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邢英[1](2020)在《V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底隧道是隧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海峡与海湾两岸的人员和车辆提供可直接通行道路。其除具有一般山体隧道的特性之外,海底隧道因其贯穿海底的特殊性,形成“V”字形的上下坡特点。由于其内部视线差、空间封闭、设施复杂、救援疏散困难等特点带来安全隐患,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使局部交通功能丧失,甚至对整条海底隧道及其周边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都造成影响。因此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对应措施,对减少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与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和风险评估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近几年的交通事故资料与现场调查,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特征进行了时间、空间与形态上的分析。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海底隧道内交通事故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分析了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海底隧道风险评估初级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利用AHP-windows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了每个评估指标的权重,对初级风险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并根据各指标权重确定了最终的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时间-状态分析法得到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网络图,对交通系统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突变理论建立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计算模型,基于平均互信息理论建立了多风险因素耦合度测度模型,同时运用这两种模型方法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量化。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了风险状态与风险演化的过程,根据交通系统风险状态以交通事故风险因素耦合度对风险等级进行了划分,建立起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运用MATLAB构建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胶州湾海底隧道2016年至2018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了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并提出了预防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
蒋曲然[2](2020)在《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控制和防灾救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建设体量不断增大。高速公路担负着我国各大城市及地区间的陆地交通运输任务,是我国公路网中等级最高的主干道,在保障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高速公路“高速、高效、安全、舒适、通畅”的营运,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营运及防灾救援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日常运营管理的枢纽,是交通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包括梳理道路交通信息、制定交通控制措施、指挥调度等。研究隧道安全营运及防灾救援的目的是减少隧道内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隧道内事故发生的规模、减小隧道内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收集高速公路隧道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将隧道内突发事件分为交通事故事件、火灾事件、危险化学品事件三类,通过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致因进行分析,在各类事件的分类分级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该事件所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程度以及对隧道运营造成的影响为标准,确定其危险等级。制定应急策略是预防事故的重要举措,应急策略的制定,离不开隧道监控系统。通过分析长寿坝隧道监控设施的构成和配置,以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作为划分依据,在不同的区域制定相应的隧道监控交通控制应急策略。以遵余高速长寿坝隧道为研究对象,对高速公路隧道火灾特点及火灾等危险突发事件的救援风险性进行分析,对隧道防灾救援资源配置、防火救灾通风方案及突发事件救援策略进行研究,制定突发事件救援策略。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设备的控制策略及交通流的控制和诱导方法植入隧道监控软件系统,构建应急预案系统,通过对应急预案模块的功能需求进行研究,构建各子功能模块。
肖珊[3](2020)在《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交通事业蓬勃发展,高速公路隧道里程和长大隧道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营运隧道事故频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其运营安全问题成为了交通行业关注的重点。受其闭塞空间限制,隧道内部若出现重特大事故,其造成的危害将远远超过一般路段同类事件,由其带给隧道本身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因而,对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理论以及相关风险管理办法指南,提出了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定义。通过对收集的国内外隧道运营事故资料以及浙江省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事故数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到隧道运营事故特征规律,从人、车、路、环境、管理角度辨识归纳了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源影响因素,为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结合隧道运营管理现状,确定了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从隧道状况、交通特性、运营环境、运营管理四个角度,构建了隧道分区段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指标分级标准。通过对常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基于传统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模糊分析理论,引入了一种新的问卷调查形式(专家系统分析法)收集专家意见,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模糊数确定方法转化专家意见,从而建立了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集对分析法SPA(Set Pair Analysis)相结合的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终实现主观赋权与客观评价结合,提高了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从降低隧道运营期事故可能性或事故损失的角度出发,从监测预警、警示告知、风险减轻、应急处置角度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运营管理相关建议。最后应用工程实例,演示了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的具体操作过程,并分别将采用传统AHP和三角FAHP确定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文提出的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
