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干训教师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东[1](2020)在《A市最美乡村建设干部培训项目运行管理优化设计》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显着增强,但对于农业大国的我们来说,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要任务,其中乡村基层干部综合能力的培训管理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项目管理制在干部培训上的运用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经验不足,其在干部培训过程中并不能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构建和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也就很有必要加强干部培训的项目制运营研究,以此来探求更为合理有效的项目制运营方案,从而为干部培训起到积极的效用。基于此,本文以A市最美乡村建设培训项目为例,对于干部培训的项目制运营进行了研究。A市采取统一筛选培训、择优培养使用的方法,对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工作,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参照干部培训项目管理运营,具体培养计划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培训阶段将分出不同专业,并依托省内重点高校优势专业和资源,对遴选出的优秀干部人才开展培训。发现最美乡村建设培训项目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项目时间没有进行统筹的合理性安排,导致了工作推进情况未达预期设想;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各类学员要求、课程质量保证不足;课程和教师管理缺乏约束;选择的承训机构不同,各方面评价也不尽相同。在整个培训项目过程中分别存在项目运营管理问题和培训过程实施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此次培训项目的问题。在干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过程理论和培训理论,对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评估等五个过程进行管理优化设计方案。主要管理优化设计包括调研分析培训需求、计划工作任务分解、控制培训项目进度和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反馈。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对于丰富现有的干部培训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指导案例项目完善干部培训项目制运营,还是对于其他领域的人才培训工作的发展,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顾聪[2](2017)在《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元201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六年。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如果从党的创始人开展的干部教育活动算起,则已走过了九十六年的历程。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创造了光辉的业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党的教育培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满足组织需求、促进干部个体成长重要而且必要的手段,继而也是打造高水平干部队伍的坚强保障。在我们党不断发展的九十六年中,干部教育培训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我们要看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党高度的重视、正确的战略布局以及常抓常新的优良作风。任何教育培训都要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相适应与协调,干部教育培训也不例外。随着我们党自身的不断革新和国家的奋勇争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不能否认的是,相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迅猛势头、相对于更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需求,干部教育培训还有着诸多可优化、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这就督促干部教育培训从业者要对干部教育培训有新的认识,对其实现发展的道路有新的探索。作为一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在现有理论建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如何更好发展下去的拷问时常萦绕于心。在国家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当口,如何对其进行通盘设计,使其更为合理、更为适合本国国情,便显得尤为重要。人类对自我革新的意识和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完善和改变,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和创新也必然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从起初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大,到追求更满意、更人性、更持续。这种设计包括理念的设计、导向的设计、模式的设计、保障条件的设计以及评估的设计等各个环节。本研究尝试建构一套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分析和指导中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本研究以合理发展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干部教育培训的背景入手,诠释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内涵、特征、原则、理论框架,梳理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沿革、西方公务员教育理论与实践案例,以L省D市干部教育为个案,调查并呈现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现实状态,为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提供实践依据,进而提出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顶层设计、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实践推进及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微观对策,以期探析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变革趋向。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方面:导论部分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干部队伍的现状、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做了全面的介绍,同时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具体思路和方法,对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给出分析。第一章对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做出理论阐释。以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问题、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内涵、本质及基本原则为主要解读对象,并建构了以干部教育发展的规律之合理、价值之合理、需求之合理、实践之合理为主旨的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是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实践基础。通过梳理从1919年至今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历程、介绍分析国际领导人才发展趋势及案例,为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提供实践基础。第三章对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状进行了理性审视。为了获得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本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将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实状态与我们建构的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之理相对照,分析并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在规律遵循、价值追求、需求导向、实践推进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宏观角度对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以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依循,从干部教育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基本理念、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均衡布局三方面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发展的建议,力图在宏观目标和布局上给出答案。第五章从中观角度,依据合理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干部教育培训在实践操作上提出总体要求,包括实践设计、管理体系。第六章是微观对策之考评体系。对培训机构管理质量评估、干部学习质量考核与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考核与评价给予设计。
