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城镇住区的特色营造——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路南侧住区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娟[1](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的可获得性与人群健康、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确保居民对这一资源的公平享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园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非正义现象,传统公园规划评价偏重工具理性与技术评价、忽视价值评价。公园的公平绩效评价,有助于公园布局优化、政府决策转型及社会供需矛盾缓解,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基础研究-理论导入-方法构建-方法应用与检验-优化路径”的逻辑组织全文。对基础研究梳理,发现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存在: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忽视差异性正义的评价、人的需求识别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空间正义思想明晰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价值体系、评价要点,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旨在弥补当前公园规划实践在落实公平正义、满足人群需求方面的不足,提供规划体系和实施体系之间公正理性的“反馈、调整、再反馈、再调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已有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多源于西方,适用于国内的评价方法、指标有待探索。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梳理、国内社会问题认知、资料可获得性评判,构建了适用于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差异表现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两个方面。认为国内多采用可达性单一指标评价公园公平差异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应扩展为“可达性、数量、面积、质量”四个维度。我国公园不公平主要由收入、教育、城镇化等因素诱发,影响因素指标应包括:社会结构、收入、教育、职业、住房五个方面。其次,通过对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原则、评价要点的梳理和对空间正义理论的借鉴,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三种评价方法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反映城市公园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2)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检验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要点、不同尺度(中观、宏观、微观),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公平绩效进行评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应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第一,“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以居住小区为尺度,采用大数据、GIS、SPSS等方法,分析了15分钟生活圈(步行方式下)、30分钟最大阈值(步行、公交两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663个居住小区公园享有的公平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公园公平格局与社会属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30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居住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并未呈现出居住在高房价住宅群体的公园供给更占优势;15分钟生活圈阈值下,低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现象。第二,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以街道为尺度,分别采用剥夺指数和基尼系数识别公园供给的弱势区域和弱势人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计算剥夺指数、识别弱势街道,非参数秩和检验、有序回归、肯德尔相关系数分析各街道公园供给的差异性,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公园公平格局的社会影响因素。采用STATA软件计算常住人口、老年群体、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四个群体公园可达性、总面积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弱势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公园质量存在不公平现象;常住人口的可达性、公园总面积空间分布均优于老年人、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这三类弱势群体;各群体间的基尼系数差异不大,但均高于0.6;表明与群体间的公平问题相比,重庆市中心城区整体的公园均衡与公平问题更需受到重视。第三,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以微观尺度,采用POI大数据方法、泰森多边形、栅格权重赋值法分析人群活动分布与公园布局的匹配度;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方法,分析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的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公园资源配置与人群活动分布、使用需求存在失配。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优化策略。认为应从“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等六个方面进行修正与优化。
王祎然[2](2019)在《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外部公共空间适老安全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旧城更新改造成为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大主题。单位制老旧住区作为旧城的一种独特住区类型,其改造更新策略和方向受到了全面关注。单位制住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所大量兴起的一种住区形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和计划经济一样遭受了市场经济的冲击,最终同计划经济体制一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于这类住区大都修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这类社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了阶段性的老旧,其内部公共空间已经不能够满足住户的使用需求,甚至对住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早期住区在建设时缺少对公共空间系统的整体考虑,导致空间结构混乱,空间使用率低,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随着部分单位的解体和工厂效益的下降,住区的后期维护和更新与时代脱节,住区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缺乏维护,引起空间使用上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将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作为研究对象,以适老安全为视角,对住区的外部公共空间的适老安全性进行评价与优化。并以重庆市大渡口区跃进村和沙坪坝区堆金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道路交通、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绿化、配套服务设施四个层面建立适老安全评价模型,进而对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安全性评价和现阶段问题总结。最后,以满足当前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全需求为目的,提出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适老安全优化原则与策略。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基础研究,详细阐述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为下文研究做引导;第二章通过场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居住在重庆市单位制老旧小区中的老年居民基本特点和安全需求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三章结合理论研究,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的适老安全评价模型并进行权重赋值;第四章运用评价模型结合现状调研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安全评价,分析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中现存的适老安全问题;第五章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并从道路交通、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绿化和配套服务设施四个层面探讨相关适老安全优化策略;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论文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赵真围[3](2019)在《“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公园绿地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步入中后期阶段,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2015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都提出了“坚持集约发展”和“盘活存量”等城市工作要求,城市工作的重心开始向存量空间转变。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存量空间中主要的绿色开放空间,长久以来承载了城市居民的活动,这些公园历经多年沧桑,弊端日益凸显,出现了如生态失衡、景观封闭、老化衰退等问题,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在城市存量空间更新的背景下,公园绿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更新改造工作也大量展开。与此同时,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生态欠账和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城市双修”应运而生。“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其观点可以更好的指导公园绿地更新改造工作。