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物流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晶林[1](2020)在《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职教先行。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从根源阻断贫困因子的代际传递,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造血式”扶贫。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办学导向,更贴近社会生产实践,成本低,收效快,与贫困人群“早就业早脱贫”的利益诉求有着更高的契合度。因此,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扶贫已成为我国决胜扶贫攻坚阶段的重要抓手。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扶贫的效率偏低,效能也没有被完全释放。本研究在调研了解职业教育扶贫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及限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效率效能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本研究在前期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问等实证调研方式,总结概括了现阶段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中主要存在着扶贫认同感弱、扶贫能力不足、扶贫效能制约、脱贫需求错位等突出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针对性、通达性、全面性,同时降低能耗、保证质效,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率;另一方面,如果不加辨别的在职教扶贫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也有可能适得其反,降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效能。本研究认为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优化:剖析数据信息特征,拓展识贫空间;创新多元教学范式,接轨治贫需求;优化信息共享平台,创新减贫设计;夯实互联网络协作,重构带贫机制;线上线下泛在培训,实现全面脱贫;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保障教育公平。全文分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理论和现实应用意义,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提出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界定了“精准扶贫”、“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信息化”等核心概念的内涵,阐述和辨析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实证调研的过程与结果,分析职业教育扶贫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分析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及限度;第五章提出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优化策略;第六章总结全文。
郭宁[2](2020)在《智慧水产养殖应用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已经连续27年水产品总量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然而,在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应运而生,我国在水产领域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以及服务等方面都面临着极大考验。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与应用,以及5G时代的到来,为了克服传统水产养殖的种种弊端,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智慧型水产养殖模式呼之欲出。当前,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举措,各级政府也积极贯彻落实,在推进渔业智能化建设方面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作,加速了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如今智慧水产养殖技术已经不同程度的渗透到水产养殖从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过程,以期提升管理效率和竞争力,是现今全球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比分析法、走访调研法,针对目前水产养殖业深入研究和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水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其战略作用,指出我国发展智慧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然后对我国智慧水产养殖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剖析我国智慧水产的成功示范案例,最后为我国智慧水产养殖发展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实现水产业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生态化的战略目标。本文围绕水产产业如何从智慧养殖技术、模式、管理等方面调整升级,政府如何从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健全调控机制,如何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顺利转型升级,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周舒灵[3](2019)在《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通车后,它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近二十年来,浙江省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全省人民的出行需求。不容忽视的是我省早期建设的服务区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低、建设规模小、停车位不足、外部形象老旧等问题,高速公路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现象频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区接待能力不足、车辆停放和加油、加气、充电、旅客如厕难等问题更加凸显,与安全便利和高品质服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因此,本课题以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案例实证、思考总结的逻辑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服务区设计和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全面总结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和改进策略,并且结合绿色服务区和智慧服务区的改造要求,以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设计为实例,客观分析服务区的定位需求,优化场地布局流线、完善拓展服务功能、丰富多种商业业态、改善更新建筑造型,力求在实现社会效益、彰显文化特色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实践创造绿色、生态、智慧、高效的服务场所,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后的服务区不但要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停车休憩、餐饮、加油、汽修等基本需求,同时要开拓服务区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向旅游、消费、交通、生态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面向社会和公众展示现代的城市文明形象,成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浙江省后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设计提供思路。
