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制种又有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宗[1](2021)在《巨星何以成为巨星?——袁隆平的旨趣、才华与机遇》文中认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持续的科学创造力与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在中国当代科学家中罕见。袁隆平为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为解决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为水稻科技的原始创新与推广应用,连攀高峰,奋斗一生。他完美地实现了心怀"国之大者"、放眼世界、个人志趣三者的统一。超常的人生旨趣、全能的农学才华以及多重的机遇垂青,是促其成功的三大主要因素。作为农学大师,他还将多种宝贵品性集于一身——科学脑、人文心、农民体、诗人梦。
潘斌清[2](2020)在《新改良BT型粳稻不育系的鉴定及其优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籼粳杂交是改良现有BT型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提高杂交粳稻制繁种产量的有效途径。为明确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几年新选育的3个籼粳交偏粳型BT型不育系5-55A、5-108A、5-110A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2个纯粳BT型不育系武运粳7号A和常119A为对照,通过鉴定,分析比较了新选育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异交习性及不育性的稳定性;同时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常优4号和常优6号为对照,对以上不育系所配制的5个杂种组合常优16-15、常优17-7、常优17-6、常优16-7、常优16-8进行产量性状鉴定和优势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 比,5-55A、5-108A、5-110A始穗期早8-15天,增加了配组利用的自由度。2、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 比,5-55A、5-108A、5-110A,盛花期提前1-2d,花期更集中,日开花时间提早,日开花高峰明显,颖花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开花当日日开花量大,异交结实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有利于获得繁殖制种的高产。3、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 比,5-55A、5-108A、5-110A,株高相对较高,穗型和粒型较长,颖花长宽比可达到2.5-2.9。5-55A、5-108A、5-110A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一样,花粉以染败为主,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不育性稳定。4、与对照常优4号和常优6号相比,新选育的5个杂粳组合常优16-15、常优17-7、常优17-6、常优16-7、常优16-8在株高、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6个性状上均具有正向优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3个性状上表现出显着的竞争优势,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均超过40%。以上结果表明,新选育的籼粳交偏粳型不育系5-55A、5-108A、5-110A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制种繁殖特性好,具有较好的配组应用前景。
龚桥[3](2018)在《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对川华A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利用区试资料总结其所配组合川华优3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一、川华A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川华A的亲本分别是中浙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ZZB-28-1和优质保持系中间材料丝苗2-7,野败型胞质。主要特征特性研究表明,川华A的播始历期和叶龄与川106A相当;分蘖力较强,细长粒形,谷粒长宽比3.5,千粒重约23g。败育彻底,花粉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保持系的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二、用川华A等亲本进行的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为:1、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等9个性状的差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川华A的产量GCA效应值为-3.15;日产量GCA川华A仅次于冈46A;川华A的生育期、有效穗等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配组出不同类型的杂交稻新组合;川华A的日产量GCA比较突出。2、特殊配合力(SCA)方面,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的SCA效应值的差异都明显。川华A所配组合的单株产量、日产量、生育期、着粒密度、穗平着粒数和结实率等6个性状的SCA均列首位,组合川华A/蜀恢527、川华A/成恢3203的日产量SCA效应值居所有组合的前两位。表明川华A的多数性状SCA比较突出。3、在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的F1基因型方差中,GCA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表明这些性状的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生育期等6个性状都是母本的GCA方差所作的贡献大,这些性状以加性遗传为主;但是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这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双亲的互作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的非加性遗传作用更强。