范涛,邓志宏[3](2017)在《高校干训基地贯彻“党校姓党”的三条主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设立以来,与传统培训部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格局,成为推动干部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干训基地在高效率、差异化和多样化培训特点的基础上,应明确自身价值定位,增强党性教育的主业意识,坚持把"姓党"原则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根本遵循,建立贯彻"姓党"原则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
金礼久[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农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行动。从实践层面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的确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但从另一维度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遭遇新的问题与困境。对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成为深化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任务。本论文聚焦于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全文从梳理和分析国家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出发,紧紧以江苏为例,并将一条主线、一个观念、三个观测点贯穿于全文中,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目标定位、政策行动、政策成效以及政策问题。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每个时期农村教师培训政策总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要求相适应的,并由义务教育的要求来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其背后一定是义务教育普及对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需求或要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出台的基本规律。贯穿其中的一个观念是国家主导的以社会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在塑造伟大成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甚至压抑农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有悖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基本运用。贯穿其中的三个政策观测点是政府、培训机构、农村教师这三个代表性的政策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行为及其差异。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等。为本研究提供立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章为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年)。合格教师的政策目标源于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政策重建、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学历补偿教育、地办校助培训模式开启了机构推动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满足了农村普及教育对合格教师数量的需求,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培训机构的官僚化和违背教育规律的低水平制造。第三章是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这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的制度化要求。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政策行动强力推进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培训效率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行动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第四章是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政策的推进(2000~今)。全员培训政策是与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以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师网联计划、“国培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计划推进了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高端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而与工程化思维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则显示了“人”在培训中的缺失。第五章基于前三个阶段政策目标、政策行为、政策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社会为本向以教师为本转换的政策目标,尊重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以市场化来塑造农村教师培训场域多样性的共存、平等的主体关系和正当的利益关系,以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构筑互助合作、自主发展的伙伴关系,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推动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转型。
姜正林[5](2017)在《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加强与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在我国步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强与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强化党的理论与党性教育在干训中的主体地位与核心位置,切实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丰富创新培训方式,以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马甜甜[6](2014)在《北京市“十二五”中期基础教育新任干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北京市"十二五"中期基础教育新任干训教师队伍的调查得出如下结果:年龄结构合理,基本在35-45岁之间;半数以上为本科学历背景;但占总数71.3%的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认知存在困难;入职途径基本为竞聘上岗。新任干训教师面临专业知识、培训经验及专业技能的欠缺等问题。基于此,建议细化新任干训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强化科研能力,提高自主性并完善竞聘上岗的制度。
沈陈庚[7](2014)在《市级工会干校干部培训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文中提出面对复杂多变的总体形势,工会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的有益作用日益显现,对工会干部培训的现实要求也变得十分迫切。工会干校是工会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和主力军,而市级的工会干校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工会组织及工会干部。本文以杭州市总工会干校为例,立足于工会干训的实际情况,从干训的现状入手,分析若干不足之处,对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益建议,为更好开展工会工作提供参考。
李敏[8](2013)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创新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中央要求干部院校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内容和教育培训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案例教学被认为是提高干训效果的有效方法。干部教育的案例教学经过几年的尝试已经形成了有别于学院派案例教学的独有特点。文章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总结了新尝试和新经验,并提出了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去改善所面临的新困境、如何去编写高质量的案例,以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和高水平的学员参与,从而提升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凝聚力。
