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门成为全国第九个信息化试点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晖[1](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我代表江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
郑资锴[2](2020)在《大湾区城际道路定制客运模式研究 ——以广深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和重要增长极?,在四大湾区中经济总量居第二位,人口、土地面积、港口和机场吞吐量均居四大湾区之首。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即将驶入发展快车道,进入全面开放新格局。结合纲要中对大湾区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的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等要求,构建大湾区完善的城际交通体系,推进粤港澳大公共交通一体化,是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促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条件。本文据此开展了对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模式研究,并以广深线为例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首先,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交通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大湾区城市的整体概况和大湾区城际交通状况,总结得出大湾区城际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在供给侧层面、行业定制化应用层面和法律法规层面分析城际定制客运出现的必然性,为后文开展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模式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本文对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进行了研究,对比和分析了班车客运与定制客运两种交通模式的发展特征和优缺点,并对城际定制客运的多阶段发展进行历程回顾,总结出定制客运发展的三个阶段。结合城际定制客运试点改革发展案例和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新零售思想重构“人”、“车”、“场”的出行概念,据此分析城际定制客运商业模型的变化,并对基于新零售模式的城际定制客运服务能力提升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对城际定制客运运营模式进行优化研究,形成建模思路,提出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广深两地城际定制客运需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并根据结果对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运营模式优化提出建议。
谭秀娟[3](2020)在《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反映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流向扶植产业的方向和聚集的程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相关主体的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扩散效应,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以及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本文主要以珠三角九市2014-2018年期间有效执行的230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为样本数。一方面通过文本量化的方法,从政策的有效执行时间、颁布主体、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等四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由于不同的分类维度中存在交叉和重叠,因此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序列、多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通过这个网络关系反映出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颁布情况、补贴政策的作用点、不同城市对科技创新补贴的范围及组合的偏好,以及科技创新补贴方式的合理性等内容。另一方面,以政策文本数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梁仲娇[4](2020)在《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以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为研究出发点,通过采取访谈法,选取了江门市政府相关管理人员、餐厨垃圾运营企业及餐饮单位的管理人员展开访谈。从政策本身、政策主体、政策所需要的资金设备技术、宣传沟通等不同维度来分析政策执行问题的成因。进一步得出由于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出台较晚,存在着政策不够量化细化,政策集中在后端处理,忽略前端处理;政策执行主体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受人员素质和法制观念导致政策执行不一;政策的执行还受资金设备技术因素、宣传沟通渠道的制约,导致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成本高效率低。本文通过对根因进行研究,总结国内外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成功经验,在细化量化现有政策、提升执行主体素质、增加资金设备技术的投入的基础上,还需加强源头治理,提出了就地试点回收处理的政策,鼓励有能力的餐饮单位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实现餐厨垃圾分散就地回收处理,实现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和二次收运污染。并提出将试点单位作为其他餐饮单位或者学生的教育示范基地,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利用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互动促进的良好效果,为餐厨垃圾后续的回收处理提供了新出路,减轻了江门市的财政压力,对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吴贵华[5](2020)在《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文中认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各个城市群不论是创新资源禀赋还是空间结构都有较大差异,不同城市群的创新政策工具、创新要素布局、创新平台搭建等迫切需要关于创新空间集聚、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等的创新经济地理理论支撑。因此,基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研究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对城市群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分布、知识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采用多种空间统计方法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层面考察了中国城市创新空间集聚的特征事实,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创新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资本与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分析发现,创新空间分布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且存在加剧趋势;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核心引领、多点集聚”的团簇式创新集聚格局;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2)基于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是“知识空间集聚→知识溢出强度增大→创新成本降低→知识资本增长率高→知识空间集聚(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第二,当创新要素流动成本较低且知识溢出水平较高时,创新集聚产生了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有利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第三,国际知识溢出提高有利于本国城市群创新中心创新资本份额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国内知识溢出降低了创新中心的资本份额,国际知识在国内跨区域溢出有利于提高边缘城市的资本份额。