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面,单株产量与日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有效穗、着粒数和着粒密度正相关;日产量与有效穗、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四、川华A的配套制种技术方面,制种调差应为父本与不育系同期或比不育系早1-2天;“九二〇”每公顷用量控制在180g-225g(比常规减少15%左右);适时提早收割,避免高温暴晒。在大面积制种试验田中实收测产,平均产量212kg/667㎡。五、所配组合川华优320在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8.535t/hm2,比对照增产6.08%;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629t/hm2,比对照增产6.5%;区试鉴定为国标二级优质米;表现出熟期较早、优质抗病、丰产稳产等特征。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黄云,董建辉[4](2017)在《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三系杂交棉降低了制种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制种程序简便,纯度高,适合大面积制种,所以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对三系杂交棉的品种、纤维品质和制种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三系杂交棉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钟正林[5](2017)在《水要说话》文中指出开卷不可忽略夜色如柴锅下的锅墨子。天亮前的黑黢,是房子外的村子,越来越瘦的村子。老易站在屋檐下,盯着平原深处的皇天坝被天边的光亮映出水墨的褶皱。他在想着光亮里的那个人。自己将要去见的那个人,其实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与他一点也亲热不起来,可又不得不去找。他与老婆芝芝在床上翻来覆去,磕绊了多少回,可最终还是得去
代金英[6](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认为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陈勇[7](2017)在《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法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及施肥次数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华占、蜀恢527和R9311三个父本为材料,设计等行距(20/25×30cm)和宽窄行距(20/25×40cm、20 cm)两种6行父本插秧机移栽父本,等行距(20/25×30cm)人工移栽做对照,并采用13次三种施肥处理,研究了两种机插方式和三种施肥方式对父本群体分蘖成穗特性、播始历期、抽穗历期、穗粒构成的影响,并调查了分3次施肥的机插群体中不同单穴苗数的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三个父本等行距机插秧的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数均显着高于等行距人工手插秧,说明三个父本采用机插秧均能显着提高其有效穗和颖花数;其中华占宽窄行距机插秧的单位面积有效穗(383.88穗/m2)和颖花数(6.966万个/m2)要显着高于等行距机插秧,蜀恢527与R9311宽窄行距机插秧的单位面积有效穗(364.07穗/m2)和颖花数(6.617万个/m2)与等行距机插秧差异不明显,说明父本华占宽窄行机插秧能显着提高其有效穗和颖花数。(2)三个父本分2次施肥的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数与分3次施肥均无显着差异,但两者均显着高于一次性施肥,说明三个父本分2次或3次施肥相比一次性施肥显着提高了其有效穗;三个父本采用的三种施肥方法中,单位面积颖花数表现为B3(分3次施肥)>B2(分2次施肥)>B1(一次性施肥),说明每增加一次施肥,其单位面积颖花数呈显着增加。(3)父本华占、蜀恢527在各处理中,第1期的各播始历期之间仅相差2天,第2期仅相差1天,父本R9311在各处理中,第1、2期的各播始历期之间均仅相差2天,说明两种机插方式与三种不同施肥方法对三个父本的播始历期没有显着影响。在抽穗历期方面,三个父本均表现为两种机插秧的抽穗历期比等行人工插秧有所缩短;分3次施肥的抽穗历期比一次性施肥有明显增长。(4)单穴基本苗数在17苗间,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父本华占、蜀恢527、R9311采用宽窄行机插秧的抽穗历期缩短率分别达到30.0%、25.0%、36.4%,等行机插秧的抽穗历期缩短率分别为22.2%、18.2%、27.3%,说明随着单穴栽插苗数的增加,3个父本的抽穗历期明显缩短。(5)随着每穴机插基本苗数的增加,三个父本的平均单穴有效穗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平均单穗颖花数均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由于单穗颖花数逐步减少,平均单穴颖花数先增加后又减少,最终单穴栽插35苗的单穴颖花数较多。(6)每穴机插17苗,父本华占在宽窄行距机插秧的单穴颖花数较等行距机插秧分别增加7.4%、8.1%、5.8%、10.1%、15.5%、15.7%、22.2%,说明随着单穴苗数的增加,分蘖能力强的父本华占采用宽窄行机插秧较等行机插秧在单穴颖花数方面的优势表现越明显。分蘖能力较弱的父本蜀恢527在宽窄行距机插秧的单穴颖花数较等行距机插秧分别增加1.4%、3.2%、3.0%、4.4%、8.5%、8.2%、14.9%,分蘖能力弱的父本R9311在宽窄行距机插秧的单穴颖花数较等行距机插秧分别增加2.4%、0.8%、1.8%、0.2%、6.2%、6.1%、9.8%,说明单穴苗数增加至57苗时,分蘖能力较弱的父本蜀恢527和R9311采用宽窄行机插秧较等行机插秧在单穴颖花数方面的优势表现较明显。
