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帷幕拉开:三国学者谈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胤[1](2021)在《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中铸就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标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篇章。长征胜利后的80多年里,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重要代表,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特别改革开放之后,长征精神的弘扬上升到国家维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总结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新时代,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程上,更需要这一伟大革命精神的激励感召。当然,在长征精神的弘扬过程中,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享乐文化冲击、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等挑战,还需在把握时代脉搏和矛盾问题中弘扬精神、坚定传承。本文按照“生成条件-内涵本质-所处境遇-目标内容-实现路径”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长征精神的生成入手,在深挖历史真相的同时,概括凝练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而后,将研究指向锁定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和境遇之下,认真分析弘扬长征精神面临的“两个大局”和现实矛盾,并探究了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最后,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客观条件,与时俱进地探索弘扬长征精神的新方案、新方法、新路径,使长征精神的弘扬问题研究既有理论基石,又立足时代潮头,为推动长征精神弘扬发展提供借鉴参考。第一部分论述了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首先,提出长征精神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及长征实践为源流,分析了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对长征精神的影响,又站在实践角度论述了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探讨了遵义会议及其精神在长征精神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论述了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为基础。最后,又挖掘了伟大长征精神生成的文化根基,从高尚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和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长征精神的孕育滋养。第二部分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和内涵本质。以时间脉络为主线,认真回眸梳理了长征精神的演进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论述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学界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丰富解读,分理想信念、英雄气概、务实作风、团结精神、群众路线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依据,创造性地探析了长征精神的本质,提出了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主要分三个层面对时代境遇进行了分析,首先,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多极化、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以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背景下,需要我们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独立自主、坚定党的领导来弘扬长征精神。其次,着眼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任务,需要进行伟大斗争、需要树立核心意识、需要实事求是精神、需要广泛精诚团结来弘扬长征精神。最后,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史实,享乐主义价值观冲击长征记忆,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等问题,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清晰的目标和具体内容,让人们在弘扬中把握方向、明确内容、找准落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动力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分为了真理而斗争、坚定“四个自信”、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持党的领导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主要聚焦四个维度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进行了研析:一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深化理论研究,这包括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精神的关联性,创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二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强化教育引导,既要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也要强化以长征史和长征精神为内容的学习教育,同时,还要发挥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作用。三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推进舆论传播,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的宣播、加强相关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四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落实好相关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等。
秦蒙蒙[2](2021)在《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物质的追求,旅游业的崛起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已经成为范式,如何在推广太极文化的同时更多的发挥旅游产业的价值,在开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表现太极文化的魅力,通过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的融合来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加之政府的扶持,有了巨大的飞跃。但经走访调查,陈家沟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人才储备匮乏、旅游发展状况不景气、对外的宣传力度不足等。为此,本文试图从产业融合角度,结合下发的全域旅游文件精神,为陈家沟发展太极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论文以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为调查对象,在借鉴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剖析湖北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河北永年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两个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总结整理,分析得出陈家沟太极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对陈家沟文旅融合发展各方面进行详述的基础上,为陈家沟太极拳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其他文旅融合的地区提供参考。本篇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可持续性发展缓慢。陈家沟景区文化底蕴深厚,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陈家沟的发展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肆意的开发资源,使利益得到最大化,忽视了陈家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违背了陈家沟建设太极文化生态园林的初衷,长期发展下来将严重影响陈家沟的生态平衡。(2)全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长效机制推广受阻。尽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改造与修复,但在走访中可以发现,陈家沟景区整体空间表现为“小、散、空”,核心景区的旅游项目比较简单,尽管体现出景区的集中度较高,但是在各自的发展中仍然或多或少的会遭遇瓶颈,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传统旅游的模式当中,景区的自我更新能力较差,经营模式缺乏创新。(3)文化传承教育功能缺失,融合创新进程窒碍。陈家沟以陈氏太极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杨露禅学拳处、陈照丕陵园等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以及当地的建筑风格的缩影等,正是因为这些标签和属性,才让陈家沟在众多景点中脱颖而出,广为人知。而现在,无论是在调查问卷还是实地访谈,都普遍反映了陈家沟景区的一种现象:商业气息大于文化内涵。景区打造过度商业化、文化内容匮乏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太极文化品牌效应较弱,宣传组织力度匮乏。品牌的底蕴是文化,陈家沟太极拳对外有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发展旅游方面的品牌效应并不乐观,尽管焦作政府以及温县政府都在立志将陈家沟太极拳的品牌做到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文化影响,但似乎还是力所不及。在对调查问卷中对陈家沟进行了相关NPS值推荐,结果显示31%,说明陈家沟的对外推广度以及被接受程度仍然是影响太极拳文化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陈家沟景区的文旅融合的发展状况,本文分别从理念融合科学化、产品融合充裕化、业态融合多元化、服务融合健全化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讨论与展望。
