 引言 |
5.2 软件运用 |
5.2.1 组态王简介 |
5.2.2 组态王与MATLAB的DDE通信 |
5.3 界面设置 |
5.4 硬件的选择及设计 |
5.4.1 A/D、D/A卡的选用 |
5.4.2 蓄冷系统控制回路的设计 |
5.5 各部件的标定及调试 |
5.6 系统运行调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蓄冷系统工业化可行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经济性分析 |
6.2.1 PCM蓄冷系统简化经济模型 |
6.2.2 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的优化选择 |
6.3 工业化实现的条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与展望 |
7.2.1 建议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石墨密封件工业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材料性能优化及分子筛选[D]. 吕蔚. 上海大学, 2019
- [2]天然石墨的高价值开发与利用[J]. 陶则超,闫曦,刘占军. 炭素技术, 2019(04)
- [3]新型中低温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耿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4]基于ANSYS的负载敏感叠装阀的工艺变形及其对阀性能影响的研究[D]. 宛雪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高热导率SiC陶瓷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D]. 李其松. 山东大学, 2016(10)
- [6]集聚经济、区域政策竞争与FDI空间分布: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D]. 向永辉. 浙江大学, 2013(08)
- [7]橡胶百科(三十三)[J]. 王作龄. 世界橡胶工业, 2010(12)
- [8]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吕反修.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01)
- [9]无机盐相变材料(PCMs)及其蓄冷系统研究[D]. 潘利红.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2)
- [10]石墨密封件工业大有可为[J]. 寿震东. 润滑与密封,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