从生态修复来看,公园是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筑完善城市生态格局、保育生态自然基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公园作为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绿地空间品质、提高城市绿化效果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从城市修补来看,公园与城市功能互通互补,通过对公园的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修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功能缺陷。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老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在相关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老城区公园在生态和功能两方面的主要问题。运用“城市双修”理论,针对现阶段公园更新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及与生态功能相关的公园案例研究,提出了对应策略来为现阶段的公园绿地更新提供参考。以期为公园绿地的更新改造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并通过公园绿地的更新改造更为高效地推进“双修”工作达到提升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目的。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通过对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文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接下来在对沙坪坝老城区公园绿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绿地在生态和功能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寻了“双修”理论核心的两个部分,即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分别与公园绿地的关系。总结出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下“双修”对公园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实践进行案例分析,为公园绿地更新改造策略提供参考。基于以上的分析,结合“城市双修”理念的政策目标和工作重点,对老城区公园绿地更新改造的任务重点进行详细的解析,提出了更新的目标思路、原则和具体策略。
江媛[4](2019)在《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持续的工业污染、城市的不断扩张,致使城市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恶化。过快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日趋下降,已经影响到居民室外活动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良好的风环境不仅能够提高住区的环境品质,还能提升住区的室外舒适性。本文协同风环境与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形式进行研究,基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希望能探索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与风环境协同的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策略,能有效指导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文章首先对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形式和住区风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分别进行理论基础研究,通过分析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和住区风环境设计的设计流程和案例研究,总结出现行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和住区风环境设计存在的不足。然后基于理论基础研究,分析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规划设计与住区风环境设计的差异性,对两者在研究对象、规划目标、作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在思想基础、设计内容、技术方法三个方面的协同,构建出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路线:“基础资料分析——确定规划任务——协同风环境的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形式设计——模拟分析及评价优化——模拟验证”。基于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要素,针对要素进行单因子变量分析总结出利于住区通风散热的建筑及其组合模式,通过协同设计路线进行实证验证分析。首先是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收集规划基础资料与住区风环境相关的基础资料,通过现状分析确定规划任务。然后对华宇·温莎小镇住区进行基于空间认知和协同的建筑及其组合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更具有良好风环境的住区形态方案,在此基础上完善住区建筑及其组合方式,并进行进一步的模拟验证。通过分析以总结有利于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形式,为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形式设计应用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研究框架与策略对山地住区建筑布局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形成良好的住区室外风环境,提高室外风舒适性。二、CFD模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住区的风环境进行较为有效的模拟分析,并通过评价对方案提出优化设计与策略。三、经过实证研究可以验证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在协同设计各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协同设计的预期目标,能对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协同风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尹泺枫[5](2019)在《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地城市旧城区具有独特的城市山地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其中街道空间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是山城居民生活的主要载体,具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属性。然而,在当今城市盲目“现代化”的背景下,山城昔日的历史文脉传统和山水文化情怀正逐渐淡化,城市面貌与生活方式逐渐单一化,多姿的生活情景逐渐消逝,亲切的故土情怀逐渐褪色。与此同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弱势群体日渐壮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山地城市旧城区尤为明显。在新时代发展的理念下,包容性城市更新更加关注人本化的城市空间塑造和运营过程的弱势群体关怀,强调更新过程中的价值理念、更新主体、宏观路径和更新要素的包容协调,并要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多元群体发展的空间需求并寻求相应的规划对策。针对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的发展困境,本次研究基于对街道空间的现实问题调查和研究,以“对象认知—问题导向—框架建构—更新路径”为整体研究技术路线,分别探究街道空间“形态”、“业态”和“情态”的更新策略,由表及里,构建起三“态”融合的包容性街道空间更新思路框架体系。本文运用文献整理、实地调查、归纳演绎、对比取样、空间制图等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聚焦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包容性这一命题,以重庆市渝中区的街道空间为例,建立文章的研究思路及框架。文章进行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包容性研究,倡导多元价值的包容精神,从物质空间、经济业态和社会秩序三个维度分析,旨在改善与提高山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让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人群。文章主要内容可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对象认知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包容性理念研究、山地城市旧城更新、街道空间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对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的演变历程和复杂性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部分为问题导向,包括第三章。以重庆渝中区的街道空间为代表案例,首先概括总结渝中区街道空间的传统特色和复杂性,然后从物质空间、功能业态和社会行为秩序三个方面对渝中区街道空间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渝中区街道空间目前更新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第三部分为理论框架构建,包括第四章。首先概括了包容性街道更新的时代背景;然后阐述了包容性街道更新的本质属性和空间价值,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建立基于三“态”融合的包容性街道更新宏观路径;最后在宏观路径的引导下,进一步论述了包容性街道“形态”、“业态”和“情态”的街道更新要素。第四部分为更新策略,包括第五、六、七章。分别从渝中区街道空间的形态、业态和情态三个方面入手,以包容性的城市更新理念为核心指导脉络,详细阐述包容性视角下的具体街道空间更新策略和操作路径。
杨静雯[6](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的水利枢纽建设和库区的移民安置工作已于2009年基本完成,但是,三峡库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项较长时期的工作。在不断解决三峡工程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发现,移民安居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由此明确了本次研究的对象。移民安居是一个涉及层面较广的问题,既涉及城市的社会经济、民生工程等方面,还涵盖了城市移民搬迁后的居住环境、日常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本研究从三峡库区城市发展演变及动力研究,得出库区城市在后三峡时期的主要矛盾转化,进而提出“移民安居”就是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的首要问题。同时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移民安居为核心,构建“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并以此框架对开州、云阳两个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评述与评价分析,构建数据演变、空间分析、满意度评价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得出两个城市有关移民安居的现实问题,根据评价出的现实问题提出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些策略与建议。本文的思考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一章节。该部分主要确定两点:第一,选题缘由。对为什么研究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的原因展开探讨。