聂智星[8](2017)在《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重要的蛋白和油料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豆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系和细胞核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GMS)系是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两类重要材料。水稻野败型细胞质的成功利用经验表明,优异的不育细胞质可能是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突破口。目前主要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供体亲本只有4个。因此,筛选新的大豆不育细胞质源并选育成不育系显得尤为重要。细胞核不育系在油菜、水稻等作物中的成功应用及前人对大豆细胞核不育系的制种研究表明,大豆细胞核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组在2001年发现了一个育性稳定的细胞核不育突变体,且异交结实性好,因此对该细胞核不育材料进行研究可为其后续利用奠定基础。杂种优势利用一方面需要雄性不育系作为材料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黄淮地区东南片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一个重要地区。筛选该地区的大豆产量强优势杂交组合并进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解析十分必要。本研究选择主要来源于黄淮地区东南片的优良大豆推广品种作为亲本,通过North Carolina Ⅱ试验设计(NCⅡ),筛选大豆产量优异的杂交组合,同时利用高通量分子标记对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进行全基因组解析,并为优良杂交组合的改良提出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及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为筛选新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源,利用覆盖6个生态区的43份野生材料和44份地方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共得到143个杂交组合Fi,2012年获得其中45个组合的BC1F1回交种,发现[(N23239×N04631)F1×N04631]和[(N23661× N23658)F1×N23658]两个组合呈现部分不育特性,花粉萌发率(Pollengerminationrate,PGR)分别为10.05%和24.00-55.03%。对后一个组合连续回交至BC4F1代后得到了败育率为100%的植株,即新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不育系NJCMS4A的细胞质来源于广东大埔地方品种N23661,同已有不育细胞质的来源均不相同。通过线粒体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和ORF(Open reading frame,ORF)标记分析N23661和另外3个不育细胞质N8855、N21566、中豆19的线粒体发现:N23661的线粒体同N21566、中豆19存在差异;利用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的方法发现,N23661的线粒体基因组同N21566、N8855存在差异;利用前人已发表的线粒体标记SCAR821发现N23661的线粒体同另一不育细胞质汝南天鹅蛋存在差异。综上述,NJCMS4A的细胞质应为一新的不育细胞质,但本研究不能确定不同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是否存在差异。2大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3H不育基因msNJ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NJS-13H为一自然突变不育材料,其不育性受到一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采用BSA 法(Bulkedsegregateanalysis,BSA)将NJS-13H 的隐性不育基因位点msNJ初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的Satt550和Satt094两个标记之间。利用NJS-13H×NN1138-2F2、NJS-13H×N2899 F2 和 NJS-13H 高世代分离群体(Segregating population of advanced generations,SPAG),3个群体的1075株隐性单株对不育基因msNJ进一步定位,最终将不育基因定位于3个群体定位区段的共有区域,10号染色体SSR标记BARCSOYSSR10794 和 BARCSOYSSR10819 之间,物理位置为 Gm10:29078678..30401139,共 1322461 bp。对该定位区段分析发现,共有27个候选基因,其中4个候选基因可能同雄性不育相关。对4个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发现,在雄性不育植株中Glyma.10G117000的编码区存在一个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了氨基酸的变化。结合qRT-PCR分析表明,Glyma.10G117000可能是NJS-13H的不育候选基因。3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遗传解析与改良黄淮地区东南片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一个重要地区。本研究挑选31份主要来源于黄淮地区东南片的优良高产大豆推广品种和3份美国大豆品种,2010-2013年按NCⅡ试验设计配制5X 10(2组)和5×5(1组)3组杂交组合。其中淮安试验点2010-2013年进行2组NCⅡ试验,临沂试验点2010-2011年进行1组NCⅡ试验,连续两年鉴定亲本及杂种F1产量、蛋白和油脂表现。分析大豆的杂种优势、筛选优异的杂交组合、定位与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并对杂种改良提出策略。(1)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杂交组合的产量、蛋白、油脂的杂种优势发现,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明显,而蛋白和油脂几乎没有杂种优势。在3组NCⅡ杂交组合中产量的超亲优势平均数分别为10.12%、5.01%、16.42%,产量最高的杂交组合分别为淮豆9号X南农88-31(3077.12kg/hm2)、徐豆 13 ×Bedford(4386.57kg/hm2)、冀豆 12X 临豆 9 号(3900.56 kg/hm2)。