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论文文献综述)
邬敏[1](2021)在《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效益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有效促进其他部门发展。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作为重要农业主产区,其高质量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当前,由于农业发展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压力大、农业经济增长自身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解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选择。如何测算当前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发展水平?如何探索出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界定了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生态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从理论上夯实了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绿色发展状况四个方面对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线性加权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赋予各二级指标综合权重,对研究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综合评价分析,并引入障碍因子测算,分析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截止2019年底,五个一级指标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以生产效益提升、生产动力转换、生产质量提高、产业多元融合、绿色发展水平的顺序排列。且从因子障碍度平均值可以明显看出,五个一级维度基本处于均等发展状态,都是阻碍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生产效益提升和绿色发展水平是该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现阶段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从农产品生态化、土地生态化、产业融合三个路径入手,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提升服务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创建发展新动力、治理盐碱化耕地,建设高标准良田、开展“四控”行动,减少土壤污染、完善农业灌溉设施,助力农业生态化发展、提高产业融合程度,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具体措施,实现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易加斌,李霄,杨小平,焦晋鹏[2](2021)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文中提出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自上而下分析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而解析并构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包含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度支持、农业产业层面的价值驱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技企业层面的发展推动以及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拉动四个方面,形成了从宏观制度→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和消费者需求有机统一的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链构成要素和数字化农业经济循环系统与价值链主体的协同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由农业生产数字化和消费数字化构成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围绕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农业配套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农业价值链延伸产业数字化发展三大战略模块构成。农业数字化转型要构建"环境—网络—主体—要素"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包括营造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环境,优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价值创新网络,增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主体间协同创新能力,强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要素支撑。
赵世秀[3](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石小春[4](2021)在《区域专业化视角下静宁县农户农业组织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表明,区域专业化和农业组织化相伴而生,区域专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其相应农业组织化水平也高,即没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就不会有农业组织化。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真正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就必须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借助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通过一定的经营组织形式,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将更多小规模农户或小规模家庭农场联合起来,实现专业化生产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农户组织化发展。静宁县作为农业部划定的优势苹果产区之一,是甘肃重要的苹果种植生产基地,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其苹果产业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片区专业化效益显着,但仍存在农户家庭经营农业组织化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而尽快通过发展农业组织化来解决区域专业化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对当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将会形成积极地助推作用。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等为基础,结合甘肃省静宁县苹果特色产品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实践背景,描述相关苹果产业组织主体发展状况,总结当地农业组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建立Logit-ISM模型实证分析果农参与相关苹果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当地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的深层次原因。辅之以具体案例进一步分析当地两种不同类型的苹果产业组织带动果农参与组织化的实践。研究得出:第一,静宁县苹果产业区域专业化形成具有其特点,优势特色果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相关苹果产业组织呈良性发展态势,但是分散经营的果农仍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区域专业化发展层次低。第二,静宁县在发展农业组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发展组织化的资源基础薄弱、果农参与度不高、相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程度低以及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迟缓农业组织化进程。第三,耕地资源状况是影响农户参与相关农业经营组织的深层次根源,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是中间层间接因素,而户主年龄、农机设备价值、交通便利程度和政策了解程度是表层直接因素。最后,在前述调研与分析前提下,结合静宁县并从巩固组织化发展的基础保障、营造组织化提升的外部制度条件、发挥组织带动农户的引领作用、提升果农参与农业组织化的程度、夯实农户组织化的人才基础等方面提出建议。