汪琬琦[3](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认为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政[5](2019)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社会后期,尤其是部分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以来,学徒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在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我国也于2014年起开始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五年的试点工作积累了若干值得推广的宝贵经验,但是也产生了很多思想观念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则是“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对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既是我国产业转型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也是建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的需求。现有的关于“现代学徒制”价值的研究主要展示了现代学徒制之于政府、学校、雇主、学徒四个利益相关者的外在价值(如经济价值),但缺乏对现代学徒制实践价值本源的探索,忽视了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产业,也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对学徒和企业专家的关注。而“知识论”为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对知识特征的探索,将允许我们从根本层面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所谓“知识特征”,指的是各类知识的属性及其组织方式。本研究立足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制造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深度剖析各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表征出的知识特征,并分析这些知识的形成机制,以探索现代学徒制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价值,以及需要完善之处。为了能够分析出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以出声思维法和观察法为数据收集方法,根据“产业”、“从业经历”和“典型工作任务”三个维度遴选了11位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16位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12位文化创意类产业一线从业人员,对他们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出声思维报告与观察记录信息进行三级编码,并对编码进行情境分析,最终形成了三大产业一线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1)现代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类型:关于技术原理的知识、关于工艺技术的知识、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艺的知识、关于生产情境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以及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围绕“思考与设计——实施——核实与决策”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2)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主要使用九类知识:关于服务理论的知识、关于区域性服务的知识、关于软硬件操作与工单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关于行业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每种类型的知识中又包括不同类型的内容。这些知识围绕“需求识别——方案设计——方案执行——执行结果的判断与决策”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3)文创业一线从业人员主要使用十类知识:关于创意理论的知识、关于个性化创意的知识、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关于行业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与关于素材库的知识。这些知识围绕“创意需求分析——创意设计——创意实现——创意检验”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以上分析出的这些知识具有各自的形成机制:(1)服务、创意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知识的形成强调要与经验、现象相联系;(2)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知识的形成是操作性与认知性共变的结果;(3)操作技能知识或技艺知识的形成是“具身认知”的过程;(4)工作情境知识的形成是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5)判断决策知识的形成是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6)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的形成是社会规范与工作场所规范互动的过程;(7)相关岗位基本知识的形成需要借助岗位群职业教育与企业情境学习;(8)行业知识的形成则依靠内生与外生知识的互动;(9)素材库知识的形成是知识的个性编码与长时记忆形成的过程;(10)个性化创意知识的形成是个体、环境与文化的多因素作用过程;(11)工艺技术知识的形成包括经验体系的默会传递与理论体系的编码扩散;(12)区域性服务知识的形成实质上是地方知识“双边缘”获取的过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情境过渡”、“双身份多导师”、“工学交替运作”、“周期灵活设计”、“教学评结构化”等特点。结合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分析的结果,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培育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七大价值:(1)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情境;(2)促进知识的深层次意义建构;(3)促进知识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迁移、从工作场所到工作场所的迁移,以及从工作场所到学校的迁移;(4)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创新;(5)提供了培养知识间联系的环境与要素;(6)促进不同时期学习者知识的迭代与更新;(7)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习者的元认知与非认知技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代学徒制终身育人价值的缺失”、“社区、社会作为现代学徒制育人主体的缺失”、“缺少更高层面的质量标准”、“工作任务缺乏典型性及部分知识教学的缺失”、“行业特色不突出”、“较少考虑现代学徒制实施专业的遴选问题”、“师傅的资格遴选与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遮蔽了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价值。为了进一步拓展现代学徒制在培养现代产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上的价值,未来现代学徒制应树立现代学徒制服务个体“经验生长”的育人理念;搭建多主体协作育人机制;在标准建设领域实施关键领域控制下的均权模式;注重基于岗位情境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多元阶梯式的设计彰显现代学徒制的“终身性”;鼓励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模式改进;注重现代学徒制的适用性问题。
