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栽培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岳阳[1](2021)在《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文中指出苜蓿病害为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苜蓿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我国育成的抗病牧草品种仅有一个品种,为抗霜霉病的中兰一号苜蓿品种,无法满足生产所需。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抗病的紫花苜蓿品种,并用于抗病品种选育,本研究于2018年在新疆昌吉建立了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试验地(每个品种4个小区,每小区20m2,随机分布),连续3年调查了病害种类及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美国牧草与苜蓿联盟的抗病评价标准,确定了供试品种的抗病级别,测定了出苗率、每年的越冬存活率、每茬的草产量等,综合评价了品种的生产特性。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种子的出苗率为16.11%32.04%,平均为25.02%;出苗后在每个品种的每个小区标记出0.5 m的行长,监测植株存活率变化动态,发现播种次年及第三年春季的存活率分别为80.47%100.00%(平均下降了8.73%)与21.63%55.43%(平均下降了62.32%),其中返青较好的品种有甘农6号、康赛,返青较差的品种有新牧4号、龙威3010。未返青植株中5.44%为越冬期冻害所致的死亡。采用每小区刈割1m2后测产和刈割0.5 m行长上的干重并计算草产量两种方法测产,二者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P)为0.696,相差仅9.14%,说明采用固定行长的测产方法可行、简便、准确。20182020年每个品种的累积草产量为35.58 t·hm-245.21 t·hm-2,其中,草产量最高的为龙威3010,最低的为陇东苜蓿。2、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Erysiphe pisi)、苜蓿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botryosum)和苜蓿尾孢叶斑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每年发生,最高发病率分别为32.75%、90.61%、36.33%、1.73%;苜蓿锈病(Uromyces str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和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不是每年常发的病害;苜蓿根腐病(Paraphoma radicina;Fusarium solani)2020年发生,发病率为36.52%,其中,苜蓿根异茎点霉为新疆新分布。3、对苜蓿白粉病抗性(R)品种1个(前景),中抗(MR)品种8个(甘农9号、巨能2号、巨能7号等);对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的抗性频率为高抗品种26个(WL351HQ、甘农5号、北极熊等),其余品种表现为抗性,有6个(WL343HQ、耐盐之星、骑士T等);对苜蓿匍柄霉叶斑病高抗(HR)品种、抗性品种分别有29个(北极熊、甘农5号、甘农9号等)、3个(甘农3号、SR4030、MF4020)。对苜蓿根腐病,供试品种中有高抗品种19个(北极熊、耐盐之星、巨能7号等),抗性品种12个(敖汉苜蓿、阿尔冈金、公农5号等),中抗品种1个(中苜3号)。供试的品种对尾孢叶斑病均高抗;4、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抗病性、出苗率、存活率及草产量几个指标,综合评价最好的品种为阿迪娜(综合评价得分为0.964)、阿尔冈金(0.955)、MF4020(0.953)、甘农5号(0.949)、甘农6号(0.946),评分最低的5个品种为巨能2(0.909)、敖汉苜蓿(0.908)、WL363HQ(0.906)、耐盐之星(0.899)、前景(0.898)。
王倩[2](2021)在《基于农户视角的甘肃庆阳草畜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提出甘肃庆阳是黄土高原典型的旱作农区,中部和南部旱塬区以小麦、玉米、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北部丘陵沟壑区以小麦等粮食作物和小杂粮作物种植为主。现有的种植业结构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地居民对食物结构的多元化需求,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优化农牧业结构,协同发展粮、草、畜产业,是提高农业系统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庆阳市原有草畜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稳定高效的发展模式。通过对现有草畜产业结构及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草畜产业结构优化途径和发展对策,对于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和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首先通过走访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分析了庆阳市草畜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在旱塬区的西峰区和丘陵沟壑区的环县调研198个农户的粮、草、畜生产状况对比分析了两个研究区域草畜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农户收入结构差异,最后针对两个区域农业资源特征提出了粮草畜协同发展的优化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庆阳市草畜资源较为丰富,但天然和栽培草地优化利用模式还不成熟。庆阳市天然草地面1920.0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6.9%;可利用草地面积1035.4万亩,占总草地面积的54.2%。野生牧草分属98科、384属、749种,2019年约产鲜草28.58亿公斤,载畜量为198.88万羊单位。全市紫花苜蓿留存面积已达到352万亩,全市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带240个,500亩以上的54个,千亩以上的18个。目前天然草地开发利用程度不够,放牧和舍饲结合的家畜健康养殖模式规范化程度低、推广面积小。(2)环县和西峰区农户粮食和饲草种植结构及家畜养殖偏好差异较大。环县农户在种植小麦、玉米、胡麻等粮食作物的同时还更偏向于种植苜蓿、燕麦等饲草,而西峰区以小麦和苹果种植为主,近年推广了一定面积的饲用玉米。环县农民牲畜养殖率较高,尤其是羊养殖,西峰地区以牛养殖为主。西峰区平均每户种植粮食4.3亩,环县平均每户16.7亩;西峰区平均每户种植饲草0.27亩,环县平均每户7.11亩。西峰区城镇化较高,非农收入是于农户收入主要来源,而环县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西峰区,农牧业收入在农户收入中占据主导位置。因此,西峰农户年平均总收入比环县农户高,但环县农户的农业收入比西峰农户更高,无论是粮食种植收入、饲草种植收入、家畜养殖收入均高于西峰,而西峰农户的非农收入较高。(3)建议在西峰等黄土旱塬区利用有利地形和资源条件,扩大栽培草地种植面积、推广果园林下种草,发展粮-草-果-家畜耦合的农牧业生产模式,在环县等丘陵沟壑区域种植燕麦和苜蓿等优质牧草,并结合天然草地优势,发展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农牧业生产模式,实现农牧产品的多元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特色品牌化、营销市场化的新型草牧草业生产模式。
甄玉鑫[3](2021)在《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陇东旱塬(也指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塬面,也是甘肃省重要的粮产区。但是当地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业结构已逐渐不能满足居民食物结构多元化的需求,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草田轮作、协同发展粮草畜产业,是提升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重要途径。但是陇东地区雨水资源不足,种植饲草对土壤水分养分平衡的影响效应还不确定。因此,本研究以陇东地区常用的4种一年生饲草作物(饲用玉米(Zea mays)、谷子(Panicum milliaceum)、燕麦(Av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作物及播种方式对土壤水氮分布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大田试验于2019-2020年在甘肃庆阳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饲用玉米单作、谷子单作、燕麦单作、箭筈豌豆单作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测定并分析了饲草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土壤水分、土壤氮素、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表明C4作物(饲用玉米和谷子)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显着高于C3作物(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P<0.05)。2019和2020年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分别为28.6和24.5 t hm-2,粗蛋白产量分别为2.3和1.8t hm-2,为所有处理中最高。