梁莹[5](2021)在《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莲花坪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朴门永续理念是遵循自然运行模式,指导规划重建可持续生命系统的设计方法。田园综合体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功能农业资源建设发展复合模式,助力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本文以桂阳县莲花坪农场为例,探究朴门永续理念与田园综合体的理论相关性,通过层次分析法调查分析朴门永续理念指导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主导影响因子,并针对构建莲花坪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农业系统进行应用分析,最后通过莲花坪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实践,归纳总结出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农业系统构建的基本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从朴门永续理念及田园综合体理论体系出发,分析探讨朴门永续理念的核心理念、基本原理、经营模式以及田园综合体的内涵、主要特征、基本内容。经过理论部分的对比分析发现,朴门永续核心理念与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存在高度相似性,为构建莲花坪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农业支持系统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2)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以朴门永续理念指导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主导影响因子为目标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权重排序明确主导影响因子。发现农业生产占田园综合体规划权重最高为0.5695,其次是系统规划权重为0.1896。因此,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应当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注重系统的整体规划。在方案层要素中权重占比由高到低前6位依次为生态性0.2200、可持续性0.1982、集约化0.1516、生物资源0.0644、企业产业支持0.0638、多样化0.0629。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当重视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及集约化生产,结合朴门永续理念的基本原理,提出朴门永续理念在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应用策略。(3)对朴门永续农业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的成功经验及创新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采用社区支持型农业;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的种植方式;及时创立特色品牌、开发体验式的活动和科普课程等方式,将其应用于莲花坪农场的规划设计当中。(4)莲花坪田园综合体案例实践部分,以主导影响因子调查分析结论为主要依据,结合朴门永续基本原理从功能区划分、生产种植形式、经营模式等提出具体建设策略,并总结出朴门永续理念应用于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模式。本文通过对朴门永续理念及田园综合体的理论分析,以及明确其主导影响因子,结合朴门永续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中,并总结出朴门永续理念应用于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模式,期望通过研究为今后农业生产、农村产业转型提供新思路。
刘阳[6](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森格里[7](2021)在《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大国小农”的现实国情下,如何引导小农户有效参与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户增收,而且关系到“农村三产融合”、“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大多数从宏观层面对农村三产融合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农户微观层面研究的文献也不少,但是大多数成果集中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户的收入效应、学习效应等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方面。农户参与产业链主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如何量化测度?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参与产业链融合程度,农户异质性是否对参与产业链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等问题还未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新疆昭苏县为例,对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具体的影响因素以及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调查样本统计发现:(1)农牧民已经较高程度地参与了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融合发展;(2)农牧民的参与意愿较高,说明农牧民对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政策认可度高,大部分农牧民愿意参与马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二)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法量化测度发现: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程度在[0,0.40)区间范围内,总体融合度偏低,农牧民参与合作社融合程度(0.32)最高,其次为旅游景区(0.16),最后是企业(0.13),这表明合作社在农牧民参与产业链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1)农牧民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的意愿显着的正向影响融合程度;(2)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中,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的中信息获取能力中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风险应对能力对参与企业和旅游景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资源经营能力对参与企业有显着正向影响;环境支撑能力中,政府组织培训在参与合作社中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参与旅游景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在参与合作社、企业中显着正向影响;(3)农牧民在生产要素投入对参与旅游景区融合程度有显着正向影响,个人技能投入对参与合作社、旅游景区和企业都有显着正向影响,养殖规模投入在参与合作社、企业有显着正向影响。(四)从农牧民的异质性与参与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进行分析:(1)不同年龄中:低龄段、高龄段农牧民参与合作社、旅游文化节目显着的正向影响;自主发展能力中了解信息类型、获取信息渠道能力、养殖规模扩大想法中低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组织培训中高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高龄段更显着的负向影响;在投入行为中:生产要素投入和个人技能投入低龄段更显着的正向影响。(2)不同教育程度中:参与合作社、旅游文化节目意愿中低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信息获取渠道、增加饲料能力低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对高文化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3)不同收入中:与合作社意愿中高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旅游景区销售意愿低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能力、生产要素投入、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低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规模扩大想法、主动了解政策高收入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4)不同养马规模中:参与合作社意愿规模小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参与企业意愿、养殖规模扩大想法和政府组织培训、主动了解政策、个人技能投入、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大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在规模大和规模小农牧民均显着的正向影响;合作风险在规模小农牧民显着的负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在规模小的农牧民更显着的正向影响。(5)不同模式对融合程度影响因素比较中发现:参与合作社中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户+合作社模式下旅游景区销售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了解信息类型在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主动了解政策在农户+合作社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均正向显着;获取信息渠道在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组织培训在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显着的正向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在农户+企业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个人技能投入在农户+合作社模式、农户+企业模式和农户+旅游模式均正向显着影响;养殖规模投入在农户+合作社模式更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充分发挥马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经营体系;(3)提升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投入行为,增强马产业链融合发展;(4)完善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补贴优惠政策;(5)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玄杨静和[8](2021)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是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但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却最薄弱,是云南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短板”。