吴鹏[4](2019)在《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连续多轮的“提速降费”,国内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短信、话音、宽带、手机流量等传统通信业务市场竞争加剧,短、彩信业务出现负增长。以往行业内公认的电信主导固网宽带,移动主攻移动通信,联通试点新业务新体制的局面被迅速打破;运营商主营业务拓展压力逐年上升,急需为公司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此背景下,ICT业务作为IT和CT技术融合的产物,可帮助行业客户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在业务层面深度切入政企客户主营业务及日常工作,从而快速提升客户感知、增加用户粘性,被通信运营商普遍看好并积极拓展。江苏移动作为移动集团内部最早尝试大力发展ICT业务的省分公司之一,于2010年报集团公司批准,注资1亿元成立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牵头省内ICT业务发展。多年来公司业务签约金额增长迅速,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分析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经营的内、外部环境,通过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SWOT分析等工具,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公司发展战略;给出了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ICT业务,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主要竞争对手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针对公司战略保障,文章从组织架构、市场营销、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提出了九点建议,包括加强商机管控、优化项目支撑机制、创新产业链合作、提升自有软件研发能力、扩展现有产品能力、提升行业支撑能力、扩充申请行业资质、变革组织机构、完善人资管理等,所提建议范围较为全面,涉及了战略业务拓展的各个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公司今后的业务策略制定做出贡献,促进业务发展,提升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同时,由于系统集成业务特点及业内公司在业务情况、管理制度方面的共通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业内同类公司开展系统集成业务在资源配套、发展策略制定等提供借鉴价值。
蔡敏[5](2020)在《CGGC物流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企业实施信息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国内企业怎样最好地实施信息化,信息化有无固定可循的规律,这些问题在不断深入的企业信息化中引发了企业管理者的思考。国内物流行业在经过行业高速发展后目前趋于稳定,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同时也面对着各种发展风险。国内企业都在考虑怎样才能更加快速发展,怎样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稳固地位。而在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企业更快发展。本文选择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实施作为研究点,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信息化战略对于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种有效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建设实施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中概述了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包括企业战略与信息化发展的关系以及流程管理和信息化的关系,在探讨两个关系时,引出了本文研究基于的米切模型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通过阐述案例公司CGGC物流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划说明信息化对于公司发展的作用,并成为公司发展层面的重要内容,以此作为公司规划信息化发展的背景。第三部分为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方案的具体内容,内容首先从战略和关键管理能力以及主要管理和业务流程上对信息化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信息化战略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严谨、科学地制定出适用于CGGC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方案,最后全面、完整展示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战略。第四部分从过程和构成两方面具体阐述了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实施的内容,实施过程基于米切模型理论和流程再造理论两个理论,在两个理论指导下,有效进行分步实施。信息系统构成涉及CGGC物流公司内部控制、对外服务和决策实施三个方面,通过科学设计实现全面提升。第五部分从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效两方面明确信息化给CGGC物流公司带来的效益,充分论证了信息化战略规划对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关键作用。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和启示、不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化具备固定可循的规律。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需要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在具体进行企业信息化时,企业信息化应该和管理紧紧配合,使管理包含信息化,信息化促进管理提升。
费梦琪[6](2016)在《基于PCA-DEA模型的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新常态"经济下提升物流能力的政策背景和智慧城市建立对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的要求,众多学者探索于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规划建设的研究上,但少有分析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效率的,特别是实证定量分析的更少。文中聚焦于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研究,采用湖北省物流园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建立PCA-DEA模型,对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效率进行评价和对比,从基础规划问题提出有效提升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的建议,促进物流园区信息化改造升级,普及智慧物流。
杨文婷[7](2016)在《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物流产业是将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等多个方面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提供给客户多功能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行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焦点的现代物流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颠覆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运作方式。2009年国家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物流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现阶段不断涌出的新技术带动着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物流信息化是调整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以及实际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怎样从产业层面对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是建设物流信息化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以下4部分对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首先概括了现代物流产业及物流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并系统介绍建立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其次,依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文从产业角度设计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份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选择和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构建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接着,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确立各级指标权重,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制定了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与二级指标权重,并对两套权重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使得权重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物流信息化发展指数。最后,本研究选取山西省物流产业2009年-2014年相关测度数据,对山西省物流产业信息化进行定量测评,测算出各指标信息化指数并评价其信息化水平,验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可行及有效。最终得出:从本文构建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物流产业信息化的评价结果来看,与山西省物流产业信息化的真实现状基本吻合,由此证明本文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信的和可行的。
