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向阳[1](2021)在《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近日,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应邀到浙江大学,为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研讨班暨山西省档案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作了题为《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的专题讲座。讲座以深入的思考、丰富的案例、切身的体会,结合图片、档案、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介绍了江苏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引起现场学员们的热烈共鸣。现摘要编发,以飨读者。
朱鸿亮[2](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雷苑樱[3](2021)在《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的主要功能定位之一。在互联网普遍应用时代,综合档案馆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档案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对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内涵阐述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当前国内省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状况,分析梳理了现阶段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在线教育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相关对策。论文的主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内容和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概述”。主要是阐述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定义,梳理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归纳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形式,并结合时代特点对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意义进行阐释。第三章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调研”。从两个典型案例入手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行业网络调研,从组织、制度、资源分布、成效方面展开分析。第四章为“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分析”。结合上一章典型案例分析和网络调查结果,从工作管理、建设方式、服务意识、利用效率等方面分析目前综合档案馆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第五章为“加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策”。主要是从档案馆明确定位提升在线服务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加强宣传合作等方面,提出综合档案馆在建设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面的改进途径和方法,优化档案馆履行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对全文做出总结,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胡莹,崔丹妮[4](2020)在《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南侨机工记忆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考》文中提出南洋华侨机工作为"二战"时期在中国西南"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上运输国际援华物资以抵御日寇的一批爱国人士,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时代印记。在爱国主义教育大背景下,建构完整的南洋华侨机工记忆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利用现有南洋华侨机工档案,建构完整南洋华侨机工记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本文认为可从身份认同、建构主客体业务开拓、不忘初心的时代所需三个方面对南侨机工记忆构建必要性予以理解,并从理论、实践与各方面保障对可行性予以分析。
张燕[5](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吕素维[6](2020)在《开创档案协同发展新机 制推动全省档案事业新发展——在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长联席会议上的发言》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1月14日,河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长联席会议在石家庄召开首次大会。河北省档案馆馆长吕素维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体参会人员讨论通过了《河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长联席会议章程》,并就机构改革后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创新发展工作思路进行深入研讨。
郑思聪[7](2020)在《档案馆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日益凸显,档案馆的教育功能逐渐得到社会认可。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实施档案馆"亲民战略"、重塑档案馆形象、扩大档案社会影响力、提高档案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档案馆教育功能内容,指明了档案馆教育功能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对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活动有所裨益。
袁妍蕾[8](2019)在《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是国家和民族建立历史记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我国的56个民族和地区都是保存记忆的载体,都拥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这些共同组成了我国灿烂的文化资源,是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正是红安县特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红安县文化事业的精华所在,凝聚着红安人民的希望和心血,象征着最纯粹的“红安精神”。对于红安来说,红安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承载了太多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具有穿透历史和展望未来的能力。建设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就是传承和弘扬红安特色文化,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留存社会记忆。本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即为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概述,该部分首先阐述了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定义;然后对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种类进行了归纳;最后在此基础上,又总结出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价值。第二部分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详细阐述了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详细梳理出红安县档案部门在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工作现状,不仅涉及到取得的一些成就还指出了当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第四部分以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这一部分重在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对现阶段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启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建设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开展特色档案资源的建设工作,以此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档案资源体系。