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33.57%、30.84%、95.77%。在3组NCⅡ试验中,分别优选出7个、5个和7个高产高优势组合。(2)大豆Fi杂种产量相关QTL及等位变异效应解析利用软件PLSRCGA 1.0分别对3组NCⅡ试验杂交组合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7个与大豆产量显着相关的QTL。其中QTL qHybyld-15-4在3组NCⅡ试验中均被检测到,qHybyld-2-3、qHybyld-2-8、qHybyld-3-1、qHHybyld-5-3、qHybyld-9-3、qHHybyld-15-2和qHybyld-15-5等7个QTL在两组NCⅡ试验中被检测到。全部47个QTL共对应41个候选基因。在3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QTL-等位变异qHlybyld-2-2-A1、qHyb yld-3-5-A2/qHyb yld-15-5-A3、qHybyld-2-7-A1 的加性效应值分别在各自NCⅡ试验中表现最大。南农88-31、豫豆22、Forrest、冀豆17、Bedford、徐豆13、晋豆34、周豆11和冀豆12为优异的加性QTL-等位变异载体亲本。QTL-等位变异 qHyb yld-2-4-A1/A6、qHyb yld-15-1-A 1/A2 和 qHyb yld-16-1-A3/A4 的显性效应值分别在各自NCⅡ试验中表现最大。(3)优异杂交组合杂种产量相关QTL-等位变异的遗传解析分别选取3组NCⅡ试验中产量排名前5位的杂交组合,对其所含有的杂种产量相关QTL-等位变异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超显性QTL-等位变异是大豆高产高优势杂交组合的主要遗传构成,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基础。(4)杂交组合亲本的改良根据大豆杂种产量相关QTL各等位变异的效应值,对本研究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亲本提出改良策略。将当前杂交组合亲本中效应值低的QTL-等位变异改良成效应值高的等位变异,即可完成亲本的改良。由于每一个QTL均含有多个等位变异,故每一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可能有多种改良方案。我们仅对每个QTL的等位变异改良成效应值最高等位变异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每组NCⅡ试验中产量最高的杂交组合为例进行说明。(5)基于大豆杂种产量QTL基因型值的配合力分析本研究利用杂交组合中检测到的杂种产量相关QTL的基因型值,计算得到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将得到的基因型配合力与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及表型配合力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基因型配合力同表型配合力显着相关,能够较好的预测大豆杂种优势。
路坦[9](2017)在《抗虫杂交棉高效人工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杂交棉凭借其品种优势在棉花生产上占据重要地位,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种中人工制种杂交种占比在90%以上,然而人工制种较费工费时、成本偏高,制约了杂交棉的推广应用,提高制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制种效率与种子质量,本研究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西农棉35为材料,开展以下研究:高效人工去雄授粉技术研究,试验设置4个处理(花瓣标记不套管、挂线标记不套管、花瓣标记套管、挂线标记套管),调查统计花瓣标记技术与无套管技术的工作效率与用工成本;花粉贮藏与适时授粉研究,统计自然花粉、低温贮藏花粉在开花当日(8:30-9:30、9:30-10:30、10:30-11:30、11:30-12:30、14:30-15:30、15:30-16:30、16:30-17:30、17:30-18:30)与次日(8:30-9:30、9:30-10:30、10:30-11:30、11:30-12:30)不同时段授粉的成铃率、单铃种子数和子指;抗虫杂交棉假杂种鉴定技术研究,在棉苗的三个时期(子叶期、12叶期、23叶期),采用不同浓度(1g/L、2g/L、3g/L)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不同浓度(2g/L、4g/L、6g/L)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雾,探索硫酸卡那霉素涂抹、喷雾两种施药方式的最佳鉴定时期与浓度。本试验研究结果:1.花瓣标记技术可提高制种工作效率11.87%,每公顷减少用工成本7762.65元;无套管技术可提高制种工作效率10.50%,每公顷减少用工成本6910.42元,无套管技术所生产的杂交种纯度为98.19%,达到国家标准;综合应用花瓣标记技术与无套管技术,可提高制种工作效率23.64%,每公顷节省用工成本14740.8元、材料费300元。2.低温贮藏花粉应成为杂交制种生产的常备措施。制种授粉应遵循“先当日,再次日,先上午,再下午”的优先序列,当日上午自然花粉授粉效果最好,最佳时段为9:30-10:30;当日下午低温贮藏花粉授粉效果优于自然花粉,最佳时段为15:30-16:30;次日上午应在11:30前结束授粉工作。自然花粉不同时段授粉成铃率与单铃种子数呈单峰,低温贮藏花粉不同时段授粉成铃率与单铃种子数呈不对称双峰。自然花粉不同时段授粉对成铃率及单铃种子数影响较大,而对子指影响小;低温贮藏花粉不同时段授粉对成铃率影响较大,而对单铃种子数及子指影响较小。3.在西农棉35的12叶期,以2g/L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以4g/L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雾,是鉴定假杂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棉苗真叶期较子叶期对硫酸卡那霉素反应敏感,12叶期、23叶期用2g/L、4g/L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和4g/L、6g/L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雾均可有效鉴定抗虫杂交棉假杂种。
