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网改有力拉动用电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李霞[1](2019)在《国有企业公共责任研究 ——以国网鄂州供电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承担公共责任意义重大。从近年国有企业履行公共责任的总体情况来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走在国有企业的前列,它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它提供公共产品电力,公共责任履行得比较好,具有典型性和可借鉴性。国有企业公共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道德责任。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现状,发现存在社会服务投入偏少、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现象仍有的问题,查究其原因为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公共责任意识不强、履行公共责任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监管缺位。通过增强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公共责任意识,提高国网鄂州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的内部治理水平,强化政府对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的监管,可有效提升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能力。国网鄂州供电公司作为具有区位优势的典型供电公司为目前的国有企业公共责任实践提供研究上的借鉴。
莫中正[2](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房县农网改造项目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房县的配电网出现了供电能力不足、装备水平不高等问题,亟需改善。国网房县供电公司开展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以期优化农网降损管理,保障农网用电安全,提升农网配电能力,实现农网改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与此同时,传统电力项目的评价方法都是直接聚焦于项目本身,往往忽略掉贯穿在从始至终的参与者。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它从更广泛的角度入手,纳入项目的建设者和消费者,成为一种绩效衡量工具。在本文中,平衡计分卡将融入新的维度,作为项目评价工具,来评价房县农网改造成果。本文首先分析了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传统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管理会计工具、目标管理理论以及目标激励理论。其次针对房县农网改造项目概况,指出农网现状存在的缺陷,结合该县“十三五”农村电网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列举了农网改造项目规划措施。再次,分析了运用平衡计分卡作为评价工具的必要性,完善了维度设计,建立了针对农网改造项目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维度关系图,厘清了房县供电公司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在逻辑。为了使评价体系具有全面性,在原始的平衡计分卡基础上添加上社会影响维度,按照全面系统性、科学实用性、简洁可操作性、层次性等原则,依次对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和社会影响等五个维度各选取3到5个代表性指标,并通过具体数据或问卷调查结果展示各项指标的现状。再将各维度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标准的指标体系,从更加广泛的视角来审视房县农网改造项目的建设成果。最后,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5年至2017年房县农网改造项目成果作出评价,分析项目的最终得分,针对评价结果,建议房县电网公司加强项目组织、规范工程管理,积极做好电网建设的宣传工作。论文通过研究,指出建立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多维度评价农网改造项目,使管理者了解项目的成果。希望本文建立的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为后续的“十三五”农网改造项目进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杨珺婕[3](2019)在《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的逐渐恶化,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质量,保障民生权益,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煤改电”工程。作为电能替代战略的重要形式之一,“煤改电”工程的实施对于治理大气环境、促进国家能源消费转型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目前农村地区“煤改电”的电网改造工程由于投资较大、牵涉到电网升级等问题,一般都由电网企业实施,而对于“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主体——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却鲜少有人关注。当前随着“煤改电”工程的深入推进,在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居民用电量增长有限、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如何提高电网企业实施“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电网企业实施该工程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开展该工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煤改电”工程未来进一步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电网企业实施“煤改电”配网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电网企业实施“煤改电”配网工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电网企业实施“煤改电”配网工程的背景与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建立了“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的成本构成模型,并针对峰谷电价与低谷电打捆交易两种方式分别给出了效益构成模型。其次,本文针对“煤改电”工程的特点,选取了净现值、效益费用比率等指标构建了经济效益评估方法。随后,结合北京农村某地区的“煤改电”配网改造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电网企业开展“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电网企业实施“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较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电网企业无法收回投入的全部成本。经研究发现造成经济效益低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纳为投资较大、电价不合理以及季节峰谷差较大;同时,经过比较发现,低谷电量打捆交易方式比峰谷计价方式的经济效益更好。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革电价机制、利用“煤改电”改善电力负荷峰谷差等对策。本文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为“煤改电”工程的相关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煤改电”工程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与指导,为提高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进而提高电网企业实施“煤改电”工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煤改电”工程的巨大社会与环境效益,为我国“蓝天行动”与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王建芳[4](2017)在《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经济正在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尤其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后,中央加强了对河北省特别是环首都附近廊坊地区农业、农村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政策扶持力度。