龚玲[9](2012)在《把握培训政策 确定培训目标 完善培训内容 突出培训重点——对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被视为成功实现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对中小学校长职业定位的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整体要求,把握国家相关的培训政策,明确培训管理者和培训者的目标任务,理解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主旨,对建构培训新模式、创设培训新内容、提高培训有效性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陆汉彬[10](2011)在《中小学干部培训中“三主”模式的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训模式的创建和实践,是中小学干部培训工作的重点领域。我们开展了"主体研究型"培训模式、"主题研训式"培训模式和"主导发展型"干训模式的创建和实验工作,注重模式探索的阶段递进、模式确立的策略优化、模式运作的载体创建和模式实践的价值取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可取的经验。
二、试论干训教师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干训教师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A市最美乡村建设干部培训项目运行管理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定义 |
2.1.2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
2.2 培训管理理论 |
2.2.1 培训管理的定义 |
2.2.2 干部培训和培训机构的概念 |
2.2.3 干部培训项目管理的内涵 |
2.2.4 干部培训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A市最美乡村建设干部培训项目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3.1 项目现状 |
3.1.1 项目背景及目标任务 |
3.1.2 工作程序 |
3.1.3 项目内容及要求 |
3.2 项目组织构架及职责分工 |
3.2.1 项目组织结架介绍 |
3.2.2 项目分工 |
3.3 项目制运营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项目组织存在的问题 |
3.3.2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3 培训质量评估反映出的问题 |
第四章 A市最美乡村建设干部培训项目制运营可行性分析 |
4.1 项目运营过程分析 |
4.1.1 项目启动阶段 |
4.1.2 项目计划阶段 |
4.1.3 项目实施阶段 |
4.1.4 项目收尾阶段 |
4.2 项目制运营可行性分析 |
4.2.1 项目特征 |
4.2.2 实施项目制管理的可行性 |
第五章 A市最美乡村建设干部培训项目制运营方案优化设计 |
5.1 设计思路与方法 |
5.1.1 项目目标 |
5.1.2 遵循原则 |
5.2 培训需求分析 |
5.2.1 组建干部培训项目小组 |
5.2.2 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分析 |
5.3 培训计划开发设计 |
5.3.1 培训班次和课程计划 |
5.3.2 项目进度计划 |
5.4 培训实施阶段的优化 |
5.4.1 对比选择承训机构 |
5.4.2 师资团队的建立和管理 |
5.4.3 培训学员管理 |
5.5 培训项目控制阶段的优化 |
5.5.1 项目控制原则 |
5.5.2 项目控制过程 |
5.5.3 进度控制 |
5.6 培训收尾评估阶段的优化 |
5.6.1 学员考核评价 |
5.6.2 教师教学评价 |
5.6.3 培训效果评估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迎接时代挑战新任务 |
(二) 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 |
(三) 培训现状呼唤新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基本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合理发展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诠释 |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问题 |
(一) 干部教育培训的意义 |
(二) 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 |
(三) 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 |
(四) 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 |
(五) 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 |
二、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内涵 |
(一) 发展 |
(二) 合理发展 |
(三)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 |
三、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架构 |
(一) 规律之合理 |
(二) 价值之合理 |
(三) 需求之合理 |
(四) 实践之合理 |
四、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有序性原则 |
(三) 动态性原则 |
(四) 开放性原则 |
(五) 目的性原则 |
(六) 最优化原则 |
第二章 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演进及经验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干部教育(1919-1949年) |
(二) 过渡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1949-1956年) |
(三) 全面建设时期和“文革”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1956-1976年) |
(四)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1978-至今) |
二、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路径选择 |
(一) 党校教育 |
(二) 行政学院教育 |
(三) 干部学院教育 |
(四) 高校教育 |
三、国际领导人才培训发展趋势及案例分析 |
(一) 高度关注领导人才培训 |
(二) 以领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
(三) 注重教育、培训、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
(四) 寻求转变培训者角色 |
(五) 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章 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理性审视 |
一、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研究目的 |
(二) 调查研究对象 |
(三) 调查研究方法 |
(四) 调查研究思路 |
(五) 调查研究方案 |
(六) 调查结果分析 |
二、干部教育培训现实问题表现 |
(一) 培训需求调研不足 |
(二)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
(三) 教学方法的拓展和创新不够 |
(四)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
(五) 学员自我学习目的不明确 |
三、干部教育培训问题原因分析 |
(一) 缺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 |
(二) 没有建立科学的培训需求与共享机制 |
(三) 不注重稳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 |
(四) 尚未构建起切实有效的考评体系 |
第四章 宏观对策——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一、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基本理念 |
(一) 能力提升为核心 |
(二) 坚持按需培训 |
(三) 多层次综合教育 |
(四) 终身教育理念 |
二、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一) 开展有效需求调研 |
(二) 确定教育培训类型 |
(三) 创新计划生成机制 |
(四) 编制教育培训预算 |
(五) 健全完善评估体系 |
三、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均衡布局 |
(一) 均衡布局合理化 |
(二) 培训机构社会化 |
(三) 培训资源集约化 |
(四) 市场竞争机制化 |
第五章 中观对策——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实践推进 |
一、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实践设计 |
(一)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培训目标 |
(二)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主要内容 |
(三)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方式方法 |