张力[4](2019)在《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实时在线监测对保障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和事件管理至关重要。隧道内各种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事件事故一旦发生,轻则造成交通拥堵,重则造成二次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复杂、车辆运动目标识别困难、实时在线监测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研究。为实现隧道内复杂环境下停车目标的在线监测,通过研究复杂环境下的背景建模与更新方法、基于车辆特征的跟踪方法、提取运动车辆目标方法、停车目标识别的方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停车事件二次判定,构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并将所研究的监测系统部署应用于重庆某高速公路隧道项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高速公路隧道复杂背景建模和更新问题,分析了隧道环境的特性,对比现有的典型环境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概率的背景建模方法,选取Epanechnikov函数作为核函数,将计算得到的局部函数概率分布效果作为采样点的估计值,实验对比表明,该建模方法在模型效果和运算速度方面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优越性。综合分析环境特性对背景更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多模态的背景更新方案。对比实验表明,在外界环境噪声干扰的情况下该方法更优于传统的平均法和帧差法,能够有效地抑制隧道光照变化的干扰。2)车辆运动目标提取采用背景差分的运动目标监测算法,基于环境背景建模与更新获取了实时采集的隧道摄像机传给监控中心服务器的背景图像,并对与前一背景图像差分过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完成目标区域坐标的提取(使用伪目标滤除和连通域分析方案),利用矩形框最终实现对动态目标的标定。算法简单和鲁棒性好为该算法的优点,并且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环境下全局照明的缓慢和突然变化的问题,通过该算法可以准确地检测车辆运动目标。3)基于抗噪性、可区分性和尺寸特性准则,车辆特征跟踪采用一种用局部特征跟踪代替全局特征跟踪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目标特征匹配,可以实现当目标被部分遮挡时,对未被遮挡的可见部分特征识别并实现目标跟踪。4)基于车辆特征跟踪之前需要完成隧道内停车目标的识别,通过对停车目标分级识别的方法可以实现。首先初步识别停车目标,判断车辆成功跟踪的次数,最后通过车辆质心坐标变化进行最终识别。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取车辆目标的运动轨迹,保证停车的识别率。5)针对高速公路隧道视频图像干扰问题以及检测率和正检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停车事件检测方法,通过对以上方法得到的报警信息进行第二次判断,最后将视频处理得到的疑似静止前景目标位置与经过图像信息处理得到的车辆目标与训练样本进行匹配,实现对疑似静止物体的分类,完成静止车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报警。6)以监测系统需求为导向,基于VC++2015和Open CV3.0开发环境,采用系统模块化设计构建了隧道环境下停车事件监测系统,并将监测系统应用于重庆-合川段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监测。应用研究表明,本系统抗干扰能力强,追踪和监测目标快速,提升了系统的监测率和正检率。论文开展了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研究,提出了隧道复杂环境下的背景建模与更新方法、车辆运动目标提取方法、车辆特征跟踪方法和停车目标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研究成果应用于G75兰海高速公路重庆—合川段高速公路隧道,为该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山林[5](2019)在《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隧道作为山区道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在我国的高原山地和中低山丘陵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的修建在提升山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区域水资源漏失、水质恶化、大气污染、隧道弃渣和土壤侵蚀加剧等,给隧址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以G318林拉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高海拔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对隧道建设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仿真评价,以期构建环境负效应小,社会认可的绿色生态型高海拔隧道。本文在系统分析隧道建设和营运期间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环境的动态延迟性和高阶非线性,结合理论分析、公众参与和现场调研情况,选取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评价要素,选择系统动力学作为环评方法,据此构建了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了包括30个环境因子的因果关系图,然后进一步区分不同变量的性质,构建了包含6个状态变量、12个速率变量、26个辅助变量和62个参数的存量流量图,并采用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了隧道建设区各环境要素的环保投资比例:水环境0.3509,大气环境0.2779,固废环境0.1302,生态环境0.2410。然后选取位于高海拔地区的雪山梁隧道和雁口山隧道校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将其用于米拉山隧道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隧道建设区域的水资源漏失量在施工期间持续增加,其中2015年2016年区域水资源漏失量从0缓慢增加到100万m3,2017年2018年7月则迅速增加到400万m3;在营运期间,水资源量略有回升,但变化不明显。水体SS含量在施工期间大致呈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06吨;2019年以后,由于系统主导反馈的改变,水体SS含量逐渐下降,到2032年已接近30吨,达到了水体SS含量的合理范围。(2)TSP排放量在隧道的施工和营运阶段持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隧道外。2015年2018年,TSP排放量从0增加到750吨,到2032年TSP排放量达到1000吨;NO2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隧道通车运营后,并且小型车是NO2的最主要来源。整个施工阶段仅向外界排放了4.2吨NO2,到2032年的排放总量接近1200吨。但和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相比,TSP和NO2的排放量仍在容许范围以内。(3)隧道的固废排放量在施工期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以后的施工阶段,增长速率显着增大,2018年7月达到峰值233万吨;在营运期间缓慢下降至227万吨。(4)隧道施工期间,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300吨,并且弃渣场是整个隧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单元,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隧道洞渣的利用率偏低导致的;隧道通车后,土壤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032年的水土流失增量已不足1000吨,远低于隧道所在地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米拉山隧道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固废的影响最大,对水和大气的影响次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小,符合西藏自治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固废处理措施,实现了米拉山隧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赖宏智[6](2019)在《基于仿真平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隧道里程迅速增加,然而与一般路段相比,隧道特殊的使用环境使得车辆在行驶时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失日益严重,安全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仿真平台和可拓学理论的相关分析,从行车安全角度对公路隧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分析多种因素构建的评价体系上,构建隧道安全评价模型,并挑选实际隧道案例进行分析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交通特性因素、消防因素、交通设施因素、隧道环境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五个方面对影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2)根据影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的具体内容,以行车安全评价系统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体系的5个1级指标、24个2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独立性检验等详细分析。