2019年C3作物中燕麦的干物质产量最高,比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分别高3.5和2.9 t hm-2,而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粗蛋白产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2020年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干物质产量最高,比燕麦和箭筈豌豆高1.7和1.9 t hm-2,箭筈豌豆单播的粗蛋白产量最高。(2)2019年饲草作物生长季末期,燕麦/箭筈豌豆处理0-2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比饲用玉米、谷子、燕麦和箭筈豌豆高5.9%、4.7%、1.2%和0.6%。2020年饲用玉米土壤含水量依然为最低,比谷子、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低30.0%、25.9%、22.5%和28.9%。2019年饲用玉米的耗水量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69.6 mm和61.1 kg hm-2 mm-1;燕麦的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最高(6.9 kg hm-2 mm-1)。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耗水量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降低18.4%和20.0%,水分利用效率均介于燕麦单作和箭筈豌豆单作之间。2020年饲用玉米的耗水量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依然为最高,分别334.1 mm和74.7 kg hm-2 mm-1;箭筈豌豆的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6.4 kg hm-2 mm-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燕麦提高19.4%和35.1%。(3)2019年燕麦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242.2 kg kg-1,比饲用玉米、谷子、箭筈豌豆以及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分别高27.1%、120.6%、61.1%和45.6%。2020年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200.6 kg kg-1,谷子最低(88.8 kg kg-1)且显着低于其他作物(P<0.05)。2019年氮素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燕麦-箭筈豌豆混播,为96.8 kg kg-1,其次是谷子(83.5 kg kg-1)、箭筈豌豆最低(33.5 kg kg-1)。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显着高于燕麦单播和箭筈豌豆单播(P<0.05)。2020年氮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同样是燕麦/箭筈豌豆混播(87.0 kg kg-1),其次是饲用玉米(84.4 kg kg-1),箭筈豌豆单播最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氮素利用效率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高34.5和52.4 kg kg-1。综上,本试验研究的几种一年生饲草作物在饲草生产、水分利用和氮素利用方面各有优势,可以用于陇东旱塬区粮草轮作系统的构建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干物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但耗水需肥量大,可能会对后茬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燕麦-箭筈豌豆混播与单作相比可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粮食作物的水肥消耗特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饲草作物,农业系统尺度不同饲草与粮食作物的轮作效应及粮草轮作模式优化还需通过试验和模型模拟等手段进一步深入研究。
童长春[4](2020)在《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优质蛋白饲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其重要性日益突显。然而紫花苜蓿品种多样,其对氮素的反应也有不同表现,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可以达到低肥高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因此,为探究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依据团队前期对紫花苜蓿氮素利用的研究成果选取8个紫花苜蓿品种为代表,通过对其氮素吸收、固定以及氮转化能力的研究,筛选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品种并且探讨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本研究又通过研究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刺芒柄花素4种异黄酮与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相关性以及异黄酮合酶(IFS)及结瘤信号传递通路(nod)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揭示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紫花苜蓿氮效率差异: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氮素固定特性、氮素吸收特性以及对氮素的转化能力在品种间均具有差异,本研究所选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低氮、适宜氮、高氮处理下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54.66%、49.44%、43.22%。其中,“甘农5号”的氮效率最高,其次是“LW6010”,其平均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分别达到0.671和0.665。“甘农5号”和“LW6010”紫花苜蓿在低氮和高氮环境中均能够利用自身特性达到高产的效果。紫花苜蓿氮效率类型的划分:通过聚类分析结合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值将供试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划分为4个不同的氮效率类型:“LW6010”和“甘农5号”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都有较高的氮效率综合值,将其划分为氮高效型;“甘农3号”和“新牧1号”在低氮下氮效率综合值较低,而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将其划分为常效型;“甘农7号”和“龙牧801”在低氮水平下具有较高的氮效率综合值,而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氮效率综合值也下降,因此将其划分为反效型;“陇东苜蓿”和“金皇后”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氮效率综合值都较低,将其划分为低效型。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相关的21个指标赋权,并对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影响因素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具体贡献率。对于紫花苜蓿而言,氮素转化能力对其氮效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氮素固定特性;各影响因素中,紫花苜蓿的根瘤数和根瘤重作为影响其氮效率的决定因素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9.49%和9.47%,位居第一和第二。2.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显着正相关,在外源氮素浓度改变时,紫花苜蓿能通过提高茎叶和根系中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刺芒柄花素以及总异黄酮含量,从而促进结瘤来提高单株固氮潜力。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异黄酮对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在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具有差异,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在氮胁迫时通过IFS基因表达的协同上调从而提高异黄酮含量来促进结瘤固氮;氮低效型紫花苜蓿在氮胁迫时只有部分IFS基因上调,因此其结瘤固氮能力较低。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紫花苜蓿主要通过茎叶中IFS基因和根系中IFS-1、IFS-2基因的表达合成异黄酮,进而刺激茎叶中nod-1、nod-2以及根系中nod-1基因表达来促进结瘤固氮,从而对紫花苜蓿的氮效率进行调控。氮高效型紫花苜蓿是因为在氮胁迫时IFS基因的高表达合成更多异黄酮,进而刺激nod基因高表达来促进结瘤固氮,从而提高氮效率。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操控异黄酮合成途径中IFS基因的表达来提高紫花苜蓿的氮效率,从而改善其农艺性状、提高经济效益。