余晶晶[9](2019)在《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例》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各代杰出人物层出不穷。而由这些名人在一生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意义的各种历史记录,就是名人档案。名人档案不仅是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拥有潜在的增值效应,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着名人物的思想历程。此外,名人档案承载着时代发展的记忆,是其构成要素和载体的一部分,也是文献遗产的珍贵资源,对于塑造和丰富社会记忆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和文化的作用,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主体,应抓住机遇,推进名人档案建设工作,宣传名人事迹,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名人档案相关理论,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调研对象,对地方综合档案馆名人档案工作现状展开调研,剖析名人档案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名人档案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何晓倩[10](2018)在《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以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是山东省济南市内唯一一家5A级景区,汇集了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环城公园五大景点,它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在景区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中产生和积累了类型多样、数量庞大的旅游档案。这些旅游档案既有档案的一般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景区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旅游的选择已经从昔日单纯的景致型旅游衍变为文化型旅游,这就促使景区管理部门提高了档案意识,开始注重旅游档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由于部分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存在限制了景区旅游档案工作的发展,使其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充分满足游客对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的精神诉求。但是,“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作为济南的文化名片和文明窗口,应该积极主动出击,重视并开发利用旅游档案。本文从参考、借鉴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调研、分析“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旅游档案的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了旅游档案的概念、特点及价值,分析了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及客体,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必要性: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发挥旅游档案价值及作用的重要手段、是促使景区档案服务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的重要途径,此外,本文又分别从现实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资源保障三个方面对旅游档案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调研景区当前旅游档案的管理和开发现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景区旅游档案现阶段已经取得的开发利用成果,指出了景区当前在旅游档案开发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实效性差、精细化程度浅薄、开发利用层次较低、旅游档案建设落后、文化符号空洞现象明显,并指出了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论文最后从五个方面为出发点探寻了解决当前旅游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方面所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分别是智慧景区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推进“互联网+档案”建设、旅游档案馆构建、跨界合作。
二、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和认识 |
思考之一:党的档案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鲜亮的红色印记 |
一方面,这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的言行中得来的。 |
另一方面,这是从档案工作与党相伴相随的真实历史中得来的。 |
思考之二:党的档案人要在新时代肩负起档案工作新使命 |
思考之三:党的档案人要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
第二,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
(一)南京长江大桥档案的开发与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凝练 |
(二)在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彰显档案作为 |
(三)在全国率先开展“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 |
(四)用档案宣传脱贫攻坚战伟大壮举、讲好江苏扶贫故事 |
(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档案开发工作 |
第三,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体会和感悟 |
(一)提高“档案姓党、档案为党、档案护党”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事业自信、工作自觉 |
(二)瞄准“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目标要求,让档案更多彩、档案工作更精彩、档案工作者更出彩 |
(三)提升“融、创、研”能力水平,充分点燃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主引擎”“助推器”“反应堆”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概述 |
2.1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义 |
2.2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 |
2.3 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形式 |
2.3.1 在线档案展览 |
2.3.2 在线专题讲座 |
2.3.3 在线档案出版物、专题片 |
2.3.4 在线教育 |
2.4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时代价值 |
2.4.1 拓展传统基地功能 |
2.4.2 灵活应对特殊情况 |
第3章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调研 |
3.1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
3.1.1 上海市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
3.1.2 江苏省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
3.2 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网络调研 |
3.2.1 调研情况说明 |
3.2.2 调研情况分析 |
(一)组织保障情况 |
(二)规章制度情况 |
(三)平台及内容情况 |
(四)建设成效 |
第4章 当前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分析 |
4.1 组织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
4.1.1 体系架构模糊 |
4.1.2 评价标准不完善 |
4.2 服务创新不足 |
4.2.1 内容同质化 |
4.2.2 形式单一化 |
4.3 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
4.3.1 服务思维较为欠缺 |
4.3.2 对用户需求重视不够 |
4.4 社会影响力偏低 |
4.4.1 媒体报道偏少 |
4.4.2 公众参与度不高 |
第5章 加强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策 |
5.1 明确在线基地功能定位,提升在线服务人员素质 |
5.1.1 明确在线基地功能定位 |
5.1.2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
5.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
5.2.1 建立合理规章制度 |
5.2.2 完善监督反馈机制 |
5.3 丰富活动主题内容,开展特色教育实践 |
5.3.1 丰富活动主题内容 |
5.3.2 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
5.4 加大媒体宣传,扩宽影响辐射面 |
5.4.1 采取多种方式宣传 |
5.4.2 建立多方协同发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档案网站在线展览及教育活动情况 |
附表2:档案网站在线展览主题情况统计 |
附表3:档案微信平台基本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南侨机工记忆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必要性 |
1.1 身份认同所需 |
1.2 业务开拓所需 |
1.2.1 建构主体开发与建设所需 |
1.2.2 建构客体为人熟知与缅怀所需 |
1.3 不忘初心的时代所需 |
2 可行性 |
2.1 理论可行 |
2.1.1 档案记忆观的支持 |
2.1.2 档案双元价值观的支持 |
2.1.3 前期科研成果的支持 |
2.2 实践可行 |
2.2.1 建构主体的开发经验 |
2.2.2 中国侨联等机构的缅怀关心 |
2.2.3 其他记忆遗产的实践案例 |
2.3 保障可行 |
2.3.1 技术保障 |
2.3.2 资金保障 |
2.3.3 专业保障 |
3 结语 |
(5)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开创档案协同发展新机 制推动全省档案事业新发展——在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长联席会议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动适应改革,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决心、信心 |
二、积极促进改革,形成协同发展新合力、新作为 |
三、工作推动改革,不断谋求档案馆工作实现新提升、新突破 |
(7)档案馆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内容 |
(一)历史文化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
(三)社会档案意识教育。 |
二、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发展方向 |
