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碳醇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王竟荣[2](2021)在《Cu物种晶粒尺寸对CuZnAl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全球开始寻求新的替代能源,非石油路线获取液体燃料及大宗化学品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低碳醇作为一种优良的液体燃料、汽油添加剂及基础化学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衍生了煤炭下游产物的综合利用,由合成气(CO+H2)制取低碳醇(HAS)工艺合成路径简便,原料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因此,被认为极具工业应用价值。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本论文通过不同方法调控CuZnAl催化剂中Cu物种晶粒尺寸,并探究其对催化剂结构及一氧化碳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共沉淀法选择不同的沉淀剂和溶剂调控CuZnAl催化剂的Cu物种晶粒尺寸;其次,将Cu盐与Zn Al盐分别沉淀水热后复合,考察醇-氨水体系中醇溶剂对Cu物种晶粒尺寸的调控;最后选择不同水热温度和PEG添加量单独制备晶粒区分度大的CuO,然后复合Zn Al。通过XRD、H2-TPR、BET、NH3/CO2-TPD-MS、XPS和TEM表征,揭示Cu物种晶粒尺寸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所有催化剂的表征和活性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沉淀剂和溶剂的改变对CuO晶粒尺寸影响较小。碳酸钠沉淀制得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形成Zn O微晶,增加Cu物种的分散度,使得该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C2+OH占比(18.32%)。乙醇为溶剂时,催化剂中CuO晶粒尺寸最小、易还原的Cu物种较多,且反应过程中比表面积变化较小,因而其CO转化率(22.91%)和C2+OH占比(18.96%)最高。(2)醇-氨水体系下,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催化剂,醇溶剂代替去离子水可减小催化剂中CuO的晶粒尺寸,但Cu与Zn Al前驱体简单的机械复合导致二者的相互作用较弱,致使反应后Cu晶粒增大。乙醇为溶剂时,催化剂中CuO晶粒尺寸最小,分散性最好,且具有比例适宜的弱碱和中强碱中心,催化性能最佳。(3)采用水热法单独制备CuO,较高的水热温度导致CuO晶粒长大,影响铜与锌铝的相互作用、铜的分散度以及铜与锌氧化物之间的电子转移,催化剂CO转化率随CuO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水热温度为130℃时,催化剂具有稳定的Cu物种晶粒尺寸、良好的铜分散性、较高的Cu/Zn摩尔比以及Cu与锌氧化物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总醇的选择性最高可达71.39%。(4)对催化剂Cu物种晶粒尺寸及其变化量与活性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发现反应前CuO晶粒尺寸和反应前后Cu物种晶粒变化量越小,越有利于提高CO转化率和C2+OH选择性;反应后Cu晶粒越小,越有利于提高C2+OH在总醇中占比。(5)对所有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数据与其对应的C2+OH和CnHm选择性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反应前CuO晶粒尺寸、反应后Cu晶粒尺寸和表面酸量对C2+OH选择性的影响高度显着,且均为负相关;中强碱量对C2+OH选择性影响显着,且为正相关;而CnHm的选择性受反应前CuO晶粒尺寸和反应后孔径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且均为正相关。
刘琪灵[3](2021)在《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三步法制备了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n-NEO9),并研究了其表面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选择其中性能较为优异的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8-NEO9)应用于微乳液和洗衣液中,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酯化反应、酰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制备出了Cn-NEO9。298 K测得Cn-NEO9静态表面化学结果表明,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Cn-NEO9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而临界表面张力(γcmc)升高,表面吸附效率(pc20)由大到小依次为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6-NEO9)、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4-NEO9)、C18-NEO9、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2-NEO9)。298 K测得Cn-NEO9动态表面化学结果表明,当Cn-NEO9质量浓度小于cmc时,其在吸附前期为扩散控制吸附,吸附后期为混合动力控制吸附;当其质量浓度大于cmc时,吸附过程为混合动力控制。同时,吸附前期和吸附后期的扩散系数都随着Cn-NEO9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吸附前期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仅在Cn-NEO9的质量浓度大于cmc时体现。Cn-NEO9的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系列Cn-NEO9的浊点均高于60℃;系列Cn-NEO9中C18-NEO9水溶性最好,在2℃下仍然没有凝胶区;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Cn-NEO9的润湿性先减弱后加强,乳化性能逐渐增强,起泡性逐渐降低,稳泡性有所提升。Cn-NEO9对于不同污布的去污能力大小排序为皮脂污布>炭黑污布>蛋白污布,且随着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对不同污布的去污效果都有下降。以C18-NEO9作为乳化剂制备水包油型(O/W型)微乳液。通过拟三相图、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确定较优配方。此时该微乳体系平均粒径为18.6 nm,多分散指数(PDI值)为0.206。当微乳体系含水量大于70%时,可形成O/W型微乳液。透射电镜照片显示,此时微乳液滴分布均匀,呈球形。较优配方的微乳液下的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耐高温性,但不耐酸碱和电解质。以C18-NEO9作为活性物制备了三种洗衣液。其中,浓缩洗衣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洗衣凝珠和含蛋白酶的洗衣凝珠为金黄色透明液体。三种配方均无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三种洗衣液的粘度、p H、耐热耐寒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均达到标准。在泡沫性能方面,三种配方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差异不大,均明显优于标准洗衣液。在去污性能方面,与标准洗衣液相比,浓缩洗衣液去污性能略优;洗衣凝珠和含蛋白酶洗衣凝珠的去污性能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含蛋白酶洗衣凝珠对蛋白污布的去污性能有所下降,但仍优于无蛋白酶洗衣凝珠配方。
