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泥沙灾害与水土保持(论文文献综述)
马鹏辉[1](2020)在《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独特的力学特征(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大孔隙等),导致黄土地质灾害的发生多与水有关,再加上国家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在黄土高原陆续实施和进行,黄土地质灾害以单体灾害存在形式越来越少,一种黄土灾害发生后,往往会引起其他类型黄土地质灾害相继或滞后发生,形成了复杂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呈现着随机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其链生效应导致黄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强。黄土地质灾害链是当前黄土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新命题。本论文选题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论”,首先,基于大量的黄土地质灾害链实例调研,建立黄土地质灾害链的科学框架。其次,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地质灾害链,因此以水作用(灌溉、降雨)→黄土湿陷→地面沉降→黄土地裂缝→黄土塌陷→崩塌滑坡→黄土泥流为切入线索,以文献收集-野外调研与监测-土工试验-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机理探索为研究方法,对黄土地质灾害链生演化特征及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土地质灾害链演化过程伴随着三过程四阶段五状态。三过程指黄土结构面的扩张、分离、解体。四阶段指孕灾阶段、激发阶段、成灾阶段、衰退阶段。五状态指连续固体、变形体、破碎体、散体、流体。(2)分别从因果关系、成因、灾变机制上对黄土地质灾害链进行了分类。从因果关系上可以分为伴生黄土地质灾害链,派生黄土地质灾害链。从成因上可以分为内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外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人为黄土地质灾害链、复杂动力黄土地质灾害链。从灾变机制上可以分为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力-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震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3)连续固体→变形体可以概述为四个过程:1.水沿结构面入渗阶段;2.水-结构面作用阶段;3.结构面松动阶段;4.湿陷沉降阶段。(4)变形体→破碎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1.水-结构面作用下形成黄土地裂缝、黄土洞穴等灾害过程;2.坡体整体变形过程。第一个过程经历三个阶段:(1)填充物冲刷阶段;(2)黄土地裂缝形成阶段;(3)黄土洞穴形成阶段。第二个过程中坡体变形分布情况分为三个区:湿陷拉裂区、压裂区、剪切破坏区。(5)破碎体→散体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1.黄土崩滑启动脱离边坡母体的过程;2.土体脱离斜坡母体后形成散体过程及散体的运动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散体在运动过程中伴随有常见的四大特点:1.结构面放大效应;2.双液化效应;3.散体与基底相互作用效应—逆冲推覆现象;4.多级次滑动。进而导致散体形成六种类型:拉裂破坏型、反倾破坏型、直立错落型、高位抛出型、错落平铺型、基底剪出型。(6)根据黄土地质灾害链的时效性,将散体→流体过程的宏观链生模式分为两种:直接转化型、间接转化型。地质条件、物源条件、水力条件、土体条件四大因素共同控制着散体向流体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其运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大特点:1.流动距离远;2.流动速度大;3.铲刮效应和加积效应;4.放大效应。(7)散体→流体外在灾种表现实质是黄土滑坡转化泥流。通过模型试验得出:黄土滑坡转化泥流的关键是高孔隙水压力能否的持续保持。散体→流体是库伦失稳和液化两种破坏形式共存,坡度和视摩擦角共同影响着堆积体的稳定性,视摩擦角同时影响着其破坏形式,直接导致堆积体从库伦失稳转化为任意失稳状态。而坡度则影响着滑坡转化泥流的规模和程度。由坡面冲刷型为主导逐渐转化为深部液化型泥流占主导。
王先甲,秦颖,杨文俊,袁睢秋[2](2019)在《湖库泥沙资源化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合理利用泥沙的资源特性,实现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是湖库生态环境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旨在对泥沙资源化及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泥沙资源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首先对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框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集中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泥沙资源化的途径、泥沙管理生态化及优化配置方法等方面,然后分析了目前对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认识、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案评价及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陈吟,王延贵,陈康[3](2018)在《水库泥沙的资源化原理及其实现途径》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水库泥沙资源化的过程,基于水库泥沙淤积形态,结合水库泥沙的离散性、吸附性、可搬运性等基本属性,分析了泥沙淤积的分布特点和主要特征;以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属性为基础,指出水库泥沙具有多用性、可控性和有限性等资源属性,进而分析了水库泥沙资源化的迫切性及可行性;提出在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社会条件下,水库泥沙是可以资源化的。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材料应用、造地与土地改良、河道防洪与整治等方面,进一步总结了水库泥沙资源化的途径。