第二,核心切入,对三峡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的相关概念,研究综述等进行详细研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二、三章。该部分主要是对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建设现状情况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角度在于移民安居的阶段性。即从后三峡时期库区主要矛盾的转化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现状特征,从而构建“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对开州、云阳两个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评述。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文章的四、五章节。该部分主要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途径。解决途径之一是确定移民安居情况的评价标准。即通过建立尽量客观全面的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建设评价体系。解决途径之二是具体应用,即利用开州、云阳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进行移民安居的总体评价,找出它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第四部分:总结。对论文整体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梳理,得出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
彭小霞[7](2018)在《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研究(1949-1998年)》文中认为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大量现存老旧单位制住区在存量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同时,重庆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单位制住区的地域及文化特色。此外,单位制住区的形态类型是理解和透视中国社会变迁的微观缩影。鉴于以上三方面背景,对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即形态类型学。主要涵盖三部分内容,即形态类型学理论、形态类型学研究框架、针对住区的形态类型学研究。其中,在形态类型学的理论中分别介绍了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以及整合的形态类型学。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西方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框架、形态类型学本土化的研究框架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框架根据重庆历史文化及地形特征,从时空维度对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进行分期,主要分为3个时间阶段,即1949-1957年、1958-1977年、1978-1998年;从微观角度将形态类型分为8个要素,包括住区形态6要素及建筑类型2要素。其中住区形态6个要素包括:住区总体布局形态、住宅拼联形态、住宅单元形态、分台状况、道路系统、建筑密度与尺度;建筑类型2要素包括:住宅建筑风格、住宅建筑平面。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从全国和重庆主城区两个空间范围出发,介绍了单位制住区发展及建设情况;然后根据本文研究的三个时间段(1949-1957年、1958-1977年、1978-1998年),结合形态类型8要素,分别论述每个时段内的重庆主城区内各单位制住区样本的形态类型特征;最后,横向对比每个时间阶段内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要素的特征,总结1949-1998年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8个要素的动态变迁特征。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主要挖掘了影响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各要素特征及变迁的动力机制,论述了自然地理气候、政治经济环境、相关政策状况、分配制度、设计主导思想以及规范6个因素对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要素特征及变迁的影响作用。最后是第五章,对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研究做了总结与展望。
梁程程[8](2017)在《交通微循环引导下的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北碚荷花池街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旧城内道路交通的建设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导致了诸如交通拥堵、交通环境质量下降、交通安全等诸多交通问题,而目前对交通微循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仍等不到相应的重视,在旧城更新的趋势背景下以交通微循环引到下的更新思路随之提出。交通微循环系统是在可持续、生态理念影响下,通过对支路网及支路网以下等级的微循环道路进行规划、组织与管理,促使居民选择低碳高效的交通方式,其倡导的是用小规模、微观层面的控制手段引导街区内的交通流。随着理念的深入与推进,其逐渐延伸到城市发展和更新的多个领域,并在一些城市范围进行了实际的更新改造实践,在缓解了区域内交通微循环系统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区域内居民居住、生活及交通的良性发展。城市以居住功能为主的既有街区作为旧城内最为常见、交通微循环系统特征最明显的区域,是城市最基本的人居环境组成单元,而伴随着既有街区功能、结构和环境的老化,街区亟待更新规划。通过针对于山地既有街区在交通微循环引导下更新规划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推进既有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地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将既有街区内交通微循环系统的现状特征进行剖解分析,并探讨街区自然和人工环境对其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交通微循环引导下街区更新的方法步骤以及具体的更新模式及策略,从而实现重庆山地既有街区在更新过程中交通微循环系统与街区自身的良好发展。在此构思基础上,本文拟通过七个章节来详细阐述:第一章通过论述了文章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范围、相关概念界定等,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框架体系。第二章是论文基础理论的综述研究,主要对文章的交通微循环相关理论、相关技术方法、以及交通微循环对山地既有街区的相互影响进行阐述,并总结了国内外交通微循环用于改善区域交通问题的相关实践成果,对山地既有街区在交通微循环引导下更新提供借鉴。第三章是论文对更新内容体系构建的探索,首先在山地条件下对交通微循环系统的内容进行梳理,其次将交通微循环系统与山地既有街区相结合,分析了山地既有街区对交通微循环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山地既有街区在交通微循环引导下更新的空间要素内容体系。第四章是论文的现状实证调研研究,在梳理了重庆既有街区及其交通微循环发展历程和特征基础上,选取重庆主城区内以居住功能为主的既有街区进行现状调查,对既有街区内的交通微循环系统以及更新空间要素的现状特征进行梳理和问题总结,并结合重庆山地既有街区在更新历程中的问题,提出交通微循环引导重庆既有街区更新的思路。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主要在交通微循环引导的目标与原则指导下,提出交通微循环引导重庆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各步骤下的现状特征、更新模式及策略、反馈调节进行阐述与解析,重点将山地既有街区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更新要素进行策略和模式探究,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土地利用更新、功能特征更新、公共空间更新以及环境设施更新五个方面,从而系统完整的提出重庆既有街区在交通微循环引导下更新的新思路。第六章是论文的案例实证部分,通过对重庆北碚老城荷花池街区进行更新规划和改善策略提出,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论文更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性。第七章是论文的结尾与总结,其概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山地既有街区的更新规划研究做出展望。
余梅[9](2016)在《重庆主城区“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如今瞬息万变、日益剧增的城市组织体系中,“更新”越来越成为保证一个城市持续、有机、稳步前进的发展方式,老旧住区作为“大城市”中的“小社会”,在复杂而庞大的城市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角色。重庆,在20世纪60-80年代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工业积淀的城市,于大量工厂南迁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于厂区周边兴建了一大批单位制住区,这些住区在城市结构的演变下逐步被纳入重庆主城的范围内,并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及住房建设的调整逐渐由兴旺走向衰落,由衰落走向转型。如今,这类住区正面临着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生活、文化等多层面的压力,并与城市的革新建设、社会的体制提升、乃至于环境的持续发展都形成了诸多鲜明且日益剧增的矛盾。虽承载着山城辉煌的工业文化轨迹,记录着山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记忆,但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飞速发展的步伐。本文以重庆主城区内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的大型工矿企业单位制老旧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的整个老旧住区体系中极具跨时代性和地域性。试图站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视角,以关注住区自身的环境动态演变和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需求为切入点,审视并分析了该类住区外环境各大组成要素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参考并权衡了住区实际使用人群对其外环境的评价及建议,借助相关住区更新理论研究作为更新设计指导,以期为山地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更多样更广泛的技术支持。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对主城范围内的该类老旧住区进行整体数量统计,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住区分别进行物质环境的实地调研和居民构成的问卷调查,前者从住区的整体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绿化环境、服务设施及文化主题七大方面入手,总结各自的现状特征,作为住区外环境更新的现状基础。后者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住区居民结构的年龄衰老化、家庭小型化、职业多元化及收入低廉化四大特征,并采用定点观察记录住区居民行为在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交往性、归属性及参与性六大使用需求下所呈现的问题,以此作为住区外环境更新的实践依据。第二,综合住区外环境的物质现状和人群需求,予以特征及问题的总结,以山地住区特有的地形、气候、景观环境为依托,在权衡各领域就该类住区所构建的更新目标之下,以“有机更新”、“人居环境”、“需求层次”、“外部空间”、“生态住区”、“文化景观”六大理论作为住区外环境更新重构的指导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空间共享、文脉复兴、生态节约六项住区更新设计原则。第三,就住区外环境的布局、建筑、交通、空间、绿化、设施及文化七大构成要素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及改造措施。优化住区功能布局,居住为主商业辅助;依照年限梳理住宅,延长基地使用寿命;强化房屋建筑立面,提倡节能材料使用;实行开放道路体系,构建立体交通系统;丰富空间活动项目,凸显山城空间特质;挖掘环境绿化潜能,完善环境设施配置;同时,注重住区文化主题的营造,刺激住区人文精神的复苏。第四,通过上述就重庆“60-80建”大型工矿企业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的现状调研、问题分析及更新对策的梳理,总结出以下结论,即已改造住区侧重公建配备,交通设施基本完善,空间及绿化尚有不足;住区环境特征显着、矛盾突出,文化底蕴历程长远,邻里情怀积淀深厚,居民需求不餍人望,更新重构迫在眉睫;更新策略注重现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空间营造的交往与共享;更新措施侧重行为活动的关怀与满足,新旧载体的融合与创新。并对住区未来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提出展望及建议。