牛奇奇,白艳云,台秀梅,王万绪,王国永[4](2021)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乙醇-水体系中的起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FC-7160和几种典型的碳氢表面活性剂在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水溶液中的泡沫结构、含液量和液膜的表面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水溶液相比,FC-7160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气泡较小且为近圆形,且含液量较高;碳氢表面活性剂在50%乙醇-水溶液中形成的液膜扩张模量为0 mN/m,没有表面弹性,所以其泡沫产生之后立即消失;而FC-7160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表面弹性较高,在液膜处的分子排列更为紧密,一方面增大了表面黏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液膜强度,所以其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泡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胡益涛[5](2020)在《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曾是全球产量第二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润湿、乳化、增溶和洗涤去污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工农业各领域。然而由于生物降解性差、环境累积性强和生物毒性高,目前NPEOn已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或限用,所以其绿色化学替代品的研发已经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相关应用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开发了多个部分性能替代品,但是从结构和性能全方位替代NPEOn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结构替代角度,以环己醇砌块替代酚氧砌块,设计并合成了与NPEOn分子结构相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NCEOn),并研究其构效关系。通过与NPEOn比较,重点考察NCEOn是否拥有优异的初级生物降解性,是否保持甚至优于NPEOn的应用性能,特别是其乳化硅油的性能,以此评判本文设计合成的NCEOn能否成为NPEOn的绿色替代品。为了建立快速分析NCEOn产品中原料壬基环己醇(NC)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满足快速跟踪检测的需求,本文筛选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 HPLC)两类5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和初步条件优化,确定了用Inertsil NH2色谱柱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以及乙酸乙酯为洗脱液的NP HPLC法定量分析NC,方法的回收率为91.77%~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4.46%,最低检测限为9.8μg·mL-1,满足本文合成NCEOn产品中NC残留量的快速分析要求。以催化活性、NC残留率和产物选择性为主要指标,筛选了金属氢氧化物、金属醇盐、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长链脂肪酸盐、金属氢化物、Lewis酸和Lewis酸型离子液体等八类共41个品种的催化剂,优选了NaH为催化NC乙氧基化反应合成NCEOn的催化剂。在催化剂用量为NC质量分数0.5%,反应温度为120℃和环氧乙烷(EO)分压为0.4 MPa条件下,NaH催化NC合成NCEO7的反应中催化活性为0.519 g EO·g-1 Cat·min-1、NC的转化率为99.6%、产品中PEG的质量分数为7.2%以及产品的EO多分布指数为85%,证实NCEOn产品具有NC残留量少、PEG含量低和产品EO分布窄的特征。以NaH为催化剂分别制备了EO加成数为5、7、9和11的系列NCEOn产品,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鉴定了NCEOn结构。测定了系列NCEOn的代表产品NCEO7的初级生物降解性以及系列NCEOn产品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再采用量子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优化壬基环己醇乙二醇单醚(NCEO1)、壬基酚乙二醇单醚(NPEO1)和正十二烷基苄醇乙二醇单醚(DBEO1)的分子构型,以期为NCEOn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NCEO7的七天初级生物降解度为100%,显着优于NPEOn。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增加,NCEOn的浊点(CP)升高,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饱和吸附量(Γm)减小,饱和吸附面积(am)增大,乳化硅油的能力降低,发泡力增强,润湿、乳化力及对炭黑油污布去污力都先增强后减弱且NCEO9最佳,对皮脂污布的去污力增强。与NPEO9对比的结果表明,NCEO9的表面活性更加接近甚至优于NPEO9,其在乳化硅油、炭黑油污布去污方面优于NPEO9,具有比NPEO9更优的低泡性能,而皮脂污布去污和润湿性略小于NPEO9,这都得益于NCEOn与NPEOn高度相似的结构。综合NCEOn的合成、初级生物降解度和包括乳化硅油性能在内的应用性能的结果,表明NCEOn可成为NPEOn的绿色替代品。
雷自刚[6](2020)在《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烷基糖苷(APG)是由葡萄糖及淀粉水解糖与醇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缩合而成的,具有表面张力低、配伍性能强、泡沫细腻丰富、耐强酸强碱及较强抗盐性等诸多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刺激等环保优势。本文针对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液体酸腐蚀设备、产品不纯等问题,利用固体酸催化合成烷基糖苷,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复配得到一种绿色环保的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剂,并对其泡沫性能、界面性能、乳化性能、驱替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在以上性能中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1)以葡萄糖、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直接苷化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C12-14烷基糖苷的合成条件进行实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5℃-120℃,催化剂与葡萄糖质量比0.015,混合醇与葡萄糖物质的量比5:1,葡萄糖分批加入,催化剂使用2-3次为宜。在此条件下,产物产率可以达到96%,产品色泽较浅。(2)以玉米淀粉、乙二醇、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转糖苷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乙二醇用量、混合醇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浓度与淀粉质量比为0.015、n(玉米淀粉中葡萄糖单元):n(乙二醇):n(混合醇)=1:4:2、转糖苷时间2h、催化剂使用2次为宜。在此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产物收率、产品色泽浅、反应时间短的优点。(3)对APG表面性能、界面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进行研究;将其与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以得到具有优良泡沫性能、低界面张力、低乳化稳定性的复配体系,并考察了复配体系配比、无机盐离子及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APG):m(K12):m(OAB)=5:1:4时,APG/K12/OAB复配体系起泡体积在500 mL以上,半衰期在4h以上,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并受矿化度和温度影响较小;该复配体系能很好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2mN/m,并随着矿化度的增大,界面张力逐渐减小。(4)采用岩心流动评价试验装置进行了室内填砂管调驱实验,考察了烷基糖苷复配体系驱替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0%;随着烷基糖苷复配体系浓度的增加,泡沫驱阶段压力明显升高,原油采收率进一步提升,当质量浓度为0.3%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5%,该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和洗油能力。