(3)以实际隧道为例,运用Vissim软件、Pathfinder软件以及VMSim仿真平台对整个隧道进行模拟仿真,并有针对性的对交通量、大车系数、CO排放、隧道与相邻互通立交入口间距以及隧道疏散性进行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以及相关规范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对相关指标构建评价打分模型,制定评价标准,最终应用于安全评价之中。(4)根据可拓学理论,构建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并挑选隧道实例以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安全评价分析,最终确定该隧道安全等级水平属于很安全水平,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与隧道实际安全情况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所选用的多级可拓评价法在隧道行车安全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最终根据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提出具体改善措施。
刘宇[7](2019)在《矩形断面水下隧道火灾排烟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国内陆续建设了一大批水底隧道,修得越来越长,断面越来越大,水下隧道的建设能够解决交通干线跨越江河、海峡的限制,也可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但由于隧道的特殊结构和相对独立性,一旦隧道发生紧急情况,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矩形大断面特长水下隧道,由于隧道内部空间大、隧道长,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温度场及烟气蔓延具有独特性,其通风防火救援技术方案及侧部排烟道在国内缺乏经验。本文以太湖隧道为工程依托,太湖隧道具有长度长、断面大、交通量大等特点。矩形大断面隧道在非阻滞工况以及阻滞工况下火灾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排烟控烟方式,针对本工程可能发生的火灾规模,开展矩形大断面超长水下隧道控烟技术研究。结合隧道结构特点、防灾规模、火灾特性、通风排烟方式等,提出合理的矩形大断面隧道火灾控烟技术。研究非交通阻滞工况及交通阻滞工况下隧道火灾的控烟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隧道火灾热释放率研究针对矩形大断面水下隧道火源规模设定与选取问题,本文对国内外隧道火灾热释放率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地区公路隧道火源功率的试验研究,结合太湖隧道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等实际交通条件,得出太湖隧道火灾情况下合理的火源功率。2)侧向集中排烟方式下合理排烟量的确定排烟量主要取决于烟气生成速率,而火灾中烟气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火源上方烟羽流的质量流量。通过轴对称羽流和墙型羽流模型,计算了理论烟气排放量。在此基础上考虑一定的漏风量及侧边排烟道系统排烟效率低等因素,确定大于理论产烟量的合理的排烟量。然后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其合理性。3)侧向集中排烟口间距和排烟口开启组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对于矩形大断面特长隧道而言,发生火灾后如何有效的控制烟气的蔓延,排烟口布置的间距和排烟口开启组数是关键的环节,控制其中一个变量,改变第二个参数,设置多种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和1:15缩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合理的侧壁排烟口间距。4)不同纵向坡度所需临界风速规律研究研究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下,隧道火灾发生在不同坡度(0%坡度、±1%坡度、±2%坡度和±3%坡度)时不同纵向通风速率对烟气蔓延的控制效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抑制烟气回流所需的临界风速与隧道纵向坡度的关系,为太湖隧道火灾条件下合理的烟气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王磊[8](2019)在《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公路隧道数量和里程的逐渐增多,其在高速公路总里程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连续隧道及毗邻隧道越来越多,在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公路隧道群。隧道群路段通常有多座隧道相连且隧道间距较短,与高速公路其他路段相比,其在交通组成、线形特点、驾驶行为与环境协调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性。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隧道群的安全程度和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高速公路隧道群的交通安全风险进行判别,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可以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群的交通运行通畅,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交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隧道群的定义,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标准规范给出了毗邻隧道及连续隧道间距推荐值;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环境特点和车辆行驶方式特点,交通环境特点主要从视觉特点、环境照度、噪声、空气质量等方面考虑;从事故时间、事故空间、事故形态、事故车型、事故天气分布特征五个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特征;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四个角度分析了隧道群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其中驾驶员因素主要考虑驾驶员视觉特性、心理特性和驾驶行为,车辆因素从单车因素和群车因素两方面考虑,道路因素主要考虑道路线形、路面条件、交通工程设施、桥隧连接,环境因素既考虑通风、照明等隧道环境因素,也考虑不良天气因素。然后在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风险判别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结合计算各指标权重,把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分为5级并确定其量值区间或评分区间,采用云模型和物元法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进行判别。最后从交通条件、道路条件、交通工程设施、隧道环境、气候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安全保障对策,建立了交通安全保障对策集,针对不同对策组成的各种备选保障方案,采用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结合各方案的经济性、时效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对其排序,为管理者采取保障措施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别对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判别、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决策进行研究,但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本文研究尚有一定不足,在后续研究中有待深入分析及改进。