曹师[5](2020)在《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花苜蓿病害是限制苜蓿生产的主要因素,而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还会加快苜蓿草地的衰退。为查明我国“草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苜蓿病害对苜蓿生产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天山镇)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种世界新病害,研究了其病原的生物学、生理学、致病性、侵染循环和对30个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获得如下结果:1.该地区病害有: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苜蓿壳针孢叶斑病(Spetoria medicaginis)和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Paraphoma sp.),共8种,其中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小光壳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和苜蓿根腐病为最主要的病害。2.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命名与症状:田间3龄植株根腐病的发病率为68%,根皮层中上段变黑、腐烂,根中柱变黄褐色、黑色,腐烂,而植株的地上部分无异常。优势菌为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分离率为77.1%。采用种子接种和幼苗蘸根接种结果均表明该菌为紫花苜蓿的致病菌。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利用ITS、EF1-α和TUB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菌鉴定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其引致的苜蓿根腐病为世界新病害,据此将该病命名为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英文名为Alfalfa Paraphoma Root Rot(APRR)。APRR的典型症状为:主要危害主根中上段,导致根皮层漆黑色、腐烂,根中柱变褐色、腐烂,茎叶部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该病的识别要点为:根皮层上着生黑色颗粒物,为其分生孢子器。3.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危害:影响植株生长和导致种子腐烂。在培养皿上种子上接种1周,幼苗发病率为84%,幼苗死亡;幼苗经蘸根接种4周时,开始发病,接种2个月后,植株发病率达70%,且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但未见植株死亡。4.异茎点霉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和根异茎点霉的生物学特征:采集自发病田的土壤在温室种植苜蓿种子2月时,植株发病率为60%,病情指数为22.0,表明该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为土传病害之一。纯培养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该菌的菌落在25℃30℃和pH 89条件下生长最好,但高于55℃无法生长。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和pH 7,高于40℃无法萌发。根异茎点霉可利用碳源和氮源较广,在供试的所有碳源和氮源上均可生长。该菌极难产孢,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培养1周时仅在苜蓿根煎液培养基(ARA)上产孢,4周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也可产孢,但在ARA上的产孢量显着高于PDA。5.对30份紫花苜蓿品种温室条件下蘸根接种根异茎点霉后各指标进行测定后发现,草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90%和62.5,而龙威3010、甘农3号和超音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其他多数品种。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龙威3010、巨能2号和甘农3号对根异茎点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为高抗品种,而草原3号和公农1号对该病原菌的抗病性较差,为感病品种。
王雪婷[6](2020)在《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依托“牧草和大豆类作物育种以提高欧盟和中国蛋白质自给”项目,以来自国内外28份苜蓿(Medicago)种质为试材,对其生产性能、品质特性、适应性及SSR分子标记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综合鉴定评价源自国内外不同苜蓿种质材料,提高豆科作物的育种效率,为优异种质筛选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或参考,结果如下:(1)在饲草产量方面,第一茬产量最高,第二茬次之,第三茬稍差。参试材料年产量均在10000kg/hm2以上,研究发现植株高、生长速度快、分枝数多的品种产量较高,总体来说,生产性能评价最好的品种为草原3号。(2)参试材料CP均在16%以上,最高的品种为龙牧803,达21.21%,最低的为WL323;ADF在23.68%~35.37%之间,其中公农1号最高,草原2号最低;NDF在46.43%~35.42%之间,NDF最高的为敖汉苜蓿,最低的为多叶苜蓿;EE含量在1.05~2.50%之间,察北苜蓿的EE最高,陇东苜蓿和中苜1号的最低;Ash在7.30%~8.68%之间,最高的为龙牧803,最低的是中苜1号;茎叶比在1.03~1.25之间,最高的为伊犁苜蓿,最低的为扶风;干鲜比介于2.81~3.70,最高的为敖汉苜蓿,最低的为公农1号。RFV在160.25~120.36之间,最高的为龙牧803,最低的为公农1号;综合来看,龙牧803的各项指标表明其营养品质特性评价最优。(3)供试苜蓿材料生育期在77~79d,生育期长的品种有草原3号、中苜2号等,生育期短的品种有新疆大叶和皇后;28份材料在呼和浩特市地区均能正常越冬,越冬率均超过75%,其中草原3号、中苜2号等的越冬率高达98%,瑞典苜蓿、多叶苜蓿和三得利苜蓿的越冬率较差,仅为75%;应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株高、产量、营养成分等7个指标,排在前5位的为草原3号、肇东苜蓿、中苜2号、龙牧803、伊犁苜蓿,均为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28份材料中生产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总体来说,适应性评价中最强的品种为草原3号。(4)10对SSR引物从28个苜蓿品种中共检测到10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15~25之间;各引物扩增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4526;基因多样性水平均值为14.8856;所有引物PIC值均大于0.5;Shannon信息指数均值为0.3896;28份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0600~0.5239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5922~0.9417之间;用Structure将28份苜蓿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群体的组成与来源地、育成单位不完全相符,结果的复杂性说明了在长久的进化及选育的过程中,紫花苜蓿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信息较高,其遗传背景较复杂。
乔子楣[7](2021)在《高寒荒漠区灌溉和施肥对紫花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是我国高寒草地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六大牧区之一。但该地区草地可持续生产能力较差,因此,大力发展栽培草地对促进天然草地恢复、加快该区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冬季低温期长和温度偏低也对牧草越冬和返青再生有不利影响,均限制了栽培草地生产性能的发挥。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地区的苜蓿生长问题,设计了为期两年的灌溉和施肥田间试验。常规灌溉梯度为60 mm/次(I60)、30 mm/次(I30)和0 mm/次(I0),于苗期、分枝期、初花期进行灌溉。在草地建植当年越冬前,以I60和I0为基础进行施肥及冬灌处理。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F0)、单施钾肥(FK)、单施磷肥(FP)和磷钾肥均施(F2),各处理无冬灌(W0)。同时,在不施肥(F0)和施磷肥(FP)处理下另设冬灌一次60mm(W1)处理,以无冬灌(W0)为对照。主要测定了苜蓿生长和生产、苜蓿养分、土壤水分、苜蓿越冬生理指标等,研究了高寒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越冬表现,分析了施肥、灌溉影响苜蓿生产和越冬的相关机制,试提出适宜该区的苜蓿灌溉及施肥管理措施。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在高寒荒漠区,灌溉、施加磷肥处理可显着提高初花期苜蓿干物质产量,改善饲草品质。在高水处理下,苜蓿建植当年产量可达6.2 t/hm2,第二年干物质产量可达15.2 t/hm2。在高水处理下,苜蓿建植当年粗蛋白产量可达2.1 t/hm2,第二年粗蛋白产量可达3.2 t/hm2。在灌水条件相同时,补施磷钾肥可以获得最大产量;在高水条件下,冬灌可以提高苜蓿产量。在无冬灌条件下,补施磷钾肥可显着提高苜蓿粗蛋白产量,而冬灌处理对苜蓿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着;在冬灌及施磷肥条件下,可获得较高苜蓿粗蛋白产量。