李守林[8](2016)在《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我国物流业从总体上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物流园区的建设营运近几年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空置率较高、信息化水平较低、整体运营不佳等诸多问题,导致了物流园区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了提高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流信息化建设在物流园区运营管理中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其中的物联网技术被认为是一种“信息基础设施”,将会给物流园区的发展带来全方位变革。因此,有必要把物联网技术融入到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中,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信息化应用中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以便提高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提升物流园区的流通能力,促进物流园区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物流园区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综合物流园区、特色物流园区、专用物流园区等相继建成,这些物流园区功能各异,目的和性质不同,为了更加突出说明物联网驱动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发展问题,本文以电商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来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使本文的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基于此,本文以物联网理论、物流园区理论和信息化应用理论,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多种智能决策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物联网驱动下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总结归纳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物流园区的业务功能、信息化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性,基于信息化需求的角度论述了其对物流园区业务功能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了物联网技术环境下物流园区信息化的过程,以及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本思路、方法和途径。其次,在剖析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在社会-技术框架下构建了基于AHP和UTAUT物流园区应用物联网技术需求层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算例分析,剖析模型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了预期绩效、努力期望、支持条件、社会影响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园区信息化方面存在着显着的影响。第三,以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货运车辆出入系统信息化应用为方向,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物流园区出入口运输车辆排队系统的特征,采用实际调查数据和统计检验,并结合排队论的方法对物流园区车辆排队系统进行了建模优化,剖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驱动下的园区出入口排队系统的信息化提升过程。第四,以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系统信息化应用为方向,构建了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子系统的架构及技术。对于此问题,首先对物流园区平台系统信息化对物联网技术的现实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面向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综合平台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总体框架,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拓扑结构,以此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各个子系统,并提出了各子系统的运作的架构和技术要求。最后,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元胞自动机理论、NetLogo建模仿真工具,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物联网技术驱动下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提升作用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从构建物联网环境下的现代数字化物流园区两个层面提出了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为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下的现代物流业和数字化物流园区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徐晓霞[9](2016)在《基于云计算的公路港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公路港是目前很有价值的公路物流创新模式,逐渐被众多物流领域的学者研究,各地市也逐渐将公路港纳入物流业发展规划。公路港是公路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综合型的物流发展模式,是集信息化、系统化、集成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公路港的理想目标是能够整合中小型公路物流企业,整合物流服务资源、物流需求资源、物流载体资源及管理服务资源,能提供信息化的平台,为中小型成长企业的发展及改革提供企业所需物流服务。公路港可以实现完整的物流环节,能将物流集散、信息和控制等功能实现一体化运作。本文以公路港为研究对象,将公路港与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支持体系,搭建基于云物流的公路港物流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开发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典型功能模块,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公路港物流企业的作用,使企业合理配置调度资源,持续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分析了公路港基本内涵、特征及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2)研究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体系架构、应用模式及关键技术。尤其对关键技术中的虚拟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及Multi-Tenant多租户技术几个十分重要的技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3)将云计算与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结合起来,针对公路港物流企业的特征,研究分析传统信息技术外包模式存在问题,提出云计算环境下的新型的信息技术外包模式。研究多层次云计算支撑体系,构建出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并进行系统总体方案部署。4)以湖北公路港物流为例,对公路港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公共信息服务、会员企业管理两个典型功能模块进行功能设计,并以设计定制化的仓储管理系统为例,初步实现企业定制化信息技术外包。5)最后,分析及展示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的使用情况,并将定制化的仓储管理系统运用于M企业,对改善M企业存在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也对云计算与公路港的结合做了有益的研究及探索。