二、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管理体系 |
(一) 强化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 |
(二) 落实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监督 |
(三)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四) 构筑立体化的办学体制 |
(五)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
(六) 完善资金保障制度 |
(七) 健全考评及约束机制 |
第六章 微观对策——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考评体系 |
一、培训机构管理质量评估 |
(一) 培训机构的评价指标 |
(二) 对培训机构课程设计的评价 |
(三) 对培训机构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 |
(四) 对培训机构后勤服务保障的评价 |
二、对干部学习质量的考核与评价 |
(一) 干部的自主学习意识评价 |
(二) 组织上对干部的具体要求 |
(三) 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时学分考核 |
三、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考核与评价 |
(一) 给教师授课前的指导 |
(二) 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评估 |
(三) 干部本人的课后评价 |
(四) 教师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 |
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评价体系 |
(一) 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 评价内容多元化 |
(三) 评价方式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高校干训基地贯彻“党校姓党”的三条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高校基地的价值定位增强党性教育的主业意识 |
二、坚持把“姓党”原则作为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根本 |
三、建立贯彻“姓党”原则的责任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有缘农村教师 |
(二) 有缘农村教师培训 |
(三) 有缘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
(四) 有感师范院校承载的责任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农村教师的研究 |
(二)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政策研究 |
(三)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政策研究 |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
三、概念界定 |
(一) 教师与农村教师 |
(二) 对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教师进修、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发展等概念的界定 |
(三) 教师培训政策与教育政策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与访谈 |
(三) 教育政策分析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论文框架与不足 |
(一)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 |
一、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议题的提出 |
(一)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期待 |
(二)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教师” |
(三) 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目标的确立 |
二、机构推进:农村教师合格培训的政策行动 |
(一) 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
(二) 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 |
(三) 在职学历补偿教育的形式与待遇 |
(四) “地办校助”的培训模式 |
三、政策成效 |
(一) 造就合格教师,解决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
(二) 成就教师进修院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
(三) 依托师范院校,开创了农村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
四、政策问题 |
(一) 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官僚化 |
(二) 管理模式的过于集中 |
(三) 学历补偿教育中的低水平制造 |
第三章 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 |
一、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政策的形成 |
(一)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期待 |
(二) 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制定 |
(三) 江苏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目标 |
二、制度化推进: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强化 |
(一)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 |
(二) 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制度规约 |
(三) 专业认证制度:对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复查与评估 |
三、从江苏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看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政策实施 |
(一) 基本功训练政策议题的提出 |
(二) 制度化考核的政策制定 |
(三)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动员与政策行动 |
(四)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成效 |
(五) 基本功考核制度化的政策评价 |
四、政策成效 |
(一) 政府行为突显主体责任 |
(二) 提高培训助力农村教师成长 |
(三) 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
(四) 以评促建掀起教师进修院校建设高潮 |
五、政策问题 |
(一) 运动式培训对效率的过度追求 |
(二) 经费不足与市场化条件下的逐利倾向 |
(三) 提高培训中的能力不足与业务转向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的政策推进(2000~今) |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制定 |
(一) 全员培训面临城乡教师的质量差距 |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素质农村教师的政策期待 |
(三)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
二、工程化推进: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执行 |
(一) 新课程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 |
(二) 教师网联计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 |
(三) “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培育“种子”教师 |
三、政策成效 |
(一) 政府投入与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
(二) 师范院校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主体 |
(三) 信息技术开创了农村教师网络培训新时代 |
四、政策问题 |
(一) 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 |
(二) 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
(三) 远程培训工程实施的困境 |
第五章 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展望 |
一、“以教师为本”: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定位 |
(一) 农村教师培训政策价值取向的异化 |
(二) 尊重农村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 |
(三) 从社会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立场转换 |
二、市场化选择: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推进 |
(一) 提供多样化的政策选择和平等参与机会 |
(二) 型塑正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 |