2)灌溉提高了苜蓿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初花期叶茎比,但受到冬灌和施肥的调节。随灌水量增加,苜蓿建植当年株高、叶面积指数、初花期叶茎比增大,。第二年株高受施肥及冬灌影响不显着,施磷肥显着提高叶茎比,而施钾肥降低叶茎比;冬灌对叶茎比影响不显着。3)灌溉提高了苜蓿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冬灌和施肥有加成效应。灌溉处理可显着提高苜蓿建植当年干物质及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在无冬灌条件下,施加磷钾肥处理提高了第二年苜蓿干物质及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高水和磷钾肥同施处理下,第二年干物质及粗蛋白两茬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可达13.19、26.86 kg/(hm2?mm)及3.21、5.71 kg/(hm2?mm)。在冬灌处理下,高水、冬灌及施磷肥下干物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高水、施磷肥下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4)冬灌可提高低水条件下的苜蓿越冬率,冬灌和施肥调动了不同生理物质帮助越冬。在无冬灌处理下,施肥处理对苜蓿越冬率影响不显着,而冬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苜蓿越冬率。在无冬灌条件下,施加磷钾肥处理可以提高苜蓿可溶性还原糖、脯氨酸含量,施肥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含量无影响。冬灌处理可以提高苜蓿可溶性还原糖,施加磷肥处理可以提高苜蓿脯氨酸含量,施肥及冬灌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显着。综上所述,在高寒荒漠区,灌溉可促进苜蓿生长,提高干物质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增强越冬性能。冬灌和施肥可调动根系生理物质,帮助提高苜蓿越冬率。在该区苜蓿栽培中,可在苗期、分枝期、现蕾期按60 mm/次灌溉,越冬前冬灌60 mm并追施适量磷钾肥,可以提高苜蓿生产性能。
骆丹[8](2020)在《立枯丝核菌对紫花苜蓿的致病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文中认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和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最优质的豆科牧草。立枯丝核菌根腐病(Rhizoctonia solani root rot)是苜蓿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导致草地衰败。立枯丝核菌是苜蓿根腐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可在土壤和病株中长期存活,导致苜蓿根腐病的防治比较困难。目前,立枯丝核菌的致病性及苜蓿品种对该病菌的抗性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本研究首先对采自甘肃不同地点苜蓿种植地的根腐病植株根部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然后通过土壤接种法对立枯丝核菌代表性菌株进行了致病性评价,最后研究了国内外不同苜蓿品种对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抗感病性,旨在为苜蓿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根部组织分离法,对2017年和2018年采自定西市安定区、定西市临洮县、庆阳市黄土高原草地农业系统试验站、庆阳市环县、金昌市永昌县、张掖市民乐县、张掖市临泽县和武威市凉州区苜蓿种植地的116份根腐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共分离立枯丝核菌菌株188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18.99%,其中,武威凉州区分离的立枯丝核菌占该地点分离总菌株数的32.88%,其次为张掖民乐县和金昌永昌县,占各自地点分离总菌株数的25.97%和18.60%,庆阳环县的立枯丝核菌分离频率较低,为11.88%,临泽县未分离出立枯丝核菌。2.采用土壤接种法,将17株立枯丝核菌代表性菌株接种于2个苜蓿品种后,测定根冠部和根部病情指数、株高和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6个指标,评价不同立枯丝核菌菌株对苜蓿的致病性强弱。结果表明,17株立枯丝核菌对苜蓿的致病性强弱有显着差异(P<0.05)。陇东3号接种不同菌株后的根冠和根病情指数均在10.00100.00之间,株高和根长相对降低值分别在25.42%100.00%和0.14%100.00%之间,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相对降低值分别在11.43%100.00%和11.01%100.00%之间。中苜1号接种不同菌株后的根冠和根病情指数分别在6.0088.00和6.0085.00之间,株高和根长相对降低值分别在4.53%82.52%和13.45%84.24%之间,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相对降低值分别在10.64%85.37%和27.30%88.95%之间。同一菌株接种于不同苜蓿品种后其致病性也有一定差异。综上,致病力较强的立枯丝核菌菌株有R4、R5、R6、R15和R18,致病力较弱的有R14、R16、R19、R20和R21。3.采用土壤接种法,将中度致病力立枯丝核菌菌株R10接种于77个苜蓿品种后,测定根部病情指数、株高和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这5个指标,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对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抗病性强弱。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在接种同一立枯丝核菌后其抗性具有一定差异。综合5个指标对苜蓿品种进行聚类分析,77个品种可分为3类,对应感病(S)、中抗(MR)和抗病(R)3种抗性表现。感病品种有43个,占总供试品种的56%,如极光、"030"、甘农6号、保定苜蓿、普通苜蓿和WL366HQ等;中抗品种有27个,占总供试品种的35%,如甘农9号、淮扬4号、"020"、耐盐之星、中苜1号和维多利亚;抗病品种有7个,占总供试品种的9%,分别为甘农7号、Hunter Field、Arc、UC-1465、WL316、4020和4030。抗病品种的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降幅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
李明[9](2020)在《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苜蓿已成为宁夏四大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为筛选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本学位论文在宁夏固原开展了苜蓿病害调查,评价了抗病性,并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不同品种的综合特性,获得主要如下结果:1.当地苜蓿病害共7种,分别为锈病(Uromyces striatus)、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根腐病(Fusarium spp.),最主要的为锈病,褐斑病、春季黑茎病次之,其余4种病害周年发生为害较轻,其中锈病在8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58.47%,病情指数为2.75。2.24个所试品种对调查的几种病害均表现为抗病及以上,有19个品种包括WL343HQ、北极熊、甘农9号、皇冠、旱地、前景、巨能2、巨能7、耐盐之星、骑士T、阿尔冈金、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WL363HQ、阿迪娜、甘农4号、新牧4号、MF4020对7种病害均表现高抗(HR),仅有甘农5号对春季黑茎病抗性为抗病(R)、康赛和SR4030对褐斑病抗性为抗病(R)、WL168HQ和甘农3号对锈病抗性为抗病(R)。3.播种后出苗率在8.15%(阿尔冈金)15.15%(甘农9号),头茬刈割前的植株密度为82.5株/m2(中苜1号)130株/m2(甘农9号);10个品种(北极熊、旱地、康赛、耐盐之星、骑士T、中苜1号、中苜3号、公农5号、甘农3号)在越冬期未出现冻害;干草产量在353 kg/hm2(中苜1号)980 kg/hm2(阿迪娜)。出苗率与干草产量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干草产量高低与褐斑病发生程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测定的14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前景排名第1,WL363HQ、甘农4号、甘农9号,MF402分列2-5位,此5个品种适宜在该地推广种植。