魏丽,胡凯衡,黄远红[4](2018)在《我国与美国、日本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比》文中指出为总结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效果并找出我国山洪灾害防治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我国、美国、日本在山洪灾害自然社会条件、灾害概况、山洪防治预算、监测预警、法律体系及科普教育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取得了较大成绩,2011年以来,山洪灾害年均死亡人数较前10 a下降63%,但与美、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投入比例较美国、日本低;山洪监测预警水平与美国山洪预警理论存在较大差距;美国、日本山洪防治的法律体系较为健全,我国在这方面仍为空白,在山洪灾害科普宣传的专业性、趣味性及针对性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戈素芬,柳金库,郑娟[5](2011)在《南苏拉威西岛泥沙灾害预警》文中提出世界各地自然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国家科研人员都在进行降雨特性与山体滑坡之间相关性研究,以便在灾害来临之前能及时向群众发出预警,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日本九州大学水土保持实验室HASNAWIR等对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岛1997~2007年发生滑坡的21次降雨事件的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某一泥沙灾害高发区,可根据该区的降雨历史资料,确定泥沙灾害预警线、临界的降雨总量和降雨强度,当持续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超过临界值时,政府就可以通知区域内的群众从这里及时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该方法为其他地区泥沙灾害的预警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手段。
张平仓,刘洪鹄[6](2011)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特征及其展望》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水土流失极其严重,保护水土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总结了我国水土保持的基础理论、组织机构、法律、技术等,并比较了与其它国家的不同之处,得出我国水土保持已自成体系、教学科研机构齐全、水土保持技术相对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法律有充分保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殷鸣放[7](2011)在《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选择森林多功能评价这个当前林业发展中的紧迫课题,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采用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森林经理学与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物木材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国营大边沟林场人工林进行了森林多功能评价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土壤的保护、形成和促进降水向其渗透的功能。可分解为缓和枯水洪水功能、保护水质功能、防止泥沙流失功能和防止林地崩塌等4项子功能。可采用覆盖土壤表面的森林和植被面积比例指标进行评价。(2)减少温室气体功能是指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功能。可以分解为森林吸收、储存二氧化碳2项子功能。可采用蓄积量、生长量、含碳率、木材比重和扩大系数等指标进行计量评价(3)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是指森林为生物物种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并对其起到保育作用的功能。可采用稀少性、多样性和自然性等指标联合评价方法。(4)木材生产功能是指森林能持续、高效率的生产良好材质的木材,并确保林分自身健全的功能。可采用形状比、生长量、蓄积量、修枝、林内路网、平均坡度、小班面积、木材缺欠等8项指标评价(5)通过对研究对象15个小班的实际评价,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其中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是以流域为评价对象,减少温室气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木材生产等功能均以小班为评价对象,实现了小班层次的评价,为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打下基础。(6)探索了用雷达图法对各子功能评价结果进行全面表达与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多边形面积表达整体功能的评价方法,并根据雷达图方法进行了森林多功能类型划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优势齐备型、稳定平衡型、弱势缺失型等3个类型。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在森林经营框架下实现了小班森林多功能计量与评价。(2)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子功能计量与评价。(3)采用雷达图法表达森林多功能综合信息
王丽,刘桂芳[8](2010)在《水分环境、林相与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进入雨季,在泥石流易发区,常诱发泥沙灾害。那么,在发生山地灾害地区中,其水分环境、林相结构、植被盖度等下垫面条件与发生泥沙灾害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度,2009年日本学者清水靖久等人研究了日本长野县林相结构、植被盖度、水分环境等下垫面条件与发生泥沙灾害的关系。其结论是:在靠近泽地的山脊源头部多发生崩塌。所有的崩塌都发生在被树冠覆盖的林地内。在立木密生的壮龄林内多发生崩塌。崩塌规模虽小,却有大量的水流出的痕迹。流出的泥石流冲倒立木,卷起土石,气势凶猛,灾害更大。渗透到厚亚黏土层处于饱和状态,是崩塌的导火索。若是荒废林地,崩塌面积就扩大。沟谷呈现出具有"圆形剧场型"的地形特征,喜欢湿润环境的林地,是多发区。基岩层中有来自地下径流通道,是多发区。