要破解农业发展困境,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推广服务集二者于一身,通过农业推广服务将云南边境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与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其主动做出改善自身生产、经营境况的行为。在服务环境、服务对象和服务体系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本研究将云南8个边疆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作为研究区域,将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历程,阐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服务体系、服务对象现状,分析服务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服务效益的路径,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区域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曹燕菲[9](2021)在《W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加快现代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实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融合发展颇具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相关理论基础,对W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的现状进行梳理,并采用2018年W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规划数据以及2020年园区各产业产值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测算园区的产业融合度,还借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W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融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后提出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建议和对策。本研究指出W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的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着融合发展层次不够深入,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为产业链较短、农业多功能性未拓展、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还存在融合主体核心竞争不够,瓶颈制约,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品牌培育不够突出、人才智力要素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够等;另外,融合外部环境支撑不足,发展受限,主要出现在金融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着力于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中心点,以用来明晰W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为园区更好更快的融合发展,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打造更好的样板而助力。
王一富[10](2021)在《楚雄州农业产业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融合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实力日趋雄厚,农业作为城市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产业,其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出现了农村人口转移、乡镇发展缓慢、耕地减少等诸多问题,不仅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也使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基于对城乡统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本文选取楚雄州农业产业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融合度进行研究。楚雄州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州,近年来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0%左右。当前,楚雄州正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平衡协调其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楚雄州农业产业演进与城镇化进行时空融合度分析,研究两者互动发展关系,同时探究适合农村产业调整的路径和措施,将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产城融合提供借鉴指导。本研究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从楚雄州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楚雄州近十年统计年鉴对楚雄州2008至2017年三产发展现状、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楚雄州9县1市农业产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空间布局演进进行研究,探究楚雄州农业产业的演进变化。据此,对楚雄州的农业产业进行优化布局。同时通过构建农业产业与城镇化综合评级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产城融合模型分析楚雄州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产城融合度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7年楚雄州产城融合度处于0.2103至0.6519之间,产城融合耦合度维持在0.49左右且波动性较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产城融合从最初的低度失调等级发展为中度融合水平。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对未来农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两者时空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二、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1)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流域区农业发展研究 |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
3.高质量发展研究 |
4.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 |
2.农业生态化 |
3.农业高质量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1.新经济增长理论 |
2.产业融合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发展现状 |
(一)农业经济增长状况 |
1.农业产值情况 |
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主要农产品产量 |
(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状况 |
1.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
2.农业动力使用情况 |
3.化肥农药施用量情况 |
(三)农业产业融合状况 |
1.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情况 |
2.农业进出口发展情况 |
3.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
(四)农业绿色发展状况 |
1.农产品绿色发展情况 |
2.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 |
四、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一)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1.指标选取的原则 |
2.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
(二)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算分析 |
1.权重测算方法选择 |
2.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 |
3.熵权法赋予权重 |
4.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五、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障碍度测算分析 |
1.障碍因子测算方法 |
2.测算结果及分析 |
(二)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 |
1.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规模化生产 |
