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付小莉,丁晓玲,蔡奕,沈超[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的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建设探索》文中认为随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全方位长期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之一,港航建设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航道是港航工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航道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以航道工程课程链为例,从思政建设研究出发,组建思政教师团队,科学提炼课程链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实践教学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郭民雄[2](2021)在《浅谈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具体分析了航道整治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的影响,包括河流水环境、生物环境,以及疏浚和疏浚土处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提出了施工前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新型生态技术的使用以及施工后的生态补偿等措施,以最大限度来降低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缪昀晔[3](2020)在《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的项目成本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国家兴旺发达的建设全局。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长江航道的高速优质发展和对社会经济推动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长江航道的状况却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尤其是航道水深不足,限制了大型船舶的通航能力,妨碍了长江航运与国际海运的连接,已无法满足沿江企业对航运的需要。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在此时机和背景下开展,计划经过7~8年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实现5万吨级海轮入江抵宁,将提升长江航运能力、推动长江航运与国际航运的衔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以下简称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正是这个总投资110亿大项目中的第一阶段。作为长江下游航道的维护管理机构,长江南京航道局负责深水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此项目投入巨大,其生产建设所消耗的人力、物料和费用开支需要正确的指导、严格的监督、精密的调节和合理的控制,并及时阻止可能发生的偏差、纠正已经发生的偏差,从而把各项生产费用严格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这些工作落实到位,是圆满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基础。因此对深水一期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和优化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本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组织不力、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项目成本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等。通过采用ABC(Activity-Based Cost,作业成本)法对本项目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成本计算结果扭曲和缺少对成本构成的分析。针对以上问题,通过项目成本管理理念现代化、项目成本管理组织系统化、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化、引进管理人才和准确计算成本信息、及时全面分析成本构成,以及强化技术人员发挥的作用和项目成本管理重点应时而变等对策等,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更多价值的目标。
刘延涛[4](2020)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性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航道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尤其是近年来,港口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更是推动了航道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下面文章重点从港口与航道工程在施工作业方面如何更好地注重安全质量生产进行重点讨论与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航道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并促进航道工程建设的发展进步。以此,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和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保障。
郭巍[5](2020)在《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国总体建筑市场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河北本土企业的生产环境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在云波诡谲的建筑市场上稳中求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河北港口工程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索适合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发展战略,形成可在本企业内实行的战略管理方案,从而稳步拓宽经营市场,实现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在发展战略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明确了发展战略的概念,运用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等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梳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对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经营环境的剖析,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工程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等,找出问题所在,并剖析产生问题的缘由。再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战略的方针、周期和目标。从企业总体战略上,大力施行“走出去”发展战略;调整企业结构并进行转型等;同时对企业实行竞争性战略,主要从成本领先和项目差异化管理等方面切入。最后,制订相关措施来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在组织结构、专业人员培养方面、企业技术实力和财务管理优化、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明确了发展方向,对内对外双管齐下,力争做大做强河北港口工程公司。