邹新波[9](2010)在《湖南省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南省属于南方地区山洪灾害多发省份之一,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遇到的山洪灾害问题也越发突出,日趋严峻。如何构建有效的治理工程体系,使山洪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要采取进一步防治措施,首先需对现有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进行科学评价。从湖南省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规划建设现状出发,在系统论、安全系统工程学、模糊数学论、防灾减灾与洪水管理等理论指导下,分析影响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从防洪工程治理配置、河道工程整治、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生物工程治理四个方面建立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的原理及方法,建立物元评价模型,对湖南省13个山洪灾害易发地(州)市的治理工程体系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得出各地(州)市山洪治理工程体系的评价等级,并绘制了安全性评价等级分区图,探讨了各等级区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改善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构建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出发,提出了开展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2)阐述了开展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并对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功能、以及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为评价研究工作的进行在理论上提供指导和有力支持。(3)论述了构建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并从影响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的防洪工程治理配置、河道工程整治、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生物工程治理四个方面着手,采用指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了解释。(4)介绍了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针对这一多维因素综合体的安全性评价问题,考虑其需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一特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对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制定和山洪治理体系安全性评价等级进行划分基础上,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5)从湖南省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建设现状出发,对13个山洪灾害易发地(州)市的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进行评价,得出永州、怀化安全水平为Ⅰ级—安全性理想,占山洪易发区的15.4%;郴州、衡阳、湘西、邵阳安全水平为Ⅱ级—安全性较好,占山洪易发区的30.8%;长沙、岳阳、娄底安全水平为Ⅲ级—安全性一般,占山洪易发区的23.1%;张家界、益阳、株洲、湘潭安全水平为Ⅳ级—安全性欠佳,占山洪易发区的30.8%。并绘制安全性评价等级分区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湘西、湘西北、湘南山洪灾害较发达地区的地(州)市其治理安全性水平就相对要高,位于湘中、湘东山洪灾害欠发达地区的地(州)市其治理安全性水平相对要低,评价结果与湖南省山洪灾害发生发展的特点基本相符。最后,分析评价结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善对策。
王鑫,刘孝盈,齐实,兰景涛,刘丹[10](2009)在《日本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研究》文中提出特殊的地质结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使日本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因此,日本非常重视对滑坡泥石流的监测和预报研究,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笔者主要对日本在泥石流、滑坡、崩塌的监测、预测、预报方面的研究及最新的成果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日本泥沙灾害与水土保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泥沙灾害与水土保持(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灾害链研究 |
1.2.2 灾害链研究方法 |
1.2.3 地质灾害链研究现状 |
1.2.4 黄土地质灾害链转化机制研究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黄土地质灾害链类型及特性 |
2.1 黄土地质灾害链分类 |
2.1.1 黄土高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
2.1.2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分类 |
2.2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主要特征 |
2.2.1 复杂变化性 |
2.2.2 周期性和时效性 |
2.2.3 水作用明显 |
2.2.4 放大效应与衰减效应 |
2.3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演化过程 |
2.3.1 黄土地质灾害链的链式结构 |
2.3.2 常见的黄土地质灾害链的链式结构 |
2.3.3 结构面与黄土地质灾害链的互馈过程 |
2.3.4 黄土地质灾害链中土体状态变化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固体→变形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
3.1 黄土入渗规律 |
3.1.1 降雨入渗规律 |
3.1.2 灌溉入渗规律 |
3.1.3 降雨和灌溉入渗的比较 |
3.2 水-结构面相互作用下黄土湿陷沉降过程 |
3.2.1 试验所需设备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结果分析 |
3.3 连续固体→变形体链生演化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形体→破碎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
4.1 水土互馈作用 |
4.1.1 冲蚀作用 |
4.1.2 静动水压力 |
4.1.3 崩解作用 |
4.1.4 溶滤潜蚀作用 |
4.1.5 湿陷作用 |
4.2 变形体→破碎体转化过程 |
4.2.1 水-结构面作用下边形成黄土地裂缝、黄土洞穴等灾害过程 |
4.2.2 坡体整体变形过程 |
4.3 变形体→破碎体灾种转化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碎体→散体演变特性及机理 |
5.1 破碎体→散体的特征和链生模式 |
5.1.1 控制因素 |
5.1.2 散体主要类型 |
5.2 链生演化过程 |
5.2.1 第一阶段:黄土崩滑启动脱离边坡母体过程 |
5.2.2 第二阶段:土体脱离斜坡母体后形成散体过程及散体运动过程 |
5.3 散体运动特征 |
5.3.1 结构面放大效应 |
5.3.2 双液化效应 |