廊坊地区新农村发展一直在国家规划下稳步推进,可以说廊坊市部分农村区域开始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在家电下乡、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等支持政策下农村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幅度较大,农村电网逐渐面临着巨大的供电压力。近年来,廊坊市配电网在网架结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等方面逐渐暴露出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装备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突出的矛盾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廊坊市电网公司针对当前辖区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农网在电力供需不平衡情况下,廊坊市供电公司开展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对辖区内的农网线路网络改造、农网降损管理、农网用电安全、提升农网配电能力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进,旨在提升廊坊市供电公司在农网改造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立足于廊坊供电公司农网总体实际,通过对国内外农网改造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在对廊坊市农网发展现状的总体把握下,来对廊坊市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廊坊市供电公司在农网改造方面进行工作展望,以期促进未来电网公司在农网改造方面的发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项目实施评价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研读分析,了解并掌握最新农网改造项目实施评价的现状。阐述农网改造项目实施评价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的原因分析、农网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分析并阐述了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其次,提出了廊坊市农网改造项目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神经网络的特点设计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神经网络模型对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评价的结果得出该项目评分很高,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本文成果可以给今后的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做为国内其他供电企业的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开展的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李洪宇[5](2017)在《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配电网的发展,主要是对农村电网的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推进,对县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起着关键的作用。做好农村配电网规划,其本质上就是考虑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农村配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战略目标,使农村配电网成为供、用电指标均保持先进的电网。农村电网是保障广大农村用电需求的重要环节,对于拉动农村消费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加大,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农村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受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电网建设的现状等多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例如,部分地区农村用电负荷增长速度加快,一些早期改造后的供电设备又重新出现了过负荷现象,农网的升级改造工程多以满足当地正常用电需求为目的,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新能源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通过科学规划与分析,合理指导农村配电网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目前河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电力市场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对河北南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通过采用分产业法、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十三五”期间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电力需求和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并分析;根据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升级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十三五”期间河北南网农网改造升级目标,给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方案,进而从总体建设、分电压等级建设和分重点任务建设三个方面对给出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方案进行投资需求分析,并给出方案实施的成效分析;最后,文章从农村电力投融资长效机制、电力企业持续投入机制、县级供电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农网工程实施监督机制和其他政策措施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河北南网农网的农网改造升级工作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王新波[6](2012)在《农网改造对供电企业的影响与对策》文中提出自1998年开始,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侵袭,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方法进行扩大内需以弥补因出口不畅而带来的经济委缩,而在中国,加大基础建设为重头戏。在国务院和各部委的统一的布署和协调下,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从1998年至2002年,财政部共为全国的农网改造项目拨付资金为2885亿元。到了2003年以后,国家电网为改善各地农村电网,又相继实施了全国县城的电网改造以及中西部省份的农网完善工程,以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农网工程。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需要,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继续分期分批下达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投资。14年过去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有很大的变化,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经济因为国家的重视也进入了大发展的机遇期。农村用电量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家电的迅速普及而快速增长。然而,由于受改造资金、管理体制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农网改造并非一帆风顺的,也不是很全面的,还有一些已改造的电网又出现新的“卡脖子”现象,电力负荷超过设备额定容量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农网改造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以不断改进,使农网改造这一民心工程不仅利国、利民而且有利于供电企业长远的健康发展。