汪先为[10](2016)在《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重庆主城滨江地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10多年来,在“退二进三”政策的指导下,滨水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功能置换,成为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催化剂。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粗放式的开发模式难以避免地滋生了诸多问题。将有机城市思想引入滨水区城市设计当中,并跳出狭隘地把滨水城市设计理解为空间环境设计的思想,系统地分析滨水区中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认识滨水区开发中的利害关系,寻求滨水区开发过程的一种整体化的状态。有机城市思想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强调城市系统本身同有机生命体一样具有结构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强调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呈现良性循环,并能够塑造出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环境。论文通过深入调研重庆主城滨江区,在相关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有机体理论、系统论、仿生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学理论、弹性城市理论明确了有机城市思想内涵、有机城市的定义与特征、有机城市形态模式,构建了有机城市思想体系,形成对有机城市综合性的科学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有机城思想的城市设计方法。首先,借鉴系统论中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基本特征,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建立分层级的大结构;然后,基于前文对有机城市思想主要特征的分析,得出山地滨江地段城市设计的关键性要素。最后,按照有机城市思想系统三要素“经济有机、社会有机、环境有机”区分每个层级具体针对滨江区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并与分析的现状问题相对应。从而最终构建出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滨江区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获得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和建议。论文总共五部分,分为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文章研究的主要背景、选题的主要意义、研究的主体内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论文主体框架等。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以及第三章,是文章的理论梳理及其研究部分,主要包括了国内外山地城市滨江区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梳理了有机城市思想的来源,以及和其他城市思想的对比,提出有机城市思想特征和构成要素。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是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分析,分别梳理了主城滨江区“两江四岸”和井双片区的现状基本特征和规划建设问题: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五章基于有机城市思想三要素和城市设计分层思想,从而得出了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城市滨江地段城市设计体系框架。第六章则是对这个体系框架下面的具体内容,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层次进行的详细阐述。第五部分为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城市滨江区城市设计方法的总结。
二、山地城镇住区的特色营造——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路南侧住区规划设计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城镇住区的特色营造——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路南侧住区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凸显 |
1.1.2 政策背景:公平正义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 |
1.1.3 学科背景:公平公正是城市规划的职能要求与价值标准 |
1.1.4 现实背景: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园 |
1.2.2 公平 |
1.2.3 空间正义 |
1.2.4 公共服务 |
1.2.5 规划评价 |
1.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城市公园公平性的启示 |
2.1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正义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空间正义的主体理论 |
2.2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特征解读 |
2.2.1 属性特征——一种城市权利 |
2.2.2 内涵特征——“社会-空间-人”互动的媒介 |
2.2.3 价值特征——平等、人本、包容差异 |
2.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实践反思 |
2.3.1 问题表征梳理 |
2.3.2 实质矛盾总结 |
2.3.3 国外经验借鉴 |
2.4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审视 |
2.4.1 缺乏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2.4.2 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 |
2.4.3 关注“同一的正义”,忽视社会空间的差异性 |
2.4.4 人的需求识别环节存在缺失 |
2.5 小结评述 |
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
3.1 城市公园公平的内涵、分类、差异表现 |
3.1.1 内涵 |
3.1.2 分类 |
3.1.3 不公平的差异表现 |
3.2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框架的生成逻辑 |
3.2.2 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概念 |
3.2.3 评价目的与作用 |
3.2.4 组成要素 |
3.2.5 评价指标 |
3.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体系构建 |
3.3.1 评价的价值标准 |
3.3.2 评价原则 |
3.3.3 评价要点 |
3.4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3.4.1 社会-空间公平评价:“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3.4.2 差异性正义评价: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 |
3.4.3 需求公平评价:基于主体行为活动视角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 |
3.5 小结评述 |
4 “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数据与方法 |
4.2 描述性分析 |
4.2.1 居住小区空间特征 |
4.2.2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公园可达性分析 |
4.2.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 |
4.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论 |
4.3.1 大型公园与高价居住小区空间北部极化 |
4.3.2 中心与外围可达性差异显着 |
4.3.3 步行可达性好于公交可达性 |
4.3.4 30 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 |
4.3.5 低级别小区“15 分钟生活圈”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 |
4.4 小结评述 |
5 公园服务弱势区域与弱势人群识别方法实证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构成 |
5.1.3 数据与方法 |
5.2 弱势区域识别与公平格局分析 |
5.2.1 弱势街道识别 |
5.2.2 公园的公平格局与差异比较 |
5.2.3 公园公平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 弱势群体识别 |
5.3.1 不同群体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
5.3.2 失公群体识别结果 |
5.4 小结评述 |
6 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6.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研究构成 |
6.1.3 数据与方法 |
6.2 人群活动需求与公园服务压力匹配性分析 |
6.2.1 公园服务压力评价结果 |
6.2.2 公园需求水平识别 |
6.2.3 基于服务压力评价与需求识别的公园布局优化 |
6.3 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匹配性分析 |
6.3.1 公园供给特征解读 |
6.3.2 公园需求特征解读 |
6.3.3 供需匹配性分析 |
6.4 小结评述 |
7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果与优化策略 |
7.1 评价结果 |
7.1.1 存在明显的空间公平差异 |
7.1.2 社会公平差异已现端倪 |
7.1.3 弱势区域、弱势人群的公园服务有待倾斜 |
7.1.4 人群需求与公园供给失配 |
7.1.5 公园公平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
7.1.6 社区公园是公平建设的重点内容 |
7.2 优化策略 |
7.2.1 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 |
7.2.2 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 |
7.2.3 以游憩服务为导向的设施与服务设置 |
7.2.4 基于“山-水-园”融合的公园网络体系营建 |
7.2.5 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 |