5.3.3 散体与基底相互作用效应—逆冲推覆现象 |
5.3.4 多级次滑动 |
5.4 案例分析—泾阳南塬“5.26”黄土滑坡 |
5.4.1 滑坡特征 |
5.4.2 滑坡诱发因素 |
5.4.3 破碎体→散体链生演化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散体→流体链生演变特性及机理 |
6.1 散体→流体的特征和链生模式 |
6.1.1 链生模式 |
6.1.2 控制因素 |
6.1.3 运动特征 |
6.2 散体→流体的转化机制 |
6.2.1 模型试验 |
6.2.2 黄土滑坡转化泥流机制 |
6.3 散体→流体典型案例分析 |
6.3.1 沟谷型黄土泥流—大沟滑坡-泥流 |
6.3.2 坡面型黄土泥流—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泥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湖库泥沙资源化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库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
1.1 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
1.2 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
2 湖库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2.1 泥沙资源优化配置 |
2.2 泥沙资源化的途径 |
2.3 泥沙管理生态化 |
2.4 优化配置方法 |
3 湖库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主要问题 |
3.1 泥沙资源配置方面 |
3.2 资源配置方法方面 |
3.3 其它方面 |
4 湖库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展望 |
(3)水库泥沙的资源化原理及其实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库泥沙的淤积特征与基本属性 |
1.1 水库泥沙淤积特征 |
1.1.1 水库的淤积形态 |
1.1.2水库泥沙的组成 |
1.2 水库泥沙的基本属性 |
1.2.1 离散性 |
1.2.2 吸附性 |
1.2.3 可搬运性 |
1.2.4 群体泥沙的性质 |
2 水库泥沙资源化的可行性与目标 |
2.1 水库泥沙的资源性 |
2.1.1 水库泥沙的多用性 |
2.1.2 水库泥沙的可控性 |
2.1.3 水库泥沙的有限性 |
2.1.4 水库泥沙的区域性 |
2.2 水库泥沙资源化的条件 |
2.2.1 迫切的现实需要 |
2.2.2 良好的经济与政策 |
2.2.3 工程设备的进步 |
2.2.4 丰富的实践经验 |
2.2.5 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2.3 水库泥沙资源化目标 |
3 水库泥沙资源化的实现途径 |
3.1 工程材料应用 |
3.1.1 库区采砂 |
3.1.2 水库淤泥制砖和砌块 |
3.2 土地改良与造地 |
3.2.1 引浑淤灌与土壤改良 |
3.2.2 清淤造地 |
3.2.3 湿地塑造 |
3.3 河道防洪与整治 |
3.3.1 制作堤防材料 |
3.3.2 加固堤防 |
3.3.3 河道人工加沙 |
4 结论 |
(4)我国与美国、日本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社会条件对比 |
2 山洪灾害情况 |
3 山洪防治预算投入对比 |
4 山洪防治监测预警水平 |
5 法律法规对比 |
6 山洪灾害科普工作的对比 |
7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效果 |
8 结语 |
(5)南苏拉威西岛泥沙灾害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域概况 |
2研究方法 |
2.1临界降雨量 |
2.2发布泥石流预警的降雨标准 |
3结果与讨论 |
3.1临界降雨量的界定 |
3.2引发泥石流的降雨标准 |
4结论 |
(6)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特征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水土保持工作特征 |
2.1 土壤类型复杂多样, 区域特征突出 |
2.2 教学科研机构齐全, 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
2.2.1 教学科研机构 |
2.2.2 基础理论研究 |
2.3 水土保持技术齐全, 但尚无最优治理方案 |
2.3.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
2.3.2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
2.3.3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
2.4 政策法律保障, 组织机构健全 |
2.4.1 法律与法规 |
2.4.2 行政组织机构 |
2.4.3 学术组织机构 |
2.5 先规划后治理, 水土保持成效显着 |
3 小结与展望 |
(7)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
1.1.2 森林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意识 |
1.1.3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社会需要 |
1.1.4 森林多功能研究的意义 |
1.2 森林经营的多种模式 |
1.2.1 美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 |
1.2.2 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 |
1.2.3 加拿大国际模式林经营模式 |
1.2.4. 日本流域管理系统经营模式 |
1.3 多种森林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
1.3.2 碳汇造林与国际碳贸易 |
1.4 森林多功能研究状况 |
1.4.1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 |
1.4.1.1 森林多功能评价与森林原理 |
1.4.1.2 森林多功能特点 |
1.4.1.3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复杂性 |
1.4.1.4 森林多功能分类 |
1.4.2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 |
1.5 多变量评价研究 |
1.5.1 复杂系统评价的特点 |
1.5.2 多变量的可视化方法 |
1.5.3 雷达图的应用 |
2 研究对象概况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概况 |
2.2 制约森林多功能发挥的因素 |
2.3 研究区域需求分析 |
2.4 研究区域森林主要功能确定 |
2.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5.1 研究目标 |
2.5.2 研究内容 |
2.5.3 研究方法 |
2.5.3.1 数据来源 |
2.5.3.2 林木生长量与蓄积量 |
2.5.3.3 碳储量计量 |
2.5.3.4 生物多样性调查 |
2.5.3.5 子功能与整体功能综合评价 |
2.5.3.6 评价结果的应用 |
2.5.4 技术路线 |