姜明[9](2019)在《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标志效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以来,伴随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与日俱增,高速公路长隧道(长度处于1km-3km范围)、特长隧道(长度超过3km)等长大隧道的数量成倍增长。根据交通事故数据,长大隧道路段往往交通事故多发且严重程度较高,与其他路段相比具有较高的交通安全风险。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实际路段改造经验充分说明,科学的设置交通标志可有效提升该类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依托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技术研究》、2014年标准化研究项目《公路交通标志夜间视认性水平标准化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针对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的交通安全需求,探寻该路段交通标志效用机理,标定针对性的交通标志设置参数阈值,构建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验证并提出最优化的系统技术方案。研究中以深入的实地调研材料、交通事故和交通运行数据为基础,综合采用实车试验、模拟驾驶、理论推导、统计预测等研究手段,对长大隧道路段的交通事故聚集特征、针对性的交通标志处置策略与设置关键参数、效果评价模型及最优的系统化设置方案等内容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隧道路段交通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9条特长隧道、6条长隧道共计3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应用统计、分析、假设推断方法,研究了长大隧道路段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在空间分布规律方面,提出基于相对长度的隧道路段交通事故分布分析方法,实现了不同长度隧道的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归一化,为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长隧道、特长隧道的入口路段、出口路段和隧道中间位置的交通事故率相对较高;特长隧道路段出口处的交通事故率明显高于长隧道路段。特长隧道与长隧道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特长隧道夜间的交通事故率更高。操作不当、超速是该路段的交通事故主要成因,追尾是主要的事故类型。根据实车试验、交通流观测结果,车辆在隧道入口段存在比较显着的降速过程,驾驶员心率受到入口段的环境变化及平曲线半径影响较大。车速在隧道中段逐渐趋于平稳,出口后逐渐提升至一般路段限制速度或运行车速。(2)在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归一化基础上,本研究基于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和K-mean聚类算法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采用机器学习和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提出了隧道路段交通事故聚集区域。结果显示长隧道、特长隧道路段的事故聚集规律既存在统一性,也存在相异性。首先,交通事故均聚集为4类,分别为入口路段、出口路段、隧道中段和隧道中后段。从聚集程度来看,长隧道主要聚集在隧道入口段,而特长隧道主要聚集在出口段。与以往基于事故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相比,本研究采用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确定了交通事故聚集路段的数量与范围,所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全面的反映了事故聚集特征。(3)在此基础上,以交通事故聚集路段为处置重点,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驾驶员实车实验得到的行为特征,提出重点处置路段的交通标志系统处置方案。处置方案从系统化设置角度,针对隧道路段视觉障碍、空间受限对交通标志设置产生的特异性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分析驾驶员视认交通标志的变减速操作过程,计算得到长大隧道交通标志设置路段,车辆全过程减速距离模型。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与以往匀减速计算方法相比,应用本模型取得了更接近实际的结果。以此为基础,通过实车试验标定了隧道路段视觉障碍距离,并确定了交通标志前置距离阈值与距隧道入口间距阈值。此外,针对隧道内空间受限、单独设置旅游区指引标志的条件更加苛刻的问题,应用变加权灰色聚类算法理论,建立了旅游景区指引需求的量化分级方法,明确了单独设置指引标志的旅游区选取条件。(4)基于隧道暗环境特征,针对以往逆反射系数指标无法有效评价交通标志暗环境视认性的问题,提出了以亮度为计算参数的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评价模型,并明确计算模型中的各计算参数。综合理论推导与大量的实车实验,确定暗环境下交通标志最小视认距离;得到了不同种类交通标志亮度阈值及视认性水平阈值,突破了暗环境下交通标志视认性评价无法真实反映人眼视认效果这一难题,并编写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夜间视认性水平评价》。(5)最后,以提升交通诱导设施有效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为指导思想,融合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交通工程学、计算机仿真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依托理论分析、驾驶模拟等研究手段,构建综合运行状态安全性指标、情况感知安全性指标、驾驶操纵安全性指标的交通标志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指标体系中,首次增加了行为变化率参数指标。论文量化分析了交通标志设置对各指标参数的影响效用,构建基于可拓理论与熵权的长大隧道事故聚集路段交通标志效用物元综合评估模型。综合主观、客观分析,提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最优设置方案。
汪光裕[10](2018)在《八车道特长沉管隧道火灾烟雾流态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隧道作为交通线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崇山峻岭和离岸深海两方向发展。随着公路隧道规模逐渐增大,隧道运营管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对于八车道超宽断面沉管隧道,运营通风及排烟方案是影响或制约隧道总体建设方案的重要因素,也是运营期间火灾时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依托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围绕侧壁排烟方式和横向联络道侧部以及底部排烟方式,对不同火源位置以及不同排烟口设置间距情况下的火灾烟雾流态展开研究。本文以数值仿真试验结果为指导,开展了大比尺隧道火灾模型试验,通过对烟气温度扩散范围、烟气蔓延范围以及烟气层高度的对比研究,最终得出八车道特长沉管隧道合理的排烟方式和烟道设置间距。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深中通道实际结构设计形式,建立了数值仿真试验模型,通过查阅规范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设置合理的数值仿真试验参数和测点,研究分析了大量试验工况,为后期物理模型试验的参数以及工况设置提供参考。2)以深中通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实际隧道设计情况,建立1:15大比尺试验隧道,并配备完善的机电系统和测量系统,创建了八车道特长沉管隧道综合试验平台。3)对侧壁排烟方式和横向联络排烟道侧部及底部排烟方式进行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以火灾情况下的烟雾流态为研究对象,得出三种排烟方式下不同火源位置时烟气温度的扩散范围、烟气蔓延范围以及烟气层下降高度等参数,为超宽断面沉管隧道火灾情况下排烟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4)对横向联络排烟道排烟方式下合理的烟道设置间距进行研究,根据数值仿真试验结果,设置了四种不同的烟道间距,通过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得出了四种不同烟道间距情况下的烟雾流态特性,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排烟系统中排烟口间距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V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特征 |
2.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现状 |
2.2 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 |
2.3 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特征 |
2.4 交通事故的形态分布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驾驶人因素分析 |