李佳代[10](2016)在《我国农村合作社信息化需求分析 ——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在信息化程度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俨然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的经济时代。如今,除材料、能源等基本物质资源,信息已成为又一大重要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说,信息化程度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杆。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渐渐成为国内外研发的重点。当前,我国江汉平原地区农村合作社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健康发展。如何指导当地的合作社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促进社员增收,繁荣当地经济,成为本文的价值所在。本文从世界背景、国家背景以及江汉平原地区农村合作社现状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分析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应用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队伍素质建设的三个方面的需求,最后进行总结。在应用系统结构方面,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合作社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包含合作社个性特点并能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精确、便利、快捷的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良好前景,管理好合作社在信息、生产、加工、供销、运输等各个环节,使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生产监控、市场管理融为一体,使得不同合作社之间能实现无障碍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次需要建立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共享的理念,实现集技术指导、培训、农产品信息交流以及电子商务的“农业一体化服务”,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接入点的布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合作社信息化的网络基本设施建设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社员信息获取渠道以及计算机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合作社获取种植和销售信息的途径以网络为主,但利用不充分;合作社互联网接入率高,但社员(农户)住宅和劳作地区互联网接入率低;政府重视度和资金投入不足。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笔者又将合作社信息接入点的布设分为针对合作社办公区域内及针对社员农作场地两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在信息化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又分为信息意识、技术专家人员和培训内容和方式三大点。大多数社长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高,而社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不足;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思路不清晰。信息人员的培新内容上主要以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以及涉农系统等常用系统的使用和操作;社员的培新内容主要以提高信息化意识和手机、电脑等应用终端的操作;社长的培训内容主要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为主。在培训方式上,主要可以实现依托农业大专学校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依托地理及交通优势定期举行培训和交流活动和完善合作社辅导员制度。
二、湖北省物流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物流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保障 |
1.1.2 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有效途径 |
1.1.3 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精准扶贫 |
2.1.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
2.1.3 信息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权利扶贫理论 |
2.2.3 数字治理理论 |
第3章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
3.1 调查设计及调查过程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查设计 |
3.1.4 调查实施 |
3.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
3.2.1 职业教育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 |
3.2.3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 |
3.3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职业教育吸引力低,扶贫认同感弱 |
3.3.2 软硬基础条件滞后,扶贫能力不足 |
3.3.3 教师教学因循守旧,扶贫效能制约 |
3.3.4 人才培养同质单一,脱贫需求错位 |
第4章 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及限度 |
4.1 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优势分析 |
4.1.1 信息化提高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针对性 |
4.1.2 信息化确保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通达性 |
4.1.3 信息化贯通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全面性 |
4.1.4 信息化降低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能耗性 |
4.1.5 信息化保证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质效性 |
4.2 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限度分析 |
4.2.1 信息化需求加大职教扶贫的成本投入 |
4.2.2 信息化滥用异化职教扶贫的人文向度 |
4.2.3 信息化植入偏移职教扶贫的关注焦点 |
4.2.4 信息化失衡掘深职教扶贫的数字鸿沟 |
第5章 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优化 |
5.1 剖析数据信息特征,拓展识贫空间 |
5.2 创新多元教学范式,接轨治贫需求 |
5.3 优化信息共享平台,创新减贫设计 |
5.4 夯实互联网络协作,重构带贫机制 |
5.5 线上线下泛在培训,实现全面脱贫 |
5.6 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保障教育公平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大纲 |
附录3: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智慧水产养殖应用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组织架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现代农业理论分析 |
2.1.1 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现代农业理论综述 |
2.1.2 “互联网+”现代农业重要意义 |
2.1.3 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 |
2.2 智慧水产 |
2.2.1 智慧水产的内涵 |
2.2.2 智慧水产的特征 |
2.2.3 智慧水产的功能 |
2.3 水产品质量追溯 |
2.3.1 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内涵 |
2.3.2 水产品质量追溯原理 |
2.3.3 水产品质量追溯实现方式 |
3 智慧水产养殖应用研究 |
3.1 生产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3.1.1 养殖环境监测与智能管控应用系统研究 |
3.1.2 智能投喂与疾病预警诊断应用系统研究 |
3.2 经营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3.2.1 全程质量追溯服务 |
3.2.2 在线经营服务 |
4 我国智慧水产养殖模式研究 |
4.1 九洲农信鱼大夫系统 |
4.1.1 建设背景介绍 |
4.1.2 示范建设方案介绍 |
4.1.3 实施亮点 |
4.2 潜江小龙虾质量安全追溯服务体系示范建设 |
4.2.1 建设背景 |
4.2.2 服务平台管理模式 |
4.2.3. 应用效果 |
4.3 武汉康生源生态农业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 |
4.3.1 基本建设情况 |
4.3.2 养殖模式 |
4.3.3 产业扶贫 |
4.4 模式评价与分析 |
4.4.1 智能化生产服务 |
4.4.2 信息化综合管理 |
4.4.3 生态化养殖模式 |
4.5 水产养殖升级建议 |
4.5.1 创新渔业渔政管理新平台 |
4.5.2 创新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 |
4.5.3 创新智能化养殖新技术 |
5 我国智慧水产养殖发展政策建议 |
5.1 总体思路 |
5.2 建设路径 |
5.2.1 强化政府职能,提供政策支撑 |
5.2.2 实施渔业智能化建设示范工程,提供示范样板 |
5.2.3 坚持资源开放和共享,提供决策平台 |