肖鹏[7](2011)在《夏邑县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是为加强农村电力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农网改造项目评价对完善项目决策水平,提高投资效益意义重大。面对不断加大农网改造的现状,为了能科学评价改造项目成效,总结工作经验,为电网建设进一步提供依据,使得农网改造后评价理论研究显得赴分重要。本论文对已有农网改造后评价理论做了系统研究,总结阐述了现有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理论。针对电网改扩建项目的特点,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农网改造后评价的内容、方式和原理等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进一步构建完善了农网改造后评价理论的指标体系结构,对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过程和含义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后通过河南省夏邑县农网改造的实例,进行了深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从技术性能变化,财务状况,国民经济影响等方面对河南省夏邑县农网改造做出分析评估,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做出全面评价。得到改造后夏邑县农网以及区域电网技术性能显着提高,财务效益总体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影响都取得了较多收获,项目整体评价为满意的结果,提出了继续加大农网建设项目投资,加强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以提高项目财务状况水平,适应电网改扩建项目遇到的新情况和大量不确定性特点,继续深入研究探索电网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适时建立规范的电网后评价机制的结论。
张金荣,李巍,李华鹏[8](2011)在《黔西南州新农村用电分析及其电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黔西南州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为解决农村电网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通过对黔西南州新农村用电情况的调研,分析了黔西南州新农村的用电结构及其特点,针对山区农村实际情况,结合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预测了农村用电量需求趋势,并提出了农村电网建设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农网建设提供参考,为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供依据。
李春晓[9](2011)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电网是农村电气化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改善广大农民生活的基础保障,农网改造是实现农村电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农网改造项目进行评价有利于发现农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确定工作重点。因此,对农网改造项目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但有利于对农网电网改造的工程在建设实施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而且可以指导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使得农网改造项目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能够为农网改造项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将农网改造项目按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分为分解为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项目的运行阶段。结合农网改造的定义及其目的,从各个阶段中提取出相应的指标,形成一套层次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中既含有定量指标又含有定性指标的特点,本文采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密市“十一五”期间农网改造情况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增强农网改造的科技管理能力、增加售电量、降低线损以及规范农电工管理四个方面给出了农网改造的若干建议,可以为农网改造项目的评价及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周民华[10](2010)在《海口供电局营销战略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于2010年1月4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有支柱骨干能源企业,海口供电局对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工作责无旁贷,因此本论文对海口供电局营销战略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营销理论的研究,明确了电力市场营销的独有特征;从行业、市场环境等角度分析了海口供电局所面临的战略环境,结合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得出了海口供电局进行营销战略的内部优劣势,外部威胁与机遇;在对营销战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口供电局的差异化营销战略,以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为总抓手的营销策略,在企业文化、流程、信息服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提升。
二、城乡网改有力拉动用电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网改有力拉动用电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公共责任研究 ——以国网鄂州供电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有企业 |
2.1.2 公共责任 |
2.1.3 国有企业公共责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政府失灵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的必要性与内容现状 |
3.1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的必要性 |
3.2 国有企业公共责任的内容 |
3.2.1 政治责任 |
3.2.2 经济责任 |
3.2.3 社会责任 |
3.2.4 环境责任 |
3.2.5 道德责任 |
3.3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现状 |
3.3.1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简介 |
3.3.2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政治责任 |
3.3.3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经济责任 |
3.3.4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社会责任 |
3.3.5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环境责任 |
3.3.6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道德责任 |
4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 |
4.1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现存问题 |
4.1.1 社会服务投入偏少 |
4.1.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 |
4.1.3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
4.1.4 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现象仍有 |
4.2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现存问题产生原因 |
4.2.1 公共责任意识不强 |
4.2.2 履行公共责任制度建设滞后 |
4.2.3 政府监管缺位 |
5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提高履行公共责任能力的对策 |
5.1 提升国网鄂州供电公司的公共责任意识 |
5.1.1 增强公共责任意识 |
5.1.2 加强公共责任意识教育 |
5.1.3 推进公共责任企业文化建设 |
5.2 提高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的内部治理水平 |
5.2.1 完善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公共责任治理体系 |
5.3 强化政府对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履行公共责任的监管 |
5.3.1 准确定位政府监管职能 |
5.3.2 加大政府立法执法力度 |
5.3.3 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房县农网改造项目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 项目评价方法及内容 |
2.1.1 项目后评价方法 |
2.1.2 项目后评价内容 |
2.2 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 |
2.3 目标管理理论 |
2.4 目标激励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县农网改造项目概述 |