3.1.2 道路因素分析 |
3.1.3 车辆因素分析 |
3.1.4 环境因素分析 |
3.1.5 管理因素分析 |
3.1.6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总结 |
3.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2.1 初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3.2.2 最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网络 |
4.1.1 时间-状态分析法 |
4.1.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演化网络 |
4.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与其耦合作用 |
4.2.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因素 |
4.2.2 交通事故风险因素耦合作用 |
4.3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的计算 |
4.3.1 基于突变理论的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计算模型 |
4.3.2 基于平均互信息理论的多风险因素耦合度测度模型 |
4.4 基于尖点突变的海底隧道交通风险演化分析 |
4.4.1 海底隧道交通系统状态分析 |
4.4.2 风险演化过程分析 |
4.5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 |
5.1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构建 |
5.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
6.1 人的因素方面的预防措施 |
6.2 物的因素方面的预防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V型海底隧道风险因素识别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状态仿真模型代码 |
2.1 基于突变理论的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耦合度计算模型代码 |
2.2 基于平均互信息理论的多风险因素耦合度测度模型代码 |
2.3 海底隧道交通系统突变结构仿真模型代码 |
(2)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控制和防灾救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速公路发展近况 |
1.1.2 高速公路隧道发展近况 |
1.1.3 隧道管理现状和问题 |
1.1.4 项目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宏观政策和规划层面 |
1.2.2 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层面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级分类研究 |
1.4.2 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交通控制应急策略研究 |
1.4.3 高速公路隧道防灾救援资源配置和突发事件救援策略研究 |
1.4.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 |
第2章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控制和防灾救援理论 |
2.1 隧道安全运营 |
2.1.1 隧道安全运营的概念 |
2.1.2 隧道安全管理设施 |
2.1.3 隧道监控系统 |
2.2 事故 |
2.2.1 事故的定义 |
2.2.2 事故的特征 |
2.3 突发事件 |
2.3.1 突发事件的定义 |
2.3.2 突发事件的特性 |
2.3.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研究 |
3.1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 |
3.1.1 交通事故 |
3.1.2 火灾事故 |
3.1.3 危化品事故 |
3.2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致因 |
3.2.1 交通事故 |
3.2.2 火灾事故 |
3.2.3 危化品事故 |
3.3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类研究 |
3.3.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一般分类标准 |
3.3.2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类研究 |
3.4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级研究 |
3.4.1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
3.4.2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分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交通控制应急策略研究 |
4.1 高速公路隧道分类、分级 |
4.1.1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分类、分级 |
4.1.2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配置 |
4.2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交通控制设施 |
4.2.1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交通控制设施构成 |
4.2.2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交通控制设施配置 |
4.3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交通控制策略研究 |
4.3.1 隧道监控交通控制总体设计原则 |
4.3.2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应急控制区域划分 |
4.3.3 Ⅰ级特别危险事件交通控制应急策略研究 |
4.3.4 Ⅱ级危险事件交通控制应急策略研究 |
4.3.5 Ⅲ级轻微事件、Ⅳ级一般事件交通控制应急策略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公路隧道防灾救援资源配置和突发事件救援策略研究 |
5.1 高速公路隧道火灾特征 |
5.2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救援时间分析 |
5.3 高速公路隧道防灾救援总体设计 |
5.3.1 总体设计原则 |
5.3.2 总体设计思路 |
5.3.3 防灾救援总体流程 |
5.4 高速公路隧道防火救灾设施分类及配置 |
5.4.1 高速公路隧道防火救灾设施分类 |
5.4.2 高速公路隧道专用消防车配置分析 |
5.5 高速公路隧道防火救灾通风方案 |
5.5.1 隧道通风系统的控制基准 |
5.5.2 非火灾时隧道通风方案 |
5.5.3 火灾救援通风方案 |
5.6 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救援策略研究 |
5.6.1 处置工作流程 |
5.6.2 交通组织方案 |
5.6.3 交通安全辅助措施 |
5.6.4 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植入研究 |
6.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块的构成 |
6.1.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块的目标 |
6.1.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块的构成 |
6.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块功能需求研究 |
6.2.1 突发事件预警与报警模块 |
6.2.2 突发事件接警与处置模块 |
6.2.3 应急救援资源管理模块 |
6.2.4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模块 |
6.2.5 交通控制策略管理模块 |
6.2.6 应急救援和交通控制演练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源 |
2.1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定义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定义 |
2.2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事故特征分析 |
2.2.1 隧道病害分析 |
2.2.2 交通事故分析 |
2.2.3 火灾、危险品泄漏事故分析 |
2.2.4 其他事故分析 |
2.3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源的识别 |
2.3.1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源的概念 |
2.3.2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源的影响因素 |
2.3.3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源的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1 风险接受准则 |