(三) 共建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 |
三、专业自主性: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 |
(一) 自主性与专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
(二) 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 |
(三)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5)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 |
二、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
(一)强化党的理论、党性教育在干训中的主体地位与核心位置 |
1.强化党的理论、党性教育 |
2.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干部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 |
(二)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层级受训干部的实际需要 |
(三)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 |
1.从传授灌输式教育向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转变 |
2.运用现代多媒技术丰富并创新教育培训形式 |
(6)北京市“十二五”中期基础教育新任干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任干训教师基本情况调研 |
(一) 新任干训教师的占比 |
(二) 新任干训教师的年龄构成 |
(三) 新任干训教师的学历状况及专业背景 |
(四) 新任干训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的认知 |
(五) 新任干训教师的入职途径 |
二、新任干训教师具有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
(一) 新任干训教师的优势 |
(二) 新任干训教师面临的挑战 |
三、对新任干训教师培训的建议 |
(一) 加强培训者培训, 细化新任干训教师培训内容及形式 |
(二) 强化科研能力, 提高新任干训教师专业成长自主意识 |
(三) 完善竞聘上岗制度, 优化新任干训教师入职途径 |
(7)市级工会干校干部培训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杭州市总工会干校工会干部培训的现状 |
(一) 培训规模小, 稳定度较弱 |
(二) 机遇良好, 但调训率不稳定, 基层工会送培热情不高 |
(三) 硬件制约因素较为明显, 培训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
(四) 培训形式较为单一, 培训分层次分类别针对性不强 |
二、对工会干部培训和干校转型发展问题的建议 |
(一) 把握政策机遇, 努力规范计划性培训, 菜单式目录满足各类培训需求 |
(二)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赢得培训声誉, 努力提高计划内培训的调训率 |
(三) 学习优秀示范干校, 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 丰富干训手段 |
(四) 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干训名师知名度, 增强影响力 |
(8)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干部培训中案例教学的新尝试 |
(一) 在案例教学中实现“把学员转变成教员” |
(二) 在案例教学中实现“把课堂转变成现场” |
(三) 在案例教学中实现“把案例转变成问题” |
二、干部培训中案例教学的新困境 |
(一) 打破案例教学制中“重案例、轻教学”的制约 |
(二) 改变案例编写中“重解构, 轻建构”的导向 |
(三) 突破授课教师“重培训, 轻研究”的瓶颈 |
三、干部培训案例教学的建议 |
(一) 案例赋予了教学活动的创造力 |
1.案例开发要遵循“非新无以为进, 非旧无以为守”的原则。 |
2.案例的选择要符合“七标准”。 |
(二) 教师赋予了案例教学的凝聚力 |
1.教师要做到知己、知彼、知被知。 |
2.优秀的案例教学的教师是案例开发中成长起来的。 |
(三) 学员赋予了案例教学的生命力 |
1.干训学员就是一部部活生生的案例的素材。 |
2.一堂精彩的案例课程是由学员参呈现出来的。 |
3.只有经过学员亲自探讨的案例才有培训价值。 |
(9)把握培训政策 确定培训目标 完善培训内容 突出培训重点——对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国家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相关政策, 明确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原则、任务、目标 |
(一) 国家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的分类情况 |
1.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四类培训政策 |
2.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五个时期 |
(二) 国家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整体定位、制度建设、责任分担、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 |
1.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总体定位 |
2.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制度建设 |
3.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管理责任 |
4.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置 |
二、以催生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者、培训者的专业发展为前提, 提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特殊能力 |
(一) 校长培训者专业素养的指标体系: |
(二) 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者、培训者工作的定位和重点 |
1.中小学校长培训者应具有的四种特殊能力 (这也是每个校长培训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
2.中小学校长培训者的角色定位 |
三、以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1—2013) 》 |
(一) 分层实施高端研修, 建设骨干校长梯队 |
1.实施“三十”名“吉林省中小学杰出校长”培养项目 |
2.实施“百”名“吉林省中小学专家型校长”培养工程 |
3.实施“千”名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培训计划 |
(二) 开展“万”名校长提高培训工作, 努力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 |
(三) 实施农村校长专业发展援助项目,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1.建立百所省级农村校长义务培训基地校 |
2.开展农村校长和少数民族校长专项培训 |
3.组织讲学团“送培到县” |
(四) 优化任职资格培训, 夯实校长专业发展基础 |
(五) 开展学历提高培训, 提升校长队伍专业化水平 |
(六) 组织培训者培训, 提升干训工作质量 |
(10)中小学干部培训中“三主”模式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模式探索的三个阶段 |
(一) “主体研究型”培训模式探索阶段 |
(二) “主题研训式”培训模式探索阶段 |
(三) “主导发展型”培训模式探索阶段 |
二、模式创建的三种策略 |
(一) 与时俱进的策略 |
(二) 按需施训的策略 |
(三) 循序渐进的策略 |
三、模式实践的三大载体 |
(一) 问题研究 |
(二) 学员主讲 |
(三) 网络交流 |
四、模式完善的三重价值 |
(一) 人事理的协调 |
(二) 时地场的统一 |
(三) 点线面的结合 |
四、试论干训教师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市最美乡村建设干部培训项目运行管理优化设计[D]. 袁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2]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研究[D]. 顾聪.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3]高校干训基地贯彻“党校姓党”的三条主线[J]. 范涛,邓志宏. 继续教育, 2017(09)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金礼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 姜正林. 成人教育, 2017(01)
- [6]北京市“十二五”中期基础教育新任干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J]. 马甜甜.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05)
- [7]市级工会干校干部培训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 沈陈庚. 中国职工教育, 2014(08)
- [8]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创新实践[J]. 李敏. 继续教育研究, 2013(02)
- [9]把握培训政策 确定培训目标 完善培训内容 突出培训重点——对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思考[J]. 龚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10)
- [10]中小学干部培训中“三主”模式的实践探索[J]. 陆汉彬.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