3.1 房县自然概况 |
3.2 房县电网概况 |
3.2.1 供电概况 |
3.2.2 电网网架概况 |
3.2.3 电网存在的缺陷 |
3.3 房县农网改造项目规划 |
3.3.1 “十三五”农村电网总体目标 |
3.3.2 “十三五”农村电网具体目标 |
3.3.3 农网改造规划项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衡计分卡在农网改造项目中的运用分析 |
4.1 平衡计分卡维度设计 |
4.1.1 现有评价体系现状 |
4.1.2 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4.2 平衡计分卡指标设计 |
4.2.1 平衡计分卡指标设计原则 |
4.2.2 财务层面指标 |
4.2.3 客户层面指标 |
4.2.4 内部流程指标 |
4.2.5 学习与成长指标 |
4.2.6 社会影响指标 |
4.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房县农网改造项目评价 |
5.1 确定权重 |
5.2 建立模糊关系评价矩阵 |
5.3 计算评价结果 |
5.4 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全寿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
1.2.2 “煤改电”工程研究综述 |
1.2.3 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现状分析 |
2.1 电能替代与“煤改电”工程 |
2.1.1 电能替代的理念 |
2.1.2 “煤改电”工程的基本理念 |
2.2 “煤改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基本情况 |
2.2.1 主要内容 |
2.2.2 取得成果 |
2.2.3 存在问题 |
2.2.4 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
3.1 成本分析 |
3.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相关概念 |
3.1.2 设计决策阶段成本 |
3.1.3 施工改造阶段成本 |
3.1.4 运营阶段成本 |
3.1.5 报废阶段成本 |
3.2 经济收入分析 |
3.2.1 峰谷计价方式收入分析 |
3.2.2 低谷电打捆交易方式收入分析 |
3.3 经济效益分析的指标选取 |
3.3.1 净现值 |
3.3.2 效益费用比率 |
3.3.3 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北京市某地区“煤改电”配网改造项目概况 |
4.2 成本分析 |
4.2.1 决策设计阶段成本 |
4.2.2 施工改造阶段成本 |
4.2.3 运营阶段成本 |
4.2.4 报废阶段成本 |
4.3 经济收入分析 |
4.3.1 峰谷计价方式收入分析 |
4.3.2 低谷电量打捆交易方式收入分析 |
4.4 经济效益分析 |
4.4.1 净现值 |
4.4.2 效益费用比率 |
4.4.3 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煤改电”配网改造项目经济效益的对策 |
5.1 改革电价机制 |
5.2 充分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
5.3 利用“煤改电”改善电力负荷峰谷差 |
5.4 开拓电力市场 |
5.5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农网改造项目实施的基础理论 |
2.1 农网改造项目的基本内容 |
2.1.1 农网改造项目实施原因分析 |
2.1.2 农网改造项目的环境分析 |
2.2 农网改造项目的特点 |
2.3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2.3.1 神经网络概述 |
2.3.2 BP神经网络 |
2.3.3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
2.4 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分析 |
3.1 廊坊市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3.2 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必要性分析 |
3.3 廊坊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历程 |
3.3.1 2013年廊坊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情况 |
3.3.2 2014年廊坊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情况 |
3.3.3 2015年廊坊市供电公司农网改造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廊坊市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廊坊市农网改造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模型 |
5.1 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 |
5.1.1 输入层设计 |
5.1.2 隐藏层的设计 |
5.1.3 输出层的设计 |
5.2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的处理 |
5.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5.3.1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与测试 |
5.3.2 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模型的MATLAB实现 |
5.4 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现状分析 |
2.1 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发展现状 |
2.1.1 供电企业概况 |
2.1.2 农网建设与改造完成情况 |
2.2 农网建设与改造取得的成效 |
2.2.1 农村电网发展情况 |
2.2.2 农村电力市场发展情况 |
2.2.3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
2.2.4 同网同价情况 |
2.3 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电力需求预测 |
3.1 历史负荷增长趋势分析 |
3.1.1 全社会最大负荷及全社会用电量分析 |
3.1.2 网供电量分析 |
3.1.3 分类电量分析 |
3.1.4 人均用电量分析 |
3.2 农网电力需求预测 |
3.2.1 分产业法预测 |
3.2.2 预测结果 |
3.3 农网电力负荷预测 |
3.3.1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预测 |
3.3.2 预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方案 |
4.1 农网建设改造升级的指导思想 |
4.2 农网建设改造升级的基本原则 |
4.2.1 总体原则 |
4.2.2 技术原则 |
4.2.3 小康电示范县选取原则 |
4.3“十三五”农网改造升级目标 |
4.3.1“十三五”农村电网主要目标 |
4.3.2 农村电网网架发展目标 |
4.3.3 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目标 |
4.3.4 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目标 |
4.4 河北南网农网建设与改造规划方案的制定 |
4.5 农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方案投资需求分析 |
4.5.1 总体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
4.5.2 分电压等级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
4.5.3 分重点任务建设规模及投资规模 |
4.6 建设与改造方案实施成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5章 河北南网农网改造升级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
5.1 农村电力投融资长效机制 |
5.2 电网企业持续投入机制 |
5.3 县级供电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5.4 农网工程实施监督机制 |
5.5 其他政策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农网改造对供电企业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基本状况 |
2.2.2 国外基本状况 |
第3章 江西省农村电网改造现状及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影响分析 |
3.1 江西省农村电网改造现状分析 |
3.2 农村电网改造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影响分析 |
3.2.1 农村电网改造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积极影响 |
3.2.2 农村电网改造对县级供电企业的负面影响 |
第4章 江西省农村电网改造后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措施 |
4.1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建设 |
4.2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组织结构建设 |