3.2 安全风险等级 |
3.3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3.4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3.4.1 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
3.4.2 隧道分区段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 |
3.5 评估指标分级标准确定 |
3.5.1 隧道状况指标 |
3.5.2 交通特性指标 |
3.5.3 运营环境指标 |
3.5.4 运营管理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1 风险评估方法 |
4.1.1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简述 |
4.1.2 本文采取风险评估方法 |
4.2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4.2.1 传统层次分析法 |
4.2.2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
4.3 安全风险等级确定 |
4.3.1 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概述 |
4.3.2 集对分析理论 |
4.3.3 集对分析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
5.1 风险控制流程 |
5.2 风险控制措施 |
5.2.1 监测预警 |
5.2.2 警示告知 |
5.2.3 风险减轻 |
5.2.4 应急处置 |
5.3 工程实例验证 |
5.3.1 工程概况 |
5.3.2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5.3.3 风险等级确定 |
5.3.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3.5 运营风险控制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问询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杂环境下背景建模与更新方法研究 |
2.1 隧道环境特性分析 |
2.1.1 背景整体变化分析 |
2.1.2 背景局部变化分析 |
2.1.3 行车灯光干扰 |
2.1.4 行车相互遮挡分析 |
2.2 背景建模和更新方法研究 |
2.2.1 建立隧道监控图像背景模型 |
2.2.2 背景建模实验对比 |
2.2.3 监测背景更新 |
2.2.4 监测目标提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环境下停车事件监测关键技术及研究方案 |
3.1 隧道环境下图像监测关键技术 |
3.1.1 目标监测 |
3.1.2 目标跟踪 |
3.1.3 目标的识别 |
3.2 隧道环境下停车事件监测方法研究 |
3.2.1 基于图像识别的停车事件监测方案 |
3.2.2 基于背景差分的车辆监测 |
3.2.3 基于特征匹配的车辆跟踪 |
3.2.4 基于质心坐标的停车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停车事件监测 |
4.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4.1.1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4.1.2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与优化 |
4.2 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4.2.1 LeNet-5模型 |
4.2.2 Alex Net模型 |
4.2.3 VGG模型 |
4.2.4 Goog Le Net模型 |
4.2.5 Res Net模型 |
4.3 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监测 |
4.3.1 概述 |
4.3.2 交通异常事件智能检测 |
4.3.3 系统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环境下停车事件监测系统设计 |
5.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5.1.1 系统需求分析 |
5.1.2 系统结构设计 |
5.1.3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模块化设计 |
5.2.1 背景建模模块 |
5.2.2 背景更新模块 |
5.2.3 车辆跟踪识别模块 |
5.2.4 实时在线报警模块 |
5.2.5 监测算法函数返回值定义列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环境下停车事件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
6.1 应用背景简介 |
6.2 系统测试与评价 |
6.2.1 系统架构 |
6.2.2 系统监测类型 |
6.2.3 系统处理流程 |
6.2.4 监测区域画取及坐标结构体赋值设制 |
6.3 系统应用测试 |
6.4 系统在G75兰海高速公路重庆—合川段上的应用 |
6.5 系统应用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系统应用的相关成果 |
(5)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法律依据 |
2.2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及内容 |
2.2.1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
2.2.2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
2.3 隧道环境效应分析 |
2.3.1 隧道环境正面效应 |
2.3.2 隧道环境负面效应 |
2.4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点 |
2.4.1 高海拔隧道的界定 |
2.4.2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征 |
2.5 隧道建设环评方法 |
2.5.1 环境科学评价法 |
2.5.2 系统工程评价法 |
2.5.3 隧道环评方法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3.1.1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
3.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及步骤 |
3.1.4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
3.2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 |
3.2.1 模型环境要素选取 |
3.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研究 |
3.3 隧道工程环保专项资金分配策略 |
3.3.1 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 |
3.3.2 隧址区各环境要素环保投资比例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海拔米拉山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
4.1 工程概况 |
4.1.1 米拉山隧道建设情况 |
4.1.2 米拉山隧址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特征 |
4.2 米拉山隧道SD模型参数确定 |
4.2.1 明确模型边界 |
4.2.2 模型参数确定 |
4.3 模型可靠性检验 |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4.4.1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4.4.2 仿真结果分析评价 |
4.5 米拉山隧道环境保护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6)基于仿真平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行车安全研究现状 |
1.3.2 隧道运营管理研究现状 |
1.3.3 隧道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小结 |
第2章 公路隧道的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2.1 交通特性因素分析 |
2.1.1 交通量特性 |
2.1.2 行车速度 |
2.1.3 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 |
2.1.4 有毒气体排放量 |
2.1.5 车型比例 |
2.2 消防因素分析 |
2.2.1 隧道消防设施 |
2.2.2 隧道探测报警设施 |
2.2.3 隧道疏散设施 |
2.3 交通设施因素分析 |
2.3.1 路面状况 |
2.3.2 隧道平纵面线形 |
2.3.3 隧道照明 |
2.3.4 监控设备 |
2.3.5 交通安全设施 |
2.4 隧道环境因素分析 |
2.4.1 洞口设计 |
2.4.2 隧道通风 |
2.4.3 隧道排水 |
2.4.4 隧道长度 |
2.4.5 隧道与相邻互通立交之间的间距 |
2.4.6 视觉特性 |
2.5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2.5.1 气候情况 |
2.5.2 超载情况 |
2.5.3 生理及心理特征 |
2.5.4 噪声特性 |