(一)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
(二)积极开拓档案馆教育功能发挥的网络平台。 |
(三)打造文化休闲中心。 |
三、结语 |
(8)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研究成果的主题分析 |
2.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田野调查法 |
3. 案例研究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的难点 |
一、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特色档案 |
2. 地方文化特色档案 |
3. 特色档案资源 |
(二) 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种类 |
1. 红安县红色档案 |
2. 红安县文物古迹档案 |
3. 红安县民间文艺档案 |
4. 红安县方言档案 |
5. 红安县传统手工技艺档案 |
(三) 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价值 |
1. 思想教育价值 |
2. 文学艺术价值 |
3. 历史研究价值 |
4. 旅游开发价值 |
5. 传承保护价值 |
6. 参考利用价值 |
二、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一) 建设原则 |
1. 抢救保护优先原则 |
2. 系统性原则 |
3. 循序渐进原则 |
4. 前瞻性原则 |
5. 资源监控原则 |
6. 信息保密原则 |
(二) 建设方法 |
1. 前端控制,建立良好运行机制 |
2. 增强意识,加大资源普查力度 |
3. 主动出击,广泛收集档案资源 |
4. 主动记录,实地拍摄形成档案资源 |
5. 开展访谈,全面采集口述档案资源 |
6. 深入整合,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
三、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
(一) 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
1. 宣传到位,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建设意识 |
2. 紧抓资源建设,红色档案收集成果丰硕 |
3. 完成红安方言音视频建档录制工作 |
4. 建立红安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档案 |
(二) 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 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建设主体责任不明 |
2. 档案资源普查力度不够,资源监控不到位 |
3. 档案资源结构不平衡,收集渠道被动单一 |
4. 档案资源分散,地方整合不力 |
5. 缺少相关专业人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
6.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无法长效开展工作 |
7. 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提供网上利用 |
四、加强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 |
(一) 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宏观对策 |
1. 完善档案资源建设的相关保障体系 |
2. 加大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
3. 创新档案资源建设的资金来源 |
(二) 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微观对策 |
1. 切实做好对档案资源的普查及监控工作 |
2. 加强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收集工作 |
3. 规范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的整合工作 |
4. 推进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名人档案建设相关概述 |
第一节 名人档案的内涵及特点 |
一、名人档案的内涵 |
二、名人档案的特点 |
第二节 名人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名人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
二、名人档案建设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名人档案的建设现状调研 |
第一节 安徽省名人档案建设现状调查 |
一、安徽省名人资源概况 |
二、安徽省综合档案馆名人档案建设情况 |
第二节 安徽省名人档案建设现状分析 |
一、名人档案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名人档案建设需提升的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名人档案建设的建议 |
第一节 宏观方面 |
一、增强名人档案建设意识 |
二、完善名人档案建设的法规制度 |
三、制定区域性名人档案建设的全盘规划 |
第二节 微观方面 |
一、强化名人档案的收集工作 |
二、改善名人档案的保管环境 |
三、加强名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以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内文献综述 |
2.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 研究创新之处 |
2. 研究不足之处 |
一、旅游档案概述 |
(一) 旅游档案的相关界定 |
(二) 旅游档案的特点 |
1. 特殊专业性 |
2. 复杂多样性 |
3. 经济文化性 |
4. 鲜明地域性 |
(三) 旅游档案的价值 |
1. 学术研究价值 |
2. 参考借鉴价值 |
3. 社会教育价值 |
4. 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
5. 管理决策价值 |
二、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相关分析 |
(一) 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与客体 |
1. 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 |
2. 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客体 |
(二) 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
1. 开发旅游档案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
2. 开发旅游档案是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的重要手段 |
3. 开发旅游档案是促使景区档案工作转向主动服务的重要途径 |
(三) 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
1. 现实可行性 |
2. 技术支撑 |
3. 资源保障 |
三、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旅游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现状 |
(一) 景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特色 |
1. 景区基本情况 |
2. 景区旅游资源特点 |
(二) 景区旅游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
1. 旅游档案管理分散 |
2. 专业人才缺乏 |
3. 数字化落后 |
4. 保管条件落后 |
(三) 景区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的成果 |
1. 挖掘旅游档案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建园 |
2. 利用旅游档案的真实记录性,保护历史遗存 |
3. 利用景区基建档案,传承大明湖文化的规划设计 |
4. 利用水文档案、水利工程档案,保护和利用泉水 |
5. 举办名人书画展,展出珍贵书画档案 |
(四) 景区旅游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 存在的问题 |
2. 造成问题的原因 |
四、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旅游档案开发对策 |
(一) 智慧景区建设 |
(二) 特色旅游档案数据库建设 |
1. 建设背景 |
2. 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三) 推进“互联网+档案”建设 |
1. 完善门户网站中档案信息平台建设 |
2. 完善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建设 |
(四) 旅游档案馆建构 |
1. 必要性 |
2. 建构开发策略 |
(五) 跨界合作 |
1. 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
2. 与教育活动相结合 |
3. 与其他文化部门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四、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J]. 陈向阳. 档案与建设, 2021(11)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综合档案馆在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D]. 雷苑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南侨机工记忆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考[J]. 胡莹,崔丹妮. 档案学研究, 2020(03)
- [5]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6]开创档案协同发展新机 制推动全省档案事业新发展——在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长联席会议上的发言[J]. 吕素维. 档案天地, 2020(02)
- [7]档案馆教育功能研究[J]. 郑思聪. 办公室业务, 2020(01)
- [8]红安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D]. 袁妍蕾. 云南大学, 2019(03)
- [9]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综合档案馆为例[D]. 余晶晶.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旅游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以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为例[D]. 何晓倩. 山东大学, 2018(12)
标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