7.2.6 探索公平导向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外部公共空间适老安全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及重庆市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 |
1.1.2 社区养老发展下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 |
1.1.3 老旧单位制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安全改造对老年人的重要性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关于公共空间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现状的总结及启示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单位制老旧住区 |
1.3.2 住区外部公共空间 |
1.3.3 适老安全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框架 |
2 重庆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特征要素分析 |
2.1 重庆单位制老旧住区基本特征 |
2.1.1 重庆单位制老旧住区发展概况 |
2.1.2 重庆单位制老旧住区人口基本特征 |
2.1.3 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现状特点 |
2.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日常行为特点 |
2.2.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2.2.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2.2.3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行为特征 |
2.3 老年人对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安全性的需求 |
2.3.1 老年人对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安全性的心理需求 |
2.3.2 老年人对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安全性的行为需求 |
2.3.3 老年人对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安全性的防卫需求 |
2.3.4 老年人对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安全性的应急防灾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单位制老旧住区外部公共空间适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3.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
3.1.3 评价模型构建的步骤 |
3.2 评价因子的选取 |
3.2.1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 |
3.2.2 评价因子的筛选 |
3.2.3 评价因子的调整 |
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3.3.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2 判断矩阵与因子权重计算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子目标层计算结果分析 |
3.4.2 评价因子层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
4.1 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适老安全性调研设计 |
4.1.1 调研对象选取及基本情况描述 |
4.1.2 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 |
4.1.3 分析结果小结 |
4.2 利用适老安全评价模型进行的绩效评价 |
4.2.1 数据处理方法 |
4.2.2 受访者基本情况 |
4.2.3 各评价因素绩效表现评分数据统计 |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3.1 整体结果分析 |
4.3.2 道路交通要素分析 |
4.3.3 公共活动空间要素分析 |
4.3.4 景观绿化要素分析 |
4.3.5 配套服务设施要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安全优化策略 |
5.1 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安全性优化原则 |
5.1.1 以“老”为本原则 |
5.1.2 全面系统原则 |
5.1.3 功能混合原则 |
5.1.4 无障碍设计原则 |
5.2 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安全性优化策略 |
5.2.1 道路交通空间适老安全提升策略 |
5.2.2 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安全提升策略 |
5.2.3 景观绿化空间适老安全提升策略 |
5.2.4 配套服务设施适老安全提升策略 |
5.3 单位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安全优化实证研究 |
5.3.1 道路交通优化 |
5.3.2 公共活动空间优化 |
5.3.3 景观绿化优化 |
5.3.4 配套服务设施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问卷调查表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公园绿地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存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热潮 |
1.1.2 老城区公园绿地问题凸显,亟待更新改造 |
1.1.3 “城市双修”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方法和城市发展转型的新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公园绿地的更新改造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
1.2.2 探寻针对公园绿地高效地进行“城市双修”工作的方法 |
1.2.3 促进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 |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相关概念解读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城市双修”理论与实践研究 |
1.4.2 公园更新改造相关研究 |
1.4.3 研究现状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老城区公园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
2.1 重庆市沙坪坝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历史沿革及地域文化 |
2.1.3 自然条件 |
2.1.4 经济社会现状 |
2.1.5 沙坪坝老城区界定 |
2.2 沙坪坝老城区公园绿地现状调研分析 |
2.2.1 沙坪坝区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
2.2.2 沙坪坝区公园绿地建设现状 |
2.2.3 沙坪坝区老城区公园绿地现状调研分析 |
2.3 老城区公园绿地现状问题——生态方面 |
2.3.1 对公园绿地的生态价值认知不足 |
2.3.2 公园绿地与城市生态网络脱离 |
2.3.3 公园生态效益低下 |
2.3.4 动物植被生境缺失 |
2.4 老城区公园绿地现状问题——功能方面 |
2.4.1 公园边界封闭,与城市缺乏联系 |
2.4.2 设计风格形式化,空间可识别性差 |
2.4.3 供给需求错位,使用矛盾突出 |
2.4.4 地域文化缺失,公园特色丧失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公园绿地更新 |
3.1 “城市双修”与公园绿地更新的关系 |
3.1.1 生态修复与公园绿地更新 |
3.1.2 功能修补与公园绿地更新 |
3.2 现阶段公园更新的问题 |
3.2.1 注重公园单体,忽略整体联系 |
3.2.2 注重指标规范,忽略实际情况 |
3.2.3 注重短期成果,忽略长期效益 |
3.2.4 盲目追求时尚,忽略文化保护 |
3.2.5 体制模式单一,公众参与不足 |
3.3 公园更新与改造相关实践研究 |
3.3.1 生态修复与公园绿地案例实践 |
3.3.2 城市修补与公园绿地案例实践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公园绿地更新改造策略 |
4.1 公园绿地更新改造总体框架 |
4.1.1 更新目标及思路 |
4.1.2 更新要素 |
4.1.3 更新原则 |
4.1.4 更新框架 |
4.2 生态修复引导下的公园绿地更新策略 |
4.2.1 结合利用公园现状场地,完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 |
4.2.2 保护并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绿量 |
4.2.3 恢复动物植被群落 |
4.2.4 其他要素的生态修复改造 |
4.3 功能修补引导下的公园绿地更新策略 |
4.3.1 修补“公园-城市”联系度,增强公园可达性 |
4.3.2 塑造公园绿地可识别性 |
4.3.3 结构优化复合改造,提升既有空间效能 |
4.3.4 塑造公园特色风貌,彰显城市地域文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B.沙坪坝区2017 年民生绿地建设项目列表 |
C.沙坪坝区2018 年“增绿添园”项目列表 |
D.沙坪坝老城区公园绿地调研问卷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合理的住区规划布局能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环境 |
1.1.2 良好的风环境能创造舒适的室外环境 |
1.1.3 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研究必要性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2.1 概念鉴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山地住区研究综述 |
1.3.2 住区建筑及其组合研究综述 |
1.3.3 城市风环境研究综述 |
1.3.4 住区风环境研究综述 |
1.3.5 对研究的分析评价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内容框架 |
2 山地住区建筑及组合与风环境基础研究 |
2.1 城市风环境理论基础 |
2.1.1 风的特性 |
2.1.2 城市风环境评价体系 |
2.1.3 住区风环境技术手段研究 |
2.1.4 住区风环境设计流程 |
2.1.5 住区风环境设计案例研究 |
2.1.6 住区风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
2.2 基于空间认知的山地住区建筑及组合基础研究 |
2.2.1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内容与流程 |
2.2.2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模式 |
2.2.3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案例研究 |
2.2.4 基于空间认知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风环境与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协同机制建构 |
3.1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与风环境设计的协同性解读 |
3.1.1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与住区风环境设计对比分析 |
3.1.2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与风环境设计的协同方法构建 |
3.2 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优化框架 |
3.2.1 设计阶段I——基础资料分析 |
3.2.2 设计阶段Ⅱ——确定规划任务 |
3.2.3 设计阶段Ⅲ——协同风环境的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形式设计 |