吕明鑫[7](2020)在《高稳核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颗粒可控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使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组成成分得以精确控制,使其从原子尺度特性系统研究催化剂与活性和选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成为可能。然而,具有的高比表面积以及大比表面能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十分不稳定,极易团聚和烧结,限制了其在应用方面的推广。许多工业上重要的加氢过程,都是在较苛刻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本论文立足从活性、选择性和抗失活性等方面设计高性能的贵金属催化剂,揭示催化剂结构特性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本文中,在一锅内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钯纳米颗粒的核壳结构纳米球(Pd@mSiO2 CSNSs)、杂化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钯纳米颗粒的Yolk-Shell结构纳米球(Pd@mHSiO2 YSNSs)以及铝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外壳包覆钯纳米颗粒的双功能Yolk-Shell结构纳米球(Pd@Al-MSiO2 YSNSs)。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第二章在一锅内制备了Pd@mSiO2 CSNSs,并且通过改变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加入量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核壳纳米球形貌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合成过程中分别调整TEOS的加入量和模板剂的碳链长度,可以轻易调控介孔二氧化硅外壳的厚度和孔径尺寸。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了核壳纳米球的制备机理。将所合成的Pd@mSiO2 CSNSs应用于硝基苯加氢反应,110℃反应30 min,硝基苯转化率达97%以上,苯胺选择性达96%以上。除此之外,探讨了金属催化加氢过程中,孔径、壳层厚度对反应物迁移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得益于惰性介孔二氧化硅外壳的保护,Pd颗粒的尺寸和含量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得以维持。(2)本文第三章在Pd@mSiO2 CSNSs合成的基础上,设计在一锅内制备Pd@mHSiO2 YSNSs的策略,该策略包括三个阶段:Pd纳米立方体的可控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包覆以及Core-Shell到Yolk-Shell结构的转变。详细研究了由有机硅物种引起的Yolk-Shell结构的形成机理。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BTME)的加入引起外部杂化二氧化硅壳层和内部纯二氧化硅壳层之间的缩合程度的差异。BTME的添加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形成一层薄的杂化硅层,其次,由纯硅溶解产生的低聚硅酸盐物种与有机硅物种结合,使其在原来的杂化硅层上生长。在此期间,高温水溶解内部纯二氧化硅层,导致CSNSs转变为YSNSs。介孔杂化硅外壳有效地阻止了Pd纳米颗粒的团聚和浸出,而介孔杂化硅壳内的短且通透的孔道为接触Pd纳米颗粒的反应物提供了卓越的可达性。以水为溶剂,200°C反应4 h,乙酰丙酸(LA)的转化率达到97%以上,γ-戊内酯(γ-GVL)的选择性达到98%以上。与Pd/mSiO2 NSs和Pd@mSiO2 CSNSs相比,Pd@mHSiO2 YSNSs对LA加氢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3)本文第四章制备了具有Pd核和AlO4位点外壳的双功能Pd@Al-MSiO2YSNSs,用于葡萄糖选择性氢解制备1,2-丙二醇。在葡萄糖氢解反应中详细讨论了Pd@Al-MSiO2 YSNSs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富含AlO4位点的介孔二氧化硅外壳促进葡萄糖到果糖的异构化,而Pd核促进中间碳氧键的加氢。在Pd@Al-MSiO2YSNSs内部独特的中空空间为果糖的逆羟醛缩合反应提供了场所,并避免了果糖的直接加氢。其中,加入3 mL Na AlO4(0.05M)溶液所制备的Pd@Al3-MSiO2 YSNSs在葡萄糖氢解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1,2-丙二醇选择性为47.4%,葡萄糖转化率为95.4%)。此外,由于骨架Al对介孔壳的几何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纳米微球在多个催化循环反应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高催化活性。综上所述,本文共制备了Pd@mSiO2 CSNSs、Pd@mHSiO2 YSNSs以及Pd@Al-MSiO2 YSNSs三种催化剂,分别应用于硝基苯加氢、乙酰丙酸加氢以及葡萄糖氢解这三种反应。重点研究其催化剂的制备机理以及催化剂结构特性与其催化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本研究在设计高活性、高稳定性、环境友好的新型加氢催化剂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朱天宏[8](2020)在《丙烯酸油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天然油脂的开发利用和加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由富含油酸甘油酯的天然油脂转化得到的工业油醇产量逐渐增加,利用生物油醇制取更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是全球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研究由生物油醇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理论上,可以由油醇与丙烯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或油醇与丙烯酸甲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得到丙烯酸油醇酯。由于油醇和丙烯酸或丙烯酸甲酯分子中都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非常容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反应。油醇为不饱和的高碳醇,其双键位于分子中间部位,分子结构易发生旋转,空间位阻比较大,且油醇分子中羟基的活性比较弱。因此,丙烯酸油醇酯非常不容易合成,至今尚未见到有关丙烯酸油醇酯合成的报道。丙烯酸油醇酯是一种新的丙烯酸高碳醇酯,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本研究,以油醇为基本原料,分别探索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和与丙烯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筛选催化剂、确定适当的操作方式、考察影响因素、确定反应优化操作条件,测定合成的产品基本性能指标。首先,以Benson基团贡献法对直接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平衡速率常数。经计算得出,直接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以Joback法估算了丙烯酸油醇酯的沸点,以CSGC-PR法估算了丙烯酸油醇酯的饱和蒸气压,其估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油醇和丙烯酸直接酯化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宜采用B酸作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环己烷为带水剂、滴加丙烯酸的加料方式,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油醇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2,对甲苯磺酸用量为5%、反应温度为70℃下、反应时间6h,油醇转化率可达86.11%。油醇和丙烯酸甲酯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催化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为有机锡,滴加丙烯酸甲酯的加料方式,理想的反应条件为:油醇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3.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11h,酯交换率可达99.50%。油醇与丙烯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工艺方法,具有工业应用价值。因此,研究了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动力学,计算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在实验条件下,油醇的动力学方程为:(?)实验对合成的丙烯酸油醇酯的沸点、凝固点、粘度、密度、燃烧热、表面张力、溶解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丙烯酸油醇酯的沸点高达467℃,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液体,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溶解性能,可用作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其应用性能优于常规的丙烯酸高碳醇酯。