(3)对知识资本与创新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知识资本积累对创新集聚具有直接溢出效应,对边缘城市创新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创新要素流动不仅对创新中心本地具有创新促进作用,也对边缘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国内研发资本对FDI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有极化效用,国内人力资本有助于进口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4)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的空间演化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圳成为大湾区创新“新中心”;长期来看,研发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为正。因此,大湾区可构建“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空间结构,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文创新在于:一是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出发,以局部溢出模型为基准,引入知识资本流动成本和不同开放度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系统研究知识资本积累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创新中心形成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基于城市、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多角度刻画、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空间集聚特征,发现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三是基于创新空间溢出机制和城市空间分布格局,按“空间特征、空间机理、空间效应”的框架,从实证层面检验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和演化,进而对城市群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建议。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亚晶[7](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彭雄亮[8](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杜俊奇[9](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钟晓辉[10](2020)在《科技金融视角下地方经济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江门市的产业转型路径为例》文中提出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可以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通过发展科技金融,改变现有的科技体制,可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随着各国与科技金融的不断摸索与实践,科技金融的内涵在不断延申,科技金融系统也在逐渐向多要素,多层面,多角度转变,目前已经存在的风险投资、科技贷款、创业板、科创板等平台,都很好的促进了科技成果转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进入体制改革,让金融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把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经济新常态以来,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现实问题。发展科技金融是缩小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科技金融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科技金融的发展比较,围绕科技金融更好推动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出发点,以江门市为例,发现江门的科技金融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在科技金融机构、产品方面创新力度还不够大,科技金融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科技金融推动经济动能转换的效率不高。通过对江门科技金融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发现江门市科技金融发展具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在借鉴吸收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南山等城市的科技金融发展经验,设计以科技金融为支撑的江门市经济动能转换路径。这将为江门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江门成为全国第九个信息化试点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门成为全国第九个信息化试点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2)大湾区城际道路定制客运模式研究 ——以广深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交通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概况 |
2.1.1 大湾区地理位置 |
2.1.2 大湾区行政划分情况 |
2.1.3 大湾区社会经济情况 |
2.1.4 大湾区人口增长情况 |
2.2 大湾区城际交通状况 |
2.2.1 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
2.2.2 道路客运建设情况 |
2.2.3 铁路与公路客运量对比情况 |
2.3 大湾区城际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 |
2.3.1 轨道交通发展对城际班车客运形成冲击 |
2.3.2 机动车保有量提高带来的冲击 |
2.3.3 城际客运相关政策及班车客运运营模式需要突破 |
2.4 城际定制客运出现的必然性 |
2.4.1 从供给侧层面看城际定制客运 |
2.4.2 从行业定制化应用层面看城际定制客运 |
2.4.3 从法律法规层面看城际定制客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湾区城际道路定制客运研究 |
3.1 定制客运的定义 |
3.2 定制客运与班车客运的对比 |
3.3 城际定制客运发展历程 |
3.3.1 多阶段发展历程 |
3.3.2 互联网包车客运服务试点阶段 |
3.3.3 城际定制客运试点改革发展经验案例 |
3.4 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发展现状 |
3.4.1 运营公司主体 |
3.4.2 运营状态变化 |
3.4.3 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3.5 基于新零售概念的城际定制客运研究 |
3.5.1 基于新零售模式重构城际出行概念 |
3.5.2 基于新零售模式的商业模型变化 |
3.5.3 基于新零售模式的定制客运服务效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城际定制客运运营模式优化研究 |
4.1 城际定制客运运营模式 |
4.1.1 点到点 |
4.1.2 站到站 |
4.1.3 区域到区域 |
4.1.4 运营模式对比 |
4.2 运营模式优化思路 |
4.3 模型构建 |
4.3.1 建模思路 |
4.3.2 模型构建影响因素 |
4.3.3 上下车点聚类方法 |
4.3.4 模型选择 |
4.3.5 基本假设 |
4.3.6 符号定义 |
4.3.7 目标函数构建 |
4.3.8 约束条件 |
4.4 算法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城际定制客运运营模式优化案例 |
5.1 广深两地城际定制客运发展现状 |
5.1.1 广深城际定制客运运营企业简介 |