3.2.4 设计阶段Ⅳ——模拟分析及评价优化 |
3.2.5 设计阶段V——模拟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风环境评价的山地住区建筑组合模式分析 |
4.1 基于不同空间组合模块的风环境比较分析 |
4.1.1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模式风环境比较分析 |
4.1.2 相关技术规定 |
4.2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布局的风环境影响权重分析 |
4.2.1 基于建筑及其组合模式的多种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4.2.2 住区建筑及其组合模式的多种影响因素组合方案 |
4.2.3 住区规划多方案的风环境模拟分析 |
4.2.4 住区规划多方案的风环境评价 |
4.2.5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模式规划策略 |
4.3 山地住区建筑布局与高度通风效益深入分析 |
4.3.1 多层模块夏季风速、风压、空气龄及漩涡数的比较分析 |
4.3.2 高层模块夏季风速、风压、空气龄及漩涡数的比较分析 |
4.3.3 混合模块夏季风速、风压、空气龄及漩涡数的比较分析 |
4.3.4 不同模块的通风效率、低风速区域的面积与体积关联藕合分析 |
4.3.5 有利于山地住区导风散热的组合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与风环境协同的温莎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与模拟评价 |
5.1 重庆华宇·温莎小镇住区的基础资料分析与评价 |
5.1.1 规划背景及上位规划 |
5.1.2 自然资料 |
5.1.3 建设资料 |
5.1.4 基础资料评价 |
5.2 重庆风环境资料的分析与评价 |
5.2.1 重庆市气候特征分析 |
5.2.2 重庆市风场基础数据 |
5.2.3 重庆市温度概况 |
5.2.4 重庆华宇·温莎小镇住区风环境现状调研及分析 |
5.2.5 住区山地地形现状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5.2.6 数值结果对比验证 |
5.3 现状问题与发展目标 |
5.3.1 现状问题 |
5.3.2 发展目标 |
5.4 华宇·温莎小镇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初步方案 |
5.4.1 协同风环境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思路 |
5.4.2 基于空间认知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初步设计 |
5.4.3 协同风环境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角度 |
5.5 风环境模拟 |
5.5.1 小区模型建立 |
5.5.2 住区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5.6 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的风环境评价与优化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与风环境协同发展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优化策略 |
6.1.1 建筑组合方式层面 |
6.1.2 建筑单体层面 |
6.1.3 住区建筑及其组合整体层面 |
6.2 总结与创新 |
6.2.1 研究总结 |
6.2.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现行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B.重庆气候数据资料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街道空间的现实危机 |
1.1.2 城市街道更新的时代性 |
1.1.3 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特殊性 |
1.1.4 街道更新与城市未来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界定 |
1.3.3 研究路径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外对包容性理念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对街道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对街道经济业态更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国内外对街道社会人文的相关研究 |
1.4.5 国内外对城市更新的社会公正性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对象认知: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演变历程及更新的复杂性 |
2.1 街道的概念与功能探讨 |
2.1.1 街道的构成 |
2.1.2 街道的分类 |
2.1.3 街道的功能 |
2.2 建国后我国山地城市街道的演变历程 |
2.2.1 早期的步行时代(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
2.2.2 机动化起步时代(改革开放至21 世纪初) |
2.2.3 机动车主导时代(21 世纪初至今) |
2.3 我国山地城市旧城街道的现状困境 |
2.3.1 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的普遍困境 |
2.3.2 山地城市旧城街道更新的特殊困境 |
3 问题导向: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
3.1 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的传统特色与复杂性 |
3.1.1 山地区域的特殊性 |
3.1.2 旧城历史的传统性 |
3.1.3 利益交错的复杂性 |
3.2 重庆渝中区街道调研对象选取 |
3.2.1 调研单元划分 |
3.2.2 街道类型划分 |
3.2.3 调查内容 |
3.3 重庆市渝中区街道物质空间现状分析 |
3.3.1 区域交通与城市环境现状分析 |
3.3.2 人行与车行现状分析 |
3.3.3 街道与建筑现状分析 |
3.3.4 渝中区街道物质空间现状小结 |
3.4 重庆市渝中区街道功能业态现状分析 |
3.4.1 街道功能现状分析 |
3.4.2 非正规经济现状分析 |
3.4.3 社会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3.4.4 渝中区街道功能业态现状小结 |
3.5 重庆市渝中区街道社会行为现状分析 |
3.5.1 街道使用人群及行为活动分析 |
3.5.2 调研重点街道示例 |
3.5.3 渝中区街道社会行为现状小结 |
3.6 重庆渝中区旧城街道空间更新的矛盾总结 |
3.6.1 更新理念日益发展与更新目标较为片面的矛盾 |
3.6.2 更新对象日益多元与更新维度较为单一的矛盾 |
3.6.3 更新模式日益多样与更新机制有待完善的矛盾 |
4 框架建构:基于“三态”融合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框架 |
4.1 时代背景:包容性街道的时代要求 |
4.1.1 全球共识 |
4.1.2 “包容性城市” |
4.1.3 “包容性发展” |
4.1.4 新时代背景下的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
4.1.5 街道包容性发展必然性 |
4.2 价值理念: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包容性价值导向 |
4.2.1 包容性街道空间的更新维度 |
4.2.2 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本质属性 |
4.2.3 山地城市包容性街道空间的价值取向 |
4.3 宏观路径:基于“三态”融合的山地旧城街道空间包容性更新路径 |
4.3.1 “形态”更新路径 |
4.3.2 “业态”更新路径 |
4.3.3 “情态”更新路径 |
4.4 更新要素:山地城市旧城区包容性街道空间更新要素 |
4.4.1 “多维”街道形态 |
4.4.2 “多元”街道业态 |
4.4.3 “多方”街道情态 |
5 “形态”更新:重庆渝中区包容性街道形态更新策略 |
5.1 城市与环境:以山水地缘为特色的包容共生 |
5.1.1 区域融合:“绿网”和“路网”融合,构建山地旧城区生态化街道层级体系 |
5.1.2 垂直协调:强化山水特色轮廓线,提高山地旧城区街道空间三维联系 |
5.2 人行与车行:以行人优先为主导的包容有序 |
5.2.1 交通管控:协调“人—车—路”的时空关系,促进人车环境有序运行 |
5.2.2 慢行优先:维持山城街道的地缘特色尺度,步行空间安全共享 |
5.2.3 步行安全:提供直接便利的过街可能,保障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
5.3 街道与建筑:以活力塑造为目的的包容共赢 |
5.3.1 “街道—建筑界面空间”:增强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和环境融合度 |
5.3.2 “街道—开放场所空间”:提升微场所品质,活跃山城多维空间 |
6 “业态”更新:重庆渝中区包容性街道业态更新策略 |
6.1 正规经济:多元、混合、升华 |
6.1.1 多元:提供满足多方群体生活诉求的店铺类型 |
6.1.2 混合:营造功能混合与互补的街道开放氛围 |
6.1.3 升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文、商、旅”包容的特色街区 |
6.2 非正规经济:多样化包容与弹性管控 |
6.2.1 扬长避短:多样化的非正规经济模式并举 |
6.2.2 刚性控制:管理模式的包容性许可 |
6.2.3 弹性引导:良性的监督机制与包容性的淘汰准则 |
7 “情态”更新:重庆渝中区包容性街道情态更新策略 |
7.1 动态街道生活:活力的街道场景营造 |
7.1.1 视觉反馈活动 |
7.1.2 行为反馈活动 |
7.1.3 山地旧城区街道活动营造小结 |
7.2 静态场所精神:包容的场所精神传承 |
7.2.1 旧城传统的社区邻里文化 |
7.2.2 两江交汇的自然山水文化 |
7.2.3 红色记忆的陪都抗战文化 |
7.2.4 展示巴渝风貌的其它文化 |
7.2.5 渝中区街道空间场所精神小结 |
7.3 街道运营机制:良性的街道秩序构建 |
7.3.1 街道秩序的引导理念:“车行主导”向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 |
7.3.2 街道秩序的统筹建设:街道空间一体化统筹,完善标准 |
7.3.3 街道秩序的协同机制:部门协同、街区协同、公众参与 |
7.3.4 街道秩序的实施保障:有序实施、政策激励、资金保障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渝中区街道包容性调查问卷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C.硕士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对象 |
1.1.4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后三峡时期 |
1.2.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 |
1.2.3 移民安居建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的研究 |
1.3.2 三峡移民相关的研究 |
1.3.3 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的研究 |
1.3.4 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 |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结构 |
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分析框架 |
2.1 三峡库区城市发展演变及动力研究 |
2.1.1 三峡移民搬迁前:小城市自发生长建设 |
2.1.2 三峡移民搬迁时期:移民背景下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
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主要矛盾转化和现状特征 |
2.2.1 从移民政策制定、移民迁建再到移民安居的矛盾转化 |
2.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现状特征 |
2.3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 |
2.3.1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以移民安居为目标的“三位一体”结构关系 |
2.3.2 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