张曦媛[9](2020)在《植物油燃料制备及玉米脂肪酸酯合成关键基因分析》文中提出作为生物燃料,植物油应用前景广阔。但植物油直接应用于发动机燃烧过程受其高粘度、高密度等特性的限制。植物油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组分的存在对油品燃料的特性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植物油和低碳醇(甲醇和乙醇)制备替代燃料基础体系,并采用具有生物生产背景的五种助溶剂改善二者的互溶性及部分燃料特性。结果表明,基础体系在助溶剂的作用下能够成为稳定互溶的三元燃料体系,很好地解决了植物油高密度、粘度的问题。其中,四氢呋喃(THF)对燃料系统稳定性和燃料特性的综合改善效果最好,尤其是在调和运动粘度方面。三种丁醇同分异构体中,正丁醇对基础体系的助溶特性及对密度的调和能力最强。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适用于制备高密度燃料以提升燃料体系的能量供给效率。在本文研究的油料作物中,C4植物玉米的能量积累与转化效率最为突出,其种子中积累的主要脂肪酸之一亚油酸具有较高的不饱和性。本文通过对玉米油中亚油酸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确定了控制亚油酸合成的关键基因。通过对玉米中FAD2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分析并命名了控制玉米脂肪酸积累合成的关键基因并首次鉴定出FAD2基因家族的6个成员。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对玉米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FAD2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表达量分析,发现ZmFAD2-1A是调控玉米种子发育过程中亚油酸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玉米FAD2基因家族中关键调控基因的确定为后续通过控制关键基因表达以改善玉米油燃料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张经瀚[10](2019)在《苯乙烯类和乙烯基醚类水相正离子聚合特征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相正离子聚合是近年来新兴的绿色聚合技术,既降低了能耗又绿色环保。传统正离子聚合必须在无水无氧超低温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共引发剂的Lewis酸遇水失去活性。随着Sawamoto开发新型的而耐水性Lewis酸,水相正离子聚合成为可能。目前这种新技术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水相聚合机理尚不明晰,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性水相聚合等。本论文研究了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基醚及其衍生物等单体的水相正离子聚合规律与特征;通过研究聚合动力学,分析聚合物末端结构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研究提出水相正离子聚合机理,并实现了 2-羟乙基乙烯基醚水相可控正离子聚合。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水、乙醇、异丙醇和枯基醇分别作为主引发剂与耐水性Lewis酸三(五氟苯基)硼形成活性中心,在室温空气条件下成功引发苯乙烯和对甲基苯乙烯水相正离子聚合。研究发现,由于采用不同引发剂导致聚合速率完全不同,即水<乙醇<异丙醇<枯基醇。通过分子模拟研究发现,醇与水都能与共引发剂三(五氟苯基)硼形成活性中心,但在两者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存在络合竞争。即三(五氟苯基)硼在水相中更易与醇形成活性中心,而且叔碳醇比仲碳醇和伯碳醇更容易形成活性中心。在悬浮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的增加使聚合转化率增加(最高达到60%)、分子量降低(Mn最高可达3220 g/mol)。在水相中加入氯化锂、氯化钠(LiCl/NaCl/H20=23%/1.2%/75.8%)或降低环境温度都会使聚合速率、单体转化率以及分子量下降,其原因是盐水溶液中Cl-离子对活性中心的碳正离子有抑制作用。在乳液体系中,加入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会富集于碳正离子活性中心,从而降低转化率和分子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空间位阻减少了活性中心与单体的接触几率,对聚合有抑制作用。无论是悬浮聚合还是乳液聚合主要的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发生在有机相/水相的界面。通过核磁测试证明苯乙烯等单体所得聚合物含有四种末端结构,当链增长达到临界聚合长度时分别会向水、单体和高分子链发生链转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 Ganachaud提出的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水相正离子聚合机理。2.采用多种醇类/三(五氟苯基)硼/乙醚成功引发异丁基乙烯基醚、2-氯乙基乙烯基醚和正丁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聚合。发现枯基醇为主引发剂有稳定聚合、减少反应放热的作用。异丁基乙烯基醚的聚合转化率最高可达到53%,聚合物分子量Mn最高可达到7360 g/mol,正丁基乙烯基醚和2-氯乙基乙烯基醚的聚合转化率高于异丁基乙烯基醚。通过加入共溶剂正己烷或甲苯等共溶剂,氯化钠溶液稀释液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有效地降低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更加温和。温度越低,水相正离子聚合速率也降低,这与传统的正离子聚合规律截然不同。无论是悬浮聚合还是乳液聚合主要的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均发生在有机相与水相的界面,聚合物分子量依然受“临界聚合度”控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聚合物的末端结构,确定了链转移反应的途径,即分别为向水、单体和聚合物发生了链转移。向水发生链转移而得到末端羟基结构并不稳定,易转化为末端醛基结构,这一链转移特性显着区别于一般水相聚合反应特征。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枯基醇/三(五氟苯基)硼/乙醚在水介质中引发烷基乙烯基醚和2-氯乙基乙烯基醚正离子聚合的机理。3.采用枯基醇/三(五氟苯基)硼/乙醚引发体系成功实现2-羟乙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可控溶液聚合。2-羟乙基乙烯基醚可以与水任意比例互溶,聚合不受“临界聚合度”效应影响。聚合物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的增加线性增加,随着单体浓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量等比例增加,当单体浓度为13.6 M时得到聚合物最高分子量为15000 g/mol。核磁共振表征聚合物末端结构时,发现活性链并没有发生链转移反应。GPC曲线为单峰分布,没有形成支化高分子。分段加入单体,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单体仍可以聚合,具有可控聚合的特点。4.采用枯基醇/三(五氟苯基)硼/乙醚为引发体系成功实现了 4-羟丁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无皂乳液聚合。4-羟丁基乙烯基醚可以在不添加乳化剂的条件下与水形成正相、反相两种乳液体系。正相乳液体系最高单体转化率可达58.7%,聚合物分子量可达到2420 g/mol;反相乳液体系转化率和分子量都有明显的提升,转化率最高可达88%,分子量Mn最高可达14500 g/mol。聚合前期聚合物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的增加线性增加,聚合后期正、反相乳液聚合均受到“临界聚合度”效应影响,发生链转移反应。在正相乳液聚合中临界聚合度大约在15~20之间,反向乳液聚合中大分子受到有机相的保护,临界聚合度可以达到120~138之间。核磁共振表征发现聚合后期大分子活性末端向单体链转移。通过聚合特征和基元反应的研究,我们提出4-羟丁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无皂乳液聚合机理。