丁一鹤[6](2017)在《东方黑客》文中认为留学归来的网络高手卫媛成为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处的一名网警。报到当天,她就遇到了黑客入侵地铁控制系统的紧急情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交一卡通又被发现存在高危漏洞,一旦遭黑客攻击,整个儿北京的公交系统都会乱套……在与黑客较量的过程中,卫媛和她的同事们意识到,对付黑客,对付无孔不入的病毒,仅靠警方的力量是不够的。高手在民间。在网安处的支持下,卫媛等网警中的佼佼者与着名杀毒企业的技术精英组成独角兽战队,联手追踪黑客的踪迹,共同保卫网络安全。
王飚[7](2016)在《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了中国与前苏联邦交关系正常化以来,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前苏联(俄罗斯)国家转型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下,黑龙江省与前苏联(俄罗斯)在美术领域的交流情况。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飞速发展,成为了备受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现象。本文在探析黑龙江与俄罗斯文化交往历史及现时代交流环境的基础上,综合文化传播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美术交流活动、美术教育交流及艺术品收藏与市场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这一时期两地美术交流的特点、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期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性经验。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加以评述,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第二、三、四、五、六章组成。第二章:首先回顾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的历史渊源,以此明晰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所基于的历史背景。随后,对当今影响美术交流的地缘、对外政策、经济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条件因素作用于美术交流,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叙述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重要的美术交流活动。分为交流机构、美术展览、艺术家跨境交流和艺术节三个部分。美术展览是视觉艺术交流和展示的主要方式,也是美术家与爱好艺术的民众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本章选取了在展览作品、参展艺术家、群众参与度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展览活动加以论述,以求对这一时期的美术展览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陈述。第四章:论述黑龙江省与俄罗斯高校院系之间的美术交流。首先介绍了美术交流的主要高校及院系,然后论述高校之间进行美术交流的具体举措,进而阐释高校美术交流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概述了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油画收藏情况及俄罗斯油画市场的发展状况。国际艺术品收藏是国家艺术财富的一个方面,由于时代的机遇和民间资本的注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美术作品的收藏异常丰厚。文中主要介绍了一些拥有丰富及精典收藏品的机构和个人,并对个别作品加以介绍;其次,介绍了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几家俄罗斯画廊及其销售形式。第六章:通过对美术交流本身及影响交流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了这一时期美术交流的新特点;两地美术交流所取得的成效,促进和阻碍美术交流的因素;对未来美术交流进行展望,并为进一步深化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提出殷鉴。结论部分对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加以总结,明确文章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对其论文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张泗考[8](2016)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所以,在此背景下,中华文化向世界战略成为国家的重要对外战略之一。当前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全球化趋势下,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形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成为我国维护文化安全的积极应对。第二,在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能够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抵消中国威胁论。第三,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旦落后,就意味着综合国力中无形的精神性要素等的缺失和不足。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助于赢得国际话语权和提高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力。第四,文化走向世界战略是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决定了我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着眼于促进人类进步与文明,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塑造中国现代文明新形象,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华文化的智慧。本论文的研究分两条路径来进行,一是理论支撑路径。从理论上探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化理论和世界交往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开放与文化传播思想,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以期构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支撑基础;二是实践研究路径。从整体上分析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施框架。一般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学源自传播学,所以贯穿这部分的主线是从传播的模式和功能演进到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和功能:从拉斯韦尔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何种媒体渠道、对谁及产生什么效果)到布雷多克的7要素模式(在5W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在“什么情况下”和“为了什么目的”),针对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混杂性,本文梳理了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思考研究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实施主体、传播载体、传播对象以及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战略措施。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思考了中华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走向世界,面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如何运用传播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文化走向世界的效果等问题,形成了文化自信是依托、综合国力是基础、政府支持是保障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思想和理清了谁去传播、怎么传播、向谁传播、传播什么、传播的目标是什么的战略指导思路。本文的章节设置及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进行理论分析。导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既是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也是对外文化传播、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根本渊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化理论和世界交往理论已经暗含了文化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也有对文化宣传、文化传播的相关论述。文化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文化交往理论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核心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着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现代转化,着力于现代核心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建构,以文化内容建设为根本和灵魂,尊重差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从而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赢得国际话语权,为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等目标。