赵艺为[6](2020)在《航道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河运输因其成本低、运量大、高效节能的特点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不断深入,运输需求与生态保护需求日益提升。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水运需求及内河船舶大型化的要求,需要提升航道尺度来保证内河航道运输能力和内河航运低成本竞争优势。然而河流本身还具有发电、景观、供水、防洪和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因此在航道建设过程中,探究如何兼顾多目标协同发展成为了当前航道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理论界与实务界迫切需要一个多目标协同下的航道承载力理论体系与评价模型作为评价航道承载力水平及界定航道最大开发尺度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以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依托,以航道承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定义、内涵、影响因素和评价模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首次界定了航道承载力的定义与内涵。航道承载力是指航道基于自然禀赋,在一定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响应生态、航运、防洪、用水等多目标协同需求下能够开发的最大航道尺度。同时,航道承载力具有五种特征,分别为阶段性、有限性、可增长性、协同性、互适性。其主体为航道资源,客体为“生态——经济与航运——河流多功能利用”的协同目标,代表极限性的特征指标为“最大航道尺度”。其次,本文构建了以航道资源供需(供给层、需求层)为骨架,开发能力(开发层)为提升手段的“供给层——需求层——开发层”影响因素体系。其中供给层主要体现航道尺度受到河道水位、径流量、流速、水沙、河势等自然特征因素影响;需求层从航道承载力的客体出发,以生态、经济与航运、河流多功能利用为三个子因素层,包含12个重要的需求层影响因素;开发层是指与提升航道物理尺度(硬实力)相关的影响因素和与提升服务水平(软实力)相关的影响因素。随后,本文研究了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系统中影响因素互适机理,包括互适性内涵、规律、互适过程与互适机制,提出了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阶段的判定方法。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性内涵是指内部系统层因素的协同性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调控作用下,其资源分配、多目标、供需和约束等方面相互适应达到一种最优策略。航道承载力互适规律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非线性螺旋式、同时具有波浪式上升的过程,不断推动航道承载力系统中众多影响因素从低阶非合作博弈的协同状态向更高级协同互适的状态波浪式转变。航道承载力系统的影响因素互适协同过程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博弈过程,并且不同阶段呈现的影响因素的互适协同度、特征条件、冲突内容和矛盾程度各不相同。再次,本文建立了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基于多目标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机理,提出了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每一指标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评价指标范围进行科学解析;确定了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组合定权),提出航道承载力单指标与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航道承载力五级判别标准:完全可承载(5分)、可承载(4分)、临界可承载(3分)、不可承载(2分)和完全不可承载(1分)。最后,本文论述了航道承载力的可提升潜力机制及极限理论结构,设计了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最大航道尺度的计算方法。本文在航道承载力“极限”理论结构基础上,将极限航道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设计为四个单一模块(自然禀赋、经济与航运、河流多功能利用及生态导向模块)及一个多目标协同模块。该模型以研究航段内的各子模块的承载力评价值与各子模块下航道尺度计算结果为基础,运用“AHP法——熵值法——改良变异系数法”对各子模块计算结果进行协同定权,最终得到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为确保模型可行性,本文应用AE航道作为算例对以上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理论上,本文首次将生态、河流多功能利用等因素与经济因素并列作为影响航道承载力的需求因素,明确了航道承载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互适机理,通过构建多目标协同下的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衡量航道承载力水平及计算最大航道尺度,填补了航道承载力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同时,通过明确航道承载力系统协同互适的机制,为今后航道承载力的测度及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的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上,本文首次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量化指标以直观评价航道承载力的现状水平。该评价结果是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计算方法的综合协同计算模块的定权策略的基础。这一方法可以有效测度航道建设中的最大航道尺度,缓解当前航道建设与经济、生态和河流多功能利用发展中的矛盾,并为今后实际航段的最大航道尺度设计提供决策支撑。
肖冉[7](2019)在《如何应对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文中指出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运事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加快航道工程的建设步伐更为迫切。航道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航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阚冬杰[8](2019)在《研究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针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生态影响应对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分析了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保护要求。其次,论述了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如何强化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卓斯琪[9](2019)在《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指南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工程建设中产生的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内河航道作为水运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本文以江苏省内河航道为研究对象,探索航道建设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调查分析江苏内河航道现状,介绍航道全生命周期建设中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任务,简述了绿色航道建设相关的绿色经济学理论、河流生态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绿色航道建设要素识别与分析,提出绿色航道建设要素为节能低碳、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友好。(2)采用系统分析法,从不同角度分析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的各子系统与《指南》结构的关系。基于全生命周期任务、绿色要素和系统的内在关系,研究提出《指南》编制的原则、依据、体系结构和内容框架,明确建设指南的主要内容。在编制设计指南时,主要围绕总体设计、护岸设计、河岸带廊道设计、航标设计、航道服务区设计、疏浚工程、土方工程等航道建设分项工程进行研究;在编制施工指南时,主要围绕节材与材料循环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利用、能源节约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控制与管理等绿色施工要素进行研究;在编制养护管理指南时,主要围绕节能减排、资源集约、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防治、养护管理的信息技术等绿色养护要素进行研究,最终形成附录《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指南》。(3)筛选已有的绿色航道建设相关判定标准,在分析航道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构造了航道生态评价模型。总结了相关文件规定、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形成的绿色航道建设定量判定标准,主要包括节能低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但在生态保护标准方面相对缺失。因此,借鉴河流生态评价的相关成果选取航道生态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内河绿色航道生态状况定量判定标准,可对航道的生态状况进行评判。(4)总结已有的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技术方法,介绍其特点、优点,以便于推广应用。例如,生态护岸技术已在苏内河航道中得到多样化;绿色施工方面,整体装配式施工技术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的方式,在保证构件质量的同时减轻施工造成的负面影响;桥梁顶升技术节省了桥梁改建的经济成本,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水上混凝土运泵一体化工法实现了混凝土水上运输、水上浇筑,无需修筑沿河施工便道,节省施工成本。养护管理方面,多波束测深、无人机巡航、航标低碳养护等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航道养护效果,降低了养护期间的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