2.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大 |
3.农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
六、推进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措施 |
(一)路径选择 |
1.农产品生态化 |
2.土地生态化 |
3.产业融合 |
(二)具体措施 |
1.建立示范基地,提升服务水平 |
2.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创建发展新动力 |
3.治理盐碱化耕地,建设高标准良田 |
4.开展“四控”行动,减少土壤污染 |
5.完善农业灌溉设施,助力农业生态化发展 |
6.提高产业融合程度,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 |
二、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分析 |
(一)国家层面:宏观政策与制度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顶层支持 |
(二)产业层面:产业整合与融合发展驱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
1.农业产业价值链整合驱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
2.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农业数字化转型。 |
(三)企业层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技企业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和提升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速度。 |
2.科技企业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布局助推农业数字化转型。 |
(四)消费者层面:消费者需求升级拉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
三、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构建 |
(一)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数字化转型 |
1.产前投入科学化的数字化转型。 |
2.产中生产标准化的数字化转型。 |
3.产后运营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
(二)农业配套服务数字化转型 |
1.产前配套服务数字化。 |
2.产中配套服务数字化。 |
3.产后配套服务数字化。 |
(三)农业价值链延伸产业数字化发展 |
1.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化融合。 |
2.农业与健康养老产业数字化融合。 |
3.农业精深加工产业的数字化融合。 |
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营造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环境 |
(二)优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价值创新网络 |
1.通过补链与强链相结合,形成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价值创新网络。 |
2.通过动态集聚推动农业多产业融合,实现农业产业网络集群化发展。 |
(三)增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主体间协同创新能力 |
(四)强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要素支撑 |
五、结论与展望 |
(3)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区域专业化视角下静宁县农户农业组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关于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研究 |
2.2 关于农业组织化的研究 |
2.3 关于区域专业化与农业经营组织关系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1 研究创新 |
5.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区域专业化视角下农业组织化发展现状 |
1 苹果特色产品区域专业化发展实践 |
1.1 区域专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并持续扩大 |
1.2 苹果产业专业化投入增加 |
1.3 苹果产业的社会经济影响与日俱增 |
2 苹果产业组织发展状况及参与主体特征 |
2.1 苹果产业组织发展现状 |
2.2 参与苹果产业的各经营主体特征 |
第三章 农业组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成因 |
1 发展组织化的资源基础薄弱 |
2 果农对于相关组织的参与度不高 |
3 苹果产业相关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
4 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完善 |
第四章 农户参与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1.1 数据来源 |
1.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2 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
2.1 方法选择 |
2.2 模型构建 |
3 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3.1 模型检验 |
3.2 模型估计结果 |
3.3 结果分析讨论 |
第五章 区域专业化背景下农业组织化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
1 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 |
1.1 公司基本概况 |
1.2 农业组织化运行模式 |
2 甘肃德美地缘林果专业合作社 |
2.1 合作社基本概况 |
2.2 农业组织化运行模式 |
3 案例的评价及经验借鉴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研究结论 |
2 对策建议 |
2.1 加强宏观调控和扶持,营造组织化提升的外部制度条件 |
2.2 合理规划苹果基地规模,为农业组织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2.3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组织带动农户的引领作用 |
2.4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果农参与农业组织化的程度 |
2.5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夯实农户组织化的人才基础 |
2.6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专业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区域专业化视角下农业组织化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莲花坪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朴门永续理念的理论研究 |
2.1 朴门永续理念的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思想层面——哲学 |
2.2.2 系统本身——学科综合 |
2.2.3 外部环境层面——经济学 |
2.3 朴门永续理念的核心理念及基本原理 |
2.3.1 朴门永续核心理念 |
2.3.2 基本原理 |
2.4 核心观点 |
2.5 运营模式 |
2.5.1 社区支持型农业CSA概念 |
2.5.2 运营模式 |
2.5.3 发展意义 |
2.6 朴门永续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6.1 国外研究现状 |
2.6.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田园综合体发展概况及规划要点分析 |
3.1 田园综合体概念 |
3.2 田园综合体的内涵 |
3.2.1 合作共享 |
3.2.2 融合发展 |
3.3 主要特征 |
3.3.1 以农业产业为重心 |
3.3.2 以休闲体验为核心 |
3.3.3 以综合发展为支撑 |
3.3.4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 |
3.4 基本内容 |
3.4.1 主要功能分区 |
3.4.2 规划重点 |
3.4.3 发展意义 |
3.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5.1 国外研究现状 |
3.5.2 国内研究现状 |
4 案例借鉴 |
4.1 美国森林生态农场“Forested” |
4.2 奥地利——科梅霍夫农场 |
4.3 福建漳州“光照人有机茶园” |
4.4 经验借鉴 |
5 朴门永续理念与田园综合体影响因子评价 |
5.1 朴门永续理念对田园综合体的指导意义 |
5.1.1 核心理念的相关性 |
5.1.2 基本原理的借鉴意义 |
5.2 朴门永续理念应用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意义 |
5.3 朴门永续理念指导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主导影响因子调查分析 |
5.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5.3.2 确立评价体系指标 |
5.3.3 权重计算结果 |
5.3.4 准则层权重分析 |
5.3.5 指标层权重分析 |
5.4 小结 |
6 莲花坪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6.1 应用策略分析 |
6.2 项目概况 |
6.3 场地现状及资源分析 |
6.3.1 建筑现状 |
6.3.2 道路现状 |
6.3.3 生态环境现状 |
6.3.4 产业概况 |
6.4 规划目标及定位 |
6.5 规划原则 |
6.5.1 注重生态恢复 |
6.5.2 发展农业经济 |
6.5.3 提升文化吸引力 |
6.5.4 丰富体验活动 |
6.6 总体布局 |
6.6.1 布局理念 |
6.6.2 总体布局 |
6.7 分区规划 |
6.7.1 入口服务区 |
6.7.2 生态保育区 |
6.7.3 景观休闲区 |
6.7.4 农事体验区 |
6.7.5 农业生产区 |
6.8 文化融合 |
6.9 专项设计 |
6.9.1 种植设计 |
6.9.2 道路系统规划 |
6.10 运营模式 |