4.3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
4.3.1 农网改造后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 |
4.3.2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3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
4.4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 |
4.4.1 强化了供电企业人事制度的管理 |
4.4.2 加强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 |
4.4.3 运用先进技术,优化抄核收工作流程,确保电费回收 |
4.4.4 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狠抓落实,提升管理水平 |
4.4.5 强化用电稽查,规范市场秩序 |
4.4.6 坚持依法治企,确保企业合法权益 |
4.4.7 强化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确保经营目标实现 |
4.5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 |
4.5.1 加强财务预算执行力度,杜绝随意改变的现象 |
4.5.2 加强财务分析与控制,确保资产优良、运营高效 |
4.5.3 理顺主业与副业的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第5章 农村电网改造后的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趋势与建议 |
5.1 农村电网改造后的财政支持 |
5.2 明确农村电网改造资产产权界定 |
5.3 设计农村电网改造投资还本付息新电价机制 |
5.4 完善股份制改造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夏邑县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理论 |
2.1 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
2.2 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2.3 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2 评价指标说明 |
3.2.1 项目过程指标 |
3.2.2 电网技术性能指标 |
3.2.3 财务效益指标 |
3.2.4 国民经济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夏邑县农网改造项目实施概况 |
4.1 夏邑县自然概况 |
4.2 夏邑县电网概况 |
4.3 夏邑县电网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
4.4 夏邑农网改造建设项日 |
4.4.1 110千伏胡桥变配套35千伏工程 |
4.4.2 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 |
4.4.3 火店乡35千伏输变电工程 |
第5章 夏邑县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实例分析 |
5.1 技术性能后评价 |
5.1.1 35KV变电站情况 |
5.1.2 35KV线路情况 |
5.1.3 电网运行分析 |
5.2 财务状况后评价 |
5.3 国民经济后评价 |
5.3.1 经济贡献度评价 |
5.3.2 社会满意度评价 |
5.4 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 全生命周期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2.2 综合评价的相关概念 |
2.3 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的评价特点 |
2.4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总体框架 |
第3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农网改造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农网改造项目的目的及特点 |
3.2 农网改造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框架分析 |
3.2.1 目标与阶段的划分 |
3.2.2 清单分析 |
3.2.3 评价阶段 |
3.3 农网改造项目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指标的提取 |
3.3.2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指标的提取 |
3.3.3 项目施工阶段指标的提取 |
3.3.4 项目的运行阶段指标的提取 |
3.3.5 农网改造项目指标体系 |
3.4 农网改造评价模型的选择 |
第4章 高密市农网改造项目的评价 |
4.1 高密市农网概况 |
4.2 高密市农网改造项目各项指标的评价 |
4.3 基于FAHP的高密市农网改造项目评价实例 |
第5章 高密市农网改造项目及巩固项目影响的建议 |
5.1 增强农网改造的科技管理的持续创新能力 |
5.2 通过农网改造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售电量 |
5.3 通过农网改造工程降低线损率 |
5.4 规范农电工管理,巩固农网改造后的影响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海口供电局营销战略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电力市场营销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2.1.1 市场营销定义 |
2.1.2 常见的市场营销理论 |
2.2 电力市场营销 |
2.2.1 电力的商品性 |
2.2.2 电力的特殊性 |
2.2.3 电力市场营销的特征 |
2.2.4 制约电力营销发展的因素 |
2.3 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
2.3.1 国外电力营销的发展现状 |
2.3.2 国内电力营销的发展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口供电局营销战略环境分析 |
3.1 行业环境分析 |
3.1.1 电力体制改革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自然环境 |
3.1.5 国际旅游岛建设 |
3.1.6 低碳经济 |
3.2 海口电力营销市场环境分析 |
3.2.1 电力市场结构特点 |
3.2.2 海口电力市场供需发展趋势 |
3.3 海口供电局营销管理现状 |
3.3.1 2009 年营销指标完成情况 |
3.3.2 营销管理现状 |
3.3.3 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 竞争因素分析 |
3.5 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会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海口供电局营销战略选择与实施 |
4.1 营销战略综述 |
4.2 供电企业营销战略选择分析 |
4.3 差异化营销战略 |
4.4 营销战略实施 |
4.4.1 提高供电可靠性 |
4.4.2 提升营销服务质量 |
4.5 小结 |
第五章 营销战略实施配套措施 |
5.1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
5.2 流程再造 |
5.3 技术创新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城乡网改有力拉动用电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公共责任研究 ——以国网鄂州供电公司为例[D]. 李霞. 三峡大学, 2019(06)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房县农网改造项目评价研究[D]. 莫中正.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3]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估研究[D]. 杨珺婕.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4]廊坊市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王建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研究[D]. 李洪宇.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6]农网改造对供电企业的影响与对策[D]. 王新波. 南昌大学, 2012(01)
- [7]夏邑县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D]. 肖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8]黔西南州新农村用电分析及其电网发展研究[J]. 张金荣,李巍,李华鹏.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3)
- [9]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农网改造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 李春晓.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12)
- [10]海口供电局营销战略及其应用研究[D]. 周民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