5.1.2 广深城际定制客运运营现状 |
5.1.3 当前需求获取方式 |
5.1.4 当前运营状况 |
5.2 案例背景 |
5.2.1 背景数据 |
5.2.2 线路服务区域——广州市天河区 |
5.2.3 线路服务区域——深圳市南山区 |
5.3 站点选择 |
5.3.1 数据收集 |
5.3.2 坐标代换 |
5.3.3 节点聚类 |
5.3.4 节点聚类对比分析 |
5.4 求解结果分析 |
5.4.1 点与点距离计算 |
5.4.2 计算结果 |
5.4.3 数据分析 |
5.4.4 不同站点数量的影响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大湾区城际定制客运运营模式建议 |
6.1 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阶段下的商业模型应用 |
6.2 有针对性的对乘客的出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
6.3 有针对性的提升运输企业信息化水平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算法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珠三角九市科创及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2.2 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 科技创新补贴和政府投资基金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分析维度的确定 |
3.3 定义分析单元与编码 |
3.4 信度与效度评估 |
3.5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结构失衡 |
4.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3 项目补助方式有待改进 |
4.4 区域创新系统开放度有待提升 |
4.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强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科创补贴政策对珠三角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模型选择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6 对策建议 |
6.1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 |
6.2 加强创新平台的有效建设 |
6.3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
6.4 提高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
6.5 提升科技创新补贴资金效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词 |
(4)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餐厨垃圾 |
1.5.2 资源化 |
1.5.3 政策执行 |
2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发展现状 |
2.1 江门市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现状 |
2.1.1 江门市餐厨垃圾的产生量 |
2.1.2 江门市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量 |
2.1.3 江门市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方式 |
2.2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的现行政策 |
2.2.1 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2.2.2 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决策过程 |
2.2.3 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执行现状 |
3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存在问题 |
3.1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偏差 |
3.1.1 政策象征式执行 |
3.1.2 政策附加式的执行难以落实 |
3.1.3 各主体单位选择性执行政策 |
3.2 各级执行者对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抵制 |
3.2.1 餐厨垃圾产生者对政策的抵制 |
3.2.2 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单位的参与积极性不足 |
3.2.3 职能部门矛盾式执行政策 |
3.3 政策执行的资金设备技术准备不充分 |
3.3.1 配套资金准备不充分 |
3.3.2 设备技术准备不充分 |
3.4 政策意见反馈机制缺失 |
4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策本身质量问题 |
4.1.1 政策缺乏量化细化 |
4.1.2 集中回收处理政策不利于源头就地处理 |
4.2 政策主体的影响因素 |
4.2.1 管理主体职责不明确 |
4.2.2 人员不足及水平参差 |
4.2.3 执行主体的法制观念不足 |
4.3 政策需要的资金、设备、技术的影响因素 |
4.3.1 政府投入资金的制约 |
4.3.2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因素的制约 |
4.3.3 餐厨垃圾处理配套技术因素的制约 |
4.4 政策沟通宣传的渠道不畅通 |
4.4.1 政策宣传的渠道不足 |
4.4.2 政策意见反馈渠道不畅通 |
5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的对策建议 |
5.1 制定明确可行的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 |
5.1.1 完善政策漏洞、细化执行方案 |
5.1.2 增加源头分散处理的政策条文 |
5.1.3 优化付费政策 |
5.2 推动政策执行主体人员的改善提升 |
5.2.1 加强宣传,提高对政策的认同 |
5.2.2 健全政策执行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
5.3 加强设备技术保障 |
5.3.1 推动有机制剂技术的研发与生产 |
5.3.2 设备和有机制剂的减免发放 |
5.4 加强专项资金补贴保障 |
5.4.1 增加补贴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 |
5.4.2 增加对集中回收处理企业的专项资金补贴 |
5.5 大力推行餐厨垃圾就地回收处理的优惠政策 |
5.5.1 推出试点政策 |
5.5.2 土地优惠政策 |
5.5.3 减免费用和排污税收优惠政策 |
5.6 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培训,提升民众的认知度 |
5.6.1 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实现源头分类减量 |
5.6.2 开展学生群体的培训,提升未来国民素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的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B 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的访谈问题提纲 |
致谢 |
(5)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关于创新空间分布、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研究综述 |
2.1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与创新空间集聚 |
2.1.1 创新经济地理研究 |
2.1.2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 |
2.1.3 创新空间集聚 |
2.2 知识空间溢出及其与创新空间集聚的关联 |
2.2.1 知识空间溢出机制 |
2.2.2 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空间集聚 |
2.2.3 创新空间集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
2.3 城市群创新集聚与创新中心 |
2.3.1 城市群创新的空间结构 |
2.3.2 城市群创新中心 |
2.3.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 |
2.4 总结性评述 |
第3章 主要城市群创新中心的时空演化特征 |
3.1 主要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 |
3.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 |
3.2.1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 |