第三、四章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载体。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实施主体和传播载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实施主体对应的是谁去传播的问题,传播载体对应的怎么传播的问题。第五章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受众对象。受众对象即是信息接受者,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信息只有被接收者接受才完成“传通”的过程,所以,受众对象是文化传播的核心角色。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新的特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受众对象也是多样、多元的,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会有不同的文化样态,这样导致了文化接受习惯和价值认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第六章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战略。在中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路: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我国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保障。从外国政府对文化传播的态度上可以看到,西方文化能快速地成为世界强势文化,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政府这个强大的力量做后盾,本国文化才能更快地向外传播;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基础。只有中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了,只有中国能够向世界展示一个富强成熟的文明形象,中华文化才能在国际上获得关注和欣赏。另外,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既要注意对精英受众的影响,又要注重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力。在以新兴媒体和自媒体为载体的大众媒介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人们的“认识和态度”的社会里,影响国际关系行为的因素和力量比以前更为广泛复杂、更为直接和个人化,应当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普通大众的影响力。总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制定与实施时间不长,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大都起步不久,而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更好地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李凤玲[9](2014)在《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及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文中提出福田汽车是一个成立不到20年的企业,短短的十来年却在中国汽车行业闯出一片天地,甚至有人称之为“福田奇迹”。截止到2012年,生产和销售的商用车在中国连续五年排名第一,2007年在全球商用车市场上位列第二。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走出国门速度加快,在海外市场上崭露头角。然而,全球汽车市场不景气,我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不足,那么我国汽车企业将如何“走出去”?为此,本文选取商用车第一的福田汽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分析,将对我国汽车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以及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提供有效的借鉴。本论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理论进行研究,然后分析了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动因,接着对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其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汽车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建议,从而帮助更多的汽车企业“走出去”。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寻找更广阔的市场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国外市场的诱惑。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国汽车企业可以借鉴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模式,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结合自身的综合情况,采取合适的海外市场策略,汲取其经验教训,立足于国际市场!
张恒[10](2013)在《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研究》文中提出江苏省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发展迅速。自2006年起,其旅游总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国旅游业总收入排行榜首位。但由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区域经济、旅游资源、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差异及政府发展战略侧重于苏南,江苏旅游业发展程度及综合实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因此,为了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江苏省旅游产业长远、协调发展,有必要对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使江苏省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采用不同的定量评价模型与定性分析模型,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江苏省基本省情,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区域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服务设施,构建江苏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明确江苏省区域旅游发展现状,从江苏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区域旅游产品建设、区域旅游市场整合、区域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等角度提出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模式及相应对策建议。首先,简要分析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在总结国外、国内区域旅游整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明确区域旅游、区域旅游整合的基本内涵及进行区域旅游整合的理论基础。其次,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的影响因素,从江苏省社会经济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服务设施四个角度分别展开具体分析。并系统解析了江苏省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区域旅游整合现状。通过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计算江苏13个地级城市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弱划分为四个梯度。结合近年来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实践,分析其区域旅游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就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的具体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了“三核、五带、四圈”的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空间模式;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提出构建多功能、多尺度、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及多条主题旅游线路、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从共塑区域旅游形象、联合营销等多角度展开区域旅游市场整合;并对区域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发展对策,从而保障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有序推进。