5.2.4 全面推进人才计划,提供智力保障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1 日本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2 欧美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3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4 外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5 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与改扩建案例 |
2.6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研究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背景 |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和原则 |
3.2.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 |
3.2.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原则 |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与规模 |
3.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 |
3.3.2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规模 |
3.3.3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施 |
3.4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类型 |
3.4.1 原址改扩建 |
3.4.2 原址新建 |
3.4.3 新址新建 |
3.4.4 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
3.5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改进要点 |
3.5.1 布局的改进 |
3.5.2 流线的改进 |
3.5.3 规划功能的拓展 |
3.6 本章小结 |
4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研究 |
4.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原则 |
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平面空间拓展 |
4.2.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改造 |
4.2.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改造 |
4.2.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改造 |
4.3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竖向空间拓展 |
4.3.1 直接局部增层 |
4.3.2 套建结合扩建增层 |
4.3.3 地下增层 |
4.3.4 室内增层 |
4.4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
4.4.1 继承优化原有形象 |
4.4.2 突破重塑建筑形象 |
4.5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
4.5.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室内设计 |
4.5.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室内设计 |
4.5.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室内设计 |
4.6 高速公路服务区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
4.6.1 加油(加气)站 |
4.6.2 机修间 |
4.6.3 泵房及变电所 |
4.6.4 垃圾房 |
4.6.5 司机之家 |
4.7 本章小结 |
5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其他设计策略 |
5.1 结合绿色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
5.1.1 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
5.1.2 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
5.1.3 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
5.1.4 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
5.1.5 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
5.2 结合智慧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
5.2.1 智慧服务区总体构架 |
5.2.2 智慧停车场 |
5.2.3 智慧公厕 |
5.2.4 智慧餐厅 |
5.2.5 智慧监控广播 |
5.2.6 其他 |
5.3 本章小结 |
6 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北区)改扩建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
6.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 |
6.2.1 近期规划 |
6.2.2 远期规划 |
6.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 |
6.3.1 综合楼改扩建平面功能优化设计 |
6.3.2 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
6.3.3 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
6.3.4 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
6.4 绍兴服务区结合绿色服务区的改造 |
6.4.1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
6.4.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
6.4.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
6.4.4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
6.4.5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
6.5 绍兴服务区结合智慧服务区的改造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调查间卷表 |
作者简历 |
(4)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ICT业务概述 |
1.1.2 公司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通信运营商ICT业务的布局 |
2.2.1 国外主流通信运营商ICT业务的布局 |
2.2.2 国内主要通信运营商ICT业务的布局 |
2.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3.1 行业竞争分析 |
2.3.2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2.3.3 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
2.3.4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
2.3.5 替代品威胁分析 |
第3章 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内部资源分析 |
3.2.1 公司资质 |
3.2.2 客户及商机资源 |
3.2.3 解决方案及案例资源 |
3.2.4 人力资源 |
3.2.5 财务资源 |
第4章 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4.1 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Strengths) |
4.1.2 劣势(Weakness) |
4.1.3 机遇(Opportunity) |
4.1.4 威胁(Threats) |
4.2 SWOT组合战略分析 |
4.2.1 SO组合 |
4.2.2 WO组合 |
4.2.3 ST组合 |
4.2.4 WT组合 |
4.2.5 组合战略选择 |
4.3 总体发展战略设计 |
4.3.1 发展目标 |
4.3.2 企业发展总体战略 |
4.4 竞争战略设计 |
4.5 业务层战略设计 |
4.5.1 行业定制化项目 |
4.5.2 千里眼业务 |
4.5.3 企业上云业务 |
4.5.4 呼叫中心业务 |
第5章 战略实施保障 |
5.1 组织机制保障 |
5.1.1 组织机构变革 |
5.1.2 项目支撑机制保障 |
5.2 市场营销保障 |
5.2.1 自有产品能力提升 |
5.2.2 加强商机管控 |
5.2.3 产业链合作创新 |
5.3 技术能力保障 |
5.3.1 软件研发能力提升 |
5.3.2 推进行业资质申请 |
5.4 人力资源保障 |
5.4.1 行业团队组建 |
5.4.2 优化人才结构及薪资构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CGGC物流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论文的框架 |
第一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关系 |
一、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相互作用 |
二、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
三、基于米切模型理论的信息化战略 |
第二节 流程管理与信息化的关系 |