2.6 小结 |
第3章 公路隧道行车安全评价分析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评价体系设计步骤 |
3.1.3 安全评价指标选定 |
3.1.4 评价指标检验 |
3.2 公路隧道行车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3.2.1 评价方法综述 |
3.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小结 |
第4章 仿真分析及指标量化标准 |
4.1 仿真实例隧道 |
4.2 Vissim仿真分析 |
4.2.1 Vissim仿真软件介绍 |
4.2.2 Vissim隧道仿真模型建立 |
4.2.3 仿真分析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Pathfinder仿真分析 |
4.3.1 Pathfinder仿真软件介绍 |
4.3.2 Pathfinder隧道仿真场景建立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指标量化标准的制定 |
4.5 小结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公路隧道车辆行驶安全多级可拓评价 |
5.1.1 实例隧道相关情况 |
5.1.2 相关指标给分 |
5.1.3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
5.1.4 确定待评物元 |
5.1.5 计算关联度 |
5.1.6 可拓评价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3 相关改善措施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询问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矩形断面水下隧道火灾排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火灾排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比尺火灾试验研究现状 |
1.3 依托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隧道火灾特性 |
2.1 公路隧道火灾的原因及分类 |
2.1.1 公路隧道火灾原因 |
2.1.2 公路隧道火灾分类 |
2.2 火灾发展的基本过程 |
2.3 隧道火灾的蔓延 |
2.4 火羽流模型及烟气分层 |
2.4.1 火羽流模型 |
2.4.2 烟气分层 |
2.5 隧道通风 |
2.5.1 正常通风 |
2.5.2 火灾纵向排烟 |
2.5.3 火灾点式排烟 |
2.5.4 纵向通风与点式排烟组合式 |
2.6 火灾热释放速率 |
2.6.1 国内外隧道设计火灾规模要求 |
2.6.2 各类车辆火灾规模研究成果 |
第三章 矩形断面试验隧道平台研制 |
3.1 数值模拟试验平台 |
3.1.1 火灾数值模拟方法 |
3.1.2 FDS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3.1.3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
3.1.4 火源参数设置 |
3.1.5 数值模型建立 |
3.2 物理模型试验平台 |
3.2.1 相似理论 |
3.2.2 相似法则 |
3.2.3 模型隧道 |
3.2.4 通风排烟及火源系统 |
3.2.5 测量系统 |
3.2.6 消防系统 |
3.3 小结 |
第四章 非交通阻滞工况控烟策略研究 |
4.1 临界风速 |
4.1.1 定义 |
4.1.2 临界风速判别依据 |
4.2 工况设置 |
4.2.1 边界条件及参数 |
4.2.2 FDS数值模拟工况 |
4.2.3 物理模型试验工况 |
4.3 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3.1 烟气蔓延规律 |
4.3.2 温度分布规律 |
4.3.3 烟气层高度 |
4.3.5 临界风速数值模拟结果 |
4.4 模型试验结分析 |
4.4.1 烟气蔓延规律 |
4.4.2 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阻滞工况控烟策略研究 |
5.1 合理排烟量的确定 |
5.1.1 排烟量的理论计算值 |
5.1.2 合理排烟量数值模拟分析 |
5.1.3 小结 |
5.2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口间距研究 |
5.2.1 排烟口间距试验工况 |
5.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2.4 小结 |
5.3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口开启组数研究 |
5.3.1 排烟口开启组数试验工况 |
5.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3.4 小结 |
5.4 太湖隧道人员疏散计算 |
5.4.1 疏散场景设置 |
5.4.2 人员疏散所需时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实践情况 |
1.发表的论文 |
2.参与的实践项目 |
(8)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发展迅速 |
1.1.2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问题突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2.1 隧道群定义 |
2.2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特点 |
2.2.1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环境特点 |
2.2.2 高速公路隧道群车辆行驶方式特点 |
2.3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特征 |
2.3.1 事故时间分布特征 |
2.3.2 事故空间分布特征 |
2.3.3 事故形态分布特征 |
2.3.4 事故车型分布特征 |
2.3.5 事故天气分布特征 |
2.4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
2.4.1 驾驶员因素 |
2.4.2 车辆因素 |
2.4.3 道路因素 |
2.4.4 环境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判别 |
3.1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因素 |
3.2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判别指标体系 |
3.2.1 风险判别指标选择原则 |
3.2.2 风险判别指标体系构建 |
3.2.3 风险判别指标权重确定 |
3.3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
3.4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判别方法 |
3.4.1 判别方法选择 |
3.4.2 物元理论 |
3.4.3 云模型 |
3.4.4 基于云物元理论的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判别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决策 |
4.1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对策 |
4.1.1 交通条件保障对策 |
4.1.2 道路条件保障对策 |
4.1.3 交通工程设施保障对策 |
4.1.4 隧道环境保障对策 |
4.1.5 气候环境保障对策 |
4.2 基于相似历史案例分析的保障对策集生成方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保障对策集生成方法 |
4.3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决策方法 |
4.3.1 决策问题分析 |
4.3.2 决策问题描述 |
4.3.3 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决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5.1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判别 |
5.1.1 确定风险判别指标值 |
5.1.2 基于云物元理论的交通安全风险判别 |
5.2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决策 |
5.2.1 确定各方案属性值和各属性参照点 |
5.2.2 建立益损决策矩阵 |
5.2.3 建立前景决策矩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标志效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运营安全特性分析 |
2.2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驾驶行为研究 |
2.3 暗环境交通标志视认性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 |
3.1 隧道路段交通安全运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隧道路段对交通安全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2 我国相关标准、规范中对于隧道交通安全相关要求研究 |
3.2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
3.2.1 观测隧道路段 |