3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3.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
3.2 评价方法 |
3.3 参数计算说明 |
3.4 评价结果分析 |
3.4.1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状况调查 |
3.4.2 数据处理 |
3.4.3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3.4.3.1 山坡地与河岸地功能评价 |
3.4.3.2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结果 |
3.4.4 评价结果分析 |
4 减少温室气体功能 |
4.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
4.2 评价方法 |
4.2.1 吸收与储存二氧化碳的计量方法 |
4.2.2 含碳率、扩大系数、木材密度的确定 |
4.2.3 立木材积与生长率、蓄积量模型 |
4.2.4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计算 |
4.2.5 森林储存二氧化碳量计算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5 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
5.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
5.2 评价方法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6 木材生产功能评价 |
6.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
6.2 评价方法 |
6.3 参数计算说明 |
6.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7 森林多功能综合评价 |
7.1 森林子功能同时表达 |
7.2 森林整体功能综合评价 |
7.3 森林多功能类型划分 |
8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应用 |
8.1 多功能森林经营管理目标 |
8.2 多功能森林现地区划 |
8.3 多功能森林的诱导方法 |
8.4 多功能森林经营策略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湖南省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湖南省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建设概况 |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2 湖南省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建设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的理论研究 |
3.1 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3.2 山灾治理战略与山灾治理工程体系 |
3.3 山灾治理工程体系的内涵、属性与功能 |
3.4 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特点及其内容 |
3.5 本章小结 |
4 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 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5 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模型 |
5.1 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方法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4 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模型 |
5.5 山灾治理工程体系安全性评价流程 |
5.6 本章小结 |
6 物元模型在湖南山灾治理体系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6.1 物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值的确定 |
6.2 物元安全性评价模型的计算 |
6.3 计算结果汇总 |
6.4 结果分析 |
6.5 改进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日本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 |
1.1 滑坡测量 |
1.2 滑坡动态监测 |
1.3 滑坡预测和预报 |
1.4 滑坡危险性评价与预测 |
2 泥石流 |
2.1 泥石流测量 |
2.2 泥石流预测与预报 |
(1) 泥石流空间预报。 |
(2) 泥石流时间预报。 |
(3) 泥石流预警预报系统。 |
2.3 泥石流模拟 |
3 结语 |
四、日本泥沙灾害与水土保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质灾害链链生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D]. 马鹏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2]湖库泥沙资源化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综述[J]. 王先甲,秦颖,杨文俊,袁睢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2)
- [3]水库泥沙的资源化原理及其实现途径[J]. 陈吟,王延贵,陈康. 水力发电学报, 2018(07)
- [4]我国与美国、日本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比[J]. 魏丽,胡凯衡,黄远红. 人民长江, 2018(04)
- [5]南苏拉威西岛泥沙灾害预警[J]. 戈素芬,柳金库,郑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1(06)
- [6]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特征及其展望[J]. 张平仓,刘洪鹄.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10)
- [7]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D]. 殷鸣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8]水分环境、林相与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关系[J]. 王丽,刘桂芳.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05)
- [9]湖南省山洪灾害治理工程体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D]. 邹新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10]日本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研究[J]. 王鑫,刘孝盈,齐实,兰景涛,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