陈宏燕[10](2019)在《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发展”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四大举措之一。交通运输行业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加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航道是水运重要的基础设施,江苏省作为水运大省,在航道建设中应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航道。本文开展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研究,以促进江苏绿色航道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本文分析了绿色航道的内涵、要素和特征,阐述了标准体系及其他标准化研究和工作中常采用的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低碳节能、监测管理评定的角度,研究已发布的航道相关标准,找出符合绿色航道标准体系的标准,分析已有标准中已涉及或体现的方面,以及尚未涉及,需要在标准体系中涵盖的内容。基于绿色航道内涵分析、标准化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总结了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视角,从目标、专业、时间三个维度建立了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三维框架,依据三维框架结构,进一步构建便于编制标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包括基础标准、节能减排标准、资源利用标准、生态环保标准、监测、评定与监管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共六个层次,采用专家咨询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逐层分析绿色航道标准集中应涵盖的标准内容,编制完善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明细表和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统计表。基于专家调研的数据,应用群决策特征根法和贝叶斯判别理论,研究制定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内各项标准编制时序,对该标准体系的组织实施提出了策略和建议,指导江苏绿色航道的标准化建设。
二、浅谈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的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建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开展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建设的意义 |
二、航道工程课程链的思政理念 |
三、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实践教学 |
四、提升教师主动开展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
五、结语 |
(2)浅谈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航道整治的特点以及生态保护要求 |
1.1 航道整治特点 |
1.2 生态保护要求 |
2 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
2.1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2.2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
2.3 对鱼类的影响 |
2.4 炸礁对水环境的影响 |
2.5 疏浚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
3 航道整治工程对环境污染的处置措施 |
3.1 施工前的措施 |
3.2 施工阶段的措施 |
3.3 施工完成后的生态修复工作 |
4 结语 |
(3)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的项目成本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 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
2.2.1 项目成本管理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
2.2.2 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
2.3 航道工程成本管理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2.4 本研究主要参考的管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概况 |
3.1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背景 |
3.2 航道维护管理机构简介 |
3.3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实施状况及存在问题 |
4.1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 |
4.1.1 项目管理架构 |
4.1.2 各部门管理职责 |
4.1.3 目前架构的优点及不足 |
4.2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
4.2.1 制定成本计划 |
4.2.2 成本估算 |
4.2.3 成本预算 |
4.2.4 成本控制 |
4.2.5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事后总结 |
4.3 以ABC法分析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成本构成 |
4.3.1 以ABC法计算产品成本 |
4.3.2 ABC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对比 |
4.4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 |
4.4.1 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
4.4.2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组织不力 |
4.4.3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
4.4.4 项目成本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方法 |
4.4.5 项目成本计算结果扭曲 |
4.4.6 对项目成本构成缺少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水一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
5.1 项目成本管理理念现代化 |
5.2 项目成本管理组织系统化 |
5.3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化 |
5.4 引进成本管理人才 |
5.5 准确计算成本信息 |
5.6 及时全面分析成本构成 |
5.7 强化技术人员在成本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
5.8 项目成本管理重点应时而变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性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威胁我国港口与航道工程安全性的主要问题 |
1.1 港口与航道工程安全管理任务重 |
1.2 港口与航道工程安全管理容易受环境影响 |
1.3 应急救援困难 |
2 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性的策略 |
2.1 强化水上交通管理 |
2.2 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发布气象及水文信息,做好防风措施 |
2.3 建立完善的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防护体系 |
2.4 要保证施工和通航安全 |
2.5 加强安全宣传,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 |