6.11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朴门永续理念指导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主导影响因子评价调査表 |
致谢 |
(6)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农业产业链相关概念 |
1.2.2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必要性研究 |
1.2.3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模式研究 |
1.2.4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影响因素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牧民 |
2.1.2 现代马产业 |
2.1.3 马产业链 |
2.1.4 农户参与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昭苏县马产业链发展情况 |
3.1 昭苏县马产业发展情况 |
3.1.1 昭苏县畜牧业发展情况 |
3.1.2 昭苏县马产业链发展情况 |
3.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现状调查 |
3.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现状分析 |
3.3.1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收入情况 |
3.3.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参与意愿 |
3.3.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自主发展能力 |
3.3.4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的投入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 |
4.1 测算方法 |
4.2 样本的选择 |
4.2.1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合作社收入情况 |
4.2.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企业收入情况 |
4.2.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主体:旅游景区收入情况 |
4.3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阐述 |
5.3 农牧民参与合作社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变量定义与描述 |
5.3.2 模型结果分析 |
5.4 农牧民参与企业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变量定义与描述 |
5.4.2 模型结果分析 |
5.5 农牧民参与旅游景区融合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变量定义与描述 |
5.5.2 模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1 农牧民异质性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1.1 农牧民不同年龄段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1.2 农牧民不同教育程度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
6.1.3 农牧民不同收入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
6.1.4 农牧民不同养马规模对融合度影响因素的比较 |
6.2 不同模式对融合度的影响因素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农牧民普遍参与马产业链融合且参与意愿较高 |
7.1.2 农牧民参与马产业链融合程度总体偏低 |
7.1.3 农牧民能力和要素投入对其马产业链融合程度有显着性正影响 |
7.1.4 农牧民异质性与不同模式对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充分发挥马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农牧民增收 |
7.2.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马产业链融合发展经营体系 |
7.2.3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参与意识 |
7.2.4 提升农牧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投入行为,增强马产业链融合发展 |
7.2.5 完善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补贴优惠政策 |
7.2.6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养马农牧民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 |
一、1949-1977 年:起步阶段 |
二、1978-2000 年:加速阶段 |
三、2001 年至今:转型阶段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自然环境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人口与民族环境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政策环境 |
四、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环境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对象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产业 |
二、云南边境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组织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方式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生态效益 |
一、农业面源污染减少 |
二、森林覆盖率增加 |
三、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效益 |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提高 |
二、粮经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社会效益 |
一、农业推广服务为服务对象“能力赋能” |
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民组织化赋能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原因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原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重点 |
一、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 |
二、重视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三、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第二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具体措施 |
一、促进云南边境地区各类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 |
二、搭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系统 |
三、激发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W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产业融合和农村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相关研究 |
(一) 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 |
(二)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不足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
第二节 现代农业产业园理论基础 |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内涵 |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特点 |
(一)“现代化”——产业园的基本要义 |
(二)“产业化”——产业园的最终目标 |
(三)“园区化”——产业园的边界“虚实”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 |
第三节 产业融合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的基本内涵 |
二、产业融合的类型 |
第四节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和内在机理 |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基本内涵 |
二、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 |
(一) 重组型融合模式 |
(二) 渗透型融合模式 |
(三) 交叉型融合模式 |
(四) 延伸型融合模式 |
三、农村产业融合的形成机理 |
(一) 技术创新和利益诉求是农村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 |
(二) 企业追求范围经济和合作竞争压力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 |
(三) 市场变化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外在需求 |
(四) 政府放松管制和经济高速发展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外部动力 |
第三章 W园区产业融合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W园区产业融合的现状分析 |
一、园区概况 |
二、园区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一) 稳固第一产业,建设粮食和特色水产生产基地 |