二、帷幕拉开:三国学者谈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帷幕拉开:三国学者谈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史论结合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 |
2.1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 |
2.1.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生发的精神源泉 |
2.1.2 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孕育的实践根基 |
2.1.3 遵义会议是长征精神生发的重要节点 |
2.2 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2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3 长征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2.3.1 坚定高尚的爱国情怀 |
2.3.2 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 |
2.3.3 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 |
2.3.4 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 |
第3章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主要内涵和本质 |
3.1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 |
3.1.1 《随军西行见闻录》对长征精神的最早概述 |
3.1.2 毛泽东对长征精神的关键阐释 |
3.1.3 新长征激励下长征精神的升华 |
3.1.4 新时代长征精神的新寓意 |
3.2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
3.2.1 坚定执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
3.2.2 攻坚克难、直面生死的英雄气概 |
3.2.3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务实作风 |
3.2.4 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团结精神 |
3.2.5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 |
3.3 长征精神的本质 |
3.3.1 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 |
3.3.2 长征精神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 |
3.3.3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 |
第4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 |
4.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启示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 |
4.1.1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更要坚定理想信念 |
4.1.2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更要保持独立自主 |
4.1.3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要坚定党的领导 |
4.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2.1 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伟大斗争 |
4.2.2 实现目标需要树立核心意识 |
4.2.3 实现目标需要实事求是精神 |
4.2.4 实现目标需要广泛精诚团结 |
4.3 消除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3.1 防范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历史 |
4.3.2 反对享乐主义价值观冲淡长征记忆 |
4.3.3 抵制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 |
5.1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 |
5.1.1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
5.1.2 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不竭动力 |
5.1.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
5.2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内容 |
5.2.1 永远为了真理和理想而斗争 |
5.2.2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5.2.4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5.2.5 培育“四有”军人、锻造“四铁”部队 |
5.2.6 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
第6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 |
6.1 深化长征精神的理论研究 |
6.1.1 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 |
6.1.2 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内精神的关联性 |
6.1.3 创新发展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
6.2 强化长征精神的教育引导 |
6.2.1 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 |
6.2.2 强化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内容教育 |
6.2.3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
6.3 推进长征精神的舆论传播 |
6.3.1 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宣传报道 |
6.3.2 加强长征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 |
6.3.3 加大网络媒体弘扬长征精神力度 |
6.3.4 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
6.4 落实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 |
6.4.1 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
6.4.2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6.4.3 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相关政策的推动与支持 |
1.1.2 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
1.1.3 产业交叉融合的发展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研究 |
1.2.2 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 |
1.2.3 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个案分析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过程与分析 |
3.1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3.1.1 产业融合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太极拳文化的概念 |
3.1.4 全域旅游的概念 |
3.2 相关案例分析 |
3.2.1 湖北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案例分析 |
3.2.2 河北永年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案例分析 |
3.2.3 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案例分析 |
3.3 陈家沟文旅融合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遇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经验总结 |
3.4.1 空间格局构造与完善 |
3.4.2 特色资源选取与开发 |
3.4.3 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
3.4.4 旅游管理运营与保障 |
4 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困境 |
4.1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可持续性发展缓慢 |
4.2 全域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长效机制推广受阻 |
4.3 文化传承教育功能缺失,融合创新进程窒碍 |
4.4 太极文化品牌效应较弱,宣传组织力度匮乏 |
5 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的发展对策 |
5.1 理念融合科学化 |
5.1.1 优先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
5.1.2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
5.2 产品融合充裕化 |
5.2.1 打造文化特色形象 |
5.2.2 创新开发旅游产品 |
5.3 业态融合多元化 |
5.3.1 空间格局构造与完善 |
5.3.2 品牌意识树立与推广 |
5.4 服务融合健全化 |
5.4.1 配套设施建设与维护 |