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分析 |
3.1 护岸技术 |
3.2 疏浚工程的施工 |
4 结束语 |
(5)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发展战略的概念界定 |
2.2 战略分析工具及方法 |
2.2.1 SWOT分析 |
2.2.2 PEST分析 |
2.2.3 波特五力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简介 |
3.2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3.1 同业竞争程度 |
3.3.2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3.3 购买者议价能力 |
3.3.4 新进入者威胁 |
3.3.5 替代品压力 |
3.4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4.1 组织架构和管理现状 |
3.4.2 业务布局 |
3.4.3 资质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4 技术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5 设备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6 人力资源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4.7 运营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5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SWOT分析 |
3.5.1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优势 |
3.5.2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劣势 |
3.5.3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机会 |
3.5.4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威胁 |
3.5.5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的SWO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 |
4.2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战略方针、周期和目标确定 |
4.2.1 战略方针 |
4.2.2 战略步骤、周期及阶段目标 |
4.3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总体战略 |
4.3.1 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
4.3.2 向多元化战略转型 |
4.4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竞争性战略 |
4.4.1 完善施工产业链总成本领先战略 |
4.4.2 根据业主不同需求对项目实施差异化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5.1 加快公司机构和职能的调整 |
5.2 制定营销激励机制和薪酬激励制度 |
5.3 提升生产履约能力 |
5.4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5 建设企业文化与品牌 |
5.6 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
5.6.1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意识 |
5.6.2 培养技术人员专业技能 |
5.7 加强公司技术管理 |
5.7.1 优化标后预算管理流程 |
5.7.2 增强技术硬件实力 |
5.8 改革财务流程 |
5.8.1 加强公司资金管理 |
5.8.2 规范税务管理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航道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航道承载力理论体系构建 |
1.3.2 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设计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航道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相关研究 |
2.2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1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
2.2.2 船舶尺度影响因素 |
2.2.3 航道尺度影响因素 |
2.2.4 航道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
2.3 航道承载力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
2.3.1 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
2.3.2 船舶尺度评价指标 |
2.3.3 航道尺度评价指标 |
2.3.4 航道通过能力评价指标 |
2.4 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相关研究 |
2.4.1 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2.4.2 协同模型 |
2.5 文献研究评述 |
2.5.1 研究现状评述 |
2.5.2 航道承载力亟待研究的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道承载力内涵及特征 |
3.1 航道承载力概念 |
3.1.1 相关理论基础 |
3.1.2 相关概念解析 |
3.1.3 航道承载力定义 |
3.2 航道承载力内涵 |
3.2.1 多因素影响 |
3.2.2 多目标协同 |
3.2.3 最大航道尺度 |
3.2.4 航道承载力与航道通过能力辨析 |
3.2.5 航道与河流多功能利用、生态用水间的关系解析 |
3.3 航道承载力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4.1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体系层次划分 |
4.2 航道供给层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供给层影响因素层次划分 |
4.2.2 供给层主要影响因素 |
4.3 航道需求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需求层因素层次划分 |
4.3.2 需求层主要影响因素 |
4.4 航道开发能力层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开发层影响因素层次划分 |
4.4.2 开发层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机理 |
5.1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性理论基础 |
5.1.1 基于协同理论的互适发展 |
5.1.2 基于博弈理论的互适发展 |
5.1.3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互适发展 |
5.1.4 基于突变理论的互适发展 |
5.2 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的互适性内涵 |
5.3 多目标协同下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机理 |
5.3.1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多目标互适发展规律 |
5.3.2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互适发展过程 |
5.3.3 航道承载力影响因素协同互适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航道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 |
6.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 评价指标体系及解析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价指标解析 |
6.3 评价模型及定权方法的选用 |
6.3.1 定权方法选取 |
6.3.2 评价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计算模型 |
7.1 多目标协同下最大航道尺度计算模型理论结构 |
7.1.1 航道承载力中“最大航道尺度”的确定 |
7.1.2 航道承载力可提升潜力的机制 |
7.2 子模块计算过程设计 |
7.2.1 自然禀赋条件下的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2.2 经济与航运目标下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2.3 河流多功能利用目标下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2.4 生态目标下最大航道尺度子模块计算方法 |
7.3 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块 |
7.3.1 最大航道尺度协同调控方法 |