(二) 补全第二产业,逐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体系 |
(三) 扩展第三产业,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和农旅融合发展 |
第二节W园区产业融合度测算分析 |
一、融合度测算方法选择 |
二、数据来源和说明 |
三、W园区产业融合度测算 |
四、根据W园区的产值测算园区产业融合度 |
第三节W园区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生产要素影响 |
(一) 初级要素 |
(二) 高级要素 |
二、需求条件影响 |
三、相关及支持产业影响 |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影响 |
五、机会和政府影响 |
第四章 W园区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融合层次不够深入,产业链条较短有待延伸 |
第二节 融合方位不够全面,农业多功能性有待拓展 |
第三节 融合收益不够惠民,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加强 |
第四节 园区管理不够专业,推进服务机制有待完善 |
一、运维管理机制不够专业 |
二、服务和推进机制不够深入 |
第五节 融合主体核心竞争力弱,竞争优势有待提高 |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品牌知名度不高 |
二、农业技术和应用型人才急缺,缺乏智力保障 |
三、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
四、农业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
五、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产业联盟等力量支撑不足 |
第六节 融合环境要素支撑不足,生态优势有待提升 |
一、自然资源生态受压 |
二、市场环境压力剧增 |
三、 政策环境仍需改善 |
第五章 W园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数字化打造全产业链 |
一、“增链延链”,内部产业链的延伸 |
二、“强链补链”,外部产业链的整合 |
三、“断链监测”,全产业链有序健康 |
第二节 多样化拓展农业功能 |
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
二、发展农村休闲旅游 |
三、发展新型业态 |
第三节 多形式丰富利益联结机制 |
一、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一) 强化订单农业 |
(二) 加强精深农产品加工业 |
(三) 做活第三产业 |
二、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共享机制保障农民收益 |
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技术武装农民提升其自身价值 |
第四节 专业化进行管理服务 |
一、承接部分政府职能 |
二、园区内部服务管理 |
三、外部沟通桥梁作用 |
四、 完善园区体制搭建 |
第五节 多元化培育融合主体 |
一、强化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基础效应稳固 |
二、打造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优势互补明显 |
三、注重龙头企业发展,品牌效应输出 |
(一) 科技加持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强企 |
(二) 宣传加持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亮企 |
(三) 资金加持打造龙头项目,产业立企 |
(四) 人才加持驱动企业发展,人才兴企 |
第六节 生态化打造融合环境 |
一、坚持资源有效整合,打造自然环境生态化 |
二、发挥合作竞争优势,打造市场环境生态化 |
三、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打造政策环境生态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楚雄州农业产业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融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
1.2.2 产城融合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熵权法 |
2.3 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发展现状与演进分析 |
3.1 产业发展概况 |
3.1.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3.1.2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3.1.3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1.4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 |
3.1.5 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
3.2 农业产业演进与分析 |
3.2.1 农业产业生产结构演进特征 |
3.2.2 农业产业产值结构演进特征 |
3.3 农业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分析 |
3.3.1 粮食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 |
3.3.2 蔬菜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 |
3.3.3 烟叶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 |
3.3.4 林果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 |
3.3.5 淡水渔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 |
3.3.6 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演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镇化现状与演进分析 |
4.1 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演进分析 |
4.2 土地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2.2 建设用地统计分析 |
4.3 总体城镇化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产业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5.1 农业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农业产业综合评价分析 |
5.3 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
5.4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产城融合度研究 |
6.1 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产城融合度评价模型 |
6.1.1 农业产业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评价 |
6.1.2 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产城融合度分析 |
6.2 市县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产城融合度分析 |
6.3 城镇化背景下楚雄州农业生产优化布局 |
6.3.1 稳固粮食产业稳定增长 |
6.3.2 加快蔬菜、畜牧养殖业、烟叶和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
6.3.3 优化楚雄州农业产业布局 |
6.4 农业产业提升的对策建议 |
6.4.1 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产业结构化 |
6.4.2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 |
6.4.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巴彦淖尔市沿黄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邬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农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J]. 易加斌,李霄,杨小平,焦晋鹏. 农业经济问题, 2021(07)
- [3]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4]区域专业化视角下静宁县农户农业组织化问题研究[D]. 石小春.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5]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莲花坪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D]. 梁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7]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链融合度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昭苏县马产业链为例[D]. 森格里.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8]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D]. 玄杨静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W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研究[D]. 曹燕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楚雄州农业产业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时空融合度研究[D]. 王一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农业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合作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