陈卫国,刘克禄,陈琛,田斌,王佐伟[10](2017)在《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中期和后期2个不同时期、晴天和阴天2种不同天气、上午和午后延迟及下午3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杂交授粉3因素(2×2×3)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5.3%和35.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56粒和76粒、0.534 g和0.727 g)均存在极显着差异。晴天和阴天杂交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没有显着差异。上午授粉(8:00—11:00时授粉)和午后延迟授粉(12:00—15:0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1.3%和64.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74粒和81粒,0.731 g和0.726 g)均较高,下午授粉(16:00—19:3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为40.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33粒和0.328 g)均较低,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各不同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着。杂交授粉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3因素之间还存在极显着的互作效应。
二、杂交制种又有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制种又有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巨星何以成为巨星?——袁隆平的旨趣、才华与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常的人生旨趣 |
二、全能的农学大师 |
(一)田野功夫 |
(二)科学思想 |
(三)技术创新 |
(四)战略筹划 |
(五)哲学思维 |
三、多重的机遇垂青 |
(一)丰饶的水稻资源 |
(二)强烈的社会需求 |
(三)开放的遗传研究 |
(四)自主的小微平台 |
四、结语 |
(2)新改良BT型粳稻不育系的鉴定及其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生产种植概况 |
1.2 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背景 |
1.3 杂交粳稻发展的现状 |
1.4 太湖地区杂交粳稻发展概况 |
1.5 杂交粳稻发展推广面临的问题 |
1.5.1 杂种优势不突出 |
1.5.2 制种产量和纯度不高 |
1.6 杂交粳稻发展的应对方法 |
1.6.1 增大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稳步提升优势水平 |
1.6.2 改良不育系亲本开花习性,提高杂交种产量与种子纯度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育系生育期及开花历期调查 |
2.2.2 不育系单穗开花动态观察 |
2.2.3 不育系日开花动态观察 |
2.2.4 不育系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调查 |
2.2.5 不育系柱头活力测定 |
2.2.6 不育系花粉育性和自交小穗育性鉴定 |
2.2.7 不育系成熟期性状考查 |
2.2.8 不育系配置的杂交组合的性状鉴定与优势比较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育系开花历期 |
3.2 单穗逐日开花动态 |
3.3 不育系日开花动态 |
3.4 不育系的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 |
3.5 不育系柱头活力 |
3.6 不育系的稳定性鉴定 |
3.7 不育系的农艺性状 |
3.8 新选配杂交组合的性状表现和优势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我国水稻育种概况 |
1.1 水稻育种历程 |
1.2 新形势下对水稻品种的要求 |
2 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 |
2.1 三系不育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2.1.1 野败型不育系 |
2.1.2 冈型不育系 |
2.1.3 D型不育系 |
2.1.4 印尼型不育系 |
2.1.5 红莲型不育系 |
2.1.6 K型不育系 |
2.1.7 88型不育系 |
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 三系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 |
3.1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
3.2 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
3.3 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
4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
4.1 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因素 |
4.2 优质稻米的需求现状 |
4.3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目标及途径 |
4.4 稻米品质与种植环境的研究 |
5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进展 |
5.1 影响水稻抽穗期的因素 |
5.1.1 环境因素 |
5.1.2 遗传因素 |
5.2 水稻日产量与抽穗期的关系 |
6 研究意义与开题设想 |
第二章 野败型优质不育系川华 A 的选育及分析 |
1 川华A的选育过程 |
1.1 育种思路及方法 |
1.2 亲本材料的来源 |
1.3 选育过程 |
2 川华 A 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
2.1 试验材料及田间试验 |
2.2 分析内容及方法 |
2.2.1 株叶型及穗部特征特性调查 |
2.2.2 育性鉴定及套袋自交结实率观察 |
2.2.3 生育期和主茎叶龄调查 |
2.2.4 抽穗动态和开花习性调查 |
2.2.5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状态考察 |
2.2.6 柱头生活力测定 |
2.2.7 川华A的稻米品质分析 |
2.2.8 川华A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川华A的主要特征特性 |