杨叶华[10](2020)在《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绿肥作为清洁的有机肥源,在培肥地力和替代化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中国果业的快速发展,为果园绿肥的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对果园绿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肥种植对土壤及果树的影响上,但是关于不同区域果园适宜的绿肥品种、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及还田后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相关书籍的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收集整理了包含17种我国常见绿肥的3431个数据变量,整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的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评估了不同区域种植绿肥替代化学氮肥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以柑橘园为依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品种在西南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并通过田间试验或盆栽试验系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免耕等因素对绿肥生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绿肥不同利用模式下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旨在筛选出适宜柑橘园种植的绿肥品种,为柑橘园绿肥的高产高效种植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研究表明: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及养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黑麦草、沙打旺、柱花草和红三叶的生物学产量在42.553.2 t/hm2,显着高于其他绿肥种类;不同绿肥氮磷钾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0和25.3 g/kg,其中以豆科绿肥含氮量最高,二月兰具有较高的磷和钾含量;沙打旺、黑麦草、红三叶草、苜蓿和柱花草等绿肥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可分别达250.0、50.0和191.7 kg/hm2以上。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受到不同区域气候环境条件的调控。种植豆科绿肥具有较高的化肥替代潜力,当前中国绿肥种植面积约448.6万hm2,相当于生产39.580.8万t氮肥;如果按照中国可种植绿肥的潜在面积4600万hm2估算,相当于生产405.3828.1万t的氮肥。在绿肥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绿肥的区域适应性及其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肥品种。(2)绿肥在柑橘园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的研究表明: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幼龄柑橘园行间的生长良好,地上部产量随生长期的延长逐渐提高,冬绿肥最高产量(28.683.6 t/hm2)出现在播种后的第160220 d之间,即春季盛花期或旺长期。其中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和一年生黑麦草等绿肥苗期生长迅速,地上部鲜草最高产量均达到55 t/hm2以上,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其他绿肥,还田后能为柑橘树提供大量养分,是适于柑橘园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绿肥品种。但是黑麦草是直立型植物,第160 d时株高在大于90 cm以上,不适宜在幼龄柑橘园种植。(3)土壤含水量显着影响绿肥种子萌发和生长。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100%之间绿肥种子发芽率最高,二者差异不显着;当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则显着抑制种子发芽;土壤含水量越高,种子萌发越快。豆科和禾本科绿肥的地上部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50%时产量最高;水分含量过低时氧化酶(POD、CAT、SOD)活性高,抑制绿肥生长。十字花科绿肥在田间持水量75%时生长最好,此时氧化酶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基本都处于最低状态。因此播种时保持较高的土壤墒情是保障绿肥种子快速萌发以及前期绿肥生长、及覆盖压草的必要条件。(4)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显着影响绿肥地上部产量,高肥力土壤的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显着高于低肥力土壤;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低肥力土壤上表现出较低的生产性能,最高产量在0.4613.3 t/hm2之间;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的适应范围广,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均生长较好,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的产量分别为55.375.3 t/hm2和28.037.6 t/hm2,可作为立地条件差、肥力低下的果园的先锋绿肥品种推广应用。(5)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播期主要影响绿肥的产量,对其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播期在9月21日到10月11日之间,适当早播可提高绿肥的产量,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鲜草产量和养分累积量达最高,产量和有机碳、氮、磷、钾分别为21.438.2 t/hm2、15072881 kg/hm2、91.9205 kg/hm2、28.181.9 kg/hm2。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在10月21日左右播种仍有较高的产量,是适宜柑橘园晚播的绿肥品种。(6)轻简化播种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翻耕和免耕主要影响绿肥的前期生长,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对绿肥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到第190 d220 d差异不显着,此期间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也无显着性差异。供试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等可在柑橘园采用免耕直播的轻简化方式进行种植。(7)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表明:田间条件下不同处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相似。绿肥腐解均分为快速腐解期(030 d)-中速腐解期(3060 d)-缓慢腐解期(60120d)三个时期,养分的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钾>氮>碳>磷,绿肥翻压比覆盖利于腐解和养分释放,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进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冬季绿肥在每年的4月份翻压或覆盖,绿肥的快速腐解正好与柑橘春季的养分需求一致,能为柑橘提供大量的有效养分。综上所述,不同绿肥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不同,但养分释放规律相似。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适应能力强,在西南柑橘园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栽培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栽培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紫花苜蓿 |
2.1.1 紫花苜蓿产业概况 |
2.1.2 紫花苜蓿价值 |
2.2 病害对牧草的影响 |
2.2.1 紫花苜蓿病害危害 |
2.2.2 紫花苜蓿病害现状 |
2.3 紫花苜蓿病害防治现状 |
2.3.1 进出口植物的检疫 |
2.3.2 农业管理 |
2.3.3 抗性品种 |
2.3.4 化学防治 |
2.4 紫花苜蓿抗病性研究 |
2.4.1 抗病性评价研究进展 |
2.4.2 抗病性评价方法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供试品种 |
3.3 试验地建植 |
3.4 病害种类鉴定 |
3.4.1 田间诊断方法 |
3.4.2 室内诊断方法 |
3.4.3 病原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
3.4.4 分子鉴定方法 |
3.5 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调查 |
3.6 抗病性评价 |
3.7 其他指标 |
3.7.1 出苗率 |
3.7.2 存活率 |
3.7.3 植株密度 |
3.7.4 草产量 |
3.7.5 温湿度测定 |
3.7.6 综合分析 |
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试验地概况 |
4.1.1 试验地生长概况 |
4.1.2 温湿度变化 |
4.2 试验区紫花苜蓿地上病害发生情况 |
4.2.1 试验区发生的紫花苜蓿地上病害种类 |
4.2.2 发病率 |
4.2.3 病情指数 |
4.3 试验区紫花苜蓿根部病害发生情况 |
4.3.1 根部症状 |
4.3.2 分离真菌鉴定 |
4.3.3 带菌率及分离率 |
4.3.4 发病率 |
4.3.5 病情指数 |
4.4 抗性级别 |
4.4.1 品种的抗性级别 |
4.4.2 品种对各病害的抗性 |
4.5 其他指标 |
4.5.1 出苗率 |
4.5.2 植株密度与存活率 |
4.5.3 草产量 |
4.6 综合特性评价 |
第五章 讨论 |
5.1 苜蓿生长概况 |
5.2 试验地地上病害种类 |
5.3 苜蓿品种对各地上病害的抗病性 |
5.3.1 抗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品种 |
5.3.2 抗苜蓿白粉病品种 |
5.3.3 抗苜蓿匍柄霉叶斑病品种 |
5.3.4 抗苜蓿尾孢叶斑病品种 |
5.4 试验地苜蓿根部病害 |
5.4.1 试验地苜蓿根部病害发生情况 |
5.4.2 根部病害分菌情况 |