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碳醇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碳醇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Cu物种晶粒尺寸对CuZnAl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 |
1.2.1 Rh基催化剂 |
1.2.2 Mo基催化剂 |
1.2.3 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 |
1.2.4 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 |
1.3 Cu物种粒径的研究现状 |
1.3.1 Cu物种粒径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1.3.2 调控Cu物种粒径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1.4.2 本文研究计划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一步法直接制备CuZnAl催化剂 |
2.2.2 两步法复合制备CuZnAl催化剂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RD表征 |
2.4.2 H_2-TPR表征 |
2.4.3 N_2物理吸附表征 |
2.4.4 NH_3/CO_2-TPD-MS表征 |
2.4.5 XPS表征 |
2.4.6 TEM表征 |
第三章 沉淀条件对Cu物种晶粒尺寸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改变沉淀剂一步法制备CuZnAl催化剂 |
3.2.2 改变溶剂一步法制备CuZnAl催化剂 |
3.3 沉淀剂类型对Cu物种晶粒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3.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3.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4 溶剂类型对Cu物种晶粒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4.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醇溶剂对Cu物种晶粒尺寸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3 醇溶剂对Cu物种晶粒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3.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热条件及 PEG添加量对Cu物种晶粒尺寸及 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2.1 不同水热温度 |
5.2.2 不同PEG6000 添加量 |
5.3 水热温度对Cu物种晶粒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3.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3.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5.4 PEG添加量对Cu物种晶粒及CuZnAl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4.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催化剂结构与活性的线性回归 |
6.1 引言 |
6.2 线性回归分析简介 |
6.3 Cu物种晶粒尺寸的线性回归分析 |
6.3.1 数据整理 |
6.3.2 Cu晶粒尺寸线性回归分析 |
6.4 催化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4.1 数据整理 |
6.4.2 多因素分析 |
6.5 扩大催化剂样本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5.1 扩充样本数据的整理 |
6.5.2 扩充样本数据后的多因素分析 |
6.6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2.1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简介 |
1.2.2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合成 |
1.2.3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研究进展 |
1.3 微乳液概况 |
1.3.1 微乳液的简介 |
1.3.2 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
1.3.3 微乳液的应用 |
1.4 洗衣液概况 |
1.4.1 洗衣液的简介 |
1.4.2 洗衣液的配方组成 |
1.4.3 洗衣液的发展趋势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合成原理及方法 |
2.2.4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2.2.5 产物表征 |
2.2.6 产物的表面化学性能测定原理及方法 |
2.2.7 产物的应用性能测定原理及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物表征 |
2.3.2 产物的静态表面张力 |
2.3.3 产物的动态表面张力 |
2.3.4 产物的应用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在微乳液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微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3.2.4 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体系构建 |
3.2.5 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乳液的结构表征 |
3.3.2 微乳液的体系构建 |
3.3.3 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在洗衣液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配方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方的外观及气味 |
4.3.2 配方的理化指标 |
4.3.3 配方的泡沫及去污性能 |
4.3.4 配方的成本核算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乙醇-水体系中的起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泡沫性能测量 |
1.2.2 界面膨胀流变测量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泡沫高度衰减曲线 |
2.2 泡沫的结构与尺寸分布 |
2.3 泡沫的排液过程 |
2.4 表面活性 |
2.5 液膜的界面膨胀黏弹性 |
2.6 泡沫的形成机理 |
3 结论 |
(5)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1.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研究概述 |
1.2.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性质和应用 |
1.2.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性 |
1.2.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毒性问题 |
1.2.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替代研究进展 |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研究进展 |
1.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
1.3.2 脂肪醇乙氧基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3 仲醇聚氧乙烯醚 |
1.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成分分析的的主要方法 |
1.4.1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1.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1.4.3 其他分析方法 |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中残留壬基环己醇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NCEO_9的合成 |
2.3.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分析的尝试 |