5.4.2 旅游管理经营与保障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7 创新与不足之处 |
7.1 创新之处 |
7.2 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游客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困难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文学组织 |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
一、刊物形式混乱 |
二、稿件质量堪忧 |
三、改革之路 |
第三节 文学活动 |
一、会议例行公事 |
二、比赛意义重大 |
三、采风流于形式 |
四、培训资源匮乏 |
五、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
第一节 生产 |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
第二节 流通 |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
第三节 评介 |
一、评论的困境 |
二、奖项的失衡 |
第四节 接受 |
一、读者的缺席 |
二、与市场博弈 |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
一、体制迷梦 |
二、文学工人 |
三、外部认同 |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
一、作协体制探析 |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
一、扩大经费来源 |
二、细化会员管理 |
三、开放资源系统 |
四、强化服务职能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现象之问:世界范围内现代学徒制的勃兴现象引起学界关注 |
二、现实困惑: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出现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
三、理论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现代学徒制 |
二、知识特征 |
三、价值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学徒制价值的相关研究 |
二、知识特征的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五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六节 方法论与技术路线 |
一、扎根理论方法论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对知识与知识类别的认识 |
一、实用主义认识论及其对“知识”的界定 |
二、知识分类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一线员工知识特征研究的整体设计 |
一、数据收集方法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研究的实施与材料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制造业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一、制造与制造业 |
二、制造业的发展及现代制造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现代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
一、关于技术原理的知识 |
二、关于工艺技术的知识 |
三、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 |
四、关于操作技艺的知识 |
五、关于生产情境的知识 |
六、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
七、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
八、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制造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
三、制造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
一、服务与服务业 |
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
一、关于服务理论的知识 |
二、关于区域性服务的知识 |
三、关于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的知识 |
四、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 |
五、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
六、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 |
七、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
八、关于行业的知识 |
九、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服务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
三、服务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发展 |
二、文创业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
一、关于创意理论的知识 |
二、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 |
三、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 |
四、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 |
五、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
六、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
七、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
八、关于行业的知识 |
九、关于素材库的知识 |
十、关于个性化创意的知识 |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文创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
三、文创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比较 |
一、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相同之处 |
二、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不同之处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知识的形成机制 |
一、服务/创意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知识的形成:从know到 know+ |
二、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知识的形成:操作性与认知性的共变 |
三、操作技能知识/技艺知识的形成:从行为主义到具身认知 |
四、工作情境知识的形成: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
五、判断决策知识的形成: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 |
六、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的形成:社会规范与工作场所规范的互动 |
七、相关岗位基本知识的形成:岗位群职业教育与企业情境学习 |
八、行业知识的形成:内生与外生知识的互动 |
九、素材库知识的形成:知识的个性编码与长时记忆的形成 |
十、个性化创意知识的形成:个体、环境与文化的多因素作用 |
十一、工艺技术知识的形成:经验体系的默会传递与理论体系的编码扩散 |
十二、区域性服务知识的形成:地方知识的“双边缘”获取 |
第三节 各类知识形成机制的特点 |
一、发生空间:正规教育场所、非正规教育场所与非正式教育场所 |
二、发展阶段:前职业教育阶段、正规职业教育阶段、在岗工作阶段 |
三、形成途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情境感知、要素模仿、项目实施 |
四、基本介质:文本、言语、行为、影音、氛围 |
五、行动主体:学校、企业、行业、地方、家庭、社会、政府 |
六、依托载体:身体、大脑(思维)与态度 |
七、角色扮演:学生、学徒、从业人员、社会大众、独立个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价值及其拓展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特点 |
一、多元主体参与 |
二、多种情境过渡 |
三、双身份多导师 |
四、工学交替运作 |
五、周期灵活设计 |
六、教学评结构化 |
第二节 知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价值的表征 |
一、知识的学习 |
二、知识的意义建构 |
三、知识的迁移 |
四、知识的创新 |
五、知识间的联系 |
六、知识的迭代与更新 |
七、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非认知技能的提升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价值的实践与遮蔽 |
一、价值实践: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的特点 |
二、价值遮蔽:知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问题 |
第四节 知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拓展 |
一、从制度到思想:树立现代学徒制服务个体“经验生长”的育人理念 |
二、从学习场所结合到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搭建多主体协作育人机制 |
三、从地方标准到系统标准:关键领域控制下标准制定的均权模式 |
四、从职业能力到核心素养:基于岗位情境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