5.4.3 苜蓿品种对根部病害的抗病性 |
5.5 其他指标 |
5.5.1 紫花苜蓿的出苗率、植株密度及存活率 |
5.5.2 紫花苜蓿的产草量 |
5.6 紫花苜蓿的综合特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农户视角的甘肃庆阳草畜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草畜业发展现状 |
1.3.2 我国草畜业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庆阳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来源 |
2.3.1 问卷调查 |
2.3.2 查阅资料 |
2.3.3 走访调查 |
2.4 数据整理 |
2.5 草产业发展现状 |
2.5.1 草地类型和面积 |
2.5.2 天然草场饲草料生产现状 |
2.5.3 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 |
2.5.4 农作物秸杆资源利用现状 |
2.5.5 资金扶持及设备情况 |
2.6 畜牧业发展现状 |
2.6.1 产业分布 |
2.6.2 产业发展及规模 |
2.7 小结 |
第三章 农户尺度草畜产业结构及经济效应 |
3.1 样本区基本情况 |
3.2 调研农户家庭及农牧业结构 |
3.2.1 农户家庭结构 |
3.2.2 农户农牧业结构 |
3.3 调查农户经济效益分析 |
3.3.1 农户收入结构 |
3.3.2 调查农户效益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农户草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模式优化 |
4.1 农户草畜产业存在的问题 |
4.2 草畜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对策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高原农业系统 |
1.2.2 草地农业系统 |
1.2.3 饲草的生产现状 |
1.2.4 种植模式对一年生饲草作物的影响 |
1.2.5 水分和氮素对一年生饲草作物的影响 |
1.2.6 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作物品种及田间管理 |
2.4 测定项目 |
2.4.1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
2.4.2 干物质产量 |
2.4.3 植株氮含量 |
2.4.4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
2.4.5 土壤体积含水量 |
2.5 指标计算 |
2.5.1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2.5.2 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5.3 硝态氮积累量的计算 |
2.5.4 氮肥偏生产力的计算 |
2.5.5 氮肥利用率的计算 |
2.5.6 地上部分吸氮量的计算 |
2.5.7 氮素利用效率的计算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饲草作物的生产力 |
3.1 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 |
3.2 饲草作物的株高动态 |
3.3 饲草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动态 |
3.4 饲草作物干物质动态 |
3.5 饲草作物地上干物质分配 |
3.6 饲草作物的含氮量 |
3.7 饲草作物的粗蛋白产量 |
3.8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4.1 土壤含水量 |
4.2 土壤贮水量 |
4.3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4.4 小结 |
第五章 饲草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 |
5.1 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 |
5.2 硝态氮积累量 |
5.3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产效率 |
5.4 作物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饲草作物的株高与叶面积指数 |
6.2 饲草作物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 |
6.3 土壤含水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
6.4 饲草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产效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的氮效率 |
1.1 植物的氮素营养特性 |
1.2 植物的氮效率差异 |
1.3 植物氮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1 氮素的固定 |
1.3.2 氮素的吸收 |
1.3.3 氮素的转化 |
2 植物体内异黄酮 |
2.1 植物体内异黄酮概述 |
2.2 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2.2.1 根系分泌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2.2.2 体内异黄酮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3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品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 |
2.1.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株高 |
2.1.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生物量 |
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固定特性 |
2.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结瘤特性 |
2.2.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固氮能力 |
2.3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吸收特性 |
2.3.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根系形态 |
2.3.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根系活力 |
2.4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转化能力 |
2.4.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代谢酶活性 |
2.4.2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积累量 |
2.4.3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氮素利用率 |
2.5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氮效率综合评价 |
2.6 紫花苜蓿氮效率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的氮效率差异 |
3.2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差异 |
2.1.1 根瘤数 |
2.1.2 根瘤重 |
2.1.3 固氮能力 |
2.2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异黄酮含量的差异 |
2.2.1 茎叶异黄酮含量 |
2.2.2 根系异黄酮含量 |
2.3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基因的差异 |
2.4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异黄酮相关基因的差异 |
2.5 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 |
3 讨论 |
3.1 紫花苜蓿的结瘤固氮与异黄酮含量 |
3.2 异黄酮对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调控 |
3.3 异黄酮对紫花苜蓿氮效率的调控机制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5)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紫花苜蓿概述 |
2.1.1 起源与分布 |
2.1.2 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及草产量和畜牧现状 |
2.2 紫花苜蓿地上病害 |
2.3 紫花苜蓿根腐病 |
2.3.1 分布与危害 |
2.3.2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及症状 |
2.3.3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防治 |
2.4 异茎点霉属研究进展 |
2.4.1 异茎点霉属的命名历史 |
2.4.2 异茎点霉属的分类 |
2.4.3 异茎点霉属真菌与寄主的关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病害田间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信息及苜蓿栽培状况 |
3.2.2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苜蓿地上病害 |
3.3.2 紫花苜蓿根腐病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真菌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4.2.2 紫花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4.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4.3 结果 |