2.3.3 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研究核心城市选取——以开州、云阳为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现状特征调查 |
3.1 移民安居建设的社会民生特征 |
3.1.1 城市人口与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
3.1.2 城市居民收入与支出:经济逐步转型、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3.1.3 城市规划情况: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
3.1.4 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
3.2 移民安居建设的公共服务特征 |
3.2.1 三峡后续项目: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支撑 |
3.2.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
3.2.3 城市交通设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 |
3.3 移民安居建设的居住环境特征 |
3.3.1 城市居住社会空间的特征:中心边缘的分化模式 |
3.3.2 城市居住功能空间的特征:“重商社区” |
3.3.3 城市居住形态空间的特征:特殊的街巷与景观形态 |
3.3.4 典型移民住区案例调查:以开州丰乐、云阳大雁移民住区为例 |
3.4 本章小结:后三峡时期城市移民安居建设调查的几点结论 |
4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
4.1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体系建构 |
4.1.1 构建发展演变、空间分析、满意度评价三个维度的体系框架 |
4.1.2 评价方法与模型建立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层因子赋值标准 |
4.1.4 评价因素体系以及权重确定 |
4.2 后三峡时期开州移民安居建设评价 |
4.2.1 社会民生建设 |
4.2.2 公共服务建设 |
4.2.3 居住环境建设 |
4.2.4 综合评价结果 |
4.3 后三峡时期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 |
4.3.1 社会民生建设 |
4.3.2 公共服务建设 |
4.3.3 居住环境建设 |
4.3.4 综合评价结果 |
4.4 评价的综合结论 |
4.4.1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优势总结 |
4.4.2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问题总结 |
4.5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机制 |
4.5.1 移民安置制度对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 |
4.5.2 参与主体相互协作和协调对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对策建议 |
5.1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思路的一些探索 |
5.1.1 相关理论对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启示 |
5.1.2 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必须考虑的背景因素 |
5.2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目标原则 |
5.2.1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目标 |
5.2.2 城市的移民安居建设原则 |
5.3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措施探索 |
5.3.1 推进创新型的后期扶持措施 |
5.3.2 分散布局城市各项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
5.3.3 提升移民住区绿化环境与公共空间品质 |
5.3.4 更新城市建设参与过程,提高移民参与程度 |
5.3.5 调研中富有活力的空间及满意度较高的移民住区及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开州、云阳人居环境建设问卷调查表 |
C 开州、云阳人居环境建设各要素判断矩阵 |
D 开州、云阳旧城照片收集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研究(1949-199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形态学、类型学与形态类型学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城市住区形态演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4.3 研究时间界定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理论与方法—形态类型学理论与方法 |
2.1 形态类型学理论 |
2.1.1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 |
2.1.2 穆勒托尼—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 |
2.1.3 整合的形态类型学 |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框架 |
2.2.1 西方形态类型学研究框架 |
2.2.2 形态类型学本土化研究框架 |
2.2.3 形态类型研究框架的调整 |
2.3 针对住区的形态类型学研究 |
2.3.1 针对住区的形态学研究 |
2.3.2 针对住区的类型学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过程与结果—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研究 |
3.1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单位制住区发展历程 |
3.1.2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建设情况 |
3.2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变迁研究 |
3.2.1 恢复与重建(1949-1957年) |
3.2.2 探索与徘徊(1958-1977年) |
3.2.3 改革与发展(1978-1998年) |
3.3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的变迁特征 |
3.3.1 住区总体布局形态的单一到多元 |
3.3.2 住宅拼联形态的单调到多变 |
3.3.3 点式住宅单元形态的嵌入 |
3.3.4 分台状况的简单到复杂 |
3.3.5 道路系统的呆板到灵活 |
3.3.6 建筑密度与尺度的变化 |
3.4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建筑类型的变迁特征 |
3.4.1 住宅建筑风格的简洁到丰富 |
3.4.2 住宅建筑平面内部功能的完善 |
3.5 本章小结—形态类型的均质趋同到多元拼贴 |
4 分析与讨论—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的影响机制 |
4.1 自然地理气候与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1.1 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 |
4.1.2 自然地理气候对住区形态类型的基础性作用 |
4.2 政治经济环境与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2.1 社会政治环境 |
4.2.2 社会经济状况 |
4.2.3 政治经济推动住区形态形成 |
4.3 相关政策状况与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3.1 相关政策与状况 |
4.3.2 相关政策指导住区形态类型的形成 |
4.4 分配制度与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4.1 住房实物分配制度 |
4.4.2 单位住房分配制度过程中的四个因素 |
4.4.3 住房分配中的资金和权力流动 |
4.4.4 分配制度主导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5 设计主导思想与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5.1 设计主导思想 |
4.5.2 设计主导思想影响住区形态类型 |
4.6 规范与单位住区形态类型 |
4.6.1 社会规范 |
4.6.2 技术规范 |
4.6.3 规范塑造住区形态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及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1.1 样本研究部分 |
5.1.2 动力机制研究部分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不足 |
5.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交通微循环引导下的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北碚荷花池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更新思路加剧了旧城交通问题 |
1.1.2 国家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的发展建设 |
1.1.3 重庆山地条件发展交通微循环系统的迫切性 |
1.1.4 重庆居住型既有街区更新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范围界定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交通微循环 |
1.4.2 既有街区 |
1.4.3 山地既有居住型街区 |
1.4.4 旧城更新 |
1.5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交通微循环与山地既有街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交通微循环发展及相关研究 |
2.1.1 医学微循环理论 |
2.1.2 城市微循环理论 |
2.1.3 交通微循环理论 |
2.1.4 交通微循环与前两者关系 |
2.2 交通微循环发展相关方法研究 |
2.2.1 交通微循环建设与发展 |
2.2.2 交通微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3 交通微循环需求调查的技术研究 |
2.2.4 交通微循环问题的疏导措施方法 |
2.2.5 交通微循环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 |
2.3 交通微循环对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相关研究 |
2.3.1 山地旧城既有街区更新相关理论 |
2.3.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3.3 相关影响要素研究 |
2.3.4 相关规划更新实践研究 |
2.4 交通微循环系统在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的可行性分析 |
2.4.1 交通微循环与山地既有街区更新发展的共通性 |
2.4.2 交通微循环对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的适用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山地既有街区在交通微循环引导下更新内容体系研究 |
3.1 山地既有街区的交通微循环系统体系构建 |
3.1.1 交通微循环系统的基本内涵 |
3.1.2 山地交通微循环系统的板块构成及特征 |
3.1.3 交通微循环发展的目标导向 |
3.2 山地既有街区对交通微循环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 |
3.2.1 山地自然环境因素 |
3.2.2 山地人工环境因素 |
3.2.3 环境因素的影响启示 |
3.3 交通微循环引导山地既有街区更新内涵及要素构成 |
3.3.1 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的特殊性 |
3.3.2 传统既有街区更新体系的要素解析 |
3.3.3 交通微循环引导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空间要素构成 |
3.3.4 交通微循环引导山地既有街区更新内容层级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既有街区现状调研及更新问题分析 |