2.3.3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 HPLC)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NCEO_n优化的结果 |
2.4.2 NP HPLC-ELSD法的建立 |
2.4.3 NP HPLC-RID法的建立 |
2.4.4 NP HPLC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壬基环己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NC中水分测定 |
3.3.2 NC中 NP残留量测定及NP的脱除 |
3.3.3 NC的乙氧基化反应 |
3.3.4 NCEO_n的 TLC分析 |
3.3.5 NCEO_n产品中残留原料醇NC的定量分析 |
3.3.6 NCEO_n产品中二恶烷的定性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NC原料的预处理 |
3.4.2 催化剂的初筛选 |
3.4.3 合成NCEO_n的原料选择性 |
3.4.4 催化剂的产物选择性 |
3.4.5 反应器的类型对NaH催化NC乙氧基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NCEO_n的合成、处理、NC残留量分析与PEG生成量分析 |
4.3.2 NCEO_n的结构表征 |
4.3.3 初级生物降解性测定 |
4.3.4 表面张力测定 |
4.3.5 浊点测定 |
4.3.6 乳化力测定 |
4.3.7 润湿力测定 |
4.3.8 泡沫性测定 |
4.3.9 去污力测定 |
4.3.10 量子理论计算化学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NCEO_n的 NC残留量与PEG生成量分析结果 |
4.4.2 NCEO_n的结构表征 |
4.4.3 NCEO_7的初级生物降解性 |
4.4.4 NCEO_n浊点的构效关系 |
4.4.5 NCEO_n表面活性的构效关系 |
4.4.6 NCEO_n乳化力的构效关系 |
4.4.7 NCEO_n润湿力的构效关系 |
4.4.8 NCEO_n泡沫性能的构效关系 |
4.4.9 NCEO_n去污力的构效关系 |
4.4.10 NCEO_n的构型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CEO_n的TLC |
附录2 :NCEO_n的结构鉴定 |
附录3 :NCEO_7的生物降解性检测报告 |
附录4 :最小能量结构的笛卡尔坐标 |
附录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烷基糖苷 |
1.1.1 烷基糖苷的发展概述 |
1.1.2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 |
1.1.3 烷基糖苷的性质 |
1.2 三次采油技术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
1.2.2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葡萄糖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剂制备 |
2.2.1 固体酸制备 |
2.2.2 斐林试剂制备 |
2.3 葡萄糖烷基糖苷合成 |
2.3.1 合成机理 |
2.3.2 合成实验装置 |
2.3.3 合成步骤 |
2.4 合成工艺研究 |
2.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4.3 醇糖比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5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
2.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
2.5.1 产物提纯 |
2.5.2 红外光谱仪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探索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剂制备 |
3.2.1 固体酸制备 |
3.2.2 斐林试剂制备 |
3.2.3 KI-I试剂制备 |
3.3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 |
3.3.1 合成机理 |
3.3.2 合成装置 |
3.3.3 合成方法 |
3.4 合成工艺研究 |
3.4.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3 乙二醇用量的影响 |
3.4.4 混合醇用量的影响 |
3.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6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
3.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烷基糖苷及复配体系应用性能研究 |
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烷基糖苷的表界面性能 |
4.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2.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3 烷基糖苷的泡沫性能 |
4.3.1 起泡性能研究 |
4.3.2 泡沫稳定性研究 |
4.4 烷基糖苷乳化性能 |
4.4.1 浓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4.2 矿化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4.3 温度对APG乳化稳定性影响 |
4.5 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筛选研究 |
4.5.1 不同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 |
4.5.2 APG与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界面性能 |
4.6 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筛选研究 |
4.6.1 起泡性能研究 |
4.6.2 泡沫稳定性 |
4.7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
4.7.1 APG/K12 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
4.7.2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
4.8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
4.8.1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
4.8.2 APG/K12/OAB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
4.9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乳化性能 |
4.9.1 矿化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9.2 温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10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界面性能 |
4.10.1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10.2 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烷基糖苷泡沫复配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驱油效果评价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装置 |
5.2.3 浓度为0.1%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5.2.4 浓度为0.3%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高稳核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苯胺的研究进展 |
1.1.1 苯胺的概述 |
1.1.2 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反应路线 |
1.1.3 硝基苯加氢制备苯胺的催化体系 |
1.2 乙酰丙酸加氢制备 γ-戊内酯的研究进展 |
1.2.1 γ-戊内酯的概述 |
1.2.2 乙酰丙酸的加氢路线 |
1.2.3 乙酰丙酸加氢制备 γ-戊内酯的催化体系 |
1.3 葡萄糖(纤维素)氢解制备低碳醇的研究进展 |
1.3.1 低碳醇的概述 |
1.3.2 葡萄糖氢解制备低碳醇的可能反应路线 |
1.3.3 葡萄糖(纤维素)氢解制备低碳醇的催化体系 |
1.4 Core-Shell纳米球(Core-shell nanospheres,CSNSs)的研究进展 |
1.4.1 CSNSs的简述 |
1.4.2 硅基CSNSs的制备策略 |
1.4.3 硅基CSNSs的应用 |
1.5 Yolk-Shell纳米球(Yore-shell nanospheres,YSNSs)的研究进展 |
1.5.1 YSNSs的简述 |
1.5.2 YSNSs的制备策略 |