五、从单一阶段设计到多元阶梯设计:彰显现代学徒制的“终身性” |
六、从简单移植到行业特色:鼓励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模式改进 |
七、从普及到适合:注重现代学徒制的适用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制造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
附录2 服务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
附录3 文创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的历史渊源 |
一、历史渊源 |
(一) 中东铁路修建以前的美术交流 |
(二) 中东铁路修建以后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美术交流 |
(三)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术交流 |
二、地缘因素与社会条件 |
(一) 地缘因素 |
(二) 政策因素 |
(三) 经济因素 |
(四) 美术自身发展因素 |
注释 |
第三章 美术展览与艺术家的交流活动 |
一、美术主要交流机构 |
(一) 美术展览馆 |
(二) 美术团体 |
二、美术展览 |
(一) 黑龙江省境内的展览 |
(二) 俄罗斯境内的展览 |
三、艺术家的跨境交流 |
(一) 互访交流 |
(二) 创作交流 |
(三) 学术交流 |
注释 |
第四章 高等美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一、美术交流主要高校院系概述 |
(一) 黑龙江省美术交流主要高校院系 |
(二) 俄罗斯美术交流主要高校院系 |
二、教学交流与合作 |
(一) 引进外籍教师 |
(二) 打造特色课程 |
(三)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
三、校际交流活动 |
(一) 展览 |
(二) 访问 |
(三) 学术活动 |
注释 |
第五章 黑龙江省俄罗斯油画收藏及俄罗斯油画市场的发展 |
一、俄罗斯油画收藏 |
(一) 收藏渠道 |
(二) 代表性藏品及作者 |
二、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初期 |
(二) 成长期 |
(三) 成熟期 |
(四) 对新型市场的探索 |
注释 |
第六章 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的思考 |
一、美术交流的不平衡性 |
(一) 不平衡性原因 |
(二) 美术交流不平衡的表现 |
(三) 解决不平衡性的对策 |
二、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
(一) 丰富创作内容 |
(二) 对创作情感的影响 |
三、民间资本注入的利与弊 |
(一) 有利因素分析 |
(二) 不利因素分析 |
注释 |
结语 |
附表1: 近30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 |
附表2: 黑龙江省部分俄罗斯(苏联)人民画家作品收藏表 |
附表3: 中俄交流艺术家人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综述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法回顾 |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理论分析 |
一、经典作家的思想维度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传播思想 |
二、文化全球化理论分析 |
(一)文化全球化的传播学内涵 |
(二)文化全球化的传播方式 |
三、跨文化传播理论分析 |
(一)跨文化传播的学术探源 |
(二)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之思 |
(三)跨文化传播的内涵界定 |
(四)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方式 |
(五)跨文化传播的功能 |
第二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目标的确立 |
二、实现文化走向世界目标的文化传播内容 |
(一)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内涵 |
(二)具有丰富普适价值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 |
(三)独具传播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目标实现的基本价值 |
(一)有助于激发我国民众的文化自信 |
(二)有助于国外更全面的理解中国文化 |
(三)有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外部影响力 |
第三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施主体分析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主体界定 |
(一)政府部门 |
(二)非政府组织 |
(三)文化企业 |
(四)文化界和学界知识分子 |
(五)普通民众 |
二、传播主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与方式 |
(一)政府层面的文化走向世界 |
(二)非政府组织层面的对外文化交流 |
(三)文化企业层面的对外文化输出 |
(四)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 |
(五)纯民间层面的对外文化交际 |
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主体功能实现的不足 |
(一)政府层面文化走向世界存在的问题 |
(二)非政府组织层面对外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
(三)文化企业层面对外文化输出存在的问题 |
(四)孔子学院文对外文化传播在的问题 |
(五)其他层面的具体问题 |
四、影响传播主体功能实现的障碍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临严峻国际形势 |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存在具体交流障碍 |
(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存在的现实问题 |
五、提升传播主体文化传播效能的建议 |
(一)构建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走向世界的综合性对策 |
(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
第四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载体分析 |
一、跨文化传播的载体 |
(一)大众传媒载体 |
(二)语言教育载体 |
(三)文化交流平台载体 |
(四)“第三管道”载体 |
(五) 文化产业与外贸载体 |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播载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传播载体传播效能依然较低 |
(二)传播载体的传播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
(三)传播载体文化“走进去”传播能力有待提升 |
(四)播传载体深层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不够 |
(五)传播载体理直气壮传播中华文化的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载体培育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营造稳定有利的跨文化传播环境 |
(二)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播载体培育策略 |
第五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受众对象分析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受众对象 |
(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受众对象的选择依据 |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针对不同受众的传播理念 |
(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侧重向普通民众传播 |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播对象定位存在的问题 |
(一)对受众对象的差异分析不够清楚、不够彻底 |
(二)对受众对象的接受习惯了解的不够透彻、不够深入 |
(三)文化传播手段单一,对受众对象偏重“迎合”“引导”较少 |
三、实现文化走向世界目标的跨文化传播原则 |
(一)区别对待,“广播”与“窄播”相结合的原则 |
(二)贴近当地受众的原则 |
(三) “俗”“雅”结合的传播原则 |
(四)扩到交流增进理解的原则 |
第六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战略分析 |
一、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依托 |
(一)坚持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依托 |
(二)加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保障 |
(三)构筑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基础 |
二、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微观措施 |
(一)准确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二)实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输出战略 |
(三)搭建符合国际受众心理需求的传播方式 |
(四)有层次的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
三、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宏观战略 |