4.1 重庆既有街区交通微循环的发展概况 |
4.1.1 重庆既有街区的发展特征 |
4.1.2 重庆既有街区交通微循环发展的相关特征 |
4.2 重庆既有街区现状调研及分析研究 |
4.2.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2.2 调研工作安排 |
4.2.3 街区交通微循环现状特征问题分析 |
4.2.4 街区空间更新要素现状归纳分析 |
4.3 重庆既有街区更新问题反思 |
4.3.1 既有街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4.3.2 既有街区更新问题反思 |
4.3.3 交通微循环引导重庆既有街区的更新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交通微循环引导下重庆既有街区更新规划策略 |
5.1 更新整体引导思路 |
5.1.1 更新目标与原则 |
5.1.2 更新操作方法与步骤 |
5.1.3 更新引导思路 |
5.2 街区现状认知研究 |
5.2.1 自然及周边环境认知 |
5.2.2 街区交通微循环特征 |
5.2.3 街区更新层级内容 |
5.3 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策略 |
5.3.1 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 |
5.3.2 土地利用要素更新 |
5.3.3 功能特征要素更新 |
5.3.4 公共空间要素更新 |
5.3.5 环境设施要素更新 |
5.4 循环反馈的更新评价策略 |
5.4.1 街区交通拥堵评价 |
5.4.2 街区控制性指标及要求评价 |
5.4.3 街区居民整体满意度调查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案例研究——以重庆北碚老城区荷花池街区为例 |
6.1 街区现状认知研究 |
6.1.1 选取目标缘由 |
6.1.2 区位条件分析 |
6.1.3 现有规划研究 |
6.2 街区现状调研分析 |
6.2.1 交通微循环系统现状特征 |
6.2.2 街区空间更新要素现状 |
6.3 街区更新模式及策略 |
6.3.1 整体更新引导思路 |
6.3.2 山地自然环境更新 |
6.3.3 土地利用要素更新 |
6.3.4 功能特征要素更新 |
6.3.5 公共空间要素更新 |
6.3.6 环境设施要素更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重庆主城区“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1.3 文化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单位制住区 |
1.3.2 重庆“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 |
1.3.3 住区外环境 |
1.3.4 住区更新设计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住区更新历程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住区更新历程研究 |
2.1.1 国外住区更新 |
2.1.1.1 发展历程 |
2.1.1.2 案例分析——德国WISMAR OST住区环境景观更新 |
2.1.1.3 更新模式 |
2.1.2 国内住区更新 |
2.1.2.1 发展历程 |
2.1.2.2 案例分析——沈阳铁西工人住区更新改造 |
2.1.2.3 更新模式 |
2.1.3 重庆住区更新 |
2.1.3.1 发展历程及更新方式 |
2.2 相关领域更新研究 |
2.2.1 工业遗产更新 |
2.2.2 历史街区更新 |
2.2.3 高校环境更新 |
2.3 住区更新理论研究 |
2.3.1 有机更新理论 |
2.3.2 人居环境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外部空间理论 |
2.3.5 生态住区理论 |
2.3.6 文化景观理论 |
2.4 小结 |
3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环境现状调研 |
3.1 总体概况 |
3.1.1 区位分布 |
3.1.2 改造现状 |
3.2 住区布局 |
3.2.1 行列式 |
3.2.2 点状式 |
3.3 建筑形式 |
3.4 道路交通 |
3.4.1 住区入口 |
3.4.2 步行交通 |
3.4.3 车行交通 |
3.4.4 静态交通 |
3.5 公共空间 |
3.5.1 宅间空间 |
3.5.2 宅旁空间 |
3.5.3 庭院空间 |
3.5.4 游园空间 |
3.6 绿化环境 |
3.6.1 宅间宅旁绿化 |
3.6.2 道路绿化 |
3.6.3 游园绿化 |
3.7 环境设施 |
3.7.1 无障碍设施 |
3.7.2 休憩设施 |
3.7.3 活动设施 |
3.7.4 环卫及照明设施 |
3.8 文化主题 |
3.8.1 传统文化元素 |
3.8.2 现代文化元素 |
3.9 小结 |
4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的居民特征调查 |
4.1 住区居民结构 |
4.1.1 年龄衰老化 |
4.1.2 家庭小型化 |
4.1.3 职业多元化 |
4.1.4 收入低廉化 |
4.2 住区居民行为 |
4.2.1 行为人群 |
4.2.2 行为类型 |
4.3 住区居民需求 |
4.3.1 安全性需求 |
4.3.2 便利性需求 |
4.3.3 舒适性需求 |
4.3.4 交往性需求 |
4.3.5 归属性需求 |
4.3.6 参与性需求 |
4.4 小结 |
5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现状总结及分析 |
5.1 环境特征现状总结 |
5.1.1 住区布局 |
5.1.2 建筑形式 |
5.1.3 道路交通 |
5.1.4 公共空间 |
5.1.5 绿化环境 |
5.1.6 环境设施 |
5.1.7 文化主题 |
5.2 住区外环境更新特性分析 |
5.2.1 地形 |
5.2.2 气候 |
5.2.3 景观 |
5.3 住区外环境更新目标分析 |
5.3.1 社会层面——构建城市社区完整体系,促进均衡发展 |
5.3.2 经济层面——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削弱贫富矛盾 |
5.3.3 环境层面——保护地域特征不受破坏,强调协调持续 |
5.3.4 生活层面——营造便利舒适住区空间,提升居住质量 |
5.3.5 文化层面——提倡新旧元素有机融合,激活场所精神 |
5.4 住区外环境更新原则分析 |
5.4.1 有机更新理论——因地制宜原则 |
5.4.2 人居环境理论——统筹兼顾原则 |
5.4.3 需求层次理论——以人为本原则 |
5.4.4 外部空间理论——空间共享原则 |
5.4.5 文化景观理论——文脉复兴原则 |
5.4.6 生态住区理论——生态节约原则 |
5.5 小结 |
6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策略——以大渡口区跃进村住区为例 |
6.1 跃进住区整体概况 |
6.2 调整住区布局 |
6.2.1 更新策略 |
6.2.2 改造措施 |
6.3 美化建筑立面 |
6.3.1 更新策略 |
6.3.2 改造措施 |
6.4 梳理道路交通 |
6.4.1 更新策略 |
6.4.2 改造措施 |
6.5 重构公共空间 |
6.5.1 更新策略 |
6.5.2 改造措施 |
6.6 提升绿化环境 |
6.6.1 更新策略 |
6.6.2 改造措施 |
6.7 修复环境设施 |
6.7.1 更新策略 |
6.7.2 改造措施 |
6.8 凝练文化主题 |
6.8.1 更新策略 |
6.8.2 改造措施 |
7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重庆主城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重庆主城滨江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范围界定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有机城市思想 |
1.5.2 山地城市 |
1.5.3 山地城市滨水区 |
1.5.4 有机城市设计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综述 |
2.1 有机城市思想相关综述 |
2.1.1 有城市思想萌芽研究 |
2.1.2 有机城市思想基础理论研究 |
2.1.3 相关启示 |
2.2 有机城市设计相关综述 |
2.2.1 相关城市思想及设计理论研究 |
2.2.2 城市有机形态模式研究 |
2.2.3 相关启示 |
2.3 滨水区城市设计相关综述 |
2.3.1 滨水区开发建设相关研究 |
2.3.2 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
2.3.3 相关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有机城市思想理论研究 |
3.1 有机城市思想的形成 |
3.1.1 有机城市思想的构成基础 |
3.1.2 有机城市思想雏形 |
3.1.3 有机城市思想的完善 |
3.1.4 有机城市思想的诠释 |
3.2 有机城市思想的内涵 |
3.2.1 有机城市思想的构成系统和要素 |
3.2.2 有机城市思想的主要特征 |
3.2.3 有机城市形态模式 |
3.2.4 有机城市思想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庆主城滨江区现状分析 |
4.1 重庆主城滨江区发展概况 |
4.1.1 稳定发展时期(古代——清明) |
4.1.2 衰亡时期(近代——改革开发初期) |
4.1.3 复兴时期(九十年代——直辖以后) |
4.2 重庆主城滨江区调研基本情况梳理 |
4.2.1 重庆主城区基本现状分析 |
4.2.2 调研内容及基本方法 |
4.2.3 调查问卷及数据整理 |
4.3 重庆主城滨江区规划建设现状及问题总结 |
4.3.1 经济有机性问题 |
4.3.2 社会有机性问题 |
4.3.3 环境有机性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体系构建 |
5.1 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
5.1.1 山地滨水区城市设计的本质再认识 |
5.1.2 体系构建的方法与思路 |
5.1.3 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体系内容框架及成果形式构想 |
5.2.1 体系构建的整体观与分层理念 |
5.2.2 山地滨江区城市设计要素分析 |
5.2.3 体系构想 |
5.3 体系各层次概念特征及内容重点 |
5.3.1 宏观层面 |
5.3.2 中观层面 |
5.3.3 微观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6 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 |
6.1 宏观层面设计方法 |
6.1.1 经济有机—功能复合开发策略 |
6.1.2 社会有机—文化资源整合策略 |
6.1.3 环境有机—景观复合保护策略 |
6.2 中观层面设计方法 |
6.2.1 经济有机 |
6.2.2 社会有机 |
6.2.3 环境有机 |
6.3 微观层面设计方法 |
6.3.1 经济有机 |
6.3.2 社会有机 |
6.3.3 环境有机 |
7 结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重庆主城滨江地段使用情况社会公众咨询调查问卷 |
四、山地城镇住区的特色营造——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路南侧住区规划设计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杨丽娟. 重庆大学, 2020(02)
- [2]重庆市单位制老旧住区外部公共空间适老安全优化设计研究[D]. 王祎然. 重庆大学, 2019(01)
- [3]“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公园绿地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D]. 赵真围.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与风环境协同的山地住区建筑及其组合设计研究[D]. 江媛. 重庆大学, 2019(01)
- [5]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D]. 尹泺枫. 重庆大学, 2019(09)
- [6]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D]. 杨静雯. 重庆大学, 2019(01)
- [7]重庆主城区单位制住区形态类型研究(1949-1998年)[D]. 彭小霞. 重庆大学, 2018(04)
- [8]交通微循环引导下的山地既有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北碚荷花池街区为例[D]. 梁程程. 重庆大学, 2017(06)
- [9]重庆主城区“60-80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余梅. 西南大学, 2016(02)
- [10]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重庆主城滨江地段为例[D]. 汪先为. 重庆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