1.5.3 YSNSs的应用 |
1.6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Pd@mSiO_2 Core-Shell结构纳米球的合成及其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Pd@mSiO_2 CSNSs的合成 |
2.2.3 Pd/SiO_2和Pd/MCM-41 催化剂的合成 |
2.2.4 硝基苯加氢反应 |
2.2.5 苯胺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mSiO_2 CSNSs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2.3.2 Pd@mSiO_2 CSNSs的制备机理 |
2.3.3 Pd@mSiO_2 CSNSs的催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Pd@mHSiO_2 Yolk-Shell结构纳米球的合成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Pd@mHSiO_2 YSNSs催化剂的合成 |
3.2.3 Pd/mHSiO_2 NSs催化剂的合成 |
3.2.4 催化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d@mHSiO_2 YSNSs的结构表征 |
3.3.2 Pd@mHSiO_2 YSNSs的制备机理 |
3.3.3 Pd@mHSiO_2 YSNSs的热稳定性测试 |
3.3.4 Pd@mHSiO_2 YSNSs的催化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4 Pd@Al-MSiO_2 Yolk-Shell结构双功能纳米反应器的合成及其催化葡萄糖氢解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Pd@Al-MSiO_2 YSNSs的制备 |
4.2.3 Al-MSiO_2空心球的制备 |
4.2.4 Pd/Al-MSiO_2空心球的制备 |
4.2.5 葡萄糖氢解反应及其产物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d@Al-MSiO_2 YSNSs的结构表征 |
4.3.2 Pd@Al-MSiO_2 YSNSs的酸性质 |
4.3.3 Pd@Al-MSiO_2 YSNSs对葡萄糖氢解的催化性能 |
4.3.4 Pd@ Al-MSiO_2 YSNSs催化葡萄糖氢解为 1,2-PG的反应路径。 |
4.3.5 Pd@Al-MSiO_2 YSNSs在葡萄糖氢解反应中可重复使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丙烯酸油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应用 |
1.3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方法 |
1.3.1 直接酯化法 |
1.3.2 酯交换法 |
1.3.3 酰氯法 |
1.4 直接酯化法合成丙烯酸酯的工艺研究 |
1.4.1 直接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
1.4.2 直接酯化反应的带水剂 |
1.4.3 直接酯化反应的阻聚剂 |
1.4.4 直接酯化反应的抗氧化剂 |
1.4.5 直接酯化反应的馏出液分离 |
1.4.6 直接酯化反应的反应产物分离 |
1.5 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酯的工艺研究 |
1.5.1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 |
1.5.2 酯交换反应的阻聚剂 |
1.5.3 酯交换反应的馏出液分离 |
1.5.4 酯交换法的反应产物分离 |
1.6 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及应用 |
1.6.1 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构特点 |
1.6.2 丙烯酸油醇酯合成方法的分析 |
1.6.3 丙烯酸油醇酯的应用 |
1.7 油醇的结构特点、应用与来源 |
1.7.1 油醇的结构与性能 |
1.7.2 油醇的应用 |
1.7.3 油醇的来源 |
1.8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8.1 课题的意义 |
1.8.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丙烯酸油醇酯合成的热力学分析 |
2.1 直接酯化法的热力学分析 |
2.1.1 直接酯化法的反应方程式 |
2.1.2 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
2.1.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平衡常数的计算 |
2.2 酯交换法的热力学分析 |
2.2.1 酯交换法的反应方程式 |
2.2.2 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
2.2.3 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平衡常数的计算 |
2.3 丙烯酸油醇酯物性的估算 |
2.3.1 丙烯酸油醇酯沸点的估算 |
2.3.2 丙烯酸油醇酯饱和蒸气压的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接酯化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 |
3.1 酯化反应原理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5 分析与检测 |
3.5.1 反应产物的表征 |
3.5.2 馏出液的化学分析 |
3.6 转化率的计算 |
3.7 直接酯化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果与讨论 |
3.7.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3.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7.3 带水剂种类的影响 |
3.7.4 带水剂用量的影响 |
3.7.5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3.7.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7.7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7.8 加料方式的影响 |
3.7.9 通入氮气的影响 |
3.8 酯化反应产品的表征结果 |
3.8.1 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 |
3.8.2 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 |
4.1 酯交换反应原理 |
4.2 原料与试剂 |
4.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4 实验方法 |
4.5 分析与检测 |
4.5.1 反应产物的表征 |
4.5.2 馏出液的分析检测 |
4.6 酯交换率的计算 |
4.7 酯交换法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结果与讨论 |
4.7.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4.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7.3 阻聚剂种类的影响 |
4.7.4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4.7.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7.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7.7 加料方式的影响 |
4.7.8 滴加速率的影响 |
4.8 酯交换反应馏出液和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 |
4.8.1 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 |
4.8.2 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 |
4.8.3 馏出液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酯交换反应合成丙烯酸油醇酯的动力学分析 |
5.1 酯交换反应方程式 |
5.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
5.4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5.5 反应物油醇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品的性能研究 |
6.1 原料与试剂 |
6.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6.3 基本性能的测定 |
6.3.1 外观 |
6.3.2 色度的测定 |
6.3.3 凝固点的测定 |
6.3.4 沸点的测定 |
6.3.5 黏度的测定 |
6.3.6 密度的测定 |
6.3.7 折射率的测定 |
6.3.8 燃烧热的测定 |