(一)提升中国模式的魅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二)对外援助与文化传播相结合,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三)搭建新型对外合作机制形式,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四)加强文化外交文化传播作用,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五)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六)注重核心文化观念的挖掘、整理与传播, 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及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框架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与不足 |
1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理论研究 |
1.1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
1.1.1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涵义 |
1.1.2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发展历程 |
1.2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 |
1.2.1 国际化经营战略环境因素分析 |
1.2.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
1.2.3 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 |
1.2.4 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2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动因分析 |
2.1 福田汽车的简介 |
2.2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动因 |
2.2.1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动因 |
2.2.2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动因 |
2.2.3 福田汽车国际化进程及重大事件 |
3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研究 |
3.1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环境分析 |
3.1.1 外部环境分析 |
3.1.2 内部环境分析 |
3.2 福田汽车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
3.2.1 海外市场出口 |
3.2.2 建立海外研发机构 |
3.2.3 缔结国际战略联盟 |
3.2.4 建立合资公司 |
3.3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目标市场选择 |
3.4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的市场战略 |
4 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4.1 取得的成果 |
4.1.1 研发能力提高 |
4.1.2 新产品不断推出 |
4.1.3 品牌知名度提高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选择经销商的问题 |
4.2.2 文化差异问题 |
4.2.3 多元化失策 |
5 对我国汽车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启示 |
5.1 立足国内市场 |
5.2 重视市场调研 |
5.3 寻求相关企业间的战略合作 |
5.4 先易后难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
5.5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
5.6 渐进式进军海外市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区域旅游整合理论分析 |
2.1 概念认知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区域旅游整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区域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影响因素分析 |
3.1 江苏省基本省情解析 |
3.2 江苏省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3.2.1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
3.2.2 江苏省社会经济地域差异及相互作用强度 |
3.3 江苏省旅游资源分析 |
3.3.1 江苏省旅游资源总体概况 |
3.3.2 江苏省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及空间结构特征 |
3.4 江苏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3.4.1 江苏省旅游客源市场总体概况 |
3.4.2 江苏省旅游客源市场区际比较 |
3.4.3 江苏省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
3.5 江苏省旅游服务设施分析 |
3.5.1 江苏省饭店业及其接待能力 |
3.5.2 江苏省旅行社业及其接待能力 |
3.5.3 江苏省交通网络系统分析 |
4 江苏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与整合现状分析 |
4.1 江苏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
4.1.1 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3 江苏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现状 |
4.2.1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实践分析 |
4.2.2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存在的问题 |
5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模式 |
5.1 江苏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整合 |
5.1.1 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结构 |
5.1.2 各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整合重点 |
5.2 江苏省区域旅游产品整合 |
5.2.1 产品体系建设 |
5.2.2 线路产品整合 |
5.3 江苏省区域旅游市场整合 |
5.3.1 共塑区域旅游形象 |
5.3.2 区域旅游客源市场整体定位 |
5.3.3 加强联合营销行为 |
5.4 江苏省区域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 |
5.4.1 政府之间整合 |
5.4.2 企业之间整合 |
5.4.3 政府与旅游企业整合 |
6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发展对策 |
6.1 树立旅游合作观念,科学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
6.1.1 树立旅游合作观念 |
6.1.2 科学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
6.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区域旅游组织协调机构 |
6.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6.2.2 成立区域旅游组织协调机构 |
6.3 完善旅游协作机制,保障区域旅游整合资金供给 |
6.3.1 完善旅游协作机制 |
6.3.2 保障区域旅游整合资金供给 |
6.4 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旅游信息平台 |
6.4.1 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6.4.2 构建区域旅游信息平台 |
6.5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区域旅游整合人力水平 |
7 结束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帷幕拉开:三国学者谈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D]. 刘国胤. 辽宁大学, 2021
- [2]太极拳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研究[D]. 秦蒙蒙.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3]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D]. 李政.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东方黑客[J]. 丁一鹤. 啄木鸟, 2017(04)
- [7]近30年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美术交流研究[D]. 王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
- [8]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D]. 张泗考.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福田汽车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及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D]. 李凤玲. 辽宁大学, 2014(03)
- [10]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研究[D]. 张恒.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