7.3.2 多目标协同调控计算模块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应用算例—AE河段航道承载力评价 |
8.1 AE河段航道现状分析 |
8.2 评价指标计算 |
8.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4 评价结果分析 |
8.4.1 AE河段航道承载力互适协同度计算结果 |
8.4.2 AE航道承载力评价结果 |
8.4.3 AE航道承载力水平分析 |
8.5 多目标协同下AE航段航道承载力计算结果 |
8.5.1 子目标模块计算 |
8.5.2 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块计算结果 |
8.6 对策及建议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B |
B1 本文中涉及的DEMATEL方法中的计算表 |
(7)如何应对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航道工程建设现状 |
2 航道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
2.1 施工对藻类、浮游动物及底栖生物的影响 |
2.2 施工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
3 航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 水环境影响 |
3.2 噪声影响 |
3.3 大气环境影响 |
3.4 固体废弃物 |
3.5 航道工程对生态影响 |
4 预防或者减轻航道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
4.1 按照环保要求,严格污水排放 |
4.2 优化施工进度,严格生态修复 |
4.3 制定控制标准,严格噪音排放 |
4.4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
5 结束语 |
(8)研究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生态保护的要求 |
2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分析 |
2.1 影响河道环境 |
2.2 应用水中浮游生物的生存 |
2.3 影响着底栖生物的生存 |
2.4 威胁着渔业资源 |
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应对策略 |
3.1 做好生态保护措施 |
3.2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
3.3 合理选择建设地址 |
3.4 做好施工组织以及现场治理 |
3.5 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
4 结束语 |
(9)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发展理念应用现状 |
1.2.2 航道建设研究现状 |
1.3 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现状分析 |
1.3.1 绿色航道建设状况 |
1.3.2 绿色航道建设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二章 绿色航道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河流生态学理论 |
2.2 绿色经济学理论 |
2.2.1 低碳经济 |
2.2.2 循环经济 |
2.2.3 绿色经济 |
2.3 全生命周期理论 |
2.3.1 全生命周期概念 |
2.3.2 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4 绿色航道全生命周期建设要素分析 |
2.4.1 航道建设全生命周期任务 |
2.4.2 绿色航道要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指南架构 |
3.1 指南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1 指南编制原则 |
3.1.2 指南编制依据 |
3.2 指南编制程序与体系结构 |
3.2.1 指南编制程序 |
3.2.2 指南体系结构 |
3.3 指南内容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航道建设判定原则及标准 |
4.1 判定原则 |
4.2 绿色航道建设节能低碳标准 |
4.3 绿色航道建设资源节约标准 |
4.4 绿色航道建设环境友好标准 |
4.5 生态保护标准 |
4.5.1 生态保护指标 |
4.5.2 评判方法 |
4.5.3 标准值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航道建设技术 |
5.1 航道设计BIM技术 |
5.2 生态护岸技术 |
5.3 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 |
5.4 绿色施工技术 |
5.4.1 整体装配式施工技术 |
5.4.2 桥梁顶升技术 |
5.4.3 水上混凝土运泵一体化工法 |
5.4.4 集中供电技术 |
5.4.5 混凝土水平运输方式“油改电” |
5.5 绿色养护技术 |
5.5.1 多波束测深系统 |
5.5.2 无人机巡航 |
5.5.3 航标低碳养护技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绿色航道的内涵、要素和特征 |
2.1.1 绿色航道的内涵 |
2.1.2 绿色航道的要素 |
2.1.3 绿色航道的特征 |
2.2 系统理论 |
2.2.1 一般系统论 |
2.2.2 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
2.2.3 标准体系的系统观 |
2.3 系统工程方法论 |
2.3.1 霍尔方法论 |
2.3.2 标准体系构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有航道工程标准适应性分析 |
3.1 我国现行航道工程标准适应性分析 |
3.1.1 航道工程标准化体制现状概况 |
3.1.2 资源循环利用相关标准适应性分析 |
3.1.3 环境友好与生态保护相关标准适应性分析 |
3.1.4 低碳节能相关标准适应性分析 |
3.1.5 监测、评定与监管相关标准适应性分析 |
3.2 国外绿色航道相关标准现状分析 |
3.2.1 国际标准 |
3.2.2 美国相关标准 |
3.2.3 欧洲相关标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框架设计 |
4.1 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边界界定 |
4.1.1 构建原则 |
4.1.2 边界范围 |
4.1.3 与其他航道相关标准体系的关系 |
4.2 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4.2.1 按航道全生命流程要素构建 |
4.2.2 按绿色航道要素构建 |
4.2.3 构建要素选取 |
4.3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标准体系框架 |
4.3.1 目标轴 |
4.3.2 专业轴 |
4.3.3 时间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表编制 |
5.1 编制目的与依据 |
5.1.1 编制目的 |
5.1.2 编制依据 |
5.2 标准体系明细表 |
5.2.1 标准要素集 |
5.2.2 江苏绿色航道关键标准 |
5.3 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统计表 |
5.4 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编制时序 |
5.4.1 标准修编时序 |
5.4.2 基于群决策特征根法(GEM)的新编标准编制时序规划 |
5.4.3 基于贝叶斯判别的江苏绿色航道标准编制时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的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建设探索[J]. 付小莉,丁晓玲,蔡奕,沈超. 大学教育, 2021(12)
- [2]浅谈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对策[J]. 郭民雄.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1(04)
- [3]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的项目成本管理[D]. 缪昀晔.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性提升策略[J]. 刘延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21)
- [5]河北港口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郭巍. 燕山大学, 2020(01)
- [6]航道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 赵艺为.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如何应对航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 肖冉. 中国水运, 2019(09)
- [8]研究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J]. 阚冬杰. 建筑技术开发, 2019(11)
- [9]江苏内河绿色航道建设指南研究[D]. 卓斯琪. 东南大学, 2019(06)
- [10]江苏绿色航道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陈宏燕. 东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