3.2.2 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 |
3.2.3 交通事故时间分布特征 |
3.2.4 交通事故车型与成因分布特征 |
3.3 长大隧道路段车辆运行特征研究 |
3.3.1 隧道路段速度特征分析 |
3.3.3 隧道路段心生理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标志处置策略研究 |
4.1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安全处置段落划分研究 |
4.1.1 基于DBSCAN密度聚类算法的交通事故空间聚类研究 |
4.1.2 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聚类交通事故空间聚类研究 |
4.1.3 小结 |
4.2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布置研究 |
4.3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设置关键参数标定 |
4.3.1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前置距离阈值研究 |
4.3.2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距隧道入口间距阈值研究 |
4.3.3 长大隧道路段与高速公路出口较近时,单独设置旅游景区指引标志的判定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暗环境下,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评价研究 |
5.1 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
5.1.1 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视认性原理研究 |
5.1.2 公路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概念模型、计算方法的建立 |
5.2 公路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下的亮度阈值研究 |
5.2.1 公路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亮度阈值实车实验研究 |
5.2.2 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亮度阈值研究 |
5.2.3 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阈值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设置有效性评价模型研究 |
6.1 研究目标 |
6.2 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
6.2.1 实验目的 |
6.2.2 实验设备 |
6.2.3 隧道选取类型 |
6.2.4 驾驶模拟实验场景 |
6.2.5 实验人员 |
6.2.6 实验流程及步骤 |
6.3 评价指标与数据采集 |
6.3.1 评价指标 |
6.3.2 数据采集 |
6.4 隧道路段相关交通标志(隧道出口段未受到互通立交出口影响时)设置方案总体效用研究 |
6.4.1 评价对象 |
6.4.2 评价目标 |
6.4.3 数据分析 |
6.5 隧道入口段(入口前200m-入口内200m)不同交通标志设置方案影响研究 |
6.5.1 评价目标 |
6.5.2 数据分析 |
6.5.3 结果讨论 |
6.5.4 结论 |
6.6 隧道中间段不同交通标志设置方案影响研究 |
6.6.1 评价目标 |
6.6.2 数据分析 |
6.6.3 结果讨论 |
6.6.4 结论 |
6.7 隧道出口段不同交通标志设置方案影响研究 |
6.7.1 评价目标 |
6.7.2 数据分析 |
6.7.3 结果讨论 |
6.7.4 结论 |
6.8 综合评估模型研究 |
6.8.1 综合评估方法的确定 |
6.8.2 ETEW综合评估模型介绍 |
6.8.3 入口段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综合评价 |
6.8.4 中点段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综合评价 |
6.8.5 出口段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综合评价 |
6.9 交通标志最优布置方案 |
6.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视认性水平实车实验被试情况 |
附录2 视认性水平实车试验单色板亮度 |
附录3 驾驶模拟实验标志布设方案 |
附录4 驾驶模拟实验被试情况 |
附录5 驾驶模拟实验驾驶员主观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主要科技奖励 |
致谢 |
(10)八车道特长沉管隧道火灾烟雾流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依托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隧道火灾理论基础 |
2.1 隧道通风排烟设计模式 |
2.1.1 纵向通风排烟方式 |
2.1.2 全横向通风排烟方式 |
2.1.3 半横向通风排烟方式 |
2.1.4 各排烟方式对比 |
2.2 公路隧道火灾规范要求 |
2.2.1 通风排烟设备安装要求 |
2.2.2 通风排烟风压力要求 |
2.2.3 隧道火灾热释放率确定 |
2.3 隧道内火灾烟气运动模型 |
2.3.1 火羽流模型 |
2.3.2 顶棚射流模型 |
2.4 纵向风速对烟雾扩散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八车道沉管隧道综合试验平台 |
3.1 模型相似理论 |
3.1.1 相似理论介绍 |
3.1.2 基本假设 |
3.1.3 相似准则 |
3.1.4 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
3.2 数值仿真试验平台搭建 |
3.2.1 数值仿真软件介绍 |
3.2.2 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3 数值仿真试验结果提取 |
3.2.4 结果分析 |
3.3 物理模型试验平台建设 |
3.3.1 模型隧道主体 |
3.3.2 通风排烟系统 |
3.3.3 模拟火源系统 |
3.3.4 消防系统 |
3.3.5 测量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排烟方式下隧道火灾烟雾流态试验分析 |
4.1 工况设置 |
4.1.1 试验流程 |
4.1.2 边界条件及参数 |
4.1.3 试验工况 |
4.2 不同排烟方式下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4.2.1 A工况烟气温度分布 |
4.2.2 B工况烟气温度分布 |
4.2.3 各工况烟气温度分布对比分析 |
4.3 不同排烟方式下烟气蔓延范围 |
4.3.1 各工况烟气蔓延范围 |
4.3.2 各工况烟气蔓延范围对比分析 |
4.4 不同排烟方式下烟气层高度 |
4.4.1 A工况烟气层高度 |
4.4.2 B工况烟气层高度 |
4.4.3 各工况烟气层高度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横向排烟道间距对隧道火灾烟雾流态影响分析 |
5.1 工况设置 |
5.1.1 边界条件及参数 |
5.1.2 试验工况 |
5.2 横向排烟道间距不同时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5.2.1 C工况烟气温度分布 |
5.2.2 C工况烟气温度分布对比分析 |
5.3 横向排烟道间距不同时烟气蔓延范围 |
5.3.1 C工况烟气蔓延范围 |
5.3.2 C工况烟气蔓延范围对比分析 |
5.4 横向排烟道间距不同时烟气层高度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实践情况 |
1. 发表的论文 |
2. 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四、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V型海底隧道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邢英. 青岛理工大学, 2020
- [2]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控制和防灾救援策略研究[D]. 蒋曲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D]. 肖珊.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公路隧道停车事件智能监测系统研究[D]. 张力.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4)
- [5]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但山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基于仿真平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问题研究[D]. 赖宏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矩形断面水下隧道火灾排烟试验研究[D]. 刘宇.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安全保障方法研究[D]. 王磊.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标志效用机理研究[D]. 姜明. 北京工业大学, 2019
- [10]八车道特长沉管隧道火灾烟雾流态试验研究[D]. 汪光裕.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