3.1.1 形态特征特性 |
3.1.2 育性鉴定 |
3.1.3 抽穗动态与花时习性调查 |
3.1.4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
3.1.5 柱头生活力测定 |
3.1.6 稻米品质分析 |
3.2 生育期特性 |
3.2.1 川华A生育期特性 |
3.2.2 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
第三章 川华A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1 川华 A 的配合力分析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性状调查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2.2 川华A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
2.2.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2.2.4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
2.2.5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川华A的应用研究 |
1 川华优320 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
1.1 亲本特征特性 |
1.2 制种技术体系 |
1.2.1 制种田选择及隔离要求 |
1.2.2 适当缩小父母本播差期 |
1.2.3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
1.2.4 田间管理 |
1.2.5 花期预测与调节 |
1.2.6 适量喷施赤霉素 |
1.2.7 赶粉、去杂、收贮 |
2 川华优 320 区试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2.1 产量结果比较分析 |
2.2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2.3 稻米品质结果 |
2.4 稻瘟病抗性结果 |
2.5 生产试验结果 |
2.6 川华优 320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讨论 |
1 川华A的选育方法及思路 |
2 川华A的配组 |
3 三系不育系选育的方向 |
附表1 各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等的表现 |
附表2 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4)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 |
1.1 三系杂交棉品种审定的现状 |
1.2 三系杂交棉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现状 |
1.3 三系杂交棉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 |
2 三系杂交棉制种技术研究现状 |
3 对三系杂交棉育种的发展建议 |
3.1 加强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制 |
3.2 加强棉花三系材料的共享和新品种的选育 |
3.3 加快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及其恢复的分子机理研究 |
3.4 加大三系杂交棉制种技术新途径的研究 |
(5)水要说话(论文提纲范文)
1. 隐痛 |
2. 糟蹋 |
2. 叹息 |
3. 猫戏老鼠 |
4. 书和笔 |
5. 陷阱 |
6. 名字 |
7. 真伟大 |
(6)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
2.2 亲本配合力 |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
4.2 分子设计育种 |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内容 |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
2.10 结实调查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
4 讨论 |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法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的培养目标 |
1.1.1 父本群体占地比小且有效花粉充足 |
1.1.2 父本群体花期较长且单位面积花粉密度大 |
1.1.3 异交态势理想且农艺性状优良 |
1.2 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构建与定向培养技术 |
1.2.1 分期播种技术 |
1.2.2 父本育秧方法的选择 |
1.2.3 父本基本苗数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父母本行比与父本种植方式 |
1.2.5 父本定向培养的施肥方法 |
1.3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械化种植技术现状 |
1.4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法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观察记载内容、标准以及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三个父本分蘖动态的影响 |
2.3.2 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三个父本单位面积最高苗数的影响 |
2.3.3 机插秧与施肥次数对三个父本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影响 |
2.3.4 栽插方式对成穗率的影响 |
2.3.5 施肥方式对成穗率的影响 |
2.3.6 栽插方式与施肥方式对成穗率影响互作效应分析 |
2.3.7 栽插方式与施肥方法对成穗率影响的原因分析 |
2.3.8 机插秧与施肥次数对三个父本单穗颖花数的影响 |
2.3.9 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三个父本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影响 |
2.3.10 三个父本单位面积颖花数与各调查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
2.3.11 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父本华占播始历期的影响 |