一、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流程管理实施 |
二、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流程 |
第二章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背景分析 |
第一节 CGGC物流公司发展状况分析 |
一、行业现状和趋势 |
二、公司概况 |
三、发展环境和竞争力分析 |
四、管理问题分析 |
第二节 CGGC物流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
一、战略发展定位 |
二、管控思路及模式 |
第三章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方案设计 |
第一节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需求分析 |
一、战略和关键管理能力对信息化的需求 |
二、主要管理和业务流程对信息化的需求 |
第二节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战略建立原则和方法 |
一、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战略建立原则 |
二、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战略建立方法 |
第三节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
一、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二、信息化系统建设规划 |
第四章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方案实施与优化 |
第一节 管理信息化历程 |
一、起步阶段 |
二、增长阶段 |
三、成熟阶段 |
第二节 信息化方案实施过程与分析 |
一、方案实施过程 |
二、问题分析诊断 |
三、重新设计 |
四、主要问题处理 |
五、评估成效 |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构成 |
一、精益管理智慧云系统 |
二、项目物资管理系统 |
三、商业智能系统 |
第四节 管理信息化设计 |
一、经营管理 |
二、业务管理 |
三、行政管理 |
四、劳资管理 |
五、决策支持 |
六、管理服务 |
第五章 CGGC物流公司信息化管理成果与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管理成果 |
一、企业内部管理 |
二、项目物资管理 |
第二节 成效分析 |
一、信息化应用成效分析 |
二、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本文的启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PCA-DEA模型的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2 物流园区信息化PCA-DEA模型的选取 |
2.1 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评价方法 |
2.2 PCA-DEA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 物流园区信息化PCA-DEA模型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决策单元的选取 |
4 物流园区信息化PCA-DEA模型的运行及结果分析 |
4.1 输入PCA-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 |
4.2 输出PCA-DEA模型的运行结果 |
4.3 DEA无效的物流园区的改进 |
4.4 信息化DEA效率横向比较 |
5 湖北省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的提升对策 |
5.1 微观层面 |
5.1.1 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
5.1.2 设计合理的信息化投入结构,增强服务质量 |
5.1.3 促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客户认知程度 |
5.2 宏观层面 |
5.2.1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建立园区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 |
5.2.2 完善物流信息化行业标准,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
5.2.3 着重培养综合型物流信息人才,保证持续的人才供给 |
5.2.4 推进智能物流信息设备和高端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7)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预期目标 |
1.5 本文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现代物流产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2.1.2 物流信息化的内涵 |
2.2 信息化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影响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信息化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影响研究述评 |
2.3 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
2.4 物流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2.4.3 物流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3.2.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3.4 各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四章 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 评价方法的介绍 |
4.1.1 因子分析法 |
4.1.2 层次分析法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客观赋权法——因子分析法 |
4.2.2 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 |
4.2.3 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综合权值的确定 |
第五章 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山西省为例 |
5.1 山西省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5.2 山西省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 |
5.2.1 综合评价模型 |
5.2.2 山西省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思路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物联网的相关理论 |
2.1.1 物联网的概念 |
2.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
2.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2.2 物流园区的相关理论 |
2.2.1 物流园区的概念 |
2.2.2 物流园区的基本特征 |
2.2.3 物流园区的业务功能 |
2.3 信息化与物流园区信息化的途径 |
2.3.1 信息化的概念 |
2.3.2 信息化的模型 |
2.3.3 物联网技术驱动物流园区信息化的途径 |
2.4 复杂自适应系统(CAS)建模方法 |
2.4.1 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内涵 |
2.4.2 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的CAS仿真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
3.1 物流园区边界条件及其信息化范畴的确定 |
3.1.1 物流园区边界条件的确定 |
3.1.2 物流园区信息化范畴的界定 |
3.2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影响因素测量 |
3.3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的需求度分析 |
3.3.1 技术需求层次结构 |
3.3.2 技术需求分析结果 |
3.4 物联网驱动与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关联性实证检验 |
3.4.1 数据收集情况 |
3.4.2 问卷信度检验 |
3.4.3 结构方程分析 |
3.4.4 实证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研究 |
4.1 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的理论范畴 |
4.1.1 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特征 |
4.1.2 传统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流程 |
4.2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信息化平台 |
4.2.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 |
4.2.2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功能 |
4.3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信息化升级分析 |
4.3.1 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数据收集与检验 |