6.3.9 亲水性及界面张力的测定 |
6.3.10 溶解性的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丙烯酸油醇酯的基本性能指标 |
6.4.2 丙烯酸油醇酯与丙烯酸十八酯的性能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植物油燃料制备及玉米脂肪酸酯合成关键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问题现状 |
1.1.2 广义生物燃料的分类 |
1.1.3 狭义生物燃料的分类 |
1.2 植物油燃料的应用 |
1.2.1 植物油燃料的发展背景 |
1.2.2 植物油燃料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油燃料的选择 |
1.3.1 中国主要的植物油资源 |
1.3.2 油料作物的能量积累转化效率 |
1.4 植物油燃料的改良 |
1.4.1 植物油燃料的产量提升研究 |
1.4.2 植物油燃料的品质提升研究 |
1.5 助溶剂的应用研究 |
1.5.1 丁醇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助溶研究 |
1.5.2 四氢呋喃的助溶研究 |
1.5.3 PODE的助溶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植物油-低碳醇-助溶剂三元体系互溶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油-低碳醇基础体系微观互溶性观察 |
2.2.2 植物油-低碳醇-助溶剂三元体系互溶实验 |
2.2.3 亲水亲油平衡常数的计算 |
2.2.4 三元体系的特性改善研究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油-低碳醇体系互溶过程的相界面变化 |
2.3.2 大豆油-低碳醇体系互溶性研究 |
2.3.3 菜籽油-低碳醇体系互溶性研究 |
2.3.4 玉米油-低碳醇体系互溶性研究 |
2.3.5 不同植物油-低碳醇体系的互溶性对比 |
2.3.6 三元体系的特性改善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油脂积累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FAD2 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3.2.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2.3 植物种植与取样 |
3.2.4 玉米FAD2 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亚油酸合成代谢通路的分析与总结 |
3.3.2 FAD2基因家族成员在玉米中的鉴定和分析 |
3.3.3 FAD2基因家族的命名以及进化关系分析 |
3.3.4 ZmFAD2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苯乙烯类和乙烯基醚类水相正离子聚合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水相正离子聚合概述 |
1.4 水相正离子聚合单体 |
1.4.1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
1.4.2 乙烯基醚类 |
1.4.3 异丁烯 |
1.4.4 二烯烃 |
1.5 水相正离子聚合引发体系 |
1.5.1 INISURF |
1.5.2 镧系三氟甲基磺酸盐 |
1.5.3 LASC |
1.5.4 硼系共引发剂 |
1.5.5 三(五氟苯基)铝和三(五氟苯基)镓 |
1.6 水相正离子聚合方法 |
1.6.1 水相正离子悬浮聚合 |
1.6.2 水相正离子乳液聚合 |
1.7 论文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苯乙烯和对甲基苯乙烯水相正离子聚合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2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单体蒸馏 |
2.2.3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水相正离子聚合工艺 |
2.2.4 水相体系状态 |
2.2.5 实验表征与测试 |
2.2.6 Gaussian09分子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悬浮聚合特征 |
2.3.1.1 不同醇类引发剂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 |
2.3.1.2 引发剂浓度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 |
2.3.1.3 盐溶液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 |
2.3.1.4 环境温度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 |
2.3.1.5 对甲基苯乙烯水相正离子聚合 |
2.3.2 乳液聚合特征 |
2.3.2.1 苯乙烯水相正离子乳液聚合 |
2.3.2.2 对甲基苯乙烯水相正离子乳液聚合 |
2.3.3 聚合物分子结构表征 |
2.3.3.1 聚苯乙烯结构表征 |
2.3.3.2 聚对甲基苯乙烯结构表征 |
2.3.4 DFT法研究不同引发体系间的络合竞争关系 |
2.3.5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单体水相正离子聚合机理 |
2.4 总结 |
第三章 烷基乙烯基醚和氯乙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聚合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2 乙烯基醚类单体蒸馏 |
3.2.3 乙烯基醚类单体水相正离子聚合工艺 |
3.2.4 水相体系状态 |
3.2.5 实验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悬浮聚合特征 |
3.3.1.1 引发体系筛选 |
3.3.1.2 单体浓度对IBVE聚合的影响 |
3.3.1.3 稀释液对IBVE聚合的影响 |
3.3.1.4 环境温度对IBVE聚合的影响 |
3.3.1.5 CEVE和n-BVE水相正离子悬浮聚合 |
3.3.2 乳液聚合特征 |
3.3.3 聚合物分子结构表征 |
3.3.4 乙烯基醚类单体水相正离子聚合机理 |
3.4 总结 |
第四章 2-羟乙基乙烯基醚水相可控正离子聚合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2 2-羟乙基乙烯基醚单体蒸馏 |
4.2.3 2-羟乙基乙烯基醚溶液聚合工艺 |
4.2.4 实验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可控溶液聚合动力学与聚合特征的研究 |
4.3.2 聚合物分子结构表征 |
4.3.3 2-羟乙基乙烯基醚水相可控正离子溶液聚合机理 |
4.4 总结 |
第五章 4-羟丁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2.2 4-羟丁基乙烯基醚单体蒸馏 |
5.2.3 4-羟丁基乙烯基醚无皂乳液聚合工艺 |
5.2.4 实验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乳液聚合动力学与聚合特征的研究 |
5.3.2 聚合物分子结构表征 |
5.3.3 4-羟丁基乙烯基醚水相正离子乳液聚合机理 |
5.4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低碳醇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Cu物种晶粒尺寸对CuZnAl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 王竟荣.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刘琪灵. 江南大学, 2021(01)
- [4]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乙醇-水体系中的起泡机制研究[J]. 牛奇奇,白艳云,台秀梅,王万绪,王国永. 日用化学工业, 2021(02)
- [5]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胡益涛. 江南大学, 2020(01)
- [6]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雷自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7]高稳核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D]. 吕明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丙烯酸油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朱天宏.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9]植物油燃料制备及玉米脂肪酸酯合成关键基因分析[D]. 张曦媛. 天津大学, 2020(02)
- [10]苯乙烯类和乙烯基醚类水相正离子聚合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 张经瀚.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