3.2.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 典型城市群创新网络时空演化特征 |
3.3.1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的层级体系 |
3.3.2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新经济地理学LS模型及拓展 |
4.1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基准的LS模型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4.1.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1.3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循环累积效应 |
4.1.4 小结 |
4.2 拓展1:城市群创新要素流动的LS模型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2.3 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拓展2: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LS模型 |
4.3.1 模型基本假设 |
4.3.2 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3.3 国际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空间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计量的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检验 |
5.1 知识资本积累、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关系 |
5.1.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1.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1.3 稳健性检验 |
5.1.4 小结 |
5.2 创新要素流动、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
5.2.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2.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2.4 小结 |
5.3 国际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分析 |
5.3.4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及创新中心形成——案例分析 |
6.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
6.1.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的时间分布特征 |
6.1.2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空间演化 |
6.2 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结构研究 |
6.2.1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6.2.2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 |
6.2.3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
6.2.4 小结 |
6.3 大湾区城市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集聚关系研究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度 |
6.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4 小结 |
6.4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路径分析 |
6.4.1 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
6.4.2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城市群及其空间范围划分 |
附录B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
附录C 第5章部分检验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10)科技金融视角下地方经济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江门市的产业转型路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经济动能转换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科技金融与经济动能转换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金融 |
2.1.2 经济动能转换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2 R&D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产业革命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经验借鉴 |
3.1 国际科技金融发展经验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德国 |
3.1.4 国外科技金融发展的总体评价 |
3.2 国内科技金融发展经验 |
3.2.1 北京中关村 |
3.2.2 上海张江 |
3.2.3 深圳南山 |
3.2.4 国内科技金融发展的总体评价 |
3.3 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比较 |
第4章 江门经济发展动能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江门经济发展动能的现状 |
4.1.1 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 |
4.1.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
4.1.3 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 |
4.2 江门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江门工业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
4.2.2 江门经济发展量小质弱 |
4.2.3 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
4.2.4 科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足 |
第5章 科技金融推动江门经济动能转换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5.1.1 数据说明与指标选取 |
5.1.2 模型构建 |
5.2 实证分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以科技金融为支撑的江门经济动能转换的路径设计 |
6.1 江门经济动能转换方案设计——以农业产业链重构为例 |
6.1.1 江门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6.1.2 江门农业产业链重构的科技金融创新设计 |
6.2 促进江门经济动能转换的科技金融建议 |
6.2.1 建立科技金融基础服务平台 |
6.2.2 建设统一的企业评级体系 |
6.2.3 引进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 |
6.2.4 推动科技信贷产品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江门成为全国第九个信息化试点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工作报告[N]. 吴晓晖. 江门日报, 2021
- [2]大湾区城际道路定制客运模式研究 ——以广深线为例[D]. 郑资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谭秀娟. 暨南大学, 2020(05)
- [4]江门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梁仲娇. 暨南大学, 2020(07)
- [5]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D]. 吴贵华. 华侨大学, 2020(11)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10]科技金融视角下地方经济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江门市的产业转型路径为例[D]. 钟晓辉.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