4.3.2 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优化 |
4.3.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出入口车辆排队系统信息化提升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研究 |
5.1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
5.1.1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
5.1.2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5.2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 |
5.2.1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原则 |
5.2.2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 |
5.3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拓扑结构 |
5.3.1 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拓扑结构分析 |
5.3.2 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的物品编码拓扑结构分析 |
5.3.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语音信箱处理平台系统 |
5.4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子系统分析 |
5.4.1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监控信息化平台 |
5.4.2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远程商品展示信息化平台 |
5.4.3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智能仓储管理信息化平台 |
5.4.4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集装箱堆场管理信息化平台 |
5.4.5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冷链温度监控信息化平台 |
5.4.6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配送系统信息化平台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多主体信息化仿真分析 |
6.1 物流园区形成发展的自组织过程分析 |
6.1.1 物流园区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 |
6.1.2 物流园区形成发展的自组织特性 |
6.1.3 物流园区形成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2 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过程的复杂系统建模 |
6.2.1 复杂系统建模理论工具CA和NetLogo简介 |
6.2.2 物联网技术影响下物流园区信息化仿真模型构建 |
6.3 基于物联网技术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实证仿真分析 |
6.3.1 仿真案例的选择 |
6.3.2 评价方案的选择 |
6.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6.3.4 实证仿真过程分析 |
6.3.5 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 |
6.4 基于信息化需求的现代数字化物流园区构建策略 |
6.4.1 现代数字化物流园区的构建策略 |
6.4.2 现代数字化物流园区的体系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云计算的公路港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公路港研究现状 |
1.2.2 云计算研究现状 |
1.2.3 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路港与云计算相关理论 |
2.1 公路港 |
2.1.1 公路港概念 |
2.1.2 公路港的内涵及特征 |
2.1.3 目前存在问题 |
2.2 云计算技术 |
2.2.1 云计算概念与特点 |
2.2.2 云计算的规模效应 |
2.2.3 云计算应用模式 |
2.2.4 云计算对公路港物流发展的影响 |
2.3 云计算关键技术 |
2.3.1 虚拟化技术 |
2.3.2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
2.3.3 分布式处理技术 |
2.3.4 Multi-Tenant技术 |
第3章 云计算环境下公路港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
3.1 云计算环境下公路港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外包模式比较 |
3.1.1 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分类及比较 |
3.1.2 传统信息技术外包模式比较 |
3.1.3 云环境下新型ODC外包模式 |
3.2 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云计算支撑体系 |
3.2.1 多层次云计算支撑体系研究 |
3.2.2 安全保障体系 |
3.3 基于云计算的公路港信息平台总体框架 |
3.3.1 云计算融合SOA理念的基础架构 |
3.3.2 公路港信息平台总体框架 |
3.3.3 云开发环境展示及测试 |
第4章 公路港综合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典型功能设计 |
4.1 湖北公路港物流 |
4.1.1 特征 |
4.1.2 存在问题分析 |
4.2 公路港物流需求分析及技术架构 |
4.2.1 需求分析 |
4.2.2 基于云计算的公路港综合平台技术架构 |
4.3 公路港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
4.3.1 公路港公共服务信息管理 |
4.3.2 会员企业管理系统 |
4.3.3 定制化的仓储管理系统 |
4.4 平台特点 |
第5章 应用分析及定制化案例分析 |
5.1 平台公共模块使用 |
5.1.1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5.1.2 会员企业管理模块 |
5.2 定制化仓储系统 |
5.2.1 M企业情况介绍 |
5.2.2 定制化仓储系统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10)我国农村合作社信息化需求分析 ——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农村合作社及其信息化现状 |
2.1 农村合作社概述 |
2.1.1 农村合作社的由来 |
2.1.2 新时期的农村合作社 |
2.1.3 农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 |
2.1.4 江汉平原地区农村合作社发展状况 |
2.2 农村合作社信息化现状 |
2.2.1 政策支持现状 |
2.2.2 对象发展现状 |
2.2.3 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
3 农村合作社应用系统需求 |
3.1 结构需求 |
3.2 功能需求 |
3.3 性能需求 |
4 农村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
4.1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
4.2 信息接入点的布设 |
5 农村合作社信息化队伍素质建设需求 |
5.1 人员信息意识 |
5.2 技术专家人员 |
5.3 培训内容及方式 |
5.3.1 培训对象 |
5.3.2 培训内容 |
5.3.3 培训方式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湖北省物流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D]. 曹晶林.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2]智慧水产养殖应用与发展模式研究[D]. 郭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7)
- [3]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周舒灵. 浙江大学, 2019(01)
- [4]JSYD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吴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5]CGGC物流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研究[D]. 蔡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基于PCA-DEA模型的物流园区信息化效率实证研究[J]. 费梦琪.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6(07)
- [7]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山西省为例[D]. 杨文婷.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6(06)
- [8]基于物联网驱动的物流园区信息化研究[D]. 李守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9]基于云计算的公路港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D]. 徐晓霞.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10]我国农村合作社信息化需求分析 ——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D]. 李佳代.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