4.3.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4.3.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特征研究 |
4.3.3 系统发育分析 |
4.3.4 致病性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根异茎点霉(P.radicina)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途径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5.2.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5.2.6 传播途径的测定 |
5.3 结果 |
5.3.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落生长影响 |
5.3.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5.3.6 传播途径的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根异茎点霉根腐病(P.radicina)的抗病品种筛选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土壤灭菌及供试菌株和紫花苜蓿品种 |
6.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育苗和接种 |
6.2.3 各指标数据的测定、抗根腐病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接种后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6.3.2 各生长指标的测定 |
6.3.3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抗根腐病的综合评价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概述 |
1.1.1 我国苜蓿起源及种植利用现状 |
1.1.2 苜蓿研究的重要性 |
1.2 生产性能研究 |
1.2.1 株高、生长速度与分枝数 |
1.2.2 饲草产量 |
1.3 饲用品质研究 |
1.3.1 茎叶比 |
1.3.2 干鲜比 |
1.3.3 营养成分 |
1.4 适应性研究 |
1.4.1 生育期 |
1.4.2 适应性及越冬率 |
1.5 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 |
1.5.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5.2 分子标记技术 |
1.5.3 分子标记在苜蓿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供试材料 |
2.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生产性能测定 |
2.3.2 品质特性测定 |
2.3.3 适应性评价 |
2.4 SSR分子标记 |
2.4.1 DNA的提取 |
2.4.2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
2.4.3 PCR产物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产性能评价 |
3.1.1 株高 |
3.1.2 生长速度 |
3.1.3 产量 |
3.1.4 分枝数 |
3.2 品质特性评价 |
3.2.1 营养成分 |
3.2.2 茎叶比 |
3.2.3 干鲜比 |
3.2.4 相对饲用价值 |
3.3 适应性评价 |
3.3.1 饲草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
3.3.2 生育期 |
3.3.3 越冬率 |
3.4 SSR标记分析 |
3.4.1 基因组DNA检测 |
3.4.2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
3.4.3 SSR遗传标记特征 |
3.4.4 群体结构分析 |
4 讨论 |
4.1 苜蓿的生产性能 |
4.2 苜蓿的品质特性 |
4.3 苜蓿的适应性 |
4.4 苜蓿的SSR遗传标记特征及其群体结构划分 |
4.4.1 苜蓿SSR标记特征 |
4.4.2 群体结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高寒荒漠区灌溉和施肥对紫花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溉影响牧草生产的研究 |
1.2.2 施肥改善牧草生产性能的研究 |
1.2.3 牧草越冬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 |
1.3 青海高寒荒漠草原区的栽培草地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及田间管理 |
2.2.2 灌溉和施肥处理设计 |
2.3 主要指标测定及计算 |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3.1.1 灌溉下建植当年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
3.1.2 灌溉和施肥下二龄苜蓿株高 |
3.2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产量和叶茎比的影响 |
3.2.1 灌溉下建植当年苜蓿干物质量 |
3.2.2 灌溉和施肥处理下二龄苜蓿产量 |
3.2.3 灌溉处理下建植当年苜蓿叶茎比 |
3.2.4 灌溉和施肥处理下二龄苜蓿叶茎比 |
3.3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1 灌溉下建植当年苜蓿粗蛋白含量和产量 |
3.3.2 灌溉和施肥下二龄苜蓿粗蛋白含量和产量 |
3.3.3 灌溉下建植当年苜蓿初花期纤维含量 |
3.3.4 灌溉和施肥下二年龄苜蓿初花期纤维含量 |
3.3.5 灌溉下建植当年苜蓿全磷和全钾含量 |
3.4 讨论 |
3.4.1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
3.4.2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3.4.3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光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4.1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光能利用的影响 |
4.1.1 冠层光截获率和截获量 |
4.1.2 苜蓿光能利用效率 |
4.2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水分利用的影响 |
4.2.1 土壤含水量 |
4.2.2 苜蓿耗水量 |
4.2.3 苜蓿水分利用效率 |
4.3 讨论 |
4.3.1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光能利用的影响 |
4.3.2 灌溉和施肥对苜蓿水分利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冬灌和施肥对苜蓿越冬性能的影响 |
5.1 冬灌和施肥对苜蓿返青率的影响 |
5.2 冬灌和施肥对苜蓿越冬相关物质的影响 |
5.2.1 根颈可溶性还原糖含量 |
5.2.2 根颈脯氨酸含量 |
5.2.3 根颈可溶性蛋白含量 |
5.3 讨论 |
5.3.1 冬灌和施肥对苜蓿返青率的影响 |
5.3.2 冬灌和施肥对苜蓿越冬相关物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立枯丝核菌对紫花苜蓿的致病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紫花苜蓿概述 |
2.2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病害概况 |
2.2.2 国内病害概况 |
2.2.3 病原种类 |
2.3 立枯丝核菌的研究概况 |
2.3.1 立枯丝核菌的形态特征 |
2.3.2 立枯丝核菌的分类 |
2.3.3 立枯丝核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4 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的类型及致病性 |
2.4 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
2.4.1 发病规律 |
2.4.2 影响因素 |
2.5 植物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
2.5.1 合理选育抗病品种 |
2.5.2 加强田间管理 |
2.5.3 化学防治 |
2.5.4 生物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立枯丝核菌的分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1.4 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
3.1.5 菌株分离频率 |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
3.2.2 菌株分离频率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立枯丝核菌菌株对紫花苜蓿的致病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指标测定方法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紫花苜蓿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病情指数 |
4.2.2 紫花苜蓿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株高及根长 |
4.2.3 紫花苜蓿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生物量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苜蓿品种对立枯丝核菌的抗病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指标测定方法 |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苜蓿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病情指数 |