2.3.12 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父本华占抽穗历期的影响 |
2.3.13 栽插方式与施肥方式对父本蜀恢527播始历期的影响 |
2.3.14 栽插方式与施肥方式对父本蜀恢527抽穗历期的影响 |
2.3.15 栽插方式与施肥方式对父本R9311播始历期的影响 |
2.3.16 栽插方式与施肥方式对父本R9311抽穗历期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机插不同单穴苗数对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观察记载内容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华占机插每穴基本苗数对抽穗特性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
3.3.2 蜀恢 527 机插每穴基本苗数对抽穗特性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
3.3.3 R9311 机插每穴基本苗数对抽穗特性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两种机插方式中每穴不同基本苗数对三个父本播始历期的影响 |
3.4.2 两种机插方式中每穴不同基本苗数对三个父本抽穗历期的影响 |
3.4.3 两种机插方式中每穴不同基本苗数对三个父本穗粒性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种优势在农作物中的利用现状 |
2 雄性不育与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
2.1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
2.2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
2.3 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
2.4 大豆细胞核不育研究进展 |
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方法及设计育种 |
3.1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 |
3.2 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
3.3 杂种优势的研究方法 |
3.4 农作物的设计育种 |
3.5 大豆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和有待克服的主要瓶颈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大豆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及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 |
研究目的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程序 |
1.3 雄性育性检测 |
1.4 线粒体DNA的提取 |
1.5 mtSSR和ORF标记的筛选及引物设计 |
1.6 mtSSR及差异ORF引物扩增 |
1.7 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细胞质源N23661的发现及转育 |
2.2 NJCMS4A细胞质同已有不育细胞质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发掘大豆新不育细胞质的策略 |
3.2 大豆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鉴别方法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3.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杂种F1的育性稳定性 |
第三章 大豆新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3H的发现及不育基因位点MS_(NJ)的定位 |
研究目的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来源及田间种植 |
1.2 植株育性调查及取样 |
1.3 花粉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1.4 DNA、RNA样品制备、提取及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1.5 SSR标记、基因扩增及qRT-PCR分析 |
1.6 不育基因定位群体及分子连锁图的构建 |
1.7 引物合成及电泳 |
1.8 目标区域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及系统进化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3H的材料特性和育性遗传分析 |
2.2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位点ms_(NJ)的定位 |
2.3 NJS-13H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分析 |
3 讨论 |
3.1 大豆雄性育性基因表达分析中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近着丝粒区对NJS-13H不育基因位点ms_(NJ)定位的影响 |
3.3 不育基因位点ms_(NJ)为一新的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雌性可育基因位点 |
3.4 NJS-13H在大豆育种中的利用前景 |
第四章 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遗传解析与改良 |
研究目的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田间试验设计 |
1.2 性状测定 |
1.3 表型统计分析 |
1.4 基因型鉴定 |
1.5 NCⅡ试验杂交组合杂种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淮安点第1组NCⅡ试验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和QTL遗传解析 |
2.2 淮安点第2组NCⅡ试验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和QTL遗传解析 |
2.3 临沂点NCⅡ试验中大豆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和QTL遗传解析 |