5.2.2 苜蓿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株高及根长 |
5.2.3 苜蓿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生物量变化 |
5.2.4 苜蓿品种抗病性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苜蓿种植产业 |
2.1.1 国外的苜蓿种植产业 |
2.1.2 我国的苜蓿种植产业 |
2.1.3 固原的苜蓿种植产业 |
2.2 苜蓿的生长特性 |
2.3 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3.1 全球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3.2 我国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3.3 宁夏苜蓿病害研究现状 |
2.4 苜蓿抗病性评价 |
2.5 苜蓿综合特性评价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区域概况 |
3.2 供试苜蓿品种 |
3.3 播种与管理 |
3.4 测定指标 |
3.4.1 出苗率、越冬率 |
3.4.2 草产量 |
3.4.3 病害种类 |
3.4.4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3.5 数据分析 |
3.5.1 相关性分析 |
3.5.2 聚类分析法 |
3.5.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3.5.4 抗病性评价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24个苜蓿品种的生长特征 |
4.1.1 24个苜蓿品种的出苗率和植株密度 |
4.1.2 越冬率 |
4.2 草产量 |
4.3 苜蓿品种的持久性测定 |
4.4 病害种类 |
4.4.1 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 |
4.4.2 苜蓿春季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 |
4.4.3 苜蓿夏季黑茎病(Cercospora medicaginis) |
4.4.4 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
4.4.5 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 |
4.4.6 苜蓿白粉病(Leo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 |
4.4.7 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Sacc.) |
4.5 病害发生率及程度 |
4.5.1 锈病 |
4.5.2 褐斑病 |
4.5.3 春季黑茎病 |
4.5.4 夏季黑茎病 |
4.5.5 白粉病 |
4.5.6 炭疽病 |
4.5.7 根腐病 |
4.6 抗病性评价 |
4.6.1 抗锈病 |
4.6.2 抗褐斑病 |
4.6.3 抗春季黑茎病 |
4.6.4 抗夏季黑茎病 |
4.6.5 抗白粉病 |
4.6.6 抗炭疽病 |
4.6.7 抗根腐病 |
4.6.8 多重病害抗病性 |
4.6.9 草产量和病害相关性 |
4.7 不同苜蓿品种的生长适应性综合特性评价 |
4.7.1 采用相关性分析 |
4.7.2 采用聚类分析法 |
4.7.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返青和草产量特征 |
5.2 不同品种苜蓿单一病害抗病性评价 |
5.3 不同品种苜蓿多重病害联合抗病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不同品种苜蓿出苗、越冬和草产量特征 |
6.2 病害特征及抗病性评价 |
6.3 适应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参与课题 |
致谢 |
(10)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果园绿肥种植及利用概况 |
1.1.1 果园绿肥发展概况 |
1.1.2 果园绿肥的种植模式和品种选择 |
1.1.3 果园绿肥的利用方式 |
1.2 绿肥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
1.2.1 果园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
1.2.2 果园种植绿肥的水土保持效果 |
1.2.3 果园种植绿肥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果园种植绿肥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 影响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因素 |
1.3.1 气候和土壤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2 绿肥品种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3 肥水管理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4 栽培措施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差异 |
3.3.2 不同绿肥种类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特征 |
3.3.3 不同区域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差异 |
3.3.4 不同地区种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潜力评估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绿肥品种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征 |
4.3.2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含量 |
4.3.3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累积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种植发芽的影响 |
5.3.2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5.3.3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4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SOD、POD、CAT和 MDA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肥力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6.3.2 土壤肥力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 数据分析 |
7.3 结果分析 |
7.3.1 不同播期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7.3.2 不同播期对绿肥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果园免耕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8.2 数据分析 |
8.3 结果分析 |
8.3.1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8.3.2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材料 |
9.1.2 试验设计 |
9.1.3 测定方法 |
9.2 数据分析 |
9.3 结果分析 |
9.3.1 绿肥腐解特征 |
9.3.2 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3章数据来源)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四、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栽培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昌吉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评价[D]. 张岳阳. 兰州大学, 2021(11)
- [2]基于农户视角的甘肃庆阳草畜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分析[D]. 王倩. 兰州大学, 2021(09)
- [3]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D]. 甄玉鑫. 兰州大学, 2021
- [4]紫花苜蓿氮效率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童长春.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5]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D]. 曹师. 兰州大学, 2020(09)
- [6]苜蓿种质饲草产量及品质评价与SSR标记分析[D]. 王雪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高寒荒漠区灌溉和施肥对紫花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影响[D]. 乔子楣. 兰州大学, 2021(09)
- [8]立枯丝核菌对紫花苜蓿的致病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D]. 骆丹. 兰州大学, 2020(12)
- [9]宁夏固原苜蓿抗病性评价[D]. 李明. 兰州大学, 2020(12)
- [10]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D]. 杨叶华. 西南大学, 2020(01)