2.4 基于大豆F_1杂种产量QTL基因型值的配合力分析 |
2.5 大豆F_1杂种产量相关QTL |
2.6 大豆杂种产量相关位点的候选基因分析 |
3 讨论 |
3.1 黄淮地区东南片大豆杂种优势表现 |
3.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3.3 大豆杂种亲本改良过程中优异位点及等位变异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1.1 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及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4A的选育 |
1.2 大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NJ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1.3 筛选出一批优异亲本及杂交组合 |
1.4 大豆杂种产量相关QTL及其等位变异的效应解析 |
1.5 优异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的QTL遗传解析 |
1.6 基于大豆F_1杂种产量QTL基因型值的配合力分析 |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抗虫杂交棉高效人工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3.2 棉花杂交制种方法概述 |
1.3.3 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4 陆地棉花粉、柱头生活力研究 |
1.3.5 利用硫酸卡那霉素鉴定转基因抗虫棉 |
1.4 前期研究成果 |
1.5 研究内容 |
1.5.1 提高制种工作效率 |
1.5.2 提高杂交种种子质量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药剂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高效人工去雄授粉技术研究 |
2.3.2 花粉贮藏技术与授粉时段的研究 |
2.3.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幼苗假杂种鉴定技术研究 |
2.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效人工去雄授粉技术研究 |
3.1.1 花瓣标记技术工作效率结果与分析 |
3.1.2 无套管技术工作效率结果与分析 |
3.1.3 各处理工作效率结果与分析 |
3.2 花粉贮藏技术与授粉时段研究 |
3.2.1 自然花粉不同时段授粉结果 |
3.2.2 低温贮藏花粉不同时段授粉结果 |
3.2.3 自然花粉与低温贮藏花粉授粉成铃率结果比较 |
3.2.4 自然花粉与低温贮藏花粉授粉单铃种子数与子指结果比较 |
3.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幼苗假杂种鉴定技术研究 |
3.3.1 卡那霉素鉴定技术研究结果 |
3.3.2 杂交种硫酸卡那霉素鉴定结果 |
第四章 高效人工制种技术的应用 |
4.1 制种田概况 |
4.2 制种田管理 |
4.3 制种程序 |
4.4 高效人工制种技术制种产量与成本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花瓣标记技术与无套管隔离技术的可行性 |
5.2.2 提高父本花粉及母本柱头利用率 |
5.2.3 硫酸卡那霉素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生产上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条件及施肥管理 |
1.3 试验方法 |
1.4 花粉制备保存与杂交授粉过程 |
1.5 制种效果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杂交授粉对座果率的影响 |
2.2 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杂交授粉对单果种子数量的影响 |
2.3 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杂交授粉对单果种子质量的影响 |
2.4 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杂交授粉对种子千粒质量的影响 |
2.5 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杂交授粉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四、杂交制种又有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巨星何以成为巨星?——袁隆平的旨趣、才华与机遇[J]. 朱亚宗.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1(04)
- [2]新改良BT型粳稻不育系的鉴定及其优势分析[D]. 潘斌清. 扬州大学, 2020(06)
- [3]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D]. 龚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4]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黄云,董建辉. 棉花科学, 2017(05)
- [5]水要说话[J]. 钟正林. 红岩, 2017(05)
- [6]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7]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法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D]. 陈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8]大豆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发掘,核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解析[D]. 聂智星.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9]抗虫杂交棉高效人工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D]. 路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J]. 陈卫国,刘克禄,陈琛,田斌,王佐伟. 甘肃农业科技,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